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应星控股(01440)
icon
搜索文档
应星控股(01440) - 截至二零二五年九月三十日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10-02 06:51
致: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 公司名稱: 應星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呈交日期: 2025年10月2日 I. 法定/註冊股本變動 股份發行人及根據《上市規則》第十九B章上市的香港預託證券發行人的證券變動月報表 截至月份: 2025年9月30日 狀態: 新提交 | 1. 股份分類 | 普通股 | 股份類別 | 不適用 | | 於香港聯交所上市 (註1) | | | 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證券代號 (如上市) | 01440 | 說明 | | | | | | | | | | | 法定/註冊股份數目 | | | 面值 | | | 法定/註冊股本 | | | 上月底結存 | | | 10,000,000,000 | HKD | | 0.01 | HKD | | 100,000,000 | | 增加 / 減少 (-) | | | | | | | HKD | | | | 本月底結存 | | | 10,000,000,000 | HKD | | 0.01 | HKD | | 100,000,000 | 本月底法定 ...
应星控股(01440)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9-22 08:31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收益同比增长5.6%至人民币288.6百万元[11][13] - 集团总收益从2024年上半年的约2.734亿元增至2025年同期的约2.886亿元,增长5.6%[29] - 2025年上半年收益为2.886亿人民币,同比增长5.6%[135] - 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为2.886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2.734亿元人民币增长5.6%[196] - 税前亏损扩大至人民币22.5百万元(2024年同期:亏损0.6百万元)[11] - 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增至人民币22.5百万元(2024年同期:亏损0.9百万元)[11] - 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人民币1.79分(2024年同期:0.08分)[11] - 净亏损为人民币22.5百万元[54][58] - 2025年上半年经营亏损为2129.2万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亏损57.4万人民币大幅扩大[135] - 2025年上半年净亏损为2251.1万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亏损94.8万人民币大幅扩大[135] - 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1.79人民币分,较2024年同期0.08人民币分显著恶化[135]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总亏损人民币111.8万元,其中期内亏损人民币94.8万元[140] - 2025年上半年税前亏损22,456千元,同比亏损扩大3,456%(2024年同期:亏损631千元)[186][190]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毛利为人民币28.0百万元,较去年同期28.2百万元略有下降[11] - 毛利从2024年上半年的约2820万元略降至2025年同期的约2800万元,下降0.7%[37] - 毛利从人民币28.2百万元微降至28.0百万元,降幅约0.7%[41] - 其他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的约90万元略降至2025年同期的约80万元[38] - 其他收入从人民币0.9百万元降至0.8百万元[42] - 其他亏损净额从收益人民币2.8百万元转为亏损人民币1.2百万元[39][43] - 销售及分销开支从人民币16.2百万元降至14.5百万元,降幅10.5%[44][48] - 行政开支从人民币16.1百万元增至21.1百万元,增幅约31.1%[45][49] - 融资成本净额从人民币0.1百万元增至1.2百万元[46][50] - 物业、厂房及设备减值亏损为人民币4.4百万元[47][51] - 应占合营企业亏损为人民币8.1百万元[52][56] - 物业、厂房及设备减值损失为444.7万人民币,2024年同期无此项损失[135] - 使用权资产折旧2025年上半年1,081千元,同比增长44.5%(2024年同期:748千元)[186][190] - 