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海医疗科技(02225)

搜索文档
今海医疗科技:黄文耀获委任为公司秘书
智通财经· 2025-09-29 08:34
公司人事变动 - 郑远女士辞任公司秘书、授权代表及法律程序代理人 自2025年9月29日起生效 [1] - 黄文耀先生获委任为公司秘书、授权代表及法律程序代理人 自2025年9月29日起生效 [1] - 人事变动为填补郑女士辞任后的空缺 [1]
今海医疗科技(02225):黄文耀获委任为公司秘书
智通财经网· 2025-09-29 08:34
公司人事变动 - 郑远女士辞任公司秘书、授权代表及法律程序代理人 自2025年9月29日起生效 [1] - 黄文耀先生获委任为公司秘书、授权代表及法律程序代理人 自2025年9月29日起生效 [1] - 人事变动旨在填补郑远女士辞任后的职位空缺 [1]
今海医疗科技(02225) - 更换公司秘书、授权代表及法律程序代理人
2025-09-29 08:30
董事會欣然宣佈,黃文耀先生(「黃先生」)已獲委任為公司秘書、授權代表及法律 程序代理人,自二零二五年九月二十九日起生效,以填補鄭女士辭任後的空缺。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對本公告之內容概不負責, 對其準確性或完整性亦不發表任何聲明,並明確表示,概不對因本公告全部或任 何部分內容而產生或因倚賴該等內容而引致之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Jinhai Medical Technology Limited 今海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股份代號:2225) (於開曼群島註冊成立的成員有限責任公司) 更換公司秘書、授權代表及法律程序代理人 今海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本公司」,連同其附屬公司,統稱「本集團」)董事會 (「董事會」)謹此宣佈,鄭遠女士(「鄭女士」)已辭任(i) 本公司之公司秘書(「公司 秘書」),(ii)根據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聯交所」)證券上市規則第3.05條規定 之其中一名本公司授權代表(「授權代表」),及(iii)根據香港法例第622章《公司條 例》第16部代表本公司於香港接受法律程序文件或通知之本公司法律程序代理人 (「法律程序代理人」),由二零二五年九月二十九日起生效 ...
今海医疗科技(02225)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9-23 04: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收益同比下降44.0%至1452.9万新加坡元(2024年:2593.7万新加坡元)[6] - 公司总收益从2024年上半年的25,937千新加坡元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14,529千新加坡元,降幅达44%[26] - 公司收益从2024年上半年25.9百万新加坡元降至2025年上半年14.5百万新加坡元,同比下降44.0%[67]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收益为1450万新加坡元,较去年同期减少44%[63] - 毛利同比下降71.9%至208.2万新加坡元(2024年:742.2万新加坡元)[6] - 毛利从7.4百万新加坡元降至2.1百万新加坡元,毛利率从28.6%下降至14.3%[69] - 期内亏损扩大81.5%至1080.0万新加坡元(2024年:595.3万新加坡元)[6] - 公司期内亏损1025.3万新加坡元,较去年同期亏损604.3万新加坡元增加69.7%[9] - 公司期内亏损为1025.3万新加坡元,较去年同期的604.3万新加坡元增长69.7%[40] - 2025年上半年录得期内亏损10.8百万新加坡元,较2024年上半年6.0百万新加坡元亏损扩大[73] - 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0.20新加坡元(2024年:0.12新加坡元)[6] - 每股基本亏损为0.002新加坡元,较去年同期的0.001新加坡元增长100%[40]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销售存货成本为599.9万新加坡元,较去年同期的1191.6万新加坡元下降49.7%[37] - 