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清晰医疗(01406)
icon
搜索文档
清晰医疗(01406) - 截至2025年7月31日止之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8-05 09:20
股本与股份数据 - 本月底法定/注册股本总额5000万港元,股份50亿股,面值0.01港元[1] - 本月底已发行股份总数5.36334496亿股,库存股份为0[2] 股份变动情况 - 本月内因相关计划发行新股数为0,库存股份转让数为0[3][4][7] 股份奖励计划 - 本月底股份奖励计划可能发行或转让股份4396.8004万股[4] - 董事会授出3545.624万股奖励股份,许勇500万股议案已通过[5]
清晰医疗:撤销谢伟业的董事职位
智通财经· 2025-08-01 14:43
公司治理变动 - 清晰医疗根据公司章程第86(4)条撤销执行董事谢伟业医生的职务,因其涉及多项未决法律诉讼、破产呈请及未能结清未偿还款项 [1] - 董事会于2025年8月1日召开会议,多数决议通过撤销谢伟业医生董事职位,郑宇凌女士及卢子康先生投反对票 [1] - 谢伟业医生因涉及重大利益而放弃投票,其他董事投赞成票 [1] 董事会会议安排 - 独立非执行董事王灿先生因出差委任执行董事蒋波先生作为替任董事,仅限对撤销谢伟业医生职务的决议案投票 [2] - 该委任不涉及王灿先生的其他职务 [2]
清晰医疗(01406):撤销谢伟业的董事职位
智通财经网· 2025-08-01 14:37
公司治理变动 - 清晰医疗根据组织章程细则第86(4)条撤销执行董事谢伟业医生职务 因谢伟业医生涉及多项未决法律诉讼及破产呈请 且可能无法结清未偿还款项 [1] - 董事会基于开曼群岛法律顾问及香港法律顾问意见 于2025年8月1日召开会议 以多数票通过撤销谢伟业医生董事资格 决议即时生效 [1] - 董事郑宇凌及卢子康对撤销决议投反对票 谢伟业医生因涉及重大利益放弃投票 [1] 董事会会议细节 - 独立非执行董事王灿因出差委任执行董事蒋波作为替任董事 仅限对撤销谢伟业医生决议的投票权 不涉及其他职务授权 [2]
清晰医疗(01406) - 董事名单及其角色与职能
2025-08-01 14:32
公司信息 - 公司为清晰医疗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股份代号1406[1] 人员信息 - 执行董事有蒋波、许勇、卢子康[2] - 非执行董事为胡定旭[2] - 独立非执行董事有郑宇凌、王灿、慈莹[2] 委员会信息 - 董事会设审核、薪酬、提名三个董事委员会[2] - 审核委员会主席为王灿,成员有郑宇凌[2] - 薪酬委员会主席为王灿,成员有蒋波[3] - 提名委员会主席为胡定旭,成员有王灿、慈莹[3]
清晰医疗(01406) - 有关执行董事职位离任的公告
2025-08-01 14:28
董事会变动 - 2025年8月1日董事会多数决议取消谢伟业董事资格,即时生效[4] - 郑宇凌、卢子康反对,谢伟业放弃投票,其他董事赞成[4] - 王灿委任蒋波为替任董事投票,不延伸其他职务[4] 法律诉讼 - 针对谢伟业多项未决法律诉讼及破产呈请于2月12日和5月19日启动[3] 公告信息 - 公告日期2025年8月1日,公布董事会成员[5] - 公司管理层汇报香港政府就谢伟业未偿还款项发通知[3]
清晰医疗(01406.HK)的停牌迷局
格隆汇· 2025-04-28 11:31
公司停牌事件 - 清晰医疗自2025年1月6日起多次停牌,股价较2022年发行价1.60港元暴跌78%,市值缩水至1.88亿港元[1] - 匿名邮件指控新管理层发现旧团队IPO系统性造假并举报,公司未否认邮件真实性[1] - 公司至今未披露停牌具体原因,监管机构或已展开调查[9] IPO财务造假 - 招股书称创始医生每月仅领20万港元固定薪酬,2019-2021年因此"创造"52%-104%的额外净利润[2] - 实际创始医生2019年薪酬达1261万港元,差额通过大股东控制公司以借款形式发放虚增利润[2] - IPO后创始医生终止固定薪酬合同,2023财年净利润转亏319万港元,2024中期亏损扩大至4200万港元[3] 异常股息操作 - 2019-2021年累计发放1.48亿港元股息,占同期利润140%[3] - 除谢伟业外所有股东放弃股息,资金汇入谢控制的Ultimate Bliss Limited等实体抵扣历史借款[3] 关键人物莫赞生 - 被指为IPO期间"非法资金"中介人,安排过桥资金及富豪家族资金掩盖漏洞[4] - 曾威胁新管理层"永远离开香港",策划2024年12月30日董事会剥夺CEO投票权的未遂行动[4] - 历史任职公司08272HK和08089HK均股价暴跌超97%后退市,2025年4月15日被香港高院裁定破产[5][6] 新旧管理层斗争 - 新股东2024年9月介入后更换管理层,旧势力持股14.8%的谢伟业65%股份已质押[7] - 2024年12月董事会收到匿名指控新管理层"擅自替换银行签署人"等未证实指控[8] - 2025年3月谢伟业起诉五位董事,旧势力试图阻止新管理层揭露IPO造假证据[8] 行业影响 - 事件暴露港股IPO审核和公司治理监管问题,考验市场"三公"原则[9] - 香港资本市场需清除造假上市旧势力,扶持以产业为本的新生代企业才能重获信任[9]
清晰医疗(01406) - 2025 - 中期财报
2024-12-19 09:05
