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山东国信(01697)
icon
搜索文档
山东国信(01697)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27 14:29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2024年营业总收入904,977千元,2023年为1,190,457千元[5] - 2024年净利润142,795千元,2023年为158,633千元[5] - 2024年末资产总计14,279,338千元,2023年末为14,168,884千元[6] - 2024年末负债合计3,042,612千元,2023年末为3,079,506千元[6] - 2024年末股东权益合计11,236,726千元,2023年末为11,089,378千元[6]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52,383千元,2023年为 - 1,329,022千元[7] - 2024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17,885千元,2023年为375,434千元[7] - 2024年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62,497千元,2023年为 - 1,118,105千元[7] - 2024年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476,668千元,2023年末为168,897千元[7] - 2024年集团实现营业总收入9.05亿元、同比下降24.0%,利润总额2.136亿元,同比下降26.4%,净利润1.428亿元,同比下降10%[13] - 2024年公司实现净利润1.428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580万元,减少10.0%[52] - 2024年和2023年公司营业总收入分别为9.04977亿元、11.90457亿元[53] - 2024年公司利息净支出5630万元,去年同期利息净收入1.00235亿元,利息收入由2023年的1.922亿元变为2024年的 - 360万元,利息支出由2023年的9196.8万元减少至2024年的5263.1万元[54] - 2024年和2023年公司营业利润分别为2941.68万元、4093.47万元[53] -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2024年为455.1百万元,较2023年的766.1百万元下降40.6%,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减少40.4%[56] - 投资收益2024年为67.2百万元,较2023年的72.4百万元减少5.2百万元[58] -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从2023年的212.7百万元上升至2024年的414.6百万元[60] - 业务及管理费2024年为294.9百万元,较2023年的269.1百万元上升9.6%[61] - 信用减值损失由2023年的500.5百万元下降40.0%至2024年的302.0百万元[62] - 营业外支出由2023年的122.1百万元下降至2024年的81.0百万元[63] - 利润总额由2023年的290.2百万元减少至2024年的213.6百万元,经营利润率由24.4%下降至23.6%[65] - 所得税费用2023年为131.5百万元,2024年为70.8百万元[66] - 净利润由2023年的158.6百万元减少至2024年的142.8百万元,净利润率由13.3%上升至15.8%[67] - 2023年和2024年底集团总资产分别为141.689亿元和142.793亿元,公司总资产分别为132.498亿元和133.148亿元[77] - 2024年和2023年公司总资产分别为133.15亿元和132.5亿元,集团总资产分别为142.79亿元和141.69亿元[104] - 2024年和2023年公司总负债分别为20.71亿元和21.56亿元,集团总负债分别为30.43亿元和30.8亿元[104] - 2024年和2023年公司总权益分别为112.44亿元和110.94亿元,集团总权益分别为112.36亿元和110.89亿元[104] - 2024年和2023年信托计划合并后集团净利润分别为1.43亿元和1.59亿元[106] - 2024年度营业总收入904977751.65元,2023年度为1190457227.88元[174] - 2024年度利息净收入 -56269970.24元,2023年度为100234903.04元[174] - 2024年度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455105515.87元,2023年度为766121700.97元[174] - 2024年度投资收益67155385.78元,2023年度为72373260.70元[174] - 2024年度公允价值变动收益414594077.05元,2023年度为212740173.75元[174] - 2024年营业总成本6.11亿元,较2023年的7.81亿元下降21.80%[175] - 2024年净利润1.43亿元,较2023年的1.59亿元下降9.98%[175] - 2024年其他综合收益的税后净额455.31万元,2023年为 - 352.35万元[176] - 2024年综合收益总额1.47亿元,较2023年的1.55亿元下降5.01%[177]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均为0.03元/股,与2023年持平[177] - 2024年末货币资金5.92亿元,较2023年末的2.84亿元增长107.70%[179] - 2024年末应收账款9866.48万元,较2023年末的1.73亿元下降42.81%[179] - 2024年末短期借款2804.85万元,较2023年末的9747.79万元下降71.23%[180] - 2024年末应付职工薪酬1000.66万元,较2023年末的745.80万元增长34.17%[180] - 2024年末归属母公司股东权益合计11.24亿元,较2023年末的11.09亿元增长1.33%[181] - 2024年末货币资金合计591,667,910.19元,较年初283,896,884.51元增长约108.4%,其中银行存款265,767,560.81元,其他货币资金325,900,349.38元[185] - 2024年末发放贷款及垫款账面价值2,159,052,355.21元,年初为2,201,525,213.77元[188] - 2024年末交易性金融资产合计4,372,519,376.33元,较年初4,506,454,958.18元下降约3%[189] - 2024年末债权投资账面价值4,596,433,978.01元,年初为4,507,256,604.08元[190] - 2024年末长期股权投资合计723,382,186.27元,较年初844,069,102.22元下降约14.3%[191] - 2024年末其他资产账面价值156,672,411.84元,年初为25,054,076.90元[192] - 2024年末短期借款合计280,484,583.34元,较年初974,779,055.55元下降约71.2%,年末无已逾期未偿还的短期借款[193] - 预计负债年末余额为166,494,338.30元,年初余额为120,809,836.02元,主要因诉讼产生[194] - 其他负债年末余额为2,402,692,116.03元,年初余额为1,714,627,528.29元,其中预收款项、其他应付款和其他负债均有变动[195] - 利息净收入本年为 -56,269,970.24元,上年为100,234,903.04元,利息收入和支出均有变化[197] -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本年为455,105,515.87元,上年为766,121,700.97元,收入和支出均有所下降[197] - 投资收益本年为67,155,385.78元,上年为72,373,260.70元,各项投资收益有不同表现[197] -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本年为414,594,077.05元,上年为212,740,173.75元,主要来自交易性金融资产[198] - 税金及附加本年为5,952,653.90元,上年为8,356,011.92元,各项税费有增减变动[198] - 业务及管理费本年为294,938,324.08元,上年为269,073,176.25元,职工薪酬等项目有变化[198][199] - 法律及专业服务费中,本年和上年审计费用均为943,396.23元[199] - 其他数据为19,772,322.70和30,325,129.38[200]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末各类标准化业务信托资产规模达1085.12亿元,较年初净增341.63亿元,增幅46%[11] - 