嘀嗒出行(02559)

搜索文档
嘀嗒出行(02559) - 2025 - 中期业绩
2025-08-22 12:15
收入和利润同比变化 - 嘀嗒出行2025年上半年收入为人民币2.863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4.041亿元下降29.2%[6]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毛利为人民币1.918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2.961亿元下降35.2%[6] -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为人民币1.343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9.479亿元大幅下降85.8%[6] - 经调整净利润同比增长4.7%,从2024年上半年的1.297亿元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1.358亿元[6]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总收入为2.863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4.041亿元人民币下降29.2%[17][21] - 2025年上半年整体收入为人民币2.863亿元,较2024年同期4.041亿元下降29.2%[75] - 2025年上半年经调整净利润为人民币1.358亿元,较2024年同期1.297亿元增长4.7%[75]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总收入为人民币2.863亿元,较去年同期人民币4.041亿元下降29.1%[84][85] - 期内利润净额降至1.343亿元(2024年同期:9.479亿元),主因优先股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减少[102][107] - 经调整期内利润净额(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计量)为人民币135,788千元,较2024年同期的人民币129,730千元增长4.7%[111] - 期内利润为人民币134,303千元,较2024年同期的人民币947,884千元下降85.8%[111] 成本和费用同比变化 - 服务成本从2024年上半年的1.08亿元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9459.4万元,下降12.4%[7] - 研发开支从2024年上半年的7417.1万元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6548万元,下降11.7%[7] - 销售及营销开支从2024年上半年的7792.7万元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6605.6万元,下降15.2%[7] - 员工成本总额增至1.218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的1.111亿元人民币增长9.6%,其中花红大幅增长138%至2595.4万元人民币[27] - 司机及乘客奖励支出为3222.9万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的5185.9万元人民币下降37.8%[27] - 第三方支付处理供应商收费为1760.4万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的2725.1万元人民币下降35.4%[27] - 物业及设备折旧为121.9万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的143.5万元人民币下降15%[27] - 使用权资产折旧为296.5万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的305.7万元人民币下降3%[27] - 保险成本为908.9万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的1145.9万元人民币下降20.7%[27] - 以股份为基础的付款开支2025年上半年为人民币1.485百万元,较2024年同期人民币14.855百万元下降90%[42] - 服务成本人民币9460万元,同比下降12.4%[89][90] - 销售及营销开支减少至6610万元(2024年同期:7790万元),因精准营销策略降低补贴成本[99] - 行政开支增至3510万元(2024年同期:1430万元),主因员工花红及专业服务费增加[100] - 研发开支减少至6550万元(2024年同期:7420万元),因研发人员数量下降[10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员工成本约人民币121.8百万元[131] 各业务线收入表现 - 顺风车平台服务收入为2.74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9.4%[17][21] - 智慧出租车服务收入为250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9.4%[17][21] - 广告及相关服务收入为920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2.1%[17][21] - 顺风车平台服务收入人民币2.746亿元(占总收入95.9%),同比下降29.4%[85][87] - 智慧出租车服务收入人民币250万元(占总收入0.9%),同比下降19.4%[85][87] - 广告及其他服务收入人民币920万元(占总收入3.2%),同比下降22.0%[85][88] 各业务线利润和毛利率表现 - 公司整体毛利润为1.918亿元人民币,毛利率为67.0%[21] - 顺风车业务分部利润为1.719亿元人民币,利润率为62.6%[21] - 智慧出租车业务分部亏损为158万元人民币[21] - 广告业务分部利润为829万元人民币,利润率为90.1%[21] - 毛利率为67.0%,较去年同期73.3%下降6.3个百分点[92] - 公司顺风车平台服务毛利率下降至67.2%(2024年同期:74.2%),主要因第三方聚合平台佣金及技术运维成本增加[94] - 智慧出租车服务毛损率改善至42.3%(2024年同期:76.7%),收入减少但成本同步下降[94] - 广告及其他服务毛利率提升至90.1%(2024年同期:83.2%),受益于程序化广告业务扩张[95] - 毛利率为67.0%,较2024年同期的73.3%下降6.3个百分点[124] - 经调整净利润率为47.4%,较2024年同期的32.1%上升15.3个百分点[124] 其他收益及亏损 - 其他收益及亏损从2024年上半年的45.3万元大幅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8053.5万元[7] - 减值亏损拨回从2024年上半年的亏损32.7万元转为2025年上半年的收益1857.5万元[7] - 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大幅增至8124.8万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的108万元人民币增长7424%[25] - 其他收益大幅增至8050万元(2024年同期:50万元),主因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97] - 减值亏损拨回1860万元(2024年同期:计提减值亏损30万元),因关联方贷款全额偿还[98] 资产和负债变化 - 公司总资产从1960.88亿元人民币减少至1463.58亿元人民币,下降25.4%[8]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银行结余及现金)从105.73亿元人民币减少至99.84亿元人民币,下降5.6%[8][12] - 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从24.24亿元人民币大幅增加至403.65亿元人民币,增长66.5%[8] - 向关联公司提供贷款从7077.0万元人民币增加至3.57亿元人民币,增长405.0%[8] - 流动负债从6.19亿元人民币减少至6.01亿元人民币,下降3.0%[8] - 资产净额从132.55亿元人民币增加至146.13亿元人民币,增长10.3%[8] - 物业及设备从5826.0万元人民币减少至4753.0万元人民币,下降18.4%[8] - 贸易应收款项从5815.0万元人民币减少至3254.0万元人民币,下降44.0%[8] - 贸易应收款项净额降至325.4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12月31日的581.5万元人民币下降44%[34] - 广告及其他服务的贸易应收款项为563.8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12月31日的826.1万元人民币下降31.8%[34] - 