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厦门国贸(600755)
icon
搜索文档
厦门国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4-30 03:57
主要财务数据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705.34亿元,同比下降27.19%,主要受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和业务结构调整影响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22亿元,同比增长2.76%,供应链管理业务通过"三链融合"模式提升经营质量和盈利能力 [1] - 扣除永续债利息1.31亿元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91亿元 [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0.83亿元,主要因期货合约、外汇合约的公允价值变动及处置损益影响 [3] 业务战略与调整 - 持续推进"十四五"战略规划,深化"三链融合"业务模式升级,聚焦业务转型与创新 [2] - 运用金融衍生工具对冲大宗商品价格波动风险,降低经营风险 [3] 股东与股权变动 - 控股股东厦门国贸控股集团自2024年10月30日起实施增持计划,截至2025年4月16日累计增持4108.81万股(占公司股份1.90%),增持金额2.65亿元 [5] 高管变更 - 副总裁兼财务总监余励洁辞职,持有公司股份23.45万股(含未解除限售的11.90万股激励股票) [22] - 聘任周朝华为新任副总裁兼财务总监,曾任厦门国贸控股集团内控审计部总经理等职 [21][24] 公司治理 - 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经董事会、监事会审议通过,内容符合监管要求 [10][14] - 财务报表未经审计,合并及母公司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均按未审计口径披露 [6][7]
厦门国贸(600755) - 厦门国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监事会决议公告
2025-04-29 10:47
会议信息 - 公司第十一届监事会2025年度第三次会议4月24日通知监事,4月29日通讯召开[3] - 会议应到3名监事实到3名,由监事会主席马陈华主持[3] 报告审议 - 与会监事一致通过《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4] - 报告编制和审议程序合规,内容格式符合规定[4] - 报告表决结果:同意3票、反对0票、弃权0票[4]
厦门国贸(600755) - 厦门国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决议公告
2025-04-29 10:46
会议情况 - 公司第十一届董事会2025年度第七次会议4月24日通知董事,4月29日通讯召开[3] - 会议应到董事9人,实到9人[3] 议案表决 - 《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等议案表决均全票通过[4][5][6] 人事变动 - 余励洁女士辞去副总裁、财务总监职务[6] - 董事会聘任周朝华先生为副总裁、财务总监[6]
厦门国贸:一季度业绩增长 多举措推进战略落地
证券时报网· 2025-04-29 10:26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705.34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22亿元,同比增长2.76% [1] - 第一季度毛利率同比提升0.32个百分点至2.01%,经营质量提升显著 [1] - 供应链管理业务贯彻"三链融合"发展新模式,主要经营品种的经营质量和盈利能力稳中有进 [1] 战略规划与业务发展 - 2025年将继续落实"十四五"战略规划要求,推进"三链融合"业务模式升级,坚持业务转型、模式创新 [1] - 与辽宁港口股份有限公司签订"总对总"协议,升级"供应端+港口端"合作模式,在大宗商品内外贸、综合物流及物流金融服务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协作 [2] - 与安通控股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重点围绕集装箱物流、多式联运、场站合作、海铁联运、供应链金融及数智化联通等领域共建集装箱物流服务体系 [2] 产业布局与资源获取 - 与华祥(中国)高纤有限公司启动九江合作项目,加强在化纤产业链上的资源获取能力 [2] - 获批大连商品交易所玉米期货指定交割厂库资质,提升库存动态管理水平,对冲玉米原料价格波动风险 [2]
厦门国贸(600755) - 厦门国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关于高级管理人员变更的公告
2025-04-29 09:40
人事变动 - 余励洁因工作调整辞去副总裁、财务总监职务[1] - 2025年4月29日聘任周朝华任副总裁、财务总监[1] 股份情况 - 余励洁持有公司股份23.45万股,11.90万股未解除限售[1] - 周朝华未持有公司股份[5] 人员背景 - 周朝华曾任厦门国贸控股内控审计部总经理[4]
厦门国贸(600755) - 2025 Q1 - 季度财报
2025-04-29 09:4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为705.34亿元,同比下降27.19%[3][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22亿元,同比增长2.76%[3][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0.83亿元[6][7]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为705.34亿元,同比下降27.2%(2024年第一季度为968.80亿元)[19] - 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为4.42亿元,同比下降6.5%(2024年第一季度为4.73亿元)[19]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22亿元,同比增长2.8%(2024年第一季度为4.10亿元)[19] - 少数股东损益为2030.64万元,同比下降67.5%(2024年第一季度为6246.73万元)[19]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为182.28亿元,同比增长15.5%[29] - 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为7.41亿元,同比下降28.7%[29]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成本为691.19亿元,占营业总成本的98.3%[19] - 