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电影(600977)
icon
搜索文档
第八届中国电影新力量论坛聚焦“电影和观众在一起”
新华社· 2025-08-23 14:52
行业论坛与政策导向 - 第八届中国电影新力量论坛在吉林长春举办 聚焦电影创作与行业高质量发展 主题为"从生活中来 到观众中去——电影和观众在一起" [1] - 中宣部电影局副局长强调行业面临观众代际更迭 技术革命加速 竞争格局变化 国家战略召唤等机遇与挑战 呼吁新力量加入 [1] - 论坛由中宣部电影局主办 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承办 吉林省委宣传部协办 [2] 创作方向与行业研讨 - 业界研讨现实题材影片创作 动画电影创新 观众变化与创新表达三大核心议题 [1] - 行业共识为扎根生活沃土 讴歌时代精神 抒发人民心声 实现电影与观众双向奔赴 [1] 市场数据与作品表现 - 中国电影观众满意度调查覆盖2015年春节至2025年暑期 累计完成61个档期 67次周末 568部影片评价 [1] - 2025年度单片满意度前三名为《南京照相馆》《哪吒之魔童闹海》《罗小黑战记2》 [1] - 论坛发布30余部新片片单进行宣介 [1] 产业活动与人才培育 - 配套举办"中国电影新力量"展 展示不同时期代表性导演编剧经典作品 重点关注近年崛起的新生力量 [2]
中国电影《东极岛》在北美正式上映
新浪财经· 2025-08-23 03:20
电影发行 - 中国电影《东极岛》于22日在北美院线上映 覆盖美国和加拿大市场 [1] - 由美国Well Go国际传媒负责北美地区发行 [1] - 在洛杉矶 旧金山 纽约和多伦多等主要城市约70家影院上映 [1]
两部中国电影在约旦儿童电影节获奖
人民日报· 2025-08-22 22:21
中国电影国际获奖 - 中国两部参赛电影在约旦第四届儿童电影节获奖 [1] - 郑运昌导演作品《我和奶奶》荣获评审团最佳故事片奖 [1] - 马兰花导演作品《别把作文当回事儿》荣获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儿童权利特别奖 [1] 媒体报道 - 人民日报2025年8月23日第02版报道相关新闻 [2]
影视院线板块8月21日涨0.13%,博纳影业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出8256.53万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8-21 08:38
板块整体表现 - 影视院线板块当日上涨0.13%,领先个股为博纳影业(涨2.85%)[1] - 上证指数同步上涨0.13%至3771.1点,深证成指微跌0.06%至11919.76点[1] - 板块内呈现分化态势,10只个股上涨,10只个股下跌[1][2] 领涨个股表现 - 博纳影业(001330)收盘价5.05元,涨幅2.85%,成交50.04万手,成交额2.52亿元[1] - 光线传媒(300251)收盘价20.06元,涨幅1.67%,成交97.04万手,成交额19.40亿元[1] - 中国电影(600977)收盘价13.04元,涨幅1.64%,成交35.45万手,成交额4.60亿元[1] - 中视传媒(600088)收盘价17.55元,涨幅1.50%,成交9.88万手,成交额1.72亿元[1] 资金流向特征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8256.53万元,游资净流入4830.16万元,散户净流入3426.37万元[2] - 光线传媒获主力净流入2.19亿元(占比11.28%),但遭游资净流出4853.93万元[3] - 华谊兄弟获主力净流入3788.89万元(占比5.25%),游资净流出3036.32万元[3] - 中国电影获主力净流入1614.46万元(占比3.51%)及游资净流入939.05万元[3] 个股资金动态 - 百纳千成获主力净流入1072.77万元(占比3.19%),但遭散户净流出1301.53万元[3] - 博纳影业获主力净流入1025.22万元(占比4.07%),游资净流出432.50万元[3] - 横店影视遭主力净流出537.97万元(占比-4.91%),但获游资净流入408.86万元[3] - 华智数媒遭主力净流出587.06万元(占比-2.09%),游资净流出2154.65万元[3]