收益与亏损 - 公司收益为87,201千港元,相比去年同期的101,610千港元下降了14,409千港元,降幅为14.2%[7] - 期内亏损为18,569千港元,相比去年同期的20,019千港元减少了1,450千港元,亏损有所收窄[7] - 除折旧及减值前经营亏损为4,016千港元,相比去年同期的15,922千港元减少了11,906千港元,改善明显[7] - 期内经调整亏损净额为11,272千港元,相比去年同期的20,019千港元减少了8,747千港元,调整后亏损显著减少[7] - 公司收益从2023年同期的101.6百万港元减少至2024年中期的87.2百万港元,降幅为14.2%[13] - 屈光治疗收益从2023年同期的58.0百万港元减少至2024年中期的52.0百万港元,降幅为10.3%[22] - SMILE手术收益从2023年同期的31.0百万港元减少至2024年中期的24.0百万港元,降幅为22.6%[22] - 多焦距人工晶体置换术收益从2023年同期的18.0百万港元减少至2024年中期的10.8百万港元,降幅为40%[22] - 植入式隐形眼镜植入术收益从2023年同期的7.8百万港元增加至2024年中期的16.9百万港元,增幅为9.1百万港元[15] - 植入式隐形眼镜植入术收益从7.8百万港元增加至16.9百万港元,增长116.7%[23] - 其他眼部问题治疗收益从30.1百万港元减少至22.5百万港元,下降25.2%[24] - 诊症及检查服务收益从6.1百万港元增加至6.7百万港元,增长9.8%[25] - 销售处方药物及其他收益从4.4百万港元减少至3.7百万港元[27] - 儿童近视防控收益从3.1百万港元减少至2.4百万港元,下降22.6%[28] - 其他收入从3.3百万港元减少至2.0百万港元[29]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收益为87,201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101,610千港元有所下降[73]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除所得税前亏损为17,669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23,295千港元有所减少[73]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期內亏损为18,569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20,019千港元有所减少[73]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3.5港仙,较2023年同期的3.8港仙有所减少[73]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18,569,000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20,019,000港元有所减少[109] - 公司收益在2024年上半年为87,201千港元,相比2023年同期的101,610千港元有所下降[99] - 眼科服务收入在2024年上半年为82,305千港元,相比2023年同期的95,832千港元有所减少[99] - 销售处方药物收入在2024年上半年为3,670千港元,相比2023年同期的4,419千港元有所下降[99] - 销售视力产品收入在2024年上半年为1,226千港元,相比2023年同期的1,359千港元有所减少[99] - 其他收入在2024年上半年为2,460千港元,相比2023年同期的3,253千港元有所下降[102] - 其他亏损净额在2024年上半年为506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0千港元[102] - 期内税项支出在2024年上半年为900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3,276千港元[107] 成本与开支 - 已用存货从19.1百万港元减少至18.7百万港元,占收益比例从18.8%增加至21.4%[30] - 顾问费从41.1百万港元减少至30.2百万港元,占收益比例从40.5%下降至34.6%[32] - 僱员福利开支从29.2百万港元减少至24.0百万港元,占收益比例从28.7%下降至27.5%[33] - 使用权资产折旧从10.9百万港元减少至5.5百万港元,占收益比例从10.7%下降至6.3%[35] - 使用權資產的賬面值由44.4百萬港元減少至13.3百萬港元,導致折舊由10.9百萬港元減少至5.5百萬港元[37] - 廠房及設備以及使用權資產減值虧損約24.4百萬港元,廠房及設備減值虧損約2.5百萬港元及使用權資產減值虧損約4.8百萬港元[38] - 其他開支由20.6百萬港元減少至14.9百萬港元,佔收益比例由20.3%降至17.1%[39] - 業務發展開支由8.9百萬港元減少至2.8百萬港元[43] - 專業費用由0.8百萬港元增加至3.7百萬港元,增幅為362.5%[43] - 其他一般及行政開支由7.0百萬港元減少至4.9百萬港元[44] - 融資成本由1.2百萬港元減少至0.6百萬港元,減幅為50.0%[45] - 所得稅開支約0.9百萬港元,儘管公司錄得所得稅前虧損約17.7百萬港元[46] - 期內虧損約18.6百萬港元,相比去年同期虧損20.0百萬港元有所減少[48] - 資本開支由36.0百萬港元減少至8.3百萬港元[49]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确认了一笔非经常性厂房及设备以及使用权资产减值亏损,而去年同期无此类减值亏损[8]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存货成本为18,493,000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19,059,000港元略有减少[113]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贸易应收款项总额为2,813,000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2,647,000港元有所增加[115]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按金、预付款项及其他应收款项的流动部分为24,864,000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20,149,000港元有所增加[119]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贸易应付款项总额为6,673,000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4,767,000港元有所增加[124]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购买厂房及设备项目为8,329,000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35,997,000港元大幅减少[111]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出售/撇销账面净值为1,002,000港元的资产,导致出售/撇销亏损净额587,000港元[111]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确认减值亏损2,455,000港元,涉及账面净值为3,361,000港元的厂房及设备[111] - 