Workflow
华锐精密(688059)
icon
搜索文档
华锐精密(688059) - 2021 Q2 - 季度财报
2021-07-29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增长 - 2021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3亿元,同比增长67.46%[2] - 2021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433.17万元,同比增长115.54%[2] - 2021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7046.3万元,同比增长118.26%[2] - 营业收入为229,797,275.05元,同比增长67.46%[2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4,331,736.88元,同比增长115.54%[2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72,301,930.58元,同比增长104.45%[22] - 报告期营业收入为22979.73万元,同比增长67.46%[66] - 报告期营业利润为8586.63万元,同比增长110.48%[66] - 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433.17万元,同比增长115.54%[66]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7.46%至2.298亿元人民币[75] - 净利润同比增长115.5%,从3448.6万元增至7433.2万元[190] 成本和费用同比增长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62.70%至1.131亿元人民币[75] - 财务费用同比下降89.31%至30.6万元人民币[75] - 管理费用同比增长67.92%至1256万元人民币[75]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60.42%至678万元人民币[75]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7.26%至1008万元人民币[75] - 研发费用增长7.3%,从939.4万元增至1007.6万元[190] - 销售费用增长60.4%,从422.7万元增至678.2万元[190] - 财务费用下降89.3%,从286.6万元降至30.6万元[190] 现金流量同比增长 - 2021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6024.4万元,同比增长46.49%[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0,746,817.03元,同比增长161.70%[22]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161.70%至8075万元人民币[75]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增长161.7%,从3085.5万元增至8074.7万元[193][194] 每股收益和净资产收益率变化 - 2021年上半年基本每股收益1.68元,同比增长86.67%[2] - 2021年上半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2.21%,同比增加4.19个百分点[2] - 基本每股收益为1.84元/股,同比增长76.92%[23] - 稀释每股收益为1.84元/股,同比增长76.92%[23]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1.04%,同比增加0.88个百分点[23] - 基本每股收益从1.04元/股增至1.84元/股,增长76.9%[191] 资产和负债变化 - 2021年6月末总资产10.1亿元,较年初增长135.93%[2] - 2021年6月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8.1亿元,较年初增长176.25%[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801,183,791.20元,同比增长94.85%[22] - 总资产为980,503,388.59元,同比增长58.56%[22] - 货币资金大幅增加至1.647亿元,占总资产16.8%,同比增长571.25%,主要因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79] - 交易性金融资产新增1.612亿元,占总资产16.44%,系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79] - 应收款项增至9,252万元,同比增长44.4%,因营业收入增长导致应收账款规模扩大[79] - 预付款项达324万元,同比增长97.19%,主要因预付推广费用及电力采购增加[79] - 存货增至7,663万元,同比增长35.04%,因原材料价格上涨及销售规模扩大增加备货[79] - 短期借款减少至901万元,同比下降79.48%,因公司改善融资结构归还银行借款[79] - 应付账款增至4,157万元,同比增长112.11%,因原材料及设备采购增加[79] - 