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港(06198)

搜索文档
小时级→分钟级 “人工智能+”驱动港口智慧转型 AI赋能世界一流海洋港口建设
央视网· 2025-09-27 03:37
人工智能在交通运输行业的应用 - 聚焦交通运输行业高频刚需场景 包括港口智能化升级和智能铁路装备与系统研发[1] 青岛港运营效率提升 - 日均有超200万吨货物进出各个码头[1] - 码头和库场综合利用率提升15%[7] - 作业计划从小时级缩短为分钟级[7] 智能通关与物流优化 - 智能通关功能快速匹配编码 提高通关时效并节省成本[5] - 每周为客户接卸3到4船货物 包括铁矿石、铝矾土、铜精矿等货类[5] - 船舶到港前七天即可同步掌握靠泊信息[3] 技术基础设施建设 - 建成投产全自动化集中化码头一二三期工程[7] - 传统码头进行全面智能化改造 包括件杂货和干散货建造化码头[7] - 推进建设20多个数据模型及应用 涵盖港口服务、生产调度智能体等重点场景[8] 业务功能拓展 - 港口服务大模型可解答航线规划、排期制定和运价优化等问题[8] - 实现复杂作业系统的一键布局功能[8] - 从单一场景智能体向全域码头智能体全面推进[7] 实际运营案例 - 处理来自澳大利亚的货轮 满载20.54万吨铝矾土[3] - 实现足不出户一键获取到港及卸货全流程动态信息[5]
青岛港(601298) - H股公告

2025-09-26 10:01
股权结构 - 2025年6月30日,青岛港集团持有公司约55.56%股权[10] - 2025年6月30日,中远海运集团间接持有公司约22%的股权[7] - 2025年6月30日,中远海运港口间接持有公司约20%的股权[7] - 2025年6月30日,上海中海码头持有公司约15.64%的股权[11] 业绩数据 - 2025年上半年,集团完成货物吞吐量36149万吨,同比增长2.0%[23] - 2025年上半年,集装箱吞吐量1703万TEU,同比增长7.6%[2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实现营业收入94.34亿元,增幅4.0%[26]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实现毛利37.09亿元,增幅9.8%[26]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8.42亿元,增幅7.6%[26] 业务板块业绩 - 2025年上半年,集装箱处理及配套服务业绩为16.23亿元,占比39.1%,增长49.9%[28] - 2025年上半年,金属矿石等货物处理及配套服务业绩为3.03亿元,占比7.3%,增长2.1%[28] - 2025年上半年,液体散货处理及配套服务业绩为10.69亿元,占比25.8%,下降14.1%[28] - 2025年上半年,物流及港口增值服务业绩为8.73亿元,占比21.0%,增长3.8%[28] - 2025年上半年,港口配套服务业绩为2.81亿元,占比6.8%,增长0.4%[28] 业务运营数据 - 2025年上半年集装箱处理及配套服务国际中转箱量同比增长10.5%,海铁联运箱量150万TEU,同比增长15.1%[34] - 2025年上半年金属矿石等货物处理及配套服务开发新客户6家,货源增量超110万吨,揽货增量630万吨[39][41] - 2025年液体散货处理及配套服务争揽中转货源超300万吨,完成26万吨期货原油入库[45] - 2025年上半年完成场站业务246万TEU,同比增长16%;完成船舶代理2786艘次,同比增长5%[49] 财务状况 - 2025年6月30日预付款项较年初增加0.47亿元,增幅33.9%[53] - 2025年6月30日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较年初增加1.43亿元,增幅40.0%[53] - 2025年6月30日在建工程较年初减少5.73亿元,降幅45.9%[53] - 2025年6月30日短期借款较年初增加8.70亿元,增幅912.4%[53] - 2025年上半年集团现金净流入为32.33亿元[56] 股权变动与分红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山港投资减持H股13,739,000股,占总股本0.21%[118] - 减持后青岛港集团合计持股比例由55.77%降至55.56%[118] - 2025年6月30日公司总股本为64.911亿股,拟派发现金红利9.515953亿元[82] 其他信息 - 公司H股上市日期为2014年6月6日,A股上市日期为2019年1月21日[15] - 公司法定代表人为苏建光先生[14] - 公司运营管理五大港区,截至2025年6月30日运营114个泊位[19] - 2025年3 - 5月,王亚平、朱涛、李燕等人员职务有变动[77]
青岛港(06198)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9-26 08:33
股东持股结构 - 公司于2025年6月30日间接控股股东中远海运集团持股约22%[7] - 公司于2025年6月30日股东中远海运港口间接持股约20%[7] - 公司于2025年6月30日控股股东青岛港集团持股约55.56%[10] - 公司股东上海中海码头于2025年6月30日持股约15.64%[11] - 青岛港集团持有公司H股8418.5万股,约占已发行H股总数的7.66%[89] - 中远海运集团合计被视为拥有公司A股12.08亿股权益[89] - FIL Limited被视为间接持有公司H股9789.09万股权益[89] - 主要股东青岛港集团持有A股35.22亿股,占注册资本54.26%[85] - 中远海运港口发展有限公司持有H股2.06亿股,占H股总数18.78%[85] - 中远海运集团持有A股12.08亿股,占注册资本18.60%[87] - FMR LLC持有H股9865.35万股,占H股总数8.98%[87] - FIL Limited及其关联方合计持有H股9789.09万股,占H股总数8.91%[87] - 公司公众持股量不少于已发行股份总数的16.62%[89] 建议重组收购事项 - 建议重组涉及收购山东联合能源管道输送有限公司53.88%股权[11] - 建议重组涉及收购山东港源管道物流有限公司51.00%股权[11] - 建议重组涉及收购日照实华原油码头有限公司50.00%股权[11] - 建议重组涉及收购日照港油品码头有限公司100.00%股权[11] - 