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管业(00380)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机械:卡车与发动机 -实地调研收获:短期销售势头强劲;2026 年展望和电动化仍是核心争议点;需关注两项重要政策
2025-09-28 14:57
**行业与公司** * 纪要涉及中国重型卡车(HDT)行业及关键参与者 包括潍柴动力(Weichai Power)、中国重汽济南卡车(Sinotruk Jinan Truck 000951 SZ)和中国重汽香港(Sinotruk H)[1] * 核心讨论主题包括国内HDT周期前景、出口趋势、动力总成结构变化(电动化)、市场份额变动以及潜在政策影响(国七排放标准和GB 1589修订)[1] **国内HDT周期:2025年超预期 2026年存不确定性** * 行业参与者持续上调2025年全年销量预期 预计国内HDT销量达70万-80万辆(高盛预测75 7万辆) 主要因设备更新计划的影响强于预期[4] * 2025年第三季度订单动能非常强劲 9月零售销量同比翻倍(+约20%环比) CVWorld预计9月零售销量达7 5万-8万辆(同比增80%+) 批发销量超10万辆(同比增70%+)[6] * 2025年全年国内销量预期一致为70万-75万辆(仅国内) CVWorld更乐观预计75万-80万辆 设备更新计划今年带来15万-20万辆替换需求(高于年初预期的13万-15万辆)[6][7] * 2026年展望:尽管设备更新计划可能延续 但行业担忧其影响减弱 因大部分提前替换需求已在2025年反映 多数预期2026年国内销量同比持平或下降[7] **出口:2025年第三季度强于预期** * 中国重汽指出2025年第三季度出口量超预期 月均约1 3万辆(此前约1万辆) 主要受非洲和东南亚驱动[8] * CVWorld预计8月批发出口量2 73万辆(同比+15%)的势头将在9月持续(预计2 6万-2 7万辆 同比+5-10%)[8] * 全年行业HDT出口量预期30万-31万辆(高盛预测30 5万辆 2024年为29万辆) 中国重汽重申全年出口目标15万辆(高盛预测14 3万辆)[10] * 非洲(尼日利亚需求翻倍、坦桑尼亚、埃塞俄比亚)和东南亚(越南需求翻倍)是增长关键驱动 建筑和采矿需求为主[10] **动力总成结构变化:LNG回弹 电动化加速** * LNG HDT在2025年第三季度强劲回弹 9月上半月零售销量同比+110% 预计月销量超2万辆(2024年9月为9400辆)[9][11] * 积极因素包括LNG/柴油价差转有利(LNG价格下跌 vs 柴油价格上涨)以及北方设备更新计划的延迟影响 消极因素为冬季季节性LNG价格波动[11] * 电动化(eHDT)预计进一步加速 以利用当前替换方案中更高的补贴(比内燃机HDT多3万元人民币)并预期2026年eHDT购置税部分恢复(至5% 目前0%)[11] * 2025年全年eHDT渗透率预计25-26% 第四季度月销量可能续创新高 但若无技术、商业模式突破或政策支持 电动化可能上限低于40%(目前中长途场景渗透率<1%)[11] **竞争格局恶化** * 尽管需求超预期 但竞争加剧(国内和海外) 价格持续下降 市场份额变动主要反映定价策略差异[12] * HDT市场:福田和东风整体份额增益 以一汽和中国重汽份额损失为代价(主要在LNG领域) eHDT定价环境恶化 主流车型价格从50万元降至45万元[12] * 传统内燃机生产商(一汽、东风、陕重汽、福田)在eHDT领域份额回弹 跨界新进入者(三一、徐工)份额损失 中国重汽香港提到eHDT每单位净亏损1 6万-1 7万元(去年为2万+元)[12] * 发动机:潍柴发动机市场份额损失 主因动力总成结构变化不利(LNG占比减少 潍柴份额更高)、卡车类型变化(牵引车减少 潍柴份额更高)以及关键客户(如中国重汽和一汽)在LNG HDT领域份额损失[13] **待出台行业政策/法规** * 国七排放标准:草案预计2025年底或2026年上半年公布 正式实施可能为2028年下半年或2029年上半年 潜在影响包括2028-29年可能提前购买 以及国五存量车(CVWorld估计500万辆+)逐步淘汰(最早2026年下半年开始)[14] * GB 1589修订:可能提高eHDT重量限制至53吨(目前所有动力总成类型均为49吨) 以补偿电池额外重量 CVWorld认为额外4吨载重可增强eHDT经济回报 促进中短期渗透率提升 细节预计2025年底或2026年上半年公布[14] **其他重要内容** * 渠道库存健康 sell-in和sell-through趋势一致[6] * 中国重汽和福田是今年出口市场份额增益者[33] * 潍柴2025年第三季度HDT发动机安装量改善 受LNG发动机复苏推动[48]
中国管业(00380)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9-18 08:49
