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集团(06090)

搜索文档
9月21-27日港股IPO观察:25家递表,其中12家企业冲刺A+H
搜狐财经· 2025-09-29 10:29
港股市场IPO活动概况 - 9月21日至9月27日期间港股市场共有25家公司提交招股书 3家公司通过聆讯 5家公司正在进行招股 2只新股成功上市 [1] 递表企业汇总 - 25家递表企业中有12家为已登陆A股的企业 包括大洋电机、天赐材料、格林美等 冲击"A+H"两地上市 [2] - 申报板块以主板为主 仅宝盖新材选择创业板(GEM)上市 [3][14] - 保荐人阵容涵盖华泰国际、花旗、摩根大通、中信证券、中金公司等国内外知名机构 [3] 重点递表企业业务亮点 - 大洋电机为全球领先高效电机及电驱动系统供应商 2024年全球第三方HVAC电驱动解决方案供应商排名第二 中国及北美排名第一 [4] - 天赐材料专注于锂离子电池材料领域 2022年净利润达人民币58.44亿元 [5] - 格林美为关键金属资源回收行业引领者 2024年镍、钴及钨资源回收量在中国排名第一 [6] - 云迹科技为酒店场景机器人服务企业 2024年同时在线机器人数量单日高峰超过36,000台 全球排名第一 [7] - 中微半导为中国领先智能控制解决方案提供商 2024年MCU出货量中国排名第一 [9] - 万辰集团为中国领先规模零食饮料零售企业 旗下品牌好想来2024年GMV位列中国零食饮料零售品牌榜首 [10] - 双林股份为全球传动驱动智能零部件制造商 2024年汽车座椅水平驱动器全球市场占有率15.1% 全球排名第二 [11] - 山金国际为中国领先黄金生产商 黄金产量中国排名第六 黄金储量中国排名第四 [12] - 可胜技术为全球塔式光热发电解决方案提供商 2011-2014年聚光集热系统市场份额达57.9% [13] - 极飞科技为全球领先农业机器人公司 2024年收入同比增长73.6%至人民币10.66亿元 [15] - 东方科脉为全球最大商用端智能物联电子纸显示解决方案厂商 全球市场份额26.3% [16] - 晶晨股份为全球领先系统级半导体设计厂商 2024年家庭智能终端SoC芯片领域中国大陆排名第一 全球排名第二 [18] - 和林微纳MEMS精微屏蔽罩全球市场占有率约19.7% 排名全球第二 半导体测试探针国内市占率从2024年12%提升至2025年18% [19] - 优艾智合为移动操作机器人企业 2024年以12.0%市场份额居中国行业第一 以6.1%份额登顶全球榜首 [22] - TOP TOY为中国规模最大潮玩集合品牌 2022-2024年GMV复合年增长率超过50% [24] - 英派药业-B为创新驱动型生物技术公司 全球仅三家同时拥有商业化阶段PARP1/2抑制剂和临床阶段新一代PARP1选择性抑制剂企业之一 [26] 通过聆讯企业 - 长风药业专注于治疗呼吸疾病生物医药领域 2024年毛利率高达80.85% [31] - 挚达科技为全球最大家用电车充电桩提供商 2024年收入人民币5.9亿元 [32] - 金叶国际为机电工程承建商 专门提供暖气、通风及冷气调节系统服务 [33] 招股中企业 - 长风药业计划全球发售4119.80万股 最高招股价14.75港元 首日孖展认购倍数约18.74倍 [36] - 紫金黄金国际计划全球发售3.49亿股 最高招股价71.59港元 基石投资者包括GIC、高瓴资本、贝莱德等知名机构 [37] - 西普尼计划全球发售1060.0万股 招股价区间27.00-29.60港元 首日孖展认购倍数约15.69倍 [38] - 博泰车联计划全球发售1043.69万股 最高招股价102.23港元 [39] - 奇瑞汽车于9月25日成功上市 [41] 新股上市表现 - 不同集团上市首日收盘价较发行价上涨43.96% 报102.50港元 [42] - 奇瑞汽车上市首日成交金额达26.0亿港元 实际换手率47.50% 收盘总市值约1840.90亿港元 [43] 行业分布特征 - 递表企业覆盖新能源材料、半导体、智能制造、生物医药、消费零售等多个高增长领域 [2][4][5][6][9][10][12][15][16][18][19][22][24][26] - 机器人及智能驾驶领域集中度提升 云迹科技、优艾智合、魔视智能等企业均选择18C章节上市 [7][22][23] - 消费领域呈现复苏态势 TOP TOY、万辰集团等零售企业递交上市申请 [10][24]