员工成本总额为1182.6万新加坡元,较去年同期的1364.5万新加坡元下降13.3%[37] - 雇员人数458名 较期初减少30人 上半年人力成本11.8百万新加坡元[93] - 行政开支从13.7百万新加坡元减少至12.5百万新加坡元,主要因股份支付减少1.2百万新加坡元[71] - 使用权资产折旧为46.4万新加坡元,较去年同期的153.1万新加坡元下降69.7%[37] - 研发支出为41.5万新加坡元,较去年同期的24.5万新加坡元增长69.4%[37] - 融资成本基本持平,从347千新加坡元微增至349千新加坡元[32] - 所得税开支从12千新加坡元增至78千新加坡元,增幅550%[33] - 所得税开支从12,000新加坡元增加至78,000新加坡元[72] 各条业务线表现 - 提供宿舍服务的租金收入从5,611千新加坡元锐减至1,378千新加坡元,降幅75%[26] - 新加坡宿舍服务收益由2024年上半年的560万新加坡元减少至2025年上半年的140万新加坡元[62] - 宿舍服务收益从5.6百万新加坡元大幅减少至1.4百万新加坡元,降幅达75.4%[67][68] - 微创手术解决方案及医疗产品相关服务费收益从12.3百万新加坡元降至6.3百万新加坡元,降幅48.5%[67] - 劳务派遣及配套服务收益从7.6百万新加坡元降至6.5百万新加坡元,下降15.5%[67][68] 各地区表现 - 中国地区收益大幅下降,从12,432千新加坡元降至6,333千新加坡元,降幅49%[26] - 新加坡地区收益从7,894千新加坡元降至6,818千新加坡元,降幅14%[26] 现金流 - 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870.9万新加坡元,去年同期为产生现金净额84.4万新加坡元[11] - 投资活动产生现金净额267.1万新加坡元,主要来自出售投资所得287.6万新加坡元[11] - 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6.3万新加坡元,其中提取借款118.4万新加坡元[11] - 上半年资本开支23,000新加坡元 同比减少0.277百万新加坡元[87] 资产和债务 - 现金及银行结余减少53.2%至488.9万新加坡元(2024年末:1044.6万新加坡元)[7]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488.9万新加坡元,较期初1044.6万新加坡元减少53.2%[11]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4.9百万新加坡元 其中新加坡元占比44.3% 人民币49.1% 港元6.6%[82] - 借款增加6.9%至1154.6万新加坡元(2024年末:1080.0万新加坡元)[8] - 借款及租赁负债总额14.7百万新加坡元 资产负债率52.8% 较期初44.3%上升8.5个百分点[83] - 公司向最终控股公司借款于2025年6月30日为178.6万新加坡元,2024年12月31日为87.5万新加坡元[60] - 贸易应收款项减少11.1%至431.6万新加坡元(2024年末:485.6万新加坡元)[7] - 贸易应收款项总额为431.6万新加坡元,较去年末的485.6万新加坡元下降11.1%[43] - 贸易应付款项总额为169.3万新加坡元,较去年末的512.9万新加坡元下降67.0%[44] - 投资物业价值减少5.7%至2010.1万新加坡元(2024年末:2130.8万新加坡元)[7] - 投资物业收购金额为21.8万新加坡元,较去年同期的1051.5万新加坡元下降97.9%[42] - 抵押借款担保资产账面净值9.8百万新加坡元[85] - 未动用银行融资额度3.0百万新加坡元[83] 投资相关 - 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上市投资总额208.1万新加坡元,其中权益投资168.6万新加坡元[19] - 按公平值计量的投资总额为5,035千新加坡元,其中上市投资4,479千新加坡元,非上市基金投资556千新加坡元[20] - 非上市基金投资公平值从556千新加坡元下降至522千新加坡元,降幅6%[21][23] - 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投资之公平值变动净额大幅增加,从32千新加坡元增至848千新加坡元,增幅2550%[30] - 上市投资公平值2.1百万新加坡元 较期初4.5百万新加坡元下降53.3%[90] - 公司重新分配10.0百万港元至收购上市证券以提高闲置现金收益率[77][79] 权益和储备 - 权益总额下降15.3%至2777.5万新加坡元(2024年末:3277.9万新加坡元)[7] - 