收入和利润(同比)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入为3.278亿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3.743亿港元下降12.4%[13]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毛利为9868.5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1.137亿港元下降13.2%[13]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经营溢利为3350.9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4099.4万港元下降18.3%[13]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税前溢利为3797.9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4528.2万港元下降16.1%[13]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本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期内溢利为3247.1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3739.8万港元下降13.2%[13]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基本及摊薄每股盈利为2.44港仙,较2024年同期的2.81港仙下降13.2%[13]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税项支出为550.8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788.4万港元下降30.1%[13]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总收入为327,849千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374,299千港元下降12.4%[56] - 归属于公司权益持有人的溢利为32,471千港元,同比下降13.2%[7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为3.278亿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3.743亿港元下降12.4%[171][176] - 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为3250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3740万港元下降13.1%[171][176] - 每股基本盈利为2.44港仙,较2024年同期的2.81港仙下降[172][176] 成本和费用(同比) - 销售及分销成本为1100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1130万港元下降2.7%[179][183] - 一般及行政费用为5680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5830万港元下降2.6%[180][183] - 财务成本为260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320万港元下降18.8%[181][184] - 2025年上半年折旧费用为176.1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155.8万港元增加13.0%[77] - 主要管理人员薪酬支出从10,808千港元降至10,377千港元,减少4.0%[116] - 员工福利开支从3960万港元降至3810万港元,降幅3.8%[200] 其他收益和财务收入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其他收益净额为268.3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28.5万港元大幅增长841.4%[13]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财务收入净额为430.8万港元,与2024年同期的428.8万港元基本持平[13] - 其他收益净额为2,683千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285千港元增长841.4%[60] - 财务收入净额为4,308千港元,与2024年同期基本持平[65] - 财务收入为690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750万港元下降8.0%[181][184] - 净财务收入为430万港元,与2024年同期持平[181][184] - 关联方贷款利息收入为17.4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10万港元增加[166][169] - 2025年上半年从AGL获得的利息收入为27.2万美元,相当于213.5万港元[158][161] 各地区收入表现 - 香港地区收入为303,965千港元,同比下降13.6%,占总收入92.7%[56] - 澳门地区收入为16,127千港元,同比下降25.1%[56] - 