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锋金融(00376)

搜索文档
云锋金融(00376) - 2019 - 年度财报
2020-04-23 12:32
保险业务股权收购与融资 - 公司额外收购万通保险9.8%股权,总持股比例增至69.8%[8] - 收购万通保险额外股权的对价为15.614亿港元,由股东贷款提供资金[8] - 万通保险股东贷款转让金额为15.634亿港元[8] - 通过股东贷款融资收购万通保险额外权益产生15.61亿港元影响[28][29] 保险业务财务表现 - 保险业务自2018年11月收购后成为集团财务业绩主导[9] - 2019年财务业绩包含万通保险全年业绩,与2018年仅合并一个半月业绩不可比[9] - 保费及费用收入大幅增长至60.16亿港元,较2018年7.62亿港元增长6.9倍[12][14][15] - 经调整经营溢利为7.18亿港元,较2018年经营亏损4800万港元实现扭亏[12][15] - 合并溢利达6.15亿港元,较2018年合并亏损1.4亿港元显著改善[12][14][15] - 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溢利为2.56亿港元,较2018年亏损1.96亿港元实现盈利[12][14][15] - 万通保险分部经营溢利增长5.7倍至8.5亿港元[25] - 经营溢利从2018年的7.42亿港元增长至2019年的8.5亿港元,增幅为15%[68] - 本年度溢利从2018年的11.81亿港元下降至2019年的8.01亿港元,降幅为32%[74] - 除税前溢利从2018年6.41亿港元增至2019年8.50亿港元,增长33%[52] 收入与费用变化 - 保费及费用总收入从2018年42.62亿港元增至2019年60.18亿港元,增长41%[52] - 分出再保险费从2018年5.94亿港元增至2019年19.48亿港元,增长228%[52] - 融资成本增长1.9倍至4600万港元[25] - 费用率从2018年的7.7%上升至2019年的8.4%[86] 地区市场表现 - 香港和澳门地区总保费及费用收入为88.81亿港元,其中香港占79%达70.07亿港元,澳门占21%达18.74亿港元[40] - 总保费及费用收入(TPI)同比增长19.1%,从74.56亿港元增至88.81亿港元[37][40] - 澳门市场保费收入显著增长69.4%,由11.06亿港元增至18.74亿港元[40] - 香港地区保费收入占比从85%降至79%,澳门占比从15%提升至21%[40] - 香港分销渠道总保费收入从2018年70.56亿港元增至2019年88.81亿港元,增长26%[42][52] - 澳门分销渠道总保费收入从2018年11.06亿港元增至2019年18.74亿港元,增长69%[42][52] 分销渠道与产品表现 - 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渠道保费收入从2018年5.79亿港元增至2019年12.99亿港元,增长124%[42] - 首年定期保费从2018年10.58亿港元增至2019年22.28亿港元,增长111%[43] - 续期保费从2018年59.15亿港元增至2019年62.07亿港元,增长5%[43] - 按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确认的保费收入为60.18亿港元,较上年42.62亿港元增长41.2%[37] - 从保险合同中单独区分的保费储金为28.63亿港元,较上年31.94亿港元减少10.4%[37] 内含价值与新业务价值 - 公司内含价值从2018年151.31亿港元增至2019年163.51亿港元,增长8%[46][47][48] - 有效业务价值从2018年93.06亿港元增至2019年103.62亿港元,增长11%[46] - 新业务价值(扣除资本成本后)从2018年的5.08亿港元增至2019年的5.23亿港元[142] - 内含价值变动分析显示新业务价值贡献5.23亿港元[146] - 内含价值预期收益为12.49亿港元[146] - 假设和模型变化导致内含价值减少12.92亿港元[146] - 投资回报差异带来1.45亿港元的正面影响[146] 资产与投资表现 - 总资产规模大幅扩张至6388.8亿港元,较2018年增长显著[22] - 投资资产总额从2018年的451.7亿港元增长至2019年的549.57亿港元[78] - 债务证券投资从2018年的285.15亿港元增长至2019年的386.82亿港元[78] - 利息收入从2018年的13.84亿港元增长至2019年的17.03亿港元[80] - 股息收入从2018年的1.27亿港元略降至2019年的1.21亿港元[80] - 资产总额从2018年的584.94亿港元增长至2019年的688.18亿港元[76] - 资产抵押总额为58.7亿港元,包括5,609,487,000港元投资及269,250,000港元银行定期存款,用于担保技术准备金[118] 负债与资本结构 - 