2025年第一季度利息费用为1.47亿元,同比下降32%[29] - 2025年第一季度研发费用为0元,去年同期为105万元[29] 经营活动现金流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9.96亿元,较上年同期的-216.75亿元有所改善[6][10] - 2025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9.96亿元,同比改善86.2%(2024年第一季度为-216.75亿元)[22] - 2025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4.06亿元,同比改善76.3%[31] 投资活动现金流 - 2025年第一季度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1.73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34.18亿元下降51.4%[23] - 2025年第一季度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91亿元,同比改善69.1%[32] 筹资活动现金流 - 2025年第一季度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0.88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318.42亿元下降68.3%[23] - 2025年第一季度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7.5亿元,同比下降76.5%[32] 资产变化 - 货币资金从2024年12月31日的8,479,400,167.04元增至2025年3月31日的11,433,744,229.83元,增长34.85%[15] - 交易性金融资产从2024年12月31日的3,410,092,562.51元降至2025年3月31日的3,053,240,784.87元,下降10.46%[15] - 应收账款从2024年12月31日的12,482,104,950.05元增至2025年3月31日的14,296,616,910.40元,增长14.54%[15] - 预付款项从2024年12月31日的14,106,448,148.12元增至2025年3月31日的18,288,891,211.50元,增长29.65%[16] - 存货从2024年12月31日的25,647,510,578.37元增至2025年3月31日的31,087,328,619.12元,增长21.21%[16] - 2025年3月31日货币资金余额为45.77亿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41.22亿元增长11.0%[25] - 2025年3月31日交易性金融资产余额为22.99亿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31.52亿元下降27.1%[25] - 2025年3月31日应收账款余额为17.34亿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24.67亿元下降29.7%[26] - 2025年3月31日预付款项余额为50.02亿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37.35亿元增长33.9%[26] - 2025年3月31日存货余额为49.19亿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32.50亿元增长51.4%[26] 负债变化 - 短期借款从2024年12月31日的6,625,413,466.90元增至2025年3月31日的15,379,125,227.09元,增长132.12%[16] - 应付票据从2024年12月31日的22,059,963,921.51元增至2025年3月31日的29,457,664,487.60元,增长33.53%[16] - 合同负债从2024年底的879.82亿元增长至2025年3月底的1124.91亿元,增幅27.8%[17] - 其他应付款从2024年底的268.63亿元增长至2025年3月底的428.67亿元,增幅59.6%[17] - 流动负债合计从2024年底的5542.36亿元增长至2025年3月底的7495.20亿元,增幅35.2%[17] - 2025年3月31日短期借款余额为52.17亿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11.65亿元增长347.8%[26] - 2025年3月31日应付票据余额为127.44亿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94.06亿元增长35.5%[27] 其他财务数据 - 总资产为1200.51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20.42%[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为349.82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5.91%[6]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44%,同比上升0.13个百分点[6]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政府补助贡献1.63亿元,金融工具公允价值变动及处置损益贡献4.52亿元[9][10] - 永续债利息为1.31亿元,扣除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91亿元[7] - 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均为0.13元/股[6] - 基本每股收益保持稳定,2025年和2024年第一季度均为0.13元/股[20] - 2025年第一季度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18.60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67.12亿元下降72.3%[23] - 2025年第一季度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44.68亿元,同比下降57.7%[32] - 2025年第一季度投资收益为2932万元,同比下降39.9%[29] - 2025年第一季度信用减值损失转回3242万元,去年同期为亏损2482万元[29] 股东行为 - 控股股东厦门国贸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累计增持公司股份41,088,100股,占公司已发行股份的1.90%,累计增持金额26,459.53万元[14]
