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钢集团(06676)

搜索文档
找钢集团-W(06676)发布中期业绩,股东应占亏损4.99亿元,同比扩大573.1%
智通财经网· 2025-08-27 12:4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中期收入达7.97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2.2% [1]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4.99亿元人民币 同比扩大573.1% [1] - 每股基本亏损0.66元人民币 [1] 收入驱动因素 - 净收入增长主要源于国际交易业务收入增加 [1] - 其他业务收入增长亦贡献收入提升 [1]
找钢集团(06676) - 2025 - 中期业绩
2025-08-27 12:27
总收入与净收入表现 - 总收入为人民币7.974亿元,同比增长12.2%[5]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为人民币7.974亿元,同比增长12.2%[18] - 净收入同比增长12.2%至7.974亿元人民币(2024年:7.109亿元)[33][36] - 公司收入为797.395百万人民币,同比增长12.2%[112] - 2025年上半年客户合约总收入为797.395百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1%(2024年同期:692.941百万元)[125][126] - 公司总收入同比增长12.2%至797.4百万人民币(2024年同期:710.9百万人民币)[133] 毛利与毛利率变化 - 毛利为人民币1.815亿元,同比下降10.6%[8] - 毛利率为22.8%,同比下降5.8个百分点[8] - 毛利率下降5.8个百分点至22.8%(2024年:28.6%)[31] - 公司整体毛利同比下降10.6%,从2024年上半年的2.031亿元人民币降至2025年同期的1.815亿元人民币[52] - 整体毛利率从2024年上半年的28.6%下降至2025年同期的22.8%[52] - 毛利为181.532百万人民币,同比下降10.6%[112] 期内亏损与净亏损 - 期内亏损为人民币4.988亿元,同比扩大558.3%[6][8] - 期内亏损为人民币4.988亿元,较2024年同期亏损人民币7577万元大幅扩大[13] - 净亏损率扩大至-62.6%(2024年:-10.7%)[31] - 公司期内净亏损为4.988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的7577万元人民币大幅扩大[113] - 2025年上半年期末净亏损498.807百万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亏损75.772百万元)[129][130] - 公司期内亏损扩大至498.8百万人民币(2024年同期:74.1百万人民币)[141] 经调整净亏损与EBITDA - 经调整净亏损为人民币1.069亿元,同比扩大67.6%[8] - 经调整净亏损(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为人民币1.069亿元,较2024年同期亏损人民币6378万元增加67.5%[13] - 经调整EBITDA(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为亏损人民币8735万元,较2024年同期亏损人民币2730万元增加220%[13] 国际交易业务表现 - 国际交易业务收入为人民币3.385亿元,同比增长38.9%[5] - 国际交易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8.9%至3.385亿元人民币(2024年:2.437亿元)[37] - 国际交易业务收入同比大幅增长38.9%,从2024年上半年的2.437亿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同期的3.385亿元人民币[46] - 国际交易业务收入大幅增长至338.537百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8.9%(2024年同期:243.675百万元)[125][126] - 国际业务交易量突破7万吨同比增长58.0%营业收入338.5百万元同比增长38.9%毛利29.6百万元同比增长90.5%[22] - 国际交易业务毛利同比大幅增长90.5%,从2024年上半年的1550万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同期的2960万元人民币[56] - 国际交易业务毛利率从2024年上半年的6.4%提升至2025年同期的8.7%[56] 交易支持与服务业务表现 - 交易支持业务收入为人民币2.016亿元,同比下降7.4%[5] - 交易服务收入同比下降7.6%至1.315亿元人民币(2024年:1.422亿元)[38] - 交易支持结算服务收入同比下降7.4%,从2024年上半年的2.176亿元人民币降至2025年同期的2.016亿元人民币[43] - 交易服务分部收入131.466百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6%(2024年同期:142.239百万元)[125][126] 科技订阅服务表现 - 科技订阅服务收入同比下降23.2%,从2024年上半年的1620万元人民币降至2025年同期的1240万元人民币[44] - 科技订阅服务收入下降至12.436百万元人民币,同比减少23.2%(2024年同期:16.188百万元)[125][126] 其他业务(非钢铁产品交易)表现 - 其他业务(非钢铁产品交易)收入同比增长24.3%,从2024年上半年的9120万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同期的1.134亿元人民币[47] - 非钢铁交易GMV达211.3百万元同比增长23.0%其中电工电气产品GMV186.0百万元同比增长108.9%[24] - 