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TE HEALTHCARE(06877)
icon
搜索文档
TE HEALTHCARE(06877) - 截至二零二五年九月三十日止之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9-30 09:39
致: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 公司名稱: Top Eminent Healthcare Group Limited (卓著健康集團有限公司)* 呈交日期: 2025年9月30日 FF301 股份發行人及根據《上市規則》第十九B章上市的香港預託證券發行人的證券變動月報表 截至月份: 2025年9月30日 狀態: 新提交 I. 法定/註冊股本變動 | 1. 股份分類 | 普通股 | 股份類別 | 不適用 | | 於香港聯交所上市 (註1) | | 是 | | | --- | --- | --- | --- | --- | --- | --- | --- | --- | | 證券代號 (如上市) | 06877 | 說明 | | | | | | | | | | 法定/註冊股份數目 | | | 面值 | | 法定/註冊股本 | | | 上月底結存 | | | 4,000,000,000 | HKD | | 0.01 HKD | | 40,000,000 | | 增加 / 減少 (-) | | | | | | HKD | | | | 本月底結存 | | | 4,000,000,000 | HKD | | 0.01 HK ...
TE HEALTHCARE(06877) - 致非登记股东函件 – 通知信函
2025-09-29 08:46
财报发布 - 公司2025年中期报告编制中、英文版本,在公司及港交所网站刊载[2][7] 通讯获取 - 可书面或邮件要求收取公司通讯印刷本[2][7] - 非登记股东欲电子收取通讯,需向中介提供邮箱[3][8] 其他说明 - 此函向非登记股东发出,已出售或转让股份可无视[6][10] - 日期为2025年9月30日[2][10]
TE HEALTHCARE(06877) - 致登记股东函件 – 通知信函及回条
2025-09-29 08:44
Top Eminent Healthcare Group Limited (卓著健康集團有限公司)* The following document(s) of Top Eminent Healthcare Group Limited ("Company") has/have been prepared in English and Chinese and is/are available on the websites of the Company at www.tehealth.com and The Stock Exchange of Hong Kong Limited at www.hkexnews.hk (collectively "Websites"):- • 2025 Interim Report (If you have previously requested to receive Corporate Communication(s)(Note) in printed form, the printed copy (or copies) is/are enclosed.) ( Incorpor ...
TE HEALTHCARE(06877)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9-29 08:32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收入总额为4518.4万港元,同比下降18%[20] - 总收入下降18.6%至4520万港元(2024年同期:5550万港元)[37] - 除税前亏损为156.6万港元,同比下降121%[20] - 本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期内亏损为221.5万港元,同比下降135%[20] - 净亏损220万港元(2024年同期净利润630万港元)[26][31] - 公司由2024年中期净利润6,300,000港元转为2025年中期净亏损2,200,000港元[56] - 纯利率为-5.3%,去年同期为12.3%[20]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其他运营开支大幅增长47.5%至2040万港元(2024年同期:1380万港元)[50] - 其他经营开支由2024年中期13,800,000港元增加47.5%至2025年中期20,400,000港元,主要因市场推广费用增加1,300,000港元[55] - 产生一次性专业费用250万港元(控股股东变更相关)[31] - 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由2024年中期约200,000港元减少至2025年中期约30,000港元,降幅达85%[54] 各条业务线表现 - 保健业务收入下降17.9%至4160万港元(2024年同期:5070万港元)[29][38] - 其他收入下降24.7%至360万港元(2024年同期:480万港元)[39] - 保健业务仍为核心收益来源,但销售量与毛利率同比下降[72][75] - 