保留收购日照港油品码头100%股权及日照实华原油码头50%股权计划[65] 收入和利润(同比)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94.3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0%[26]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毛利37.0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8%[26] - 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28.4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6%[26]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股东净利润为30.97亿元人民币[113] - 2024年上半年公司股东净利润30.74亿元人民币[111] - 2025年上半年少数股东净利润2.92亿元人民币[109] - 营业收入从90.67亿元增至94.34亿元,增长3.6%[97] - 净利润从29.27亿元增至31.34亿元,增长7.1%[97]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从26.42亿元增至28.42亿元,增长7.6%[97] - 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8.56%至2,959.03百万元(2024年同期:2,725.68百万元)[100] - 净利润微增0.74%至3,096.64百万元(2024年同期:3,073.94百万元)[100]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6.42亿元,少数股东损益为2.85亿元[107] 成本和费用(同比) - 研发费用同比下降15.9%至23.22百万元(2024年同期:27.60百万元)[100] - 所得税费用同比增长48.9%至150.93百万元(2024年同期:101.33百万元)[100] - 支付的各项税费减少39.7%,从3.49亿元降至2.10亿元[104] 吞吐量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货物吞吐量36,149万吨同比增长2.0%[23] - 2025年上半年集装箱吞吐量1,703万TEU同比增长7.6%[23] - 2025年上半年干散杂货吞吐量1.27亿吨同比下降1.7%[23] - 2025年上半年液体散货吞吐量0.49亿吨同比下降10.1%[23] - 2025年上半年海铁联运箱量达150万TEU,同比增长15.1%[34] - 国际中转箱量同比增长10.5%[34] 分部业务表现 - 集装箱处理及配套服务分部业绩16.2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9.9%[28] - 液体散货处理及配套服务分部业绩10.6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4.1%[28] - 物流及港口增值服务分部业绩8.7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8%[28] - 集装箱处理及配套服务控股公司营业收入达141.38亿元,同比增长87.1%[34][35] - 集装箱处理及配套服务分部业绩为162.33亿元,同比增长49.9%[34][35] - 合营公司QQCT营业收入达339.99亿元,同比增长18.1%[37] - 金属矿石、煤炭及其他货物处理营业收入232.28亿元,同比增长11.0%[39][40] - 液体散货处理营业收入161.42亿元,同比下降17.4%[43][44] - 液体散货处理分部业绩106.85亿元,同比下降14.1%[43][44] - 物流及港口增值服务营业收入348.64亿元,同比下降1.5%[47] - 物流及港口增值服务营业收入34.8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5%,分部业绩8.7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8%[48] - 场站业务量246万TEU,同比增长16%;船舶代理2,786艘次,同比增长5%;货运代理2,337万吨,同比增长2%;仓储业务量132万吨,同比增长14%[49] - 港口配套服务营业收入5.9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8.1%;投资合营联营公司收益0.9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6%;分部业绩2.8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0.4%[51] 资产和负债变化 - 短期借款9.65亿元人民币,较年初增长912.4%;货币资金159.30亿元人民币,有息负债总额40.80亿元人民币[53][56] - 股东权益485.99亿元人民币,较年初增加18.07亿元人民币;归母股东权益增加15.36亿元人民币,少数股东权益增加2.71亿元人民币[57] - 在建工程6.75亿元人民币,较年初下降45.9%;合同负债3.64亿元人民币,较年初增长30.5%[53][55] - 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5.00亿元人民币,较年初增长40.0%;预付款项1.87亿元人民币,较年初增长33.9%[53] -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7.87亿元人民币,较年初增长39.5%;长期应付款1.48亿元人民币,较年初下降48.0%[53][55] - 公司总资产从2024年末的6274.98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025年6月30日的6641.29亿元人民币,增长366.19亿元人民币[91][92] - 货币资金从2024年末的126.73亿元人民币增至159.30亿元人民币,增长25.7%[91] - 