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壹账通(06638)

搜索文档
花旗银行与金融壹账通开启深度对话 AI反欺诈或成跨境金融新护城河?
环球网· 2025-04-11 03:14
文章核心观点 花旗银行高管代表团到访金融壹账通,双方就全球金融数字化转型下的企业银行、零售银行及技术应用等议题交流探讨,未来将深化合作推动全球金融行业数字化转型 [1][4] 会晤参与人员 - 花旗银行香港及澳门地区首席执行官、中国区代理行长辛葆璉率合规科技、数字银行、跨境金融等核心业务板块负责人参会 [3] - 金融壹账通香港分公司CEO兼加马事业部总经理金新明携技术委员会专家团队出席会议 [3] 交流探讨内容 零售银行及财富管理领域 - 身份识别防Deepfake反欺诈与AI智能投顾成热议焦点,花旗关注金融壹账通相关功能进展,双方交流开户、贷款伪造风险防控 [3] - 金融壹账通展示智能客服与AI投顾系统创新应用,获花旗积极评价,花旗表达多场景深化合作意愿 [3] 技术应用领域 - 金融壹账通分享生成式AI在金融领域应用案例,涵盖智能客服、信用评估及个性化营销等方面,双方交换大模型技术落地前景见解 [3] - 金融壹账通展示基于人工智能的智能风控技术,介绍通过数据建模提升贷款审批效率与精准度,双方围绕信用评估与风险控制创新模式交换意见 [3] 未来合作方向 双方将发挥金融场景与技术研发优势,在企业银行、零售银行及前沿技术应用等领域深化合作,推动全球金融行业数字化转型 [4]
金融壹账通上涨6.14%,报6.22美元/股,总市值2.43亿美元
金融界· 2025-04-08 13:59
公司概况 - 公司是面向金融机构的商业科技服务提供商,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是中国平安集团的联营公司 [2] - 依托平安集团经验及科研能力,提供“横向一体化、纵向全覆盖”整合产品,以“技术 + 业务”为竞争力,助客户数字化转型 [2] - 2019 年 12 月登陆纽约交易所,2022 年 7 月在香港交易所挂牌上市 [2] - 按 2020 年金融软件及服务收入计算,在已上市的中国商业科技服务提供商中排名第二 [2] - 2021 年 9 月提出“一体两翼”升级战略,推动金融服务生态数字化转型 [2] - 截至 2023 年 12 月 31 日,累计获 305 项国内外奖项,连续 6 年入围相关榜单,获吴文俊人工智能科技进步奖等及 CMMI5 国际认证 [2] 股价及市值情况 - 4 月 8 日,公司盘中上涨 6.14%,截至 21:42,报 6.22 美元/股,成交 2.5 万美元,总市值 2.43 亿美元 [1] 财务数据 - 截至 2024 年 09 月 30 日,公司收入总额 18.33 亿人民币,同比减少 30.56%;归母净利润 1.1 亿人民币,同比增长 138.92% [1] 大事提醒 - 3 月 18 日消息,公司将于(美东)盘前披露 2024 财年年报,预计披露日期为美国当地时间,实际以公司公告为准 [1]
金融壹账通推出大模型一体机:通用与精调兼顾,提供定制化工具
环球网· 2025-04-08 02:55
文章核心观点 金融壹账通推出全新“大模型一体机”解决方案助力金融机构应对行业变革加速数智化转型,未来将继续深化AI技术应用与创新推动人工智能在金融行业广泛应用 [1][4] 分组1:行业背景 - 数字化与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金融行业面临效率提升、风险管控及客户体验优化等多重挑战 [1] 分组2:解决方案介绍 - “大模型一体机”将算力、模型、工具链和应用场景深度整合,具备小投入、低门槛及私有化部署优势,支持开箱即用,可降低金融机构应用大模型的技术与成本门槛 [3] - 算力方面具备多元化智算融合能力,兼容主流AI算力,支持按需扩容与统一管理,内置训推一体化调度系统可实现秒级模型启动,支持模型微调 [3] - 全面适配多种大模型,涵盖通用模型和精调模型,金融机构可选择平安精调模型进行定制化优化 [3] - 提供一整套应用工具链,预置金融行业优质应用场景,有助于提升技术落地效率和应用效果 [3] 分组3:应用场景 - 已内置多个大模型应用场景,包括智能知识问答助手、智能坐席辅助系统、理财顾问智能系统、智能报告生成系统等,在金融行业多个业务领域发挥作用 [4] 分组4:公司布局与未来规划 - 此前已发布自主研发的智能体平台,接入开源大模型,推出面向银行业的全场景AI解决方案 [4] - 未来将继续在人工智能与金融融合领域发力,与合作伙伴携手推动人工智能在金融行业广泛应用,为金融机构提供智能化转型支持 [4]
大模型驱动银行业变革 金融壹账通:全场景AI解决方案将成助力
环球网· 2025-04-01 08:23
