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新发展(00488)

搜索文档
丽新发展(00488) - 截至二零二五年九月三十日止月份之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10-08 09:48
股份数据 - 截至2025年9月30日,已发行股份(不含库存)1,453,328,830,库存股份0,总数1,453,328,830[2] - 2025年9月,2015年股份期权计划结存325,047,2022年为0[3] - 2025年9月,因行使期权发行新股和转让库存股份均为0,所得资金0港元[3] - 2025年9月,已发行股份和库存股份增减总额均为0普通股[5]
丽新发展(00488) - 截至二零二五年八月三十一日止月份之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9-02 10:20
股份情况 - 截至2025年8月31日,已发行股份总数为1,453,328,830,库存股份数目为0[2] - 2025年8月,已发行和库存股份数目均无增减[2] 期权情况 - 截至2025年8月31日,2015年股份期权计划下数目为325,047[3] - 截至2025年8月31日,2022年股份期权计划下数目为0,月底可能发行或转让股份总数为96,888,588[3] 资金与股份变动 - 2025年8月,行使期权所得资金总额为0港元[3] - 2025年8月,已发行和库存股份总额增减为0普通股[5]
丽新发展股东将股票由工银亚洲证券转入中国银行(香港) 转仓市值7495.08万港元



智通财经· 2025-08-28 00:49
股东持股变动 - 股东于8月27日将股票由工银亚洲证券转入中国银行(香港) 转仓市值为7495.08万港元 占公司股份比例7.26% [1] 公司治理调整 - 自2025年7月18日起 非执行董事余宝珠及独立非执行董事陆瀚民获委任为公司提名委员会成员 [1]
丽新发展(00488)股东将股票由工银亚洲证券转入中国银行(香港) 转仓市值7495.08万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8-28 00:44
股东持股变动 - 股东于8月27日将股票由工银亚洲证券转入中国银行(香港) [1] - 转仓市值为7495.08万港元 [1] - 转仓股份占比7.26% [1] 公司治理调整 - 自2025年7月18日起新增两名提名委员会成员 [1] - 新增成员包括非执行董事余宝珠及独立非执行董事陆瀚民 [1]
丽新发展(00488) - 截至二零二五年七月三十一日止月份之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8-06 10:00
FF301 第 1 頁 共 10 頁 v 1.1.1 股份發行人及根據《上市規則》第十九B章上市的香港預託證券發行人的證券變動月報表 | 截至月份: | 2025年7月31日 | 狀態: | 新提交 | | --- | --- | --- | --- | | 致: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 | | | | | 公司名稱: | 麗新發展有限公司 | | | | 呈交日期: | 2025年8月6日 | | | | I. 法定/註冊股本變動 不適用 | | | | III.已發行股份及/或庫存股份變動詳情 (A). 股份期權(根據發行人的股份期權計劃) | 1. 股份分類 | | 普通股 | 股份類別 | 不適用 | | | 於香港聯交所上市 (註1) | | 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證券代號(如上市) | | 00488 | 說明 | | | | | | | | | | 股份期權計劃詳情 | | 上月底結存的股份期權數 目 | 本月內變動 | | 本月底結存的股份期權數 目 ...