股份基础给付储备增加527万新加坡元至1717.4万新加坡元,增幅31.4%[9] - 汇兑储备由期初-97.6万新加坡元改善至-43.4万新加坡元,主要因期内产生汇兑收益54.2万新加坡元[9] - 非控股权益由期初97.3万新加坡元减少至41.9万新加坡元,降幅57%[9] - 保留溢利累计亏损增至2529.4万新加坡元,期内新增亏损1025.3万新加坡元[9] 外汇和风险 - 汇兑亏损净额826千新加坡元,而去年同期为收益449千新加坡元[30] - 外汇相关收益0.5百万新加坡元 汇兑亏损净额0.8百万新加坡元[84] - 公司面临外币风险,涉及美元、人民币及港元计值的银行结余、股权投资、投资、贸易应收及应付款项[96] - 公司持有以公平值计入损益的权益工具,面临股本价格风险,并通过投资组合多元化管理[102] - 公司通过信贷限额审批及逾期债务跟进程序管理信贷风险[98] - 公司定期审阅贸易债务可收回金额并计提预期信贷亏损拨备[99] 管理层和股东信息 - 主要管理人员薪酬2025年上半年为172.1万新加坡元,2024年同期为166.1万新加坡元[60] - 董事陈国宝通过受控法团持有公司股份2,530,000,000股,占比48.94%[105][107] - 董事王振飞实益持有公司股份25,850,000股,占比0.49%[105][107] - 董事蒋江雨实益持有公司股份25,850,000股,占比0.49%[105][107] - 蒋江雨于2025年1月28日获任非执行董事兼副主席[125] - 刘镭身份为公司附属公司董事兼总经理及集团技术总监[125] - 股东宝来实益持有公司股份2,530,000,000股,占比48.94%[108] - 蒋霞宏(陈国宝配偶)通过配偶权益持有公司股份2,530,000,000股,占比48.94%[108] - 股东刘镭实益持有公司股份284,350,000股,占比5.50%[108] 购股权计划 - 公司于2024年1月9日授出128,605千份购股权,加权平均行使价为2.54港元[55]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尚未行使的购股权数量为460,130千份,加权平均行使价为0.635港元[55] - 购股权估计公平值为1.858亿港元,使用二项式期权定价模型计算[57] - 购股权行使价为2.54港元,无风险利率3.48%,预期波幅60.59%,预期年限10年,无预期股息收益率[58] - 购股权计划授权上限为已发行股份的10%,即1,292,500,000股[112] - 任何12个月内向单个参与者发行股份不得超过已发行股份的1%[112] - 2024年1月9日授予购股权总数128,603,750份,行使价每股2.54港元[115] - 授予刘镭71,087,500份购股权,王振飞6,462,500份,其他八名雇员51,053,750份[115] - 购股权分三批归属:2025年4月30日20%,2026年4月30日30%,2027年4月30日50%[118]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尚未行使购股权460,130,000份(经股份拆细调整)[120][121] - 刘镭持有284,350千份未行使购股权,王振飞25,850千份,蒋江雨25,850千份,五名雇员124,080千份[121] - 报告期内49,115,000份购股权已失效[121] - 购股权有效期10年,最短归属期12个月[113][117] - 购股权行使价不低于(i)授出日收市价(ii)前五日平均收市价(iii)面值0.01港元中的最高者[114] - 公司向刘镭授予总计284,350份购股权,行使价均为0.635港元,对应期前股价0.647港元[124] - 其他雇员购股权期内失效49,115份,剩余未行使数量为124,080份[124] - 刘镭获授购股权公平值分别为每股0.3297港元、0.3552港元和0.3779港元[124] - 所有购股权行使价统一为0.635港元,较期前股价0.647港元折价约1.85%[122][124] - 购股权行使期跨越2025年5月至2034年1月,归属期至2027年4月[122][124] - 股份拆细调整于2024年12月12日生效[126]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购股权可行使股份数量为92,260,000股,占相关类别已发行股份加权平均数的1.78%[129] - 2025年6月30日及2024年12月31日计划授权限额和服务提供者分项限额均为0[129] 融资和资本活动 - 上市所得款项净额82.6百万港元(约14.1百万新加坡元),截至2025年6月30日未动用金额1.9百万港元[77] - 配售所得款项净额99百万港元 每股净发行价1.584港元 较市价折让19.60%[81] - 