预付款项总额为人民币108.915百万元,其中非流动预付款项人民币65.8百万元,流动预付款项人民币46.138百万元[36] - 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总额为人民币403.65百万元,较2024年末人民币242.394百万元增长66.5%[37] - 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总额为人民币595.868百万元,其中应付用户款项占比86.6%达人民币515.938百万元[38] - 贸易应付款项账龄分析显示90日内款项占比73.6%达人民币22.004百万元,90日以上款项占比26.4%为人民币7.903百万元[39] - 应收支付平台款项人民币13.624百万元,较2024年末人民币17.686百万元下降23%[36] - 流动资产由2024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1,752.9百万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1,914.7百万元,增幅9.2%[113]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由2024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1,057.3百万元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998.4百万元,降幅5.6%[114] 现金流量表现 - 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从9583.63万元人民币大幅下降至402.5万元人民币,降幅95.8%[10] - 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11.16亿元人民币,相比去年同期所得现金净额14.27亿元人民币,变动幅度达178.2%[12] - 经营活动中所得现金净额为人民币56,180千元,2024年同期为人民币4,025千元[116] - 投资活动中所用现金净额为人民币142,683千元,2024年同期为人民币111,605千元[116] - 融资活动中所得现金净额为人民币204,570千元,2024年同期为人民币3,187千元[116] - 资本开支总额为人民币0.1百万元,较2024年同期的人民币0.2百万元下降50.0%[117] 股本和股份支付 - 基本每股收益从2024年上半年的2.85元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0.14元,下降95.1%[7] - 已发行普通股数量从2024年初336.569百万股增至2025年6月1,018.340百万股,增幅202.4%[40] - 上市后发行新股39.091百万股,发行价每股5.48元人民币[43] - 优先股转换普通股618.319百万股,转换价每股5.48元人民币[43] - 为雇员奖励计划发行库存股份24.361百万股[43] - 2014年9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期间公司向合资格雇员授出28,458,022份时间基础购股权[4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授出530,000份时间基础购股权[44]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购股权变动:行使5,590,038份(加权平均行使价0.0027美元),没收2,707,970份(加权平均行使价0.0001美元)[4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购股权变动:授出530,000份(行使价0.15美元),行使150,600份(行使价0.15美元),没收546,860份(行使价0.15美元)[45]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尚未行使购股权13,481,854份(加权平均行使价0.0034美元),其中可行使7,627,671份(加权平均行使价0.0059美元)[4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尚未行使购股权21,779,862份(加权平均行使价0.0028美元),其中可行使12,210,202份(加权平均行使价0.0049美元)[45]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将2014-2024年已授出购股权行使价下调至每股0.0001美元[45] - 截至2025年及2024年6月30日购股权加权平均剩余合约年期分别为6.84年和7.06年[4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已授出购股权加权平均公允价值为0.71美元[48] - 截至2025年及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以股份为基础补偿分别为人民币(1,688,000)元和人民币13,471,000元[49] - 2020年授予的未行使股份数量截至2025年6月30日为874,999股,每股加权平均公允价值为0.76美元[57] - 2025年授予的受限制股份单位总数为11,000,000份,其中已归属1,742,500份,已没收112,500份,未行使9,145,000份[59] - 2025年授予的公允价值基于授出日期收市价1.07港元确定[58] - 2020年授予股份截至2024年12月31日未行使数量为1,458,332股[57] - 公司可选择按0.50美元单位价格购回已归属受限制股份[55] - 行政人员有权在终止雇佣后三个月内以0.50美元单位价格购买已归属2020年授予股份[56] 金融资产公允价值 - 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中,上市实体投资第一级公允价值为130,411千元人民币[64] - 理财产品第二级公允价值为273,239千元人民币,采用贴现现金流估值技术[64][6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理财产品第二级公允价值为242,394千元人民币[69] - 公允价值计量层级中第三级为不可观察输入数据[60] 业务运营数据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注册用户超过3.95亿[75] - 顺风车业务截至2025年6月30日累计认证私家车主1990万名[76] - 2025年上半年顺风车业务交易额达人民币260.8亿元[76] - 2025年上半年整体订单量达4320万单[76] - 公司在全国366个城市提供顺风车服务[76] - 出租车业务已在中国96个城市提供网约服务[77] - 平台已吸引近2000万名私家车车主加入[81] - 公司拥有368名雇员[131] 关联方交易和董事薪酬 - 应收关联公司优信(安徽)产业投资集团贷款已于2025年4月9日全额偿还,原金额3571.8万元[71][74] - 2025年上半年董事及主要管理人员薪酬总额2057.9万元,其中花红1462.6万元[71] 上市和资金用途 - 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为182.34百万港元[12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已动用所得款项净额177.84百万港元,未动用4.50百万港元[129] - 所得款项用途分配:扩大用户群及营销91.17百万港元,提升技术能力63.82百万港元,增强变现能力27.35百万港元[129] - 变现能力增强项下已动用22.85百万港元,剩余4.50百万港元预计2025年12月31日前动用[129] - 公司于2024年6月28日在联交所主板上市[147] - 公司注册于开曼群岛[147] - 公司法定货币包括港元、人民币及美元[147][149] 税务和股息 - 除税前利润为1.346亿元人民币[22] - 银行结余利息收入及受限制现金为1080万元人民币[23] - 所得税开支降至30万元(2024年同期:1050万元),因使用递延税项资产抵销利润[106] - 董事会决议不派付中期股息[137] 审计和报告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简明综合财务资料已由罗申美会计师事务所审阅[143]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并批准集团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未经审核中期简明综合财务资料[143] - 集团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及财务报告事宜已由审核委员会与管理层讨论[143] - 报告期末后无重大须予披露事项[144] - 2025年中期报告将刊载于联交所网站及公司网站[145] - 报告期为2025年1月1日至2025年6月30日[149] - 董事会由九名董事组成包括五名执行董事[148] 其他事项 - 公司未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133] - 公司未持有任何库存股份[134] - 无重大收购、处置及重大投资[135]