长期借款降至212万元,同比下降75.58%,因归还银行借款改善融资结构[79] - 公司货币资金从2453.4万元大幅增至1.6469亿元,增幅571%[186] - 交易性金融资产新增1.6117亿元[186] - 应收账款从6407.0万元增至9251.7万元,增幅44%[186] - 存货从5674.6万元增至7663.0万元,增幅35%[186] - 流动资产总额从2.3451亿元增至5.5504亿元,增幅137%[186] 研发投入和项目 - 报告期内研发投入1342.4万元,同比增长56.21%[2]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4.38%,同比减少2.47个百分点[23] - 费用化研发投入本期10,076,037.44元,上期9,394,274.29元,同比增长7.26%[50] - 研发投入合计10,076,037.44元,同比增长7.26%[50] -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4.38%,较上期6.85%减少2.47个百分点[50] - 研发投入同比增长7.26%[66] - 超细纳米硬质合金基体研究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320万元,本期投入85.50万元,累计投入163.35万元,处于中试阶段[53] - 航空难加工材料切削特性研究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380万元,本期投入109.10万元,累计投入210.12万元,处于小试阶段[53] - 高性能金属陶瓷材料研究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200万元,本期投入76.07万元,累计投入206.21万元,处于中试阶段[53] - 高温合金切削加工刀具涂层开发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260万元,本期投入65.94万元,累计投入459.45万元,处于中试阶段[53] - 多轴侧压复杂模具设计、制造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200万元,本期投入103.33万元,累计投入198.20万元,处于小试阶段[53] - 新型高效面铣刀具开发项目投入230万元,占研发投入比例24.62%[57] - 2021年车削刀具研发项目投入240万元,占研发投入比例18.68%[57] - 模具行业刀具开发项目投入200万元,占研发投入比例28.14%[57][58] - 公司研发总投入为2,030万元,研发人员费用合计1,308.77万元[58] 研发团队构成 - 研发人员数量为72人,占公司总人数比例为15.48%[60] - 研发人员薪酬合计为692.41万元,平均薪酬为9.62万元[60][62] - 研发人员教育程度:博士2人占2.78%,硕士10人占13.89%,本科42人占58.33%,大专及以下18人占25%[60] - 研发人员年龄结构:50岁及以上5人占6.94%,40-49岁4人占5.56%,30-39岁31人占43.06%,30岁以下32人占44.44%[60] 生产和产品能力 - 数控刀片产量同比增长53.68%至4,942万片[2] - 公司核心产品为硬质合金数控刀片包含车削铣削钻削三大系列[31][32][33] - 硬质合金数控刀片标准生产周期为5-7周[34] - 主要原材料包括碳化钨粉钴粉和钽铌固溶体[34] - 公司开发了39种具有独特配方和性能的硬质合金基体牌号[45] - 公司同批次产品钴磁波动范围控制在±0.10%以内,不同批次控制在±0.25%以内[45] - 公司同批次产品矫顽磁力波动范围控制在±0.20KA/m以内,不同批次控制在±0.75KA/m以内[45] - 公司针对不同加工应用设计开发了60种槽型结构[45] - 公司能够自制刀尖圆弧半径70微米(μm)的模具[45] - 公司混合料主要颗粒粒度分布在0.06-0.25毫米(mm)之间[46] - 公司压坯单重控制在±0.25%,尺寸公差控制在±0.01毫米(mm)[46] - 公司刀片内切圆直径等尺寸偏差控制在±0.02毫米(mm)以内[46] - 公司开发了10种纳米涂层材料和21种涂层工艺,提升刀片20%以上寿命[46] - 公司开发了4种CVD涂层工艺应用于不同加工材料[46] - 公司产品直通率(生产良率)达95%以上[62] - 公司刀片内切圆精度控制在±0.025毫米以内,达到E级产品精度要求[63] 销售和客户结构 - 公司采用经销为主直销为辅的销售模式覆盖全国二十余省市[35] - 通过厂家直接采购刀具的用户占比31.39%[36] - 开设专卖店初始投资成本总计一般不超过100万元[36] - 公司提供额度不超过1万元的开业补助金[36] - 经销收入占比在2021年1-6月为90.15%[69] - 前五大经销客户贡献营业收入9129.59万元,占主营业务收入39.73%[69] - 专卖店数量为47家[64] 知识产权和技术积累 - 公司累计申请境内外专利69项,获得52项,目前有效专利40项,其中发明专利11项[48] - 报告期内新增专利申请3个,获得专利7个,其中发明专利新增申请3个,获得1个[48] - 公司拥有专利40项,其中发明专利11项[67] 行业和市场数据 - 2016-2018年全球切削刀具消费量分别为331亿美元/340亿美元/349亿美元[38] - 预计2022年全球切削刀具消费量达390亿美元(复合增长率约2.7%)[38] - 硬质合金刀具在全球切削刀具消费结构中占比63%[39] - 2022年全球硬质合金刀具市场规模预计约245亿美元[39] - 