医疗业务扩展资金69.0百万港元已全额动用 劳务派遣业务8.0百万港元延期至2025年底使用[81] - 2025年7月11日公司以每股1.35港元认购价发行120,000,000股新股,相当于发行前已发行股本的2.32%及发行后股本的约2.27%[131][133] - 新股发行所得款项净额为161.0百万港元,其中96.6百万港元用于潜在医疗保健并购及投资[133][134] - 新股发行所得款项中32.2百万港元将用于研发开支[133][134] - 新股发行所得款项中32.2百万港元将用于一般营运资金[133][134] - 所有资金预计使用截止时间为2026年7月31日前[134] - 期内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未购回、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135] 市场前景和指引 - 中国微创手术器械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为17.1亿美元,2030年将达到26.8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9.45%[63] - 公司预计2025年新加坡经济增长将放缓至1.0%–3.0%,建筑业将继续面临挑战[62] - 中国业务所得税率保持25%,新加坡业务所得税率为17%[36] 其他重要事项 - 总资产下降14.8%至5015.1万新加坡元(2024年末:5886.7万新加坡元)[7] - 公司确认2025年6月30日后至中期报告日期无其他重大期后事项[134] - 所有董事确认期内遵守证券交易行为守则[136]
今海医疗科技午后涨超41% 绩后累涨超80% 此前配股筹资用于潜在并购及投资项目
智通财经· 2025-09-10 06:18
股价表现 - 今海医疗科技股价午后涨超41%至0.92港元 成交额2485.59万港元[1] - 业绩公布后累计涨幅超过80%[1] 财务业绩 - 集团收益1452.9万新加坡元 同比减少43.98%[1] - 股东应占亏损1025.3万新加坡元 同比扩大69.67%[1] 资本运作 - 拟发行1.2亿股新股 占扩大后股本约2.27%[1] - 所得款项净额约1.61亿港元[1] - 资金用途包括潜在并购医疗保健项目 投资医疗保健产业 研发开支及一般营运资金[1] 战略合作 - 全资子公司上海今海医疗与宁波戴维医疗子公司维尔凯迪医疗器械订立五年合作框架协议[1] - 双方将致力于在国际市场开展内窥镜产品联合合作[1] - 合作旨在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端医疗器械解决方案[1]
港股异动 | 今海医疗科技(02225)午后涨超41% 绩后累涨超80% 此前配股筹资用于潜在并购及投资项目
智通财经网· 2025-09-10 06:14
股价表现 - 今海医疗科技午后股价涨幅达41.54% 报0.92港元 成交额2485.59万港元[1] - 业绩公布后累计涨幅超过80%[1] 财务业绩 - 集团收益1452.9万新加坡元 同比减少43.98%[1] - 股东应占亏损1025.3万新加坡元 同比扩大69.67%[1] 资本运作 - 公司拟发行1.2亿股新股 占扩大后股本约2.27%[1] - 所得款项净额约1.61亿港元 将用于潜在并购医疗保健项目 投资医疗保健产业 研发开支及一般营运资金[1] 业务合作 - 全资子公司上海今海医疗科技与宁波戴维医疗子公司宁波维尔凯迪医疗器械订立五年合作框架协议[1] - 双方将在国际市场开展内窥镜产品联合合作 打造具有竞争力的高端医疗器械解决方案[1]
今海医疗科技(02225) - 截至二零二五年八月三十一日止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9-01 01:01
股本情况 - 本月底法定/注册股本总额为2000万港元,股份80亿股,面值0.0025港元[1] 股份发行 - 上月底已发行股份51.7亿股,本月增1.2亿股,月底结存52.9亿股[2] - 2025年8月15日,1.2亿股新股按每股1.35港元发行[2][4][5] 购股权计划 - 上月底和本月底股份期权数目均为4.6013亿股[3]
今海医疗科技发布中期业绩 股东应占亏损1025.3万新加坡元 同比扩大69.67%
智通财经· 2025-08-29 09:33
财务表现 - 公司收益1452.9万新加坡元 同比减少43.98% [1] - 股东应占亏损1025.3万新加坡元 同比扩大69.67% [1] - 每股亏损0.2新加坡分 [1]
今海医疗科技(02225.HK):中期净亏损1025.3万新加坡元
格隆汇· 2025-08-29 09:33