租赁负债的利息开支在2024年上半年为635千港元,相比2023年同期的1,211千港元有所减少[104] 现金流量与财务状况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22.4百万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141.4百万港元有所减少[67]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流动比率为3.84倍,较2024年3月31日的4.4倍有所下降[67]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流动资产净额为113.6百万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130.9百万港元有所减少[67]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经营活动所得现金流量净额为1.9百万港元,而2023年同期为7.6百万港元[68]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投资活动所得现金流量净额为21.0百万港元,而2023年同期为34.3百万港元[68]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融资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为11.8百万港元,而2023年同期为11.9百万港元[69]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22,390千港元,相比2024年3月31日的141,431千港元有所减少[76] - 流动资产总额为153,612千港元,相比2024年3月31日的169,208千港元有所减少[76] - 流动负债总额为40,050千港元,相比2024年3月31日的38,333千港元有所增加[76] - 流动资产净额为113,562千港元,相比2024年3月31日的130,875千港元有所减少[76] - 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权益总额为174,027千港元,相比2024年3月31日的189,522千港元有所减少[79] - 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累计亏损为131,790千港元,相比2024年3月31日的113,221千港元有所增加[82] - 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经营活动所得现金流量净额为1,881千港元,相比2023年同期的-7,639千港元有所改善[88] - 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投资活动所得现金流量净额为20,976千港元,相比2023年同期的-34,329千港元有所改善[88] - 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02,390千港元,相比2023年同期的50,657千港元有所增加[88]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22,390,000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141,431,000港元有所减少[122] 服务与产品价格 - 屈光治疗服务中,SMILE手术的平均价格为24,200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22,100港元有所增加[18] - 屈光治疗服务中,LASIK手术的平均价格为18,900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18,600港元有所增加[18] - 屈光治疗服务中,多焦距人工晶体置换术的平均价格为44,500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47,000港元有所减少[18] - 屈光治疗服务中,植入式隐形眼镜植入术的平均价格为68,800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70,600港元有所减少[18] 人力资源 - 公司医生人数从2023年同期的14名减少至2024年中期的11名[22] 股份奖励计划 - 公司于2022年11月23日采纳股份奖励计划,计划有效期为10年,可提前终止[128][134] - 股份奖励计划的总限额为已发行股份的10%,即52,177,500股,其中服务供应商的限额为5%,即26,088,750股[129] - 截至2024年4月1日,仍有28,472,805股奖励股份未归属[133][134] - 2023年7月4日,公司向若干合资格参与者授出合共35,456,240股奖励股份,无购买价格[134]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共有3,892,125股奖励股份获归属,无新授出或注销股份[139] - 