2018年中国切削刀具行业市场规模达421亿元(较2016年增长30.95%)[39] - 2019年中国切削刀具消费额下降至393亿元[39] - 2018年中国硬质合金切削刀具使用占比53%(市场规模约223亿元)[39] - 硬质合金刀具在中国刀具消费占比约53%[72] 供应链和采购 - 直接材料占主营业务成本比例在2021年1-6月为50.25%[71] - 前五大材料供应商采购金额为6493.45万元,占材料采购金额68.23%[71] 非经常性损益 - 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为35,137.48元[26] - 政府补助收益为950,479.68元[27] - 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及投资收益为1,624,415.79元[27] - 其他营业外净支出为151,750.58元[27] - 非经常性损益所得税影响额为-358,201.11元[28]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净额为2,029,806.30元[28] 投资和筹资活动现金流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585.64%至-2.173亿元人民币[75]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1384.73%至2.794亿元人民币[75]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大幅增加至2.78亿元,主要由于2.2亿元投资支付[194]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3.77亿元,主要来自吸收投资[194]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增长398.2%,从3304.6万元增至1.65亿元[194] 所有者权益和资本变化 - 实收资本从3300.6万元增至4400.8万元,增幅33%[187] - 资本公积从1.8215亿元增至5.3084亿元,增幅191%[187] - 未分配利润从1.7951亿元增至2.0433亿元,增幅14%[187] - 实收资本从期初3.3006亿元增至期末4.4008亿元,增长33.3%[197][198] - 资本公积从期初1.8215亿元增至期末5.3084亿元,增长191.4%[197][198] - 未分配利润从期初1.7951亿元增至期末2.0433亿元,增长13.8%[197][198] - 所有者权益总额从期初4.1117亿元增至期末8.0118亿元,增长94.9%[197][198] - 本期综合收益总额7433.17万元,较上年同期3448.60万元增长115.5%[197][199] - 所有者投入资本3.5970亿元,主要为普通股增资[197] - 对股东分配利润4400.80万元[197] - 盈余公积从期初1650.30万元增至期末2200.40万元,增长33.3%[197][198] - 2020年同期所有者权益增长3448.60万元,2021年同期增长3.9001亿元,增幅1031%[197][199] - 2020年半年度未分配利润从9549.75万元增至1.2653亿元,增长32.5%[199] 募集资金使用 - 募集资金总额4.08亿元人民币[161] - 本年度投入募集资金总额1.06亿元人民币[161] - 精密数控刀具生产线建设项目投入进度仅16.95%[161] - 研发中心项目投入进度仅2.03%[161] - 补充流动资金项目投入进度达98.75%[161] - 累计投入募集资金总额1.06亿元人民币[161] - 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募投项目自有资金24,014,655元[162] - 募集资金置换已支付发行费用自有资金3,112,249.3元[162] - 批准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最高额度16,000万元[162] 股本和股东结构 - 首次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1,100.20万股[167] - 上市后总股本增至4,400.80万股[166] - 有限售条件股份占比79.66%共3,505.58万股[165] - 无限售条件流通股份占比20.34%共895.22万股[165] - 境内非国有法人持股占比41.52%共1,827万股[165] - 境内自然人持股占比38.14%共1,678.58万股[165]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2,995户[168] - 株洲鑫凯达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持有5,643,000股,占总股本12.8227%[171] - 株洲华辰星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持有5,400,000股,占总股本12.2705%[171] - 宁波梅山保税港区慧和同享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持有3,369,994股,占总股本7.6577%[171] - 肖旭凯持有2,585,000股,占总股本5.8739%[171] - 王玉琴持有1,836,000股,占总股本4.1720%[171] - 