通过天猫、抖音、京东等电商平台销售超过80款保健产品[73][75] - 正就四款新保健产品的代理安排进行洽谈[74][76] - 公司计划推出四款新保健产品以满足新兴消费者需求[81] 现金流和流动性 - 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703.0万港元,同比上升344%[20] - 现金及银行结余增至2.174亿港元(2024年末:2.052亿港元)[52] - 现金及银行结余(含三个月内定期存款)从2024年末205,200,000港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217,400,000港元[57] - 流动比率显著提升至14.8倍(2024年末:8.0倍)[23]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计划在2026年12月31日前投入30-40百万港元用于库存采购及营运资金强化[80] - 公司计划拨出3000万至4000万港元用于库存采购和营运资金以支持业务扩展[82] - 上述资金中70%(约2100万至2800万港元)将用于加强B2B分销业务[83][86] - B2B预算中42%用于安宫牛黄丸供应,28%用于其他主要中药产品[83] - 剩余30%(约900万至1200万港元)将投入B2C业务以扩大产品供应[84][86] - 公司计划投入700万港元用于营销推广,其中60%集中在2025年9月至2026年2月[85][87] - 营销预算中约200万港元用于电商平台广告,500万港元用于社交媒体和KOL合作[85][87] - 公司计划投入300万港元用于物流支持以提升B2C和B2B配送能力[88][90] - 公司计划投入3000万港元用于产品多元化战略[89] - 产品多元化资金中940万港元将用于新产品线的库存和营运资金[89] - 公司计划拨款3000万港元用于产品多元化,包括中药、西药及医疗器材[91] - 其中940万港元用于新产品的首批采购和流动资金[91] - 300万港元投入招聘、培训及办公室基础设施[92] - 160万港元用于加强药品及医疗器材的物流能力[92] - 100万港元用于新产品的推广及宣传活动[92] - 1500万港元拨作膳食补充剂及保健食品的ODM业务开发[92] - 公司初步评估可能拨款4000万至1.3亿港元用于潜在企业收购[93][95] - 公司预留约1.3亿港元用于潜在战略收购[179][183] - 集团现金资源将重点投入医疗保健平台规模化建设[173][177] 贸易应收款项状况 - 截至2025年6月30日贸易应收账款为2880万港元,较2024年底3670万港元下降[98] - 最大债务人占贸易应收账款总额的75%,较2024年底85%有所改善[98] - 约60%贸易应收账款为当期账款,较2024年底25.5%显著提升[99] - 贸易应收款项总额为2880万港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3670万港元下降21.5%[102] - 最大债务人贸易应收款项占比75%,较2024年12月31日的85%下降10个百分点[102] - 即期贸易应收款项占比60%,较2024年12月31日的25.5%上升34.5个百分点[102] - 超过6个月但在12个月内的贸易应收款项为260万港元,涉及3名客户[105][107] - 贸易应收款项亏损拨备为62.5万港元,公司评估为充足[110][112] - 即期贸易应收款项结余为1757.7万港元,后续结算373.4万港元[104] - 3个月内账期应收款项为669.6万港元,后续结算510.1万港元[104] - 超过3个月但在6个月内账期应收款项为261.8万港元,后续结算177.1万港元[104] - 专门信贷控制团队对发票日期超过3个月的应收款直接跟进,超过6个月的上报高管[114] 董事会及管治架构变动 - 董事会及管治架构于2025年4月发生多项变动,包括三名董事辞职[15] - 公司委任姬广飞先生为执行董事、主席兼行政总裁[15] - 自2025年4月11日起姬广飞先生同时担任主席兼行政总裁[140][144] - 袁峰先生自2025年4月11日起调任为非执行董事并辞任副行政总裁[136][142] - 钟卓勋先生自2025年4月11日起调任为非执行董事[136][142] - 钟卓勋先生放弃每年240,000港元董事袍金[137][142] - 董事酬金(包括花红)的釐定基准在2025年中期期间维持不变[137][143] - 公司于2025年5月18日委聘信永方略风险管理有限公司负责内部审计职能[145][148] - 公司委聘信永中和可持续发展咨询服务有限公司为外部顾问,协助编制2025年ESG报告[146] - 董事会女性占比22%,符合上市规则委员会性别多元化要求[129] - 女性董事占董事会成员22%[133] - 董事会由九名董事组成,包括三名执行董事、三名非执行董事及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32] - 所有独立非执行董事任期均未超过九年门槛[131][133] 股权结构和股东信息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2,033,290,000股[153][163] - 董事姬广飞通过受控制法团权益持有1,121,561,000股,占总股本55.16%[153][156] - Beijing Tong Ren