暑期档票房突破100亿元 A股影视板块“涨声”雷动
证券时报· 2025-08-19 23:21
暑期档票房表现 - 2025年暑期档票房于8月18日突破100亿元 破百亿时间与2024年基本相当[1][2] - 截至8月18日晚 2025年电影总票房约374亿元 相当于2024年全年票房的88%[1] - 暑期档呈现"前低后高"特征 6月票房19.1亿元 7月票房40.7亿元 8月初热度大幅提升[2] 头部影片市场表现 - 《南京照相馆》票房25.8亿元 位列2025年电影票房榜第3名 成为历年暑期档票房排名第10的影片[1][2] - 《浪浪山小妖怪》票房10.2亿元 位列年度第5名 多家机构预计其总票房有望超过17亿元[1][2] - 票房前五影片还包括《长安的荔枝》6.7亿元 《侏罗纪世界:重生》5.7亿元 《罗小黑战记2》4.5亿元[1][2] 市场结构特征 - 暑期档前十影片中国产片占7部 进口片占3部 进口片票房贡献稳步恢复[3] - 截至8月18日暑期档观影人次约2.7亿 超过2024年同期的2.48亿人次[3] - 多部国产片获得高口碑 《南京照相馆》《浪浪山小妖怪》《罗小黑战记2》豆瓣评分均超8.5分[3] 行业经营策略 - 2025年暑期档平均票价37.4元 同比下降明显 为近几年来最便宜暑期档[4] - 片方通过结算价下调让利 帮助影院吸引更多观众[4] - 影视公司注重内容质量把控 优质内容集中投放优质档期[4] 上市公司参与情况 - 中国电影参与《南京照相馆》《浪浪山小妖怪》《侏罗纪世界:重生》《东极岛》等多部头部影片[1] - 幸福蓝海参与《南京照相馆》 上海电影参与《浪浪山小妖怪》 光线传媒参与《东极岛》[1] - 中文在线参与《罗小黑战记2》制作[1] 行业发展趋势 - 暑期档仍有约两周时间 在热门内容支撑下票房有望超过2024年暑期档的116.4亿元[4] - 影视院线公司上半年业绩预计明显增长 主要得益于电影市场回暖[4] - 国产电影题材丰富多样化 以创新表达彰显文化自信[3]
影视院线板块8月19日跌0.49%,百纳千成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8.78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8-19 08:37
板块整体表现 - 影视院线板块较上一交易日下跌0.49% [1] - 上证指数报收3727.29点下跌0.02% 深证成指报收11821.63点下跌0.12% [1]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8.78亿元 游资净流入1.05亿元 散户净流入7.73亿元 [2] 领涨个股表现 - 慈文传媒涨幅10%居首 收盘价9.57元 成交量127.25万手 成交额11.75亿元 [1] - 华谊兄弟上涨1.4% 成交量186.27万手 成交额5.37亿元 [1] - 华策影视上涨1.4% 成交量324.62万手 成交额30.06亿元 [1] - 横店影视上涨1.04% 成交量12.79万手 成交额2.24亿元 [1] 领跌个股表现 - 百纳千成下跌3.28%领跌 收盘价6.78元 成交量136.73万手 成交额9.32亿元 [2] - 上海电影下跌3.06% 成交量18.53万手 成交额6.19亿元 [2] - 华智数媒下跌2.16% 成交量75.43万手 成交额8.78亿元 [2] - 中国电影下跌1.53% 成交量29.51万手 成交额3.8亿元 [2] 资金流向特征 - 奥飞娱乐主力净流出2865.13万元 游资净流出3137.56万元 散户净流入6002.69万元 [3] - 中国电影主力净流出2433.14万元 散户净流入3328.6万元 [3] - 金逸影视主力净流出1232.02万元 散户净流入1862.43万元 [3] - 慈文传媒主力净流入1760.23万元 但游资净流出2779.46万元 [3]