2024年末家族信託、家庭服務信託、保險金信託合计存续规模达519.18亿元,同比增长34%[11] - 慈善信託累计交付金额超1.62亿元,年内新增签约21单,同比增长19.1%[11] - 2024年末投向山东省内存续信托规模达382.38亿元,较年初净增87.21亿元;“引資入魯”存续规模242.54亿元,绿色信託存续规模52.4亿元,较年初增长85.1%[12] - 2024年信托业务和固有业务收入分别占公司收入总额的51.5%和48.5%[15] - 2024年信托业务营业收入46.6473亿元,占比51.5%;固有业务营业收入43.8505亿元,占比48.4%,营业外收入47万元,占比0.1%[15] - 2024年末融资类信託管理资产规模392.76亿元,投资类信託1269.61亿元,事务管理型信託475.86亿元,合计2138.23亿元[17] - 2024年末融资类信託数目227个,投资类信託1838个,事务管理型信託847个,合计2912个[1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和2023年12月31日,公司管理的资产规模(包含保险金信托规模)分别为24017.3亿元和20142.1亿元,保险金信托规模(基本保险金额口径)分别为263.5亿元和158.69亿元[19] - 2024年融资类信托收入2.08亿元,占比45.3%;投资类信托收入1.54亿元,占比33.6%;事务管理型信托收入0.97亿元,占比21.1%。2023年对应数据分别为4.85亿元(62.9%)、1.68亿元(21.8%)、1.18亿元(15.3%)[2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已累计设立家族信托、家庭服务信托、保险金信托等各类业务约4800单,存续规模约520亿元[2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管理的其他个人财富管理信托存续数量为55个,信托资产规模约为19.26亿元[2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管理的法人及非法人组织财富管理信托存续数量为117个,信托资产规模约为176.75亿元[2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山东国信受托管理的资管产品服务信托规模为3.3亿元[2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支持证券项目存续数量为5个,存续规模86.65亿元[2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存续证券投资信托业务规模为1018.68亿元,全部资本市场信托业务规模为1155.10亿元[31] - 信托业务2024年利润为92.271百万元,2023年为380.231百万元;固有业务2024年利润为121.323百万元,2023年为 - 90.081百万元[70] - 信托业务利润率从2023年的49.6%降至2024年的19.8%,利润总额从3.802亿元降至9230万元,降幅75.7%[71][72] - 信托业务分部收入从2023年的7.668亿元降至2024年的4.665亿元,降幅39.2%[71] - 信托业务分部经营开支从2023年的3.865亿元降至2024年的3.742亿元,降幅3.2%[71] - 固有业务利润率从2023年的 - 21.1%升至2024年的27.6%,利润总额从亏损9010万元变为
山东国信开展3·15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联合教育宣传活动
证券时报网· 2025-03-14 07:24
文章核心观点 山东国信积极参与"3·15"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联合教育宣传活动,通过多种方式普及金融知识,未来将深化服务理念构建消保体系助力金融生态 [1][2] 活动情况 - 3月12日上午,在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山东监管局指导、山东省银行业协会主办的活动中,山东国信参与联合宣传 [1] - 活动现场以主题海报等为载体,结合信托文化等组织消保知识有奖答题,提升公众对非法金融活动鉴别和防范能力 [1] 宣传方式 - "3·15"期间通过"线上+线下"引导金融消费者学习金融知识 [1] - 线上通过原创漫画及互动答题活动,结合专业知识与创新形式传授风险防范知识 [1] - 线下围绕"五进入"开展活动,以全网格宣传方式提升金融消费者素养 [1] 未来规划 - 持续深化"消保为民"服务理念,整合内外部资源构建"全链条、全场景、全覆盖"消保体系 [2] - 帮助金融消费者"学金融、懂金融、享金融",为构建金融生态、助力美好生活贡献信托力量 [2]
山东国信参加2024心血管健康大会,慈善信托助力乡村医疗水平跃升
证券时报网· 2024-12-11 01:43
行业动态 - 12月7日“共筑心体系·践行心健康”2024心血管健康大会开幕式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围绕行业七大科学中心建设设置20余场学术交流论坛,聚焦心血管全流程管理,展示相关新技术等,吸引1500余名专家学者参展参会 [1] - 大会开幕式由心梗救治公益大使张宏民主持,葛均波院士致欢迎辞,毛群安副会长、袁亚湘院士、韩启德院士先后致辞,贾伟平院士分享董承琅教授事迹,霍勇教授阐述《心血管疾病诊疗登记数据集规范》团体标准内容,张启发院士、葛均波院士、梁万年教授先后做主旨演讲 [1] 公司动态 - 山东国信副总经理周建蕖受邀出席大会 [1] - 上海上青置业发展有限公司发起设立“圆慈善信托”,山东国信担任受托人,牵手招商银行私人银行(上海静安)中心,通过该慈善信托向苏州工业园区心馨心血管健康基金会捐赠164.7万元,用于支持“心脏护卫乡间救星—赋能全国村医‘青’心公益行”项目 [2] - 该项目对接新疆、甘肃等省、自治区的边疆、山区(区)县100位村医,预计筛查心电24000人次、危急患者救治1000人次、科普宣传40000人次、实际获益超10000人 [2] - 山东国信将以此为契机,发挥信托制度优势,促进基础性疾病早诊早疗等,助力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贡献信托力量 [3]
山东国信(01697)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9-13 08:54
公司概况 - 公司成立于1987年,是经中国人民银行和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非银行金融机构[8] - 公司控股股东为山东省魯信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是山东省委管理的国有重要骨干金融企业[8] - 2017年12月,公司H股在香港联交所上市,成为国内信托公司登陆国际资本市场第一股[8] - 公司设立资本市场、财富管理、家族信托三大事业部,发展特色资产服务信托、资产管理信托、公益慈善信托[8] - 公司在全国多个中心城市设有业务及财富团队,构建了"根植山东,辐射全国,走向国际"的发展格局[8] - 公司多次获得"山东省金融创新奖"、"最佳创新信托公司"等诸多奖项,并连续多年获评"AAA级"和"A级"最高行业评级[8] - 公司将以"十四五规划"为指引,致力于成为受人尊敬的基于资产配置的财富管理机构[8] 业务发展 - 公司注册资本增至46.5885亿元,资本实力持续增强[7] - 公司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实现了内地信托公司香港上市"零"的突破[7] - 公司发展历程包括1993年在日本成功发行日元武士债券、2002年由全民所有制企业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等[5] - 管理信託資產規模達人民幣2,412.37億元,較年初增加19.77%[15] - 證券投資信託業務存續規模超過人民幣1,000億元,較年初增加73.10%[15] - 家族信託存續規模接近人民幣470億元,同比增長32%[15] - 開展線下客戶活動11場,通過線上渠道進行消保宣教,受眾群體3.3萬人次[15] - 多年蟬聯「3 • 15誠信金融品牌」榮譽稱號[15] 财务表现 - 營業總收入為人民幣588百萬元[13] - 利潤總額為人民幣253百萬元[13] - 資產總額為人民幣13,700百萬元[13] - 手續費及佣金收入為人民幣273百萬元[13] - 利息收入為人民幣25百萬元[13] - 公司信托业务和固有业务收入分别占总收入的46.0%和54.0%[19] - 公司管理的信托资产规模达到2.19万亿元人民币,其中融资类信托、投资类信托和事务管理型信托分别占比19%、58%和23%[21] - 公司信托业务收入中,融资类信托、投资类信托和事务管理型信托分别占55.3%、28.2%和16.5%[23] - 公司加大对区域经济转型发展的金融支持力度,绿色信托资产规模达到35.56亿元人民币[16] 风险管理 - 