文章核心观点 随着开源大模型兴起,银行业站在智能化风口浪尖,大模型应用对银行业既是挑战也是机遇,银行需积极拥抱人工智能实现智能化转型,同时要在技术创新与风险防范间寻求平衡以可持续发展 [1][2] 行业趋势 - 大模型出现对银行业科技组织是挑战也是机遇,智能化转型是银行业不可回避的趋势 [1] - 大模型技术广泛应用将为中小银行带来新增长点,但伴随数据安全、监管合规等挑战 [2] 大模型在银行业务中的应用 - 大模型可让银行更精准洞察客户需求、提供匹配服务、提升RM专业能力,应对客户体验提升和服务差异化竞争挑战 [1] - 大模型能提升金融风控精准度和获客效率,为银行业提供新的风控范式 [2] 金融壹账通解决方案 - 金融壹账通自主研发智能体平台,接入DeepSeek等开源大模型,推出面向银行业的全场景AI解决方案,采用“开源大模型 + 智能体平台”双引擎驱动模式,使银行业务在多方面具备更强适应性 [2][3] - 金融壹账通“智能体平台”涵盖四大核心模块,能提升企业报告撰写效率2.5倍、缩短智能审单审核时长2/3、提升BI分析环节数据查询速度5倍、提升客服辅助客户进线平均服务时效20%,全面提升银行业智能化运营能力 [3]
金融壹账通连中两标,财富管理服务信托方案受青睐
环球网· 2025-03-28 06:43
文章核心观点 - 金融壹账通成功中标两大全国股份制银行财富管理服务信托类项目,彰显其在财富管理领域专业实力和市场认可度,其解决方案有效实用,未来将继续为金融机构提供服务并推动行业发展 [1][3][4] 中标情况 - 金融壹账通成功中标两大全国股份制银行的财富管理服务信托类项目 [1] 解决方案优势 - 基于平安集团成功实践经验,为商业银行提供成熟业务经验与系统工具 [3] - 优化传统线下信托设立流程,将原本1 - 2个月时间压缩至最快T + 2日 [3] - 推动业务从投资顾问主导向客户经理主导转变,提升业务办理效率 [3] - 手机银行端信托服务专区让客户享受专业陪伴式服务,增强银行市场竞争力 [3] 市场数据印证 - 截至2024年12月底,平安银行财富管理服务信托年度新增设立规模超480亿,累计存续规模达1865.87亿,较上年末增长31.9%,印证金融壹账通解决方案有效性和实用性 [3] 业务覆盖情况 - 实现服务信托从设立、投资配置到账户服务的全业务闭环 [4] - 支持对接超20家信托公司,全面覆盖多种信托产品,满足高净值客户多方面需求 [4] 对理财经理支持 - 移动化解决方案让理财经理实时补充KYC信息、跟踪订单进度、查看合同材料和获取消息提醒,提供更及时高效服务 [4] 内部管理提升 - 实现审批流程、订单查询、单证报告自动生成、投资管理和风险监控全数字化转型,提升服务效率并为分行提供投资规划建议支持 [4] - 系统支持与多家信托公司数据直连,通过深证通实现数据对接,兼容历史线下业务数据,确保业务平稳推进 [4] 未来规划 - 秉承专业、创新、共赢理念,为更多金融机构提供优质服务,推动行业向更高效、更智能方向发展 [4] - 持续关注市场需求变化,优化完善解决方案,满足客户多样化财富管理需求 [4]
金融壹账通AI团队智能认证产品通过BCTC测试
环球网· 2025-03-26 06:24
文章核心观点 金融壹账通加马事业部AI团队智能认证产品通过BCTC技术检测,该产品降本提效、防控风险,团队还推出深伪攻击防御策略,未来将深耕AI技术推动产品应用 [1][3][4] 检测机构情况 - 银行卡检测中心是经央行批准的国家级检测机构,被誉为全球生物识别检测领域的“技术质检总局” [3] - 其旗下生物实验室获FIDO联盟授权,是国内唯一FIDO授权机构,拥有CNAS、CMA授权的ISO 30107检测实验室资质 [3] - 该实验室凭借丰富检测经验,已完成多家知名企业超200款人脸产品检测 [3] 智能认证产品情况 - 依托平安集团海量数据及领先算法能力,结合设备安全检测等先进技术,打造在线人、证验真服务解决方案 [3] - 广泛应用于金融理财购买等多个场景,降低机构客户人工审核成本,提升风险管控能力 [3] - 服务国内某知名金融集团身份认证场景,累计调用量近百亿次,平均节约50%业务耗时 [3] - 助力国内某知名股份制银行,单年度调用身份认证服务超4亿次,合作风控场景近百个 [3] 深伪攻击防御策略情况 - 金融壹账通AI团队依托平安集团领先AI算法能力和金融全领域业务风控经验推出该策略 [4] - 依托综合业务策略平台,覆盖事前、事中及事后全业务流程,通过多维度手段保障业务安全,识别并预警潜在风险 [4] 未来规划 - 金融壹账通加马事业部AI团队未来将深耕AI技术,推动智能认证产品在更多场景应用,为行业数字化转型保驾护航 [4]
金融壹账通AI智能认证通过国家级检测 重磅推出DeepFake深伪攻击防御策略
财富在线· 2025-03-26 03:34
文章核心观点 金融壹账通智能认证产品通过国家级检测,技术指标领先,还推出深伪攻击防御策略,为行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保障 [1][5][6] 产品检测情况 - 金融壹账通加马事业部AI团队智能认证产品通过银行卡检测中心技术检测,该检测基于ISO 30107 - 3技术标准,产品在关键指标表现优异 [1] - 银行卡检测中心是国家级检测机构,是全球生物识别检测领域“技术质检总局”,检测经验领跑全球 [3] 产品特点及应用 - 产品依托平安集团海量数据及算法能力,结合多种先进技术,提供在线人、证验真服务 [3] - 产品广泛应用于金融理财购买等场景,能降低人工审核成本,提升风险管控能力 [3] 产品效果 - 在降本提效层面,服务国内某知名金融集团身份认证场景,累计近百亿次调用,平均节约50%业务耗时 [3] - 在风险防控层面,助力国内某知名股份制银行,单年度调用身份认证服务超4亿次、风控场景合作近百个 [3] 防御策略 - 为应对深伪攻击及团伙欺诈,AI团队推出DeepFake深伪攻击防御策略,从多维度保障业务安全,识别预警潜在风险 [5] 行业影响 - 金融壹账通通过权威测试,为行业提供技术安全性参考标准,为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提供可靠技术保障 [6] 未来规划 - 金融壹账通加马事业部AI团队未来将深耕AI技术,推动智能认证产品在更多场景应用 [6]