2024年6月4日,公司按每股0.01港元发行及配发792,125股股份,占已发行股本总额约0.15%[139] - 截至2024年9月30日,股份奖励计划有24,217,195股可供授出,占已发行股本总额约4.6%[140] - 奖励股份的公平值根据公司股份于授出日期的市场价格计算[141]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股份奖励计划确认的开支为3,082,000港元,分别计入“顾问费”及“僱员福利开支”[141]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受託人无持有任何股份[140] - 股份奖励计划于2022年11月23日采纳,计划有效期为10年,可授予的股份总数不超过已发行股份的10%,即52,177,500股[189] - 股份奖励计划中,可授予服务供应商的股份总数不超过已发行股份的5%,即26,088,750股[189] - 董事会在2023年7月4日决议授出合共35,456,240股奖励股份[190] - 股份奖励计划的合资格参与者包括集团员工及服务供应商,服务供应商需对集团的长期增长至关重要[186] - 股份奖励计划的奖励股份在选定参与者接納奖励之日起不少于12个月后方可归属[190] - 股份奖励计划的目的包括表彰和奖励合资格参与者对集团增长的贡献,以及吸引合适人才推动集团发展[186]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奖励股份总数为
清晰医疗(01406) - 2025 - 中期业绩
2024-11-27 13:36
财务表现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收益为87,201千港元,同比下降14,409千港元[2] - 期内亏损为18,569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20,019千港元有所改善,减少1,450千港元[2] - 除折旧及减值前经营亏损为4,016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5,922千港元大幅改善,减少11,906千港元[2] - 期内经调整亏损净额为11,272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20,019千港元减少8,747千港元[2] - 公司2024年中期收益为87.2百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101.6百万港元下降14.2%[35] - 公司2024年中期经调整亏损净额为11.3百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20.0百万港元减少43.5%[35]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每股基本亏损为18,569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20,019千港元减少7.2%[23]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录得约18.6百万港元的亏损,较2023年同期的20.0百万港元有所减少[69] 现金流与资产负债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22,390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141,431千港元有所减少[7] - 公司流动负债总额为40,050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38,333千港元有所增加[7] - 公司资产净额为174,027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189,522千港元有所减少[7] - 公司股本为5,289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5,281千港元略有增加[9] - 公司储备为-137,677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118,679千港元有所减少[9]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拥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122.4百万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141.4百万港元有所减少[89]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流动比率为3.84倍,较2024年3月31日的4.4倍有所下降[89]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流动资产净值为113.6百万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130.9百万港元有所减少[89]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经营活动所得现金流量净额为1.9百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7.6百万港元有所改善[90]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投资活动所得现金流量净额为21.0百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34.3百万港元有所改善[90]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融资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为11.8百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11.9百万港元略有减少[91] 