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至源控股(00990)
icon
搜索文档
至源控股(00990) - 延迟寄发有关收购目标公司60%股权的主要交易之通函
2025-09-30 11:04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對本公告之內容概不負責,對其準確性或完 整性亦不發表任何聲明,並明確表示,概不對因本公告全部或任何部分內容而產生或因倚賴該等內 容而引致之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DEEP SOURCE HOLDINGS LIMITED 至源控股有限公司 * 承董事會命 至源控股有限公司 執行董事 吳磊 (於百慕達註冊成立之有限公司) (股份代號:990) 延遲寄發有關 收購目標公司 60% 股權的主要交易之通函 茲提述至源控股有限公司(「本公司」)日期為二零二五年八月二十六日有關收購目標 公司60%股權之公告(「該公告」)。除文義另有所指者外,本公告所採用詞彙與該公 告所界定者具有相同涵義。 如該公告所述,一份載有(其中包括)(i)買賣協議及其項下擬進行交易的進一步詳 情;及(ii)根據上市規則需要披露的其他資料之通函(「通函」)將於二零二五年九月 三十日或之前寄發予股東。 由於本公司需要更多時間編製通函,故通函預期將於二零二五年十二月十五日或之 前寄發予股東。 香港,二零二五年九月三十日 於本公告日期,執行董事為江江先生及吳磊先生;非執行董事為丁琳先生及康健先生;及獨立非執 ...
至源控股(00990) - 致非登记股东–中期报告(「本次公司通讯」)的刊发通知
2025-09-25 11:08
报告发布 - 公司2025年9月26日发布中期报告,有中英文版,已上载于港交所和公司网站[1][6][8] 通讯发布 - 公司采用电子方式发布通讯,未来通讯及通知中英文版将在网站发布替代印刷本[2][7] 印刷本申请 - 想收印刷本需填回条寄回或发邮件申请,有效期一年[3][7] 非登记股东 - 非登记股东收通讯相关要求及个人资料处理规定[9] 咨询方式 - 对通知有疑问可在工作日指定时间致电咨询[6][8]
至源控股(00990) - 致登记股东–中期报告(「本次公司通讯」)的刊发通知
2025-09-25 11:07
报告发布 - 2025年9月26日发布中期报告刊发通知,有中英文版,已上载于港交所和公司网站[2][8][10] 通讯方式 - 采用电子方式发布公司通讯,未来在公司和港交所网站发中英文版替代印刷本[3][9] 股东选择 - 股东可扫描二维码、书面提供邮箱收电子通讯,或选收印刷版,指示有效期一年[5][9][11] 注意事项 - 联名股东回条须联合签署,未签或填错作废,仅最后邮箱地址被登记[11] 咨询途径 - 股东有疑问可在工作日9:00 - 18:00致电(852)2862 8688咨询[7][10]
至源控股(00990)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9-25 11:06
收入表现 - 收入为101.32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的265.82亿港元下降61.9%[10]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为101.32亿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265.82亿港元大幅下降61.9%[29] - 公司中期收入为101.32亿港元,同比下降62%[91] 毛利表现 - 毛利为3.71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的6.25亿港元下降40.7%[10] - 集團毛利由港幣625,085,000元減少至港幣370,913,000元,降幅約40.7%[94] 利润表现 - 期内溢利为3.70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的3.09亿港元增长19.6%[10] - 本公司股权持有人应占溢利为3.22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的2.94亿港元增长9.3%[10] - 公司期内溢利同比增长9.3%至3.219亿港元(2024年同期:2.944亿港元)[16] - 中期期間純利由港幣309,184,000元增加至港幣369,906,000元,增幅約19.6%[97] - 期内溢利为3.70亿港元,同比增长19.6%[91] 每股盈利 - 