金融壹账通2024年实现持续经营业务收入22.48亿元 第三方客户收入占比41.9%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3-18 13:13
文章核心观点 - 金融壹账通2024年持续经营业务收入22.48亿元,第三方客户收入占比41.9%,业务有调整且各板块有发展,境外业务拓展到20个国家及地区 [1][2][4] 业绩情况 - 全年持续经营业务收入为22.48亿元,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毛利率为38.2%,第三方客户收入占比41.9% [2] - 持续经营业务收入下降因专注高价值产品,2024年7月起逐步终止云服务致收入组合作出策略调整 [2] 客户覆盖情况 - 自成立以来,中国100%的大型银行和股份制银行、99%的城市商业银行、65%的财产险公司以及48%的人身险公司已使用金融壹账通至少一种产品 [2] 业务板块经营情况 数字化银行板块 - 数字化零售、信贷、经营解决方案丰富应用场景,产品将客户AUM提高超20%,商机触达率提升2至3倍,带动私人银行客户数量增长38% [3] 数字化保险板块 - 解决方案将保险过程数字化,帮助保险公司管理营销、客户关系及理赔事宜,端到端数字化产险解决方案助车险和非车险公司降成本、打击欺诈性理赔及提高服务质量,智能寿险解决方案提升保险公司多方面效率、风控及客户体验 [3] 加马平台 - 整合“AI + 数据”赋能金融机构及海外监管机构客户优化运营效率,AI智能视觉结合多种数据,通过多种功能为客户增强检测、风控和防范欺诈能力 [3] 境外业务情况 - 2018年开始布局东南亚业务,截至2024年12月31日,境外业务扩大到20个国家及地区,第三方境外客户收入凸显产品优势 [4] - 东南亚客户包括中小型地方银行及大型金融机构,如3家顶级区域性银行、12家顶级本地银行以及2家世界顶级保险公司 [4]
金融壹账通(06638)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18 11:49
持续经营业务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持续经营业务收入为22.481亿美元,2023年为35.216亿美元,同比下降36.2%[6][8] - 2024年持续经营业务毛利率为35.8%,2023年为37.7%;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毛利率为38.2%,2023年为40.4%[6][8]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持续经营业务净亏损为6.692亿美元,2023年为2.113亿美元;净利率为 -29.8%,2023年为 -6.0%[6][8] - 2024年持续经营业务每股美国存托股亏损净额为18.42元,2023年为5.82元[6][8]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持续经营及已终止经营业务亏损净额为4.597亿美元,2023年为3.627亿美元;净利率为 -20.4%,2023年为 -10.3%[7][8] - 公司持续经营业务收入由2023年的352160万元减少36.2%至2024年的224810万元[37] - 实施收入从2023年的8.346亿元减少20.4%至2024年的6.641亿元[38] - 获客服务收入从2023年的1.321亿元减少77.2%至2024年的0.301亿元[38] - 风险管理服务收入从2023年的3.205亿元减少22.7%至2024年的2.478亿元[38] - 持续经营业务收入成本从2023年的21.956亿元减少34.2%至2024年的14.436亿元[39] - 持续经营业务毛利从2023年的13.26亿元减少39.3%至2024年的8.045亿元,2024年毛利率为35.8%,2023年为37.7%[40] - 研发成本从2023年的9.552亿元减少46.5%至2024年的5.109亿元[41] - 销售及营销开支从2023年的2.416亿元减少26.6%至2024年的1.773亿元[42] - 一般及行政开支从2023年的3.751亿元减少18.7%至2024年的3.051亿元[43] - 2024年录得商誉减值总额1.319亿元[47] - 2024年税前折现率为21.54%,较2023年末的19.73%增加1.81个百分比[54] - 持续经营业务财务收入从2023年的2960万元增加128.0%至2024年的6750万元[55] - 持续经营业务财务成本从2023年的2010万元减少33.8%至2024年的1330万元[56] - 持续经营业务除所得税前亏损从2023年的2.103亿元增加至2024年的2.493亿元[59] - 持续经营业务所得税开支从2023年的980万元增加至2024年的4.554亿元[60] - 