公司持续完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制修订65项公司规章制度[16] - 公司深化战略管理,优化组织架构和人员结构,提高战略规划的适应性和有效性[16] - 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总收入58.7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9.7%,净利润17.0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6%[16] 家族信托业务 - 家族信託是公司重點開展的戰略性業務,已累計設立超4,600單,存續規模接近人民幣470億元[26] - 公司積極拓展金融同業合作,與國有大型商業銀行、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等建立了戰略合作關係[26] - 公司高度重視金融科技在家族信託業務領域的應用,已實現各渠道家族信託客戶的全流程在線化管理[26] 其他业务 - 公司管理的其他個人財富管理信託存續數量為41個,信託資產規模約為人民幣11.19億元[27] - 公司管理的法人及非法人組織財富管理信託存續數量為107個,信託資產規模約為人民幣216.80億元[27] - 公司受託管理的資管產品服務信託規模為人民幣11.52億元[28] - 公司資產支持證券項目存續數量為五個,存續規模人民幣88.85億元[29] - 公司設計推出「安心付系列服務信託」,助力政府破解預付類資金監管難題,提升居民消費信心[30] - 公司開展資產管理信託業務主要投向資本市場、房地產、工商企業、基礎設施等領域[31] - 公司積極向承銷、投資等領域延伸,不斷提升資產池構建、產品結構設計、定價等能力[29] 固有业务 - 公司固有业务分部收入同比减少24.5%,主要是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增加、投资收益减少以及利息净收支变化所致[37] - 公司固有资产主要投资于货币资产、证券投资、理财产品投资等,以维持资产价值并为信托业务提供支持[38][39] - 本公司固有資產的一定比例將配置至證券投資,包括上市股票投資及公募基金投資等權益產品,以及並表及非並表信託計劃投資及資產管理產品等理財產品[40] - 本公司對權益產品、信託計劃、債權投資、債券投資、資產管理產品和銀行理財的平均投資餘額分別為21.11億元、31.26億元、35.58億元、0.13億元、7.93億元和0.03億元[41,42] - 本公司對多家金融機構進行了戰略性長期投資,包括重汽汽車金融有限公司、泰山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德州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和民生證券股份有限公司[43,44] - 本公司長期股權投資的餘額為126.95億元,其中使用權益法計量列作聯營企業為39.05億元,分類為交易性金融資產的投資為87.90億元[45] - 本公司長期股權投資的股息收入為1,991萬元[46] 财务数据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本公司的固有資金貸款餘額為1.73億元[47] - 本公司對信託業保障基金的權益由111.4百萬元增長2.3%至114.0百萬元[48] - 2024年上半年,本公司實現淨利潤1.71億元,較上年同期減少4.6百萬元,降幅為2.6%[49] - 二零二四年上半年營業總收入為人民幣587.8百萬元[50] - 二零二四年上半年利息淨支出為人民幣4.6百萬元,去年同期利息淨收入為人民幣35.0百萬元[51] - 二零二四年上半年手續費及佣金淨收入為人民幣270.8百萬元,較去年同期下降35.3%[52] - 二零二四年上半年投資收益為人民幣42.1百萬元,較去年同期下降91.7百萬元[53] - 二零二四年上半年公允價值變動收益為人民幣241.8百萬元,較去年同期上升[54] - 二零二四年上半年業務及管理費為人民幣132.8百萬元,較去年同期下降19.0%[55] - 二零二四年上半年信用減值損失為人民幣155.0百萬元,較去年同期下降44.3%[56] 其他重要事项 - 本集團營業外支出由2023年上半年的人民幣115.7百萬元下降至2024年上半年的人民幣39.1百萬元,主要由於本公司預計訴訟賠償支出大幅減少[57] - 本集團的利潤總額由2023年上半年的人民幣275.9百萬元減少至2024年上半年的人民幣253.3百萬元,經營利潤率由2023年上半年的33.0%上升至2024年上半年的43.1%[58] - 本公司2023年上半年產生所得稅費用人民幣100.8百萬元,2024年上半年產生所得稅費用人民幣82.8百萬元,主要由於2024年上半年本集團利潤總額同比降低[59] - 淨利潤由2023年上半年的收益人民幣175.1百萬元減少至2024年上半年的收益人民幣170.5百萬元,淨利潤率由2023年上半年的20.9%上升至2024年上半年的29.0%[60] 业务分部表现 - 信託業務的分部收入由2023年上半年的人民幣418.7百萬元減少35.3%至2024年上半年的人民幣270.9百萬元,分部經營開支由2023年上半年的人民幣281.3百萬元減少40.0%至2024年上半年的人民幣168.8百萬元[63] - 固有業務的分部經營開支由2023年上半年的人民幣281.8百萬元減少41.1%至2024年上半年的人民幣166.1百萬元,分部收入由2023年上半年的人民幣420.4百萬元減少24.5%至2024年上半年的人民幣317.3百萬元[65] - 信託業務的分部利潤率由2023年上半年的32.8%上升至2024年上半年的37.7%,固有業務的分部利潤率由2023年上半年的32.9%上升至2024年上半年的47.7%[64][65] 资产负债情况 - 本集團的總資產分別為人民幣14,168.9百萬元及人民幣13,699.8百萬元[66] - 本集團的重大資產包括發放貸款及墊款、債權投資、長期股權投資、交易性金融資產等[66] - 本集團的發放貸款及墊款大部份由本公司的併表信託計劃授出[67] - 本集團作固有投資並合併於本集團的財務報表的信託計劃授出的若干貸款於報告期內識別為減值[68] - 本公司獲准使用其固有資產向客戶提供貸款,截至二零二四年六月三十日,本公司固有資金貸款本金餘額人民幣168.7百萬元[69] - 本集團已於若干公司作出權益投資,包括泰山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重汽汽車金融有限公司等[71] - 本集團的交易性金融資產包括股票投資、公募基金投資、資產管理計劃投資等[72] - 本集團的債權投資總額為人民幣7,113,735千元,減值準備為人民幣2,439,819千元[70] - 本集團的長期股權投資包括本公司直接投資的聯營企業和合併結構化主體投資的企業[71] - 本集團的貨幣資金、應收賬款和買入返售金融資產等也是重大資產[66] 重大投资 - 持有浙商银行A股股份579,592,903股,占其总股本的2.11%,投资成本为11.79亿元人民币,公允价值为14.25亿元人民币和15.62亿元人民币[73] - 交易性金融资产由4,506.5亿元人民币减少12.4%至3,946.7亿元人民币,主要由于公募基金投资减少、资产管理计划投资减少、非上市公司股权投资增加、投资类信托计划减少、股票投资增加[73] - 应收信托报酬由172.5亿元人民币增加1.8%至175.6亿元人民币,19.5%的应收信托报酬已收回[75] - 买入返售金融资产由395.0亿元人民币减至247.0亿元人民币,由于公司根据市场状况和利率对国债逆回购业务规模进行灵活调整[76] 负债情况 - 短期借款为从信托保障基金公司的550.9亿元人民币计息借款,将于2024年6月、9月、2025年4月、6月陆续到期[78] - 预計負債為129.7億元人民幣,為預計的訴訟賠償款[79] - 歸屬於合併範圍內結構化主體第三方信託受益人的淨資產由806.9億元人民幣下降7.4%至747.5億元人民幣[80] -
