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药控股(01099)
icon
搜索文档
国药控股(01099.HK)遭FMR LLC减持131.88万股
格隆汇· 2025-09-28 23:18
公司股权变动 - FMR LLC于2025年9月23日以每股均价18.4387港元减持国药控股131.88万股H股 涉资约2431.7万港元[1][3] - 减持后FMR LLC持股数量降至146,893,747股 持股比例由11.05%下降至10.95%[1][3] - 本次权益变动记录期间为2025年8月29日至2025年9月29日 股份代码01099[2] 股东持仓情况 - FMR LLC通过场内交易方式实施减持 交易类型标注为"L"(Long Position)[3] - 减持后仍持有1.469亿股H股 继续保持超过10%的重大股东持股比例[1][3] - 本次披露依据联交所权益披露规则进行 记录编号CS20250926E00273[3]
FMR LLC减持国药控股131.88万股 每股作价约18.44港元
智通财经· 2025-09-26 12:01
股东持股变动 - FMR LLC于9月23日减持国药控股131.88万股 [1] - 减持均价为每股18.4387港元 总金额约2431.7万港元 [1] - 减持后持股数量降至1.47亿股 持股比例降至10.95% [1]
FMR LLC减持国药控股(01099)131.88万股 每股作价约18.44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9-26 11:56
主要股东持股变动 - FMR LLC于9月23日减持国药控股131.88万股 每股作价18.4387港元 [1] - 本次减持总金额约为2431.7万港元 [1] - 减持后持股数量降至约1.47亿股 持股比例降至10.95% [1] 交易细节 - 交易通过香港联交所进行 属于二级市场减持行为 [1] - 每股交易价格精确至18.4387港元 反映机构级交易特征 [1] - 单笔减持规模达百万股级别 涉及资金量超过2400万港元 [1] 股权结构变化 - 持股比例由减持前未披露数值变动至10.95% [1] - 减持后FMR LLC仍持有超过1.47亿股 保持重要股东地位 [1] - 本次变动未改变公司控股股东结构 [1]
国药控股(01099)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9-26 08:35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286,043.00百万元,同比下降2.95%[26] - 报告期间公司收入为人民币286,043.00百万元,同比下降2.95%[49][52][57] - 公司净利润为人民币5,337.25百万元,同比下降9.53%;归母净利润为人民币3,465.69百万元,同比下降6.43%[26] - 母公司持有者应占溢利为人民币3,465.69百万元,同比下降6.43%[49][52] - 报告期间溢利为人民币53.37亿元,同比下降9.53%,溢利率为1.87%[75] - 归属于母公司持有者应占溢利为人民币34.66亿元,同比下降6.43%[76]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入为人民币286,042,998千元,同比下降2.9%[160]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经营溢利为人民币7,445,689千元,同比下降9.4%[160]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本期溢利为人民币5,337,245千元,同比下降9.5%[160] - 母公司持有者应占溢利为人民币3,465,686千元,同比下降6.4%[160] - 公司本期溢利为53.3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9.5%[161] - 综合收益总额为53.3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9.1%[161] - 除税前溢利为人民币72.10亿元,较去年同期的75.96亿元下降5.1%[168]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为2860.4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9%[192][193]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为53.3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9.5%[192][193] - 公司总收入为2860.4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9%[197]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销售费用率2.74%、管理费用率1.28%、财务费用率0.35%,三项费用率合计优化0.2个百分点[27] - 销管费用率下降0.19个百分点整体费用率下降0.2个百分点[42] - 财务费用净额为人民币9.95亿元,同比减少人民币7849万元[70] - 所得税开支为人民币18.73亿元,同比上升10.33%[74]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销售成本为人民币265,696,092千元,同比下降2.6%[160]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毛利为人民币20,346,906千元,同比下降7.3%[160] - 毛利率为7.11%,较去年同期下降0.34个百分点[52][60] - 资产减值损失为人民币14.11亿元,较去年同期的13.28亿元增加6.2%[168] - 使用权资产折旧为人民币11.15亿元,较去年同期的11.76亿元下降5.2%[168] - 已付利息为人民币14.60亿元,与去年同期的14.43亿元基本持平[172] - 金融及合同资产预期信贷亏损为13.8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5%[192][193] - 