公司总研发开支2025年上半年5,987千元,同比下降30.4%(2024年同期:8,603千元)[186][190] - 鞋履分部佣金及手续费支出2025年上半年8,770千元,同比下降14.2%(2024年同期:10,217千元)[186][190] 各条业务线表现 - 鞋履业务分部收入占比提升至86.2%(2024年同期:85.7%)[13] - 鞋履收入增长主要来自客户新订单贡献[13] - 鞋履业务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的约2.344亿元增至2025年同期的约2.489亿元,增长6.2%,占集团总收益的86.2%[29][36] - 染整业务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的约3170万元增至2025年同期的约3450万元,增长8.8%,占集团总收益的12.0%[29][32] - 花边业务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的约730万元降至2025年同期的约520万元,下降28.8%,占集团总收益的比例从2.7%降至1.8%[29][33] - 鞋履业务收益从人民币234.4百万元增至248.9百万元,增长约6.2%[40] - 公司自2025年1月1日起将报告分部从三个调整为两个:花边及染整(由原制造花边和提供染整服务合并)和鞋履[170][172][174] - 花边及染整分部主要根据客户订单从事女性内衣、花边及泳装面料的花边制造和染整服务[173] - 鞋履分部主要从事休闲及运动鞋履的设计、研发、采购、推销、品质监控和销售[173] - 鞋履分部2025年上半年收入248,873千元,同比增长6.2%(2024年同期:234,399千元)[183][187] - 花邊及染整分部2025年上半年毛亏损382千元,同比转亏(2024年同期:毛利1,436千元)[183][187] - 花邊及染整分部物业、厂房及设备减值损失4,447千元[183][186] - 鞋履分部2025年上半年税前利润1,236千元,同比转盈(2024年同期:税前亏损407千元)[186][190] - 商品销售收入为2.489亿元人民币,占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的86.2%[196] - 服务收入为3973.3万元人民币,占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的13.8%[196] 各地区表现 - 集团收益100%来自中国内地及香港地区[31] - 公司全部收入均来自中国内地及香港地区[198]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正战略性地将资源从花边制造及染整业务重新分配至鞋履分部[16] - 集团正在东南亚建立制造合作伙伴关系以降低地理集中风险[19] - 集团正通过知识产权驱动的商品业务拓展国内消费渠道[20] - 集团作为CR7® LIFE香港博物馆的唯一财务投资者,该项目已于2025年7月7日开幕[23] 其他财务数据 - 资本开支现金流出约人民币480万元,较去年同期约人民币140万元大幅增加[71] - 对合营企业财务支持的资本承担约为人民币2690万元,较2024年末的3240万元减少[73][77] - 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的资本承担为人民币40万元,较2024年末的10万元增加[73][77] - 员工总数517人,较2024年末512人增加5人[76][79] - 员工福利开支总额约人民币2880万元,较去年同期2610万元增长10.3%[76][79] - 总资产从2024年末的4.928亿人民币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5.077亿人民币[137]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4年末的2.319亿人民币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2.369亿人民币[137] - 最终控股公司贷款从2024年末的5234.9万人民币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7392.8万人民币[138] - 总权益从2024年末的3.037亿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2.797亿人民币[137][139] - 2025年上半年汇兑储备因海外业务折算产生149.6万人民币亏损[136][139]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净现金增加人民币699.6万元,而2024年同期为净减少人民币5661.3万元[144] - 经营活动产生净现金流入人民币174.8万元,相比2024年同期净流出人民币5306.1万元有显著改善[143] - 投资活动现金净流出人民币1477.4万元,主要用于购买按公允价值计损益金融资产人民币3800万元[143] - 融资活动现金净流入人民币2002.2万元,主要来自最终控股公司贷款人民币2107.7万元[144]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人民币23694.8万元,较期初人民币23193.9万元增长2.2%[144] - 