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2.39港仙,较去年同期的2.19港仙增长9.1%[12] - 每股基本盈利由港幣2.19仙增加至港幣2.39仙,增幅約9.1%[97] - 公司股权持有人应占期内溢利为321,849,000港元,用于计算每股基本盈利[44] - 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13,484,853,000股,用于计算每股基本盈利[44] 分业务线收入 - 分銷、貿易及加工业务收入从261.57亿港元下降至97.37亿港元,降幅达62.8%[31][34] - 金融服務业务收入从4.25亿港元下降至3.95亿港元,降幅为7.1%[31][34] - 分銷、貿易及加工業務收入由港幣26,157,033,000元減少至港幣9,737,116,000元,降幅約62.8%[94] - 金融服務收入由港幣425,441,000元減少至港幣395,372,000元,降幅約7.1%[94] - 铁矿石收入为59.52亿港元,同比下降24.7%[92] - 银锭及金锭收入从118.19亿港元降至零[92] - 其他商品及加工收入为37.86亿港元,同比下降41.2%[92] - 金融服务业收入为3.95亿港元,同比下降7.1%[92] 分业务线溢利 - 分銷、貿易及加工业务分部溢利从2.44亿港元下降至1.33亿港元,降幅达45.5%[31][34] - 金融服務业务分部溢利从0.63亿港元大幅增长至1.60亿港元,增幅达152.3%[31][34] - 公司除稅前溢利从3.42亿港元增长至4.05亿港元,增幅为18.3%[31][34] 地区收入表现 - 新加坡地区收入从186.26亿港元下降至27.63亿港元,降幅达85.2%[37] - 中国地区收入从75.58亿港元下降至69.75亿港元,降幅为7.7%[37] 联营公司表现 - 分佔聯營公司溢利从0.65亿港元增长至1.40亿港元,增幅达116.0%[31][34] - 分佔聯營公司溢利由港幣64,811,000元增加至港幣140,354,000元,增幅約116.5%[96] 现金流表现 - 经营所得现金同比减少45.4%至23.907亿港元(2024年同期:43.816亿港元)[19]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同比下降21.1%至33.747亿港元(2024年同期:42.766亿港元)[20] - 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同比改善93.5%至0.45亿港元(2024年同期:6.927亿港元)[19] 融资与借款活动 - 发行新股获得净款项4.074亿港元[16][19] - 偿还信托收据贷款及银行借款11.082亿港元(2024年同期:17.721亿港元)[19] - 融资成本由港幣14,637,000元減少至港幣8,865,000元,降幅約39.4%[95] - 贷款及其他借款总额为2.11452亿港元,较2024年末1.4293亿港元增长47.9%[133] 资产与权益变动 - 现金及银行结存为74.17亿港元,较去年底的63.96亿港元增长16.0%[13] - 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为27.54亿港元,较去年底的23.45亿港元增长17.5%[13] - 存货为19.15亿港元,较去年底的36.35亿港元下降47.3%[13] - 资产净值为80.35亿港元,较去年底的72.36亿港元增长11.0%[15] - 本公司股权持有人应占权益为69.27亿港元,较去年底的61.16亿港元增长13.3%[15] - 公司总资产从165.13亿港元增长至166.59亿港元,增幅为0.9%[35] - 现金及银行结存从6,396,262千港元增至7,416,768千港元,增长16%[61] - 公司净流动资产为52.36497亿港元,较2024年末45.60652亿港元增长14.8%[133] - 公司净资产为80.34727亿港元,较2024年末72.36287亿港元增长11.0%[133] 税务情况 - 香港利得税拨备为649,000港元,而中国企业所得税拨备为16,163,000港元,新加坡企业所得税拨备为17,791,000港元,总即期税项拨备为34,603,000港元[40] - 新加坡企业所得税按优惠税率5%或标准税率17%征收,其中部分合资格收入适用5%税率[41] - 中国业务所得税拨备主要按25%税率计算,但小型微利企业享有减税优惠[42] 关联方交易 - 应付关联方账款大幅增加:应付本公司最终控股股东所拥有关联方之账款从201,151千港元增至436,307千港元,增幅116.9%[69] - 