财务表现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实现收益1452.9万新加坡元 同比减少44% [1] - 毛利为208.2万新加坡元 同比减少约72% [1]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1025.3万新加坡元 较上年同期亏损604.3万新加坡元扩大421万新加坡元 [1] 每股数据 - 基本每股亏损0.20新加坡分 [1]
今海医疗科技(02225) - 2025 - 中期业绩
2025-08-29 09:00
收入和利润(同比) - 公司收益同比下降44%至1452.9万新加坡元,对比去年同期的2593.7万新加坡元[5] - 公司总收益同比下降44%至1452.9万新加坡元,其中客户合约收益下降35.4%至1315.1万新加坡元[13]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总收益为14.5百万新加坡元,同比减少44%[25][29] - 期内亏损扩大81%至1080万新加坡元,去年同期为595.3万新加坡元[5] - 期内亏损扩大69.7%至1025.3万新加坡元,每股基本亏损达0.198新加坡分[19]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录得期内亏损10.8百万新加坡元,2024年同期为6.0百万新加坡元[35] - 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0.20新加坡分,较去年同期的0.12新加坡分恶化67%[6] 成本和费用(同比) - 销售成本同比下降49.7%至599.9万新加坡元,与收入降幅基本匹配[18] - 行政开支从13.7百万新加坡元降至12.5百万新加坡元,主要因股份支付减少1.2百万新加坡元[33] - 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从0.9百万新加坡元降至0.2百万新加坡元,主要因汇兑亏损[32] - 2025年上半年员工成本为11.8百万新加坡元,较2024年同期的13.6百万新加坡元下降13.2%[54] 各业务线表现 - 微创手术解决方案业务收入骤降72%至633.3万新加坡元,其中最大客户A贡献331万新加坡元[13][15] - 宿舍服务租金收入锐减75.4%至137.8万新加坡元[13] - 微创手术解决方案及医疗产品收益从12.3百万新加坡元降至6.3百万新加坡元,同比下降48.5%[29] - 劳务派遣及配套服务收益从7.6百万新加坡元降至6.5百万新加坡元,同比下降15.5%[29] - 宿舍服务收益从5.6百万新加坡元降至1.4百万新加坡元,同比下降75.4%[24][29] 各地区表现 - 中国地区收益同比暴跌49.1%至633.3万新加坡元,新加坡地区收益下降13.6%至681.8万新加坡元[13] 毛利和毛利率变化 - 毛利大幅下滑72%至208.2万新加坡元,去年同期为742.2万新加坡元[5] - 公司毛利从7.4百万新加坡元降至2.1百万新加坡元,毛利率从28.6%下降至14.3%[31] 现金流和资金状况 - 银行及现金结余锐减53%至488.9万新加坡元,相比去年底的1044.6万新加坡元[7] - 公司上市所得款项净额为8260万港元(相当于1410万新元),截至2025年6月30日已动用7890万港元,未动用190万港元[39] - 公司配售事项所得款项净额为9900万港元,截至2025年6月30日已动用9100万港元,未动用800万港元[43]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490万新元,其中44.3%为新加坡元计价、49.1%为人民币计价、6.6%为港元计价[44] - 公司拥有未动用银行融资300万新元[45]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资本开支为2.3万新元[48] 资产和负债变化 - 总资产下降15%至5015.1万新加坡元,较去年底的5886.7万新加坡元[7][8] - 投资物业价值减少6%至2010.1万新加坡元,相比去年底的2130.8万新加坡元[7] - 贸易应收款项减少11%至431.6万新加坡元,对比去年底的485.6万新加坡元[7] - 借款增加7%至1154.6万新加坡元,去年底为1080万新加坡元[8] - 流动资产净值下降48%至350.1万新加坡元,相比去年底的680.7万新加坡元[8] - 公司借款及租赁负债总额为1470万新元,资产负债率为52.8%[45] - 公司银行借款由账面净值980万新元的租赁资产质押担保[47] 外汇和投资影响 - 投资物业公允价值变动带来84.8万新加坡元收益,同比激增2550%[16] - 