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智汇科技(01037)

搜索文档
云智汇科技(01037) - 股份发行人及根据《上市规则》第十九B章上市的香港预托证券发行人的证券变...
2025-09-01 08:13
股份發行人及根據《上市規則》第十九B章上市的香港預託證券發行人的證券變動月報表 截至月份: 2025年8月31日 狀態: 新提交 致: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 公司名稱: 雲智滙科技服務有限公司 呈交日期: 2025年9月1日 | 1. 股份分類 | 普通股 | 股份類別 | 不適用 | | 於香港聯交所上市 (註1) | 是 | | | --- | --- | --- | --- | --- | --- | --- | --- | | 證券代號 (如上市) | 01037 | 說明 | | | | | | | | | 已發行股份(不包括庫存股份)數目 | | 庫存股份數目 | | 已發行股份總數 | | | 上月底結存 | | | 701,543,448 | | 0 | | 701,543,448 | | 增加 / 減少 (-) | | | | | | | | | 本月底結存 | | | 701,543,448 | | 0 | | 701,543,448 | 第 2 頁 共 10 頁 v 1.1.1 III.已發行股份及/或庫存股份變動詳情 I. 法定/註冊股本變動 | 1. 股份分類 | 普通股 | 股份 ...
云智汇科技发布中期业绩,净亏损237.5万元,同比收窄85.3%
智通财经· 2025-08-20 11:45
财务表现 - 收入3.42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32.1% [1] - 净亏损237.5万元人民币 同比收窄85.3% [1] - 每股基本亏损0.34分 [1] 盈利质量分析 - 净亏损主要由于一项主要投资的公平值下降所致 [1] - 剔除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公平值变动及出售投资收益后 经调整净利润为750万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8% [1]
云智汇科技(01037.HK)中期收入增长32%至3.42亿元
格隆汇· 2025-08-20 11:45
财务表现 - 收入同比增长32%至人民币342.1百万元 [1] - 净亏损同比下降85%至人民币2.4百万元 [1] - 剔除金融资产公平值变动及出售投资收益后 经调整净利润同比增长28%至人民币7.5百万元 [1] 亏损原因分析 - 净亏损主要由于一项主要投资的公平值下降所致 [1] - 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的公平值变动对净利润产生负面影响 [1]
云智汇科技(01037)发布中期业绩,净亏损237.5万元,同比收窄85.3%
智通财经网· 2025-08-20 11:41
财务表现 - 收入3.42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32.1% [1] - 净亏损237.5万元人民币 同比收窄85.3% [1] - 每股基本亏损0.34分 [1] 盈利质量 - 剔除金融资产公平值变动及出售投资收益后 经调整净利润750万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8% [1] - 净亏损主要源于一项主要投资的公平值下降 [1]
云智汇科技(01037) - 2025 - 中期业绩
2025-08-20 11:33
收入和利润(同比) - 收入同比增长32%至人民币342.1百万元[2][4] - 收入同比增长32.1%至34.21亿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25.89亿元人民币[21] - 公司总收入为342,083千元,同比增长32.1%,其中数字工业业务收入218,844千元(同比增长57.5%),数字生活业务收入123,239千元(同比增长2.7%)[36][38] - 净亏损同比下降85%至人民币2.4百万元[2][4] - 期间亏损收窄85.3%至237.5万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1619.8万元人民币[21] - 公司期间亏损为2,375千元,较去年同期亏损16,198千元大幅收窄85.3%[36][38]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期间亏损为人民币2,375千元,相比2024年同期的16,198千元亏损大幅收窄85.3%[44] - 经营亏损收窄91.4%至148.9万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1723.8万元人民币[21] - 经调整净利润同比增长28%至人民币7.5百万元[2][4] 成本和费用 - 毛利率下降至14.7%,去年同期为19.0%[21] - 未分配开支为22,734千元,较去年同期32,127千元减少29.3%[36][38] - 物业、机器及设备折旧为1,726千元,较去年同期1,527千元增长13.0%[36][38] - 使用权资产折旧为1,555千元,较去年同期1,021千元增长52.3%[36][38] - 当期税项支出从2024年604千元增至2025年1,062千元,增长75.8%[50] 数字工业业务分部表现 - 数字工业业务分部收入同比增长57%至人民币218.8百万元[11] - 数字工业业务分部利润同比增长95%至人民币15.5百万元[11] - 数字工业业务分部业绩为15,520千元(同比增长95.5%)[36][38] - 数字工业业务分部资产从2024年末205,407千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232,947千元,增长13.4%[46][47] 数字生活业务分部表现 - 数字生活业务分部利润同比下降39%至人民币4.8百万元[12] - 数字生活业务分部业绩为4,839千元(同比下降39.4%)[36][38] - 数字生活业务分部资产从176,510千元增至191,892千元,增长8.7%[46][47] 各地区收入表现 - 中国地区收入157,970千元(同比增长19.0%),越南地区收入35,928千元(同比增长328.0%),印度地区收入21,197千元(同比增长5771.7%)[42] 业务收入构成 - 