佳作频出 暑期档票房突破百亿元
中国证券报· 2025-08-18 21:57
暑期档票房表现 - 2025年电影暑期档总票房突破100亿元 [1] - 单日大盘票房连续31天破亿元 [1][5] - 暑期档总票房有望超越去年 为全年500亿元票房目标打下基础 [1][5] 头部影片表现 - 《南京照相馆》以超25亿元票房领跑 打破暑期档历史片票房纪录 [2] - 《浪浪山小妖怪》票房突破10亿元 成为中国影史首部破10亿元二维动画电影 [2] - 票房前五名中国产片占据四席 [2] 出品方信息 - 《南京照相馆》出品方包括幸福蓝海 万达电影 上海电影 [2] - 《浪浪山小妖怪》由上海电影主投主控 出品方包括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 上影元 中国电影集团 华夏电影 [2] 动画电影市场 - 国产动画影片取得出色口碑和市场反馈 [3] - 动画行业热潮延续 市场对中国动画发展充满信心 [3] 影片供给特征 - 暑期档上映153部影片 涵盖多种类型 [4] - 多部影片豆瓣评分超8分 高分佳作数量明显增长 [4] - 观影人次超2.69亿 不同影片吸引差异化观众群体 [4] 区域票房表现 - 一线城市票房占比回升 华东地区表现亮眼 [4] - 《南京照相馆》激活下沉市场 《长安的荔枝》等喜剧片在北方表现突出 [4]
暑期档票房突破百亿 A股影视板块“涨声”雷动
证券时报· 2025-08-18 21:52
暑期档票房表现 - 2025年暑期档票房突破100亿元 破百亿时间与2024年基本相当 [1] - 截至8月18日 2025年电影票房约374亿元 相当于2024年全年票房的88% [1] - 暑期档呈现"前低后高"特征 6月票房19.1亿元 7月票房40.7亿元 8月初热度大幅提升 [1] - 2025年暑期档票房前五影片为《南京照相馆》(25.8亿元)《浪浪山小妖怪》(10.2亿元)《长安的荔枝》(6.7亿元)《侏罗纪世界:重生》(5.7亿元)《罗小黑战记2》(4.5亿元) [1] - 《南京照相馆》进入2025年票房榜第3名 超越《西虹市首富》成为历年暑期档票房第10名 [2] - 《浪浪山小妖怪》票房快速上升 多家机构预计其票房有望超过17亿元 [2] - 2022-2024年暑期档票房分别为91.4亿元 206.3亿元 116.4亿元 [3] 影视行业市场表现 - A股影视概念股大幅上涨 华智数媒 华策影视等多股20%涨停 慈文传媒 欢瑞世纪等多股10%涨停 [1] - 暑期档前10影片中7部为国产片 3部为进口片 [2] - 国产电影聚焦中国故事 题材丰富多样化 进口影片票房贡献稳步恢复 [2] - 2025年暑期档观影人次约2.7亿 超过2024年同期的2.48亿人次 [2] - 多数龙头影视院线企业预计2025年上半年业绩将出现明显增长 [4] 影片质量与票价 - 暑期档多部国产影片获得高口碑 《南京照相馆》《浪浪山小妖怪》《罗小黑战记2》豆瓣评分均超过8.5分 [3] - 《长安的荔枝》豆瓣评分7.6分 正在热映的《捕风追影》评分8.1分 [3] - 2025年暑期档平均票价37.4元 同比下降明显 2022-2024年暑期档平均票价分别为39.1元 40.8元 40.9元 [3]
暑期档票房突破百亿元 影视板块“涨”声相迎
上海证券报· 2025-08-18 19:17