产品销售收入为2840.7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0%[197] - 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预期信贷亏损净值为13.5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8%[200] - 合同资产预期信贷亏损净值为6514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0.8%[200] - 其他应收款预期信贷亏损净值为1.7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86.4%[200] - 金融及合同资产预期信贷亏损净值总额为13.8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5%[200] 各条业务线表现:医药分销 - 医药分销板块收入占比73.62%,同比下降0.48个百分点;收入为人民币218,527.36百万元,同比下降3.52%[26][30] - 药品分销业务经营溢利率为2.58%,同比下降0.17个百分点[30] - 国谈品种销售额及毛利额同比均实现双位数增长[31] - 医药分销收入为人民币218,527.36百万元,同比下降3.52%,占总收入73.62%[62] - 医药分销业务收入2185.2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5%[192][193] 各条业务线表现:器械分销 - 器械分销板块收入占比19.22%,同比略升0.08个百分点[26] - 器械分销板块销售收入570.527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46%[34] - 医疗器械分销业务经营溢利率1.92%同比下降0.33个百分点[34] - SPD项目净增加7个单体医院集中配送项目净增加18个医联体集中配送项目净增加1个[35] - 智慧供应链项目带动器械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3%[35] - 器械分销收入为人民币57,052.73百万元,同比下降2.46%,占总收入19.22%[62] - 器械分销业务收入570.5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5%[192][193] 各条业务线表现:医药零售 - 医药零售板块收入占比5.78%,同比增长0.36个百分点[26] - 医药零售板块销售收入171.621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65%[38] - 国大药房门店数量8591家较2024年底净减少978家[38] - 医药零售业务经营溢利率2.68%同比上升1.13个百分点[38] - 国大药房净利润同比增长215.81%[38] - 医药零售收入为人民币17,162.12百万元,同比上升3.65%,占总收入5.78%[62] - 医药零售业务收入171.6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6%[192][193] 其他财务数据:现金流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流出同比减少688.258亿元人民币[42]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35,238.14百万元,较期初减少19,075.22百万元[55] - 现金及现金等同项目为人民币352.38亿元,较2024年末减少人民币190.75亿元[80] - 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人民币341.11亿元,同比减少人民币68.83亿元[82] - 资本支出为人民币18.07亿元,同比减少人民币9.18亿元[86]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352.38亿元人民币,较年初减少35.1%[163] - 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人民币-341.11亿元,较去年同期的-409.94亿元有所改善[168] - 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人民币-5.31亿元,较去年同期的-10.39亿元显著改善48.9%[170] - 筹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人民币155.79亿元,较去年同期的215.52亿元下降27.7%[172]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同物为人民币352.38亿元,较去年同期的433.32亿元减少18.7%[172] - 银行借贷所得款项为人民币559.48亿元,较去年同期的444.47亿元增长25.9%[172] - 贸易及票据应收款项增加人民币440.40亿元,较去年同期的578.82亿元改善23.9%[168] - 资本开支为18.0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3.7%[192][193] 其他财务数据:资产负债 - 贸易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为143天,较去年同期增加11天[53] - 资产负债率为69.25%,较期初增加1.50个百分点[55] - 资产负债率为69.25%,较2024年末上升1.5个百分点[91] - 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合计人民币2429.31亿元,较2024年末增加人民币426.76亿元[92] - 抵押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账面价值为人民币3,469.27百万元[96] - 抵押银行存款为人民币11,918.84百万元[96] - 抵押物业、厂房及设备账面价值为人民币0.00元[96] - 公司总资产达4203.28亿元人民币,较年初增长7.0%[163] - 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为2429.31亿元人民币,较年初增长21.3%[163] - 