山东国信(01697)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8-28 14:44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于1987年3月10日注册成立,2002年8月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2015年7月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12月8日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149] - 公司股票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股份代号为1697[1][2]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总收入5.87752亿元,2023年为8.36157亿元[3]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净利润1.70508亿元,2023年为1.75077亿元[3] - 2024年6月30日公司资产总计136.99817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141.68884亿元[5][6] - 2024年6月30日公司负债合计24.4267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30.79506亿元[5][6] - 2024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5.76953亿元,2023年为 - 8.78493亿元[6] - 2024年上半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89906亿元,2023年为1.17514亿元[6] - 2024年上半年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4.69526亿元,2023年为 - 13.44662亿元[6] - 2024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2.97333亿元,2023年为 - 21.05641亿元[6] - 2024年上半年,集团实现营业总收入5.878亿元、同比下降29.7%,利润总额2.533亿元,净利润1.705亿元、同比下降2.6%[12] - 2024年上半年,信托业务营业收入2.70866亿元,占比46.0%;固有业务营业收入3.16886亿元,占比53.9%[12] - 2024年上半年,信托业务和固有业务收入分别占公司收入总额的46.0%和54.0%[12] - 2024年上半年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2.418亿元,2023年上半年为2.121亿元[34] - 2024年上半年投资收益为4210万元,2023年上半年为1.338亿元[34] - 2024年上半年利息净支出470万元,2023年上半年利息净收入3490万元[34]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净利润1.705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460万元,减少2.6%[48] - 2024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为5.87752亿元,2023年为8.36157亿元[49] - 2024年上半年利息净收入为 - 455万元,2023年为3501.4万元,利息收入从2023年上半年的7533.2万元变为2024年上半年的2496.9万元,贷款利息收入从5408.3万元减至1633.2万元,2024年上半年利息支出2951.9万元,较去年同期减少1080万元[51] - 2024年上半年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为2.70763亿元,较2023年上半年的4.18612亿元下降35.3%,手续费及佣金收入从4.21229亿元减少35.3%至2.72635亿元[52] - 2024年上半年营业利润为2.91972亿元,2023年为3.88722亿元;利润总额为2.53327亿元,2023年为2.75922亿元[49]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投资收益为4210万元,较2023年上半年的1.338亿元减少9170万元,主要因持有金融资产期间投资收益同比减少9120万元[53][55]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从2023年上半年的2.121亿元升至2.418亿元,主要因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增加[56] - 2024年上半年公司业务及管理费为1.328亿元,较2023年上半年的1.64亿元下降19.0%,主要因职工薪酬及其他管理费用减少[57] - 2024年上半年公司信用减值损失从2023年上半年的2.78亿元下降44.3%至1.55亿元,主要因计提金额同比减少[58] - 2024年上半年公司营业外支出从2023年上半年的1.157亿元降至3910万元,主要因预计诉讼赔偿支出大幅减少[58][59]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利润总额从2023年上半年的2.759亿元减至2.533亿元,经营利润率从33.0%升至43.1%[60]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所得税费用从2023年上半年的1.008亿元降至8280万元,主要因利润总额同比降低[61][63]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净利润从2023年上半年的1.751亿元减至1.705亿元,净利润率从20.9%升至29.0%[64] - 2024年上半年公司信托业务和固有业务的分部收入分别为2.709亿元和3.173亿元,2023年同期分别为4.187亿元和4.204亿元[66] - 2024年上半年公司信托业务和固有业务的利润总额分别为1.021亿元和1.512亿元,2023年同期分别为1.374亿元和1.385亿元[67] - 信托业务利润率从2023年上半年的32.8%升至2024年上半年的37.7%,利润总额从13740万元降至10210万元,降幅25.7%,收入从41870万元降至27090万元,降幅35.3%,经营开支从28130万元降至16880万元,降幅40.0%[68][69][70] - 固有业务利润率从2023年上半年的32.9%升至2024年上半年的47.7%,利润总额从13850万元增至15120万元,增幅9.2%,收入从42040万元降至31730万元,降幅24.5%,经营开支从28180万元降至16610万元,降幅41.1%[68][7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和2024年6月30日,集团总资产分别为14168900万元和13699800万元,公司总资产分别为13249800万元和12848800万元[7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重大资产占集团总资产比例分别为:发放贷款及垫款14.8%、债权投资34.1%、长期股权投资5.2%、交易性金融资产28.8%、货币资金4.2%、应收账款1.3%、买入返售金融资产1.8%[74] - 2024年6月30日发放贷款及垫款本金2308495000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2428707000元减少;净额2024231000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2201525000元减少[75] - 减值贷款总额从2023年12月31日的74800万元增至2024年6月30日的193420万元,增幅158.6%[76] - 2023年12月31日和2024年6月30日,减值贷款抵押品公允价值分别为89730万元和252390万元[76] - 2023年12月31日和2024年6月30日,减值贷款减值拨备分别为18090万元和33590万元,分别占贷款总额的24.2%和17.4%[76] - 2023年12月31日和2024年6月30日,减值贷款总额分别占集团发放贷款及垫款总额的30.8%和83.8%[7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固有资金贷款本金余额16870万元,较年初增加5370万元,增长46.7%[76] - 发放贷款及垫款本金从2023年12月31日的115,000千元增至2024年6月30日的168,696千元,发放贷款及垫款净额从115,627千元增至173,368千元[77] - 债权投资本金从2023年12月31日的6,813,115千元增至2024年6月30日的7,097,188千元,债权投资净额从4,507,257千元增至4,673,916千元[7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直接投资的联营企业账面价值小计为390,493千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521,591千元减少;合计为711,548千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844,069千元减少[79] - 交易性金融资产从2023年12月31日的4,506,455千元减少12.4%至2024年6月30日的3,946,705千元[80][8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及2024年6月30日,公司持有浙商银行A股股份579,592,903股,占其总股本的2.11%;投资公允价值分别为14.25亿元及15.62亿元,占公司资产总值的10.1%及11.4%[81] - 