不同集团(06090) - 2025 - 中期业绩
2025-09-26 13:11
中期报告豁免与披露安排 - 公司豁免编制及刊发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报告或中期摘要报告[4] - 招股章程已包含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及2024年同期比较财务数据[3][4] - 豁免依据上市规则第13.48(1)条附注规定[3][4] 招股章程与公告信息 - 招股章程包含企业管治守则合规声明及解释[4] - 招股章程发布日期为2025年9月15日[3] - 本公告发布日期为2025年9月26日[5] 信息获取渠道 - 财务业绩可通过联交所网站www.hkexnews.hk及公司网站www.butong.com查阅[5]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注册地为开曼群岛[2] - 公司股份代号为6090[2] - 董事会由3名执行董事及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5]
BeBeBus母公司不同集团在港交所上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6 10:07
公司上市表现 - 高端育儿品牌BeBeBus母公司不同集团于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股票代码06090 HK [1] - 上市前一日暗盘交易高开高走 收盘大涨超41% 显著高于发行价 [1] - 上市首日股价延续涨势 截至9月26日收盘公司总市值突破94亿港元 [1] 财务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营收从5 07亿元增至12 49亿元 三年间年复合增长率达56 9% [1] - 同期毛利翻近三倍 年复合增长率提升至61 3% [1] - 经调整净利润年复合增长率达236 8% [1]
BeBeBus的成长逻辑:敢为不同,所以看见不一样的未来
中金在线· 2025-09-25 09:20
公司上市表现 - 母公司不同集团于2025年9月23日在港交所主板上市 股票代码06090 HK 成为高端母婴消费科技第一股 [1] - 暗盘交易收盘大涨超41% 上市首日股价大涨43 96% 总市值突破93亿港元 [1] 财务增长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营收从5 07亿元增至12 49亿元 三年复合增长率56 9% [2] - 同期毛利翻近三倍 复合增长率61 3% 经调整净利润复合增长率高达236 8% [2] 市场定位与战略 - 品牌切入高端母婴市场 拒绝同质化竞争 以创造不同为核心价值主张 [5] - 通过前瞻性洞察回应新生代父母对社交价值 使用价值与情绪价值的多重需求 [5] 产品创新与设计 - 首款产品艺术家婴儿推车采用一体注塑成型工艺和镁合金材质 月销售额破千万 [8] - 建立原创美学中心与自研自产工厂 拥有200项国内专利和17项国际专利 [17] - 应用跨领域技术创新 如跑车级Cobra记忆棉专利用于儿童安全座椅 [16] 用户洞察与共创机制 - 精准锚定90后 95后父母群体 强调育儿与悦己的平衡 [11] - 建立用户体验研究中心 联动1 6万达人共创 深度调研2000多名宝妈痛点 [15] - 通过用户共建机制 如蝴蝶车产品与13位多元背景妈妈深度共创 上线7天登顶天猫热销榜 [15] 产能与全球化布局 - 2021年在宁波建立自研自产工厂 计划2026年建成第二工厂 年产能达80万件 [17] - 业务拓展至欧洲 北美 日韩等主要国际市场 实现本土化深耕与全球化拓展双驱动 [19] 行业背景与趋势 - 中国中高端育儿市场规模从2020年256亿元增至2024年340亿元 预计2029年突破509亿元 [9] - 行业传统逻辑以功能堆砌和价格战为主 BeBeBus通过差异化设计打破常规 [5] 产品迭代与场景拓展 - 从婴儿推车 安全座椅等核心产品延伸至亲子出行 睡眠 喂养 卫生护理四大场景 [19] - 安全座椅集成感应雷达自动旋转和APP控制功能 基于真实使用场景持续迭代升级 [18]
港交所迎来“母婴第一股”!这也是宁波第150家上市公司