高颖持有1,654,000股,占总股本3.7584%[171] - 苏州六禾之谦股权投资中心持有1,580,000股,占总股本3.5903%[171] - 王振民持有1,350,000股,占总股本3.0676%[171] - 陈拥军持有1,250,006股,占总股本2.8404%[171] - 夏晓辉持有1,219,900股,占总股本2.7720%[171] - 前十名股东合计持股2588.79万股,占总股本比例58.8%[177][178] - 株洲鑫凯达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为第一大股东,持股564.3万股,占比12.82%[177] 股份锁定和减持承诺 - 实际控制人肖旭凯承诺股份限售期为上市之日起36个月[102] - 实际控制人高颖、王玉琴及相关亲属承诺股份限售期为上市之日起36个月[102] - 股东鑫凯达、华辰星承诺股份限售期为上市之日起36个月[102] - 股东宁波慧和承诺股份限售期为上市之日起12个月[102] - 股东西安六禾、苏州六禾等承诺股份限售期为上市之日起12个月[102] - 股东王振民、陈拥军等承诺股份限售期为上市之日起12个月[102] - 间接持股董事、监事及高管承诺股份限售期为上市之日起12个月[102] - 间接持股核心技术人员承诺股份限售期为上市之日起12个月[103] - 首次公开发行后股东股份锁定期为36个月[106][108] - 若上市后6个月内股价连续20日低于发行价或期末收盘价低于发行价则锁定期自动延长6个月[107][108] - 锁定期满后两年内减持价格不低于首次公开发行价格[106][107][108] - 持有5%以上股份股东减持需提前3个交易日公告[108][110][112] - 减持方式包括集中竞价交易、大宗交易和协议转让[107][110][112] - 违反减持承诺所得收益归公司所有[106][109][111] - 公司可扣留违规股东现金分红抵作转让收益[106][109][114] - 部分股东锁定期为12个月[110][112][114] - 减持需遵守《上市公司股东减持股份若干规定》等法规[109][110][112] - 股份锁定期承诺适用于所有直接或间接持股股东[106][110][112] - 首次公开发行后12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所持公开发行前股份[115][116][118] - 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任职期间每年转让股份不超过持有总数的25%[115
华锐精密(688059) - 2021 Q1 - 季度财报
2021-04-19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为1.09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1.77%[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431.67万元,同比大幅增长261.66%[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3366.73万元,同比增长256.20%[6]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6.26%,同比增加3.36个百分点[6] - 基本每股收益为0.94元/股,同比增长224.14%[6] - 营业收入达109,934,468.49元,同比增长111.77%,主要因下游行业需求增加及公司产能释放[15]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11.8%,从2020年第一季度的51.91百万元增至2021年第一季度的109.93百万元[22] - 营业利润同比增长268.4%,从2020年第一季度的10.75百万元增至2021年第一季度的39.63百万元[22] - 净利润同比增长261.6%,从2020年第一季度的9.49百万元增至2021年第一季度的34.32百万元[23]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为53,209,523.15元,同比增长89.62%,主要因销售增长相应增加成本[15]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4.25%,同比减少3.99个百分点[8] - 管理费用同比增加107.12%至725.75万元[16] - 财务费用同比下降68.13%至47.99万元[16]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89.6%,从2020年第一季度的28.06百万元增至2021年第一季度的53.21百万元[22]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61.6%,从2020年第一季度的2.03百万元增至2021年第一季度的3.27百万元[22] - 管理费用同比增长107.1%,从2020年第一季度的3.50百万元增至2021年第一季度的7.26百万元[22] 