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东软集团(600718)
icon
搜索文档
趋势研判!2025年中国数字化医院行业整体发展形势分析:行业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市场规模有望达到525亿元,其中硬件规模约占58.90%[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7-03 01:49
数字化医院行业定义及分类 - 数字化医院利用计算机网络系统将患者诊疗信息、卫生经济信息与医院管理信息融合,形成信息管理体系[1][2] - 主要产品包括医院信息系统(HIS)、临床信息系统(CIS)、医学影像存储与传输系统(PACS)、医院检验信息系统(LIS)、电子病历系统(EMR)等[2] 行业发展现状 - 2024年中国数字化医院市场规模达487.7亿元,其中硬件规模292.6亿元(占比60%),软件96.7亿元(19.83%),服务98.4亿元(20.18%)[1][6] - 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525亿元,硬件309.2亿元(58.9%),软件106.6亿元(20.3%),服务109.2亿元(20.8%)[1][6] - 市场规模从2014年182亿元增长至2024年487.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显著[4] 行业产业链 - 上游为基础技术与设备供应(硬件/软件/系统开发),中游为解决方案集成,下游应用于智慧门诊/病房/管理等领域[8] - 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推进将拓展应用范围,促进用户规模增长[8] 政策环境 - 2022年卫健委《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管理办法》要求加强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平台建设[12] - 2023年《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健康发展的意见》提出到2025年建成县域卫生健康综合信息平台[12] - 2024年《中医医院信息与数字化建设规范》推进电子病历数字化业务应用系统建设[12] 竞争格局 - 国际企业(微软/思科/IBM)主攻三甲医院市场,本土企业(东软/创业慧康等)市场份额持续扩大[13] - 东软集团2024年总营收133.23亿元,医疗领域系统集成收入95.65亿元[15] - 创业慧康2024年医疗行业收入13.27亿元,占总营收93.25%,累计实施超7000个项目[17] 实施路径 - 顶层设计需结合智慧医院评价体系,实现多层级数据输出支持医疗决策[19] - 数据管理需遵循《数据安全法》等法规,通过AI/机器学习技术实现数据增值[21] - 学科建设需培养跨领域人才队伍,建立产学研用协作模式提升科研价值[22][23] 代表企业 - 东华医为拥有300多项自主知识产权产品,覆盖数字化医院/区域医疗/智慧医院等解决方案[15] - 华为服务1800+家三级医院,参与国家医保平台和700+远程医疗平台建设[14] - 卫宁健康服务6000+医疗机构(含400+三甲医院),业务覆盖智慧医院/区域卫生/互联网医疗[14]
光华大师课在夏季达沃斯开讲
搜狐财经· 2025-07-02 03:40
2025世界经济论坛新领军者年会概况 - 年会主题为"新时代企业家精神",聚焦全球经济、中国展望、产业剧变、人类与地球投资及新能源材料5大议题 [2] - 来自90个国家地区的1700多位嘉宾参会,国务院总理李强强调坚持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 [2] - 北大光华与世界经济论坛联合推出"风险、韧性与产业转型策略"大师课,汇聚全球顶尖学者与业界领袖 [2] 大师课核心观点 全要素生产率与中国发展 - 中国2010年后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速降至1.2%-1.5%,通过"新质生产力"战略聚焦新能源、数字技术等新兴产业 [9] - 传统产业升级潜力巨大,如钢铁行业采用短流程炼钢可提升碳效率5倍,释放超4000亿元经济价值 [9] - 中国制造业场景与庞大客户群构成独特优势,未来10年力争实现5%的GDP增长目标 [9] 企业未来适应性 - 具备系统观察、前瞻能力和试验能力的企业盈利能力比行业平均高33% [11] - 全球仅25%-30%企业真正具备"未来适应性",能在不确定性中保持稳健发展 [11] 产业集群治理 - 世界经济论坛已构建覆盖16个国家35个产业集群的网络,形成政府/企业/社区主导三种治理模式 [13] - 砂拉越产业集群模式被马来西亚列为国家级政策工具,计划全国推广 [13] 企业实践案例 东软集团 - 全球业务占比30%,医疗设备和智能汽车业务面临关税上升、市场准入限制等挑战 [17] - 采用"像水一样"的柔性策略,通过本地合作、技术授权等方式应对国际业务风险 [17] 百事公司 - 建立"关税指挥中心"增强趋势扫描能力,有效应对贸易领域持续变化 [19] - 强调应对"已知的未知"需要系统性行动手册 [19] 瑞士再保险 - 中国自然灾害保险赔付比例不足10%,远低于发达经济体40%的水平 [21] - 提出需要建立完善的风险保障机制以支持可持续增长 [21] 总结观点 - 应对不确定性的核心路径是跨行业跨国界的开放合作 [21] - 企业韧性需从技术创新、组织管理等多维度构建 [21] - "应对风险最好的方式就是尽可能实现增长",强调效率、改革与创新的关键作用 [21]