负债总额从2018年的482.91亿港元增长至2019年的559.52亿港元[76] - 资产净值从2018年的102.03亿港元增长至2019年的128.66亿港元[76] - 股东权益总额增长至154.63亿港元,较2018年153.54亿港元略有增加[22][28][29] - 拥有人每股权益增长9%至3.13港元[22] - 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18年末的54.43亿港元降至2019年末的25.55亿港元[100] - 银行借款从2018年末的11.98亿港元增至2019年末的14.99亿港元[100] - 股东贷款从2018年末的0港元增至2019年末的15.61亿港元[100] - 集团杠杆率从2018年末的7.25%上升至2019年末的16.52%[100] - 公司银行存款和现金等价物总额为25.55亿港元(2018年:54.43亿港元),同比下降53.1%[101] - 未偿还银行贷款为14.99亿港元(2018年:11.98亿港元),同比上升25.1%[101] - 未偿还股东贷款为15.61亿港元(2018年:零)[101] - 资产负债比率达16.52%(2018年:7.25%),同比上升9.27个百分点[101] 销售与人力发展 - 独家代理人数增长10.1%,由2,701人增至2,973人[31][32] - 有效个别投保保单数量增长4.5%,从47万份增至49.1万份[31][32] - 保险业务员工人数增长16.6%,由379人增至442人[31][32] - 员工总数654名,较2018年609名增长7.4%,其中香港员工485名(2018年441名)[118] - 澳门地区员工21名,较2018年18名增长16.7%[118] - 中国大陆员工148名,较2018年150名减少1.3%[118] 风险管理 - 保险产品设计风险通过多部门(产品开发/精算/法务/核保)预发布审核管控[108] - 失效风险通过持续性研究及退保费用措施管理[108] - 定价风险涉及产品收入不足以支撑未来义务的可能性[109] - 索赔风险指实际赔付频率/严重度超定价假设的风险[109] - 经营风险通过风险自评估及损失审查流程管控[111] - 公司偿债率从2018年12月31日的305%增长至2019年12月31日的326%,增幅达21%[92] - 可用资本总额为68.01亿港元,最低法定资本为20.83亿港元[92] 金融科技与资产管理 - 员工持股计划平台为多家香港和美国上市公司提供服务,用户数量及管理资产规模稳步增长[94] - 金融科技部门与多家知名金融机构建立业务合作关系[94] - 资产管理业务发行三只基金产品投资中资美元债和港股锚定份额[97] - 经纪业务交易总额从2018年的57.33亿港元增至2019年的98.75亿港元,增幅72.3%[92] 资金用途与投资 - 认购股份所得款项总额36.78亿港元,截至2019年末未使用金额1.209亿港元[121] - 资讯科技基建投入3.332亿港元,截至2019年末已全额使用96.6百万港元[121] - 私人财富管理平台投入1.79亿港元,2019年使用37.6百万港元,剩余69.5百万港元[121] - 金融服务生态系统投入1.35亿港元,2019年使用33.1百万港元,剩余51.4百万港元[121] - 自有资金管理项下金额29.709亿港元,用于金融产品融资及收购万通保险等用途[122] 内含价值计算与假设 - 云锋金融集团披露其持股69.8%的子公司万通保险的内含价值信息[132] - 内含价值等于经调整净值加有效业务扣除资本成本前的价值减资本成本[133] - 经调整净值代表香港法定基准下的净资产价值并对保险业务部分资产进行市值计价调整[133] - 有效业务扣除资本成本前的价值是未来估计税后法定利润现值以2019年12月31日风险贴现率贴现[133] - 新业务价值基于过去12个月新业务销售产生的未来估计税后法定利润现值计算[134] - 内含价值信息需符合香港上市公司现行行业做法并由独立精算师审阅[126][129] - 实际经验结果可能与预测假设存在差异影响有效业务和新业务价值[129] - 内含价值计算方法与假设被确认为符合香港市场信息和行业实践[130] - 审阅工作依赖云锋集团提供的经审计及未经审计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130] - 内含价值信息仅限公司董事会使用不得用于其他目的[131] - 公司经调整净值从2018年的58.25亿港元增至2019年的59.89亿港元[141] - 有效业务价值从2018年的111.26亿港元增至2019年的123.86亿港元[141] - 公司持有保险业务子公司69.8%的权益,但内含价值按100%基准呈报[139] - 公司使用9%的风险贴现率作为内含价值计算的基础假设[149] 保险业务精算假设 - 万用寿险业务结算利率按收益率减去利差计算,并综合考虑监管要求、合同规定及投保人预期等因素[155] - 死亡率假设基于调整后的HKA93死亡率表,并针对吸烟者与非吸烟者设置不同调整因子[155] - 