2023年公司确认浙商银行投资营业收入2.527亿元,2024年上半年为2.327亿元[81] - 集团货币资金余额从2023年12月31日的283.9百万元增至2024年6月30日的581.2百万元[83] - 集团应收信托报酬从2023年12月31日的172.5百万元增加1.8%至2024年6月30日的175.6百万元,截至2024年7月31日,19.5%已收回[85] - 集团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国债逆回购)从2023年12月31日的395.0百万元减至2024年6月30日的247.0百万元[86]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及2024年6月30日,集团总负债分别为307950万元及244270万元[8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短期借款、应付职工薪酬、预计负债以及其他负债分别占集团总负债的22.6%、4.1%、5.3%及64.2%[8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短期借款为55090万元,将分别于2024年6月、9月、2025年4月、6月到期[8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预计负债为12970万元,为预计诉讼赔偿款[8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归属纳入合并范围结构化主体第三方信托受益人净资产为74750万元,较2023年12月31日下降7.4%[9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自融资类信托计划融资方代收信托业保障基金为26350万元,较2023年12月31日减少[9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自信托计划及其他投资预收款项为23870万元,较2023年12月31日减少[90]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及2024年6月30日,公司分别合并22个及21个信托计划,信托总资产分别为372430万元及346290万元[9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总资产为1370000万元,总负债为244300万元,总权益为1125700万元[93][9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总资产为1416900万元,总负债为308000万元,总权益为1108900万元[93][94] - 2024年上半年信托计划合并前公司净利润为1.64亿元,2023年同期为1.75亿元;合并后集团净利润为1.71亿元,2023年同期为1.75亿元[95] - 2024年1 - 6月公司营业总收入为5.8775183339亿元,2023年同期为8.3615736437亿元[143] - 2024年1 - 6月利息净收入为 - 455.072739万元,2023年同期为3501.402525万元[143] - 2024年1 - 6月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为2.7076314472亿元,2023年同期为4.1861167163亿元[143] - 2024年1 - 6月投资收益为4214.436427万元,2023年同期为1.3377495024亿元[143] - 2024年1 - 6月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2.4181311708亿元,2023年同期为2.1207105506亿元[143] - 2024年1 - 6月营业总成本295,780,081.56元,2023年同期为447,435,774.27元[144] - 2024年1 - 6月净利润170,508,112.40元,2023年同期为175,077,175.55元[144] - 2024年1 - 6月其他综合收益的税后净额为 - 2,739,244.97元,2023年同期为136,296.86元[144] - 2024年1 - 6月综合收益总额167,768,867.43元,2023年同期为175,213,472.41元[146] - 2024年1 - 6月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均
山东国信(01697.HK):五方面聚力业务转型呈新局面,深化改革增长"二次曲线"
格隆汇· 2024-04-18 08:06
信托业务发展 - "信托业务三分类"明确规范了信托行业的业务类别、定义与边界,为行业指明了本源业务发展方向[5] - 信托公司可以通过灵活多样的信托机制,推进养老信托业务,提升普惠性,推动养老金融健康发展[25][28] - 山东国信将加速发展特色优势业务,如家族信托和保险金信托,以创新引领业务发展,保持领先地位[23] 公司战略转型 - 山东国信在2023年承压奋进,以监管指引为导向,稳步推进信托本源业务作为战略转型重点[2] - 山东国信在过去一年中以聚力回归本源、业务创新、绿色协同、风险防控和管理提升为核心,实现了业务转型的新局面和差异化竞争的新优势[17] - 山东国信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及中央经济、金融工作会议精神,重塑能力、苦练内功,打造"稳而健""专而精"的区域性信托公司[3] 金融创新与发展 - 山东国信在资本市场、主动管理能力和家族信托方面取得显著成果,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9] - 山东国信在财富管理转型等方面的创新实践增强了差异化竞争力[12] - 山东国信绿色信托业务的发展为实体经济提供了优质金融支持,积极响应国家绿色发展号召[13] 风险管理与合规性 - 山东国信通过加大风险管控力度,确保了公司稳健运营,体现了对风险管理和合规性的高度重视[15] - 山东国信积极深挖区域发展潜力,提供综合金融服务,推动绿色信托发展,助力区域经济持续发展[26][28]
山东国信(01697)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4-09 11:53
公司治理和内部管理 - 山东国信在2023年度报告中强调了公司的治理水平提升和内部管理的重要性[12] - 公司一直致力于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体系[150] - 公司的全面风险管理组织架构融入企业治理各个层面[151] - 公司的风险管理体系的组织架构包括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等多个部门[152] 业务转型和发展 - 公司积极推动业务转型,持续拓宽销售渠道,家族信托业务稳居行业第一方阵[14] - 公司致力于构建新的财富管理能力体系,客户数量、发行规模、管理专户再创新高[15] - 公司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服务人民美好生活,加大绿色金融领域投入,助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16] - 公司积极响应“十四五规划”,坚守信托本源,致力于成为受人尊敬的财富管理机构[31] 财务表现和业务规模 - 二零二三年全年实现除税前合并利润总额人民币2.90亿元,归属于本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人民币1.59亿元[21] - 公司在2023年实现营业总收入人民币1,190.5百万元,同比下降21.1%;利润总额人民币290.2百万元;净利润人民币158.6百万元,同比下降43.4%[49] - 二零二三年自主发行信托计划规模人民币293.67亿元,同比增长3.59%[22] - 公司管理的资产规模(包含保险金信托规模)分别为人民币201,421百万元及人民币215,400百万元[57] 信托业务和资产管理 - 公司管理的其他个人财富管理信托存续数量为39个,信托资产规模约为人民币7.90亿元[63] - 公司管理的法人及非法人组织财富管理信托存续数量为105个,信托资产规模约为人民币256.86亿元[64] - 公司受托管理的资管产品服务信托规模为人民币49.72亿元[65] - 公司受托管理的资产支持证券项目存续数量为6个,存续规模人民币95.17亿元[66] 资产配置和投资 - 公司固有资产配置包括货币资产投资、证券投资、理财产品投资等,总计12,027,434人民币[87] - 公司长期股权投资包括对多家金融机构的战略性长期投资,有助于建立更强大的业务关系和创造协同效应[92] - 公司存续证券投资信托业务规模人民币582.80亿元[71] 风险管理和合规 - 公司严格遵守监管要求,完善信用风险管理制度和系统建设,加强风险管控,全力控制和化解信用风险[167] - 公司已制定合规制度和政策,专门监察公司日常运营的整体合规状况,以避免违反法律、法规或规则而遭受法律制裁或其他风险[174] - 公司建立了反洗钱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反洗钱管理[182] - 公司根据《反洗钱管理办法》设立了客户识别系统,要求员工验证并持续更新客户身份信息[183]