其他全面亏损人民币17万元,主要来自汇兑储备变动[140] - 公司总权益从2024年初人民币31588.4万元微降至2024年6月30日人民币31476.6万元[140] - 购买物业厂房设备支出人民币449.6万元,较2024年同期人民币130.1万元增长245.5%[143] - 汇兑储备从人民币18.9万元降至人民币1.9万元,受汇率变动影响人民币17万元[140] - 合营企业业绩贡献亏损2025年上半年8,054千元[183] - 公司总资产从2024年12月31日的492.84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025年6月30日的507.744亿元人民币,增幅3.0%[195] - 鞋履业务金融资产(FVPL)从2024年底的800.6万元人民币大幅增长至1302.1万元人民币,增幅62.6%[195] - 合营企业权益从2024年底的3241万元人民币下降至2888万元人民币,降幅10.9%[195] - 未分配业务的其他资产从2024年底的1200.7万元人民币大幅增长至2945.9万元人民币,增幅145.3%[195] - 总负债从2024年底的189.162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28.073亿元人民币,增幅20.6%[195] - 未分配业务的其他负债从2024年底的2326.3万元人民币大幅增长至7437.6万元人民币,增幅219.7%[195] - 非流动分部资产增加额2025年上半年4,496千元,同比增长245.6%(2024年同期:1,301千元)[186][190] 公司治理和股权结构 - 董事蔡荣星先生合计持有公司30.83%股份,其中通过荣伟投资间接持有28.85%[89][90] - 董事林民强先生通过Deyong Investment持有公司4.00%股份[89][90] - 荣伟持有公司股份363,500,000股,占已发行股份28.85%[97] - 胡秋霞女士(蔡荣星配偶)持有公司股份388,500,000股,占已发行股份30.83%[9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未获其他需披露的5%以上股权权益通知[96][100][103] - 购股权计划可用股份总额为126,000,000股,占已发行股本约10%[108] - 自2020年采纳购股权计划至2025年6月30日,未授出任何购股权[109][111] - 中期期间公司及其子公司未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11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未持有任何库存股份[113] - 中期期间公司未配发或发行任何股权证券(包括可转换证券)[114] - 除已披露内容外,中期期间无董事涉及与集团业务相关的重大交易[101][104] - 公司于中期期间未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11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及报告日期公司未持有库存股份[117] - 公司于中期期间未配发及发行任何权益证券[118] - 公司已采纳符合上市规则附录C1企业管治守则的管治实践[120] - 公司已采纳不逊于上市规则附录C3标准守则的董事证券交易行为准则[121] - 全体董事确认于中期期间遵守标准守则及公司行为准则[122][124]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董事或最高行政人员未持有任何股份、相关股份及债权证的权益或淡仓[91][93] 审计和财务报告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财务资料已由富睿玛泽会计师事务所根据香港审阅准则第2410号进行审阅[115][119] - 中期财务信息涵盖简明综合财务状况表及相关报表(第29-84页)[126] - 审阅结论认为中期财务信息在各重大方面符合香港会计准则第34号[131][133] - 审阅报告由富睿玛泽会计师事务所于2025年8月27日在香港签发[134] - 公司于2019年1月4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股份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149] - 公司主要从事制造花边及提供染整服务和鞋履业务[149] - 简明综合中期财务资料以人民币呈列,数值约整至最接近千位[149] - 中期财务资料涵盖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期间[150] - 中期财务资料根据香港会计准则第34号编制,未经审计但已由审计委员会及外聘核数师审阅[150][152][153] - 公司鞋履业务作为主事人身份行事,控制产品并拥有存货风险及定价权[160] - 中期财务资料按历史成本基准编制,金融资产按公允价值计量[154] - 采纳新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对集团业绩及财务状况无重大影响[155][161] - 