发病率和损失率假设设定为再保险费率的百分比(因缺乏可靠理赔数据)[157][162] - 退保率假设根据产品类型和保单期限差异化设定,并参考公司历史经验数据[158][163] - 2019年通胀率假设为年化2%,基于长期消费者价格和工资通胀预期[160][164] - 2019年税率设定为保费收入净额的0.825%[161][164] - 资本要求按最低偿付能力的150%计算[161][164] - 新增资产收益增加100个基点时,有效业务价值增至114.04亿港元,新业务价值增至6.25亿港元[167][177] - 风险贴现率上升50个基点导致有效业务价值降至95.77亿港元,新业务价值降至4.67亿港元[168][177] - 获取和维护费用增加10%时,有效业务价值增至113.34亿港元,新业务价值增至5.94亿港元[175][177] 公司治理与董事信息 - 海欧女士40岁担任公司执行董事及代理行政总裁[181] - 黄鑫先生44岁担任公司执行董事及薪酬委员会成员[183] - Adnan Omar Ahmed先生53岁担任公司非执行董事及万通保险董事[184] - Gareth Ross先生44岁担任公司非执行董事[188] - 云锋基金持有公司主要股权通过Jade Passion等实体[181][183] - 公司主要股东包括MMI及MMLIC等机构[184][188] - 黄鑫先生担任深圳上市公司三湘印象(000863)董事[183] - 黄鑫先生同时担任上海上市公司圆通速递(600233)董事[183] - Adnan Omar Ahmed先生曾任职花旗集团董事总经理[184] - Gareth Ross先生自2014年起担任MMLIC高级副总裁[188] - Ahmed先生自2010年至2018年担任新加坡Temasek Management Services董事会成员[189] - Ross先生自2014年5月起担任MMLIC执行团队成员及数码及客户体验主管[189] - Ross先生自2017年10月起担任Society of Grownups董事[189] - 齐大庆先生于2016年2月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及审计委员会成员[191] - 齐大庆先生于2019年3月28日获委任为薪酬委员会主席[191] - 齐大庆先生现任搜狐(SOHU)及陌陌(MOMO)的独立董事[192] - 朱宗宇先生于2011年8月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及审计委员会主席[195] - 朱宗宇先生于2018年6月30日获委任为Grandshores Technology(01647)独立非执行董事[196] - 肖风先生于2019年3月28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及审计委员会成员[197] - 肖风先生拥有超过27年金融及资产管理经验[197] - 齐先生于1996年获得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会计学博士学位[198] - 朱先生持有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商业学士学位[198] - 肖风先生于2019年3月28日获委任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198] - 肖风先生拥有超过27年金融及资产管理经验[198] - 陈先生为英格兰及威尔斯特许会计师协会会员[200] - 陈先生为香港会计师公会会员及执业会计师[200] - 朱先生自2018年6月30日起担任雄岸科技集团独立非执行董事[198] - 朱先生曾任Teck Resources Limited亚洲区副总裁兼中国区首席代表[198] - 肖风先生现任中国万向控股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兼执行董事[198] - 朱先生曾任Teck Resources Limited财务审计总监[198]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注册及主要办事处位于香港交易广场一座3201-3204室[6] - 公司股份过户登记处为香港中央证券登记有限公司[6] - 公司股票代码为376[6] - 年度报告可通过公司网站www.yff.com获取[2] - 公司主要往来银行包括交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亚洲)等五家银行[5] - 银行融资保证金金额300,000港元,与2018年持平[118] 前瞻指引与风险因素 - 预期代理商销售额增长将因新冠疫情放缓[101]
云锋金融(00376) - 2019 - 中期财报
