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基长寿科学(00767)

搜索文档
中基长寿科学(00767) - 截至二零二五年九月三十日止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10-02 07:54
股份發行人及根據《上市規則》第十九B章上市的香港預託證券發行人的證券變動月報表 截至月份: 2025年9月30日 狀態: 新提交 致: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 公司名稱: 中基長壽科學集團有限公司 呈交日期: 2025年10月2日 I. 法定/註冊股本變動 | 1. 股份分類 | 普通股 | 股份類別 | 不適用 | | | 於香港聯交所上市 (註1) | | 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證券代號 (如上市) | 00767 | 說明 | 普通股 | | | | | | | | | | 法定/註冊股份數目 | | | 面值 | | | 法定/註冊股本 | | | 上月底結存 | | | 40,000,000,000 | HKD | | 0.01 | HKD | | 400,000,000 | | 增加 / 減少 (-) | | | | | | | HKD | | | | 本月底結存 | | | 40,000,000,000 | HKD | | 0.01 | HKD | | 400,000,000 | ...
中基长寿科学(00767) - 致非登记持有人之通知信函及回条 - 中期报告之发布通知
2025-09-26 14:06
报告发布 - 公司2025年中期报告有中英文版,可在港交所和公司网站查看[2][10] - 非登记持有人接收网站报告困难可申请免费印刷本[2][10] 通讯方式 - 2023年12月31日起采用电子方式发布公司通讯[3][11] - 未来通讯中英文版在公司和披露易网站提供,替代印刷本[4][11] 非登记持有人方面 - 非登记持有人想邮件接收通讯需向中介提供邮箱[5][11] - 未提供有效邮箱需主动查网站[6][12] - 想收印刷版填回条交股份过户处或发邮件,有效期一年[6][12]
中基长寿科学(00767) - 致登记股东之通知信函及回条 - 中期报告之发布通知
2025-09-26 13:57
财报发布 - 公司2025年中期报告已发布,中、英文版本可在港交所及公司网站查看[2][10] 通讯方式 - 2023年12月31日起采用电子方式发布公司通讯,含董事报告等[3][11] - 未来中、英文版通讯在公司及港交所网站提供,替代印刷本[4][11] 股东通知 - 建议股东提供邮箱地址及时接收通讯,否则需主动查网站[5][6][12] - 可供行动通讯按规则发印刷本,股东可申请印刷版,指示有效期一年[6][7][12] - 提供正确联系方式重要,错误或未提供邮箱将无法发通知[8][14]
中基长寿科学(00767)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9-26 13:49
财务表现:收入与利润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总收益为4797.3万港元,同比增长13.1%[32]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录得亏损1292.2万港元,较2024年上半年的91.7万港元亏损显著扩大[32] - 借贷及金融咨询业务2025年上半年收益1372万港元,分部溢利1230.6万港元[32] - 长寿科学业务2025年上半年收益3425.3万港元,但录得分部亏损1094.5万港元[32]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借贷及金融咨询业务分部收益约1372万港元,同比下降20.4%[41]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该业务分部溢利约1230.6万港元,同比下降24.2%[41] - 长寿科学业务2025年上半年收入约3425.3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2518万港元增长36.1%[86] - 长寿科学业务2025年上半年亏损1094.5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亏损434.2万港元扩大152.1%[88][90] - 证券投资实现净收益12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22.6万港元下降46.9%[89][91] 财务表现:成本与费用 - 员工福利开支820万港元,同比增长29.8%(2024年同期:630万港元)[117] 业务表现:借贷及金融咨询业务 - 公司中国主要附属公司天行的放款及财务顾问业务于2025年从P2P贷款转型阶段走出并继续稳步复苏[13][17] - 天行于2023年6月前成功恢复其业务伙伴关系及银行授权运作[14][17]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有398个活跃账户,其中389个为个人客户,9个为企业客户[48] - 公司战略伙伴业务模式涉及375个账户,企业及个人借款人模式涉及14个账户[48] - 