应收关联方账款显著减少:应收本公司最终控股股东一名密切家庭成员所控制关联方之账款从58,035千港元降至6,698千港元,降幅88.5%[69] - 向关联方购买贸易商品金额增加:向本公司最终控股股东控制的一名关联方购买贸易商品从67,197千港元增至117,505千港元,增幅74.9%[71] - 关联方经纪及佣金费收入变化:来自本公司最终控股股东所拥有一名关联方之经纪及佣金费收入从2,336千港元增至19,517千港元,增幅735.6%[71] 金融资产与投资 - 非上市基金公允价值减少:透过损益按公允价值列账的非上市基金从80,158千港元降至66,753千港元,降幅16.7%[76][79] - 衍生工具资产增加:衍生工具资产从415,765千港元增至548,184千港元,增幅31.8%[76][77] - 上市证券投资大幅增加:于香港及境外的上市证券从3,473千港元增至38,704千港元,增幅1014.4%[76][77] - 第三级公允价值计量总额减少:从99,730千港元降至86,906千港元,降幅12.9%[76][79] - 私募股权投资小幅增加:于中国的私募股权投资从19,572千港元增至20,153千港元,增幅3.0%[76][79] - 经常性公允价值计量总额下降:从121,571千港元降至49,151千港元,降幅59.6%[76][77] - 第三级金融资产公平值变动为亏损536.3万港元[80] - 非上市基金公平值为6675.3万港元[83] - 股本投资公平值为2015.3万港元[83] 其他重要事项 - 董事不建议派发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期间的中期股息(2024年:无)[48] - 公司就新加坡附属公司资金挪用事件计提拨备约港币167百万元[113] - 未計提新加坡附屬公司資金挪用虧損撥備港幣167,660,000元[95] - 公司签订990万美元收购印尼采矿公司60%权益的谅解备忘录[87] - 公司以9,900,000美元代价订立谅解备忘录收购PT Aneka Tambang Resources Indonesia 60%权益[117] - 公司以人民币900百万元总代价有条件同意收购目标公司60%股权[119] - 公司完成配发及发行815,000,000股新股份,认购价为每股港币0.5元,认购所得款项净额约为港币407,400,000元[109] - 认购所得款项净额约10%至20%将用于拓展印度尼西亚业务[110][111] - 认购所得款项净额约30%至40%将用于取得镍矿石及铝土矿床采矿权[110][111] - 认购所得款项净额约20%至30%将用于镍矿石及铝土矿的贸易与加工[110][111] - 认购所得款项净额约10%至20%将用于构建物流运输系统及车队[110][111] - 公司获授权回购最多约港币270百万元股份,但截至报告日期尚未进行任何回购[116] - 公司受限制存款约港币583,596,000元作为应付票据及银行融资担保[120]
至源控股(00990) - 截至二零二五年八月三十一日止月份之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9-02 08:14
股份数据 - 截至2025年8月底,法定/注册股份数目为200,000,000,000股,面值0.0025港元,法定/注册股本500,000,000港元[1] - 截至2025年8月底,已发行股份(不包括库存股份)数目为14,286,344,631股,库存股份数目为0,已发行股份总数为14,286,344,631股[2] 8月情况 - 2025年8月法定/注册股本无增减[1] - 2025年8月已发行股份(不包括库存股份)数目无增减[2] - 2025年8月库存股份数目无增减[2]
至源控股(00990)发布中期业绩,股东应占溢利3.22亿港元,同比增长9.3%
智通财经· 2025-08-29 11:59
财务表现 - 收入101.32亿港元 同比下降62% [1] - 公司股权持有人应占溢利3.22亿港元 同比增长9.3% [1] - 每股基本盈利2.39港仙 [1] 业绩变动原因 - 纯利增加主要因未就新加坡非全资附属公司涉嫌挪用资金造成的亏损计提拨备 [1] - 分占联营公司溢利增加推动盈利增长 [1]
至源控股发布中期业绩,股东应占溢利3.22亿港元,同比增长9.3%
智通财经· 2025-08-29 11:50
财务表现 - 收入101.32亿港元 同比下降62% [1] - 公司股权持有人应占溢利3.22亿港元 同比增长9.3% [1] - 每股基本盈利2.39港仙 [1] 盈利变动原因 - 未就新加坡非全资附属公司涉嫌挪用资金造成的亏损计提拨备 [1] - 分占联营公司溢利增加 [1]
至源控股(00990.HK):上半年纯利为3.22亿港元 同比增加9.3%
格隆汇· 2025-08-29 11:42