现金流量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393.3万元,同比大幅改善244.65%[6]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加244.65%至1393.30万元[16]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2573.16%至-1.87亿元[16]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加1537.90%至3.33亿元[16]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显著改善,从2020年第一季度的-9.63百万元转为2021年第一季度的13.93百万元[25]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大幅增加至186.71百万元,主要由于购建长期资产支付26.71百万元和投资支付160.00百万元[25]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净额为332.55百万元,主要来自吸收投资收到的377.19百万元[25]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大幅增加至181.55百万元,较期初的21.59百万元增长641.2%[25] 资产和资本结构变化 - 公司总资产为9.679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56.53%[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8.052亿元,较上年度末大幅增长95.83%[6] - 货币资金大幅增加至184,492,824.57元,较期初增长651.98%,主要因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收到募集资金[14] - 交易性金融资产新增160,291,138.00元,主要因使用部分暂时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14] - 应收账款增至98,137,938.50元,较期初增长53.17%,主要因业务规模扩大导致应收账款增加[14] - 资本公积增至530,841,806.89元,较期初增长191.43%,主要因首次公开发行股票[15] - 股本增至44,008,000.00元,较期初增长33.33%,主要因首次公开发行股票[15] - 短期借款减少至11,014,926.39元,较期初下降74.92%,主要因公司改善融资结构归还银行借款[15] - 应付账款增至31,941,911.07元,较期初增长62.98%,主要因原材料采购增加[15] - 在建工程减少至15,569,709.25元,较期初下降59.59%,主要因设备完成安装转入固定资产[15] - 货币资金较年初增加651.80%至1.84亿元[19] - 交易性金融资产新增1.60亿元[19] - 应收账款较年初增加53.18%至9813.79万元[19] 非经常性损益及政府补助 -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81.29万元[9] - 其他收益同比增加333.26%至81.29万元[16] -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29.11万元[16]
华锐精密(688059) - 2020 Q4 - 年度财报
2021-03-30 16:0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0.57%至3.12亿元[2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23.94%至8900.49万元[23]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同比增长29.61%至8833.49万元[23] - 2020年度营业收入31218.59万元,同比增长20.57%[77] - 2020年度营业利润10408.93万元,同比增长29.47%[77] - 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900.49万元,同比增长23.94%[77] - 公司2020年营业收入312,185,917.22元,同比增长20.57%[89] - 第四季度营业收入达9132.23万元为全年最高季度[26]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 - 营业成本153,268,272.14元,同比增长19.49%[89] - 管理费用同比增长30.04%至171.641525百万元,主要因管理人员薪酬及IPO费用增加[105] - 财务费用同比下降31.15%至47.022347百万元,因利息支出减少及存款利息收入增加[105] - 研发投入总额本年度为1975.24万元,上年度为1700.14万元,同比增长16.18%[56] - 费用化研发投入本年度为1975.24万元,上年度为1700.14万元,同比增长16.18%[56] - 制造业直接材料成本同比增长25.32%至69.8741百万元,占总成本比例45.63%[97] - 车削刀具直接材料成本同比大幅增长40%至470.976百万元,占总成本比例44.72%[97]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资产和现金流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小幅下降1.78%至1.01亿元[2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同比增长27.63%至4.11亿元[23] - 