Tang (Cayman) Limited实益持有1,121,561,000股,占比55.16%[159] - 中信证券国际有限公司持有386,994,001股,占总股本19.03%[159] - 中信証券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受控制法团权益持有386,994,001股,占比19.03%[159] - Calypso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Co., Limited持有106,355,000股,占总股本5.23%[159] - 海南省慈航公益基金会通过受控制法团权益持有106,355,000股,占比5.23%[159] - 慈航东西方文教交流基金会有限公司通过受控制法团权益持有106,355,000股,占比5.23%[159] - Top Eminent Invest Co., Ltd.通过受控制法团权益持有1,121,561,000股,占比55.16%[159] - 公司股份由广泛的基础股东持有,包括机构投资者和散户投资者[16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2,033,290,000股[167][168] - 北京同仁堂(开曼)有限公司实益持有1,121,561,000股股份,占已发行股份的55.15%[167] - Top Eminent Invest Co., Ltd.持有北京同仁堂(开曼)有限公司59.4%的股份[167] - 中信证券国际有限公司实益持有386,994,001股股份,占已发行股份的19.03%[167] - Calypso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Co., Limited持有106,355,000股股份,占已发行股份的5.23%[167] - 报告期内公司未进行任何股份回购、出售或赎回操作[170][175] - 董事会决定2025年中期不派发股息(2024年同期:无)[171][176] 公司重大交易和变更 - TRT Cayman以约9800万港元收购813,316,000股股份,占公司已发行股本40%[186] - TRT Cayman提出强制现金要约后,获得19.98%有效接纳,使其与一致行动人士持股达79.01%[186] - 为恢复上市规则要求的最低公众持股量,TRT Cayman于场外出售9000万股股份[187] - 截至2025年5月30日,公司公众持股量恢复至约25.41%[187] - 交易完成后,TRT Cayman成为控股股东,持有公司已发行股本约55.16%[188] - 公司英文名称于2025年5月9日更改为"Top Eminent Healthcare Group Limited"[189] - 公司股份简称于2025年6月2日上午9时起由"CLSA PREMIUM"改为"TE HEALTHCARE"[191] - 公司股份代码"6877"维持不变[191] - 公司网站于2025年6月2日起更新为"www.tehealth.com"[196] - 公司于2025年5月28日起采用新企业标志""[199] 其他财务数据 - 总资产下降5%至266.24亿港元(2024年末:279.38亿港元)[23] - 股东应占权益增长2%至248.25亿港元(2024年末:244.31亿港元)[23][26] - 存货周转率为0.9倍,去年同期为3.0倍[20] - 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0.11港仙[20] - 股本回报率为-0.9%,去年同期为2.6%[20] - 2025年中期汇兑损失3,800,000港元(2024年同期:损失20,000港元),货币汇兑收益约6,200,000港元(2024年同期:损失500,000港元)[59][65] - 公司员工总数为13人(含雇员、顾问及董事)[64][70] - 所有关联方交易均按正常商业条款进行[181][184]
TE HEALTHCARE(06877) - 截至二零二五年八月三十一日止之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
2025-09-01 01:45
FF301 股份發行人及根據《上市規則》第十九B章上市的香港預託證券發行人的證券變動月報表 截至月份: 2025年8月31日 狀態: 新提交 致: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 公司名稱: Top Eminent Healthcare Group Limited (卓著健康集團有限公司)* 呈交日期: 2025年9月1日 I. 法定/註冊股本變動 | 1. 股份分類 | 普通股 | 股份類別 | 不適用 | | | 於香港聯交所上市 (註1) | | 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證券代號 (如上市) | 06877 | 說明 | | | | | | | | | | | 法定/註冊股份數目 | | | 面值 | | | 法定/註冊股本 | | | 上月底結存 | | | 4,000,000,000 | HKD | | 0.01 | HKD | | 40,000,000 | | 增加 / 減少 (-) | | | | | | | HKD | | | | 本月底結存 | | | 4,000,000,000 | ...