嘀嗒出行(02559.HK)将于8月22日召开董事会会议以审批中期业绩
格隆汇· 2025-08-12 09:11
公司财务与治理 - 公司将于2025年8月22日召开董事会会议审议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业绩及其发布 [1] - 董事会会议将审议派发中期股息的建议(如有) [1] - 公司授出1100万份受限制股份单位 [1]
嘀嗒出行(02559) - 董事会会议召开日期
2025-08-12 08:34
董事会会议 - 公司将于2025年8月22日举行董事会会议[2] 会议议程 - 考虑及批准刊发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未经审核综合中期业绩公告[2] - 考虑派付中期股息(如有)[2] 董事会构成 - 公告日期董事会有5位执行董事、1位非执行董事及3位独立非执行董事[3]
嘀嗒出行(02559) - 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 截至2025年7月31日 )
2025-08-06 09:01
股本情况 - 截至2025年7月底,公司法定股本总额200,000美元,股份2,000,000,000股,面值0.0001美元[1] - 截至2025年7月底,已发行股份1,018,340,365股,库存股份0股[2] 股份计划 - 首次公开发售前购股权计划本月底结存20,775,789股,本月行使期权得资金443.59港元[3] - 首次公开发售后受限制股份单位计划本月底或发行3,438,386股[4] 股份变动 - 本月已发行及库存股份增减总额均为0[6]
嘀嗒出行(02559)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29 11:39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于2014年7月11日根据开曼群岛法律注册成立为获豁免有限公司[95] - 公司是技术驱动的平台,主要提供顺风车平台服务共享私人乘用车的闲置车座[95] - 公司于2024年6月28日在联交所主板上市,按每股6.00港元发行39,091,000股股份[95][104] - 公司于2024年6月28日上市,股份代号为02559[6]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收入为人民币787.2百万元,2023年同期为人民币815.1百万元[9][10][14] - 公司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毛利为人民币567.0百万元,2023年同期为人民币605.4百万元[9] - 公司利润净额由2023年的人民币300.4百万元增加234.4%至2024年的人民币1,004.3百万元[9] - 公司2024年经调整利润净额为人民币211.4百万元,2023年为人民币225.6百万元[9][10][14] - 2024年公司收入为7.872亿元,较2023年的8.151亿元有所下降[24] - 2024年顺风车平台服务收入为7.535亿元,较2023年减少2.6%[25] - 2024年智慧出租车服务收入为620万元,较2023年减少45.7%[25] - 2024年广告及其他服务收入为2760万元,较2023年减少7.4%[25] - 2024年公司服务成本为2.202亿元,较2023年增加5.0%[26] - 公司毛利从2023年的6.054亿元减少6.3%至2024年的5.67亿元,毛利率从74.3%降至72.0%[29] - 其他收入从2023年的1960万元增加3.5%至2024年的2020万元,其他收益从2023年的670万元减少29.4%至2024年的470万元[33][34] - 2024年预期信贷亏损模式下减值亏损1820万元,2023年为减值收益140万元,主要因向优信(安徽)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贷款减值所致[36] - 销售及营销开支从2023年的2.336亿元减少26.8%至2024年的1.71亿元,行政开支从2023年的3200万元增加18.4%至2024年的3790万元[38][39] - 研发开支从2023年的1.217亿元增加14.3%至2024年的1.391亿元,优先股公允价值变动从2023年的2.093亿元增加315.8%至2024年的8.702亿元[40][41] - 以股份为基础的付款开支从2023年的1.104亿元减少63.7%至2024年的4000万元,融资成本从2023年的30万元增加29.1%至2024年的40万元[42][43] - 公司2024年除税前利润为10.184亿元,2023年为3.203亿元[44] - 所得税开支从2023年的1990万元减少29.0%至2024年的1410万元[45] - 公司净利润从2023年的3.004亿元增加234.4%至2024年的10.043亿元,净利率从36.9%升至127.6%[46] - 2024年年内利润为1004336千元,2023年为300384千元;2024年经调整年内利润净额为211361千元,2023年为225555千元[49] - 公司流动资产从2023年12月31日约1475.0百万元增至2024年12月31日约1752.9百万元[50]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3年12月31日的685.5百万元增至2024年12月31日的1057.3百万元[51] - 2024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109037千元,2023年为230220千元;2024年投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58737千元,2023年为 - 197707千元;2024年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202091千元,2023年为 - 10250千元[53] - 2024年资本开支总额约为0.6百万元,2023年为2.2百万元[54] - 2024年债务总计623518千元,2023年为4882851千元[58] - 2024年流动资产净值为11亿元,2023年为流动负债净额34亿元[62] - 2024年毛利率为72.0%,2023年为74.3%;2024年经调整净利润率为26.8%,2023年为27.7%;2024年流动比率为283.1%,2023年为30.2%;2024年资产负债比率为32.0%,2023年为310.3%[64]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平台注册用户突破3.72亿,同比增长10.5%[10][14] - 公司平台连接超1,890万名认证私家车主,同比增长21.4%[10] - 公司顺风车业务2024年完成订单约1.191亿单,交易规模达人民币74亿元[10] - 公司智慧出租车业务已与71个城市达成战略合作[1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在全国366个城市提供顺风车服务,平台累计拥有1890万名认证私家车车主,同比增长21.4%[15] - 2024年公司整体顺风车交易额达73.64亿元,订单量达1.191亿,小程序订单量同比增长10.4%[1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在全国97个城市提供出租车网约服务,与71个城市签订战略合作协议[18] - 2024年公司下单乘客人数据较2023年增长34.3%,下沉市场需求旺盛[20] 公司环保成果 - 公司2024年全年减少碳排放约130万吨,相当于再造160万英亩树林[11] 公司投资事项 - 2024年11月4日,公司附属公司拟7500000美元认购优信有限公司1543845204股A类普通股[55] - 2024年9月12日,拼途北京认购优信有限公司1,543,845,204股A类普通股,总金额750万美元[135] - 2024年9月12日,拼途北京向优信安徽提供750万美元等值人民币贷款,为期18个月,已偿还[135] 公司治理与人员信息 - 董事会由9名董事组成,包括4名执行董事、1名非执行董事及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70] - 宋中杰58岁,自2014年7月起任公司董事长、执行董事兼CEO,在互联网及技术行业有超28年经验[71][72] - 李金龙48岁,自2014年7月起任公司副总裁,2020年9月获委任为执行董事,在互联网及技术行业约23年经验[73][74] - 朱敏46岁,2014年7月至2021年6月任公司副总裁,2020年9月获委任为执行董事,在相关行业约23年经验[75] - 段剑波48岁,自2014年7月起任公司副总裁,2020年9月获委任为执行董事,在互联网及技术行业超18年经验[77][78] - 李跃军48岁,自2014年7月起任公司副总裁,2020年9月获委任为执行董事,在互联网及技术行业超18年经验[79] - 宋中杰1989年7月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主修计算机软件[73] - 李金龙1998年7月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获经济学学士学位,2010年4月修毕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工商管理硕士课程[74] - 