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银行(601916)

搜索文档
浙商银行董事长陆建强到龄辞任,股份行干部年轻化趋势显著
搜狐财经· 2025-07-14 01:58
核心高管变动 - 浙商银行7月发生两次核心高管变动 董事长陆建强因到龄辞任所有职务[1][2] 行长陈海强接任相关职责并于7月8日获监管核准任职资格[1][4] - 陈海强于今年4月10日获聘为行长[4] 目前高管团队包括8位成员 涵盖执行董事 副行长 行长助理等职务[4] 战略转型与资产质量 - 公司正处于战略转型关键阶段[4] 2023年资产规模首次突破3万亿元[9] 2022年营业收入首次超600亿元[9] - 2024年向资产管理公司转让不良贷款201.44亿元 较2023年53.75亿元增长274.77%[4] 计提信用减值损失281.95亿元 同比提升7.97%[4] - 房地产不良率从2.48%降至1.55%[4] 近三年每年计提超400亿元营业利润化解近2000亿元不良资产[5] 治理理念与战略举措 - 陆建强任内提出"正 简 专 协 廉 严"治理理念[8] 强调合规经营与战略定力[8] - 推动三大关键举措:全面推进"三个一流"高质量发展目标[9] 力推"善本金融"理念[9] 深化"数智浙银"数字化战略[10] - 数字化改革采用ITBP模式 要求每个部门配备科技人员助手[10] 行业高管年轻化趋势 - 股份行高管年轻化趋势显著 7家股份行行长为"70后" 1家为"80后"[1][12] - 浙商银行行长陈海强出生于1974年[13] 恒丰银行行长白雨石(1982年出生)为最年轻股份行行长[14] - 股份行董事长普遍为"60后" 仅渤海银行董事长(1971年出生)为"70后"[1][14]
广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关于以通讯方式召开广发稳宏一年持有期 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的第一次提示性公告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2025-07-13 23:08
会议基本情况 - 广发稳宏一年持有期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主代码:016528)于2022年8月10日获中国证监会批准募集注册,2023年4月6日正式成立 [2] - 基金管理人为广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托管人为浙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2] - 会议以通讯方式召开,投票时间为2025年7月15日至8月18日15:00 [2] 会议审议事项 - 审议《关于广发稳宏一年持有期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持续运作的议案》,议案内容涉及基金持续运作的具体授权事项 [4][31] 权益登记与投票规则 - 权益登记日为2025年7月14日,登记在册的持有人有权参会 [5] - 投票方式包括纸质投票(附件三)和电话投票(仅限个人持有人),电话投票需通过客服热线95105828或020-83936999完成 [6][10][11] - 同一份额多次表决时,以最后时间或有效纸质表决为准;重复提交且意见冲突时,按直接投票优先、原件优先、最后时间优先原则处理 [12][25] 授权规则 - 持有人可委托基金管理人、托管人或代销机构等代为表决,授权需提供身份证明及授权委托书(附件二) [13][14][15] - 纸面授权需附带委托人身份证明复印件,机构需加盖公章;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需额外提供资格证明 [16][17] - 授权效力以最新授权或直接投票为准,未明确表决意见的视为授权受托人自主决定 [21][22] 计票与决议条件 - 计票在表决截止后2个工作日内由基金管理人监督员与公证机构共同完成 [23] - 决议生效需满足两点:参会份额占权益登记日总份额50%以上,且议案获参会表决权的50%以上通过 [26] - 若首次会议未达要求,可重新召集,二次会议需三分之一以上份额持有人参与 [27] 相关机构信息 - 召集人:广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地址:广州市海珠区琶洲大道东1号保利国际广场南塔17楼) [28] - 公证机构为广东省广州市南方公证处,见证律师事务所为广东广信君达律师事务所 [28] 附件内容 - 附件一为持续运作议案全文,明确授权基金管理人处理运作事宜 [31][32] - 附件二为授权委托书样本,注明委托人需填写证件号码及签署日期 [33][34][35] - 附件三为纸质表决票样式 [36]
广东17家银行跻身世界银行千强榜
南方都市报· 2025-07-13 23:07