非钢铁行业交易业务GMV为人民币2.113亿元[17] 销售货品收入表现 - 销售货品收入增长至451.09百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5.1%(2024年同期:333.889百万元)[125][126] 钢铁交易业务GMV与交易量 - 钢铁交易业务GMV达人民币638亿元,总交易吨量超过1910万吨[17] - 总GMV同比下降36.7%至639.896亿元人民币(2024年:1,010.893亿元)[31] - 钢铁产品GMV同比下降36.8%至637.783亿元人民币(2024年:1,009.175亿元)[31] - 交易总吨量同比下降27.9%至1910万吨(2024年:2650万吨)[31] 平台佣金与客户增长 - 平台单吨平均佣金从2024年上半年人民币5.0元提升至人民币6.3元,增幅27.5%[19] - 注册客户数超过18.9万家,较2024年末增长约3.3%[8] 金融科技解决方案表现 - 金融科技解决方案累计获批额度约人民币40亿元,实际在贷余额超过人民币2亿元[20] 成本与费用变化 - 收入成本同比增长21.3%,从2024年上半年的5.078亿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同期的6.159亿元人民币[50] - 产品采购成本同比增长32.8%,从2024年上半年的3.153亿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同期的4.187亿元人民币[50] - 销售及分销开支同比增长21.2%至1.675亿元人民币,剔除股份支付后为1.565亿元人民币[66] - 行政开支同比增长213.9%至1.174亿元人民币,剔除股份支付后为4850万元人民币[67] - 研发开支同比减少12.3%至2210万元人民币,剔除股份支付后为1830万元人民币[68] - 行政开支为117.443百万人民币,同比增加213.9%[112] - 研发开支为22.091百万人民币,同比下降12.3%[112] - 营业费用率28.0%较2024年上半年28.3%下降0.3%[28] 财务成本与收益 - 财务成本同比减少60.8%至1040万元人民币[70] - 财务成本为10.357百万人民币,同比下降60.9%[112] - 银行借款利息成本同比下降14.8%至6.5百万人民币(2024年同期:7.7百万人民币)[136] - 其他借款利息成本同比下降81.0%至3.6百万人民币(2024年同期:18.7百万人民币)[136] - 其他收入同比增长64.2%至1447.4万元人民币,其中银行存款利息增长108.2%至974.5万元人民币[60][61] - 外汇收益净额实现615.6万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亏损357.9万元人民币改善973.5万元人民币[64] - 外汇收益净额实现6.2百万人民币(2024年同期亏损:3.6百万人民币)[135] - 银行存款利息收入同比增长108.2%至9.7百万人民币(2024年同期:4.7百万人民币)[134] 公允价值变动与减值亏损 - 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负债公允价值变动实现收益1.099亿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亏损680万元人民币[65] - 预期信贷亏损模式下减值亏损同比增长69.9%至7560万元人民币[71] - 预期信贷亏损模式下减值亏损为75.595百万人民币[112] - 确认与其他应收款项相关的预期信贷亏损人民币5710万元[13] - 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负债公允价值变动产生收益109.86百万元人民币[129] - 贸易应收款项计提减值损失27.7百万人民币,同比减少11.7%(2024年同期:31.3百万人民币)[138] - 其他应收款项计提减值损失57.2百万人民币,同比增长132.2%(2024年同期:24.6百万人民币)[138] 现金流量表现 - 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人民币1.342亿元,去年同期为现金净流入3.392亿元[8] - 2025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为1.34亿元人民币[84][85] - 2025年上半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为5.31亿元人民币[84][86] - 2025年上半年融资活动所得现金流量净额为8.35亿元人民币[84][87]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变化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同比增长71.1%至4.108亿元人民币[75]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4.108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的2.402亿元人民币增长71%[114] - 现金状况(包括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和受限制现金)从2024年12月31日的7.47亿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9.48亿元人民币[83] 资产与投资变化 - 按公允价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金融资产同比增长65.8%至1.896亿元人民币[75] - 受限制现金从2024年12月31日的5.07亿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5.37亿元人民币[79] - 