2024年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2.768亿元,投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11.063亿元,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2.823亿元;2023年同期分别为6.485亿元、3.186亿元和2.136亿元[6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9.479亿元(2023年:13.795亿元),受限制现金及初始期限超三月定期存款为5190万元(2023年:4.529亿元),按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金融资产为4.55亿元(2023年:9.252亿元)[6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短期借款为1920万元(2023年:2.517亿元),未偿还借款加权平均年利率为4.9%(2023年:4.5%)[6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资本负债比率为1.7%(2023年:10.3%)[70] - 持续经营业务资本开支从2023年的3750万元降至2024年的2740万元[76] - 2024年公司持续经营业务收入为22.48103亿元,较2023年的35.21591亿元下降36.16%[83] - 2024年公司持续经营业务毛利为8.04497亿元,较2023年的13.26017亿元下降39.33%[83] - 2024年公司持续经营业务经营亏损为3.03533亿元,较2023年的2.17285亿元增加39.78%[83] - 2024年公司持续经营之年度亏损为7.04706亿元,较2023年的2.20103亿元增加220.17%[83] - 2024年公司年度亏损为4.95207亿元,较2023年的3.71476亿元增加33.31%[83] - 2024年公司本期其他全面收益,除税后净值为5.02亿元,较2023年的2.6716亿元增加88%[84] - 2024年公司年度全面亏损总额为4.45007亿元,较2023年的3.4476亿元增加29.08%[84] - 2024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持续经营业务亏损的每股亏损基本及摊薄为0.61元,较2023年的0.19元增加221.05%[84] - 2023年资产总额为8068358千元人民币,2024年为3967252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0.83%[86] - 2023年非流动资产总额为2709390千元人民币,2024年为569948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9%[86] - 2023年流动资产总额为5358968千元人民币,2024年为3397304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6.6%[86] - 2023年权益总额为2947792千元人民币,2024年为2503943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5.05%[87] - 2023年负债总额为5120566千元人民币,2024年为1463309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1.42%[87] - 2023年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 -648461千元人民币,2024年为 -276849千元人民币,同比减少57.29%[95] - 2023年投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318634千元人民币,2024年为1106256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47.19%[95] - 2023年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 -213605千元人民币,2024年为 -282252千元人民币,同比增加32.14%[95] - 2023年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379473千元人民币,2024年末为1947922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1.2%[95] - 2023年全年收入36.67508亿元,2024年为22.92398亿元,同比下降37.5%[111][112] - 2023年经营亏损3.68212亿元,2024年为3.54091亿元,亏损幅度收窄3.8%[111][112] - 2023年除所得税前亏损3.61714亿元,2024年为0.39839亿元,亏损大幅收窄88.9%[111][112] - 