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航天工程(603698)
icon
搜索文档
航天工程:9月25日召开董事会会议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6 11:04
公司动态 - 公司于2025年9月25日以现场结合通讯方式召开第五届第六次董事会会议 [1] - 会议审议《关于公司组织机构调整的议案》等文件 [1] 财务数据 - 公司2024年1至12月营业收入构成中专业技术服务业占比99.87% [1] - 其他业务收入占比0.13% [1] - 公司当前市值为115亿元 [1] 市场表现 - 公司股票收盘价为21.45元 [1]
航天工程:签署23.92亿元总承包合同
新浪财经· 2025-09-26 10:57
合同签署 - 公司作为总承包人/联合体牵头人与陕煤集团榆林化学有限责任公司签署EPC合同 合同总金额23.92亿元[1] - 合同涉及1500万吨/年煤炭分质清洁高效转化示范项目烯烃、芳烃及深加工工程二期一阶段煤气化装置建设[1] 业务影响 - 合同履行不会对公司业务独立性构成影响 不会因履行合同形成依赖[1] - 合同顺利实施后将增强和巩固公司市场竞争力及市场占有率[1] - 合同实施将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积极影响[1]
航天工程:拟收购航天氢能股权
第一财经· 2025-09-26 10:57
收购交易概述 - 公司拟以2.73亿元和1.86亿元自有资金分别收购北京国创新能源汽车股权投资基金和国华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基金持有的航天氢能16.79%和11.45%股权 [1] - 交易完成后公司对航天氢能的持股比例从34.35%提升至62.6% [1] - 交易总额达到4.59亿元 [1] 交易进展与审批要求 - 交易已通过公司董事会和监事会审议 [1] - 尚需获得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的资产评估备案及批复 [1] - 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 [1] 交易影响 - 有利于增强公司对航天氢能的控制力 [1] - 提升航天氢能的管理和盈利能力 [1]
氢能系列报告(5):绿色甲醇可能成为船运绿色转型主要选择
招商证券· 2025-09-22 08:05
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推荐(维持)[3] 核心观点 - 全球船运行业在IMO减排目标和欧洲碳税驱动下开启绿色转型 绿色甲醇长期可能成为船用燃料主要替代品[1][6] - 甲醇相比其他燃料具有储存加注灵活、单位热值成本低、基建完整和改造成本低等优势 是船厂长期绿色转型主要选择[6][19] - 预计2030年船用绿色甲醇渗透率达10% 将为全球甲醇需求带来超40%增量[1][6] - 目前全球已有至少320艘甲醇燃料船订单 以集装箱船为主 预计2026-2027年将迎来集中交付期[6][35] - 欧盟对绿色甲醇定义严苛 生物质气化或发酵制甲醇是主流路线 当前绿醇价格超7000元/吨 未来需通过规模和技术提升降本[1][6][23] 行业规模与表现 - 行业覆盖300只股票 总市值6496.4十亿元 流通市值5624.7十亿元 分别占市场总规模的5.9%和6.1%[3] - 行业指数表现突出 近12个月绝对收益达69.1% 相对收益达30.0%[5] 驱动因素分析 - IMO制定明确减排目标:2030年较2008年减排20%-30% 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 2027年起超额排放将面临100-380美元/吨CO₂罚款[10] - 欧盟将海运纳入ETS体系:2024年起征收碳税 分阶段实施(2024年40% 2025年70% 2026年100%)当前碳价约75欧元/吨[11][13] - 国内政策支持:安排3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 对更新为新能源或清洁能源船舶给予每总吨1000-3200元补贴[18] 需求前景 - 2024年全球甲醇年消耗量约1.4亿吨 