智通港股早知道 香港金管局发布稳定币发行人指引 港交所上半年平均日成交同比增118%
金融界· 2025-07-30 01:52
香港稳定币监管制度 - 香港金管局发布《持牌稳定币发行人监管指引》和《打击洗钱及恐怖分子资金筹集指引》,将于2025年8月1日刊宪实施 [1] - 鼓励机构于2025年8月31日前联系金管局,9月30日前提交正式申请,目前尚未发出任何牌照 [1] - 市场预测蚂蚁集团、京东等科技巨头可能成为首批获牌机构,因其具备区块链技术积累和应用场景优势 [1] 证券市场交易数据 - 港交所2025年上半年平均每日成交金额达2402亿港元,同比增长118% [5] - ETF每日成交金额攀升至338亿港元,同比增幅达184%;杠杆及反向产品每日成交金额同比增长75% [5] - 电讯数码控股以4000万港元收购证券业务公司,正式进军香港金融市场 [12] 能源与电力行业 - 7月上中旬火电厂日均煤耗继续增加,因高温天气扩大及水电出力欠佳导致火电发电量环比同比双增长 [4] - 华能国际电力上半年归母净利润约92.62亿元,同比增长24.26%,营业收入1120.32亿元同比减少5.7% [15] - 6月电力需求同比增速扩大,水电发电出力不及预期,火电机组发挥兜底保障作用 [4] 企业业绩表现 - 有赞预计中期净利润6800万-7400万元,同比扭亏为盈,收益由6.86亿元增至7.09-7.19亿元(增幅3.3%-4.8%) [13] - 百奥家庭互动预期上半年除税后利润520万-620万元,同比扭亏为盈,收入2.95亿-3.1亿元同比增长8.3%-13.8% [14] - 心玮医疗-B预计中期股东应占净利润不少于4000万元,同比大幅转亏为盈,主要因业务增长及开支比率下降 [16] 船舶制造与租赁 - 中远海发全资子公司以总价52.8亿元订购10艘21万载重吨级散货船,其中6艘合约价31.68亿元,4艘合约价21.12亿元 [10] - 船舶建造方分别为舟山重工和中国船舶集团,合约均不含税费 [10] 人工智能技术突破 - 深元人工智能推出全球首个L4级多智能体生成与协作平台MasterAgent,采用双引擎架构可实现分钟级AI Agent集群生成 [7] - 该系统已应用于金融、医疗、汽车等垂直行业,实现从被动执行向全自主认知决策的技术跨越 [7] 澳门旅游业数据 - 2025年上半年澳门酒店业场所客房平均入住率达89.1%,同比增加5.1个百分点 [6] - 随团入境旅客同比下跌2.3%至96.3万人次 [6] 企业战略合作与资产变动 - 英诺赛科与联合电子成立氮化镓技术联合实验室,合作开发新能源汽车电力电子系统 [11] - 丽新发展寻求出售香港中国建设银行大厦50%股权,潜在买家包括现有一半股权持有方建设银行 [8] - 瑞和数智与独立第三方机构达成虚拟加密资产交易平台联合开发合作框架协议 [9]
丽新发展(00488.HK)7月24日收盘上涨8.82%,成交9.11万港元
金融界· 2025-07-24 08:35
市场表现 - 7月24日恒生指数上涨0.51%至25667.18点 丽新发展股价上涨8.82%至0.74港元/股 成交量12.36万股 成交额9.11万港元 振幅20.59% [1] - 最近一个月丽新发展累计涨幅28.3% 但今年以来累计跌幅4.23% 跑输恒生指数27.31%的涨幅 [1] 财务数据 - 截至2025年1月31日 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3.45亿元 同比减少16.17% [1] - 归母净利润-1.08亿元 同比增长93.64% [1] - 毛利率37% 资产负债率51.84% [1] 行业估值 - 综合企业行业市盈率(TTM)平均值3.62倍 行业中值-0.35倍 [1] - 公司市盈率-0.51倍 行业排名第22位 [1] - 同业公司市盈率对比:金山能源1.33倍 天津发展5.19倍 中信股份5.42倍 上海实业控股5.69倍 祈福生活服务6.36倍 [1] 公司背景 - 公司始创于1947年 最初为成衣制造商 1972年在香港交易所上市 [2] - 业务已多元化发展 主要涵盖香港、中国内地及海外的物业发展及投资 酒店经营及管理 [2] - 丽新制衣国际持有集团旗下上市公司主要权益 [2]
丽新发展(00488) - 2025 H1 - 电话会议演示
2025-05-23 11:24