TE HEALTHCARE(06877) - 2025 - 中期业绩
2025-08-11 09:41
收入和利润(同比) - 总收入同比下降18.6%,从5550.1万港元降至4518.4万港元[4] - 收入总额为4518.4万港元,同比下降18%[36] - 2025年中期收入总额为4520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5550万港元下降18.6%[41] - 除税前利润由盈转亏,从溢利743.6万港元转为亏损156.6万港元[4] - 除税前亏损为156.6万港元,去年同期为溢利743.6万港元,同比下降121%[36] - 期内净亏损221.5万港元,而去年同期为溢利626.0万港元[5] - 公司净利润由盈转亏,2025年上半年股东应占亏损为221.5万港元,而2024年同期为盈利626万港元[19] - 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期内亏损为221.5万港元,去年同期为溢利626万港元,同比下降135%[36] - 2025年中期录得净亏损220万港元,而2024年同期为净利润630万港元[49] - 纯利率为-5.3%,去年同期为12.3%[36] - 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0.11港仙,而去年同期为每股溢利0.31港仙[5] - 每股基本亏损为0.11港仙,相比2024年同期每股盈利0.31港仙[19] 成本和费用(同比) - 其他经营开支大幅增加47.5%,从1385.0万港元增至2042.4万港元[4] - 市场推广及广告开支增长24%,从2024年上半年的549万港元增至2025年同期的680.6万港元[14] - 其他经营开支增长47.5%至2040万港元,主要因市场推广费用增加130万港元[48] - 销售成本为2390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3110万港元下降23.2%[44] - 员工成本降至140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160万港元减少12.5%[46] - 所得税开支大幅减少44.8%,从2024年上半年的117.6万港元降至2025年同期的64.9万港元[16] 各条业务线表现 - 保健业务货品销售额同比下降18.0%,从5068.7万港元降至4155.9万港元[4][9] - 保健业务收益为4160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5070万港元下降18.0%[42] - 客户B收入同比下降74.5%,从2024年上半年的1084.1万港元降至2025年同期的276万港元[12] - 向同系附属公司销售货品817,000港元[33] - 向同系附属公司购买存货493,000港元[33] 其他收入与支出 - 利息收入同比下降24.7%,从2024年上半年的481.4万港元降至2025年同期的362.5万港元[13] - 其他收入减少24.7%至360万港元,主要因利率下降导致利息收入减少[43] - 汇兑亏损380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2万港元亏损显著扩大[51] - 货币汇兑收益620万港元,2024年同期为汇兑亏损50万港元[51] - 未分配分部亏损扩大,从去年亏损96.5万港元增至亏损722.2万港元[9] 现金流和营运资金 - 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703万港元,去年同期为现金净流出287.9万港元,同比增长344%[36] - 现金及银行结余增加5.9%,从2.063亿港元增至2.186亿港元[6] - 公司现金及银行结余为2.174亿港元,较2024年末的2.052亿港元增长5.9%[40][50]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2.174亿港元较2024年末2.052亿港元增长5.9%[28] - 银行定期存款1.865亿港元较2024年末1.958亿港元减少4.8%[27] - 客户信托银行结余116.4万港元保持稳定[27] - 存货大幅减少50.1%,从3454.6万港元降至1723.9万港元[6] - 制成品存货大幅减少50.1%,从2024年底的3454.6万港元降至2025年中的1723.9万港元[19] - 贸易应收款项减少21.5%,从3672.0万港元降至2883.8万港元[6] - 贸易应收款项总额下降21.1%,从2024年底的3734.5万港元降至2025年中的2946.3万港元[19] - 贸易应收款项总额2883.8万港元较2024年末3672万港元减少21.4%[25] - 贸易应收款项总额为2880万港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3670万港元下降21.5%[58] - 贸易应付款项1563.3万港元较2024年末2860.6万港元减少45.4%[29] - 其他应收款项及按金总额123.9万港元较2024年末170.3万港元减少27.2%[26] - 