公司全资附属公司宝欣财务有36笔已减值贷款,未偿还总额约10.76亿港元[44] - 独立追缴委员会已成功收回36笔减值贷款中的4笔,涉及两名借款人实体[45] - 公司与外经贸信托及陕西国信投合作信托基金年化预设回报率为12%[56][59]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所有信托单位已全部赎回公司获得底层贷款应计利息[58][60] - 对泛华及海尔的合作需维持相当于初始贷款本金20%-30%的风险拨备补足金[63][66] - 公司子公司对泛华及海尔的小额抵押贷款出资比例为10%战略伙伴出资90%[65][67] - 公司子公司对外经贸信托的房屋贷款出资比例为100%[65][67] - 外经贸信托及陕西国信投的首笔抵押贷款平均规模约为86万元人民币[69] - 泛华及海尔的首二笔抵押贷款平均规模约为20万元人民币[70] - 外经贸信托及陕西国信投向借款人收取利率范围为8.4%至19.2%[69] - 泛华及海尔向借款人收取利率范围为12%至18%[70] - 战略伙伴业务模式下的第一按揭贷款平均规模约为人民币860,000元,利率介于8.4%至19.2%[71] - 其他战略伙伴(泛华及海尔云贷)的第一及第二按揭贷款平均规模约为人民币200,000元,利率介于12%至18%[71] - 战略伙伴业务模式五大借款人占集团其他应收款项总额的20.13%,贷款本金总额为人民币13,950,000元[72][74] - 战略伙伴贷款资产未计减值前约为178,004,000港元,账面净值约为113,422,000港元[74] - 企业及个人借款人业务模式的贷款本金规模介于47,900,000港元至64,400,000港元,利率介于6%至18%[78] - 企业及个人借款人业务五大借款人占应收贷款及利息总额的79.38%[80][82] - 企业及个人借款人贷款资产未计减值前约为865,512,000港元,账面净值约为228,801,000港元[82] - 集团通过战略伙伴模式累计有3,597名个人借款人,以住房作为抵押品[72] 业务表现:长寿科学业务 - 公司长寿科学业务中,健康及医疗产品销售额达3260万港元,诊断及医疗服务收入170万港元[28] - 长寿科学业务2025年上半年收入约为34,253,000港元,其中诊断咨询及医疗检测贡献约1,698,000港元[84] - 长寿生物产品销售额约为32,555,000港元,占长寿科学业务收入的主要部分[84] - 诊断咨询及医学检测服务收入仅169.8万港元,长寿生物制品销售占主要部分达3255.5万港元[86] 逾期贷款追收行动 - 2023年4月下旬,董事会聘请中国北京市东卫(南京)律师事务所(Dongwei)于中国23个分支机构的法律顾问团队,共同执行对陕西省国际信托投资股份有限公司(ShanXi)及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信托有限公司(FOTIC)的逾期贷款合法追收行动[20] - 2024年8月,天行与公司延长与Dongwei的服务合约进一步36个月[20] - 与Dongwei的聘用按成功追收金额(货币或产权形式)的比例收取费用,并支付工作开支,为公司节省数百名债务人的持续追收员工成本[20] - 对于公司仅提供部分20–30%初始贷款本金的战略合作伙伴(海尔、泛华)逾期贷款,由公司团队单独处理,必要时由个别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转让服务[21] - 公司通过东卫律师事务所从陕西战略伙伴的两个借款人处收回现金670万元人民币[38] - 公司从陕西信托账户获得290万元人民币最终结算款,扣除60万元信托服务费和10万元代理费[38] - 公司对陕西战略伙伴的投资本金790万元人民币已全额收回,并获得170万元人民币回报[38] - 公司自陕西国信投战略伙伴贷款收回投资本金790万元人民币及回报170万元人民币[41] 政策与市场环境 - 2022年及2023年,中国中央政府通过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实施的政策变化(如银保监办发(2022)37号及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银发(2022)252号)进一步延迟了复苏进程[19] - 相关政策授予借款人至少六个月的宽限期、免除逾期利息及追收费用,并实施其他与COVID-19相关的救济措施[19] - 市场对有抵押房屋贷款的需求持续受到限制,主要由于中国各地房地产交易低迷及中美贸易战争、关税引发的通胀预期等不确定性增加[13][17] 财务状况与资产负债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综合资产净值为4.315亿港元,较2024年底的4.001亿港元增长7.8%[3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2.29港仙,较2024年同期的0.2港仙大幅增加[3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现金及银行结余约3003.6万港元,较2024年底4784.2万港元下降37.2%[97] - 流动资产净值约4.06亿港元,较2024年底3.72亿港元增长9.1%[97] - 银行及其他借款为910.5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1154.1万港元减少21.1%[102] - 