电影市场表现 - 截至8月18日19时,2025年电影市场暑期档票房(含预售)突破100亿元,国产片《南京照相馆》《浪浪山小妖怪》《长安的荔枝》《罗小黑战记2》占据档期票房前五名中的四席 [1][2] - 今年以来电影票房达到373.77亿元,总观影人次超过8.6亿,总场次超9205万场 [1][2] - 暑期档已连续32天单日票房突破亿元,进入7月后大盘票房连续三周环比上涨,多部影片映后评分上涨 [2][3] 动画电影崛起 - 《浪浪山小妖怪》累计票房突破10亿元,登顶中国影史二维动画电影票房榜,印证中国动画产业在美学、工业水准、叙事内核上的突破 [2] - 从春节档《哪吒之魔童闹海》到暑期档《浪浪山小妖怪》,动画行业热潮延续,市场对中国动画发展充满信心 [2][3] - 《罗小黑战记2》《捕风追影》等多部动画影片豆瓣评分高于8分,高分佳作数量较往年明显增长 [3] 上市公司参与 - 《南京照相馆》主出品方为中国电影,幸福蓝海、横店影视、万达电影、上海电影、北京文化等公司参与出品或联合出品 [1][5] - 《浪浪山小妖怪》由上海电影集团主出品,猫眼娱乐、中国电影、哔哩哔哩等参与出品 [5] - 《捕风追影》背后有爱奇艺影业、大麦娱乐等公司参与 [5] 行业政策与趋势 -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文化高质量发展的若干经济政策》,重点支持影视、动漫等领域精品创作 [5] - 多地通过电影消费惠民措施(如上海"乐影上海"电影消费券)吸引观众,打造"看完电影再逛逛"的融合消费新生态 [4] - 中金公司建议关注重点影片票房表现及IP衍生商业化开发,中泰证券看好暑期档影片内容储备相关公司、院线渠道、票务平台等投资机会 [4][5] 未来展望 - 暑期档尾声待映影片包括《死神来了:血脉诅咒》《脱缰者也》《青蛇》等,有望为暑期档热度"再添一把火" [6] - 华西证券认为影视行业正站在供给修复和信心回暖的交汇点,有望进入"供给恢复—需求释放—业绩改善—估值修复"的良性循环 [5]
影视ETF涨超5.5%,2025年暑期档票房破百亿
格隆汇APP· 2025-08-18 08:53
影视板块市场表现 - 影视制作板块迎来大爆发 华智数媒和华策影视20CM涨停 慈文传媒和吉视传媒涨停 芒果超媒、百纳千成和流金科技涨超10% [1] - 影视ETF涨超5.5% 其中516620代码ETF涨5.80% 159855代码ETF涨5.51% 年内涨幅分别达21.24%和20.31% [1][2] - 影视ETF跟踪中证影视指数 覆盖影视内容提供商、发行商和渠道商等上市公司 前十大权重股包括光线传媒、完美世界和芒果超媒等 [2] 暑期档票房数据 - 2025年暑期档总票房突破100亿元 总观影人次达2.67亿 总场次3296.0万场 平均票价37.3元 [2] - 《南京照相馆》以25亿元票房领跑暑期档 该片基于南京大屠杀真实罪证影像创作 已宣布延长上映至9月24日 [2] - 国产动画电影《浪浪山小妖怪》累计票房突破10.026亿元 成为中国影史二维动画票房冠军 并进入动画电影票房榜前十 [3] 行业政策支持 - 国务院办公厅2025年初印发《关于推动文化高质量发展的若干经济政策》 明确支持影视、动漫等重点内容领域的精品创作 [3] - 监管导向从常态化监管转向扶持精品内容和鼓励供给 行业不良内容出清后迎来政策边际改善 [3] - 政策支持有望推动题材多元化发展 驱动广告收入修复 并带动谷子经济、文旅融合等新消费业态 [4] 行业发展趋势 - 影视行业处于新一轮修复起点 类似2022年底游戏版号放开的转折点阶段 [4] - 行业商业模式有望改善 优质长剧项目加快推出 大剧供给逐步恢复 加速去库存和新业务现金周转 [4] - 短剧从边缘内容演变为主流增量方向 头部微短剧增加曝光后可能形成更成熟产业链 [4] - 行业站在供给修复和信心回暖交汇点 预计进入"供给恢复-需求释放-业绩改善-估值修复"良性循环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