全球银行排名 - 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招商银行和交通银行进入"2025年世界银行1000强"榜单前十名 [2][4] - 招商银行排名第8位,较去年上升12位,兴业银行、华夏银行、浙商银行均上升2位 [4][5] - 恒丰银行排名进步最大,从121名升至118名,渤海银行排名下滑15位至146名 [4][5] 广东银行表现 - 广东共有17家银行上榜,占中国内地143家上榜银行的11.89% [6] - 广东华兴银行排名进步最大,从376名升至336名,上升40位 [6] - 微众银行排名上升28位至227名,东莞银行上升12位至277名 [6] - 珠海华润银行排名倒退20位至358名,广东南粤银行和佛山农商银行均倒退9位 [7] 金融数据 - 2024年广东金融业增加值1.24万亿元,占GDP比重8.8%,金融机构总资产47万亿元 [8] - 2025年5月末广东本外币贷款余额29.5万亿元,同比增长4.7%,存款余额37.4万亿元,同比增长4.3% [8] - 广东发布金融"五篇大文章"行动方案,提出27项举措推动高质量发展 [9]
利好来了,盘后两个大消息
凤凰网财经· 2025-07-11 12:03
险资长投新规 - 财政部调整国有商业保险公司考核指标 将净资产收益率和资本保值增值率指标从"三年周期+当年度"调整为"当年度+三年周期+五年周期" 权重分别为30% 50% 20% [1] - 新规推动险资更加注重长期收益 加大A股投资力度 发挥长期机构投资者作用 促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2] - 截至2024年底 商业保险资金运用余额约33万亿元 实际投资A股比例约11% 距离25%的政策上限仍有较大空间 [3] 创业板综指修订 - 深交所修订创业板综合指数编制方案 引入风险警示股票月度剔除机制 剔除ST或*ST样本股 [4] - 创业板综指样本股1316只 覆盖95%创业板上市公司 总市值覆盖率98% 指数表征作用强化 样本股质量和可投性提升 [4] - 创业板综指去年"924行情"以来累计上涨55% 多次单日涨幅超4% 今年以来累计上涨10% 领涨市场主要指数 展现高收益高弹性特征 [4] A股市场表现 - 沪指冲高回落 全天成交1.74万亿元 创3个月新高 市场观点认为冲高回落是主力洗盘而非资金出逃 [6] - 银行指数下跌1.76% 成分股普跌 浙商银行(-2.9%) 浦发银行(-2.82%) 民生银行(-2.7%)领跌 [7][8] - 券商指数上涨2.47% 中银证券(+10.04%) 哈投股份(+10%) 中原证券(+9.93%)涨停 东方证券(+5.9%) 国金证券(+5.29%)涨幅居前 [9][10] 主力资金流向 - 本周主力资金净流入前三位 东方财富(14.73亿元) 中油资本(9.98亿元) 中兴通讯(8.55亿元) [11] - 中银证券(+22.56%) 同花顺(+6.5%) 中科金财(+21.47%)等券商股获主力资金流入 [11] - 主力资金净流出前三位 胜宏科技(-18.02亿元) 比亚迪(-16.75亿元) 金一文化(-15.77亿元) [12]
深耕浙江金融沃土 浙商银行集团探索金融助力共富新模式
环球网· 2025-07-11 09:38
浙银理财"共富"主题理财产品发行 - 公司首只"同盈共富"主题理财产品"琮简宝石7号"正式成立 三大"共富"主题产品("同善共富""同心共富""同盈共富")均完成首发 [1] - 产品设计将"深耕浙江"战略植入管理体系 通过捐赠管理费用于慈善事业和加大特定领域金融支持 引导社会价值向善 [3] - "同盈共富"产品建立与投资者利益绑定的考核机制 当份额净值低于1元/份时暂停计提管理费 净值回升后恢复计提以激励管理 [3] 产品矩阵与创新机制 - "同善共富"产品将部分管理费专项用于乡村教育、扶贫关爱等慈善领域 "同心共富"产品重点支持"专精特新"、ESG及养老保障领域 [4] - 公司计划推出更多低门槛、低风险、低费率产品 加快实现理财普惠目标 [5] 集团协同与县域金融服务 - 浙商银行通过县域综合金融生态建设 银行与子公司协同服务山区海岛县高质量发展 [6] - 在舟山推出10亿元"船舶抵押集群项目" 落地一年放贷超5.58亿元 惠及百余船东 国际结算量突破1100万美元 [6] - 在磐安山区创新"银行+龙头企业+农户"模式 为中药材基地农户定制"数易贷"方案 [6] - 截至2025年6月末 金融顾问工作室达292家 顾问人数超5000人 覆盖浙江11地市及25个山区海岛县 对接企业超10万家 [6] 战略定位与行业影响 - 公司将缩小"三大差距"作为主攻方向 以专项政策和特色产品为"强城、兴村、融合"注入金融动能 [3] - 分析认为该模式将共同富裕目标转化为可执行方案 公司成为县域综合金融服务样本 [7]
一周银行速览(7.4—7.11)
财经网· 2025-07-11 08:01
行业关注 - 17家上市银行宣布取消监事会,涉及国有大行、股份行及地方性中小银行,主要受2024年新《公司法》及金融政策导向推动 [1] - 银行理财子公司加速净值化转型,招银理财推出首款浮动管理费率产品"招智睿远平衡(安盈优选)68期",权益资产配置比例0%-40%,风险等级R3,封闭期三年 [2] - 湖南多家农商行推出"养老贷"用于补缴养老保险,但因争议迅速撤下宣传,该产品针对社保缴费不足的城乡居民,引发对老年人债务负担的担忧 [3] 企业动态 - 杭州银行150亿元杭银转债完成转股,资本补充取得重大进展,夯实核心一级资本 [4] - 九台农商银行预亏17亿至19亿元,吉林金控拟以0.7港元/股收购H股、0.63元/股收购内资股,即将退市 [5] - 成都农商行拟吸收合并6家四川省内村镇银行,均为其发起设立 [6] - 重庆农商行成为年内首家获基金托管资格的银行,全行业已有37家银行获此资格 [7] - 顺德农商银行撤回IPO申请,该行2019年首次提交申请,2023年完成主板IPO"平移"但无实质进展 [8] 金融人事 - 浙商银行行长陈海强任职资格获批,董事长陆建强因到龄辞任,陈海强将代行董事长职责 [9][10]
突发!大跳水,发生了什么?