应收账款从2024年末的20.85亿元人民币增至21.53亿元人民币,增长3.3%[91] - 短期借款从2024年末的0.95亿元人民币大幅增至9.65亿元人民币,增长912.4%[92] - 应付账款从2024年末的16.13亿元人民币降至13.76亿元人民币,减少14.7%[92] - 未分配利润从2024年末的215.93亿元人民币增至231.25亿元人民币,增长7.1%[92] - 公司总资产从2024年12月31日的4724.68亿元增长至2025年6月30日的5012.95亿元,增幅6.1%[94] - 货币资金从638.18亿元大幅增加至957.17亿元,增长49.9%[94] - 长期股权投资从2271.92亿元增至2321.94亿元,增长2.2%[94] - 流动负债从283.56亿元增至397.96亿元,增长40.3%[95] - 其他应付款从18.31亿元大幅增至28.76亿元,增长57.1%[95] - 未分配利润从151.89亿元增至169.83亿元,增长11.8%[95] - 2025年6月末股东权益合计424.40亿元人民币[113] - 2025年6月末专项储备余额2066万元人民币[109] - 2025年6月末未分配利润169.83亿元人民币[113] - 2025年6月末资本公积160.03亿元人民币[113] 现金流量表现 -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27.59亿元人民币;投资活动现金净流出7.00亿元人民币;筹资活动现金净流入11.71亿元人民币[58]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大幅增长60.7%至2,759.02百万元(2024年同期:1,716.69百万元)[101] - 期末现金余额大幅增长40.7%至15,440.73百万元(期初:12,207.74百万元)[103] - 筹资活动现金净流入1,170.60百万元(2024年同期:净流出337.47百万元)[103] - 利息收入同比增长15.9%至42.05百万元(2024年同期:36.29百万元)[100] - 购建固定资产支付现金减少22.3%至938.63百万元(2024年同期:1,207.80百万元)[10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72.1%,从1.81亿元增至3.11亿元[104]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增长20.9%,从18.68亿元增至22.59亿元[104]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大幅增长62.9%,从17.41亿元增至28.36亿元[104] - 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达18.80亿元,虽同比下降6.7%但仍保持高位[104] - 期末现金余额增长44.0%,从66.17亿元增至95.27亿元[106] - 现金净增加额增长66.5%,从18.95亿元增至31.55亿元[106] - 购建固定资产等支付的现金减少40.2%,从4.34亿元降至2.60亿元[104] 财务比率指标 - 总资产收益率4.85% 同比增加0.06个百分点[62]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6.47% 同比减少0.03个百分点[62] - 利息保障倍数61.95倍 同比增加2.39倍[62] - 流动比率1.99倍 同比增加0.33倍[62] - 应收账款周转率4.15倍 同比增加0.09倍[62] - 浮动利率计息负债28.32亿元人民币,占全部有息负债的69.4%;公司未对利率及汇率风险订立对冲安排[60][61] 资本投资与项目 - 重大资本投资2.09亿元人民币 用于粮食筒仓三期及液体化工码头罐区工程[63] - 大港港区转型建设国际邮轮港 业务逐步搬迁至董家口及前湾港区[69] - 计划加速第二座40万吨矿石码头建成投用 拓展港口发展空间[71] 股息分配 - 建议派发中期股息每10股人民币1.466元(含税),总金额约9.52亿元人民币[82] - 中期股息占公司2025年上半年可用于分配利润的35%[82] - 中期股息占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的33%[82] - 公司总股本为64.91亿股[82] - 2025年上半年对股东分配利润13.03亿元人民币[113] - 对股东的分配总额达23.80亿元,其中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分配为18.99亿元[107] 股本结构变化 - 公司设立时总股本为40亿股,每股面值人民币1元,发起人出资总额为118.3587亿元,折合股本40亿元,资本公积78.3587亿元[115] - 2014年H股首次发行募集资金净额19.959亿元,其中股本7.058亿元(7.058亿股),资本公积12.901亿元[115] - 2014年行使超额配售权增发7240.4万股H股,募集资金2.162亿元,其中股本7240.4万元,资本公积1.438亿元[116] - 2017年配售新H股2.43亿股,配售价每股港币4.32元(约人民币3.81元),总股本增至50.212亿股[117] - 2017年向上海中海码头定向增发内资股10.1552亿股,每股认购价人民币5.71元,总股本增至60.367亿股[117] - 2019年A股发行4.54376亿股,每股发行价人民币4.61元,总股本增至64.911亿股[11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总股本64.911亿股,其中A股53.92075亿股(占比83.07%),H股10.99025亿股(占比16.93%)[117] - 2025年上半年山港投资减持H股1373.9万股(占总股本0.21%),青岛港集团持股比例由55.77%降至55.56%[118] - 青岛港集团出资注入资产及负债106.5228亿元,折合股本36亿股,资本公积70.5228亿元,持股比例90%[115] - 其他五家发起人合计货币出资11.8359亿元,折合股本4亿股,资本公积7.8359亿元,合计持股比例10%[115] - 公司未持有任何库存股份[81] 会计政策和重要性标准 - 重要性标准:账龄超1年且单项往来款项余额占比超10%且金额超5000万元人民币的往来款项视为重要[128] - 