船用燃料按热值换算等效甲醇需求约5亿吨[6][43] - 若2030年甲醇船用燃料渗透率达10% 将新增需求超5000万吨 带动全球甲醇需求增长40%[6][43] - 2050年若渗透率提升至30% 绿色甲醇总需求将达227Mt/y[50] 供给与产能建设 - 全球生物质制甲醇产能快速提升 从2023年40万吨增至2028年640万吨 增长16倍[51] - 国内规划超5900万吨绿色甲醇项目 其中4个项目已投产 7个项目预计2026年内投产 2026年底产能可达125万吨[51] - 符合欧盟ISCC认证的项目较少 已与船东签订长协的项目更值得关注 包括金风科技50万吨、中国天楹80万吨等项目[52][53] 成本与经济性 - 绿色甲醇成本主要受氢气和二氧化碳成本影响 占比约70-80% 当前国产绿醇价格超5000元/吨 是传统甲醇2倍以上[23] - 当碳价达200元/吨且氢气价格16元/kg时(对应绿醇价格3180元/吨) 绿醇与化石基甲醇实现平价[34] - 目前上海洋山港加注的国产绿色甲醇价格约7200元/吨 金风科技公开价格为5900元/吨[23] 技术路线与设备 - 生物质气化炉是核心设备 投资成本占比高 主流工艺包括固定床、流化床和循环流化床[55] - 电解槽以ALK技术为主 2025H1价格已降至1000元/kW以下 离网制氢成为主要发展方向[59][64] - 10万吨绿色甲醇产能投资约10-13亿元 设备成本占比超60%[54] 重点公司布局 - 金风科技在兴安盟启动50万吨/年绿醇项目 配置200万千瓦风电与9.22万吨氢气产能[69] - 吉电股份在吉林四平规划40万千瓦风电配套制氢与甲醇合成项目[70] - 中国天楹在吉林辽源布局风光储氢氨醇一体化项目 首期规划25万吨甲醇及10万吨绿氨产能[72] - 航天工程作为煤化工EPC龙头 市场占有率超50% 累计签约185台套气化炉[73]
航天工程跌2.04%,成交额1.44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364.52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6 02:57
股价表现 - 9月16日盘中下跌2.04%至20.15元/股 成交额1.44亿元 换手率1.31% 总市值108.00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364.52万元 特大单净卖出354.34万元 大单净卖出10.19万元 [1] - 年内累计上涨30.40% 近5日/20日/60日分别上涨18.74%/11.26%/21.17% [2]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9.88亿元 同比增长80.04% [2] - 归母净利润9686.56万元 同比增长6.70%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5.67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1.96亿元 [3] 业务构成 - 工业气体运营业务占比49.87% 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业务占比46.17% [2] - 高端装备制造业务占比3.91% 其他业务占比0.06% [2] - 核心业务为航天粉煤加压气化技术 涵盖研发/工程设计/设备成套及工程总承包 [2] 股东结构 - 股东户数2.29万户 较上期减少3.48% [2] - 人均流通股23454股 较上期增加3.61%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新进第六大股东 持股461.73万股 [3] - 朱雀系四只产品合计持股1304.07万股 其中两只增持175.08万股 两只减持145.81万股 [3] 行业属性 - 申万行业分类为机械设备-专用设备-能源及重型设备 [2] - 概念板块涵盖军民融合/商业航天/航天军工/煤化工/中盘等 [2]
大能源行业2025年第37周周报:山东机制电价竞价及绿电就近消纳解读关注绿色甲醇和能源RWA机遇-20250915
华源证券· 2025-09-15 07:09