朱敏2000年7月取得南京大学管理学学士学位,2010年11月取得香港科技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76] - 段剑波1998年7月毕业于北京大学,获计算机软件学士及经济学学士学位,2001年4月取得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软件与理论硕士学位[78] - 李斌自2015年2月起出任公司董事,于互联网及汽车行业拥有超23年经验[80] - 李丰自上市日期起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于投资及企业管理方面拥有约23年经验,连续跻身福布斯中国2019 - 2021年「中国最佳创投人100强」[82][83] - 李健自上市日期起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于2005年1月 - 2018年6月出任北京惠捷朗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及董事长[84] - 武文洁自上市日期起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拥有香港大学金融博士学位等,自2004年起为特许金融分析师(CFA) [86][88] - 宋中杰为公司创始人、董事长、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负责整体战略规划等[89] - 李金龙为公司联合创始人、执行董事兼副总裁,负责营销事务监督管理[89] - 段剑波为公司联合创始人、执行董事兼副总裁,负责研究及开发和技术事宜监督管理[89] - 李跃军为公司联合创始人、执行董事兼副总裁,负责营运事宜监督管理[89] - 姜震宇于2020年5月加入公司,任首席财务官,2020年9月任联席公司秘书,在财务管理及法律实务领域有超15年经验[89][90] - 姜震宇毕业于清华大学等,于2009年1月获纽约州注册律师资格,2013年4月获美国特许金融分析师协会认可为特许金融分析师[91] - 苏嘉敏女士于上市日期获委任为公司的联席公司秘书之一,拥有超20年公司秘书领域经验[93] - 各董事与公司订立的服务合约初步任期为三年[112] 公司合约安排 - 2020年9月16日,外商独资企业与北京畅行及登记股东订立多项合约安排,包括独家业务合作协议、独家购买权合同、资产独家认购合同、股权质押合同、授权委托协议及借款合同[119][120][121][122][123][131] - 外商独资企业按比例向登记股东提供共1000万元人民币借款,2015年提供100万元,2020年9月提供900万元,作为对北京畅行注册资本出资[123] - 公司采取措施确保通过实施和遵守合约安排有效经营业务,包括将重大问题或监管查询呈董事会审阅讨论、董事会至少每年一次审阅履行情况、在年报披露履行情况、必要时委聘外部顾问协助检讨[129] - 截至年报日期,合约安排及采纳情况无重大变动[126] - 截至年报日期,无合约安排被解除,也未在限制移除情况下未能解除合约安排[127] - 综合财务报表附注38披露的关联方交易中,部分交易构成公司持续关连交易,公司已遵守上市规则第14A章披露规定[130] - 因中国对外资所有权监管限制,公司通过合约安排从综合联属实体取得大部分经济利益、行使有效控制权、持有购买股权及资产独家选择权[130] - 北京畅行及登记股东为公司关连人士,与合约安排有关交易构成集团不获豁免持续关连交易,须遵守上市规则第14A章规定[131] - 公司就合约安排向联交所申请并获豁免多项上市规则规定,豁免受限相关条件[132] - 独立非执行董事确认持续关连交易,核数师发出无保留意见函件[133] - 公司采取多项内部控制和企业管治措施监控关连交易[133] 公司员工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有409名雇员,2023年12月31日有404名全职员工[13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员工成本约为人民币234.0百万元[138] - 公司聘请外部独立核数师对关连交易进行年度审阅[13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无重大劳资纠纷及招聘困难[141] 公司物业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无不动产,在北京等多地租赁13处物业,总面积约3492平方米[145] 公司股权结构 - 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北京畅行由宋中傑、朱敏、李金龍、李躍軍、段劍波分别拥有60.5755%、10.5362%、10.5362%、10.5362%、7.8159%股权[11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993,979,853股[148] - 宋中杰先生在公司拥有659,873,289股(受控制公司权益),占比66.39%;4,000,000股(实益拥有人),占比0.40%[147] - 李金龍先生在公司拥有659,873,289股(受控制公司权益),占比66.39%;1,198,430股(实益拥有人),占比0.12%[147] - 朱敏先生在公司拥有659,873,289股(受控制公司权益),占比66.39%[147] - 段剑波先生在公司拥有659,873,289股(受控制公司权益),占比66.39%;3,190,577股(实益拥有人),占比0.32%[147] - 李跃军先生在公司拥有659,873,289股(受控法团权益),占比66.39%;1,198,430股(实益拥有人),占比0.12%[147] - 李斌先生在公司拥有210,417,853股(受控法团权益),占比21.17%;20,184,278股(全权信托创始人),占比2.03%[14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5brothers Limited由宋中傑等五人分别拥有60.44%、10.64%、10.6
嘀嗒出行20250324
2025-04-15 14:30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出行行业、顺风车行业、出租车行业 - 公司:滴答出行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市场环境与公司战略 - 2024年经济缓慢复苏,出行消费趋向价格敏感,运力供给过剩,滴答出行聚焦轻资产模式,保持稳定盈利能力[1] - 顺风车在国内仍处于价值发展阶段,市场需求未充分释放,其模式对车主、乘客和社会均有益处,未来将从供需双端协同发展构建增长飞轮[3] - 出租车行业面临网约车竞争,价格改革势在必行,滴答出行推出出租车新出行战略,通过数字化重塑运营和服务链条,推动巡游出租车转型升级[10][11] 业务表现 - 2024年滴答出行总收入7.87亿,经调整后净利润2.11亿,订单金额超73.6亿,订单量达1.2亿[1][2] - 顺风车收入7.5亿,占总收入比例95.7%,同比减少2.6%,主要因出行行业竞争加剧,完单量略微下降[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在中国97个城市提供出租车网约服务,与71个城市签订战略合作协议[3] 安全与服务创新 - 2024年通过实施主动的阶梯式管控降低危险驾驶,升级护航机制,全年主动外呼提示超百万次,利用大模型实现潜在安全事件实时识别和主动干预[2] - 2024年推出站点拼车和同行邀请模式,为车主和乘客提供差异化服务,满足双端需求,加强乘客和车主联系[2] 财务情况 - 整体服务成本2.2亿,同比增长5%,毛利润率72%,同比下降2.3个百分点[5] - 第三方服务成本1亿,同比增长66.2%,占总收入比例12.9%,主要因支付第三方平台佣金及加强技术基础设施营运维护费增长[5] - 销售及营销费用21.7亿,同比下降26.8%,占总收入比21.7%,因谨慎推广策略和精准营销致用户激励及市场推广费用减少[6] - 管理费用3800万,同比增加18.4%,占总收入比例4.8%,主要来自专业服务费用增长[6] - 研发费用1.4亿,同比增长14.3%,占总收入17.7%[6] - 经调整后Non - RIFR净利润2.1亿,净利润率26.8%,账上有16.9亿现金及现金等价物[7] 未来发展方向 - 顺风车业务将推荐高深入度订单加强车主粘性,探索规模化使用场景,对私家车主需求分层运营,迭代站点拼车产品[3][4] - 出租车业务将推动智慧出租车服务战略,落地动态定价技术和系统[4][5] - 顺风车未来发展主要是通过大数据算法打造更顺路出行方式,推出更低价产品,延续熟人出行方式[8][9]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滴答出行在2024年下半年推出的站点拼车产品已看到积极进展,未来会有版本升级[8] - 出租车行业竞争分两个阶段,当前面临网约车低价产品竞争,部分城市出租车司机自发降价[10][11] - 滴答出行六年前推出出租车新出行战略,已签约近八十个城市推动相关工作,新出行平台推出动态定价产品应对市场竞争[11][12]
嘀嗒出行公布上市后首份年报:营收毛利双降 股价较发行价暴跌超七成