存货为668.14亿元人民币,较年初增长7.2%[163] - 计息银行借贷及其他借贷为903.49亿元人民币,较年初增长15.8%[164] - 归属于母公司持有者权益为802.33亿元人民币,较年初增长1.7%[165] - 非控制性权益为490.29亿元人民币,较年初增长2.6%[165] - 总资产从2024年底的3928.31亿元人民币增至4203.28亿元人民币,增长7.0%[194] - 总负债从2024年底的2661.44亿元人民币增至2910.67亿元人民币,增长9.4%[194] - 未分配资产主要为递延税项资产28.83亿元人民币[191][194] - 公司金融负债总额为人民币274,162,772千元,其中一年内到期占比98.4%[183] - 公司短期流动性负债(一年内到期)为人民币269,587,509千元,较2024年末增长12.8%[183] - 公司计息银行及其他借贷总额为人民币88,351,172千元,其中一年内到期占比98.4%[183] - 公司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为人民币152,672,957千元,全部一年内到期[183] - 公司按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总额为人民币12,202,521千元,其中第2层级占比82.6%[185] - 公司持作获得现金流量及出售的票据应收款项为人民币11,483,307千元,较2024年末下降10.2%[185] - 公司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借贷账面值为人民币1,438,118千元,公允价值为人民币1,389,604千元[188] - 公司债券投资账面值为人民币2,997,457千元,公允价值保持稳定[188] - 公司租赁负债总额为人民币4,797,992千元,其中一年内到期占比35.3%[183] - 公司应付股息为人民币2,341,899千元,全部一年内到期[183]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注册为香港非香港公司,中文名称为国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为Sinopharm Group Co. Ltd.[2][3][4] - 公司于2009年9月在香港联交所上市,股票代码为01099.HK[5] - 公司是中国药品、医疗器械及医疗保健产品龙头分销商和零售商[5] - 公司主营医药及医疗器械分销业务,覆盖全国分销及配送网络[6] - 公司在中国主要城市管理零售连锁药店网络,居中国医药零售行业前列[6] - 公司从事药品、化学试剂及实验室用品的制造与销售[6] - 公司2025年中期报告涵盖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期间[20] - 公司主要往来银行包括交通银行、招商银行、中国银行等共8家主要银行[15] - 公司香港主要营业地点位于香港湾仔轩尼诗道288号英皇集团中心1601室[15] - 公司中国主要营业地点与总部位于上海市黄浦区龙华东路385号国药控股大厦[15] - 公司员工总数减少至100,251名,同比下降11.7%[102] - 公司采用"基本薪酬、绩效薪酬、中长期激励"三位一体薪酬架构[103] - 公司拥有完善的客户信用管理体系及贸易应收款项管理措施[93] - 公司以持续经营基准编制财务报告[97] - 公司已发行总股数为3,120,656,191股,其中H股1,341,810,740股,内资股1,778,845,451股[147] 管理层和治理 - 连万勇先生54岁担任公司执行董事、总裁、党委副书记[107] - 孙京林先生47岁担任公司执行董事、党委副书记[108] - 祖敬先生55岁担任公司非执行董事[109] - 邢永刚先生48岁担任公司非执行董事[111] - 陈玉卿先生49岁担任公司非执行董事[112] - 文德镛先生53岁担任公司非执行董事[113] - 冯蓉丽女士49岁担任公司非执行董事[115] - 李培育先生62岁担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116] - 连万勇先生曾于2008年12月至2018年1月历任公司董事、监事[107] - 孙京林先生自2024年10月起担任公司党委副书记[108] - 吴德龙自2020年9月起担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118] - 俞卫锋自2020年9月起担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119] - 石晟昊拥有30余年医疗健康行业经验并自2023年6月起担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121] - 陈威如自2025年6月起担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122] - 关晓晖自2021年6月起担任公司监事及监事长[123] - 刘正东自2020年9月起担任公司监事[124] - 郭晋红先生自2023年9月起担任公司监事[125] - 卢海青女士拥有逾30年工作经验包括审计方面工作[127] - 李杨先生拥有20余年医疗器械行业经营与管理经验[129] - 蔡买松先生自2018年1月起一直担任公司副总裁[130] - 李晓娟女士自2021年3月起担任公司财务总监[132] - 胡立刚先生自2025年6月起担任公司副总裁[133] - 吴壹建先生自2024年11月起担任公司副总裁[134] - 公司董事监事最高行政人员无股份及债权证权益记录[138] 股权结构 - 国药集团直接持有207,289,498股内资股,占公司总股份6.64%及该类股本11.65%[141] - 国药集团通过国药产投间接持有1,571,555,953股内资股,占公司总股份50.36%及该类股本88.35%[141] - 复星医药通过国药产投间接持有1,571,555,953股内资股,占公司总股份50.36%及该类股本88.35%[141] - FMR LLC持有155,373,672股H股,占公司总股份4.98%及该类股本11.58%[141] - Lazard Asset Management持有121,547,064股H股,占公司总股份3.89%及该类股本9.06%[141] - 摩根大通持有H股好仓46,230,693股(占总数1.48%/类股3.45%)及淡仓18,932,006股(占总数0.61%/类股1.41%)[143] - 