银行及其他借贷为910.5万港元,较去年同期1154.1万港元减少21.1%[109] - 资产负债比率2.1%,较2024年末下降27.6个百分点(2.9%)[125] - 无资产质押、公司担保及资本承担[123][127] - 无重大或然负债及重大投资计划[113][128] - 业务交易主要采用港元及人民币计价,未实施外汇对冲政策[126] 公司股权与购股权计划 - 已发行普通股增至6.37亿股(2024年底:5.47亿股),新增9012万股[103][107] - 已发行普通股总数636,654,300股,较2024年末增加16.5%(546,529,549股)[110][114] - 未行使购股权对应3,868,000股股份[119] - 董事YAN Li持有49,143,517股好仓股份,占总发行股份的7.72%[141] - 董事CAO XIE Qiong通过配偶权益持有4,660,000股好仓股份,占比0.73%[141] - 董事LI Xiaoshuang持有3,868,000份购股权,可认购3,868,000股,占比0.61%[141] - 主要股东Butani Papu Mdharam持有50,530,000股好仓股份,占总发行股份的7.94%[148] - 主要股东Chainrai Balram持有50,000,000股好仓股份,占比7.85%[148] - Apsis Supply Chain Holding Limited持有49,830,635股好仓股份,占比7.83%[148] - 彭珊通过控股公司权益间接持有49,830,635股好仓股份,占比7.83%[148] - 王建永持有46,511,628股好仓股份,占比7.31%[148] - 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基准为636,654,300股(截至2024年6月30日)[148] - 2012年购股权计划下仍有3,868,000份未行使购股权[151] - 2012年购股权计划已于2022年6月11日届满,但仍有3,868,000份购股权可在2023年12月31日至2030年12月30日期间行使[153] - 2020年12月31日授出的购股权行使价为每股4.00港元,紧接授出前的股份收市价为每股3.90港元[155] - 2022年购股权计划于2022年7月29日采纳,为期10年,可供授出的购股权总数为38,701,026股[156][158] - 截至2025年6月30日,2022年购股权计划下可供授出的购股权数目为38,701,026股,与2024年12月31日数量相同[157][158] - 2022年购股权计划下可供发行的股份总数占公司已发行普通股约6.1%[170] - 在2025年上半年,公司未根据2022年购股权计划授出任何购股权[168][169] - 截至2025年6月30日,2022年购股权计划下无尚未行使的购股权,也无可能据此发行的股份[168] - 2022年购股权计划涵盖集团员工、董事、服务承包商、顾问、供应商及客户等合资格参与者[161][162] - 购股权计划旨在激励参与者提升绩效,为集团长期增长做出贡献[163] - 公司评估参与者资格时考虑因素包括个人表现、业务关系重要性及对集团收入的贡献度等[164][165] - 2022年购股权计划可供发行股份总数38,701,026股,占已发行普通股约6.1%[174] - 每位参与者12个月内行使购股权所发行股份不得超过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1%[171][174] - 购股权行使期限自授予日起不超过10年[172][176] - 购股权行使价至少为授予日收市价、前5个交易日平均收市价及股份面值中的最高者[180][182] - 2022年购股权计划有效期至2032年7月29日[181][182] - 2020年12月31日授予购股权的公平值为78,396,000港元[187][190] - 2025年上半年未授予或行使任何2022年购股权计划下的购股权[174][183][184] - 董事李小双持有3,868,000股未行使购股权,行使价每股4.00港元[183] - 购股权估值采用二项式模型,预期波动率63.23%,无风险利率0.541%[187][190] - 接纳购股权需支付象征性代价1.00港元[179][181] - 股份奖励计划可供发行股份总数为38,701,026股,占公司已发行股份约6.1%[194][200] - 股份奖励计划授予的受限股份总数不得超过公司已发行股本的10%(最高不超过38,680,000股)[195] - 单个参与者的股份授予上限不得超过2021年5月18日公司已发行股本的1%[195] - 股份奖励计划有效期为10年,自采纳日起计算[198] - 计划参与者范围涵盖集团顾问、分销商、承包商、客户、供应商及服务提供商等非雇员实体[193][199] - 未设置服务提供商子额度限制[196] - 未规定最低归属期,董事会可自行裁量设定归属条件[197] 公司运营与人力资源 - 员工总数52人,较2024年末减少5.5%(55人)[117] 公司战略与投资 - 公司于2025年8月4日签署谅解备忘录拟收购亚洲综合细胞实验室100%股权[105] - 签署谅解备忘录拟收购亚洲综合细胞库有限公司100%股权[111] 法律诉讼与资产 - 塞班岛物业所有权纠纷取得法律进展,法院于2025年7月7日驳回被告驳回动议[95][96] 股息分派 - 公司未宣派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2024年同期:无)[11][15] 客户集中度 - 公司2025年上半年五大客户贡献总收益约51%,较2024年同期的33%显著提升[49]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单一最大客户占总收益约30%,高于2024年同期的24%[49]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最大客户占应收贷款总额40%,前五大客户占比89%[49]