收入与支出 - 眼科服务收入为82,305千港元,同比下降14.1%[17] - 销售处方药物收入为3,670千港元,同比下降16.9%[17] - 销售视力产品收入为1,226千港元,同比下降9.8%[17] - 其他收入及亏损净额为1,954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3,253千港元下降39.9%[17] - 业务发展开支为2,783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8,870千港元下降68.6%[19] - 租赁负债的利息开支为635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1,211千港元下降47.6%[19] - 屈光治疗收益为51,983千港元,占总收益的59.6%,较2023年同期的57,992千港元下降10.3%[38][44] - SMILE手术收益为23,957千港元,占总收益的27.5%,较2023年同期的30,987千港元下降22.6%[38][44] - 多焦距人工晶体置换术收益为10,765千港元,占总收益的12.3%,较2023年同期的17,982千港元下降40%[38][44] - 植入式隐形眼镜植入术收益为16,921千港元,占总收益的19.4%,较2023年同期的7,832千港元增长116%[38][44] - 公司2024年中期进行的SMILE手术数量为992宗,较2023年同期的1,404宗下降29.3%[41][44] - 公司2024年中期进行的多焦距人工晶体置换术数量为242宗,较2023年同期的383宗下降36.8%[41][44] - 植入式隐形眼镜植入术收益大幅增加,由7.8百万港元增至16.9百万港元,增幅116.7%[45] - 其他眼部问题治疗收益由30.1百万港元减少至22.5百万港元,降幅25.2%[46] - 诊症及检查服务收益由6.1百万港元增至6.7百万港元,增幅9.8%[48] - 儿童近视防控收益由3.1百万港元减少至2.4百万港元,降幅22.6%[50] - 其他收入净额由3.3百万港元减少至2.0百万港元,主要由于银行利息收入及杂项收入减少[51] - 已用存货由19.1百万港元减少至18.7百万港元,占收益比例由18.8%增至21.4%[53] - 顾问费由41.1百万港元减少至30.2百万港元,占收益比例由40.5%降至34.6%[54] - 雇员福利开支由29.2百万港元减少至24.0百万港元,占收益比例由28.7%降至27.5%[56] - 厂房及设备折旧开支由6.2百万港元减少至5.7百万港元,占收益比例由6.1%增至6.5%[57] - 使用权资产折旧开支由10.9百万港元减少至5.5百万港元,占收益比例由10.7%降至6.3%[58] - 业务发展开支由2023年同期的8.9百万港元减少至2024年的2.8百万港元,主要由于推广工作减少[64] - 专业费用由2023年同期的0.8百万港元增加362.5%至2024年的3.7百万港元,主要由于聘用额外专业服务[64] - 融资成本由2023年同期的1.2百万港元减少50.0%至2024年的0.6百万港元,主要由于租赁负债的账面值减少[66] 资产与负债 - 贸易应收款项总额为2,813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2,647千港元增长6.3%[27] - 按金、预付款项及其他应收款项总额为25,753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28,041千港元下降8.2%[30]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贸易应付款项总额为6,673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4,767千港元增加40%[33] - 公司确认与一家业绩欠佳的儿童近视防控医疗中心相关的厂房及设备以及使用权资产减值亏损约24.4百万港元[60]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确认厂房及设备减值亏损约2.5百万港元及使用权资产减值亏损约4.8百万港元[60]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其他开支约为14.9百万港元,占收益约17.1%[61] 资本开支与投资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产生资本开支约8.3百万港元,主要用于医疗中心设备购买及租赁物业装修[70] - 公司已动用首次公开发售所得款项约79.6百万港元,剩余未动用款项净额为102.3百万港元[101] - 公司计划在香港成立两家新医疗中心,已动用9.4百万港元,剩余20.1百万港元预计在2027年3月31日前动用[101] - 公司计划收购大湾区内的眼科诊所或医院,尚未动用55.5百万港元,预计在2027年3月31日前动用[101] - 公司计划在中国设立眼科诊所,尚未动用26.7百万港元,预计在2027年3月31日前动用[101] - 公司已动用18.2百万港元用于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企业用途[101] - 公司首次公开发售所得款项净额为181.9百万港元,低于招股章程披露的245.6百万港元,差额63.7百万港元已按相同比例调整[101] - 公司因业务运营挑战及市场不确定性,延长了动用未动用款项净额的预期时间表[102] 公司战略与发展 - 公司计划通过收购中国眼科诊所、门诊部或医院的股本权益,扩大在中国的“清晰”品牌业务[84] - 公司计划物色合适的合作伙伴进行合作及扩充[85] - 公司计划收购眼科相关业务的权益[86] 公司治理与公告 - 公司董事会审核委员会目前只有两名成员,正在积极物色合适人选填补空缺[104] - 公司中期业绩公告及中期报告将在联交所网站及公司网站刊登[105] 其他 - 公司未建议就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派付中期股息[80]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共有105名雇员,较2024年3月31日的110名有所减少[82] - 公司于2024年9月30日维持净现金状况,资产负债比率不适用[71]