业绩总结 - Lai Sun Group 2025年中期财报显示,Lai Sun Development(LSD)收入为HK$2,597百万,经营利润为HK$403百万,净亏损为HK$123百万[5] - Lai Sun Garment(LSG)收入为HK$355百万,经营亏损为HK$17百万,净亏损为HK$43百万[5] - eSun Holdings收入为HK$2,548百万,经营利润为HK$463百万,净亏损为HK$118百万[5] - 2025年中期,Lai Sun Group的调整后EBITDA为HK$494百万,同比下降5%[9] - 2025年中期,Lai Sun Group的净亏损(NLAT)减少23%至HK$412百万[9] - 2025年中期,Lai Sun Group的总资产净值(NAV)为HK$26亿,较上年减少[9] 用户数据 - LSD的中国物业收入为HK$648百万,经营利润为HK$185百万,净亏损为HK$164百万[5] - 酒店收入稳定,海洋公园万豪酒店的入住率为70%,海悦酒店的入住率为89%[50] - 餐饮业务拥有26个地点,共计8颗米其林星[54] - 影院管理方面,总计94个银幕,座位总数为13,671[58] - 影院在香港的总座位数为12,231,内地的总座位数为1,440[58] 未来展望 - 预计未来两年内,Lai Sun Group将出售资产以实现HK$6,000百万的目标[21] - 公司计划在未来两年内进行资产处置,以优化资产负债表[64] - 计划加速出售待售物业,以提高整体财务表现[64] - 通过积极优化投资组合来提升业绩[55] - 获得地方政府批准开发剩余八栋出租住宿塔楼,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租赁需求[48]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Novotown Phase I 预计需要超过3,000个住宿单位,Phase II T1和T3正在建设中,预计提供约780个单位[48] 负面信息 - 2025年中期,Lai Sun Group的短期内到期的借款为HK$4.6亿[11] - 2025年中期,Lai Sun Group的酒店收入稳定,但整体财务表现仍需改善[9] 其他新策略 - 继续进行严格的成本控制,以提高运营效率[64]
丽新发展(00488)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4-14 10:47
公司整体财务亏损情况 - 公司拥有人应占净亏损为1.178亿港元,较上一财政期间的18.53亿港元有所收窄[6] - 2025年1月31日止六个月期间亏损2.12183亿港元,2024年同期亏损20.2265亿港元[8] - 2024年7月31日至2025年1月31日期间亏损为117,811千港元[11] - 2023年8月1日至2024年1月31日期间亏损为1,853,019千港元[12] - 2025年上半年期间亏损2,022,650千港元,2024年同期为212,183千港元[20] - 本公司拥有人截至2025年1月31日止六个月应占亏损1.17811亿港元,2024年同期为18.53019亿港元[33] - 截至2025年1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净额约为1.178亿港元,较2024年大幅减少[73] - 每股亏损净额为0.081港元,2024年为1.275港元[74] - 截至2025年1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净亏损为1.178亿港元,2024年同期亏损18.53亿港元;经调整净亏损为4.118亿港元,2024年为5.332亿港元[78] 公司综合收入及营业额情况 - 2025年上半年综合收入为3,186,370千港元,2024年同期为2,708,643千港元[20] - 2025年1月31日止六个月总营业额为2,547,596千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3,038,925千港元下降约16.2%[26] - 2025年1月31日止六个月来自客户合约的营业额为2,047,963千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2,527,796千港元下降约18.9%[26] - 2025年1月31日止六个月物业销售营业额为617,205千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924,597千港元下降约33.2%[26] - 2025年1月31日止六个月酒店业务收入为647,299千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622,996千港元增长约3.9%[26] - 截至2025年1月31日止六个月,集团营业额为25.476亿港元,毛利为9.427亿港元,较2024年减少[72] - 2025年物业投资营业额为6.21亿港元,较2024年减少0.5%;物业发展及销售营业额为6.172亿港元,较2024年减少33.2%[73] - 