汇兑损失82.6万新加坡元,而去年同期为收益44.9万新加坡元[16]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外汇换算收益为50万新元,汇兑亏损净额为80万新元[46] - 截至2025年6月30日上市股票投资公平值为2.1百万新加坡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4.5百万新加坡元下降53.3%[51] - 集团持有以美元、人民币及港元计值的金融资产面临外币风险[56] - 集团通过多元化投资组合管理股本证券价格风险[61] 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状况 - 贸易应收款项中61-90天逾期金额激增121倍至196.3万新加坡元[22] - 贸易应付款项总额下降67%至169.3万新加坡元,其中31-90天账期金额减少82.4%[23]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中国微创手术器械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达17.1亿美元,2030年将达26.8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9.45%[25] - 新加坡经济预计2025年增长放缓至1.0%-3.0%,建筑业持续面临挑战[24] - 公司重新分配1000万港元上市所得款项至投资上市证券[39] - 公司间接全资附属公司今海上海向上海派力亚注资最多人民币16,500,000元,其中首期注资不少于人民币8,250,000元(占总额50%)[50] - 注资完成后上海派力亚股权结构调整为公司占55%及何先生占45%,并将作为附属公司并入集团综合财务报表[50] - 2025年7月11日公司以每股1.35港元向独立第三方发行120,000,000股认购股份[76] - 认购事项所得款项净额161.0百万港元,拟分配96.6百万港元(60.0%)用于并购投资,32.2百万港元(20.0%)用于研发开支,32.2百万港元(20.0%)用于营运资金[78] - 资金使用截止期限均为2026年7月31日前[78] 人力资源变动 - 集团雇员人数从2024年12月31日的488名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458名,减少6.1%[53] 购股权计划详情 - 购股权计划允许发行股份总数不超过已发行股份的10%(即1,292,500,000股)[65] - 任何12个月期间向各参与者授出的购股权发行股份数不得超过已发行股份的1%[65] - 购股权归属期设置不少于12个月[66] - 公司于2024年1月9日授出合共128,603,750份购股权,可认购同等数量股份[68] - 购股权行使价为每股2.54港元,为(i)前五日平均收市价2.46港元(ii)授出日收市价2.54港元(iii)面值0.01港元中的最高值[69] - 购股权授予结构:刘镭获71,087,500份(55.3%),王振飞获6,462,500份(5.0%),八名雇员获51,053,750份(39.7%)[69] - 购股权分三批归属:2025年4月30日归属20%,2026年4月30日归属30%,2027年4月30日归属50%[7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尚未行使购股权为460,130,000份,其中刘镭持有284,350,000份(61.8%),王振飞持有25,850,000份(5.6%),六名雇员持有149,930,000份(32.6%)[73] - 报告期内49,115,000份购股权已失效[73] - 股份拆细于2024年12月12日生效,购股权行使价及数量已按比例调整[69][73] 公司治理与报告 - 审核委员会审阅期内未经审核中期业绩及中期报告并认为符合适用会计准则和上市规则[85] - 中期业绩公告已发布于联交所网站及公司网站[86] - 公司中期报告将适时提供予股东并发布于网站[86] - 董事会由8名董事组成包括3名执行董事2名非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89] - 执行董事包括陈国宝先生王振飞先生及李云平先生[89] - 非执行董事包括蒋江雨先生及王华生先生[89] - 独立非执行董事包括严健军先生范一民先生及杨美华女士[89] - 董事会主席兼执行董事为陈国宝先生[88] - 公告日期为2025年8月29日[89] - 公司感谢客户管理层员工业务伙伴及股东的支持[87] 其他重要事项 - 公司无重大或然负债及资本承担[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