总资产同比增长16.44%至6.18亿元[23]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00,945,306.88元,同比下降1.78%[89]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1.78%至1009.453068百万元,受应收账款周转率下降影响[106][108] - 货币资金同比下降56.68%至245.343152百万元,占总资产比例降至3.97%[108]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滑8.57%至-1002.616837百万元,因新增生产线设备投入[106] - 应收账款期末金额为6407.03万元,占总资产比例10.36%,较上期增长32.80%[69] - 应收款项融资期末金额为7841.50万元,占总资产比例12.68%,较上期大幅增长93.79%[70] - 在建工程期末金额为3853.09万元,占总资产比例6.23%,较上期激增3007.73%[70] - 无形资产期末金额为1984.97万元,占总资产比例3.21%,较上期增长227.78%[70] - 应收账款增加至64,070,327.53元,同比增长32.80%,主要因收入增长和业务规模扩大[109] - 应收款项融资大幅增至78,414,983.03元,同比增长93.79%,因客户使用中小银行承兑票据结算比例增加[109] - 其他应收款激增至3,083,628.42元,同比增长1,300.82%,主要系海关押金保证金[109] - 在建工程增至38,530,937.18元,同比增长3,007.73%,因精密数控刀具数字化生产线建设项目支出[109] - 无形资产增至19,849,717.87元,同比增长227.78%,因数字化生产线及研发中心项目购入土地[109] - 短期借款增至43,922,998.77元,同比增长213.74%,因公司改善融资结构[109] - 长期借款减少至8,694,587.22元,同比下降82.50%,因公司调整融资结构[110] - 预计负债增至20,473,701.40元,同比增长38.77%,因计提销售返利增加[110]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公司核心产品为硬质合金数控刀片,包括车削、铣削和钻削三大系列[35] - 车削刀片收入192,957,000元,同比增长36.03%,毛利率45.41%[93] - 铣削刀片收入107,448,600元,同比增长0.31%,毛利率58.64%[93] - 钻削刀片收入8,583,500元,同比增长32.86%,毛利率78.51%[93] - 车削刀片生产量3,169.12万片,同比增长49.6%[95] - 铣削刀片库存量531.76万片,同比增长58.67%[95] - 公司模具铣刀在模具高速铣削领域具有高知名度和影响力[45] - 公司产品主要针对模具、汽车及通用机械领域,不属于严重依赖进口的航空航天等品类[45] - 公司已解决重载重力加工刀片生产工艺问题,并储备了基体材料与槽型结构技术[49] - 新开发难加工材料铣削基体牌号使叶片铣削加工使用寿命提升超过50%[52] - 新开发大进给铣刀FM槽型结构提升产品30%使用寿命[52] - 新开发梯度复合纳米涂层相比常规AlTiN单层提升刀片20%以上寿命[51] 各地区表现 - 境内收入占比96.37%,境外收入占比3.63%[94] - 公司建立了覆盖二十余省市的全国性销售网络,聚焦华南华东华北等主要数控刀片集散地[38] 研发投入与技术创新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6.33%同比下降0.24个百分点[24]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达6.33%[77] -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6.33%,较上年度的6.57%减少0.24个百分点[56] - 公司开发了34种具有独特配方和性能的硬质合金基体牌号[50] - 公司开发了60多种槽型结构覆盖车削、铣削、钻削等产品[50] - 公司开发了9种纳米涂层材料和20种涂层工艺[51] - 公司累计申请专利66项,获得46项,其中发明专利10项[54] - 报告期内新增专利申请14个,获得9个[54] - 开发34个基体材料牌号和9个涂层材料配方[81] - 公司拥有专利33项,其中发明专利10项[78][81] - 超细纳米硬质合金基体研究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为320万元,本期投入77.84万元,累计投入77.84万元[59] - 航空难加工材料切削特性研究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为380万元,本期投入101.02万元,累计投入101.02万元[59] - 特殊结构硬质合金刀片变形研究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为260万元,本期投入99.83万元,累计投入99.83万元[59] - 高性能金属陶瓷材料研究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为200万元,本期投入130.14万元,累计投入130.14万元[59] - 高温合金切削加工刀具涂层开发(PVD多元涂层材料研究)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为260万元,本期投入305.36万元,累计投入393.50万元[59] - CVD涂层新工艺研究项目预算350万元,已投入151.18万元,占预算43.2%[61] - 