中国经营报· 2025-03-25 09:23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7.87亿元同比下降3.4% 毛利5.67亿元同比下降6.3% [3] - 净利润10.04亿元同比增长234.4% 主要因优先股公允价值变动收益8.7亿元 [3][9] - 经调整净利润2.11亿元同比下降6.6% 反映实际经营利润下滑 [3][9] 核心业务(顺风车) - 顺风车收入7.54亿元同比下降2.7% 占总收入95.7% [4] - 顺风车服务成本2.07亿元同比增2000万元 未解释成本上升原因 [4] - 司机及乘客奖励降至3846.3万元 同比减少2861.1万元 [4] - 分部利润5.08亿元同比下降2.3% 利润降幅低于收入降幅 [4] 业务拓展 - 出租车业务收入615.4万元同比下降45.7% 占比降至0.8% [7] - 出租车业务毛亏损309.8万元 分部亏损643.5万元 [7][8] - 已覆盖97个城市出租车网约服务 与71城签战略协议 [7] - 重点推动动态定价技术解决方案 助力行业转型 [7] 用户与市场 - 认证私家车主1890万名同比增长21.4% 覆盖366个城市 [5] - 顺风车交易额73.64亿元 订单量1.19亿单 [5] - 小程序订单量同比增长10.4% 下沉市场需求旺盛 [5] - 营销开支1710万元同比下降26.8% 采用精准投放策略 [6] 战略布局 - 通过第三方合作释放顺风车市场需求 探索通勤/校园场景 [5] - 上市募资净额中9117万港元用于用户增长 已动用5017万港元 [5] - 出租车战略转向扬招与网约一体化 尚未实现变现 [7] 行业环境 - 顺风车市场仅占网约车市场5% 上升空间有限 [10] - 多地推动出租车动态定价政策 应对网约车竞争 [7] - 业务模式高度集中 面临政策监管与市场竞争风险 [10]
嘀嗒出行(02559)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21 13:24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2024年全年收入为人民币7.87218亿元,2023年为人民币8.15085亿元[6][7] - 公司2024年全年毛利为人民币5.66994亿元,2023年为人民币6.05371亿元[6][7] - 公司净利润由2023年的人民币3.004亿元增加234.4%至2024年的人民币10.043亿元[6] - 公司2024年全年经调整净利润为人民币2.114亿元,2023年为人民币2.256亿元[6] - 公司2024年其他收入为人民币2023.5万元,2023年为人民币1955.1万元[7] - 公司2024年其他收益及亏损为人民币471.1万元,2023年为人民币667万元[7] - 公司2024年预期信贷亏损模式下的减值亏损为人民币1824.3万元,2023年为人民币144.1万元[7] - 公司2024年销售及营销开支为人民币1.7096亿元,2023年为人民币2.33647亿元[7] - 公司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为人民币1.52元,2023年为人民币0.93元[7] - 公司2024年摊薄每股收益为人民币0.14元,2023年为人民币0.10元[7] - 2024年非流动资产为196,088千元,2023年为98,357千元[12] - 2024年流动资产为1,752,913千元,2023年为1,475,002千元[12] - 2024年流动负债为619,212千元,2023年为4,880,952千元[12] - 2024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109,037千元,2023年为230,220千元[14] - 2024年投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58,737千元,2023年为 - 197,707千元[17] - 2024年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202,091千元,2023年为 - 10,250千元[17] - 2024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净额为369,865千元,2023年为22,263千元[17] - 2024年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银行结余及现金)为1,057,253千元,2023年末为685,522千元[17] - 2024年客户合约收入787,218千元,2023年为815,085千元,其中顺风车平台服务2024年为753,513千元,2023年为774,012千元[26] - 2024年其他收入20,235千元,2023年为19,551千元,其中银行结馀及受限制现金利息收入2024年为17,886千元,2023年为16,313千元[29] - 2024年其他收益及亏损4,711千元,2023年为6,670千元,其中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2024年为3,814千元,2023年为7,094千元[30] - 2024年可呈報分部總收入787,218千元,2023年為815,085千元,同比下降3.42%[33][35] - 2024年可呈報分部總利潤525,194千元,2023年為529,627千元,同比下降0.84%[33][35] - 2024年除稅前利潤1,018,434千元,2023年為320,251千元,同比增長218.01%[35] - 2024年所得稅開支14,098千元,2023年為19,867千元,同比下降29.04%[37][40] - 2024年員工成本總額233,978千元,2023年為283,443千元,同比下降17.45%[42] - 2024年用以計算每股基本盈利的本公司權益股東應佔年內盈利1,004,336千元,2023年為300,384千元,同比增長234.35%[44] - 2024年用以計算每股攤薄盈利的盈利134,140千元,2023年為91,102千元,同比增長47.24%[44] - 2024年貿易應收款項淨額5,815千元,2023年為11,890千元,同比下降51.93%[46] - 截至2024年和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均無派付或擬派股息[43] - 2024年和2023年12月31日贸易应收款项(扣除拨备)按确认日期账龄分析,90日内分别为5396千元和7218千元,91至180日分别为419千元和1303千元,181至365日2024年为0、2023年为3275千元,365日以上2024年为0、2023年为94千元,总计分别为5815千元和11890千元[48] - 2024年和2023年12月31日贸易应收款项(扣除拨备)按到期日期账龄分析,当期及逾期90日内分别为5732千元和11134千元,逾期91至180日分别为83千元和445千元,逾期181至365日2024年为0、2023年为217千元,逾期365日以上2024年为0、2023年为94千元,总计分别为5815千元和11890千元[48] - 2024年和2023年12月31日预付款项、按金及其他应收款项,非流动预付开支分别为71776千元和0千元,流动预付开支分别为30971千元和4530千元,应收支付平台款项分别为17686千元和25838千元,应收聚合平台款项分别为5377千元和516千元,发行成本2024年为0千元、2023年为4838千元,按金分别为134千元和1457千元,其他分别为921千元和953千元,总计分别为55089千元和38132千元,扣除信贷亏损拨备后分别为55016千元和38124千元[49] - 2024年为广告服务预付36275000元,其中4536000元预计超1年动用,入账作非流动预付款项;为广告资源预付72640000元,其中67240000元预计2至3.5年动用,入账作非流动预付款项[50] - 2024年和2023年12月31日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理财产品)分别为242394千元和352834千元,年化加权平均收益率分别为1.86%和2.06%[52] - 2024年和2023年12月31日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应付用户款项分别为532566千元和538256千元,应付工资分别为33531千元和30845千元,贸易应付款项分别为21171千元和22882千元,其他应付税项分别为9074千元和6739千元,应计开支分别为7864千元和6964千元,应计上市开支2024年为0千元、2023年为9309千元,应计发行成本2024年为0千元、2023年为1178千元,其他分别为9235千元和6052千元,总计分别为613441千元和622225千元[53] - 2024年和2023年12月31日基于发票日期的贸易应付款项账龄分析,90日内分别为11979千元和21716千元,90日以上分别为9192千元和1166千元,总计分别为21171千元和22882千元[54] - 2023年1月1日优先股金额为4,465,607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4,256,162千元,上市后公允价值变动为 - 870,196千元,上市后优先股自动转换为普通股金额为 - 3,385,966千元[73] - 2023年12月31日,用于厘定优先股公允价值的无风险利率为5.40%,波幅为36.92%,转换情景概率为80.00%,清算情景概率为10.00%,赎回情景概率为10.00%[75] - 