行业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看好(维持)[1] 核心观点 - 山东新能源机制电价竞价结果具有风向标意义 风电机制电价319元/兆瓦时较2024年现货均价溢价20% 光伏机制电价225元/兆瓦时溢价33% [3] - 电价机制倒逼非技术性成本下降 新能源行业从"受保护"转向"自主竞争" 运营管理能力成为差异化关键 [4][30] - 绿电就近消纳新规采用单一制容量电价 保障电网利益的同时促进用户降本 高负荷率企业最高可节省电费0.043元/kWh [6][35][37] - RWA在分布式光伏领域加速落地 晶科科技和协鑫能科各投资3000万和1000万美元参投3亿美元基金 推动资产链上化和价值重估 [10][44] - 绿色甲醇需求放量在即 金风科技189.2亿元风电制氢氨醇项目规划年产60万吨绿色甲醇 产业进入业绩释放期 [13][49] 电力领域 - 山东机制电价竞价结果出炉 风电机制电量59.67亿千瓦时 光伏仅12.48亿千瓦时 政策倾向"有需求"电源 [3][17][19] - 风电机制电价319元/兆瓦时 光伏225元/兆瓦时 分别较2024年现货均价溢价20%和33% [3][24] - 光伏全生命周期上网电价约0.2元/千瓦时 倒逼项目投资降至1950元/千瓦 投资热情下降成趋势 [29] - 推荐水电及港股低估值绿电 包括国投电力、长江电力、龙源电力(H)等 [5][33] 电网领域 - 绿电就近消纳新规明确电价机制 负荷率高于全省平均值可少缴输配电费 [6][35] - 系统运行费用按下网电量缴纳 自用电部分无需缴费 30%自用电比例下最高省0.026元/kWh [7][37] - 政策利好风电和储能发展 风电成为绿电直连主要方式 储能可降低接网容量 [8][42] - 建议关注银星能源、龙净环保等绿电直连运营商 及金风科技(H)等风电设备企业 [8][43] 光伏领域 - RWA加速分布式光伏资产价值重估 晶科科技和协鑫能科参投3亿美元区块链基金 [10][44] - 朗新集团充电桩RWA融资1亿元 林洋能源与蚂蚁数科合作将光伏电站等资产上链 [11][47] - 资产代币化需电力物联网技术支持 林洋能源合作开发无人化智慧场站和虚拟电厂平台 [12][48] - 建议关注晶科科技、协鑫能科等资产运营商 及林洋能源等智能电力设备企业 [11][12] 绿色甲醇领域 - 金风科技189.2亿元风电制氢氨醇项目 规划3GW风电配套60万吨/年绿色甲醇 [13][49] - 绿醇单吨利润约1500-2000元/吨 售价约820美元/吨 [56] - 下游签约活跃 马士基、中远海运等船东锁定燃料供应 [50] - 全球替代燃料船舶订单占比52.4% 其中甲醇动力船340艘占10.4% [52] - 推荐嘉泽新能、金风科技等供应商 关注太原重工等生物质气化设备企业 [13][56]
航天工程涨2.18%,成交额2.71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1375.81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5 03:23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15日盘中股价上涨2.18%至20.12元/股 成交金额2.71亿元 换手率2.59% 总市值107.84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1375.81万元 其中特大单买入722.82万元(占比2.66%) 卖出468.19万元(占比1.73%) 大单买入4760.99万元(占比17.54%) 卖出6391.44万元(占比23.55%) [1] - 年内股价累计上涨30.21% 近5日/20日/60日分别上涨17.45%/10.49%/21.94% [1] 公司基本面 - 主营业务以航天粉煤加压气化技术为核心 涵盖煤气化技术研发、工程设计及工程总承包 [1] - 收入构成:工业气体运营49.87% 煤炭清洁高效利用46.17% 高端装备制造3.91% 其他0.06% [1]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9.88亿元 同比增长80.04% 归母净利润9686.56万元 同比增长6.70% [2]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2.29万户 较上期减少3.48% 人均流通股23454股 