多轴侧压复杂模具设计制造工艺研究项目预算200万元,已投入94.87万元,占预算47.4%[61] - 高效汽车零部件车削刀具研制开发项目预算220万元,已投入201.51万元,占预算91.6%[61] - 模具铣削精加工刀具开发项目预算200万元,已投入143.96万元,占预算72.0%[61] - 新型双面槽高效面铣刀具开发项目预算170万元,已投入138.42万元,占预算81.4%[63] - 铁路能源行业重型车削刀具开发项目预算180万元,已投入145.78万元,占预算81.0%[63] - 螺纹车削刀片牌号开发项目预算170万元,已投入125.24万元,占预算73.7%[63] - 研发项目总预算2910万元,累计投入1715.15万元,整体预算执行率58.9%[64] - 研发人员数量77人,占总人数比例19.49%[69] - 研发人员薪酬合计1221.61万元,平均薪酬15.87万元[69] - 研发人员中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72.73%,其中博士1人(1.3%),硕士10人(12.99%),本科45人(58.44%)[67] - 研发人员年龄结构以中青年为主,30-39岁占比46.75%,30岁以下占比42.86%[67] 生产与供应链 - 公司采用以销定产加适度备货的生产模式[36] - 公司标准生产周期为5-7周[36] - 公司主要原材料包括碳化钨粉、钴粉和钽铌固溶体等[36] - 公司产品生产直通率达到95%以上[72] - 公司生产和研发设备价值26320.80万元,占总资产比例42.56%[73] - 直接材料占主营业务成本比例45.63%,主要原材料占比约93%[82] - 向前五大材料供应商采购金额6226.56万元,占材料采购金额62.02%[83] - 最大供应商采购额占比32.59%达327.186百万元[102] 销售与客户 - 公司采用经销为主直销为辅的销售模式,通过厂家直接采购刀具的用户仅占31.39%[39] - 经销商开设专卖店初始总投资一般不超过100万元,公司提供不超过1万元开业补助金[39] - 公司专卖店数量达47家[74] - 经销收入占比87.68%[82] - 前五大经销客户贡献营业收入12137.81万元,占主营业务收入38.90%[82]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占年度销售总额38.9%达121.3781百万元[99][103] - 公司布局"哈德斯通"系列专卖店和销售网络[128] - 公司推进"顽石"系列产品经销商开发[128] 行业与市场 - 2018年全球切削刀具消费量达349亿美元,预计2022年将达390亿美元[41] - 硬质合金刀具在全球切削刀具消费结构中占比达63%[41] - 2022年全球硬质合金刀具市场规模预计约为245亿美元[41] - 2011-2016年中国刀具市场规模集中在312亿元至345亿元区间[42] - 2020年削刀具行业市场规模达421亿元,创历史新高,较2016年增长30.95%[43] - 2019年切削刀具消费额降至393亿元,受中美贸易摩擦及汽车等行业下行影响[43] - 2018年中国硬质合金切削刀具占比达53%,市场规模约223亿元[43] - 2019年中国硬质合金刀具市场规模约208亿元[43] - 中国硬质合金刀具使用比例53%低于全球63%的水平,存在提升空间[43] - 公司核心产品切削性能达国内先进水平,进入由欧美日韩企业占据的中高端市场[45] - 中国刀具消费占机床消费比例2019年达25.26%,低于发达国家50%水平[122] - 中国金属切削机床数控化率从2013年28.83%提升至2018年39.02%[124] - 2019年中国刀具进口规模136亿元,占总消费比重34.61%[125] - 2016-2019年进口刀具占比从37.17%下降至34.61%,进口替代加速[125] - 全球切削刀具消费量从2016年331亿美元增长至2018年349亿美元[118] - 中国硬质合金刀具使用比例较全球63%水平仍有较大提升空间[120] - 2018年全球硬质合金刀具消费占比达63%,预计2022年市场规模约245亿美元[118] - 2018年中国切削刀具市场规模达421亿元,较2016年增长30.95%[119] - 2019年中国切削刀具消费额下降至393亿元,硬质合金刀具市场规模约208亿元[120] - 2018年中国机械加工行业硬质合金刀具使用占比为53%[120]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计划拓展金属陶瓷、陶瓷等新材料领域[127] - 公司将加大研发投入和人才队伍建设[127] - 公司承诺每年现金分红金额不低于当年实现可供分配利润的10%[172] - 公司上市后未来三年以现金方式累计分配的利润不少于该三年实现的年均可供分配利润的30%[172] - 重大投资计划标准为对外投资/收购资产/购买设备累计支出达到最近一期审计净资产10%且超过2000万元[173] - 重大投资计划另一标准为累计支出达到最近一期审计总资产5%且超过3000万元[173] - 成熟期无重大资金支出安排时现金分红比例最低达到80%[173] - 成熟期有重大资金支出安排时现金分红比例最低达到40%[173] - 成长期有重大资金支出安排时现金分红比例最低达到20%[173] - 利润分配政策调整需经出席股东大会股东所持表决权三分之二以上通过[176] - 公司发行前滚存未分配利润由新老股东按持股比例共享[172] - 公司建立募集资金专项账户实施专款专用管理[168] 公司治理与合规 -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4] - 