山东国信(01697)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3-26 12:19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末资产总计141.69亿元,较2022年的144.58亿元有所下降;负债合计30.80亿元,较2022年的35.24亿元减少;股东权益合计110.89亿元,较2022年的109.34亿元增加[3] - 2023年集团实现营业总收入11.91亿元,同比下降21.1%;利润总额2.90亿元;净利润1.59亿元,同比下降43.4%[9] - 集团利润总额从2022年的5.912亿元降至2023年的2.902亿元[28] - 公司2022年所得税费用3.108亿元,2023年为1.315亿元,因2023年利润总额同比降低[29] - 2023年净利润1.58633亿元,利润率13.3%;2022年净利润2.80429亿元,利润率18.6%[31] - 2023年末公司长期股权投资合计11.53095亿元,2022年末为10.7165亿元[35] - 2022年和2023年长投平均投资回报分别为14.4%及0.1%,2023年大幅下降因股息收入减少[36] - 公司对信托业保障基金的权益从2022年末的1.089亿元增长2.3%至2023年末的1.114亿元[37] - 2023年利息收入1.92203亿元,2022年为0.62741亿元[39] - 集团业务及管理费2023年为2.691亿元,较2022年的2.835亿元下降5.1%,主因职工薪酬下降[47] - 集团信用减值损失从2022年的6.187亿元下降19.1%至2023年的5.005亿元[49] - 公司股息收入从2022年的2.39059亿元降至2023年的157.7万元[53] - 公司固有资金贷款余额从2022年末的1.076亿元增至2023年末的1.156亿元[54] - 公司营业总收入从2022年的15.08706亿元降至2023年的11.90457亿元[56] - 公司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从2022年的9.81743亿元降至2023年的7.66122亿元[57] - 集团营业外支出从2022年的210万元升至2023年的1.22132亿元[59] - 公司利润总额从2022年的5.91234亿元降至2023年的2.9015亿元,经营利润率从39.2%降至24.4%[64] - 公司资产总计从2022年的144.5813227278亿元降至2023年的141.6888431121亿元[67] - 公司负债合计从2022年的35.2386440123亿元降至2023年的30.7950635073亿元[67] - 2023年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为7.661亿元,较2022年的9.817亿元下降22.0%,主要因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减少22.1%至7.711亿元[80] - 2023年投资收益为7240万元,较2022年的5.203亿元减少4.479亿元,因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收益和处置长期股权投资产生的投资收益减少,部分被处置贷款及其他债权投资取得的投资收益增加抵销[81][83] -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从2022年的4020万元上升至2023年的2.127亿元,主要因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大幅增加[84] - 2023年末银行存款中归属于纳入合并范围的结构性主体的银行存款金额为5100万元,2022年末为3100万元[90] - 2023年末诉讼赔偿款年末余额为1.2080983602亿元[92] - 2023年信托业务占比49.6%,2022年为71.2%;固有业务2023年利润率为 - 21.1%,2022年为 - 20.6%[97] - 信托业务的分部经营开支增加,与信托业务有关的营业外支出从2022年的210万元增加至2023年的1.22亿元[98] - 固有业务2022年亏损1.086亿元,2023年亏损9010万元,因分部收入下降18.9%至4.266亿元,部分被分部经营开支减少18.6%至5.167亿元抵销[99] - 2023年末短期借款为9.748亿元,将分别于2024年4月、5月、6月及9月到期;自融资类信托交易对手客户代收的信托业保障基金从2022年末的2.993亿元增加至2023年末的3.339亿元[114][116] - 信托业务利润总额从2022年的6.999亿元减少45.7%至2023年的3.802亿元,分部收入从9.831亿元减少22.0%至7.668亿元,分部经营开支从2.833亿元增加36.4%至3.865亿元[118] - 固有业务信用减值损失从2022年的6.187亿元减少至2023年的5.005亿元[120] - 发放贷款及垫款本金从2022年的12.38308亿元增加至2023年的24.28707亿元,净额从10.23971亿元增加至22.01525亿元[122] - 减值贷款款项总额从2022年底的3.776亿元增加98.1%至2023年底的7.48亿元,减值拨备分别为1.763亿元和1.809亿元,占比分别为46.7%和24.2%,占发放贷款及垫款总额比例分别为30.5%和30.8%[123] - 债权投资本金从2022年的60.05545亿元增加至2023年的68.13115亿元,净额从38.32735亿元增加至45.07257亿元[127] - 货币资金余额从2022年底的22.406亿元减少至2023年底的2.839亿元[131] - 应收信托报酬从2022年底的1.481亿元增加16.5%至2023年底的1.725亿元,截至2024年2月29日,20.2%已收回[132] - 预计负债在2023年底为1.208亿元,为预计诉讼赔偿款[135] - 其他负债从2022年底的2.208亿元增加至2023年底的2.465亿元[137] - 公司合并的信托计划从2022年的19个增加至2023年的22个,信托总资产从18.924亿元增加至37.243亿元[140] - 交易性金融資產由2022年12月31日的40.83亿元增加10.4%至2023年12月31日的45.065亿元[157] - 買入返售金融資產(國債逆回購)由2022年12月31日的3.573亿元增至2023年12月31日的3.95亿元[160] - 2022年12月31日及2023年12月31日,集團總負債分別為35.239亿元及30.795亿元[161] - 公司归属纳入合并范围的结构化主体第三方信托受益人的净资产从2022年12月31日的2.439亿人民币上升230.8%至2023年12月31日的8.069亿人民币[164] - 2023年和2022年期初并表信托计划分别为19个和32个,新并表信托计划分别为7个和1个,终止并表信托计划分别为4个和14个,期末并表信托计划分别为22个和19个[168] - 2023年和2022年信托计划合并前公司的净利润分别为2.34亿人民币和2.84亿人民币,信托计划合并的影响分别为 - 0.75亿人民币和 - 0.04亿人民币,信托计划合并后集团的净利润分别为1.59亿人民币和2.8亿人民币[171] - 公司净利润从2022年的2.804亿元降至2023年的1.586亿元[197] - 2023年信托业务营业收入为7.6675亿元,2022年为9.83142亿元[198] - 2023年固有业务营业收入为4.23707亿元,营业外收入为293.5万元;2022年营业收入为5.25564亿元,营业外收入为62.1万元[198] - 2023年信托业务分部收入为7.6675亿元,2022年为9.83142亿元[198] - 2023年固有业务分部收入为4.26642亿元,2022年为5.26185亿元[198]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新增绿色信托业务12.17亿元,年末绿色信托资产存续规模28.3亿元,其中绿色债券投资规模12.71亿元[7]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及2022年12月31日,公司管理的资产规模(包含保险金信托规模)分别为2014.21亿元及2154.00亿元[13] - 2023年融资类信托收入4.85亿元,占比62.9%;投资类信托收入1.68亿元,占比21.8%;事务管理型信托收入1.18亿元,占比15.3%[14] - 2022年融资类信托收入5.65亿元,占比57.0%;投资类信托收入1.28亿元,占比13.0%;事务管理型信托收入2.97亿元,占比30.0%[1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管理的保险金信托规模(基本保险金额口径)为158.69亿元,2022年为59.23亿元[13]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管理的法人及非法人组织财富管理信托存续数量为105个,信托资产规模约为256.86亿元[19] - 