按公允价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金融资产为1.896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的1.143亿元人民币增长66%[114] - 受限制现金为5.371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的5.067亿元人民币增长6%[114] - 按公允价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金融资产增长至1896.33亿人民币,较2024年底1143.49亿人民币增长65.8%[146] - 受限制现金总额增至5370.7亿人民币,较2024年底5066.95亿人民币增长6.0%[148] 应收款项与预付款项 - 贸易应收款项、预付款项及其他应收款项总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870.38亿元人民币增加6.1%至2025年6月30日的923.37亿元人民币[78] - 与交易服务有关的预付卖家款项从2024年12月31日的825.19亿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865.21亿元人民币[77] - 贸易应收款项、预付款项及其他应收款项为92.273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的86.964亿元人民币增长6%[114] - 逾期应收账款总额显著增加至1928.49亿人民币,较2024年底1030.93亿人民币增长87.1%[145] - 0至90天逾期应收账款大幅上升至1421亿人民币,较2024年底781.7亿人民币增长81.8%[145] 应付款项与借款 - 贸易应付款项、应付票据及其他应付款项总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918.18亿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940.46亿元人民币[80] - 银行及其他借款从2024年12月31日的4.06亿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5.91亿元人民币[81] - 银行及其他借款为5.915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的4.064亿元人民币增长46%[114] - 贸易应付款项总额下降至107.438亿人民币,较2024年底145.174亿人民币减少26.0%[149] - 应付票据余额增至565.05亿人民币,较2024年底438.8亿人民币增长28.8%[149] - 银行借款总额增至5914.74亿人民币,较2024年底4063.58亿人民币增长45.5%[151] - 无抵押无担保银行借款激增至121.399亿人民币,较2024年底7.911亿人民币增长1434.1%[151] - 实际借款利率区间下降至2.98%-3.5%,较2024年3.5%-4.0%的区间有所收窄[152] 负债与权益变化 - 负债总额下降38.7%至101.4亿元,股东权益由负转正至7.09亿元[9] - 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负债从2024年12月31日的68.50亿元人民币大幅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0.66亿元人民币[82] - 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负债为3790万元人民币,较上年末的68.219亿元人民币大幅减少99%[114] - 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负债大幅减少至657.88亿人民币,较2024年底684.9699亿人民币下降90.4%[154] - 有息负债率上升10.3个百分点至35.0%(2024年12月:24.7%)[31] - 公司总资产减流动负债为7.767亿元人民币,上年末为负64.366亿元人民币[114] - 公司权益总额由上年末的负65.064亿元人民币转为正7.087亿元人民币[115] - 资产负债比率从2024年12月31日的164.7%显著改善至2025年6月30日的93.5%[93] 资本开支与资产质押 - 资本开支总额为人民币78,356千元,其中物业及设备购买为75,925千元,数据资产资本化为2,431千元[88] - 2025年资本开支同比大幅增长,从2024年同期的5,829千元增至78,356千元[88] - 公司资产质押包括账面净值16.3百万元的土地使用权和196.1百万元的物业、厂房及设备,作为280.0百万元短期借款的担保[92] 特殊目的收购公司并购交易影响 - 特殊目的收购公司并购交易产生开支人民币3.736亿元[13] - 特殊目的收购公司并购交易相关开支为44.671百万人民币[112] - 因资本重组产生的特殊目的收购公司并购交易开支为373.59百万人民币[112] - 特殊目的收购公司并购交易相关开支达418.261百万元人民币(含专业费用44.671百万元及资本重组开支373.59百万元)[129] - 资本重组产生特殊目的收购公司并购交易开支人民币373,590,000元[160] 地区收入表现 - 中国内地收入同比下降1.8%至458.9百万人民币(2024年同期:467.2百万人民币)[133] - 阿联酋收入同比下降3.8%至135.0百万人民币(2024年同期:140.3百万人民币)[133] 东南亚业务与迪拜加工厂 - 东南亚公司交易量约4.5万吨较2024年下半年增加441%[23] - 迪拜加工厂占地超3.5万平方米达产后产量可达40万吨[23] 宗金汇平台与AI技术应用 - 宗金汇平台试运行交易GMV超2500万元[25] - AI大模型日处理超1400万条消息解析准确率95%以上[27] - AI采购助手对接1.4万家供应商员工自动更新超3300万条商品信息[27] - AI资金专员处理近500万笔收付款单AI风控专员审查超10万次车辆资质监管49万次物流轨迹[27] - 新签AI产品销售合同322,800元数据资产入表形成230万元[28] 每股亏损与股息政策 - 