天职国际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4] - 公司不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7] - 公司不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7] - 公司不存在半数以上董事无法保证年度报告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的情况[8] - 公司股票简称华锐精密,股票代码688059,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19] - 公司聘请天职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审计机构,签字会计师为周睿和孟双[20] - 公司持续督导保荐机构为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保荐代表人为邓永辉和钟凌飞[21] - 公司持续督导期间为2021年2月8日至2024年12月31日[21] - 公司年度报告备置地点位于公司证券部[18] - 公司选定的信息披露媒体包括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证券时报和证券日报[18] - 公司年度报告登载于中国证监会指定网站www.sse.com.cn[18] - 公司招股说明书及其他信息披露资料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179] - 公司报告期内无资金占用及非标准审计意见情况[194] - 公司续聘天职国际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年限为3年[196] - 境内会计师事务所年度审计报酬为60万元[196] - 公司采用新收入准则调整年初留存收益及财务报表项目[194] 股东回报与利润分配 - 2020年期末可供分配利润为人民币179,507,247.43元[5] - 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0元(含税)[5] - 以总股本44,008,000股计算,合计分配现金4,400.80万元(含税)[5] - 本年度公司现金分红比例为49.44%[5] - 公司不进行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不送红股[5] - 2020年度现金分红金额为44,008,000元,占合并报表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净利润的49.44%[137] - 2019年度现金分红金额为6,601,200元,占合并报表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净利润的9.19%[137] - 2018年度现金分红金额为9,000,000元,占合并报表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净利润的16.62%[137] - 2020年度每10股派息10元(含税),未进行送红股和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137] - 2019年度每10股派息2元(含税),未进行送红股和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137] - 2018年度每10股派息3元(含税),未进行送红股和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137] - 公司现金分红比例不低于当年可供分配利润的10%[133] - 公司上市后三年累计现金分红不少于年均可供分配利润的30%[133] - 成熟期无重大支出时现金分红比例最低80%[134] - 成熟期有重大支出时现金分红比例最低40%[134] - 成长期有重大支出时现金分红比例最低20%[134] - 公司报告期内未使用现金方式回购股份计入现金分红[138] 股份锁定与减持承诺 - 公司实际控制人肖旭凯股份限售承诺期为上市之日起36个月,已按时履行[139] - 股东鑫凯达、华辰星股份限售承诺期为上市之日起36个月,已按时履行[139] - 股东宁波慧和股份限售承诺期为上市之日起12个月,已按时履行[139] - 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承诺上市后36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所持公开发行前股份[141][142] - 公司上市后6个月内若股价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发行价或期末收盘价低于发行价,持股锁定期自动延长6个月[141][142][143][144] - 锁定期满后两年内减持价格不低于首次公开发行价格(除权除息后相应调整)[143][144][146] - 锁定期满后董事及高管任职期间每年转让股份不超过直接或间接持股总数的25%[143] - 离职后半年内不转让直接或间接持有的公司股份[143] - 持股5%以上股东减持需提前3个交易日公告[147][149] - 违反股份锁定及减持承诺的收益归公司所有[145][148][150] - 股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