2023年1月1日法定股份数目为2,000,000,000股,每股面值0.0001美元,总计200,000美元;2023年及2024年12月31日数据相同[77] - 2023年1月1日已发行普通股数目为355,744,414股,金额为35,574美元(约224千元人民币);2023年12月31日数目为336,569,540股,金额为33,657美元(约212千元人民币);2024年12月31日数目为993,979,853股,金额为99,398美元(约680千元人民币)[77] - 上市后公司按每股面值0.0001美元(约每股人民币0.0007元)发行39,091,000股每股6.00港元(约每股人民币5.48元)的普通股[77] - 截至2024年和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以股份为基础的付款开支总计分别为人民币40,034,000元和人民币110,351,000元[81] - 截至2024年和2023年12月31日,公司向合资格雇员授出530,000份及7,751,472份以时间为基础的购股权[81] - 截至2024年和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已授出购股的加权平均公允价值为每股0.71美元及0.76美元[85] - 2024年和2023年12月31日,尚未行使以时间为基础的购股权的加权平均剩余合约年期分别为7.06年及7.74年[84] - 截至2024年和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在综合损益表确认来自购股权的以股份为基础的薪酬开支总额分别为人民币28,557,000元和人民币17,688,000元[8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已重新定价若干于2014 - 2024年授予的尚未行使购股权,行使价由每股0.044美元及0.15美元下调至每股0.0001美元[87] - 本次重新定价产生的增量公允价值为人民币9,084,000元(2024年即时支销)及人民币7,531,000元(余下三年归属期内支销)[87] - 2024年和2023年12月31日,尚未行使的购股数分别为21,779,862份和21,947,322份,加权平均行使价分别为0.0028美元和0.14美元[83] - 2024年和2023年12月31日,可行使的购股数分别为12,210,202份和8,082,375份,加权平均行使价分别为0.0049美元和0.12美元[83] - 2024年和2023年,普通股公允价分别为0.847美元和0.889美元,无风险利率分别为4.20%和3.88%,预期波幅分别为40.0%和40.1% [85] - 普通股公允价值为0.225美元,无风险利率为4.27%-4.56%,预期年期为3.00 - 9.25年,预期波幅为38.00%-39.22%,预期股息收益率为0%[89] - 2024年末认购关联方优信有限公司1,543,845,204股A类普通股资本承担为人民币53,913千元,2024年11月4日Lightwind Global Limited认购7,500,000美元[95] - 2024年从关联方优信(安徽)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获利息收入人民币812千元,年末应收贷款及利息人民币35,718千元,贷款利率5.35%[98] - 2024年董事及主要管理人员薪金及其他福利人民币7,242千元,花红人民币758千元,退休福利计划供款人民币440千元,以股份为基础付款开支人民币6,516千元,总计人民币14,956千元[98] - 2023年董事及主要管理人员薪金及其他福利人民币5,284千元,花红人民币385千元,退休福利计划供款人民币357千元,以股份为基础付款开支人民币96,995千元,总计人民币103,021千元[98] - 2024年和2023年综合损益表确认来自受限制股份及2023年授予的以股份为基础薪酬开支总额分别为零及人民币64,513,000元[9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总收入为人民币7.872亿元,对比2023年的8.151亿元;经调整利润净额为人民币2.114亿元,对比2023年的2.256亿元[101] - 2024年全年收入为7.872亿美元,对比2023年的8.151亿美元有所下降[112] - 2024年服务成本为2.202亿美元,较2023年增加5.0%[116] - 2024年毛利为5.67亿美元,较2023年减少6.3%[119] - 2024年毛利率为72.0%,2023年为74.3%[119] - 2024年其他收入为20.2百万元,较2023年的19.6百万元增加3.5%[124] - 2024年其他
嘀嗒出行(02559)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9-26 09:17
财务表现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收入达到人民币404.1百万元,同比增长2.0%[4]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净利润为人民币947.9百万元,去年同期为亏损人民币220.2百万元[4]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经调整净利润为人民币129.7百万元,同比增长51.3%[4] - 公司收入从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396.2百万元增加2.0%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404.1百万元[10] - 顺风车平台服务收入从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374.0百万元增加4.1%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389.2百万元[11] - 智慧出租车服务收入从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7.2百万元减少56.9%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3.1百万元[12] - 广告及其他服务收入从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15.0百万元减少21.5%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11.8百万元[12] - 服务成本从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94.1百万元增加14.8%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108.0百万元[15] - 顺风车平台服务成本从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82.2百万元增加22.4%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100.5百万元[16] - 智慧出租车服务成本从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9.0百万元减少39.5%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5.5百万元[16] - 广告及其他服务成本从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2.9百万元减少30.7%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2.0百万元[16] - 毛利从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302.1百万元减少2.0%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296.1百万元[17] - 毛利率从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76.3%减少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73.3%[17]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优先股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人民币870.2百万元,而去年同期为亏损人民币250.4百万元[25] - 