清晰医疗(01406) - 2024 - 年度财报
2024-07-26 08:30
屈光治疗业务 - 屈光治疗占公司2024财年总收益的56.7%,主要包括SMILE手术、LASIK手术、多焦距人工晶體置換術及植入式隱形眼鏡植入術[10] - 屈光治疗收益从137.8百万港元减少至108.3百万港元,同比下降21.4%,主要由于SMILE手术收益减少[23] - SMILE手术收益从87.5百万港元减少至56.5百万港元,主要因市场竞争加剧导致手术次数减少[23] - 屈光治疗收益从2023年的137,758千港元下降至2024年的108,344千港元,降幅为29,414千港元,占比从64.4%降至56.7%[155] - SMILE手术收益从2023年的87,483千港元下降至2024年的56,536千港元,降幅为30,947千港元,占比从40.9%降至29.6%[155] 植入式隐形眼镜植入术 - 植入式隱形眼鏡植入術收益从2023财年的7.2百万港元增加至2024财年的21.8百万港元[11] - 植入式隐形眼镜植入术平均价格从79,500港元下降至63,800港元[28] - 植入式隐形眼镜植入术收益从2023年的7,153千港元增长至2024年的21,759千港元,增幅为14,606千港元,占比从3.4%增至11.4%[155] 其他眼部问题治疗 - 其他眼部問題治療收益从2023财年的58.4百万港元减少4.6%至2024财年的55.7百万港元[12] 診症及檢查服務 - 診症及檢查服務收益从2023财年的10.3百万港元增加13.6%至2024财年的11.7百万港元[12] - 兒童近視防控業務在2024财年产生診症及檢查服務收益3.2百万港元,銷售控制近視的視力產品收益4.2百万港元[13] 銷售處方藥物及其他收益 - 銷售處方藥物及其他收益从2023财年的7.3百万港元增加至2024财年的7.7百万港元[13] 僱員福利及開支 - 僱員福利開支从2023财年的52.6百万港元增加至2024财年的61.1百万港元,主要由于员工人数增加及股份獎勵計劃[16] - 其他開支从2023财年的31.8百万港元增加至2024财年的35.6百万港元[20] - 业务发展开支从2023年的7.5百万港元增加至2024年的12.9百万港元,主要由于新尖沙咀中心开业后的推广活动及植入式隐形眼镜植入术的开支增加[56] - 其他一般及行政开支从2023年的9.1百万港元增加至2024年的11.2百万港元,主要由于新尖沙咀中心的成立[57] 公司财务状况 - 公司2024财年收益约为1.909亿港元,较2023财年的2.138亿港元减少2290万港元,同比下降10.7%[153] - 公司2024年收益为190,933千港元,同比下降10.7%[130] - 公司2024年年内亏损为75,793千港元,同比增加2,275.2%[130] - 公司2024年经调整亏损净额为45,744千港元,同比增加1,333.5%[130] - 公司2024财年收益下降主要由于竞争加剧和消费者消费模式变化[137][153] - 公司2024财年收益下降10.7%,主要由于屈光治疗服务收益减少[153] - 公司2024年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15.6百万港元,而2023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16.2百万港元[97] - 公司2024年除所得税前亏损约81.9百万港元,未计及非现金项目如股份付款、折旧及减值亏损等[97] - 公司2024年投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主要来自已收利息约6.4百万港元及定期存款减少约53.0百万港元[98] - 公司2024年购买厂房及设备所支付的购买款项及按金约32.8百万港元[98] - 公司2024年未进行对附属公司、联营公司及合营企业的重大收购或出售[99] - 公司截至2024年3月31日拥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141.4百万港元,较2023年的207.5百万港元有所下降[94] - 公司截至2024年3月31日维持净现金状况,资产负债比率不适用[95] - 公司录得流动资产净值为130.9百万港元,较2023年的193.5百万港元有所减少[73]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录得亏损约75.8百万港元,较2023年的3.2百万港元亏损大幅增加[60] - 公司资本开支从2023年的22.4百万港元增加至2024年的39.7百万港元,主要用于医疗中心设备购买及物业装修[61] - 公司首次公开发售所得款项净额为181.9百万港元,低于招股章程披露的估计净额245.6百万港元,差额为63.7百万港元[158] 公司运营及策略 - 公司发现两家业绩欠佳的医疗中心,其中一家专注于儿童近视防控,另一家租赁协议即将结束[19] - 公司计划收购中国的眼科诊所、眼科门诊部或眼科医院的股本权益,以扩大在中国的业务[47] - 公司计划收购眼科相关业务的权益,以探索新的增长及扩张机遇[70] - 公司计划通过物色合适合作伙伴实现协作及扩张,以巩固在眼科服务市场的地位[93] - 公司计划将中环医疗中心从皇后大道中9号迁往新世界大厦,预计2024年下半年完成搬迁[134] - 公司采取措施提高运营效率,降低成本同时保持服务质量[134] - 公司计划继续专注于加强成本减省措施,同时保持服务质量,以推动可持续增长[148] - 公司致力于提供高质量医疗服务,并探索创新策略以提高价值主张和多元化收入来源[153] - 公司观察到新市场进入者加剧竞争,特别是在屈光治疗服务领域,导致SMILE手术收益受到影响[137] - 公司2024财年面临本地经济下行、通胀压力以及消费者消费模式变化的挑战[137] - 