较上期增加3.61%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新进成为第六大流通股东 持股461.73万股 [3] - 朱雀基金旗下多只产品持股变动:朱雀匠心一年持有增持89.02万股至366.21万股 朱雀企业优胜A增持86.06万股至351.63万股 朱雀恒心一年持有减持81.96万股至331.09万股 朱雀产业臻选A减持63.85万股至255.14万股 [3] 分红记录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5.67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1.96亿元 [3] 行业属性 - 所属申万行业为机械设备-专用设备-能源及重型设备 [1] - 概念板块涵盖军民融合、商业航天、航天军工、煤化工及中盘股 [1]
新疆板块迎做多窗口期,继续重点推荐中国中冶H/四川路桥
国盛证券· 2025-09-14 10:11
行业投资评级 - 建筑装饰行业评级为增持 [1][13] 核心观点 - 新疆板块迎来政策催化窗口期 2025年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 下半年有望举办庆祝大会及第四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 中央支持政策预期强烈 [1][2][13] - 财政政策留有后手 专项债务限额已发行4万亿元(占6万亿元总额的66.7%) 政府负债率68.7%处于合理区间 REITs常态化申报政策加速资产盘活 [3][6][25] - 金属价格上涨推动矿产资源价值重估 金、铜等品种在美联储降息周期中震荡上行 建筑企业资源板块估值提升空间显著 [1][7][13] - 四川战略腹地建设需求强劲 高速公路规划到2035年达2万公里(较2024年1万公里翻倍) 高股息标的具备吸引力 [8][9][31] 新疆板块投资机会 交通基建方向 - 新疆铁路工程加速推进 包括新藏铁路和中吉乌铁路(全长590公里 总投资80亿美元) [2][21] - 推荐本地基建龙头:新疆交建、北新路桥;民爆龙头雪峰科技、广东宏大;建材龙头青松建化、西部建设、八一钢铁 [1][2][13] 煤化工方向 - 新疆在建及拟建煤化工项目总投资超8000亿元 已开工项目投资额2400亿元(占比28%) 2025年新开工713亿元 [2][21] - 2025-2027年预计年投资额997/2077/2326亿元 2026年起建设提速 [2][21][24] - 绿色甲醇需求增长:IMO目标2030年全球航运需求达1000-2000万吨(当前全球航运燃料2亿吨石油当量) [2][21] - 推荐EPC龙头:中国化学(PB 0.71X)、东华科技(2025PE 16.7X)、三维化学(2025PE 17.2X 股息率5.7%)、航天工程 [1][13][21] 矿产资源价值重估 中国中冶 H股 - 2025H1在产矿山归母利润5.5亿元(全年预计11亿元 同比+29%) 占净利润18% [7][30] - 分部估值:在产矿山价值183亿元(参考紫金矿业H股2025PE 16.6倍) 待开采矿山价值355亿元(折价65% PE 10.8倍) 工程板块价值194亿元(参考建筑央企H股平均PE 3.9倍) 合计估值732亿元 较当前市值空间64% [1][7][30] 中国中铁 H股 - 2025H1铜/钼权益产量6.8/0.6万吨 子公司中铁资源净利润25.8亿元(全年预计51亿元 同比+27%) 占净利润22% [7][30] - 分部估值:矿产资源板块价值828亿元(参考有色龙头H股平均PE 16.2倍) 工程板块价值662亿元(参考中国铁建H股2025PE 3.2倍) 合计估值1490亿元 较当前市值空间69% [1][7][30] 其他标的 - 上海建工:控股国科金金矿60%股权 储量23.2吨(74.6万盎司) 2024年黄金板块营收11亿元 毛利率50.6% [7][30] - 四川路桥:参股矿业公司40%股份 涉及铜金多金属矿 2024年矿产板块营收33.4亿元 [7][30] 高股息与细分领域机会 四川路桥 - 2025-2027年预测归母净利润80/90/100亿元(同比+11.2%/+12.1%/+11.5%) 当前PE 9.4/8.4/7.5倍 [9][31] - 股息率6.4%/7.2%/8.0% 若切换至行业平均股息率4.5% 理论市值1069亿元(空间42%) [9][31] - 