2023年资产总额80.68358亿元,2024年为39.67252亿元,同比下降50.8%[111][112] - 2023年负债总额51.20566亿元,2024年为14.63309亿元,同比下降71.4%[111][112] - 2023年技术解决方案实施收入8.3462亿元,2024年为6.64127亿元,同比下降20.4%[115] - 2023年运营支持服务收入8.61056亿元,2024年为5.49273亿元,同比下降36.2%[115] - 2023年合同资产1.53204亿元,2024年为1.25842亿元,同比下降17.8%[118] - 2023年合同负债1.55689亿元,2024年为1.28447亿元,同比下降17.5%[119] - 2023年长合同剩余履约责任交易价格总额5.51775亿元,2024年为6.66684亿元,同比增长20.8%[121] - 2023年和2024年收入成本、研发开支、销售及营销开支、一般及行政开支总额分别为3767515千元和2436899千元[122] - 2023年和2024年研发已产生金额分别为963390千元和528194千元,资本化后分别为955201千元和510898千元[122] - 2023年和2024年其他收入、收益或亏损净额分别为69183千元和 - 83482千元[123] - 2023年和2024年政府补助及退税分别为41417千元和14334千元[123][125] - 2023年和2024年财务收入净额分别为9494千元和54195千元[126] - 2023年和2024年所得税开支分别为 - 9762千元和 - 455368千元,2024年递延所得税主要因递延所得税资产拨回454471000元[127] - 2023年和2024年收入分别为145,917千元和44,295千元,同比下降69.64%[136] - 2023年和2024年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分别为(364,532)千元和(3,286)千元,同比减少99.10%[136] - 2023年和2024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持续经营亏损分别为(211,342)千元和(669,176)千元,同比扩大216.64%[138] - 2023年和2024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终止经营(亏损)/利润分别为(151,373)千元和209,499千元,扭亏为盈[138] - 2023年和2024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的每股基本和摊薄亏损分别为(0.33)元和(0.42)元[138] - 2023年和2024年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均为1,089,589千股[138] - 2023年及2024年除商誉以外无形资产减值费用分别为人民币585.1万元及239.2万元[144] - 2023年及2024年无形资产摊销金额分别为人民币1.26433亿元及5399.7万元[144] - 2023年及2024年用于计算使用价值的收入增长率分别为 -10% - 13%、 -25% - 10%,利润率分别为 -2% - 14%、 -2% - 8%,长期增长率均为2%,税前贴现率分别为19.73%、21.54%[146] - 2023年及2024年贸易应收款项分别为人民币7.79458亿元及5.82068亿元,减值亏损拨备后分别为人民币7.10669亿元及5.06535亿元[149] - 2023年及2024年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分别为人民币19.81288亿元及9.93842亿元[151] 不同客户来源收入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来自平安集团及陆金所的收入为13.07064亿美元,2023年为23.60112亿美元,同比下降44.6%[8] - 2024年来自第三方客户的收入为9.41039亿美元,2023年为11.61479亿美元,同比下降19.0%[8] 业务出售相关情况 - 2024年4月2日公司完成向陆金所出售虚拟银行业务,代价为现金9.33亿港元[11] - 2024年4月2日公司完成向陆金所出售虚拟银行业务,现金对价为9.33亿港元[30] - 2024年4月2日完成出售平安壹账通银行,所得税后出售收益为2.601亿元[72] - 2024年4月2日公司完成出售平安壹账通银行,对价为933000000港元[134] - 2024年处置附属公司除所得税后收益为260,137千元[136] - 2024年处置出售集团已收现金对价扣除交易成本为839,087千元,处置之现金流入净额为723,171千元[137] - 2024年处置出售集团除所得税后处置收益为260,137千元[137] 产品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AI房抵贷方案“金捷盈”将客户经理产能提升约六倍,贷款审批时间缩短至约一天[24] - 公司3E系列产品将客户的AUM提高超20%,商机触达率提升2至3倍,带动私人银行客户数量增长38%[24] - 公司智能信贷解决方案将贷款处理效率提升60%以上,AI驱动风险控制能力提高50%,模块配置及迭代效率提升30%[24] - 2024年公司在产品升级迭代方面取得重大进展,丰富应用场景、升级算法模型等[23] - 2024年公司为端到端产险解决方案构建基准案例,升级“全能代理人”,推出AI增员筛选模型及多功能OCR工具[25] 公司业务布局与服务情况 - 中国