中国内地收入为7,757千港元,同比大幅增长643.0%[56] 现金流表现 - 经营业务产生现金大幅增长至1.038亿港元,较去年同期5850万港元增长77.4%[29] - 经营现金净流入1.015亿港元,较去年同期5680万港元增长78.5%[29] - 投资活动现金净流出852万港元,较去年同期619万港元增加37.7%[29] - 融资活动现金净流出3437万港元,较去年同期1204万港元大幅增加185.5%[29]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5856万港元,期末余额达3.417亿港元[29] - 提用借贷1.376亿港元,较去年同期1.849亿港元减少25.6%[29] - 偿还借贷1.59亿港元,较去年同期1.841亿港元减少13.6%[29] - 购买债券支出550万港元[29] - 购买联营公司支出215万港元[29] 资产和负债变化 - 公司总资产从2024年末的1,036,836千港元下降至2025年中的1,007,290千港元,降幅为2.9%[19]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81,959千港元增至341,700千港元,增长21.2%[19] - 存货从246,388千港元减少至203,872千港元,下降17.3%[19] - 贸易应收款项从195,567千港元降至170,558千港元,减少12.8%[19] - 总权益从817,041千港元增长至849,698千港元,增幅4.0%[22] - 流动负债从175,078千港元大幅减少至119,534千港元,下降31.7%[22] - 借贷从50,455千港元减少至29,078千港元,下降42.4%[22] - 非流动资产从82,146千港元大幅增长至156,597千港元,增幅90.6%[19] - 使用权资产从57,918千港元降至52,672千港元,减少9.1%[19] - 非流动资产总额为156,597千港元,较2024年末的82,146千港元增长90.6%[58] - 香港非流动资产为151,274千港元,较2024年末增长92.4%[58] - 物业、厂房及设备账面净值从2024年初的1126.1万港元下降至2025年中的974.6万港元,降幅13.4%[77] - 无形资产总额从2024年中的24.7万港元增至2025年中的127.4万港元,增幅416%[79] - 贸易应收账款总额从2024年末的2.022亿港元下降至2025年中的1.772亿港元,降幅12.4%[88][90] - 供应商预付款从2024年末的9586.0万港元下降至2025年中的7492.6万港元,降幅21.8%[88] - 信托收据贷款总额从2024年底的50,455千港元下降至2025年中的29,078千港元,降幅达42.4%[97] - 有抵押信托贷款从35,884千港元降至19,194千港元,减少46.5%[97] - 无抵押信托贷款从14,571千港元降至9,884千港元,减少32.2%[97] - 贸易应付款项从48,532千港元降至25,239千港元,减少48.0%[100] - 合同负债从24,684千港元降至20,518千港元,减少16.9%[100]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3.417亿港元,较2024年末的2.82亿港元增长21.0%[191] - 总借贷额从5050万港元降至2910万港元,降幅42.4%[192][197] - 质押银行存款金额维持4600万港元[195][198] 关联方交易 - 公司支付车牌照租赁费给控股股东控制公司每月固定费用人民币12,000元(约合港币12,800元)[123] - 公司支付办公室租赁费给关联公司每月固定费用人民币25,000元(约合港币27,100元)[123] - 公司支付顾问费给关联公司2024年上半年为0港元,2024年同期为2,238千港元[125] - 顾问服务协议规定每月固定顾问费为港币373,000元,年总额为港币4,476,000元[126] - 公司销售给关联公司2024年上半年为0港元,2024年同期为77千港元[131] - 公司从联营公司采购货物2025年上半年为5,609千港元,2024年同期为0港元[135] - 公司销售给联营公司2025年上半年为2,021千港元,2024年同期为0港元[135] - 公司向关联公司提供贷款本金为10,000,000美元(约合港币77,746,000元)[136] - 贷款予AGL的未偿还本金金额为1000万美元,相当于7880.5万港元(2025年6月30日)[159][161] - 向关联方提供贷款500万港元,由公司控股股东赖广林先生提供个人担保[163][165] 贷款协议条款 - 贷款初始年利率为10.5%,2020年7月下调至5.5%[137][142] - 贷款期限最初为3年(2016年8月至2019年7月),2019年续期至2022年7月[136][141] - 2025年新贷款协议规定2025年8月1日至12月31日利息上限为23.1万美元,2026及2027年度各为55万美元,2028年1月1日至7月31日为32.1万美元[155][157] - 2022年贷款协议续期至2025年7月31日,年度上限条款与2020年补充协议相同[149][151] - 2020年补充贷款协议规定2021年度及2022年7月31日止期间最高未偿还贷款本金上限均为1000万美元[146][147] - 