公司以股份为基础的付款开支由2023年的人民币39.7百万元减少62.6%至2024年的人民币14.9百万元[26]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除税前利润为人民币958.4百万元,而去年同期为亏损人民币216.8百万元[28]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所得税开支为人民币10.5百万元,同比增长207.5%[28]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净利润为人民币947.9百万元,而去年同期为亏损人民币220.2百万元[29]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经调整期内利润净额(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计量)为人民币129,730千元,去年同期为人民币85,720千元[30]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1,036.8百万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685.5百万元增加[33]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资本开支总额为人民币0.2百万元,较去年同期的人民币1.7百万元减少[34]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流动比率为265.6%,较2023年12月31日的30.2%大幅提升[38]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资产负债比率为34.7%,较2023年12月31日的310.3%显著下降[38]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总收入为404,130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105] - 顺风车平台服务收入为389,228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1%[105] - 出租车相关服务收入为3,097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6.8%[105] - 广告及相关服务收入为11,805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1.5%[105] - 公司2024年上半年除税前利润为958,363千元人民币,相比2023年同期的亏损216,758千元人民币大幅改善[109][110]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研发开支为74,171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4%[109][110] - 公司2024年上半年销售及营销开支为58,980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2.6%[109][110] - 公司2024年上半年银行结余利息收入及受限制现金为10,363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3%[115]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1,080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3.7%[116] - 公司2024年上半年递延税项开支为10,479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7.5%[117]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期内利润为947,884千元,相比2023年同期的亏损220,166千元,实现扭亏为盈[120]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员工成本总额为111,116千元,同比下降9.3%,主要由于以股份为基础的付款开支减少[118]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每股基本盈利为947,884千元,相比2023年同期的每股基本亏损220,166千元,显著改善[120] - 公司2024年上半年贸易应收款项净额为8,686千元,同比下降26.9%,主要由于广告及相关服务的贸易应收款项减少[125] - 公司2024年上半年预付款项、按金及其他应收款项总额为143,853千元,同比增长277.1%,主要由于广告服务预付款项增加[131]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为211,057千元,同比下降40.2%,主要由于理财产品投资减少[133] - 公司2024年上半年使用权资产增加至11,451千元,同比增长257.3%,主要由于新租赁协议的签订[124]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出售物业及设备的收益为24千元,相比2023年同期无此项收益[12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应付用户款项为554,236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12月31日的538,256千元人民币增长2.97%[135] - 公司贸易应付款项在2024年6月30日为23,155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12月31日的22,882千元人民币增长1.19%[135] - 公司应付工资在2024年6月30日为25,582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12月31日的30,845千元人民币下降17.06%[135] - 公司其他应付税项在2024年6月30日为8,540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12月31日的6,739千元人民币增长26.73%[135] - 公司贸易应付款项中,1至90日的账龄占比最高,2024年6月30日为22,769千元人民币,占总贸易应付款项的98.33%[136] - 公司普通股数量在2024年6月30日为993,979,853股,较2023年12月31日的336,569,540股增长195.33%[144] - 公司优先股在上市后按每股6.00港元(约人民币5.48元)自动转换为618,319,313股普通股[143] - 公司以时间为基础的购股权在2024年6月30日尚未行使的数量为21,986,522份,加权平均行使价为0.14美元[153] - 公司以时间为基础的购股权在2024年6月30日的加权平均剩余合约年期为7.29年[153] - 公司以时间为基础的购股权在2024年6月30日的加权平均公允价值为每股0.71美元[15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個月,公司确认的以股份为基础的薪酬开支总额为人民币13,471,000元,较2023年同期的9,235,000元增长45.8%[156] - 2020年授予的受限制股份中,截至2024年6月30日尚未行使的股份数为2,041,666份,加权平均公允价值为0.76美元[16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個月,公司确认的受限制股份及2023年授予的以股份为基础的薪酬开支总额为人民币1,384,000元,较2023年同期的2,327,000元下降40.5%[161] - 公司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在2024年6月30日的公允价值为人民币211,057千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352,834千元下降40.2%[166] - 公司董事及其他主要管理人员在2024年上半年的薪酬总额为人民币6,183千元,较2023年同期的35,776千元下降82.7%[168] - 公司2024年上半年除稅前利潤為958,363千元人民幣,相比2023年同期的虧損216,758千元人民幣實現大幅扭虧為盈[99]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經營活動所得現金淨額為4,025千元人民幣,較2023年同期的73,972千元人民幣有所下降[99]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投資活動所得現金淨額為142,683千元人民幣,相比2023年同期的虧損197,219千元人民幣顯著改善[100] - 公司2024年上半年融資活動所得現金淨額為204,570千元人民幣,主要來自發行股份所得款項214,071千元人民幣[100]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增加淨額為351,278千元人民幣,期末現金及現金等價物達到1,036,805千元人民幣[100] - 公司2024年上半年以股份為基礎的付款開支為14,855千元人民幣,較2023年同期的39,712千元人民幣有所減少[99]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優先股的公允價值變動為虧損870,196千元人民幣,相比2023年同期的收益250,412千元人民幣出現大幅波動[99]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出售按公允價值計入損益的金融資產的所得款項為353,357千元人民幣,為投資活動現金流入的主要來源[100] - 