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吉亚医疗(06078)

搜索文档
海吉亚医疗(6078.HK)获控股股东增持166.5万股
格隆汇· 2025-09-18 09:41
控股股东增持情况 - 公司创始人、控股股东、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朱义文于2025年9月18日增持166.48万股公司股票[1] - 此次增持通过二级市场进行,涉及股份数量为1,664,800股,平均价格为每股13.8284港元,最高价格为每股14.0500港元,总代价约为2,302万港元[2] - 增持后朱义文持股总数从284,566,615股增加至286,231,415股,持股比例从46.01%上升至46.28%[2] 股东持股历史 - 自公司上市以来朱义文从未减持公司股票,并已完成22次二级市场增持操作[1] - 此次增持通过可影响受托人行使酌情权的信托安排进行,持股类别为普通股[2] - 公司总已发行普通股数量为618,499,000股[2]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份代码为06078,上市名称为Hygeia Healthcare Holdings Co., Ltd.[2] - 此次权益变动通过联交所表格3A进行披露,表格序号为DA20250918E00370[2] - 披露日期与交易日期均为2025年9月18日,属于场内交易[2]
海吉亚医疗(06078.HK):业绩短期承压 看好长期稳步修复
格隆汇· 2025-09-15 20:34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收和利润出现下滑 营收19.90亿元同比下降16.47% 归母净利润2.47亿元同比下降35.76% 主要受DRG/DIP医保支付改革阶段性影响[1] - 公司通过优化业务结构 提升技术型服务占比 加强人才建设 并推进精细化管理 预期收入端将逐步修复 盈利能力有望回升[1][2] - 经营性现金流大幅改善 净额达4.56亿元同比增长29.91% 营运资金管控能力增强[3] 财务表现 - 营收19.90亿元同比下降16.47% 归母净利润2.47亿元同比下降35.76% 经调整净利润2.63亿元同比下降34.5%[1] - 毛利率26.57%同比下降5.19个百分点 主因收入端承压而成本呈刚性[2] - 经调整净利率13.2%同比下降3.6个百分点[1][2] - 经营性现金流净额4.56亿元同比增长29.91% 净现比大幅提升94.3个百分点[3] 业务运营 - 医院业务收入19.42亿元同比下降15.83% 其中门诊收入同比下降11.12% 住院收入同比下降18.39%[1] - 就诊人次约220万人同比持平[1] - 技术型服务收入占比较去年同期提升2.3个百分点 微创及介入手术量同比提升7.1% 三四级手术稳步增长[1] - 高级职称人员达909人较年初增加52人[1] 费用与效率 - 销售费用率上升0.06个百分点 管理费用率上升1.06个百分点 财务费用率上升0.18个百分点[2] - 管理费用增加主因推进AI与信息化建设 优化非医疗岗位配置及考核体系 已优化人员67人较2024年底减少5.6%[2] - 贸易应收款项较年初减少10.7% 快于收入环比降幅3.6%[3] - 存货周转率下降0.53 固定资产周转率下降0.21 应收账款周转率下降0.07[3] 未来展望 - 随政策逐步消化 业务结构持续优化 叠加人口老龄化致市场规模扩大 公司收入端有望逐步修复[1] - 精细化管理举措有望于后期逐步释放控费成效 长期看好费用管控及盈利能力回升潜力[2] - 预期公司现金流仍将保持稳健 整体运营效率或步入缓慢修复通道[3]
海吉亚医疗(06078):业绩短期承压,看好长期稳步修复
华创证券· 2025-09-15 07:41
投资评级 - 推荐(维持) 目标价16.44港元 [2] 核心观点 - 业绩短期承压但长期看好稳步修复 2025H1营收19.90亿元(同比-16.47%) 归母净利润2.47亿元(同比-35.76%) 经调整净利润2.63亿元(同比-34.5%) 经调整净利率13.2%(同比下降3.6个百分点) [2] - 结合2025年中报及经营情况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15亿元(同比-13.9%)、6.28亿元(同比+21.9%)和7.18亿元(同比+14.3%) 对应2025-2027年PE分别为15.5倍、12.7倍和11.1倍 参考可比公司估值给予2025年18倍PE [7] 财务表现 - 2025H1医院业务收入19.42亿元(同比-15.83%) 其中门诊收入同比-11.12% 住院收入同比-18.39% 就诊人次约220万人同比持平 [7] - 2025H1毛利率26.57%(同比下降5.19个百分点) 销售/管理/财务费用率分别+0.06/+1.06/+0.18个百分点 管理费用增加系推进AI与信息化建设及优化非医疗岗位配置所致 已优化人员67人(较2024年底减少5.6%) [7] - 2025H1经营性现金流净额4.56亿元(同比+29.91%) 净现比大幅提升94.3个百分点 贸易应收款项较年初减少10.7% 快于收入环比降幅(-3.6%) [7] 业务发展 - 主动优化收入结构 技术型服务收入占比较去年同期提升2.3个百分点 微创及介入手术量同比提升7.1% 三/四级手术稳步增长 [7] - 截至2025H1高级职称人员达909人 较年初增加52人 医疗人才引育持续加强 [7] - 积极拓展海外及创新业务 预计随政策逐步消化及人口老龄化致市场规模扩大 收入端有望逐步修复 [7] 运营效率 - 周转率整体回落 存货/固定/应收账款周转率分别-0.53/-0.21/-0.07 主要因营业成本下降快于存货减少及床位扩张后收入暂未匹配增长 [7] - 预计随市场规模扩大及业务结构持续优化 整体运营效率或步入缓慢修复通道 [7]