重要性标准:单项应收款项坏账准备收回或转回金额大于5000万元人民币视为重要[128] - 重要性标准:少数股东权益占合并股东权益比例超10%或少数股东损益占合并净利润比例超20%的子公司视为重要[128] - 重要性标准:账面价值占合并总资产比例超5%或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收益占合并净利润比例超5%的合营/联营企业视为重要[128] - 重要性标准:单个项目投资总额超5000万元人民币的外购在研项目视为重要[128] - 重要性标准:单项在建工程余额或新增金额大于1亿元人民币的在建工程视为重大[128] - 重要性标准:单项合同金额大于1000万元人民币的承诺事项视为重要[128] -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合并成本与取得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正差确认为商誉,负差计入当期损益[130] - 合并报表编制:集团内所有重大往来余额、交易及未实现利润在合并时予以抵销[132] - 丧失子公司控制权:剩余股权按丧失控制权日的公允价值重新计量,处置对价与剩余股权公允价值之和减去应享份额的差额计入当期投资收益[134] - 外币资产负债表中资产和负债类项目采用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折算[138] - 外币利润表中收入和费用项目采用交易发生日即期汇率折算[138] - 金融资产分为三类:以摊余成本计量、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140] -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包括货币资金、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债权投资和长期应收款等[143]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包括应收款项融资和其他债权投资等[144] - 未分类为摊余成本或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债务工具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145] - 无控制、共同控制和重大影响的权益工具投资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147] - 金融工具减值以预期信用损失为基础确认损失准备[148] - 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应收款项融资和合同资产按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计量损失准备[148] - 金融工具信用风险分为三个阶段分别计量预期信用损失[149] - 金融工具减值按三阶段划分 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按未扣除减值准备的账面余额和实际利率计算利息收入 第三阶段按账面余额减已计提减值准备后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利息收入[150] - 应收款项融资及应收票据分为三个组合:应收银行承兑汇票组合 应收合并范围内公司的商业承兑汇票组合A 应收合并范围外公司的商业承兑汇票组合B[150] - 应收账款分为两个组合:组合A为应收合并范围内公司应收账款 组合B为应收合并范围外关联方及第三方应收账款[150] - 其他应收款及长期应收款分为五个组合:内部公司组合 代理业务应收款项组合 押金及保证金组合 应收股利组合 其他组合[151] - 划分为组合的应收账款 应收租赁款等通过违约风险敞口和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率计算预期信用损失[151] - 划分为组合的其他应收款及长期应收款通过违约风险敞口和未来12个月内或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率计算预期信用损失[151] - 计提或转回的损失准备计入当期损益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债务工具同时调整其他综合收益[152] - 金融负债分类为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负债和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154] - 存货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 采用成本加权平均法确定实际成本 低值易耗品采用一次转销法摊销[156] - 长期股权投资包括对子公司投资采用成本法 对合营企业和联营企业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157] - 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成本小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时,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59] - 集团与联营/合营企业逆流交易未实现损益中归属于集团的部分,需调整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160] - 新增投资成本小于按新增持股比例计算的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时,差额调整长期股权投资成本和营业外收入[161] -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时,账面价值减记至可收回金额[163] - 长期股权投资后续计量采用成本法时,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现金股利确认为当期投资收益[159] - 投资性房地产土地使用权摊销年限35-50年,年摊销率2.0%-2.