每股基本亏损同比扩大112.9%至0.66元人民币(2024年:0.31元)[35] - 基本每股亏损为0.66元人民币,上年同期为0.31元人民币[113] - 公司不派发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111] 雇员与期权激励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拥有1,291名全职雇员[95] - 2025年3月5日授予上市前期权共计14,554,683股[98] 无重大活动披露 - 公司无重大合约资本承担[89] - 公司无重大或然负债[90] - 公司无重大投资、收购或出售活动[91] - 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上市证券[96] 资本重组与收购细节 - 资本重组中作为代价发行的股份公允价值为人民币295,184,000元[159] - 所收购Aquila可识别资产及负债公允价值净额为人民币107,297,000元[160] - 资产净值超出额为人民币187,887,000元[160]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收购金额为人民币115,769,000元[160] - 发起人认股权证负债人民币78,485,000元[160] - 发起人提成权负债人民币105,288,000元[160] - 上市权证负债人民币1,930,000元[160] - 向Aquila A类股东发行红股价值人民币3,459,000元[160] - 与Aquila A类股东交换股份价值人民币69,184,000元[160]
找钢集团-W(06676.HK)料中期股东应占亏损净额4.8亿至5.2亿元
金融界· 2025-08-25 02:35
业绩预期调整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净额预期从盈利1.4亿元至1.8亿元调整为亏损4.8亿元至5.2亿元 [1] - 2024年同期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净额为7600万元 [1] - 调整主因为可转换优先股公允价值变动计算更新 非现金收益从7.69亿元修正为1.1亿元 [1] 财务数据细节 - 优先股及金融负债公允价值变动产生非现金收益约1.1亿元 [1] - 公允价值变动为会计处理 对现金流量无实际影响 [2] - 经调整亏损净额(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维持8700万元至1.27亿元不变 [2] 同期比较数据 - 2024年同期公司拥有人应占经调整亏损净额约为6400万元 [2] - 特殊目的收购公司并购交易导致公允价值评估持续更新 [2]
找钢集团-W预期中期股东应占亏损净额约4.8亿元至5.2亿元
智通财经· 2025-08-25 00:56
业绩预期更新 - 公司预期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6个月将取得拥有人应占亏损净额约人民币4.8亿元至5.2亿元 而非此前公告所述的溢利净额约人民币1.4亿元至1.8亿元 [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6个月公司实际取得拥有人应占亏损净额约人民币7600万元 [1] 业绩变动原因 - 业绩预期更新主要由于进一步审阅可转换优先股的公允价值变动计算所致 [1] - 根据最新评估 优先股及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变动产生非现金收益估计约为人民币1.1亿元 而非此前公告所述的人民币7.69亿元 [1]
找钢集团-W(06676.HK)预期中期股东应占亏损净额约4.8亿元至5.2亿元
金融界· 2025-08-24 23:36
业绩预期调整 - 公司预期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6个月将取得拥有人应占亏损净额约人民币4.8亿元至5.2亿元 而非先前公告所述的溢利净额约人民币1.4亿元至1.8亿元 [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6个月公司实际取得拥有人应占亏损净额约人民币7600万元 [1] 业绩变动原因 - 业绩预期更新主要由于进一步审阅可转换优先股的公允价值变动计算所致 [1] - 根据最新评估 优先股及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变动产生的非现金收益估计约为人民币1.1亿元 而非先前公告所述的人民币7.69亿元 [1]
找钢集团-W(06676)预期中期股东应占亏损净额约4.8亿元至5.2亿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8-24 23:28
业绩预期调整 - 公司预期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6个月将取得拥有人应占亏损净额约人民币4.8亿元至5.2亿元 而此前公告预期为溢利净额约人民币1.4亿元至1.8亿元 [1] - 截至2024年同期拥有人应占亏损净额约为人民币7600万元 [1] 业绩变动原因 - 业绩预期调整主要由于对可转换优先股公允价值变动计算的进一步审阅 [1] - 优先股及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变动产生的非现金收益估计约为人民币1.1亿元 较此前公告的人民币7.69亿元减少约6.59亿元 [1]
找钢集团-W(06676.HK):预计中期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净额4.8亿至5.2亿元
格隆汇· 2025-08-24 23:17