2025年酒店业务营业额为6.473亿港元,较2024年增加3.9%;餐厅及餐饮产品销售业务营业额为2.178亿港元,较2024年减少23.8%[73] - 2025年戏院营运营业额为2.202亿港元,较2024年增加16.6%;媒体及娱乐营业额为1.034亿港元,较2024年减少42.3%[73] - 2025年电影及电视节目营业额为3180万港元,较2024年减少74.6%;主题公园营运营业额为350万港元,较2024年减少64.6%[73] - 回顾期内,集团租赁业务营业额6.21亿港元,2024年为6.239亿港元;来自香港、伦敦及中国内地租赁物业营业额分别为2.223亿港元、3280万港元及3.659亿港元[84] - 截至2025年1月31日止六个月,集团主要投资物业租赁营业额总计6.21亿港元,较2024年的6.239亿港元下降0.5%[85] - 截至2025年1月31日止六个月集团物业投资总营业额为6.21亿港元,2024年同期为6.239亿港元,同比减少0.46%[88][89] - 上海香港广场截至2025年1月31日止六个月营业额为1.302亿港元,2024年同期为1.347亿港元,同比减少3.34%[88] - 广州丽丰国际中心截至2025年1月31日止六个月营业额为3090万港元,2024年同期为1730万港元,同比增长78.61%[89] - 横琴创新方第一期截至2025年1月31日止六个月营业额为3.659亿港元,2024年同期为3.502亿港元,同比增长4.48%[89] - 香港中国建设银行大厦截至2025年1月31日止六个月营业额为5720万港元,2024年同期为5730万港元,同比减少0.17%[89] - 香港蓝塘傲截至2025年1月31日止六个月营业额为80万港元,2024年同期为1170万港元,同比减少93.16%[89] - 伦敦投资组合截至2025年1月31日止六个月租赁营业额总计为3276.1万港元,2024年同期为3405.5万港元,同比减少3.8%[90] - 截至2025年1月31日止六个月,出售物业已确认营业额为6.172亿港元,2024年为9.246亿港元[129] - 截至2025年1月31日止六个月,香港物业销售已确认营业额小计4.86亿港元,中国内地小计1.312亿港元[129] - 合营公司项目香港已确认销售总额为5750万港元[130][131] - 截至2025年1月31日止六个月,酒店及酒店式服务公寓业务营业额6.473亿港元,较2024年增加约3.9%[165] - 截至2025年1月31日止六个月,餐厅及餐饮产品销售业务营业额为2.178亿港元,较去年同期2.858亿港元减少约23.8%[171] - 截至2025年1月31日止六个月,戏院营运分类营业额为2.202亿港元(2024年:1.889亿港元),分类业绩亏损为1660万港元(2024年:亏损5590万港元)[172] - 截至2025年1月31日止六个月,媒体及娱乐分类营业额为1.034亿港元(2024年:1.793亿港元),分类业绩溢利由去年同期2500万港元减至1850万港元[174] - 截至2025年1月31日止六个月,电影及电视节目制作及发行分类业务营业额为3180万港元(2024年:1.252亿港元),分类业绩溢利增至1530万港元(2024年:亏损130万港元)[178] 公司成本及费用情况 - 经调整EBITDA为4.944亿港元,较去年同期下降4.9%[6] - 行政开支较去年同期减少8.1%,其他经营开支较去年同期下降19.8%[6] - 融资成本为5.845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14.0%,资本化前融资成本减少17.8%[6] - 2025年上半年经营业务亏损900,443千港元,2024年同期溢利462,990千港元[20] - 2025年上半年融资成本为679,337千港元,2024年同期为584,523千港元[20] - 2025年上半年除税前亏损1,913,639千港元,2024年同期为97,030千港元[20] - 2025年上半年税项为109,011千港元,2024年同期为115,153千港元[20] - 2025年1月31日止六个月融资成本为584,523千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679,337千港元下降约13.9%[28] - 2025年1月31日止六个月银行贷款利息为599,228千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744,082千港元下降约19.5%[28] - 2025年1月31日止六个月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147,619千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178,230千港元下降约17.2%[27] - 