公司确认2024财年厂房及设备以及使用权资产减值亏损约3000万港元,主要由于尖沙咀新医疗中心的财务表现不佳[138] - 尖沙咀新医疗中心自2023年7月成立以来一直处于亏损状态,公司已确认特别减值亏损[147] - 公司2024财年综合全面收益表中确认了特别减值亏损,主要由于尖沙咀新医疗中心的财务表现[147] 公司治理及董事会 - 谢伟业医生于2022年6月30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负责监察公司整体行政及协调[79] - 谢伟业医生拥有超过20年执业经验,并于2013年12月在中国取得医疗专业资格执照[79] - 胡先生曾担任华润医疗控股有限公司主席,并担任多家香港上市公司的独立非执行董事[83] - 赵玮女士于2019年3月20日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负责公司整体策略规划[86] - 李恒健先生于2019年3月20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并担任审核委员会主席[87] - 何健先生于2015年3月加入公司出任财务总监,负责财务申报及财务策划[90] - 何健先生拥有超过16年审计、融资、会计及内部监控经验[90] - 董事会由九名成员组成,全体董事可充分获取公司资料及高级管理层的服务和建议[190][192] - 公司已取得各独立非执行董事的年度书面确认,确认其独立性符合上市规则[193] - 董事会已召开四次会议,讨论公司业务及批准年度和中期业绩[189] - 公司董事就其执行职务所蒙受的损失或负债有权自公司资产中获得弥偿保证[177] - 公司已遵守上市规则第十四A章项下的披露规定,并在年报中披露关联方交易[178] 员工激励及福利 - 公司采用购股权计划及股份奖励计划作为对董事及合资格雇员的奖励[176] - 公司已终止购股权计划,转而采用股份奖励计划以激励员工[162] - 股份奖励计划中,服务供应商的奖励股份将在2023年7月4日的第四个周年日起分三期等额归属[168] - 公司定期进行雇员工作绩效考核,以确定晋升前景及薪酬[176] - 公司根据盈利能力可能向雇员提供酌情花红作为奖励[176] - 公司已采取措施避免童工及强制劳工,并在发现违规情况时采取消除步骤[194] 资产及负债 - 公司于2024年3月31日无重大或然负债[41] - 公司于2024年3月31日无任何资产抵押[42]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使用权资产折旧开支为21.5百万港元,占收益的11.3%,主要由于旺角和尖沙咀额外物业租赁的全年影响[52] - 公司确认厂房及设备减值亏损18.3百万港元和使用权资产减值亏损11.7百万港元,导致综合全面收益表中出现亏损[53] - 已用存货成本从37.5百万港元减少至37.3百万港元,占收益比例从17.5%上升至19.5%[28] - 厂房及设备折旧开支从6.2百万港元增加至15.9百万港元,占收益比例从2.9%上升至8.3%,主要因新尖沙咀医疗中心开始运营[30] - 银行手续费从5.6百万港元减少至4.3百万港元[35] - 顾问费从74.8百万港元增加至75.8百万港元,占收益比例从35.0%上升至39.7%[50] - 公司录得税项抵免约6.1百万港元,主要由于确认除所得税前亏损约81.9百万港元及不可扣税开支约30百万港元[59] - 截至2024年3月31日,公司流动比率为4.4倍,较2023年的5.8倍有所下降[72] - 截至2024年3月31日,公司未发行任何股本证券以换取现金[169] - 公司已发行普通股数量为528,125,000股,用于计算股权百分比[181][184]
清晰医疗(01406) - 2024 - 年度业绩
2024-06-24 13:42
财务表现 - 公司2024年收益为190,933千港元,同比下降10.7%[1] - 公司2024年年内亏损为75,793千港元,同比增加2,275.2%[1] - 公司2024年经调整亏损净额为45,744千港元,同比增加1,333.5%[1] - 公司2024年经营亏损为79,872千港元,相比2023年的1,392千港元大幅增加[2] - 公司2024年每股亏损为14.4港仙,相比2023年的0.6港仙大幅增加[2] - 公司2024年总收入为190,933千港元,较2023年的213,847千港元下降10.7%[11] - 公司2024年业务发展开支为12,900千港元,较2023年的7,497千港元增长72.1%[12] - 公司2024年确认厂房及设备以及使用权资产减值亏损约30.0百万港元[23] - 公司2024年每股基本亏损以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除以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计算[14] - 公司2024年未派付任何股息[13] - 公司截至2024年3月31日年度录得亏损约7580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320万港元亏损大幅增加[52] - 公司2024年经营活动的现金净流出为1560万港元,而2023年为现金净流入1620万港元[77] - 公司2024年投资活动的现金净流入为2660万港元,而2023年为现金净流出1.438亿港元[78] - 公司2024年融资活动的现金净流出为2410万港元,较2023年的920万港元增加161.9%[80] - 公司未建议派发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的末期股息[98] 资产与负债 - 公司2024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41,431千港元,相比2023年的207,496千港元减少31.8%[3] - 公司2024年非流动资产总额为66,955千港元,相比2023年的93,597千港元减少28.5%[3] - 公司2024年流动负债总额为38,333千港元,相比2023年的40,199千港元减少4.6%[3] - 