金融壹账通(06638) - 2024 Q4 - 季度业绩
2025-03-18 11:39
持续经营业务整体收入情况 - 2024年第四季度持续经营业务收入为4.15亿元,上一年度同期为8.82亿元[11] - 2024年全年持续经营业务收入为22.48亿元,上一年度为35.22亿元[11] - 2024年第四季度持续经营业务收入为4.15227亿人民币,较2023年同期的8.81899亿人民币下降52.9%[12][14][15][17] - 2024年全年持续经营业务收入为22.48103亿人民币,较2023年的35.21591亿人民币下降36.2%[12][14][15] - 2024年第四季度收入为415,227千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881,899千元人民币[33] - 2024年全年收入为2,248,103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3,521,591千元人民币[33] 持续经营业务毛利率情况 - 2024年第四季度持续经营业务毛利率为34.2%,上一年度同期为39.0%;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毛利率为36.5%,上一年度同期为40.8%[11] - 2024年全年持续经营业务毛利率为35.8%,上一年度为37.7%;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毛利率为38.2%,上一年度为40.4%[11] - 2024年第四季度持续经营业务毛利为1.42153亿人民币,去年同期为3.43726亿人民币;毛利率为34.2%,上一年度为39.0%[12][19] - 2024年第四季度毛利为142,153千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343,726千元人民币[33] - 2024年全年毛利为804,497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1,326,017千元人民币[33] - 2024年持续经营业务毛利为8.04497亿元,毛利率为35.8%;2023年毛利为13.26017亿元,毛利率为37.7%[44] - 2024年持续经营业务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毛利为8.57776亿元,毛利率为38.2%;2023年毛利为14.22745亿元,毛利率为40.4%[44] 持续经营业务亏损情况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持续经营业务净亏损为6.69亿元,上一年度为2.11亿元,净亏损率为-29.8%,上一年度为-6.0%[11] - 2024年持续经营业务每股基本及摊薄美国存托股亏损净额为-18.42元,上一年度为-5.82元[11]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持续性及已终止经营业务亏损净额为4.6亿元,上一年度净亏损为3.63亿元,净利率为-20.4%,上一年度为-10.3%[11] - 2024年持续性及已终止经营业务每股基本及摊薄美国存托股亏损净额为-12.66元,上一年度为-9.99元[11] - 2024年第四季度持续经营业务经营亏损为1.48亿元,去年同期为4500万元,经营利润率为-35.6%,上一年度为-5.1%[21] - 2024年第四季度壹账通股东应占持续经营业务亏损净额为5.69亿元,去年同期为4700万元,每股基本及摊薄美国存托股亏损净额为-15.67元,去年同期为-1.29元,普通股加权平均数目为10.89589125亿股[22] - 2024年第四季度经营亏损为147,741千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45,063千元人民币[33] - 2024年全年经营亏损为303,533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217,285千元人民币[33] - 2024年第四季度持续经营业务期内亏损为587,327千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44,248千元人民币[33] - 2024年全年持续经营业务期内亏损为704,706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220,103千元人民币[33] - 2024年全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459,677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362,715千元人民币[33] - 