中信证券持有H股好仓148,501,220股(占总数4.76%/类股11.07%)及淡仓714,000股(占总数0.02%/类股0.05%)[143] 股息和证券交易 - 2024年度末期股息总额约为人民币2,122,046千元,已于2025年8月12日派发[148] - 董事会建议不派发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中期股息[149] - 已宣派股息21.22亿元人民币[165] - 公司报告期间未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146]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未持有任何库存股份[146] 其他业务和运营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3%,达人民币66.05万亿元[22] - 2025年1-6月基本医疗保险(含生育保险)收入人民币1.48万亿元,支出人民币1.18万亿元[23] - 分占联营企业业绩为人民币6.87亿元,同比增长10.21%[72] - 公司未进行重大投资、收购或出售附属公司/联营公司/合营公司[99][100] - 公司无重大或有负债及重大诉讼[98] - 公司未对汇率波动风险做对冲安排[95] - 物流收入为6.3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0.7%[197] - 营销服务收入为9.0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9%[197] - 政府补贴收入为24.1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0.1%[199]
中信里昂:内地医药行业尽管未转好但乐观 国药控股(01099)为首选
智通财经· 2025-09-15 04:02
行业前景 - 医保支出可能放松 [1] - 带量采购或有优化 主要因医疗行业潜在反内卷措施 [1] - 医保基金现金直付能力增强 [1] - 国内减息周期将协助分销商改善财务杠杆 [1] 目标价调整 - 国药控股目标价上调22.5% 从20港元升至24.5港元 [1] - 上海医药H股目标价上调15.4% 从12.3港元升至14.2港元 [1] - 华润医药目标价下调5.1% 从5.9港元降至5.6港元 [1] 投资评级 - 国药控股 上海医药 华润医药均维持跑赢大市评级 [1] - 国药控股为首选 [1]
中信里昂:内地医药行业尽管未转好但乐观 国药控股为首选
智通财经· 2025-09-15 03:58
行业结构性乐观因素 - 内地医保支出可能放松 [1] - 带量采购或有优化 因医疗行业潜在反内卷措施 [1] - 医保基金现金直付能力增强 [1] - 国内减息周期将协助分销商改善财务杠杆 [1] 目标价调整 - 国药控股目标价上调22.5% 从20港元升至24.5港元 [1] - 上海医药H股目标价上调15.4% 从12.3港元升至14.2港元 [1] - 华润医药目标价下调5.1% 从5.9港元降至5.6港元 [1] 投资评级 - 国药控股 上海医药 华润医药均维持跑赢大市评级 [1] - 国药控股被列为首选标的 [1]
【干货】医药流通产业链全景梳理及成本结构价值分析
前瞻网· 2025-09-14 06:12
医药流通产业链结构 - 行业上游为七大类医药产品生产厂商 包括西药类 中成药类 中药材类 医疗器械类 化学试剂类 玻璃仪器类及其他类生产厂商 [1] - 中游流通渠道分为批发环节和零售环节两个关键环节 [1] - 下游终端由公立医院 零售药店和公立基层医疗机构构成 其中城市公立医院占据医药零售行业绝大多数市场份额 [1] 行业成本结构特征 - 医药流通行业核心成本为销售成本 其中商品及原料成本占比约95% 其他成本仅占5%左右 [5] - 行业通过精细化管理控制成本 主要体现在资金管理 物流管理及信息系统管理三大维度 [5] 盈利驱动因素 - 四大关键盈利驱动因素包括销售规模及增长 毛利率水平 期间费用率水平和资金周转效率 [7] - 主流竞争方式是通过规模优势 品种结构调整 业务结构优化维持稳定毛利率 同时通过精细化管理控制费用率 [7] 互联网+赋能价值 - 传统价值链中药企和药房成本较高 药品流通存在地域性成本差异 药房利润空间受服务范围及运营管理影响 [9] - 互联网+实现产业降本增效 药企通过数据分析精准掌握订单需求 药房依托线上零售数据优化备货策略 [9] - 患者端实现多方比价 品牌优选及院前线上问诊等增值服务 [9]
国药控股(01099.HK)获Lazard Asset Management LLC增持63.68万股
格隆汇· 2025-09-11 23:20
股权变动 - Lazard Asset Management LLC于2025年9月9日以每股均价18.5992港元增持国药控股63.68万股H股,涉及资金约1184.4万港元 [1][2] - 增持后该机构持股数量增至134,544,253股,持股比例从9.98%提升至10.03%,跨过10%的重要持股门槛 [1][2] - 此次增持通过场内交易进行,交易日期为2025年9月9日,披露日期为2025年9月12日 [1][2]
Lazard Asset Management LLC增持国药控股63.68万股 每股作价约18.6港元
智通财经· 2025-09-11 11:25
公司股权变动 - Lazard Asset Management LLC于9月9日增持国药控股63.68万股 每股作价18.5992港元 总金额约1184.4万港元 [1] - 增持后最新持股数目达1.35亿股 持股比例升至10.03% [1] 市场交易动态 - 本次增持交易均价为18.5992港元/股 [1] - 单次增持规模达1184.4万港元 [1]
Lazard Asset Management LLC增持国药控股(01099)63.68万股 每股作价约18.6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9-11 11:25
公司股权变动 - Lazard Asset Management LLC于9月9日增持国药控股63.68万股 每股作价18.5992港元 总金额约为1184.4万港元 [1] - 增持后最新持股数目约为1.35亿股 较增持前增加63.68万股 [1] - 最新持股比例达10.03% 较增持前有所提升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