公司2024年资产净额为189,522千港元,相比2023年的259,284千港元减少26.9%[3] - 公司2024年贸易应收款项总额为2,647千港元,较2023年的1,960千港元增长35.1%[17] - 公司2024年贸易应付款项总额为4,767千港元,较2023年的7,166千港元下降33.5%[20] - 公司2024年3月31日的流动比率为4.4倍,较2023年的5.8倍下降24.1%[75] - 公司2024年3月31日的流动资产净值为1.309亿港元,较2023年的1.935亿港元下降32.3%[76] - 公司截至2024年3月31日维持净现金状况,资产负债比率不适用[55] - 公司2024年3月31日无重大或然负债及资产抵押[56][57] 业务收入 - 公司2024年眼科服务收入为179,070千港元,较2023年的206,519千港元下降13.3%[11] - 公司2024年销售处方药物收入为7,694千港元,较2023年的7,328千港元增长5%[11] - 公司2024年销售视力产品收入为4,169千港元,2023年无此项收入[11] - 屈光治疗收益从2023年的137.8百万港元减少至2024年的108.3百万港元,下降21.4%,主要由于SMILE手术收益减少[29] - SMILE手术收益从2023年的87.5百万港元减少至2024年的56.5百万港元,下降30.9百万港元,原因是市场竞争加剧导致手术次数减少[29] - 植入式隐形眼镜植入术收益从2023年的7.2百万港元增加至2024年的21.8百万港元,增长14.6百万港元,公司策略性转移业务重心至该领域[30] - 其他眼部问题治疗收益从2023年的58.4百万港元减少至2024年的55.7百万港元,下降4.6%,主要由于标准白内障手术、激光治疗程序及玻璃体切除术收益减少[31] - 诊症及检查服务收益从2023年的10.3百万港元增加至2024年的11.7百万港元,增长13.6%[32] - 销售处方药物及其他收益从2023年的7.3百万港元增加至2024年的7.7百万港元,增长5.5%[33] - 儿童近视防控业务在2024年新开展,产生诊症及检查服务收益3.2百万港元,销售视力产品收益4.2百万港元[34] 成本与开支 - 已用存货在2023年和2024年分别为37.5百万港元和37.3百万港元,占收益的17.5%和19.5%[36] - 顾问费在2023年和2024年分别为74.8百万港元和75.8百万港元,占收益的35.0%和39.7%[37] - 雇员福利开支在2023年和2024年分别为52.6百万港元和61.1百万港元,占收益的24.6%和32.0%[38] - 厂房及设备折旧开支在2023年和2024年分别为6.2百万港元和15.9百万港元,占收益的2.9%和8.3%[40] - 使用权资产折旧开支在2023年和2024年分别为18.7百万港元和21.5百万港元,占收益的8.7%和11.3%[41] - 厂房及设备减值亏损和使用权资产减值亏损在2024年分别为18.3百万港元和11.7百万港元[43] - 其他开支在2023年和2024年分别为31.8百万港元和35.6百万港元,占收益的14.9%和18.6%[44] - 业务发展开支在2023年和2024年分别为7.5百万港元和12.9百万港元[45] - 融资成本在2023年和2024年分别为1.5百万港元和2.0百万港元,增加33.3%[48] - 所得税开支在2023年为274,000港元,尽管公司录得除所得税前亏损约2.9百万港元[50] - 公司截至2024年3月31日年度录得税项抵免约610万港元,主要由于确认除所得税前亏损约8190万港元,扣除不可扣税项目后以16.5%的税率计算得出[51] 资本开支与投资 - 公司2024年资本开支约3970万港元,主要用于医疗中心设备采购及物业装修,较2023年的2240万港元有所增加[53] - 公司2024年3月31日已签约但未确认的资本开支约26万港元,主要用于旺角中心项目[54] - 公司首次公开发售所得款项净额为1.819亿港元,截至2024年3月31日已动用7020万港元[88][90] - 公司计划在香港成立两家新医疗中心,预计动用1.1亿港元,截至2024年3月31日已动用4310万港元[90] - 公司计划收购大湾区内的眼科诊所或医院,预计动用7500万港元,截至2024年3月31日尚未动用[90] - 公司计划在中国设立眼科诊所,预计动用3600万港元,截至2024年3月31日尚未动用[90] - 公司延长动用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的时间表,预计不会对现有业务及营运造成重大不利影响[92] - 公司动用余下所得款项净额的时间表可能会根据未来市场情况的变化而调整[93] 业务扩展与战略 - 公司计划通过收购中国眼科诊所、门诊部或医院的股本权益,扩大在中国的"清晰"品牌业务[70] - 公司计划探索开发儿童近视防控业务,以巩固在香港的市场地位[69] - 公司计划通过收购眼科相关业务权益及物色合适合作伙伴,实现业务扩张[70] 公司治理与股东事务 - 公司将于2024年8月30日举行股东周年大会,股东需在2024年8月26日前完成股份过户登记手续以享有投票权[100] - 公司2024年年报及股东周年大会通告将适时寄发给股东,并可在联交所网站及公司网站浏览[103] - 公司董事会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负责审阅会计原则、风险管理及财务报告事宜[94] - 公司核数师安永会计师事务所确认初步公告中的财务数据与年度综合财务报表相符[95] - 公司董事已确认在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内遵守了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96] - 公司及其附属公司在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内未进行任何上市证券的购买、出售或赎回[97] 其他收入与支出 - 其他收入净额在2024年增加77,000港元,增长1.2%,主要由于银行存款及其他应收款项的利息收入增加[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