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华锐精密(688059) - 2021 Q2 - 季度财报
华锐精密华锐精密(SH:688059)2021-07-29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增长 - 2021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3亿元,同比增长67.46%[2] - 2021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433.17万元,同比增长115.54%[2] - 2021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7046.3万元,同比增长118.26%[2] - 营业收入为229,797,275.05元,同比增长67.46%[2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4,331,736.88元,同比增长115.54%[2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72,301,930.58元,同比增长104.45%[22] - 报告期营业收入为22979.73万元,同比增长67.46%[66] - 报告期营业利润为8586.63万元,同比增长110.48%[66] - 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433.17万元,同比增长115.54%[66]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7.46%至2.298亿元人民币[75] - 净利润同比增长115.5%,从3448.6万元增至7433.2万元[190] 成本和费用同比增长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62.70%至1.131亿元人民币[75] - 财务费用同比下降89.31%至30.6万元人民币[75] - 管理费用同比增长67.92%至1256万元人民币[75]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60.42%至678万元人民币[75]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7.26%至1008万元人民币[75] - 研发费用增长7.3%,从939.4万元增至1007.6万元[190] - 销售费用增长60.4%,从422.7万元增至678.2万元[190] - 财务费用下降89.3%,从286.6万元降至30.6万元[190] 现金流量同比增长 - 2021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6024.4万元,同比增长46.49%[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0,746,817.03元,同比增长161.70%[22]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161.70%至8075万元人民币[75]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增长161.7%,从3085.5万元增至8074.7万元[193][194] 每股收益和净资产收益率变化 - 2021年上半年基本每股收益1.68元,同比增长86.67%[2] - 2021年上半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2.21%,同比增加4.19个百分点[2] - 基本每股收益为1.84元/股,同比增长76.92%[23] - 稀释每股收益为1.84元/股,同比增长76.92%[23]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1.04%,同比增加0.88个百分点[23] - 基本每股收益从1.04元/股增至1.84元/股,增长76.9%[191] 资产和负债变化 - 2021年6月末总资产10.1亿元,较年初增长135.93%[2] - 2021年6月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8.1亿元,较年初增长176.25%[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801,183,791.20元,同比增长94.85%[22] - 总资产为980,503,388.59元,同比增长58.56%[22] - 货币资金大幅增加至1.647亿元,占总资产16.8%,同比增长571.25%,主要因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79] - 交易性金融资产新增1.612亿元,占总资产16.44%,系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79] - 应收款项增至9,252万元,同比增长44.4%,因营业收入增长导致应收账款规模扩大[79] - 预付款项达324万元,同比增长97.19%,主要因预付推广费用及电力采购增加[79] - 存货增至7,663万元,同比增长35.04%,因原材料价格上涨及销售规模扩大增加备货[79] - 短期借款减少至901万元,同比下降79.48%,因公司改善融资结构归还银行借款[79] - 应付账款增至4,157万元,同比增长112.11%,因原材料及设备采购增加[79] - 长期借款降至212万元,同比下降75.58%,因归还银行借款改善融资结构[79] - 公司货币资金从2453.4万元大幅增至1.6469亿元,增幅571%[186] - 交易性金融资产新增1.6117亿元[186] - 应收账款从6407.0万元增至9251.7万元,增幅44%[186] - 存货从5674.6万元增至7663.0万元,增幅35%[186] - 流动资产总额从2.3451亿元增至5.5504亿元,增幅137%[186] 研发投入和项目 - 报告期内研发投入1342.4万元,同比增长56.21%[2]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4.38%,同比减少2.47个百分点[23] - 费用化研发投入本期10,076,037.44元,上期9,394,274.29元,同比增长7.26%[50] - 