2019-09-25 10:18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二零一九年上半年保费及费用收入为23.818亿港元[12] - 二零一九年上半年经营溢利总额为3.319亿港元,相比二零一八年同期经营亏损0.729亿港元[12] - 二零一九年上半年拥有人应占净溢利为0.82亿港元,相比二零一八年同期净亏损1.863亿港元[12] - 二零一九年上半年每股基本溢利为0.03港元,相比二零一八年同期每股亏损0.08港元[12] - 公司总经营溢利从去年同期的亏损7290万港元改善至盈利3.319亿港元[17] - 公司拥有人应占净溢利为8200万港元,相比去年同期亏损1.863亿港元大幅改善[17] - 公司总收入35.664亿港元,同比增长53.9倍,其中保险业务贡献35.109亿港元[25] - 净投资收入16.539亿港元,同比增长37倍,保险业务贡献16.09亿港元[25] - 非保险业务收入下降14.8%至5640万港元,主要因咨询收入减少和经济前景疲软[25] - 总保费及手续费收入总额为37.13亿港元,同比增长4.1%[38][41]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下确认的保费收入为23.82亿港元,同比增长15.3%[38] - 保费及费用收入总额从20.66亿港元增至23.82亿港元,增长15%[53] - 净保费及费用收入从17.76亿港元增至20.59亿港元,增长16%[53] - 投资和其他净收入从5.89亿港元大幅增至17.59亿港元,增幅199%[53] - 净保户给付从8.19亿港元增至17.60亿港元,增长115%[53] - 经营溢利增长10%至4.02亿港元[56][57] - 本期间溢利同比下降57%至3.36亿港元[58] - 利息收入增长26.3%至8.12亿港元[68] - 股息收入下降27.8%至2600万港元[68] - 净保费及费用收入为20.58亿港元[155] - 总收入为35.66亿港元[155] - 净投资收入为17.56亿港元[155] - 再保险佣金和利润为1559万港元[155] - 除税前溢利为2.10亿港元[157] - 除税后溢利为2.11亿港元[157] - 本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溢利为8200万港元[157] - 基本每股盈利为0.03港元[157] - 本期间全面收益总额为3.60亿港元[161] - 本公司权益股东应占全面收益总额为1.72亿港元[161]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已实现资本亏损和衍生工具市场价值波动造成6600万港元损失[17] - 员工股份奖励摊销费用从去年同期的1.116亿港元减少至370万港元[17] - 收购万通保险相关融资成本为1610万港元,同比增长8.9倍[17] - 保费储金及手续费收入分离额为13.31亿港元,同比下降11.3%[38] - 净保户给付从8.19亿港元增至17.60亿港元,增长115%[53] 保险业务表现 - 公司于二零一八年十一月完成收购万通保险60%已发行股本[10] - 保险业务已成为集团财务业绩的主导部分,使本期与过往期间财务业绩不具直接可比性[10] - 万通保险分部经营溢利为4.018亿港元,其他金融和公司分部经营亏损为6990万港元[17] - 万通保险拥有2753名代理人和47.9万份有效个人保单[30] - 独家代理人数量增至2,753人,较2018年底增加52人[31] - 有效个别投保人数量增至479,000个,较2018年底增加9,000个[31] - 保险业务内含价值从2018年12月31日的151.31亿港元增长至2019年6月30日的163.05亿港元,增幅8%[46][49] - 有效业务价值(VIF)从58.25亿港元增至63.53亿港元,增长9%[49] - 经调整净值(ANW)从93.06亿港元增至99.52亿港元,增长7%[49] - 首年定期保费从5.07亿港元下降至4.72亿港元,减少6.9%[44] - 续期保费从28.01亿港元增至29.37亿港元,增长4.9%[44] - 整付保费从2.56亿港元增至3.02亿港元,增长18%[44] - 保险分部总资产增长7.5%至628.71亿港元[63] - 偿付能力比率提升46个基点至351%[73] - 公司通过持有60%的附属公司经营人寿保险业务,并披露其内含价值[112][115] - 万通保险内含价值为163.05亿港元,较2018年末的151.31亿港元增长7.8%[119] - 扣除资本成本后的新业务价值为2.26亿港元,较2018年同期的2.21亿港元增长2.3%[120] - 经调整净值为63.53亿港元,较2018年末的58.25亿港元增长9.0%[119] - 有效业务扣除资本成本前的价值为118.7亿港元,较2018年末的111.26亿港元增长6.7%[119] - 资本成本为19.18亿港元,较2018年末的18.2亿港元增长5.4%[119] - 本公司权益股东应占内含价值为97.83亿港元,非控股权益应占65.22亿港元[119] 地区市场表现 - 香港市场保费及手续费收入总额为31.39亿港元,占总收入85%[41] - 