在手订单2913亿元 加上2025H1新签722亿元及3400亿元待转化订单 总项目超6000亿元 [9][31][34] 半导体洁净室工程 - 受益半导体国产替代需求增长 推荐亚翔集成(2025PE 18X)、圣晖集成(2025PE 36X)、柏诚股份(2025PE 31X) [1][13] 建筑央企与民企清欠受益 - 推荐中国建筑(股息率5%)、中国中铁A/H(PB 0.45X/0.28X 股息率2.9%/4.6%)、中国铁建A/H(PB 0.40X/0.20X 股息率3.6%/5.7%)、中国交建A/H(PB 0.50X/0.26X 股息率3.1%/5.9%) [6][25] - 关注民企清欠政策受益标的:蒙草生态、东珠生态、华设集团、江河集团等 [6][25] 行业数据与政策支持 - 专项债发行:2024Q4至2025年8月发行4万亿元 置换后债务利息成本降2.5pct 节约利息支出超4500亿元 [3][6][25] - 四川固投:2025H1增速2.7%(全年目标3.5%) 下半年交通投资预计发力支撑GDP目标5.5% [8][9] - REITs政策扩围:基础设施REITs常态化申报 从市场扩围、扩募支持、项目把关、组织保障四维度推进 [6][25]
持续稳运2年!半废锅航天炉刷新世界纪录
中国化工报· 2025-09-12 09:15
技术突破与运行表现 - 半废锅航天炉实现连续A级运行2年 创气流床气化技术世界纪录[2][5] - 操作压力稳定在4.0兆帕 有效气量达13万标准立方米/小时 副产高压蒸汽稳定在45吨/小时无衰减[9] - 比煤耗低至556kg/kNm³(CO+H₂) 比氧耗仅为304Nm³/kNm³(CO+H₂)[9] 经济效益与节能成效 - 液氨综合能耗达1130千克标煤/吨 每年回收高品位热能折标煤5万吨[2][9] - 年减排二氧化碳13万吨 大幅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2][10] - 采用20余种原料煤 煤质灰熔点范围1140℃-1350℃ 灰分波动8%-14%仍稳定运行[3][11] 技术创新与专利成果 - 开发熔渣冷幕墙技术及振打清灰技术 采用新型灰渣水处理流程[3][7] - 解决废锅蒸汽衰减及气化炉液位稳定两大行业难题[7] - 获授权专利13件 含发明专利4件 通过国家级科技成果鉴定[3][7] 行业地位与政策支持 - 半废锅技术被列入《节能降碳改造升级实施指南》重点推广技术[3][11] - 技术已应用于11个工程项目47台气化炉 覆盖合成氨/甲醇等产业[11] - 为现代煤化工产业节能降碳提供技术保障[11]
半废锅航天炉A级连续稳运满2年刷新气流床气化技术连续运行世界纪录
中国化工报· 2025-09-12 02:34
技术突破与运行表现 - 2000吨级半废锅航天粉煤加压气化装置实现连续A级运行满2年 创气流床气化技术连续运行世界纪录[1][5] - 装置操作压力稳定在4.0兆帕 有效气量达13万标准立方米/小时 副产高压饱和蒸汽长期稳定在45吨/小时且无衰减[10] - 比煤耗低至556kg/kNm³(CO+H₂) 比氧耗仅为304Nm³/kNm³(CO+H₂) 液氨综合能耗控制在1130千克标煤/吨[1][10] 经济效益与环保效益 - 每年回收高品位热能折标煤5万吨 减排二氧化碳13万吨[1][10] - 原料煤适应范围拓宽至20余种 煤质灰熔点最低1140℃最高超1350℃ 灰分含量8%-14%波动下仍稳定运行[2] - 技术推广至11个工程项目合计47台气化炉 为现代煤化工节能降碳提供技术保障[11] 技术创新与行业认可 - 开发熔渣冷幕墙技术和振打清灰技术 采用全新灰渣水处理工艺流程 解决废锅蒸汽衰减与水质稳定行业难题[4][6] - 获授权专利13件其中发明专利4件 通过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成果鉴定[4][7] - 被国家《节能降碳改造升级实施指南》列为重点推广技术 推动煤化工产业转型升级[4][11] 管理实践与系统优化 - 通过精细化管理和实时工艺监测构建风险防控体系 实现装置"安稳长满优"运行目标[9] - 采用单烧嘴顶置干煤粉气流床气化与"辐射废锅+气液同出+新型旋洗塔"流程 变黑水循环为灰水循环降低系统阻力[6] - 激冷水激冷工艺减少渣水系统热量损失 实现能量高效梯级利用[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