研发投入合计10,076,037.44元,同比增长7.26%[50] -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4.38%,较上期6.85%减少2.47个百分点[50] - 研发投入同比增长7.26%[66] - 超细纳米硬质合金基体研究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320万元,本期投入85.50万元,累计投入163.35万元,处于中试阶段[53] - 航空难加工材料切削特性研究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380万元,本期投入109.10万元,累计投入210.12万元,处于小试阶段[53] - 高性能金属陶瓷材料研究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200万元,本期投入76.07万元,累计投入206.21万元,处于中试阶段[53] - 高温合金切削加工刀具涂层开发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260万元,本期投入65.94万元,累计投入459.45万元,处于中试阶段[53] - 多轴侧压复杂模具设计、制造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200万元,本期投入103.33万元,累计投入198.20万元,处于小试阶段[53] - 新型高效面铣刀具开发项目投入230万元,占研发投入比例24.62%[57] - 2021年车削刀具研发项目投入240万元,占研发投入比例18.68%[57] - 模具行业刀具开发项目投入200万元,占研发投入比例28.14%[57][58] - 公司研发总投入为2,030万元,研发人员费用合计1,308.77万元[58] 研发团队构成 - 研发人员数量为72人,占公司总人数比例为15.48%[60] - 研发人员薪酬合计为692.41万元,平均薪酬为9.62万元[60][62] - 研发人员教育程度:博士2人占2.78%,硕士10人占13.89%,本科42人占58.33%,大专及以下18人占25%[60] - 研发人员年龄结构:50岁及以上5人占6.94%,40-49岁4人占5.56%,30-39岁31人占43.06%,30岁以下32人占44.44%[60] 生产和产品能力 - 数控刀片产量同比增长53.68%至4,942万片[2] - 公司核心产品为硬质合金数控刀片包含车削铣削钻削三大系列[31][32][33] - 硬质合金数控刀片标准生产周期为5-7周[34] - 主要原材料包括碳化钨粉钴粉和钽铌固溶体[34] - 公司开发了39种具有独特配方和性能的硬质合金基体牌号[45] - 公司同批次产品钴磁波动范围控制在±0.10%以内,不同批次控制在±0.25%以内[45] - 公司同批次产品矫顽磁力波动范围控制在±0.20KA/m以内,不同批次控制在±0.75KA/m以内[45] - 公司针对不同加工应用设计开发了60种槽型结构[45] - 公司能够自制刀尖圆弧半径70微米(μm)的模具[45] - 公司混合料主要颗粒粒度分布在0.06-0.25毫米(mm)之间[46] - 公司压坯单重控制在±0.25%,尺寸公差控制在±0.01毫米(mm)[46] - 公司刀片内切圆直径等尺寸偏差控制在±0.02毫米(mm)以内[46] - 公司开发了10种纳米涂层材料和21种涂层工艺,提升刀片20%以上寿命[46] - 公司开发了4种CVD涂层工艺应用于不同加工材料[46] - 公司产品直通率(生产良率)达95%以上[62] - 公司刀片内切圆精度控制在±0.025毫米以内,达到E级产品精度要求[63] 销售和客户结构 - 公司采用经销为主直销为辅的销售模式覆盖全国二十余省市[35] - 通过厂家直接采购刀具的用户占比31.39%[36] - 开设专卖店初始投资成本总计一般不超过100万元[36] - 公司提供额度不超过1万元的开业补助金[36] - 经销收入占比在2021年1-6月为90.15%[69] - 前五大经销客户贡献营业收入9129.59万元,占主营业务收入39.73%[69] - 专卖店数量为47家[64] 知识产权和技术积累 - 公司累计申请境内外专利69项,获得52项,目前有效专利40项,其中发明专利11项[48] - 报告期内新增专利申请3个,获得专利7个,其中发明专利新增申请3个,获得1个[48] - 公司拥有专利40项,其中发明专利11项[67] 行业和市场数据 - 2016-2018年全球切削刀具消费量分别为331亿美元/340亿美元/349亿美元[38] - 预计2022年全球切削刀具消费量达390亿美元(复合增长率约2.7%)[38] - 硬质合金刀具在全球切削刀具消费结构中占比63%[39] - 2022年全球硬质合金刀具市场规模预计约245亿美元[39] - 2018年中国切削刀具行业市场规模达421亿元(较2016年增长30.95%)[39] - 2019年中国切削刀具消费额下降至393亿元[39] - 2018年中国硬质合金切削刀具使用占比53%(市场规模约223亿元)[39] - 硬质合金刀具在中国刀具消费占比约53%[72] 供应链和采购 - 直接材料占主营业务成本比例在2021年1-6月为50.25%[71] - 前五大材料供应商采购金额为6493.45万元,占材料采购金额68.23%[71] 非经常性损益 - 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为35,137.48元[26] - 政府补助收益为950,479.68元[27] - 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及投资收益为1,624,415.79元[27] - 其他营业外净支出为151,750.58元[27] - 非经常性损益所得税影响额为-358,201.11元[28]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净额为2,029,806.30元[28] 投资和筹资活动现金流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585.64%至-2.173亿元人民币[75]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1384.73%至2.794亿元人民币[75]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大幅增加至2.78亿元,主要由于2.2亿元投资支付[194]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3.77亿元,主要来自吸收投资[194]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增长398.2%,从3304.6万元增至1.65亿元[194] 