核心财务数据更新 - 公司预期2025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净额介于人民币4.8亿元至5.2亿元 而此前公告预期为溢利净额1.4亿元至1.8亿元 2024年同期亏损为人民币7600万元 [1] - 亏损预期调整主因可转换优先股公允价值变动计算更新 非现金收益从人民币7.69亿元修正为人民币1.1亿元 [1] - 公司拥有人应占经调整亏损净额(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维持不变 2025年上半年介于人民币8700万元至1.27亿元 2024年同期为人民币6400万元 [2] 会计处理说明 -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属于非现金会计处理 对集团现金流量无影响 且不计入经调整亏损净额计算 [2] - 计算更新源于特殊目的收购公司并购交易导致的持续评估过程 [2]
找钢集团(06676) - 正面盈利预告之最新资料
2025-08-24 23:03
业绩总结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净额约7600万元[4]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经调整亏损净额约6400万元[5] - 预计2025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净额约4.8亿 - 5.2亿元[4] - 2025年上半年优先股及相关金融负债公允价值变动非现金收益估计约1.1亿元[4] - 预计2025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经调整亏损净额约8700万 - 1.27亿元[5] 未来展望 - 预计2025年8月底前后及9月底前后分别刊发中期业绩公告及中期报告[6]
找钢集团(06676.HK):预计中期拥有人应占溢利约1.4亿至1.8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8-20 05:55
业绩预期 - 公司预期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录得拥有人应占溢利净额介乎人民币1.4亿元至1.8亿元 而2024年同期录得亏损净额约人民币7600万元 [1] - 公司预期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录得拥有人应占经调整亏损净额介乎人民币8700万元至1.27亿元 而2024年同期经调整亏损净额约人民币6400万元 [4] 业绩变动原因 - 业绩由亏转盈主要由于优先股及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变动产生非现金收益约人民币7.69亿元 2024年同期录得非现金亏损约人民币400万元 [2] - 非现金收益源自公司上市后通过特殊目的收购公司并购交易将可转换优先股转换为普通股 该收益已获核数师确认 [2] - 海外战略持续发力推动海外交易业务毛利大幅增长 [2] - 经调整亏损净额扩大主要由于交易支持结算服务下的胖猫白条及胖猫易采停止运营 公司已通过参股方式逐步恢复金融科技解决方案 [2] 财务数据说明 - 上述数据基于管理层对未经审核综合管理账目的初步评估 尚未经核数师或董事会审核委员会审阅 可能存在调整 [3] - 详细财务表现将于2025年8月底前后发布的中期业绩公告及9月底前后的中期报告中披露 [3] 公司业务 - 公司为投资控股公司 连同附属公司主要从事钢铁贸易全价值链一体化服务 包括线上钢铁商务、物流、仓储及加工服务 [3]
港股公告掘金 小米集团-W二季度收入及盈利均再创历史新高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119.04亿元 同比增长133.51%





金融界· 2025-08-19 16:03
重大事项 - 石药集团度普利尤单抗注射液在中国获临床试验批准 [1] - 荣昌生物RC148获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授予突破性治疗药物认定用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 [1] - 中国生物制药LM-302"CLDN18.2 ADC"纳入突破性治疗药物程序 [1] - 阳光油砂拟5091.945万港元收购挪宝科技有限公司51%股权 [1] - 歌礼制药-B拟折让约9.9%配股 净筹4.68亿港元 [1] 经营业绩 - 小米集团二季度收入及盈利均再创历史新高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119.04亿元 同比增长133.51% [1] - 泡泡玛特中期股东应占溢利45.74亿元 同比增长396.5% [1] - 福耀玻璃半年度归母净利约48.05亿元 同比增长37.33% [1] - 华润啤酒中期股东应占溢利57.89亿元 同比增加23.04% [1] - 昆仑能源中期股东应占溢利31.61亿元 同比减少4.36% 每股派16.6分 [1] - 药明生物中期公司拥有人应占纯利约23.39亿元 同比增长56% [1] - 舜宇光学科技中期股东应占溢利16.46亿元 同比增加52.56% [1] - 易鑫集团中期经调整净利润6.48亿元 同比增加28% [1] - 康臣药业中期股东应占溢利4.98亿元 同比增加24.6% [1] - 平安好医生中期股东应占净利润1.34亿元 同比增加136.84% [1] - 京信通信中期股东应占利润6178.1万港元 同比扭亏为盈 [1] - 小鹏汽车二季度普通股股东应占净亏损4.8亿元 按年收窄62.8% [1] - 归创通桥中期股东应占溢利1.21亿元 同比增加76% [1] - 远大医药中期收益达61.07亿港元 创历史新高 [1] - 金力永磁中期归母净利约3.05亿元 同比增长154.81% [1] - 找钢集团预计中期取得股东应占溢利约1.4亿-1.8亿元 同比扭亏为盈 [1] - 龙源电力中期权益持有人应占净利润35.19亿元 同比下降14.4% [1] - 兖煤澳大利亚中期股东应占溢利1.63亿澳元 同比减少61.19% [1] - 顺丰控股7月速运物流业务、供应链及国际业务合计收入为248.47亿元 同比增长9.95% [1] - 周生生预计中期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股东应占溢利约9亿至9.2亿港元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