销售货品收入112,729千元(同比增长31.5%),其中数字生活业务贡献87,044千元[39] - 信息技术项目收入185,271千元(同比增长108.6%),其中于某时间点确认收入165,957千元[39] 资产和现金流变化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129.8百万元(2024年末:186.3百万元)[7]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30.3%至12.98亿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18.63亿元人民币[23]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4年末186,288千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129,756千元,减少30.3%[48] - 总资产减少2.5%至63.75亿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65.42亿元人民币[23] - 公司总资产从2024年末654,190千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637,512千元,减少2.6%[46][47] - 资本性支出为4,711千元,较去年同期75千元大幅增长6181.3%[36][38] 营运资金管理 - 存货周转天数由80天减少至75天[6] - 营业及租赁应收账项周转天数由129天减少至111天[6] - 流动比率为2.7(2024年末:2.5)[7] - 营业应收账项从2024年末256,218千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290,982千元,增长13.6%[54] - 超过360天的营业应收账项从2024年末73,213千元降至2025年6月30日66,123千元,减少9.7%[55] - 应付营业账项从2024年末170,711千元降至2025年6月30日162,187千元,减少5.0%[56] 金融资产和投资 - 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亏损净额为1157.2万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2209.6万元人民币收窄47.6%[21] - 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的公平值亏损从2024年22,096千元改善至2025年11,572千元,减少47.6%[44] - 对SigmaSense投资估值降至260万美元,占集团资产总值2.9%,未变现亏损约1150万元人民币[16] - 对富华基金投资估值2990万元人民币,占集团资产总值4.7%,未变现亏损约5万元人民币[17] - 出售国创汇康2.34%股权获得收益167.23万元人民币,持股比例降至16.41%[18] 每股数据 - 每股基本亏损从2024年2.31仙改善至2025年0.34仙,减少85.3%[53] 公司治理与人事 - 公司秘书曾庆赟于2015年11月3日获委任,通过执行董事郑宜斌联系获取集团信息[58]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六个月,公司未发现董事违反证券交易操守准则的情况[59] - 行政总裁史喆博士薪酬自2025年1月8日起调整为每月10,000港元[60] - 截至2025年6月30日集团全职雇员263名,较2024年12月31日270名减少7名(降幅2.6%)[61]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审阅截至2025年6月30日六个月未经审核简明合并中期财务报表[6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六个月,公司及其子公司未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63] - 董事会由8名董事组成(2名执行董事/3名非执行董事/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66]
云智汇科技(01037.HK)将于8月20日举行董事会会议以审批中期业绩
格隆汇· 2025-08-07 11:15
公司财务安排 - 公司将于2025年8月20日举行董事会会议 [1] - 会议内容包括考虑及批准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未经审核中期业绩公告 [1] - 会议将讨论派发中期股息事宜(如有) [1]
云智汇科技(01037) - 董事会召开通知
2025-08-07 11:05
董事会会议 - 公司2025年8月20日举行董事会会议[3] - 会议将审议2025年上半年未经审核中期业绩公告[3] - 会议将考虑批准派发中期股息(如有)[3] 董事会构成 - 截至公告日,董事会有2位执行董事[3] - 截至公告日,董事会有3位非执行董事[3] - 截至公告日,董事会有3位独立非执行董事[3]
云智汇科技(01037) - 股份发行人及根据《上市规则》第十九B章上市的香港预托证券发行人的证券变...
2025-08-01 00:47
股份發行人及根據《上市規則》第十九B章上市的香港預託證券發行人的證券變動月報表 截至月份: 2025年7月31日 狀態: 新提交 致: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 公司名稱: 雲智滙科技服務有限公司 呈交日期: 2025年8月1日 I. 法定/註冊股本變動 | 1. 股份分類 | 普通股 | 股份類別 | 不適用 | | | 於香港聯交所上市 (註1) | | 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證券代號 (如上市) | 01037 | 說明 | | | | | | | | | | | 法定/註冊股份數目 | | | 面值 | | | 法定/註冊股本 | | | 上月底結存 | | | 1,000,000,000 | HKD | | 0.1 | HKD | | 100,000,000 | | 增加 / 減少 (-) | | | | | | | HKD | | | | 本月底結存 | | | 1,000,000,000 | HKD | | 0.1 | HKD | | 100,000,000 | 本月底法定/註冊股 ...