财务表现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益101.32亿港元 同比减少62% [1] - 同期毛利3.71亿港元 同比减少40.7% [1]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3.22亿港元 同比增加9.3% [1] - 基本每股盈利2.39港仙 [1] 业务分部 - 毛利减少主要由于分销、贸易及加工分部贸易活动减少 [1]
至源控股(00990) - 2025 - 中期业绩
2025-08-29 11:24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收入大幅下降至10.13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的26.58亿港元减少61.9%[3] - 公司总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的26,582,474千港元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10,132,488千港元,同比下降61.9%[15] - 公司收入从264.582亿港元下降至101.325亿港元,同比减少62%[66] - 期内溢利增长至3.70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的3.09亿港元增长19.6%[3] - 公司期内溢利同比增长9.3%至3.219亿港元(2024年同期:2.944亿港元)[7] - 公司股权持有人应占期内溢利为321,849千港元,同比增长9.3%(2024年同期为294,374千港元)[28] - 期内溢利从3.092亿港元增长至3.699亿港元,增幅约20%[66][71] - 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港币2.39仙,较去年同期的2.19仙增长9.1%[4] - 每股基本盈利从2.19港仙增长至2.39港仙[66][71]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毛利下降至3.71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的6.25亿港元减少40.7%[3] - 物业、厂房及设备添置额为9,698千港元,较去年同期1,452千港元增长568%[33] - 主要管理人员薪酬总额为3,040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3,440千港元下降11.6%[49] - 资本开支总额9.7百万港元(2024年同期:1.5百万港元)[105]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分銷、貿易及加工业务收入从26,157,033千港元下降至9,737,116千港元,同比下降62.8%[17][19] - 金融服務业务收入从425,441千港元下降至395,372千港元,同比下降7.1%[17][19] - 分銷、貿易及加工业务分部溢利从244,030千港元下降至132,980千港元,同比下降45.5%[17][19] - 金融服務业务分部溢利从63,387千港元上升至159,942千港元,同比上升152.3%[17][19] - 铁矿石贸易收入从79.056亿港元下降至59.515亿港元[67] - 银锭及金锭业务收入从118.191亿港元降至零[67] - 金融业务收入从4.254亿港元略降至3.954亿港元[68] 各地区表现 - 新加坡市场收入从18,626,186千港元下降至2,762,721千港元,同比下降85.2%[22] - 中国市场收入从7,558,258千港元下降至6,974,861千港元,同比下降7.7%[2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集团雇员总数390名,其中香港10名、新加坡131名、中国246名、英国3名[108] - 雇员分布占比:中国63.1%(246名)、新加坡33.6%(131名)、香港2.6%(10名)、英国0.8%(3名)[108]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发行新股获得净款项4.074亿港元[7][8] - 公司于2025年6月以每股0.5港元价格发行8.15亿股新股,募集资金净额约4.074亿港元[81] - 募集资金用途:30%-40%用于获取镍矿石及铝土矿床采矿权(约1.22-1.63亿港元)[82][84] - 募集资金用途:20%-30%用于镍矿石及铝土矿贸易与加工(约0.81-1.22亿港元)[82][84] - 