2024年全年期间全面亏损总额为445,007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344,760千元人民币[34] - 2024年基本及摊薄每股亏损0.52元,2023年为0.07元;2024年全年基本及摊薄每股亏损0.42元,2023年为0.33元[35] - 2024年基本及摊薄每股美国存托股亏损15.67元,2023年为2.24元;2024年全年基本及摊薄每股美国存托股亏损12.66元,2023年为9.99元[35] 业务出售情况 - 2024年4月2日公司完成向陆金所出售虚拟银行业务,代价为现金9.33亿港元[11] 不同客户收入情况 - 2024年第四季度来自平安集团及陆金所的收入为1.90822亿人民币,较2023年同期的5.61128亿人民币下降66.0%;全年为13.07064亿人民币,较2023年的23.60108亿人民币下降44.6%[12] - 2024年第四季度来自第三方客户的收入为2.24405亿人民币,较2023年同期的3.20771亿人民币下降30.0%;全年为9.41039亿人民币,较2023年的11.61483亿人民币下降19.0%[12] 持续经营业务成本及开支情况 - 2024年第四季度持续经营业务收入成本为2.73亿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5.38亿人民币减少49.3%[18] - 2024年第四季度持续经营业务经营开支总额为1.65亿元,去年同期为3.91亿元,占收入百分比从44.3%降至39.7%[20] - 2024年第四季度持续经营业务研发开支为4100万元,去年同期为1.97亿元,占收入百分比从22.3%减至10.0%[20] - 2024年第四季度持续经营业务销售及营销开支为3900万元,去年同期为5900万元,占收入百分比从6.7%增至9.4%[25] - 2024年第四季度持续经营业务一般及行政开支为8400万元,去年同期为1.34亿元,占收入百分比从15.2%增至20.3%[25] 各业务板块收入情况 - 2024年第四季度数字化银行板块收入为0.9224亿人民币,较上一年同期的2.47131亿人民币下降62.7%;全年为4.59584亿人民币,较2023年的9.41901亿人民币下降51.2%[15][16] - 2024年第四季度数字化保险板块收入为1.40962亿人民币,较上一年同期的1.4072亿人民币增加0.2%;全年为5.4245亿人民币,较2023年的6.57213亿人民币下降17.5%[15][16] - 2024年第四季度加马平台板块收入为1.82025亿人民币,较上一年同期的4.94047亿人民币下降63.2%;全年为12.46069亿人民币,较2023年的19.22477亿人民币下降35.2%[15][16] - 2024年第四季度云服务平台收入为0.05051亿人民币,较上一年同期的3.34076亿人民币下降98.5%;全年为6.18088亿人民币,较2023年的12.45952亿人民币下降50.4%[14] 现金流量情况 - 2024年第四季度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5500万元,投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2.6亿元,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4600万元[23] - 2024年第四季度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5.5225亿元,2023年为17.4099亿元;2024年全年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27.6849亿元,2023年为64.8461亿元[42] - 2024年第四季度投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26.0463亿元,2023年所用现金净额为19.7255亿元;2024年全年投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110.6256亿元,2023年为31.8634亿元[42] - 2024年第四季度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4.6404亿元,2023年为3.2373亿元;2024年全年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28.2252亿元,2023年为21.3605亿元[42] 资产负债权益情况 - 2024年12月31日资产总额为39.67252亿元,2023年为80.68358亿元[38] - 2024年12月31日权益总额为25.03943亿元,2023年为29.47792亿元[40] - 2024年12月31日负债总额为14.63309亿元,2023年为51.20566亿元[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