新浪财经· 2025-09-25 06:17
上市概况 - 不同集团于9月23日在香港联交所上市 成为港股母婴第一股 发行价71.2港元/股 发行1098.09万股 募资7.18亿港元 [2] - 上市首日以100.40港元/股开盘 报收102.50港元/股 涨幅43.96% 成交额3.70亿元 换手率4.14% [2] - 截至9月24日11时股价报104.30港元/股 最新市值93.02亿港元 [2] 公司背景 - 上市主体为创造不同控股(宁波)有限公司 注册地址宁波奉化 运营主体均在宁波 [2] - 公司成立于2018年11月 是一家以科技驱动的家庭生活产品公司 [2] 品牌地位 - 2019年创立高端母婴品牌BeBeBus 按2024年GMV计算 在中国中高端耐用型育儿产品品牌中排名第一 [3] - 核心产品矩阵覆盖亲子出行、睡眠、喂养、卫生护理四大场景 包括婴儿推车、安全座椅、婴儿床等 [3]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7.26亿元 同比增长24.7% 经调整净利润4850.7万元 同比增长72.14% [3] - 2022年至2024年营收复合增长率56.9% 经调整净利润复合增长率236.8% [3] 业务拓展 - 已初步进入韩国市场 计划拓展东南亚及欧美地区 [3] - 募集资金将用于提升生产能力、扩大海外市场、品牌活动及销售网络 [3] - 计划在奉化建设第二生产工厂 年产80万台智能安全座椅等产品 预计2026年投产 [3]
不同集团完成香港上市,毕马威作为其申报会计师提供专业服务
搜狐财经· 2025-09-24 02:07
公司上市信息 - 不同集团于2025年9月23日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完成首次公开发行并上市 股票代码为HK 6090 [1] - 毕马威作为不同集团上市的申报会计师 全程参与该上市项目并提供专业服务 [1] 公司业务与品牌 - 不同集团是一家专注于设计并销售育儿产品的中国公司 [3] - 公司首个品牌BeBeBus创立于2019年 专注于服务中高端消费者 [3] - BeBeBus已成为中国育儿产品市场的知名品牌 [3] - 产品组合覆盖亲子出行 亲子睡眠 亲子喂养及卫生护理四大场景 [3]
网红婴儿车不同集团上市,创始人年薪翻倍涨,员工社保有缺口
南方都市报· 2025-09-23 15:32
上市概况 - 公司于2024年9月23日在港交所主板上市 股票代码6090 成为母婴消费科技第一股 发行价71.20港元/股 首日收盘价102.5港元/股 较发行价上涨43.96% [1] - 全球发售1098.09万股股份 其中香港公开发售109.81万股 国际配售988.28万股 香港公开发售获3317.47倍认购 国际发售获7.37倍认购 净筹资约7.18亿港元 [2] - 基石投资者包括信庭基金 华泰资本投资及GreatPraise 合共认购164.25万股 占发售总数14.96% 禁售期至2026年3月22日 [4][5] 股权结构 - 创始人汪蔚通过WANGBOYAN持股46.55% 联合创始人沈凌通过SLING持股5.95% [5] - 主要机构股东包括天图投资持股8.13% 高榕创投持股8.61% 经纬创投持股6.89% 泰康人寿持股4.52% 所有主要股东受禁售承诺限制至2026年3月22日 [7][8] 财务表现 - 营收从2022年5.07亿元增长至2024年12.49亿元 三年增长近150% 2025年上半年营收7.26亿元 同比增长24.7% [9] - 毛利率保持较高水平 2022年至2024年分别为47.7% 50.2% 50.4% 2025年上半年为49.4% [9] - 经营溢利率持续改善 从2022年2.9%提升至2024年11.6% 2025年上半年达到13.9% [10] 业务结构变化 - 出行场景收入占比从2022年64.1%下降至2024年45.7% 2025年上半年进一步降至35.5% [10] - 婴儿护理场景收入占比从2022年8.2%上升至2024年31.1% 2025年上半年达到42.3% [10] - 出行场景毛利率高于婴儿护理场景 2025年上半年分别为49.5%和43.4% [11] 营销与研发投入 - 销售及分销支出占总营收比例均超过30% 2022年至2024年分别为1.89亿元 2.86亿元 3.91亿元 2025年上半年为2.25亿元 [13] - 推广开支占销售费用超七成 