香港利得税按16.5%税率计算(截至2024年1月31日止六个月相同)[30] - 截至2025年1月31日止六个月本期税项支出为1.15153亿港元,2024年同期为1.09011亿港元[32] - 截至2025年1月31日止六个月,使用权资产折旧约167.1万港元(2024年同期为145.2万港元),租赁负债融资成本约12万港元(2024年同期为7.8万港元)[43] 公司资产及负债情况 - 2025年1月31日,集团资本资源总额约38.734亿港元,一年内到期银行贷款约39.723亿港元[6] - 2025年1月31日,集团贷款总额稳定维持于248.453亿港元,2024年7月31日为252.943亿港元[6] - 2025年1月31日非流动资产总值为521.58368亿港元,2024年7月31日为526.51825亿港元[9] - 2025年1月31日流动资产总值为140.11531亿港元,2024年7月31日为147.69745亿港元[9] - 2025年1月31日流动负债总值为92.42383亿港元,2024年7月31日为65.38849亿港元[10] - 2025年1月31日流动资产净值为47.69148亿港元,2024年7月31日为82.30896亿港元[10] - 2025年1月31日资产总值减流动负债为569.27516亿港元,2024年7月31日为608.82721亿港元[10] - 2025年1月31日非流动负债总值为250.57106亿港元,2024年7月31日为285.75141亿港元[10] - 2025年1月31日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255.43112亿港元,2024年7月31日为258.10127亿港元[10] - 2025年1月31日非控股权益为63.27298亿港元,2024年7月31日为64.97453亿港元[10] - 2025年1月31日(未经审核)综合储备为19,303,030,000港元,2024年7月31日为19,570,045,000港元[11] - 2023年7月31日(经审核)及2023年8月1日(未经审核),公司总权益为36,861,826千港元[12] - 2024年1月31日(未经审核),公司总权益为34,689,545千港元[12] - 2025年1月31日(未经审核),公司总权益为31,870,410千港元[11] - 截至2025年1月31日,公司资产总值为67,421,570千港元,较2024年7月31日的66,169,899千港元增长约1.9%[24] - 截至2025年1月31日,公司负债总值为35,113,990千港元,较2024年7月31日的34,299,489千港元增长约2.4%[24] - 截至2025年1月31日应收账款(扣除亏损拨备)为8.72739亿港元,2024年7月31日为9.0522亿港元[37] - 截至2025年1月31日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项及应付费用为31.90098亿港元,2024年7月31日为33.72317亿港元[38] - 截至2025年1月31日已订约但未拨备的承担为2.02281亿港元,2024年7月31日为2.59385亿港元[39] - 报告期末,若干有担保票据公平值总额约21.28387亿港元(2024年7月31日为27.23415亿港元)[44] - 2025年1月31日,按公平值计量的财务资产总计11.63945亿港元,2024年7月31日为11.62642亿港元[45] - 2025年财务资产公平值计量在级别三内期初为34.7573亿港元,期末为39.3788亿港元;2024年期初为184.7423亿港元,期末为188.4628亿港元[46] - 2025年1月31日,集团持有现金及银行结余约39.906亿港元,未提取融资约46.387亿港元;不包括丰德丽集团及丽丰集团,分别约为18.468亿港元及20.266亿港元[181] - 2025年1月31日,集团银行贷款约203.249亿港元、有担保票据约42.275亿港元及其他贷款约2.929亿港元[182] - 203.249亿港元银行贷款到期日分布:1年内偿还51.937亿港元、第2年偿还56.932亿港元、第3至5年偿还66.62亿港元、第5年后偿还27.76亿港元[182] - 集团发行本金总额为4.93亿美元及3.85亿港元的有担保票据,年期5年至7年3个月,固定利率4.9% - 5.25%[182] - 集团贷款总额中约82%为浮息贷款、17%为定息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