公司於2024年6月28日在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成功上市,發行新股所得款項為214,071千元人民幣[100][102] 业务发展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嘀嗒出行App注册用户超过368百万[5] - 公司在全国366个城市提供顺风车服务,认证私家车车主达17.7百万,同比增长17%[6] - 2024年上半年顺风车业务交易额达到人民币4,007百万元,订单量达61.7百万[6] - 公司已在96个城市提供出租车网约服务,并与76个城市签订战略合作协议[7] - 公司计划通过AI优化订单匹配和路径规划,提升用户体验[8] - 公司与钉钉合作推出面向上班族的顺风车服务,并与百度地图合作探索顺风车及出租车服务应用场景[8] 股东与股权结构 - 宋中傑先生於受控公司的權益為659,873,289股,佔本公司權益的66.39%[42] - 李斌先生於受控公司的權益為61,713,431股,佔本公司權益的6.21%[42] - 5brothers Limited由宋中傑先生、李金龍先生、李躍軍先生、朱敏先生及段劍波先生分別擁有60.44%、10.64%、10.64%、10.64%及7.66%權益[44] - 宋中傑先生於北京暢行的實益權益為人民幣6,057,550元,佔60.58%[45] - 李金龍先生於北京暢行的實益權益為人民幣1,053,620元,佔10.54%[45] - 朱敏先生於北京暢行的實益權益為人民幣1,053,620元,佔10.54%[45] - 段劍波先生於北京暢行的實益權益為人民幣781,590元,佔7.82%[45] - 李躍軍先生於北京暢行的實益權益為人民幣1,053,620元,佔10.54%[45] - 5brothers Limited於本公司的實益權益為320,546,403股,佔32.25%[48] - Leap Profit Investment Limited於本公司的實益權益為168,888,700股,佔16.99%[48] - 湖北長江蔚來新能源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持有公司16.99%的股份,共168,888,700股[54] - IDG Main Fund及IDG Side Fund合計持有公司10.02%的股份,共99,637,504股[54] - Eastnor Castle Limited持有公司7.00%的股份,共69,601,825股[5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首次公開發售前受限制股份計劃已授出8,230,000股,佔公司已發行股本總額的0.83%[59] - 首次公開發售前受限制股份計劃項下受限制股份的7.1%已歸屬[6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首次公開發售前受限制股份計劃項下可供授出的受限制股份數目為0[62] - 首次公開發售前受限制股份計劃旨在獎勵選定參與者對公司發展作出的貢獻[57] - 選定參與者包括公司首席財務官姜震宇先生,持有7,000,000股,佔0.70%[59] - 其他五名選定參與者合計持有1,230,000股,佔0.12%[59] - 首次公開發售前受限制股份計劃項下受限制股份的歸屬方式為:截至2022年12月31日53.9%歸屬,2022年12月31日起三年內每年14.2%歸屬,截至2026年12月31日3.5%歸屬[6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首次公開發售前購股權計劃項下已授出但尚未行使的購股權涉及32,395,309股股份,相當於公司經擴大已發行股本總額的3.26%[69] - 首次公開發售前購股權計劃項下購股權涉及的股份及首次公開發售前受限制股份計劃項下的股份最高總數目為45,198,011股股份[6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首次公開發售前購股權計劃項下可供授出的購股權數目為4,917,502份[69] - 假設根據首次公開發售前股份獎勵計劃授出的所有獎勵全數歸屬及獲行使,股東的持股量將被攤薄2.42%[69] - 首次公開發售前購股權計劃項下的購股權一般於授出日期起計四年期間內歸屬,各25%的相關股份將於授出日期的各週年歸屬[6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根據首次公開發售前受限制股份計劃及首次公開發售前購股權計劃可予發行的股份最高總數目為45,198,011股股份[69] - 首次公開發售前購股權計劃項下的購股權已發行予僱員購股權計劃代名人,並由僱員購股權計劃代名人為及代表公司持有[66] - 首次公開發售前購股權計劃項下的購股權涉及239名選定參與者[69] - 首次公開發售前購股權計劃項下的購股權無需支付任何代價[69] - 首次公開發售前購股權計劃項下的購股權在僱傭終止後三個月內可予行使[6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已授出购股权总计32,395,309股,其中19,463,072股已行使,530,000股已失效,185,200股已注销[7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已发行股份的概约百分比为10%,其中首次公开发售后受限制股份单位授权限额为99,397,985股[7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首次公开发售前购股权计划中约57.73%的购股权已归属,预计到2028年12月31日将有约0.41%的购股权归属[76] - 公司首次公开发售后受限制股份单位计划中,服务提供商次限额为9,939,798股,占已发行股份的1%[7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首次公开发售前购股权计划中1.6%的购股权已归属[76] - 公司首次公开发售后受限制股份单位计划旨在认可承授人的贡献并提供激励,以挽留人才并吸引合适人才[77] - 公司首次公开发售后受限制股份单位计划项下的奖励赋予承授人有条件权利,当受限制股份归属时可获得股份[78] - 公司首次公开发售后受限制股份单位计划中,所有购股权及奖励可予发行的股份不得超过已发行股份总数的10%[80] - 公司首次公開發售後受限制股份單位計劃將自上市日期起計十年期間有效及生效[8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個月,公司所有股份計劃
嘀嗒出行(02559) - 2024 Q2 - 业绩电话会
2024-09-02 02:0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上半年总收入为4.04亿元,同比增长2% [1][4] - 经营调整后净利润为1.3亿元,同比增长51.3% [1][4][6] - 毛利率为73.3%,同比减少3% [5] - 运营费用为1.7亿元,同比下降26% [6]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顺风车业务收入近3.9亿元,占总收入96.3%,同比增长4.1% [5] - 顺风车业务在全国366个城市提供服务,平台累计拥有1768万认证私家车主,同比增长17% [2] - 出租车业务在96个城市开通网约服务,在76个城市签约新出行战略合作 [2]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无明确披露各个市场的具体数据和指标变化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及行业竞争 - 持续提升运营效率,优化定价和激励机制,满足不同用户需求 [3] - 持续提升安全功能,寻求与理念契合的合作伙伴,增强用户黏性 [3] - 积极探索碳交易业务,发挥顺风车的减碳属性 [3] - 面临经济低迷和行业竞争压力,调整市场投入策略 [8][9]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外部经济低迷和行业竞争压力影响了出行总量和顺风车业务增长 [8] - 公司调整了市场投入策略,优化定价和运营,提升用户体验 [8][9] - 积极拓展第三方合作渠道,借助流量驱动增长 [9][10] - 看好无人驾驶技术发展对顺风车和出租车新出行业务的影响 [11][12]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账上有16.6亿现金,扣除待付款项后净现金10亿元 [7] - 公司计划在未来进行股东分红或股票回购 [10] 问答环节重要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李久禄提问** 关于收入增速低于利润增速的原因 [7] **管理层回答** 外部经济低迷和行业竞争压力是主要原因,公司调整了市场投入策略 [8][9] 问题2 **Rachel郭提问** 关于公司未来的股东回报计划 [10] **管理层回答** 公司现金流充裕,未来有能力并愿意进行分红或股票回购 [10] 问题3 **陈宇提问** 关于无人驾驶技术对公司业务的影响 [11][12] **管理层回答** 无人驾驶技术有利于提升出行效率,公司正在研究探索相关应用 [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