三年半累计花费8.15亿元 计划将上市所得款项净额34.1%约2.45亿港元用于品牌活动及销售网络扩大 [13] - 研发投入相对较低 2022年至2024年分别为0.16亿元 0.24亿元 0.21亿元 2025年上半年为0.11亿元 研发开支占比从2022年3.2%下滑至2025年上半年1.5% [16] 运营管理 - 创始人薪资显著增长 汪蔚薪资从2022年151.7万元增至2024年752.1万元 2025年上半年已达773万元 [5][6] - 存在社保缴纳缺口 2022年至2024年社保及住房公积金缺额分别为590万元 770万元 940万元 2025年上半年缺额540万元 [6] - 生产模式以外包为主 仅自行生产儿童安全座椅及部分餐椅 其他产品均外包生产 [16] 市场与品牌 - 公司主打高端育儿产品市场 产品价格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如婴儿推车售价主要在两千元左右 最高达1.68万元 [16] - 主要通过小红书平台进行营销推广 bebebus话题浏览量突破1.1亿 讨论量达83万 [14] - 产品质量投诉较多 黑猫投诉平台显示关联投诉达293条 涉及婴儿推车质量及纸尿裤异物等问题 [16]
BeBeBus上市首日涨近44%,创始人身家暴涨
36氪· 2025-09-23 11:10
上市表现与股权结构 - 公司于9月23日在港交所上市 收盘股价102.5港元/股 较发行价71.20港元上涨43.96% [1] - 全球发售1098.09万股股份 香港公开发售占10%获3317.47倍认购 国际发售占90%获7.37倍认购 [1] - 两位创始人合计持有4764.09万股 上市首日身家增加9.62亿港元 [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4年全年收入12.49亿元 毛利6.29亿元 毛利率达50.4% 年内利润5851.6万元 [3] - 2022年至2024年收入持续增长:5.07亿元→8.52亿元→12.49亿元 2025年上半年收入7.26亿元 [6] - 2023年实现扭亏为盈 2022年净亏损2122.9万元 2023年纯利2722.4万元 2024年纯利5851.6万元 [7] 营销策略与费用 - 三年半推广费用累计达8.15亿元(2022年1.35亿元→2024年2.95亿元→2025年上半年1.75亿元) [7] - 与超过1.6万名达人合作 其中约20位KOL粉丝超百万 小红书和抖音引发83万篇内容创作 [4] - IPO净筹资7.18亿港元中34.1%(2.45亿港元)用于营销 包括6536万港元达人合作、6536万港元广告位租赁、5459万港元电商广告 [4] 产能与供应链建设 - 25.7%募资(1.85亿港元)用于产能提升 其中1.41亿港元建设宁波新工厂 [5] - 新工厂设计年产能80万件(安全座椅30万把+推车30万台+婴儿床10万张+餐椅10万把) 预计2026年竣工 [5] - 现有工厂2024年设计产能18万件 实际产量14.02万件 [5] 产品销售与定价 - 主打高端母婴产品 婴儿推车平均售价1158-1863元 最高配置组合达1.77万元 [1] - 2024年销量:儿童安全座椅11.5万把 婴儿推车18万台 婴儿床2.9万张 餐椅1.6万把 [5] - SKU数量从2022年底306个增至2025年6月459个 [6] 渠道扩张与市场布局 - 电商店铺数量从2022年8家增至2025年6月16家 分销商从56家增至155家 [6] - 第三方门店从742家扩张至3400家 [6] - 海外市场收入占比极低:2024年60.5万元(vs内地12.48亿元) 2025年上半年96.6万元(vs内地7.25亿元) [5] 行业背景与战略定位 - 瞄准高端育儿产品市场缺口 认为中国富裕家庭(资产600万以上)数量将从2020年500万增至2029年540万 [8] - 尽管新生儿人口下降 但消费升级和三胎政策可能带来新机会 [8] - 但2024年富裕家庭数量实际减少1.4万户至512.8万户 [9]
不同集团港股募7.8亿港元首日涨44% 销售费用率超3成
中国经济网· 2025-09-23 09:00