中信证券:维持海吉亚医疗“买入”评级 目标价20港元
智通财经· 2025-09-12 07:09
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业绩阶段性承压[1] - 高质量发展初见成效[1] 业务发展 - 技术服务占比持续提升[1] - 新建项目有序推进[1] - 持续发展创新医疗服务[1] 人才建设 - 人才团队建设持续推进[1] 估值与评级 - 给予2025年20倍市盈率估值[1] - 对应2025年目标价20港元[1] - 维持买入评级[1]
中信证券:维持海吉亚医疗(06078)“买入”评级 目标价20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9-12 07:05
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业绩阶段性承压但高质量发展初见成效 [1] - 技术服务占比持续提升 [1] - 人才团队建设持续推进 [1] 业务发展 - 新建项目有序推进 [1] - 持续发展创新医疗服务 [1] 估值与评级 - 给予2025年20倍市盈率估值 [1] - 对应2025年目标价20港元 [1] - 维持买入评级 [1]
海吉亚医疗(06078):25H1经营业绩环比相对企稳,现金流显著改善
海通国际证券· 2025-09-08 01:05
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OUTPERFORM) [2][3] - 目标价HK$35.17 [3] - 当前股价HK$14.58(2025年9月5日收盘价) [3] 核心观点 - 25H1经营业绩环比相对企稳 现金流显著改善 [1] - 公司作为民营医疗服务龙头之一 拥有多家优质医院资产和长期品牌价值 [6]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建议关注 [6] 财务表现 - 25H1实现收入19.9亿元(同比-16.5% 环比-3.6%) [4] - 25H1毛利率26.6%(同比下降5.2个百分点) [4] - 25H1经调整净利润2.6亿元(同比-34.5% 环比+30.2%) 净利率13.2% [4] - 预计2025年收入44.9亿元(同比增长1.0%) 2026年46.5亿元(同比增长3.7%) [6] - 预计2025年经调整净利润6.1亿元(同比增长6.1%) 2026年6.9亿元(同比增长7.6%) [6] 业务运营 - 肿瘤业务收入占比44%(持平) [4] - 经营16家以肿瘤业务为核心的医院 [4] - 重庆海吉亚医院为马来西亚 印尼等地区肿瘤患者提供国际诊疗服务 [4] - 自建德州海吉亚医院于2024年5月开业 仍处爬坡期 [4] - 探索AI应用场景如AI客服 AI辅助诊疗等提升医院智能化水平 [4] 现金流与资本结构 - 25H1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4.6亿元(同比增长29.9%) [5] - 25H1资本开支2.4亿元(同比下降28.5%) [5] - 25H1自由现金流2.1亿元(同比增长1611.2%) [5] - 在手现金7.0亿元(同比增长6.8%) 资金充裕 [5] - 已度过资本开支高峰期 床位产能储备充足 负债率降低 [5] 估值指标 - 市值HK$9.02bn(US$1.16bn) [3] - 目标价对应2025年经调整净利润32倍PE 2026年29倍PE [6] - 当前估值水平(2025年预测PE为13倍) [3] 行业地位 - 参考可比公司估值 在民营医疗服务行业中具有竞争优势 [9] - 与爱尔眼科(300015.SZ) 通策医疗(600763 SH)等公司同为行业领先企业 [9]
海吉亚医疗(06078) - 截至二零二五年八月三十一日止之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9-04 09:09
截至月份: 2025年8月31日 狀態: 新提交 致: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 公司名稱: 海吉亞醫療控股有限公司 股份發行人及根據《上市規則》第十九B章上市的香港預託證券發行人的證券變動月報表 | 1. 股份分類 | 普通股 | 股份類別 | 不適用 | | 於香港聯交所上市 (註1) | | 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證券代號 (如上市) | 06078 | 說明 | 普通股 | | | | | | | | | | 法定/註冊股份數目 | | | 面值 | | | 法定/註冊股本 | | | 上月底結存 | | | 5,000,000,000 | USD | | 0.00001 | USD | | 50,000 | | 增加 / 減少 (-) | | | | | | | USD | | | | 本月底結存 | | | 5,000,000,000 | USD | | 0.00001 | USD | | 50,000 | 本月底法定/註冊股本總額: USD 50,000 備註: 本公司為於開曼 ...