云智汇科技(01037)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28 09:0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 - 2024年收入下降18%至人民币558.9百万元(2023年:人民币677.9百万元)[34] - 2024年股东应占净亏损收窄26%至人民币12.4百万元(2023年:亏损16.8百万元)[26][34] - 2024年调整后净利润为人民币7.0百万元(2023年调整后净亏损:人民币5.1百万元)[34] - 公司2024年收入同比下降18%至人民币5.589亿元(2023年:6.779亿元)[38] - 公司2024年净亏损同比减少26%至人民币1240万元(2023年:1680万元)[38] - 公司2024年调整后净利润为人民币700万元(2023年:调整后净亏损510万元)[38]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 - 2024年末存货同比增长49%至人民币123.3百万元(2023年:82.7百万元)[35] - 存货周转期从73天增加至80天[35] - 营业及租赁应收款项下降7%至人民币190.6百万元(2023年:205.3百万元)[35] - 应收款项周转期从115天延长至129天[35] - 公司2024年末存货同比增长49%至人民币1.233亿元(2023年:8270万元)[39] - 公司2024年末贸易及租赁应收款为人民币1.906亿元(2023年:2.053亿元)[40] 各条业务线表现:数字工业业务 - 数字工业业务提供包括ERP、MES、PLM、WMS及自动化设备的智能制造解决方案[9] - 数字工业业务提供设施监控系统(FMCS)用于监测生产厂房水、电及工业气体使用效益[9] - 数字工业业务提供用于整个工业园区的工人及保安管理之人脸识别系统[9] - 数字工业业务为新的及现有电子产品提供测试及检验服务[9] - 数字工业业务收入同比下降20%至人民币3.252亿元,利润同比下降54%至1880万元[45][48] 各条业务线表现:数字生活业务 - 数字生活业务包括智慧办公设备、数字标牌及其他零售解决方案[12] - 智慧办公设备业务管理知名品牌会议室及会议室生活电子设备的供应链并分销至亚太、欧洲、中东、非洲及美洲地区[12] - 公司在台湾为客户提供先进的数字标牌及其他零售解决方案[12] - 数字生活业务收入同比增长逾7倍,主要受益于台湾零售业复苏[49][51] - 智能办公设备业务销售额同比下降33%[52] - 分部收入下降14%至2.337亿元人民币,但实现盈利910万元人民币[53] 各条业务线表现:Personify业务 - Personify业务2024年收入较2023年减半至约40万美元[54] - 对Personify业务剩余知识产权计提230万元人民币减值[53] 投资表现 - 对SigmaSense投资估值降至420万美元,占集团总资产4.7%[63][64] - SigmaSense投资产生未变现亏损约1670万元人民币[63][64] - 富华基金投资估值约为2990万元人民币,占集团总资产4.6%[65] - 富华基金投资产生未变现亏损约40万元人民币[65] - 2019-2020年对SigmaSense累计投资250万美元[63][64] - 2021-2022年对富华基金累计出资3000万元人民币[65] - 公司对GRC SinoGreen Fund V, L.P.承诺出资人民币3000万元,占该基金合伙人承诺出资总额约6%[67] - 2021年及2022年实际投资额分别为人民币900万元和2100万元[6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该项投资估值约为人民币2990万元,占集团总资产价值约4.6%[67] - 报告年度内该项投资未实现亏损约人民币40万元[67] 公司基本信息和治理结构 - 公司于1994年2月3日在百慕达注册成立并于1994年4月14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8] - 公司主要从事数字工业及数字生活业务[8] - 公司核数师为罗兵咸永道会计师事务所[5] - 公司董事会由2名执行董事、3名非执行董事及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94] - 独立非执行董事占比至少37.5%(3/8),符合至少三分之一的要求[95] - 2024年执行董事占比37%(3/8),非执行董事占比38%(3/8),独立非执行董事占比25%(2/8)[113] - 董事会专业背景:信息技术及工程占37.5%(3/8),学术占25%(2/8),会计及投资占12.5%(1/8)[115] - 董事会国籍构成:中国籍38%(3/8)、台湾籍25%(2/8)、美籍12%(1/8)、韩籍12%(1/8)、英籍12%(1/8)[117] - 董事会年龄分布:60-64岁25%(2/8)、55-59岁25%(2/8)、50-54岁12.5%(1/8)、45-49岁25%(2/8)、40-44岁12.5%(1/8)[119] - 董事服务年资:少于一年占比37.5%(3/8),1-5年占比25%(2/8),多于五年占比37.5%(3/8)[122] - 独立非执行董事不得获得与业绩挂钩的股权激励[97] - 