后续结算中超过3个月的应收款项已收回676.9万港元(1016千港元+1771千港元)[59] - 截至公告日期,即期应收款项后续结算373.4万港元,占原即期总额的21.2%[59] - 3个月内应收款项后续结算510.1万港元,占原该期间总额的76.2%[59] 贸易应收款项质量与结构 - 即期贸易应收款项占比显著提升,从2024年底的25.5%增至2025年中的59.7%[20] - 即期贸易应收款项占比60%,较2024年12月31日的25.5%上升34.5个百分点[58] - 最大债务人贸易应收款项占比75%从2024年末85%下降[25] - 最大债务人贸易应收款项占比为75%,较2024年12月31日的85%下降10个百分点[58] - 港元计值贸易应收款项1501万港元占比52.1%[25] - 第三方贸易应收款项预期信贷亏损率从2024年底的1.67%改善至2025年中的1.21%[24] - 贸易应收款项亏损拨备为62.5万港元,公司认为充足[62] - 超过6个月但在12个月内的贸易应收款项为260万港元,涉及3名客户[61] - 30-90天账期贸易应付款项占比保持100%[29] 资产和负债状况 - 资产总值为2.662亿港元,较去年底下降5%[36] - 权益总额为2.482亿港元,较去年底增长2%[36] - 已发行股本20.333亿股对应2033.3万港元资本金[30] 公司治理与董事会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包括胡朝霞、周祖禹及吕爱平[76] - 胡朝霞担任审核委员会主席[76]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公司2025年中期未经审核简明综合中期业绩[76] - 审核委员会对公司会计处理方法无异议并提供建议[76] - 董事会包括三名执行董事姬广飞、李江及张焕平[77] - 董事会包括三名非执行董事李冏、袁峰及钟卓勋[77] - 董事会包括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周祖禹、胡朝霞及吕爱平[77] - 周祖禹担任首席独立非执行董事[77] - 董事袍金减少24万港元/年[74] 其他重要事项 - 与盛汇信息科技的法律诉讼索赔总额包括终止付款250万港元及基础设施费用150万港元[35] - 无中期股息宣派[69] - 公司2025年中期报告将在公司网站及联交所网站刊发[77] - 中期报告印製本将寄发给股东[77]
TE HEALTHCARE(06877) - 截至二零二五年七月三十一日止之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
2025-08-01 00:20
FF301 股份發行人及根據《上市規則》第十九B章上市的香港預託證券發行人的證券變動月報表 截至月份: 2025年7月31日 狀態: 新提交 致: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 公司名稱: Top Eminent Healthcare Group Limited (卓著健康集團有限公司)* 呈交日期: 2025年8月1日 I. 法定/註冊股本變動 | 1. 股份分類 | 普通股 | 股份類別 | 不適用 | | 於香港聯交所上市 (註1) | | 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證券代號 (如上市) | 06877 | 說明 | | | | | | | | | | | 法定/註冊股份數目 | | | 面值 | | | 法定/註冊股本 | | | 上月底結存 | | | 4,000,000,000 | HKD | | 0.01 | HKD | | 40,000,000 | | 增加 / 減少 (-) | | | | | | | HKD | | | | 本月底結存 | | | 4,000,000,000 | ...
创新药产业再迎利好 多家企业加速抢滩资本市场
环球网· 2025-07-08 02:21
政策环境与行业动态 - 国家药监局推出创新药临床试验"30日快速审批通道",旨在为创新药研发提速增效,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1] - 科创板、创业板推出未盈利企业上市新政,显示资本市场对优秀成长企业的包容度提升 [3] - 2025年度医保目录谈判在即,政策端有望对创新药行业形成积极催化 [4] 市场表现与行业数据 - 近一年来中证创新药产业指数累计收益率约5%,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累计收益率高达34% [3] - 港股上市的新消费、创新药企业表现火热 [3] - 中泰证券认为国产创新药竞争力持续提升,板块估值体系重估有望带来较大β行情 [4] 企业研发与产品进展 - 百利天恒自主研发的EGFR×HER3双抗ADC在治疗鼻咽癌的III期临床试验中达主要终点 [3] - 阳光诺和与上海乐旷惠霖医药科技签署2亿元合同共同开发镇痛适应症项目 [3] - 迪哲医药核心产品舒沃哲®获美国FDA加速批准 [3] - 东阳光药2024年研发投入占收入比例超过20% [4] - 2014-2023年间东阳光药在中国公布的专利数量及授权公告数量均位居国内药企首位 [4] - 东阳光药AI驱动平台诞生的首个候选药物HEC169584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4] 企业资本运作 - 东阳光药计划通过"介绍上市"方式在香港联交所挂牌1.127亿股H股,预计8月7日开启正式交易 [3] 技术应用与创新 - 东阳光药引入AI技术提升研发效率,包括AI辅助专利文献摘要和运用GAT算法开发药代模型 [4] - 公司未来将在药物设计等多个领域进一步深化AI应用 [4]