集团加强了收入确认会计政策的披露,特别是在评估主事人与代理人关系方面[156][157] - 编制中期财务资料需要管理层对资产和负债的账面金额作出判断和估计[162] - 公司确定在鞋类业务合同中作为主要责任人因其控制货品并承担存货风险[166][168] - 公司拥有货品定价权并在转移给客户前承担存货风险[168] - 编制中期财务资料需董事对资产负债账面值作出重大判断和估计[164] - 2025年中期会计估计和判断与2024年经审核财报基本一致[165][167] 其他重要事项 - 公司未持有任何重大或然负债(2024年末:无)[74][78] - 公司未进行任何重大外汇风险对冲操作[72] - 每手买卖单位从5000股更改为2500股,自2025年4月23日起生效[82][86]
应星控股:从制造基石到文化引擎的破局之路
智通财经· 2025-09-22 01:07
公司战略转型 - 公司通过引入CR7博物馆和PSGA合作 实现从传统制造向IP运营的战略转型 目标是推动中国制造转向中国创造并进入全球消费市场 [1][3] - 公司采取双轮驱动策略 结合C罗个人IP的流量价值与PSGA组织化IP的长期生命力 构建覆盖体育 娱乐 动漫等领域的立体化IP体系 [1][2][4] - 公司以制造业为根基 IP运营为延伸 利用柔性生产和供应链优势支撑IP衍生品开发 同时通过东南亚产能布局应对地缘政治风险 [5][6] IP合作与商业化 - CR7博物馆7月开业后门票销量实现可观增长 8月参观人数达双位数高速增长 成为香港体育文化地标并提升全球旅游景点地位 [1] - 与PSGA合作开辟青训课程引入 赛事运营牌照获取及衍生品开发三重路径 以香港和广州南国际学校为试点 逐步扩展至大湾区高端国际学校 [3] - 计划推出PSGA联名运动鞋和训练装备 结合东南亚柔性供应链降低成本并提升IP附加值 通过周边合作扩大利润空间 [6] 业务协同与升级 - 传统鞋履制造业务通过智能化改造和高端功能性面料研发推进技术升级 虽毛利率偏低但稳定基本盘并为转型提供时间窗口 [6] - 注册新品牌拓展产品矩阵至体育动漫和功能性面料领域 形成IP溢价反哺主业 解决制造业毛利率低迷问题 [6] - CR7博物馆项目不仅带来门票收入 还提升品牌知名度 未来通过黄金周和圣诞周游客推广进一步摊薄固定成本 [6] 战略定位与价值重估 - 公司重新定义自身从代工厂到文化平台的本质定位 通过IP项目前期投入完善布局 展览馆业绩将逐步体现在报表中 [7][8] - 以体育精神赋能青少年成长 结合日本动漫IP与自有品牌孵化 形成正能量 高颜值 强互动的独特IP矩阵 [7] - 终极愿景是用世界级IP点燃民族文化自信 依托中国制造支撑中国创意 实现企业价值和市场估值的重构 [7][8]
应星控股(01440):从制造基石到文化引擎的破局之路
智通财经网· 2025-09-22 01:05
核心观点 - 公司通过引入C罗个人IP和巴黎圣日耳曼学院(PSGA)组织化IP 构建"IP+制造"双轮驱动战略 推动从传统制造向文化消费平台转型 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再到世界消费的价值链升级 [1][2][4][5][7] 业务转型战略 - CR7博物馆7月开馆后门票销量实现可观增长 8月参观人数实现双位数高速增长 成为香港体育文化组成部分并提升全球旅游景点地位 [1] - 与PSGA合作打开青少年体育教育 联名产品开发和赛事运营三重商业路径 计划通过三步走实现价值挖掘:推广青训课程 获取赛事运营牌照开发衍生品 借助大湾区政策延伸至内地国际学校 [3] - 传统制造业务通过东南亚产能布局应对关税不确定性 通过智能化改造与高端功能性面料研发推进技术升级 注册新品牌向体育动漫和功能性面料拓展 [6] IP运营布局 - C罗代表全球顶级个体IP 线上粉丝量冠绝体坛具备天然消费转化潜力 CR7博物馆是公司转型标志性事件 [1] - PSGA代表组织化IP 拥有全球青训网络和赛事组织能力 公司计划建立覆盖体育 娱乐 动漫 文化名人的全立体化IP体系 [2][4] - 正在探讨与PSGA合作推出联名运动鞋和训练装备 依托东南亚柔性供应链降低成本提升IP附加值 [6] 财务与运营成效 - CR7博物馆项目带来门票收入并提升品牌知名度 未来通过黄金周和圣诞周游客推广进一步摊薄固定成本 增加周边合作提升投资回报率 [6] - 公司通过"IP+制造"协同模式解决传统制造业毛利率低迷痛点 通过IP溢价反哺主业扩展利润空间 [6] - IP项目前期投入使布局更完善 展览馆成绩将完全体现在报表中 市场将重新评估公司价值 [7][8] 战略定位与愿景 - 公司定位为连接世界级IP资源与中国市场需求的关键节点 终极愿景是用世界级IP点燃民族文化自信 让世界看到中国企业既能做好产品又能讲好故事 [3][7] - 制造业是公司的根 IP是翅膀 柔性生产和全球供应链管理能力是打造爆款衍生品的核心竞争力 [5] - 公司正在完成从代工厂到文化平台的蜕变 重塑身份定位 成为体育 教育 文化与商业在大湾区交汇的引领者 [7][9]
港股异动 | 应星控股(01440)涨超7% 附属将成为在中国举行的航海王知识产权展览战略参与方
智通财经· 2025-09-08 03:11