募集资金用途:10%-20%用于构建物流运输系统及车队(约0.41-0.81亿港元)[82][84] - 募集资金用途:10%-20%用于拓展印尼业务(约0.41-0.81亿港元)[82][84] - 股份回购计划授权公司购买最多约270百万港元股份[89] - 公司名称更改为Deep Source Holdings Limited(至源控股有限公司)[90] - 执行董事吴磊暂代主席职务并出席2025年股东周年大会[109] - 审核委员会由两名独立非执行董事(黄学斌、陈丽屏)和一名非执行董事(丁琳)组成[112] - 董事会由7名成员组成:2名执行董事(江江、吴磊)、2名非执行董事(丁琳、康健)、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柳松、陈丽屏、黄学斌)[116] - 2025年中期财务业绩经审核委员会审阅但未经审核[112] - 薪酬政策定期由薪酬委员会和董事会对标各国家行业市场情况[108] - 中期报告将于2025年8月29日后通过公司网站和港交所平台披露[113][114] 其他财务数据 - 现金及银行结存显著增加至74.17亿港元,较期初的63.96亿港元增长16.0%[5] - 经营所得现金同比减少45.4%至23.907亿港元(2024年同期:43.816亿港元)[8]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同比下降21.1%至33.747亿港元(2024年同期:42.766亿港元)[8] - 向股东派付股息2.694亿港元(2025年未派发)[7][8] - 偿还信托收据贷款及银行借款11.082亿港元(2024年同期:17.721亿港元)[8] - 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改善93.5%至0.450亿港元(2024年同期:6.927亿港元)[8] - 公司总资产从16,512,519千港元微增至16,658,608千港元,增长0.9%[20][21] - 公司总负债从10,386,096千港元增至10,556,778千港元,增长1.6%[20][21] - 本公司股权持有人应占权益增长至69.27亿港元,较期初的61.16亿港元增长13.3%[6] - 资产净值增长至80.35亿港元,较期初的72.36亿港元增长11.0%[6] - 非控股权权益总额增至11.075亿港元(2024年同期:10.904亿港元)[7] - 流动资产净值约5,236.5百万港元(2024年底:约4,560.7百万港元)[104] - 资产净值约8,034.7百万港元(2024年底:约7,236.3百万港元)[104] - 未偿还贷款及其他借款总额约211.5百万港元(2024年底:142.9百万港元)[104] - 未提取银行信用证额度721.3百万美元(约5,626.5百万港元)[104] 资产和负债变动 - 存货大幅减少至19.15亿港元,较期初的36.35亿港元下降47.3%[5] - 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增加至27.54亿港元,较期初的23.45亿港元增长17.4%[5] - 应付一间联营公司款项减少至7.80亿港元,较期初的11.42亿港元下降31.7%[6] - 联营公司投资总额为2,512,137千港元,较2024年末2,367,909千港元增长6.1%[34] - 存货总额为1,915,146千港元,较2024年末3,635,351千港元下降47.3%[36] - 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为2,754,077千港元,较2024年末2,344,683千港元增长17.5%[37] - 91-180天账龄应收款项大幅增至134,909千港元(2024年末仅为3,941千港元)[37] - 衍生工具名义金额显著增长,卖出合约达19,024,202千港元(2024年末为10,838,250千港元)[40] - 期货合约资产总额为548,184千港元,较2024年末415,765千港元增长31.8%[40] - 贸易按金大幅增加至595,115千港元,较去年末的191,811千港元增长210.4%[41] - 应收增值税显著减少至68,426千港元,较去年末的313,637千港元下降78.2%[41] - 现金及银行结存总额增至7,416,768千港元,较去年末的6,396,262千港元增长16.0%[42] - 贸易应付款项及应付票据增至4,106,373千港元,较去年末的3,870,101千港元增长6.1%[43] - 来自期货合约交易业务的应付账款为5,467,849千港元,较去年末的5,775,864千港元下降5.3%[44] - 