中基长寿科学附属中骊海南拟与海南博鳌共同建立“国际肿瘤精准医学中心”
智通财经· 2025-09-15 09:58
公司间接非全资附属公司中骊海南与海南博鳌超级医院签署合作协议 共同建立国际肿瘤精准医学中心[1] 海南博鳌负责提供中心场地及"1+X"平台服务功能 包括门诊 住院 检查 治疗 手术等[1] 中骊海南负责中心营运并提供专家 专科技术及专科设备支援[1] 合作内容 - 双方共同为患者开展诊疗活动及各种科研项目[1] - 合作符合集团长寿科学业务发展策略 有利于未来业务发展[1] 市场前景 - 全球富裕客户更愿意接受并花费在长寿科学应用上 以提升整体健康及免疫状况[1] - 健康长寿科学市场前景广阔 合作将开拓新的长寿科学收入来源[1] 战略意义 - 为集团进一步拓展国内市场奠定坚实基础[1] - 完善集团在长寿科学诊断及医疗服务领域的布局[1] - 长远为集团带来更加稳定及持续增长的收入[1]
中基长寿科学(00767)附属中骊海南拟与海南博鳌共同建立“国际肿瘤精准医学中心”
智通财经网· 2025-09-15 09:51
公司合作与业务拓展 - 中基长寿科学间接非全资附属公司中骊海南与海南博鳌超级医院签署合作协议 共同建立国际肿瘤精准医学中心 [1] - 海南博鳌负责提供医学中心场地及"1+X"平台服务功能 包括门诊 住院 检查 治疗 手术等 [1] - 中骊海南负责医学中心营运 提供专家及专科技术和专科设备支援 双方共同开展诊疗活动及科研项目 [1] 战略布局与市场前景 - 合作协议符合公司长寿科学业务发展策略 有利于未来业务发展 为拓展国内市场奠定坚实基础 [1] - 全球富裕客户更愿意接受并花费在长寿科学应用上 以提升整体健康及免疫状况并促进身体年轻化 [1] - 合作协议完善公司在长寿科学诊断及医疗服务领域布局 开拓新收入来源 带来更稳定持续增长收入 [1]
中基长寿科学(00767.HK)携手海南博鳌共建"国际肿瘤精准医学中心"
格隆汇· 2025-09-15 09:51
合作项目概况 - 公司间接非全资附属公司中骊海南与海南博鳌超级医院于2025年9月13日签署合作协议 共同建立国际肿瘤精准医学中心 [1] - 海南博鳌负责提供中心场地及「1+X」平台服务功能(含门诊 住院 检查 治疗 手术等) 中骊海南负责中心营运并提供专家技术及设备支援 [1] - 双方将共同开展患者诊疗活动及科研项目 [1] 合作方背景 - 海南博鳌为2018年成立于中国的医疗机构 是首个借助「国九条」特许政策落地的医疗开放领域探路者 [1] - 旗下博鳌超级医院采用「1+X」集群办医模式 已入驻21个特聘院士及专家团队 [1] - 依托「国九条」政策可使用国外先进药械和医疗技术 开展特许进口新特药械诊疗服务 [1] 战略意义与行业前景 - 合作协议符合公司长寿科学业务发展策略 为拓展国内市场奠定基础 [2] - 全球富裕客户更愿意接受并花费在长寿科学应用上 以提升健康及免疫状况并促进身体年轻化 [2] - 该合作将完善公司在长寿科学诊断及医疗服务领域布局 开拓新收入来源并带来持续增长收入 [2]
中基长寿科学(00767) - 自愿公告合作协议
2025-09-15 09:46
市场扩张和并购 - 2025年9月13日中骊海南与海南博鳌签署合作协议[4] - 双方将共建“国际肿瘤精准医学中心”[4] 未来展望 - 合作符合集团业务发展策略,利于未来业务[7] - 合作完善布局,开拓新收入来源[7]
中基长寿科学(00767.HK)延长收购亚洲综合细胞库有限公司股权谅解备忘录到期日
格隆汇· 2025-09-09 14:58
收购交易延期 - 公司延长收购亚洲综合细胞库有限公司100%股权谅解备忘录到期日 由2025年10月2日延至12月2日[1] - 延期原因系需要额外时间对卖方进行尽职审查及评估[1] - 若最终协议提前签立 谅解备忘录将提前终止[1] 目标公司业务合作 - 目标公司正与美国Bright Cells Inc开展FDA批准的干细胞临床研究合作[1] - 合作范围覆盖美国 香港 澳门 台湾 迪拜 马来西亚 柬埔寨等多地区[1] - 临床研究聚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老化衰弱及卵巢早衰领域[1] 交易潜在影响 - 收购事项若落实可能构成上市规则下的须予公布交易及关连交易[1] - 合作旨在推动干细胞治疗技术的商业化发展[1]
中基长寿科学(00767) - 延长有关可能收购事项之谅解备忘录之到期日
2025-09-09 14:41
市场扩张和并购 - 公司拟收购亚洲综合细胞库有限公司100%股权并签谅解备忘录[2] - 谅解备忘录到期日从2025年10月2日延至2025年12月2日[3]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目标公司与美国Bright Cells开展美国FDA批准的干细胞临床研究合作[4] - 双方将在美国、香港、澳门等地开展干细胞治疗的FDA临床研究[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