股价表现 - 应星控股股价上涨7.02%至9.6港元 成交额达417.31万港元 [1] 战略合作内容 - 全资附属公司与中国实体签署协议 成为日本动漫《航海王》知识产权展览战略参与方 [1] - 展览预计于2025年9月底至2026年1月中旬在中国举行 [1] - 附属公司提供财务支持 合作实体提供知识产权使用渠道及后勤监督 [1] 合作机制与收益 - 双方共享展览所得款项产生的收入 [1] - 合作旨在创造吸引动漫爱好者的平台 [1] 战略意义 - 推动公司知识产权业务多元化发展 [1] - 与世界知名知识产权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1] - 预期强化企业形象并提升市场地位 [1] - 可能带来业务扩展机会及额外回报 [1]
应星控股涨超7% 附属将成为在中国举行的航海王知识产权展览战略参与方
智通财经· 2025-09-08 02:58
股价表现 - 应星控股股价上涨7.02%至9.6港元 成交额达417.31万港元 [1] 战略合作内容 - 全资附属公司与国内实体签署协议 成为日本动漫《航海王》IP展览战略参与方 [1] - 展览计划于2025年9月底至2026年1月中旬在中国举行 [1] - 附属公司提供财务支持 合作方提供IP使用权及后勤监督 [1] - 双方共享展览产生的收入 [1] 业务发展策略 - 通过知识产权导向展览实现IP业务多元化 [1] - 与世界知名IP建立战略合作以巩固企业形象并提升市场地位 [1] - 预期IP业务将多元化收入来源并可能带来额外回报 [1]
应星控股(01440) - 截至二零二五年八月三十一日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9-02 02:17
股份信息 - 截至2025年8月底,公司法定/注册股本总额为1亿港元,法定/注册股份数目为100亿股,每股面值0.01港元[1] - 截至2025年8月底,已发行股份(不包括库存股份)数目为12.6亿股,库存股份数目为0,已发行股份总数为12.6亿股[2] - 截至2025年8月底,(16/12/2020)采纳之购股计划下可能发行或自库存转让的股份总数为1.26亿股[3]
应星控股与合作实体订立协议,预期成为在中国举行的日本知名动漫航海王知识产权展览的战略参与方
智通财经· 2025-09-01 10:24
公司战略合作 - 应星控股全资附属公司与国内实体达成协议 成为日本动漫《航海王》知识产权展览的战略参与方 展览时间为2025年9月底至2026年1月中旬 [1] - 附属公司提供财务支持并共享展览收入 合作实体提供知识产权使用渠道及后勤监督 共同打造动漫爱好者平台 [1] - 合作旨在使公司知识产权业务多元化 通过世界知名IP提升企业形象和市场地位 创造额外收入来源 [2] 行业市场前景 - 日本动漫IP市场2023年估值139亿美元 预计2033年达203.8亿美元 复合年增长率3.9% [2] - 市场增长动力来自流媒体平台扩张 粉丝群体持续扩大 以及创新商品策略 主要消费市场包括中国内地、香港、韩国及东南亚 [2] - 日本艺术市场自2019年起增长11% 亚洲区国际销售表现强劲 政府知识产权战略计划目标2033年建立1397亿美元海外市场 [2]
应星控股(01440.HK)拟以战略合作伙伴身份参与在中国举行的日本知名动漫航海王知识产权展览
格隆汇· 2025-09-01 10:21
公司战略合作 - 应星控股全资附属公司与中国实体达成协议 成为日本动漫航海王知识产权展览战略参与方 展览时间为2025年9月底至2026年1月中旬 [1] - 附属公司提供财务支持并共享展览收入 合作实体提供知识产权使用渠道及后勤监督 [1] - 合作旨在使公司知识产权业务多元化 创造吸引动漫爱好者的平台 [1] 行业市场前景 - 日本动漫IP市场2023年估值139亿美元 预计2033年达203.8亿美元 复合年增长率3.9% [2] - 市场增长主要受流媒体平台、粉丝群体扩大及创新商品策略推动 [2] - 中国内地、香港、韩国及东南亚是主要消费市场 [2] 日本文化产业发展 - 日本艺术市场自2019年起增长11% 在亚洲拥有强劲的国际销售表现 [2] - 日本知识产权战略计划2025目标在2033年前建立1397亿美元海外市场 [2] - 日本正巩固其在亚洲文化与科技知识产权领域的主导地位 [2] 公司发展预期 - 合作使公司能利用高需求IP实现收入来源多元化 [2] - 董事会认为合作可提升企业形象和市场地位 提供业务扩展机会 [2] - 知识产权业务预计将为公司带来额外回报 [2]
应星控股(01440)与合作实体订立协议,预期成为在中国举行的日本知名动漫航海王知识产权展览的战略参与方
智通财经网· 2025-09-01 10:18
公司战略举措 - 全资附属公司与国内实体达成战略合作 参与2025年9月至2026年1月举行的航海王动漫IP展览 [1] - 附属公司负责提供财务支持 合作实体负责IP使用权及后勤管理 双方共享展览收入 [1] - 通过知名IP合作强化企业形象并提升市场地位 为业务扩展创造机会 [2] 行业市场前景 - 日本动漫IP市场2023年估值139亿美元 预计2033年达203.8亿美元 复合年增长率3.9% [2] - 市场增长动力来自流媒体平台扩张 粉丝群体扩大 以及创新商品策略 [2] - 日本政府IP战略计划目标2033年建立1397亿美元海外市场 巩固亚洲文化科技IP主导地位 [2] 业务协同效应 - 合作使公司借力高需求IP实现收入来源多元化 契合日本创意产业扩张趋势 [2] - 主要消费市场涵盖中国内地 香港 韩国及东南亚地区 [2] - 日本艺术市场自2019年起增长11% 在亚洲地区拥有强劲国际销售表现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