张国庆先生于2024年8月21日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无固定任期[132][135] - 新董事任命基于其资格和经验,并接受全面入职介绍[132][135] - 独立非执行董事的指定委任任期为一年[137][141] - 除郑宜斌先生和Kim Hyun Seok先生外,所有执行董事和非执行董事已与公司签订服务协议或委任书[137][141] - 所有执行董事和非执行董事须遵照公司章程细则在股东周年大会上轮席退任[137][141] - 任何获董事会委任填补临时空缺的董事任期至公司下届股东大会为止[137][142] - 董事(包括获委任特定任期或担任主席及/或执行长的董事)须至少每三年轮席退任一次[137][142] - 提名委员会由一名执行董事、一名非执行董事和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49]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52][153] - 薪酬委员会负责制定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薪酬政策并审核具体薪酬待遇[156][158] - 2024年高管薪酬在100万至150万人民币区间人数为1人,0至100万区间人数为8人[104] - 公司秘书曾兴斌于2015年11月3日被任命为公司秘书[191] - 公司指派执行董事郑义平作为与曾兴斌的联络人[191] - 公司为董事及高级职员提供适当的责任保险保障[192] 董事会运作和治理实践 - 公司董事会定期召开会议讨论整体发展、运营、财务表现、中期及年度业绩等事项[124][125] - 公司全体董事在报告年度内以合理审慎方式履行职责,符合法定要求和上市规则[124][126] - 董事会主席确保董事会成员及时获得准确、清晰、完整且可靠的信息以履行职责[127][128] - 公司主席每年至少安排一次非执行董事的非正式会议(不含首席执行官)[129] - 首席执行官负责根据董事会批准的预算领导管理层执行日常运营[129] - 首席执行官需定期与主席沟通集团面临的重大战略性事宜[129] - 公司严格遵守企业管治守则第C.2.1条,主席与首席执行官角色分离[130][133] - 独立非执行董事每年按上市规则第3.13条提交独立性确认书[131][134] - 所有董事及公司秘书确认已遵守企业管治守则[140][144] 审计与风险管理 - 审核委员会负责检讨和监察集团的财务申报过程及内部监控系统[152][154] - 审核委员会获授权在必要时获取外界法律或其他独立专业意见[152][154] - 公司外聘核数师罗兵咸永道会计师事务所收取审计服务费用为人民币185.8万元[164] - 审计委员会审阅年度财务报表及未经审核中期财务报表并提出建议供董事会批准[155] - 审计委员会评估会计准则及政策变动对集团财务报表的潜在影响[155] - 董事会确认按持续经营基准编制财务报表且无重大经营不确定性[160][162] - 公司建立企业风险管理框架参考COSO内部监控综合框架[169][170] - 风险管理体系包含监控环境、风险评估、监控活动、信息沟通及监管五大要素[172] - 内部审计职能每年对内部监控及风险管理系统进行年度评估[169] - 审计委员会负责监督集团合规法律及监管要求[159] - 核数师服务费用总额为人民币185.8万元且无非审计服务收费[164] - 公司风险治理采用三道防线模型指导[176] - 第一道防线由所有部门和业务单位风险责任人负责识别评估风险并执行日常监控程序[177][179] - 第二道防线设立财务监控/风险管理/合规/数据安全等专项职能确保风控有效性[177][180] - 第三道防线由内部审计职能作为独立评估者持续审查主要运营财务及风控措施[177][181] - 内部审计年度计划基于风险评估并覆盖重要部门业务单位[177][181] - 审核委员会每年至少一次审查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有效性[182] - 本报告年度未识别重大监控缺陷[183][184] - 董事会认定风控系统有效且资源/员工资质/培训预算充足[183][185] - 举报系统保障员工及相关方可保密报告不当行为案件[178][182] - 董事会承担建立维护风控系统的全面责任包括战略制定及风险承受评估[183][186] 股东事务和沟通 - 股东需持有不少于10%已缴足股本投票权方可要求召开股东特别大会[197][200] - 若董事未在21日内召开股东特别大会,要求方有权自行召开会议[197][200] - 董事会主席因海外业务未出席2023年5月31日股东周年大会[196][199] - 股东可通过香港主要营业地址或ir@maxnerva.com联系公司[193] - 股东持股查询需联系香港分支登记处卓佳投资者服务有限公司[194] - 公司定期监察股东大会流程以确保股东服务优化[190][195] - 股东特别大会通知期限根据建议性质有所不同[198] 其他重要事项 - 总资产增长5.5%至人民币654.2百万元(2023年:620.1百万元)[26] - 总负债上升24.8%至人民币229.3百万元(2023年:183.7百万元)[26] - 资产净值下降2.6%至人民币424.9百万元(2023年:436.5百万元)[26] - 公司2024年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1.863亿元(2023年:1.898亿元)[36][41] - 公司2024年末总资产为人民币6.542亿元(2023年:6.201亿元)[36][41] - 公司2024年末总负债为人民币2.293亿元(2023年:1.837亿元)[36][41] - 报告年度末雇员总数270名,较2023年567名减少52.4%[80] - 报告年度内未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78] - 董事会不建议支付末期股息[78] - 集团存在一宗未决诉讼,潜在索赔金额不确定[75] - 报告期末无资产抵押及资本承担[74]