东软集团: 东软集团2024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第一个行权期2025年第二季度自主行权结果暨股份变动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01 16:30
股票期权激励计划行权情况 - 2024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第一个行权期可行权数量为1,120.136万份,2025年第二季度累计行权且完成登记3,463,370股,占本期可行权数量的30.92% [1] - 行权股票可于行权日后的第二个交易日上市交易 [1] - 行权采用自主行权模式,新增股份均为无限售条件流通股 [5] 激励计划决策程序 - 2024年2月26日公司十届八次董事会审议通过激励计划草案及相关议案 [1] - 2024年3月7日公司2024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激励计划草案及相关议案 [2] - 2024年3月8日公司十届九次董事会、十届六次监事会审议通过向激励对象授予股票期权的议案 [3] 行权人员及比例 - 第一个行权期可行权人数为130人,2025年第二季度共有49人参与行权 [5] - 核心技术(业务)骨干119人累计行权245.177万份,占其可行权数量的30.26% [4] - 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荣新节行权13.16万份,占其可行权数量的32.90% [4] 股本结构变动 - 行权后无限售条件流通股增加3,463,370股,总股本增至1,207,166,838股 [6] - 有限售条件流通股数量未发生变动 [6] 资金使用及财务影响 - 行权获得募集资金28,053,297元,将用于补充公司流动资金 [7] - 本次行权对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不构成重大影响 [7]
东软集团(600718) - 东软集团2024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第一个行权期2025年第二季度自主行权结果暨股份变动的公告
2025-07-01 10:48
股票期权行权 - 2024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首行权期可行权1120.136万份,期限2025.5.26 - 2026.3.6[2] - 2025年Q2累计行权登记346.337万份,占本期30.92%[2][7] - 刘积仁等3人及119名骨干累计行权情况[7] 行权相关数据 - 首行权期可行权130人,2025年Q2 49人参与[10] - 2025年Q2登记上市流通3463370股,均为无限售股[12] - 行权后无限售股从1203703468股增至1207166838股[15] 资金与影响 - 2025年Q2登记过户3463370股,募资28053297元补流[16] - 本次行权对财务和经营无重大影响[17] 交易规则 - 激励对象行权所得股票T + 2日上市交易[2][11]
东软集团收购停半 公告4亿现金控股思芮科技股价连跌
中国经济网· 2025-07-01 06:23
交易终止 - 东软集团终止发行股份购买思芮科技43%股份并募集配套资金的交易 交易各方未就条款达成一致且市场环境发生变化 [1] - 终止决定经董事会审议通过 授权管理层办理终止事宜 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1] - 公司强调终止不会对生产经营和财务状况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不损害中小股东利益 [2] 现金收购进展 - 东软集团以现金3.97亿元收购思芮科技57%股权 其中46%股权对价3.21亿元 11%股权对价0.77亿元 [3] - 交易分阶段完成 2025年5月30日完成股权转让款支付 思芮科技成为控股子公司并纳入合并报表 [4] - 收购议案经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 [4] 标的公司财务数据 - 思芮科技2023年营收94,096.79万元 2024年营收94,527.48万元 同比微增0.46% [5] - 2023年归母净利润5,776.12万元 2024年降至3,589.93万元 同比下滑37.8% [5] - 经营活动现金流2023年为283.52万元 2024年转为净流出6,738.05万元 [5] 股价表现 - 东软集团股价在2025年3月12日达到阶段性高点14.25元 此后持续下跌 [5] - 复牌首日(2024年12月31日)出现炸板 次日(2025年1月2日)跌停 [2]
因交易谈判未能协商一致,东软集团终止收购思芮科技43%股份
巨潮资讯· 2025-07-01 03:56
交易终止决定 - 公司审议通过终止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事项的议案 [2] - 终止交易原因为交易各方未就条款达成一致且市场环境及标的公司情况发生变化 [2] - 公司股票自2024年12月17日起因筹划交易停牌 [2] 交易历程 - 2024年12月30日公司审议通过交易相关议案 [3] - 公司股票于2024年12月31日复牌 [3] - 2025年6月30日公司最终决定终止交易 [3] 交易标的及性质 - 原计划以发行股份方式购买思芮科技43%股份 [2] - 交易构成关联交易但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2] - 交易涉及募集配套资金 [2]