厦门国贸: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4.22亿元,同比增长2.76%
快讯· 2025-04-29 08:54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705 34亿元 同比下降27 19%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 22亿元 同比增长2 76% [1]
产融协同赋能塑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期货日报网· 2025-04-28 01:16
期货市场服务塑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 大商所已上市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12个能化期货和期权品种 覆盖塑化产业链核心环节 [1] - 2024年大商所能化期货市场运行稳定 成交规模与期现联动表现良好 [1] - 大商所正推动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三个化工品月均价期货合约上市 丰富风险管理工具 [1] 塑化产业面临的挑战与需求 - 塑化产业面临国际油价波动频繁、供需矛盾加剧、成本波动、供需错配、绿色转型等多重挑战 [1][2] - 产业链企业对风险管理工具需求愈发迫切 需通过期货工具对冲汇率波动及原料成本风险 [2] - 聚烯烃行业供给加速 企业需利用期货市场"动态平衡供需" 通过套保与基差点价优化库存 [2] 企业实践与创新应用 - 厦门国贸化工以金融衍生品为纽带 聚焦产业发展 共筑产业韧性 [2] - 企业探索"期货+期权+基差"组合风险管理策略 提升抗风险能力 [3] - 厦门象屿、厦门国贸等企业成为大商所产融基地和能化产品交割库 为区域实体企业风险管理树立标杆 [3] 行业培训与市场培育 - 培训活动聚焦关税政策、塑化行业发展现状、期货工具应用与风险管理等热点问题 [2] - 大商所持续开展"DCE·产业行"、龙头企业"一对一"、产融基地等品牌活动 加强产业培育 [3] - 厦门作为塑化产业核心集聚区 通过期现结合促进产业集聚升级 保障区域经济稳定 [3]
厦门国贸船舶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6000万人民币
搜狐财经· 2025-04-25 16:30
公司成立与股权结构 - 厦门国贸船舶有限公司近日成立,法定代表人为林海宇,注册资本6000万人民币 [1] - 公司由厦门国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持股95%,厦门国贸宝达润实业有限公司持股5% [2] 经营范围 - 主营业务包括船舶销售、租赁及供应链管理服务 [2] - 涵盖各类货物运输代理服务(陆路、航空、海上、国际等) [2] - 提供船舶港口服务、国际船舶管理及无船承运业务 [2] - 涉及运输设备租赁、维修及零配件销售 [2] - 包含贸易经纪、信息咨询及采购代理等配套服务 [2] - 许可项目包括危险品船运输、船舶制造修理及船员培训等 [2] 企业基本信息 - 注册地址位于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厦门片区 [2] - 企业类型为其他有限责任公司,营业期限为无固定期限 [2] - 所属行业为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下的运输代理业 [2]
厦门国贸(600755):短期业绩承压,静待需求复苏
华源证券· 2025-04-25 12:26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为国内大宗商品供应链行业龙头之一,业绩具备长期成长空间,当前估值具备较高性价比,维持“买入”评级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基本数据 - 2025年4月24日收盘价6.18元,一年最高8.29元、最低5.46元 [3] - 总市值133.95亿元,流通市值131.77亿元,总股本21.67亿股 [3] - 资产负债率61.65%,每股净资产9.34元/股 [3] 盈利预测与估值 |年份|营业收入(百万元)|同比增长率(%)|归母净利润(百万元)|同比增长率(%)|每股收益(元/股)|ROE(%)|市盈率(P/E)| | ---- | ---- | ---- | ---- | ---- | ---- | ---- | ---- | |2023|468,247|-10.28%|1,915|-46.65%|0.88|5.87%|7.00| |2024|354,440|-24.30%|626|-67.33%|0.29|1.89%|21.41| |2025E|368,722|4.03%|1,240|98.21%|0.57|3.69%|10.80| |2026E|393,846|6.81%|1,581|27.52%|0.73|4.60%|8.47| |2027E|413,854|5.08%|1,891|19.57%|0.87|5.35%|7.08|[6] 事件 - 公司2024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3544.40亿元,同比-24.3%;归母净利润6.26亿元,同比-67.33%,其中Q4实现收入681.11亿元,同比+0.86%,实现归母净利润-0.86亿元,同比-275.44% [7] - 2024年拟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33元,分红比率为114.32% [7] 市场表现 - 市场需求下行叠加经营策略调整,供应链管理业务短期承压,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同比下降24.3%,其中供应链管理业务实现营业收入3532.19亿元,同比-24.09% [7] - 从货量来看,金属及金属矿产类业务实现货量8305.35万吨,同比-21.88%;能源化工类业务实现货量4173.60万吨,同比-34.29%;农林牧渔类业务实现货量2270.54万吨,同比-5.97% [7] - 期现利率有所改善,费用率小幅增长,2024年实现期现毛利率1.83%,同比+0.36pct,其中金属及金属矿产类业务期现毛利率为1.74%,同比+0.38pct;能源化工类业务期现毛利率为1.57%,同比+0.22pct;农林牧渔类业务期现毛利率为1.96%,同比+0.78pct [7] - 2024年公司销售/管理/财务费用率为0.63%/0.14%/0.56%,同比+0.19pct/+0.04pct/+0.27pct [7] 公司计划 - 公司发布估值提升计划,将深耕主营业务,不断提升经营质量;围绕新质生产力布局,推动产业链提质增效;通过战略性并购重组,强化主业竞争优势,并培育新兴增长点 [7] - 公司承诺2024至2026年,现金分红比率不得低于当年归母净利润的30%;2025年或将继续进行中期分红,分红比率不超过当期归母净利润的50%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