云智汇科技(01037)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27 14:06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收入减少18%至人民币558.9百万元,报告净亏损为人民币12.4百万元,净亏损主要因投资公平值减少和无形资产减值亏损[2] - 撇除相关亏损后,2024年调整后净利润为人民币7.0百万元,2023年调整后净亏损为人民币5.1百万元[2] - 2024年净亏损减少26%至人民币12.4百万元,2023年为人民币16.8百万元[4] - 2024年公司收入为558,939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677,877千元人民币[25] - 2024年公司销售成本为470,998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581,098千元人民币[25] - 2024年公司毛利为87,941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96,779千元人民币[25] - 2024年公司经营亏损为11,208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9,082千元人民币[25] - 2024年公司年度亏损为12,443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16,831千元人民币[25] - 2024年公司每股基本亏损为1.77人民币仙,2023年为2.40人民币仙[25] - 2024年总资产为654,190千元,较2023年的620,123千元增长约5.49%[27] - 2024年总权益为424,913千元,较2023年的436,451千元下降约2.64%[28] - 2024年总负债为229,277千元,较2023年的183,672千元增长约24.83%[28] - 2024年非流动资产为96,949千元,较2023年的107,455千元下降约9.78%[27] - 2024年流动资产为557,241千元,较2023年的512,668千元增长约8.70%[27] - 2024年非流动负债为6,499千元,较2023年的5,248千元增长约23.84%[28] - 2024年流动负债为222,778千元,较2023年的178,424千元增长约24.86%[28] - 2024年呈報分部業績总计27,856千元,年度虧損12,443千元;2023年呈報分部業績总计14,249千元,年度虧損16,831千元[41][43] - 2024年資本性支出总计11,165千元,2023年为1,491千元[41][43] - 2024年资讯科技项目于某個時間點收入211,792千元,隨著時間收入119,720千元;2023年对应收入分别为191,399千元、123,498千元[44] - 2024年中国地区收入271,769千元,2023年为315,892千元[45] - 2024年无单一客户交易产生占集团总收入10%或以上的收入,2023年约91,564,000元来自单一客户,占比14%[45] - 2024年对集团五大客户之銷售總額佔集团总收入约27%,2023年为37%[45] - 2024年收入约238,433,000元来自关连人士,占集团总收入43%;2023年对应收入为335,241,000元,占比49%[46] - 2024年政府補助1,252千元,2023年为1,870千元[47] - 2024年所有資本性支出来自中国、台灣及越南,2023年来自中国、台灣及美国[47] - 2024年12月31日合并资产负债表的总资产为654,190千元,总负债为229,277千元;2023年12月31日总资产为620,123千元,总负债为183,672千元[48] - 2024年未分配资产内添置物业、机器及设备为866,000元,2023年为41,000元[49] - 2024年其他收入为1,792千元,其他收益/(亏损)净额为3,645千元;2023年其他收入为2,578千元,其他收益/(亏损)净额为 - 274千元[52] - 2024年按性质划分的开支总计556,934千元,2023年为681,115千元[53] - 2024年融资收入中银行存款利息收入为2,442千元,融资成本中租赁负债利息开支为 - 273千元,净融资收入为2,169千元;2023年对应数据分别为1,842千元、 - 206千元、1,636千元[55] - 2024年所得税开支中当期税项为4,138千元,递延所得税开支为 - 756千元,总计3,382千元;2023年对应数据分别为4,941千元、 - 2,305千元、2,636千元[57] - 2024年本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为 - 12,443千元,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701,543千股,每股基本亏损为 - 1.77仙;2023年对应数据分别为 - 16,831千元、701,543千股、 - 2.40仙[59] - 2024年资讯科技项目之硬件及软件成本及销售货品成本为436,606千元,2023年为480,771千元[53] - 2024年营业及租赁应收账项总额为259,847千元,净额为190,581千元,流动部分为188,253千元;2023年总额为274,101千元,净额为205,290千元,流动部分为201,661千元[61] - 2024年营业应收账项中第三方为173,490千元,关连人士为82,728千元;2023年第三方为148,850千元,关连人士为120,382千元[61] - 2024年融资租赁应收账项为3,629千元,2023年为4,869千元[61] - 2024年应付营业账项为170,711千元,2023年为109,696千元[62] - 2024年应付营业账项中第三方为165,520千元,关连人士为5,191千元;2023年第三方为106,424千元,关连人士为3,272千元[62] 公司资产及股权相关情况 - 2024年底存货约为人民币123.3百万元,存货周转期由73天升至80天[5] - 2024年底营业及租赁应收账项约为人民币190.6百万元,周转期由115天增加至129天[5] - 2024年底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186.3百万元,资产总值为人民币654.2百万元,总负债为人民币229.3百万元,股东权益为人民币424.9百万元,流动比率为2.50 [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共有701,543,448股每股面值0.1港元的已发行股份,与2023年持平[22]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数字工业业务分部收入及利润分别同比减少20%及54%至人民币325.2百万元及人民币18.8百万元[10] - 数字生活业务中数字标牌业务收入同比增长逾7倍,智慧办公设备业务销售额下降33%,分部收入下降14%至人民币233.7百万元,利润为人民币9.1百万元[11] - Personify业务2024年收入较2023年减少逾半,约为0.4百万美元,公司对其知识产权剩余账面价值减值人民币2.3百万元[11][12] - 2024年数字工业业务收入325,232千元,数字生活业务收入233,707千元,总计558,939千元;2023年对应收入分别为406,549千元、271,328千元、677,877千元[41][43] 公司投资情况 - 2019年和2020年公司分别投资200万美元和50万美元于SigmaSense优先股,截至2024年12月31日投资占其总摊薄股权约1.56%,投资估值减至约420万美元,占集团资产总值的4.7%,报告年度未变现亏损约为1670万元人民币[17] - 2021年公司子公司承诺出资3000万元人民币投资富华基金,规模约占合伙人承诺出资总额的6%,2021年和2022年分别出资900万元和2100万元,截至2024年12月31日投资估值约为2990万元,占集团资产总值的4.6%,报告年度未变现亏损约为40万元人民币[18] 股息分配情况 - 2024年董事会不建议派付任何末期股息[2] - 截至2024年及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不建议派付股息[64] 公司人员情况 - 2024年公司聘用270名雇员,2023年为567名[24] 会计准则相关情况 - 公司已应用多项新订及经修订准则和诠释,预计对过往、当期及日后期间无重大影响[34] - 公司未提早采纳多项已颁布但未生效的新订及经修订准则和诠释,将在生效时采纳[35]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8号预计影响公司损益表呈列及财务表现披露,但不大可能对经营业绩及财务状况造成重大影响[37] 公司税务情况 - 香港利得税按16.5%税率提拨准备,2024 - 2023年税率未变;中国、台湾、美国及越南成立及营运的集团公司2024年企业所得税税率分别为25%、20%、30%及20%,2023年为25%、20%、30%、0%,两间中国子公司2023 - 2025年享15%优惠税率[56] 公司治理及合规情况 - 公司于2024年度遵守上市规则附录C1企业管治守则,存在3处偏离情况[65][66][67] - 公司已采纳上市规则附录C3所载标准守则,2024年各董事均遵守其要求[68] - 2024年度公司及其子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行为[69]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已与管理层审阅集团会计政策等事宜[70] 每股亏损相关情况 - 截至2024及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因购股权具反摊薄效应,每股摊薄亏损与每股基本亏损金额相同[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