2023年末公司存续基础设施信托规模106.95亿元,交易对手主要是国有企业[25] - 2023年末公司存续证券投资信托业务规模582.80亿元[43] 业务发展与创新 - 2023年家族信托境内本土化走过十年,公司持续推进商业模式创新,构建服务生态圈并应用金融科技[17] 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 - 公司加大风险管控力度,提升整体性和有效性,优化内控机制流程,厚植合规文化[8] - 公司致力于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体系,全面风险管理组织架构融入企业管治各层面[176] - 报告期内公司运用智慧风控系统提升投资决策和风险管理水平,取得第三方担保及抵押品降低违约风险[186] 公司经营影响因素 - 公司经营受中国监管環境影響,需調整業務結構和模式[152] - 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宏观经济政策及金融市场波动给公司业务带来挑战,也可能带来新业务机会,但应对效果存在不确定性[178] - 公司固有业务表现受固有资产配置计划、市场状况、利率及投资和风险管理能力影响,对财务状况及经营业绩有重大影响[182] - 公司面临来自中国其他信托公司的竞争,将依托自身优势加大业务开拓和金融创新力度[183] - 公司提升投资类信托业务能力取决于与其他金融机构有效竞争的能力[184] - 公司业务受利率变动影响,存款利率变动影响客户投资意愿,利率变动影响金融资产价值[185] 公司运营管理 - 报告期内公司定期预测现金流,持有足够不受限银行存款及现金满足日常运营需求[190] 公司业务结构与财务关联 - 公司有信託業務及固有業務兩大板塊,信託業務手續費及佣金收入影響財務業績[154] - 公司通過設計定制信託產品和優化資產配置影響未來業績和財務狀況[155] 公司应收账款情况 - 集團應收賬款主要為非併表信託計劃未支付的信託報酬[159] 公司信托计划合并情况 - 公司報告期內無需合併任何事務管理型信託[145] - 公司報告期內無合併無固有投資的主動管理型信託計劃[147]
山东国信(01697) - 2023 - 中期财报
2023-09-15 08:30
公司概况 - 公司成立于1987年,是经中央银行和山东省政府批准设立的非银行金融机构[4] - 公司于2017年12月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成为国内信托公司登陆国际资本市场第一股[6] - 公司业务覆盖资本市场、家族信托、房地产、基础设施、工商企业、消费金融、慈善信托等领域[5] 财务表现 - 公司截至六月三十日的资产总额为137.04亿元人民币,较上一年度下降了25.8%[14] - 公司上半年的手续费及佣金收入为4.21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下降了18.9%[14] - 公司上半年的利润总额为2.76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39.7%[14] 信托业务 - 公司管理的家族信托规模截至六月末为347.0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6.29%[19] - 公司主动管理类标准化信托产品规模增至近400亿元人民币,市场业绩突出[19] - 公司绿色信托资产存续规模达31.29亿元人民币,助力双碳发展和生态保护[20] 资产情况 - 公司上半年自主发行规模为162.1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7%[21] - 公司加快财富管理服务信托转型,大力拓展“安心”系列专户财富管理业务[21] 财务数据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人民币836.2百万元,同比增长3.8%,净利润为175.1百万元[24] - 2023年上半年,公司的信托业务和固有业务收入分别占总收入的49.9%和50.1%[26] 投资情况 - 公司管理的信托资产规模在2023年6月达到167,587百万元,其中投资类信托资产规模最大为67,848百万元[32] - 公司通过房地产信托业务为住宅地产和非住宅地产提供资金支持,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支持长租房和保障性住房建设[34] 公司治理 - 公司已建立完善的企业治理架构,包括董事会、专门委员会和高级管理层的职责划分[193] - 公司致力于维持高水平的企业治理,已采纳上市规则附录十四的《企业治理守则》[194] 风险管理 - 公司严格遵守金融监管要求,完善信用风险管理制度和系统建设,加强风险管控[143] - 公司通过全面盘查、内部审批和智能风控系统管理信托业务的信用风险,提升投资决策能力和风险管理水平[144]
山东国信(01697) - 2023 - 中期业绩
2023-08-29 14:42
股权及交易相关 - 股权转让适用百分比率高于25%但低于75%,构成公司主要交易及关连交易[1]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249,949,949.65元,期初余额为2,240,590,484.12元[7][14] - 股票投资期末余额为1,539,578,542.61元,期初余额为43,366,067.00元[13] - 公募基金投资期末余额为738,739,182.42元,期初余额为1,472,193,837.84元[13] - 本金期末余额为6,130,787,765.21元,期初余额为6,005,546,009.26元[16] -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本期发生额为418,611,671.63元,上期发生额为515,606,535.34元[23] - 利息净收入本期发生额为35,014,025.25元,上期发生额为 - 21,036,860.77元[36] - 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收益本期发生额为10,152,591.24元,上期发生额为191,254,365.92元[37]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为212,071,055.06元,期初余额为15,964,013.71元[38] - 诉讼赔偿款年末余额为114,430,547.95元[20] - 本期职工薪酬为93,045,145.13元,上期为93,458,857.26元;本期折旧与摊销为31,832,465.83元,上期为17,157,104.72元等多项费用有相应数据变化,本期合计为163,970,832.11元,上期为147,673,633.04元[4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资产总计137.04354亿元,负债合计25.94873亿元,股东权益合计111.09481亿元;2022年12月31日,资产总计144.58132亿元,负债合计35.23864亿元,股东权益合计109.34268亿元[84] - 2023年上半年集团实现营业总收入8.362亿元,同比上升3.8%;利润总额2.759亿元;净利润1.751亿元,上年同期亏损4.743亿元[92] - 2023年信托业务营业收入4.18718亿元,占比49.9%;固有业务营业收入4.17439亿元,占比49.7%;营业外收入292.2万元,占比0.4%;合计8.39079亿元[94] - 2022年信托业务营业收入5.16592亿元,占比64.1%;固有业务营业收入2.89108亿元,占比35.9%;营业外收入36.4万元,占比0.0%;合计8.06064亿元[94] - 2023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836,157千元,2022年为805,700千元;2023年上半年净利润175,077千元,2022年为 - 474,272千元[109] - 2023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878,493千元,2022年为 - 4,260,055千元;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134,949千元,2022年为186,098千元[112] - 2023年上半年信托业务以及固有业务的收入分别占公司收入总额的49.9%和50.1%[122]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固有业务分部收入为人民币420.4百万元,同比增加45.2% [143] - 2023年上半年公允价值变动收益由2022年上半年的人民币35.9百万元增加至人民币212.1百万元[143] - 2023年上半年投资收益由2022年上半年的人民币227.9百万元减少至人民币133.8百万元[14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货币资产投资中银行存款为146,308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405,298千元;其他货币资金为34,185千元,2022年为1,803,005千元;国债逆回购为499,594千元,2022年为327,221千元;合计680,087千元,2022年为2,535,524千元[14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融资类信托收入263百万元,占比62.5%;投资类信托收入82百万元,占比19.5%;事务管理型信托收入76百万元,占比18.0%;合计421百万元。