上市表现 - 不同集团于香港交易所上市 开盘价100.40港元 收盘价102.50港元 较发行价上涨43.96% [1] - 全球发售股份总数10,980,900股 其中香港发售1,098,100股 国际发售9,882,800股 [1][2] - 最终发行价71.20港元 募集资金总额781.84百万港元 净额718.26百万港元 [2][3] 资金用途与承销团队 - 募集资金将用于提升生产能力、扩大海外市场、品牌活动、销售网络扩张、新品研发及营运资金 [3] - 联席保荐人为中信证券(香港)与海通国际资本 联席全球协调人包括中信里昂证券与富途证券 [3] 基石投资者 - 三家基石投资者各获配547,500股 各占发售股份4.99% 包括信庭基金、上海通怡/华泰资本投资组合、Great Praise基金 [4][5] - 基石投资者合计持股1,642,500股 占发售股份14.96% 占上市后总股本1.81% [5] 财务表现 - 收入从2022年507.2百万元增长至2024年1,248.9百万元 2025年上半年达725.8百万元 [5][6] - 毛利率从2022年47.7%提升至2024年50.4% 2025年上半年为49.4% [6] - 净利润从2022年亏损21.2百万元转为2024年盈利58.5百万元 2025年上半年盈利48.5百万元 [6] 现金流与费用结构 - 经营活动现金流从2022年29.5百万元增至2024年140.4百万元 2025年上半年为117.0百万元 [7][8] - 销售及分销开支占比从2022年37.2%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30.9% [8] - 推广开支占销售费用比例从2022年71.7%升至2025年上半年77.9% [9]
BeBeBus今日上市:股价突破100港元、涨超40%
观察者网· 2025-09-23 08:57
公司上市表现 - 不同集团于2025年9月23日在港交所上市 开盘一度涨超41% 股价突破100港元/股 午后持续拉升 截至发稿股价涨约44.66% 总市值约93.47亿港元[1] - 从提交招股书到完成上市耗时不足两个月 8月15日递交招股书 未满一个月通过聆讯 一个月时启动公开招股[3] - 基石投资者认购1500万美元 公开发售部分孖展超额认购16.4倍 处于中等偏上水平[4]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7.26亿元 同比增长24.7% 显著低于过去50%以上的高速增幅[4][6] - 2022年至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07亿元 8.52亿元 12.49亿元 2023年同比增68% 2024年降至46.56%[5] - 2022年至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21亿元 0.27亿元 0.59亿元 2023年扭亏增228.24% 2024年增114.94%[6]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0.49亿元 同比增长72.14% 增速较前两年显著下降[7] - 销售与推广费用占比超过三成 公司未披露CAC/LTV健康度[4] 产品与市场地位 - BeBeBus婴儿推车及配件平均售价1444元 儿童安全座椅2183元 婴儿腰凳438元 睡眠场景婴儿床3253元 婴儿睡袋213元 枕头257元 餐椅730元[7] - 按2024年GMV计 BeBeBus在中国中高端耐用型育儿产品品牌中排名第一[5] - 公司成立于2018年 2019年推出BeBeBus品牌 五年内成长为知名品牌[5] 行业背景 - 中高端育儿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从2020年256亿元增至2024年340亿元 预计2029年达509亿元[10] - 港交所对高端母婴赛道企业展现较高关注度 相关企业上市进程显著提速[8] - Z世代父母对个性化 智能化 可持续性的追求将推动产业升级 智能监控婴儿床 AI辅食搭配系统 环保婴童服饰成为竞争关键[11] 同业对比 - 纽曼思作为母婴营养品企业 2024年9月30日提交招股书 2025年1月10日完成上市 全程不足四个月[10] - 纽曼思藻油DHA产品2023年以20.5%市占率位居国内品牌首位 产品定位高端 藻油DHA单价4-9元/粒 显著高于市场平均2-3元/粒[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