拿到标的控股权就“收手”?东软集团终止募资收购关联方剩余股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30 14:35
交易终止 - 东软集团终止发行股份购买思芮科技43%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的交易事项 [1] - 终止原因为交易各方未就条款达成一致且市场环境及标的公司情况发生变化 [4] - 公司表示终止交易不会对生产经营和财务状况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4] 思芮科技概况 - 思芮科技专注于高科技、互联网、先进制造等领域的数字化技术服务 [2] - 客户覆盖字节跳动、京东集团、上汽集团等200余家企业 [2] - 2024年营业收入9.45亿元,净利润3589.93万元,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6738.05万元 [2] 股权结构及收购 - 思芮科技原股东结构为瑞应人才持股46%、东软控股持股43%、天津芮屹持股11% [3] - 东软集团以现金3.97亿元收购思芮科技57%股权并于2025年5月30日完成交割 [4][5] - 思芮科技股东权益评估价值6.97亿元,较账面值增值126.27% [4][5] 关联交易及业务协同 - 东软集团与思芮科技2024年日常关联交易金额2.8亿元,主要为软件开发及服务 [4] - 思芮科技租赁东软集团房屋,年租金290.65万元 [4] - 东软集团主营业务包括大健康、大汽车、智慧城市等方向 [4]
东软集团(600718) - 东软集团关于终止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事项的公告
2025-06-30 10:30
交易情况 - 拟终止发行股份购买思芮科技43%股份交易[1] - 交易尚处预案阶段,终止无需股东会审议[6] 时间安排 - 2024年12月17日停牌,12月31日复牌[2] - 2025年6月30日董事会通过终止交易议案[1][3][6] - 拟于2025年7月3日召开投资者说明会[10] 终止原因 - 各方未就交易条款协商一致,市场和标的公司情况有变化[5] 影响与承诺 - 交易终止不造成重大不利影响[8] - 自披露日起至少1个月内不再筹划重大资产重组[9]
东软集团(600718) - 东软集团关于召开终止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事项投资者说明会的公告
2025-06-30 10:30
公司决策 - 2025年6月30日董事会审议通过终止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事项[2] 投资者说明会 - 2025年7月3日15:00 - 16:00召开,地点为“上证路演中心”网络平台[4] - 召开方式为网络文字互动,出席人员含董事长兼CEO等[3][4] - 投资者可于7月2日前通过上证路演中心或邮箱提问[2] - 联系人是董事会办公室,可通过上证路演中心查看说明会情况[7]
东软集团: 关于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差异化分红的法律意见书
证券之星· 2025-06-26 16:29
关于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差异化分红的法律意见 本次差异化分红的原因 - 公司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18,225,976股股份,占总股本的1.5020%,存放于回购专用证券账户,不享有利润分配权 [2] - 根据《回购指引》规定,回购专用账户中的股份不享有表决权、利润分配等权利,导致实际参与分配的股本总数与总股本存在差异 [2] 本次差异化分红方案 - 以总股本扣除回购专用账户股份后的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1.50元现金红利(含税),拟派发现金红利总额177,821,624元 [3] - 若权益分派前总股本变动,公司将保持每股分配金额不变,调整总额 [3] - 2025年6月9日至股权登记日期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限制行权,总股本不再变化 [3] 本次差异化分红的计算依据 - 截至法律意见书出具日,公司总股本1,207,166,838股,扣除回购股份后实际参与分配股本1,188,940,862股 [4] - 除权除息参考价格计算公式为(前收盘价-现金红利)÷(1+流通股份变动比例),前收盘价为9.98元/股 [4] - 实际分派与虚拟分派计算的除权除息参考价格均为9.83元/股,差异影响为0% [4] 差异化权益分派的合规性 - 符合《公司法》《证券法》《回购规则》等规定,属于已回购股份不参与分配的情形 [5] - 差异化分派对除权除息参考价格影响绝对值低于1%,未损害股东利益 [5] 结论意见 - 公司差异化分红事项合法合规,对除权除息价格影响微小,符合全体股东利益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