青岛港9月24日获融资买入1406.04万元,融资余额1.11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9-25 01:24
公司股价与融资融券情况 - 9月24日青岛港股价下跌0.81% 成交额1.66亿元 融资买入1406.04万元 融资偿还1099.78万元 融资净买入306.27万元 [1] - 融资融券余额合计1.12亿元 融资余额1.11亿元 占流通市值0.24% 低于近一年50%分位水平 [1] - 融券余量5.38万股 融券余额46.05万元 超过近一年60%分位水平 [1] 公司基本情况与业务构成 - 公司位于山东省青岛市 2013年11月15日成立 2019年1月21日上市 [2] - 主营业务包括集装箱、金属矿石、煤炭、原油等货物装卸及配套服务、物流及港口增值服务、金融服务等 [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装卸及相关业务56.72% 物流及港口增值服务36.96% 港口配套服务-销售油电及其他3.25% 港口配套服务-租金收入1.95% 港口配套服务-工程等劳务1.13% [2] 财务表现与股东结构 - 2025年1-6月实现营业收入94.34亿元 同比增长4.04% 归母净利润28.42亿元 同比增长7.58% [2]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3.57万户 较上期增加14.46%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28.18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56.87亿元 [3] 机构持仓变动 - 南方标普中国A股大盘红利低波50ETF联接A(008163)新进第八大流通股东 持股2262.29万股 [3]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位居第十大流通股东 持股1928.39万股 较上期增加2.01万股 [3] - 易方达稳健收益债券A(110007)退出十大流通股东之列 [3]
青岛港跌0.81%,成交额1.66亿元,今日主力净流入-677.93万
新浪财经· 2025-09-24 08:58
股价表现 - 9月24日股价下跌0.81% 成交额1.66亿元 换手率0.36% 总市值555.64亿元[1] 概念题材 - 地处中韩自贸区核心位置 受益于中韩自贸协议签署[2] - 具有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地位 是世界第七大港青岛港区的唯一综合运营商[2] - 与华为签署合作协议 加速拓展智慧港口业务[3] - 所属概念板块包括低市盈率 港口运输 中特估 区块链 RCEP概念等[6]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94.34亿元 同比增长4.04%[6]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28.42亿元 同比增长7.58%[6]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装卸及相关业务56.72% 物流及港口增值服务36.96% 港口配套服务-销售油电及其他3.25% 港口配套服务-租金收入1.95% 港口配套服务-工程等劳务1.13%[6] 分红情况 - 最近三年股息率分别为4.80% 4.74% 3.45%[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28.18亿元[7] - 近三年累计派现56.87亿元[7] 资金流向 - 9月24日主力净流出677.93万元 占成交额0.04%[3] - 近3日主力净流入183.45万元 近5日净流出1255.93万元 近10日净流入4.35万元 近20日净流入2299.19万元[4] - 主力持仓占比5.45% 无控盘现象 筹码分布非常分散[4] 技术分析 - 筹码平均交易成本为8.03元[5] - 近期出现吸筹现象但力度不强[5] - 股价靠近支撑位8.49元[5] 股东结构 - 截至2025年6月30日股东户数3.57万户 较上期增加14.46%[6] - 南方标普中国A股大盘红利低波50ETF联接A新进第八大流通股东 持股2262.29万股[8]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增持2.01万股至1928.39万股 位列第十大流通股东[8]
三部门:推进联运组织一体协同,加快提升全链条效能