2022年全年融资类信托收入168百万元,占比32.4%;投资类信托收入113百万元,占比21.8%;事务管理型信托收入238百万元,占比45.8%;合计519百万元[154]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实现净利润1.751亿元,上年同期为净损失4.743亿元[186] - 2023年6月30日货币资产投资6.80087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25.35524亿元[173] - 2023年6月30日证券投资96.96623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84.05423亿元[173] - 2023年上半年对权益产品平均投资余额18.919亿元,较2022年上升53.8% [178] - 2023年上半年对信托计划平均投资余额25.058亿元,较2022年下降31.0% [178] - 2023年上半年对债权投资平均投资余额35.854亿元,较2022年上升58.2% [178] - 2023年上半年对资产管理产品平均投资余额9.019亿元,较2022年上升104.4% [178] - 2023年手续费及佣金收入4.21229亿元,2022年为5.19484亿元[190] - 2023年投资收益1.33775亿元,2022年为2.27918亿元[191] - 2023年营业总成本4.47435亿元,2022年为15.01526亿元[195] - 2023年上半年所得税费用为100,845千元,2022年为221,594千元[198] - 2023年上半年集团实现利息净收入3500万元,去年同期为利息净支出2100万元[199] - 2023年上半年利息收入为7530万元,较2022年上半年的3760万元上升100.3%[199] - 集团授出的贷款利息收入由2022年上半年的2490万元增加至2023年上半年的5410万元[199] - 2023年上半年利息支出4030万元,较去年同期减少1830万元[199]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6月末,公司受托管理的家族信托规模347.02亿元,同比增长46.29%[88] - 截至2023年6月末,公司主动管理类型标准化信托产品规模增至近400亿元[88] - 上半年新增三单慈善信托,6月末累计交付资金规模超1.2亿元[88] - 2023年6月30日融资类信托数目291个,资产规模413.06亿元;投资类信托数目1447个,资产规模678.48亿元;事务管理型信托数目322个,资产规模584.33亿元;合计2060个,资产规模1675.87亿元[100] - 2022年12月31日融资类信托数目187个,资产规模472.14亿元;投资类信托数目1274个,资产规模634.71亿元;事务管理型信托数目175个,资产规模987.92亿元;合计1636个,资产规模2094.77亿元[100] - 2023年6月30日公司管理的保险金信托规模119.96亿元,包含保险金信托规模的资产规模为1795.83亿元[100]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管理的保险金信托规模59.23亿元,包含保险金信托规模的资产规模为2154亿元[10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存续工商企业信托规模498.82亿元,交易对手以央企、国有企业为主[106] - 上半年自主发行规模162.15亿元,同比增长1.67%[90] - 6月末绿色信托资产存续规模31.29亿元,“碳中和-碳资产投资”集合信托获评全省十大优秀金融创新产品[11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存续基础设施信托规模为人民币73.74亿元,交易对手主要是国有企业[13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累计成立消费金融信托人民币77.63亿元,存续人民币13.87亿元,累计为320.77万个自然人提供服务[13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管理的其他个人财富管理服务信托数量为23个,上半年新增5个,资产规模约为人民币4.07亿元;法人及非法人组织财富管理服务信托数量为8个,资产规模约为人民币15.89亿元[14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作为资产支持证券发起人和受托人累计设立项目5个,累计成立规模人民币92.02亿元[14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存续资本市场业务规模突破575.76亿元[15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已累计设立家族信托近2,500单,存续规模接近350亿元[16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累计成立标准化慈善信托18个、存续规模约12,137万元,累计使用信托资金近1,600万元,直接受益人超6,000人次[165] 人员变动相关 - 张海燕女士于2022年11月30日获选举为独立非执行董事,任职资格于2023年4月13日获核准生效,颜怀江先生任期届满不再担任[53] - 公司执行董事为万众先生及方灏先生;非执行董事为王增业先生、赵子坤先生及王百灵女士;独立非执行董事为张海燕女士、郑伟先生及孟茹静女士[45][63] 监管及准则相关 - 信托公司须保持净资本不少于人民币2亿元,净资本与总风险资本的比率不低于100%,净资本与净资产的比率不低于40%[52] - 中国企业会计准则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下,投资方按持股比例计算应享份额对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调整后,分别计入资本公积和投资收益[55] - 建议采用中国企业会计准则及有关公司章程修订于2023年6月14日获股东审议通过,自2023年8月11日起生效[65] - 2018年9月和12月中国银保监会发布相关办法,公司可能因其他金融机构竞争丧失部分优势[48] 市场及竞争相关 - 贷款利率变动会影响客户通过公司信托产品融资的意愿[49] - 公司面临来自中国其他信托公司的竞争,将依托自身优势提升竞争力[59] 公司运营及管理相关 - 报告期内公司遵守监管要求完善信用风险管理,控制和化解信用风险[60] - 公司已采纳《企业管治守则》作为本身的企业管治守则,报告期内遵守所有守则条文[64] - 公司设立资本市场事业部开展业务,已建立覆盖项目全流程的一体化信息系统[103] - 公司将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助力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和区域经济发展[106] - 公司扎实开展“十四五规划”中期评估及调整,深化“管理提升年”活动[120] - 公司完善薪酬考核体系,研究制定专项激励等多种激励机制[120] - 公司落实“国信蓝”人才培训项目、“三个一批”人才培养计划[120] 公告及信息披露相关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中期业绩公告登载于香港联交所网站及公司网站[45] - 公司董事会宣布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未经审计综合业绩,业绩公告内容根据上市规则及中国企业会计准则编制[78] 公司基本信息相关 - 公司法定英文名称为Shandong International Trust Co., Ltd.,简称SITC,法定代表人是万众,H股股票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股份代号1697[72][80] - 公司注册办事处位于中国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奥体西路2788号A塔部分区域[72] 行业数据相关 - 截至2023年第一季度末,中国信托业管理信托资产余额21.22万亿元[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