海吉亚医疗(6078.HK)半年报点评:2025年受外围因素影响 但经营回暖信号隐现
格隆汇· 2025-09-04 04:18
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减少16.5%至19.9亿元人民币,股东净利润同比下滑36.2%至2.5亿元人民币[1] - 毛利率同比下降5.6个百分点,主要由于新投运医院产能利用率处于爬坡期及新开业医院折旧摊销费用增加[1] - 业绩逊预期,受新冠疫情后宏观环境欠佳及医保控费趋严影响,部分位于三四线城市的医院收入受外围环境影响下降[1] 财务状况 - 6月底应收账款较去年底减少9.1%,显示旗下医院回款情况好转[1] - 经营活动净现金同比增加29.9%,资本开支同比缩减28.5%[1] - 6月底现金较去年底增加2.4亿元人民币,净负债率下降6.7个百分点[1] 专业认可 - 2025年上半年旗下医院荣获7个国家级与省级临床重点专科/中心称号,新增地市级重点专科23个[1] 政策环境 - 2025年推出医保基金即时结算、推进商保创新药目录、医疗机构可按品牌报量等支持政策[2] - 政策预计逐步渗透至三四线地区,医保即时结算将缓解医疗机构资金压力[2] - 商保创新药目录及医疗机构自主选择优质产品对肿瘤等高端专科医院经营有利[2] 行业地位与展望 - 公司是港股肿瘤医疗龙头,长远看将受益于政策环境回暖[2] - 2025年以来港股医药行业投资信心明显回升,公司2026年起有望逐步走出低谷[2] 盈利预测与估值 - 将2025-27E收入预测分别下调15.5%、12.9%、13.2%,股东净利润预测分别下调23.8%、23.8%、18.8%[2] - 目标市盈率滚动至2026E,按13.0倍2026E PER定价(前值12.5倍2025E PER,行业平均16.3倍)[2] - 目标价调整至13.55港元,维持"中性"评级[2]
海吉亚医疗(06078):2025年受外围因素影响,但经营回暖信号隐现
中泰国际· 2025-09-03 09:31
投资评级 - 维持"中性"评级 目标价13.55港元 [5][6] 核心观点 - 2025年上半年业绩表现逊预期 收入同比减少16.5%至19.9亿元 股东净利润同比下滑36.2%至2.5亿元 [1] - 资产负债表现改善信号 应收账款较去年底减少9.1% 经营活动净现金同比增加29.9% [2] - 作为港股肿瘤医疗龙头 长远将受益于医保基金即时结算、商保创新药目录等支持政策 [4] - 2025-27E收入预测分别下调15.5%、12.9%、13.2% 股东净利润预测分别下调23.8%、23.8%、18.8% [5]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同比下降5.6个百分点 [1] - 上半年资本开支同比减少28.5% 6月底现金较去年底增加2.4亿元 净负债率下降6.7个百分点 [2] - 2025E收入预测为42.18亿元(-5.1%) 2026E为47.56亿元(+12.7%) 2027E为50.95亿元(+7.1%) [5][10] - 2025E股东净利润预测为5.06亿元(-15.4%) 2026E为6.00亿元(+18.6%) 2027E为7.11亿元(+18.5%) [5][10] 业务发展 - 旗下医院2025年上半年荣获7个国家级与省级临床重点专科/中心称号 新增地市级重点专科23个 [3] - 部分医院位于医保基金相对不足的三四线城市 收入受外围环境影响 [1] - 近年投运的新医院产能利用率处于爬坡期 新开业医院折旧摊销费用增加 [1] 行业比较 - 按13.0倍2026E PER定价 低于行业平均16.3倍 [5][9] - 当前市值92.8亿港元 市盈率17.1倍(2025E) 市净率1.2倍(2025E) [9] - 专科医疗板块平均市盈率为17.3倍(2025E) [9]
高盛:降海吉亚医疗目标价至19.1港元 评级“买入”
智通财经· 2025-09-01 10:15
业绩表现 - 上半年收入显著下滑 [1] - 经调整净利润显著下滑 [1] - 业绩表现与先前盈警一致 [1] 行业政策影响 - 按病组(DRG)支付方式改革带来持续压力 [1] - 病种分值(DIP)支付方式改革带来持续压力 [1] - 带量采购政策持续施压 [1] 盈利预测调整 - 2025财年盈利预测下调8.3% [1] - 2026财年盈利预测下调11% [1] - 2027财年盈利预测下调14% [1] 投资评级与目标价 - 目标价由21.3港元下调至19.1港元 [1] - 维持买入评级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