新浪财经· 2025-09-24 07:03
联运集约化运营 - 推动青岛港等港口强化港铁作业组织协同 支持铁路港站与港口生产作业一体化管理 [1] - 推广应用数字化智能化手段实现快速通关和装卸转运 有效减少短倒运输 [1] - 鼓励铁路港口航运企业通过合资公司或企业联盟形式提供全程联运服务 [1] 联运产品质量效率提升 - 在全国主要集装箱铁水联运港口开通铁水快线产品 固定班列运行线并推行客车化运行 [1] - 加强班列时刻与班轮船期协同对接 构建班列加班轮的铁水快线网络 [1] - 推动宁波舟山港试点双层高集装箱运输模式 在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培育长途精品班列和短途多式联运班列 [1] - 到2027年实现集装箱铁水联运快线网络覆盖全国主要联运港口 [1] 公转铁与散改集运输支持 - 推进营口港锦州港唐山港青岛港等9个港口与铁路合作拓展粮食化肥等货源 [1] - 加快中长距离货物运输公转铁 推动内陆场站及工厂园区创新散改集装卸工艺 [1] - 扩大源头散改集规模 推进港口与铁路汽车生产企业合作发展商品小汽车笼车班列铁水联运 [1] 国际集装箱联运衔接优化 - 大连港天津港青岛港等11个港口推进海运航线与中欧班列中老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融合发展 [1] - 加强与中欧班列集结中心联动 发展加挂补轴阶梯集结等中转集结班列 [1] - 推动优化海关查验流程 提升国际集装箱铁水联运时效性 [1]
青岛港涨0.82%,成交额2.08亿元,近5日主力净流入-1531.79万
新浪财经· 2025-09-23 08:19
核心观点 - 青岛港作为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和世界第七大港的唯一综合运营商 受益于中韩自贸区及华为智慧港口合作 经营业绩稳步增长 股息率保持较高水平 但主力资金趋势不明显且筹码分散 [2][3][6] 股价与交易数据 - 9月23日股价上涨0.82% 成交额2.08亿元 换手率0.45% 总市值560.18亿元 [1] - 当日主力净流入1015.95万元 占成交额0.05% 行业排名第9/35名 无连续增减仓现象 [3] - 近5日主力净流出1531.79万元 近20日净流入1626.82万元 主力持仓占比4.56% 筹码分布非常分散 [4] 基本面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94.34亿元 同比增长4.04% 归母净利润28.42亿元 同比增长7.58% [6] - 近三年累计分红56.87亿元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28.18亿元 [7] - 最近三年股息率分别为4.80%、4.74%、3.45% [2] 业务构成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装卸及相关业务56.72% 物流及港口增值服务36.96% 港口配套服务合计6.33% [6] - 主要从事集装箱、金属矿石、煤炭、原油等货物装卸及配套服务 同时提供物流、金融等港口增值服务 [2][6] 战略定位 - 位于环渤海与长三角港口群中心地带 占据东北亚港口沿线中心位置 [2] - 作为百年老港和一带一路重要节点 是世界第七大港青岛港区的唯一综合运营商 [2] - 与华为签署合作协议 共同拓展智慧港口业务 [3] 股东结构 - 截至2025年6月30日股东户数3.57万户 较上期增加14.46% [6] - 南方标普中国A股大盘红利低波50ETF联接A新进第八大流通股东 持股2262.29万股 [8]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增持2.01万股至1928.39万股 位列第十大流通股东 [8] 技术指标 - 筹码平均交易成本8.03元 近期获筹码青睐且集中度渐增 [5] - 股价位于压力位8.72元与支撑位8.49元之间 呈现区间波段特征 [5]
从80%依赖进口到100%自主可控 青岛港自动化码头硬核逆袭
新浪财经· 2025-09-23 04:33
核心观点 - 青岛港通过自主研发实现全自动化码头软硬件完全国产化 从80%依赖进口到100%自主可控 并在投产后迅速刷新世界效率纪录[1] 技术突破 - 组建12个攻坚组联合科研院所 历时两年多完成28000多个配件的国产替代[1] - 第三代纯国产自动化码头于2023年正式投产[1] - 码头投运第4天桥吊平均单机作业效率即突破世界纪录[1] 国产化进程 - 原自动化码头80%软硬件依赖进口 面临采购周期长达半年以上 软件年更新一次的效率制约[1] - 实现100%自主可控后 国产设备不仅完成替代 更在性能上实现超越[1]