所有者权益和资本变化 - 实收资本从3300.6万元增至4400.8万元,增幅33%[187] - 资本公积从1.8215亿元增至5.3084亿元,增幅191%[187] - 未分配利润从1.7951亿元增至2.0433亿元,增幅14%[187] - 实收资本从期初3.3006亿元增至期末4.4008亿元,增长33.3%[197][198] - 资本公积从期初1.8215亿元增至期末5.3084亿元,增长191.4%[197][198] - 未分配利润从期初1.7951亿元增至期末2.0433亿元,增长13.8%[197][198] - 所有者权益总额从期初4.1117亿元增至期末8.0118亿元,增长94.9%[197][198] - 本期综合收益总额7433.17万元,较上年同期3448.60万元增长115.5%[197][199] - 所有者投入资本3.5970亿元,主要为普通股增资[197] - 对股东分配利润4400.80万元[197] - 盈余公积从期初1650.30万元增至期末2200.40万元,增长33.3%[197][198] - 2020年同期所有者权益增长3448.60万元,2021年同期增长3.9001亿元,增幅1031%[197][199] - 2020年半年度未分配利润从9549.75万元增至1.2653亿元,增长32.5%[199] 募集资金使用 - 募集资金总额4.08亿元人民币[161] - 本年度投入募集资金总额1.06亿元人民币[161] - 精密数控刀具生产线建设项目投入进度仅16.95%[161] - 研发中心项目投入进度仅2.03%[161] - 补充流动资金项目投入进度达98.75%[161] - 累计投入募集资金总额1.06亿元人民币[161] - 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募投项目自有资金24,014,655元[162] - 募集资金置换已支付发行费用自有资金3,112,249.3元[162] - 批准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最高额度16,000万元[162] 股本和股东结构 - 首次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1,100.20万股[167] - 上市后总股本增至4,400.80万股[166] - 有限售条件股份占比79.66%共3,505.58万股[165] - 无限售条件流通股份占比20.34%共895.22万股[165] - 境内非国有法人持股占比41.52%共1,827万股[165] - 境内自然人持股占比38.14%共1,678.58万股[165]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2,995户[168] - 株洲鑫凯达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持有5,643,000股,占总股本12.8227%[171] - 株洲华辰星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持有5,400,000股,占总股本12.2705%[171] - 宁波梅山保税港区慧和同享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持有3,369,994股,占总股本7.6577%[171] - 肖旭凯持有2,585,000股,占总股本5.8739%[171] - 王玉琴持有1,836,000股,占总股本4.1720%[171] - 高颖持有1,654,000股,占总股本3.7584%[171] - 苏州六禾之谦股权投资中心持有1,580,000股,占总股本3.5903%[171] - 王振民持有1,350,000股,占总股本3.0676%[171] - 陈拥军持有1,250,006股,占总股本2.8404%[171] - 夏晓辉持有1,219,900股,占总股本2.7720%[171] - 前十名股东合计持股2588.79万股,占总股本比例58.8%[177][178] - 株洲鑫凯达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为第一大股东,持股564.3万股,占比12.82%[177] 股份锁定和减持承诺 - 实际控制人肖旭凯承诺股份限售期为上市之日起36个月[102] - 实际控制人高颖、王玉琴及相关亲属承诺股份限售期为上市之日起36个月[102] - 股东鑫凯达、华辰星承诺股份限售期为上市之日起36个月[102] - 股东宁波慧和承诺股份限售期为上市之日起12个月[102] - 股东西安六禾、苏州六禾等承诺股份限售期为上市之日起12个月[102] - 股东王振民、陈拥军等承诺股份限售期为上市之日起12个月[102] - 间接持股董事、监事及高管承诺股份限售期为上市之日起12个月[102] - 间接持股核心技术人员承诺股份限售期为上市之日起12个月[103] - 首次公开发行后股东股份锁定期为36个月[106][108] - 若上市后6个月内股价连续20日低于发行价或期末收盘价低于发行价则锁定期自动延长6个月[107][108] - 锁定期满后两年内减持价格不低于首次公开发行价格[106][107][108] - 持有5%以上股份股东减持需提前3个交易日公告[108][110][112] - 减持方式包括集中竞价交易、大宗交易和协议转让[107][110][112] - 违反减持承诺所得收益归公司所有[106][109][111] - 公司可扣留违规股东现金分红抵作转让收益[106][109][114] - 部分股东锁定期为12个月[110][112][114] - 减持需遵守《上市公司股东减持股份若干规定》等法规[109][110][112] - 股份锁定期承诺适用于所有直接或间接持股股东[106][110][112] - 首次公开发行后12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所持公开发行前股份[115][116][118] - 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任职期间每年转让股份不超过持有总数的25%[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