东阳光药以创新研发为核,拟于港股主板 “介绍上市”
新浪财经· 2025-07-04 08:55
上市计划与定位 - 公司计划通过"介绍上市"方式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挂牌1.127亿股H股,预计2025年8月7日正式交易 [1] - 此次上市标志着公司完成私有化后以创新药企的全新定位回归资本市场 [1] - 公司从收购传统药企起步,成功转型为聚焦创新药研发的企业 [1] 研发实力与设施 - 公司拥有广东省唯一的抗感染新药研发全国重点实验室,配备5万余平方米实验室和400余台高效液相色谱仪 [1] - 实验室设备包括400MHz/600MHz核磁、液-双质联用仪等行业领先仪器 [1] - 2024年研发投入占收入比例超过20%,持续高投入驱动技术突破 [2] 技术创新与成果 - 2014-2023年期间公司在中国公布的专利数量及授权公告数量均位居国内药企首位 [2] - 引入AI技术提升研发效率,包括AI辅助专利文献摘要和GAT算法开发药代模型 [2] - AI驱动平台首个候选药物HEC169584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2] 人才战略与组织文化 - 公司依托大湾区区位优势实现研发资源与高端人才的汇聚融合 [2] - 采用专家引领模式,专家专注技术决策而不兼任行政职务 [3] - 董事长张英俊博士带领团队突破国外专利壁垒,主导开发磷酸依米他韦 [3] 企业发展战略 - 公司已构建横向涵盖三大领域、纵向覆盖研发全生命周期的成熟体系 [3] - 创始人张中能确立"立足自身,专注发展"的核心精神,形成独特企业文化 [3] - 上市是公司重要战略布局,将为港股市场注入具备研发基础的创新药标的 [3]
医药企业回应关税冲击:影响相对有限,多元布局拓展新兴市场
中国经济网· 2025-05-07 00:09
核心观点 - 美国政府实施的"对等关税"政策对中国医药企业影响有限,多数企业经营正常 [1][2][3][4] - 中国医药企业通过多元化市场布局、国产替代和供应链优化等措施积极应对潜在贸易风险 [5][6][7][8] - 医疗器械和疫苗行业加速国产替代,企业技术实力提升,从"跟随者"转向"引领者" [8][9][10] 企业影响分析 恒瑞医药 - 海外销售业务占营业收入比例仅为2.56%,美国加征关税对公司业务影响非常有限 [1] - 公司持续密切关注国际环境变化,灵活应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 [1] - 相关工作正常有序开展,暂未受到影响 [2] 翰宇药业 - 密切关注美国对华关税政策动态,积极研究和制定应对策略 [2] - 海外市场布局覆盖北美、亚洲、欧洲、南美等多个地区,多元化布局降低单一市场政策变动风险 [2] 百洋医药 - 相关关税政策对公司影响较小 [3] - 上游供应链已在全球多国布局,迪巧跨境产品目前在韩国生产 [3] - 已进入商业化的器械可替代美国进口产品 [8] 康龙化成 - 美国加征关税对公司业务产生的影响有限 [3] - 主要为客户提供研发服务,CMC涉及的商业化货物出口业务占比较小 [3] 药明康德 - 关税对公司会有影响,但影响程度尚不明朗 [4] - 过去几年不断优化采购供应链体系,提高运营效率 [4] 皓元医药 - 美国加征关税对公司影响整体可控 [4] - 业务遍及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美国单一市场营收占比较低 [4] - 在欧洲、印度建立商务仓储中心,积极开拓日韩市场 [11] 康希诺生物 - 主营业务的海外收入中不包含来自美国的收入 [4] - 已对绝大部分上游供应实现进口替代 [4] - 推动国产疫苗进口替代,从"跟随者"转向"引领者" [8] 康泰生物 - 无任何产品出口美国 [5] - 与十多个国家达成合作协议,拓展国际市场业务 [5] - 拥有已获批上市及获批紧急使用的产品11种,在研项目近30项 [9] 迈瑞医疗 - 部分原材料从美国进口,正在采取原材料替代等应对措施 [5] - 中国对美国加征反制关税将对今年利润率造成一定影响,但影响是一次性的 [5] 健友股份 - 通过多元化市场布局,如拓展欧洲及新兴市场、加速中国药品注册等举措应对潜在变化 [7] - 作为多品类短缺药品的核心供应商,市场议价能力有望增强 [7] 万泰生物 - 美国最新关税政策是国产替代的良好机会 [10] - 更加注重技术创新,加速国产替代 [10] 行业趋势 - 中国医药市场平稳正常,国产替代加速 [12] - 从药品到医疗器械再到疫苗,关税政策对绝大多数中国医药企业影响有限 [12] - 中国药企积极多元布局拓展新兴市场,寻求更多增量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