中国基金报· 2025-07-11 07:49
银行板块跳水 - 银行板块在7月11日午后出现大幅回调,近20只银行股跌幅超过2%,包括浦发银行(-2.82%)、长沙银行(-2.64%)、浙商银行(-2.90%)等 [4][6] - 工商银行从上涨转为下跌(-0.87%),农业银行盘中3%的涨幅被全部抹去,收盘仅微涨0.16% [4][5] - 银行板块跳水导致沪指从涨超1%回落至接近平盘,最终仅微涨0.01% [2][9] 市场整体表现 - 三大指数小幅上涨:深成指涨0.61%,创业板指涨0.8% [9] - 个股涨跌比为2960:2206,68只个股涨停,13只跌停 [10] - 市场总成交额达1.74万亿元 [10] 其他板块表现 - 稀土磁材板块表现强势,北方稀土、包钢股份等十余股涨停 [11] - 券商股集体走强,中银证券(+10.04%)、中原证券(+9.93%)等涨停 [12] - 稳定币概念股继续活跃,古鳌科技(+20.04%)、金证股份(+10.02%)涨停 [13] - CRO概念股表现突出,药明康德(+9.99%)涨停 [14] 权重股尾盘异动 - 多只沪市权重股尾盘遭遇抛售,包括中国电信、中国神华、长城汽车等 [14] - 长城汽车H股下跌0.93%,A-H溢价率达-46.22% [21]
一股份行迎新任行长
金融时报· 2025-07-11 07:27
高管变动 - 浙商银行董事长陆建强因到龄辞去董事长、执行董事、董事会战略与可持续发展委员会主任委员及H股授权代表职务 [2] - 陆建强已做好离任交接工作并将履行以自有资金自愿增持公司A股股份的承诺 [3] - 执行董事、行长陈海强将代为履行董事长职责直至新任董事长选举产生且任职资格获批 [3] - 陈海强被委任为H股授权代表,任期与第七届董事会任期一致 [3] 公司概况 - 浙商银行成立于2004年,是全国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之一 [4] - 截至一季度末,公司资产总额超3.4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54% [4] - 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71.05亿元,利息净收入同比增长1.38% [4] - 一季度实现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59.49亿元,同比增长0.61% [4] 高管背景 - 陈海强曾任国家开发银行浙江省分行副主任科员,招商银行宁波北仑分理处副主任等职 [2] - 陈海强历任浙商银行宁波分行党委书记、行长,浙商银行行长助理兼杭州分行党委书记等职务 [2] - 陈海强此前担任浙商银行首席风险官、党委委员、副行长等职 [2]
浙 商 银 行: 浙 商 银 行股份有限公司第七届董事会2025年第六次临时会议决议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10 16:21
董事会决议公告 - 浙商银行第七届董事会2025年第六次临时会议于2025年7月8日发出通知,7月9日以书面传签方式召开,11名董事全部参与表决 [1] - 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推举董事代为履行董事长职责的议案》,由执行董事兼行长陈海强代为履行董事长、董事会战略与可持续发展委员会主任委员及法定代表人职责,直至新任董事长选举完成且任职资格获监管核准 [1] - 会议同时通过《关于委任H股授权代表的议案》,委任陈海强为H股授权代表,任期与第七届董事会一致 [2] 表决结果 - 两项议案均获全票通过,赞成票11票,反对票和弃权票均为0票 [2]
浙 商 银 行: 浙 商 银 行股份有限公司关于董事长辞任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10 16:21
董事长辞任公告 - 陆建强因到龄辞去公司董事长、执行董事、董事会战略与可持续发展委员会主任委员及H股授权代表职务 [1] - 辞任自辞职报告送达董事会时生效 不会导致董事会成员低于法定最低人数 不影响董事会正常运作 [2] - 公司将根据浙江省委省政府提议尽快完成新任董事长选聘工作 [2] 离任交接情况 - 陆建强已做好离任交接工作 并将继续履行以自有资金自愿增持公司A股股份的承诺 [3] - 确认与董事会无意见分歧 无需要股东注意的事项 [3] 任职期间贡献 - 任职期间加强公司治理建设 健全战略体系 完善企业文化 [3] - 推进风险管理与合规建设 落实服务实体经济任务 [3] - 经营管理工作平稳有序 各项工作和业务发展取得较大进步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