2020年期间利息上限分别为64.5万美元(1月1日至8月11日)及21.4万美元(8月12日至12月31日)[148][151] - 2022年期间利息上限分别为55万美元(2021年度)及32万美元(2022年7月31日止期间)[148][151] - 关联方贷款年利率为7%,应于2026年2月21日前偿还[164] 投资活动 - 2025年2月公司收购广州市安美实业有限公司20%股权,投资额为208.1万港元[80][81][84] - 新增按摊销成本计量的国债投资4,345千港元,票面利率2.54%-3.21%[111] - 按公允价值计量的投资基金从1,519千港元微增至1,560千港元[105] - 对关联公司贷款为7880.5万港元,计提亏损拨备12.4万港元[88] 其他财务数据 - 公司期内溢利为32,471千港元[27]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无派发股息[13] - 超过120天的贸易应收账款为2686.5万港元,占总额的15.2%[90] - 2025年上半年新增软件投资21.2万港元,商标无新增投资[79] - 公司授权股本为5亿港元,已发行股本2664.5万港元,由13.323亿股每股面值0.02港元的股份组成[94][95] - 期内公司提用借贷137,637千港元,偿还借贷159,014千港元[98] - 30天内到期的贸易应付款占比从80.5%提升至92.5%[101] - 贸易融资银行额度为2.623亿港元,其中已使用额度从6210万港元降至4130万港元,降幅33.5%[192][197] - 浮动利率借贷占比从18%升至37%,固定利率借贷占比从82%降至63%[192][197] - 资产负债比率从6.2%降至3.4%[193] - 所有借贷均以港元计价且一年内到期[192][197] - 集团无重大或然负债[196][199] - 全职员工数量从174人减少至165人,降幅5.2%[200] - AGL股份押记从1930.1741万股增至2895.2612万股,占AAIL全部已发行股本约30%[153][156] 业务描述 - 公司主营业务为建筑材料的贸易,主要涉及管道和管件[31]
中国管业(00380) - 致非登记股东之通知信函及回条
2025-09-18 08:48
报告发布 - 公司发布中期报告,有中英文版本,已上载于香港交易所披露易网站及公司网站[3][8] 通讯方式 - 自2023年12月31日起公司采用电子方式发布公司通讯[4][9] 非登记股东通讯 - 非登记股东若想收取通讯,可联系中介提供邮箱或要求印刷版[5][7][10][11] - 若未提供有效邮箱,需主动查看网站[6][10] 回条要求 - 回条未划“✓”、未签署或填写不正确将作废[11] 个人资料 - 个人资料用于电子通讯事宜,可按规定披露[11]
中国管业(00380) - 致登记股东之通知信函及回条
2025-09-18 08:47
财报发布 - 公司2025年9月19日发布中期报告通知,中、英文版本已上载于香港交易所披露易网站及公司网站[3][8][10] 通讯发布 - 自2023年12月31日起香港交易所扩大无纸化制度,公司采用电子方式发布多种文件[4][9] - 未来公司通讯中、英文版本在公司网站和披露易网站提供,替代印刷本[5][9] 股东通知 - 建议股东提供电子邮箱地址,未提供则无法收到发布通知[5][6][10][11] - 股东可填回条收取印刷版通讯,指示有效期一年[7][10][11] - 回条填写有多项要求,如联名股东需联合签署等[11]
中国管业(00380) - 截至2025年8月31日止之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9-01 08:22
股份数据 - 截至2025年8月底公司法定/注册股份数目为250亿股,面值0.02港元,法定/注册股本为5亿港元,本月无变动[1] - 截至2025年8月底公司已发行股份(不包括库存股份)数目为13.32266亿股,库存股份数目为0,已发行股份总数为13.32266亿股,本月无变动[2]
中国管业发布中期业绩,净利润3247.1万港元,同比下降13.2%
智通财经· 2025-08-27 10:03
财务表现 - 收入3.28亿港元,同比下降12.4% [1] - 净利润3247.1万港元,同比下降13.2% [1] - 每股基本盈利2.44港仙 [1] 报告期间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业绩 [1]
中国管业(00380)发布中期业绩,净利润3247.1万港元,同比下降13.2%
智通财经网· 2025-08-27 09:57
财务表现 - 收入3.28亿港元 同比下降12.4% [1] - 净利润3247.1万港元 同比下降13.2% [1] - 每股基本盈利2.44港仙 [1]
中国管业(00380.HK)中期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约3250万港元 同比下跌13.1%
格隆汇· 2025-08-27 09:57
财务表现 - 收入约为3.278亿港元 同比下跌12.4% [1] - 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约为3250万港元 同比下跌13.1% [1] - 每股基本盈利约2.44港仙 上年同期为2.81港仙 [1] 经营状况 - 整体收入和毛利率轻微减少 [1] - 毛利率下降导致盈利水平下滑 [1]