山东港口青岛港在全国“人工智能+”应用与技能大赛中斩获佳绩
齐鲁晚报网· 2025-09-22 14:39
公司技术成就 - 山东港口青岛港凭借"基于CV大模型的门机抓斗行进安全防护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获首届"AI领航杯"人工智能+交通运输大赛一等奖 [1] - 公司凭借"基于多源融合定位的港口L4级无人驾驶集卡混行作业系统研发与示范项目"同获三等奖 [1] - 获奖项目涵盖码头前沿装卸和水平运输两大关键环节 体现人工智能与港口主营业务深度融合的系统性规划 [1] 技术应用细节 - 门机抓斗安全防护项目通过计算机视觉大模型实现智能感知、风险辨识与自动防护 提升干散货作业本质安全水平与作业效率 [2] - 无人驾驶集卡项目通过高精度多源融合定位技术实现复杂港区环境下的安全高效稳定运行 支持无人驾驶与有人驾驶车辆协同作业 [2] - 无人驾驶集卡项目为规模化可复制的无人化集装箱转运解决方案提供重要实践范例 [2] 公司战略方向 - 公司将持续加大科技研发投入 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港航领域的创新应用 [2] - 公司致力于打造更具影响力的智慧绿色港口标杆 支持交通强国和海洋强国建设 [2] - 获奖体现山东港口一体化改革发展背景下科技赋能与智慧引领的成效 [1]
码头上的全球贸易
经济观察报· 2025-09-21 07:45
中国港口角色转型 - 山东港口从单一港口运营商向港口综合服务商转型 从码头装卸工向跨国供应链设计者和组织者转变 [1][3] - 公司拥有370余个泊位和260余条外贸集装箱航线 连接全球180多个国家地区和700余个港口 [3] - 公司发起全球物流供应链生态联盟和中国港口采购供应链联盟 提供多式联运物流设计和融资服务 [24] 货物吞吐量数据 - 2024年公司货物吞吐量突破18亿吨 集装箱吞吐量超4400万标箱居全球第二位 [2] - 原油进口量占全国1/3以上 铁矿石进口量占全国近1/4 铝矾土进口量占全国近3/5 粮食进口量占全国近1/5 [2] - 2025年1-8月件杂货班轮业务量近2000万吨 同比增长77% 新开9条航线并扩容6条存量航线 [5] 件杂货与出海投资 - 件杂货主要包括机电设备 工程机械和汽车 主要流向非洲 北美 南美等地区 [4][5] - 中国企业出海投资带动装备出口 2024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1922亿美元同比增长84% [5] - 2025年1-8月中企海外新签项目达1143个 1-6月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93319亿元人民币增长137% [6] 区域贸易热点 - 印尼成为中企建厂热点 2025年1-7月山东对印尼出口同比增长477% 进口同比增长727% [7] - 山东连续3年成为东盟最大出口地 1-7月山东机电产品出口59903亿元同比增长107% [7][8] - 青岛港打造中国北方基本港 开通东南非直达周班快航使货物交付效率提升30% [6] 原油业务变化 - 公司原油进口量占全国1/3以上 拥有直通地炼的原油管道年输油能力237亿吨 [10] - 2025年1-8月原油外进量同比下降29% 因油价飙升导致地炼开工率跌至50%以下 [11][12] - 新能源转型加速 山东省新能源装机占比超51% 青岛港新能源汽车出口量同比增长16倍 [12] 铁矿石与钢材贸易 - 2025年1-8月铁矿石外进量上涨19% 公司通过混兑业务和矿石超市满足客户需求 [15][16] - 钢材出口量显著增长 上半年山东出口钢材5573万吨同比增加192% 其中型钢出口增长922% [17] - 日照市前7个月钢材出口2062万吨同比增长103% 对东盟出口钢材增长196% [18] 其他货种表现 - 烟台港铝土矿进口量同比增长超70% 236艘次同比增长65% [21] - 粮食进口量同比下滑213% 因国际粮价飙升和国内自给率提高 [21] - 青岛港纸浆进口量增长18% 受益于消费提振政策带动包装用纸需求 [21] 全球产业链地位 - 中国从全球产业链接入者向驱动者和战略枢纽转变 成为产业链发起点和关键循环节点 [22] - 港口反映国际产业变化趋势和全球经贸关系 成为宏观经济晴雨表和风向标 [3][22] - 全球产业链重构推动港口功能升维 需要参与国际竞争并适应国内外经济结构调整 [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