应付本公司最终控股股东所拥有关联方款项大幅增至436,307千港元,较去年末的201,151千港元增长116.9%[50] - 受限制存款约583.6百万港元作为应付票据及银行融资担保(2024年底:约582.1百万港元)[92] 金融工具和投资 - 外币汇兑储备变动显著,产生收益8.379亿港元(2024年同期亏损5.808亿港元)[7] - 通过其他全面收益列账的金融资产公平值变动产生收益581万港元(2024年同期亏损474万港元)[7] - 公司第三级金融资产公平值总额为86,906千港元,其中非上市基金占66,753千港元,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占20,153千港元[55] - 公司第一级金融资产公平值总额为38,704千港元,全部为香港及境外上市证券[55] - 衍生工具净负债公平值为-76,459千港元,其中资产548,184千港元,负债-624,643千港元[55] - 非上市基金公平值从80,158千港元下降至66,753千港元,减少13,405千港元(16.7%)[57] - 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公平值从19,572千港元增至20,153千港元,增加581千港元(3.0%)[57] - 经常性公平值计量总额从121,571千港元下降至49,151千港元,减少72,420千港元(59.6%)[55][56] - 第三级金融资产采用市场法和净资产法估值,关键输入包括股份交易情况、流动性折让和P/E倍数[59] - 公司持有上市证券公平值从3,473千港元大幅增至38,704千港元,增长1,014%[55][56] - 衍生工具从净收益18,368千港元转为净支出76,459千港元,变动94,827千港元[55][56] - 第三级资产估值由外部专家进行,首席财务官直接向董事会报告估值程序[58] 联营公司和投资活动 - 分占联营公司溢利从0.648亿港元大幅增长至1.404亿港元[70] - 公司以990万美元收购印尼采矿公司PT Aneka Tambang Resources 60%股权[62] - 公司以9亿元人民币收购安徽楚江恒创企业管理咨询60%股权[63] - 以990万美元代价收购PT Aneka Tambang Resources Indonesia 60%权益[90] - 以人民币900百万元总代价收购安徽楚江恒创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60%股权[91] 特殊项目和事件 - 中期期间未计提新加坡附属公司资金挪用亏损拨备(去年同期计提1.677亿港元)[69] - 新加坡附属公司2024年涉嫌资金挪用事件计提拨备约1.67亿港元[86] - BPI新加坡附属公司2024年1月成为新加坡交易所衍生品交易及清算会员[76] - 新加坡附属公司2024年7月获准提供即期杠杆外汇产品[76] - 公司2022年在新加坡收购多家化工贸易公司以扩大业务范围[79] - 新加坡附属公司2024年获新交所年度最活跃商品期货经纪商奖[77] - 公司未进行任何证券赎回、购买或出售操作[111] - 全体董事确认遵守上市规则证券交易标准守则[110] 关联方交易 - 向最终控股股东控制的关联方购买贸易商品达117,505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67,197千港元增长74.9%[51] - 向最终控股股东密切家庭成员所控制关联方支付物流费用108,118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35,260千港元下降20.1%[51]
至源控股拟9亿元收购安徽楚江恒创企业管理咨询60%股权
智通财经· 2025-08-26 13:29
收购交易 - 公司以总代价人民币9亿元收购目标公司60%股权 [1] - 交易完成后目标公司将成为公司间接非全资附属公司且财务业绩将综合入账 [1] - 目标公司主要从事企业管理咨询和信息咨询服务 [1] 战略转型 - 公司于2025年7月正式更名为至源控股有限公司标志着战略转型 [1] - 集团专注于全球优质矿产项目包括镍、锰、铝钒矿、钛、黄铁矿、磷等 [1] - 旨在构建绿色矿业、深加工及下游化工产业的投资组合 [1] 目标资产 - 目标公司间接持有铜化集团股权 [1] - 铜化集团业务涵盖采矿选矿、硫磷煤化工加工、钛化工加工及新材料 [1] - 目标公司是股东对外投资铜化集团的核心平台 [1] 交易目的 - 公司通过收购取得目标公司控制权以享有其投资回报 [1] - 此次收购符合公司矿产资源开采与金融服务协同发展战略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