中国管业(00380) - 2025 - 中期业绩
2025-08-27 09:48
收入和利润(同比) - 收入同比下降12.4%至327.8百万港元(2024年同期:374.3百万港元)[4] - 公司总收入同比下降12.4%至327.8百万港元(2024年同期:374.3百万港元)[13] - 收入下跌12.4%至3.278亿港元,净利润下跌13.1%至3250万港元[24] - 毛利同比下降13.2%至98.7百万港元(2024年同期:113.7百万港元)[4] - 经营溢利同比下降18.3%至33.5百万港元(2024年同期:41.0百万港元)[4] - 净利润同比下降13.2%至32.5百万港元(2024年同期:37.4百万港元)[4] - 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同比下降13.2%至32.5百万港元(2024年同期:37.4百万港元)[18] - 每股基本盈利为2.44港仙(2024年同期:2.81港仙)[4] - 每股基本盈利2.44港仙,同比下降13.2%[24] 成本和费用(同比) - 员工福利开支同比下降3.7%至38.1百万港元(2024年同期:39.6百万港元)[14] - 员工福利开支减少3.8%至3810万港元[35] - 销售及分销成本减少2.7%至1100万港元[26] - 一般及行政费用减少2.6%至5680万港元[26] - 财务收入减少8.0%至690万港元,财务成本减少18.8%至260万港元[27] 其他收益和支出(同比) - 其他收益净额同比增长841.4%至2.7百万港元(2024年同期:0.3百万港元)[14] - 财务收入净额同比增长0.5%至4.3百万港元(2024年同期:4.3百万港元)[16] - 税项支出同比下降30.1%至5.5百万港元(2024年同期:7.9百万港元)[17] 各地区收入表现(同比) - 香港地区收入同比下降13.6%至304.0百万港元(2024年同期:351.7百万港元)[13] - 澳门地区收入同比下降25.2%至16.1百万港元(2024年同期:21.5百万港元)[13] - 中国内地收入同比大幅增长643.0%至7.8百万港元(2024年同期:1.0百万港元)[13] 现金及流动性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长21.2%至341.7百万港元(2024年末:282.0百万港元)[6]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21.2%至3.417亿港元[30] - 银行融资额度2.623亿港元未变动,已动用额度减少33.5%至4130万港元[30] 资产和负债变动 - 存货下降17.3%至203.9百万港元(2024年末:246.4百万港元)[6] - 贸易应收款项下降12.8%至170.6百万港元(2024年末:195.6百万港元)[6] - 总资产下降2.9%至1,007.3百万港元(2024年末:1,036.8百万港元)[6] - 非流动资产同比增长90.6%至156.6百万港元(2024年末:82.1百万港元)[13] - 流动负债大幅下降31.7%至119.5百万港元(2024年末:175.1百万港元)[7] - 贸易应付款项减少48.0%至2523.9万港元,合同负债减少16.9%至2051.8万港元[23] - 借贷总额减少42.4%至2910万港元,资产负债比率降至3.4%[30] 员工和运营 - 员工总数减少5.2%至165人,员工福利开支减少3.8%至3810万港元[35] 公司治理和合规 - 公司及其附属公司在期内未进行任何股份买卖[37] - 公司已遵守联交所上市规则附录C1《企业管治守则》规定[38] - 审核委员会由5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39] - 所有董事确认在期内全面遵守上市规则附录C3标准守则[40] - 董事会包括2名执行董事和5名独立非执行董事[41] - 简明综合中期财务资料未经核数师罗兵咸永道会计师事务所审核或审阅[39] 报告和披露 - 中期业绩公告发布于公司网页及联交所网页[41] - 二零二五年中期报告将适时发布并寄发股东[41]
中国管业(00380) - 董事会会议召开日期
2025-08-14 08:31
( 於百 慕 達註 冊 成 立 之 有 限 公 司 ) (股份代號: 00380)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對本公告的內容概不負責,對其準確性或 完整性亦不發表任何聲明,並明確表示,概不對因本公告全部或任何部份內容而產生或因倚賴該 等內容而引致的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中國管業集團有限公司 主席 賴福麟 香港,二零二五年八月十四日 於本公告日期,董事會成員包括執行董事賴福麟先生及俞安生先生;以及獨立非執行董事黃以信 先生 、 陳偉文先生、管志強先生、王朝龍先生及鄭洋女士。 董事會會議召開日期 中國管業集團有限公司(「本公司」)董事會(「董事會」)宣佈,將於二零二五年八月 二十七日(星期三)舉行董事會會議,旨在(其中包括)批准本公司及其附屬公司截至二 零二五年六月三十日止六個月之中期業績及其發佈,以及考慮派發中期股息(如有)。 承董事會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