澳门市场保费及手续费收入总额为5.74亿港元,占总收入15%[41] - 独代代理数量增至香港1,807人/澳门946人[71] 销售渠道表现 - 独家代理渠道保费及手续费收入总额为24.36亿港元,同比增长3.3%[43] - 银行及金融机构渠道保费及手续费收入总额为9.66亿港元,同比增长4.4%[43] - 经纪及非独家代理渠道保费及手续费收入总额为3.11亿港元,同比增长9.9%[43] 投资业务表现 - 投资债务证券中90%保持BBB或以上评级[66] - 经纪业务交易额增长65.5%至42.3亿港元[75][79] - 资产管理业务发行三只基金产品,投资中资美元债和港股IPO锚定份额[85][87] 金融科技与创新业务 - 员工持股计划"有鱼持股"已服务数十家企业客户[81] - 金融科技平台预计2019年下半年上线,为保险业务提供全新销售及线上保单签约服务[84][86] 资产和负债状况 - 截至二零一九年六月三十日总资产为678.887亿港元,较二零一八年末增长7.7%[14] - 截至二零一九年六月三十日权益总额为160.034亿港元,较二零一八年末增长4.4%[14] - 截至二零一九年六月三十日拥有人权益为93.823亿港元,较二零一八年末增长1.8%[14] - 截至二零一九年六月三十日拥有人每股权益为2.91港元,较二零一八年末增长1.7%[14] - 现金及存款减少34.8%至29.97亿港元[63][66]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38.781亿港元,较2018年末的54.435亿港元下降28.7%[95] - 公司银行借款为18.046亿港元,较2018年末的11.982亿港元增长50.6%[95] - 公司资产负债率为10.11%,较2018年末的7.25%上升2.86个百分点[95] - 公司持有澳门货币管理局的45.24359亿港元投资及2.25548亿港元定期存款作为技术准备金担保[99] - 公司持有原定期限超3个月的定期存款及现金合计38.781亿港元[95] - 公司银行借贷总额较2018年末增加6.064亿港元[95] - 澳门保险业务技术准备金担保总额达47.499亿港元[99] - 公司抵押投资及银行存款作为技术准备金担保,投资金额为45.24359亿港元,银行存款为2.25548亿港元[102] - 公司总资产从630.33亿港元增至678.89亿港元,增长7.7%[164] - 投资组合从436.33亿港元扩大至503.55亿港元,增长15.4%[164]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51.84亿港元降至36.19亿港元,减少30.2%[164] - 保险合同准备金从393.62亿港元上升至421.87亿港元,增长7.2%[164] - 银行借款从11.98亿港元增至18.05亿港元,增长50.7%[164] - 递延保单获得成本及收购业务价值从85.56亿港元减少至77.39亿港元,下降9.5%[164] - 租赁负债从1525万港元大幅增加至3.24亿港元[164] - 净资产从153.30亿港元增长至160.03亿港元,增幅4.4%[164] - 非控股权益从61.09亿港元增至66.21亿港元,增长8.4%[166] - 公司储备从负6.08亿港元改善至负4.47亿港元[166] - 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总额为4,136,251千港元[169] - 累计亏损为621,043千港元[169] - 股本为4,629,094千港元[169] - 向非全资附属公司注资328,000千港元[169] - 根据股份奖励计划回购股份110,209千港元[169] - 以权益结算的股份为基础的交易产生111,633千港元[169] - 本期间其他全面收益为(186,279)千港元[169] - 划拨至法定和资本储备(3,927)千港元[169] - 非控股权益总额为6,108,887千港元[169] - 于二零一九年六月三十日之余额为16,003,421千港元[169] 现金流状况 - 经营现金净流入786.359百万港元,同比扭亏为盈(2018年净流出157.359百万港元)[171] - 投资活动现金净流出4.8755亿港元,同比大幅扩大(2018年净流入728.679百万港元)[171] - 融资活动现金净流入2.5227亿港元,同比改善(2018年净流出88.912百万港元)[171] - 现金及等价物净减少1.5664亿港元,而去年同期为净增加482.408百万港元[171] - 期末现金及等价物余额36.188亿港元,较去年同期26.624亿港元增长36%[171] - 投资购入支出83.516亿港元,同比扩张12倍(2018年同期6.417亿港元)[171] - 处置投资收回资金34.578亿港元,同比增长154%(2018年13.613亿港元)[171] - 保单账户储金收入23.665亿港元,去年同期无此项业务[171] - 保单账户提取支出7.6548亿港元,去年同期无此项业务[171] - 外币汇率变动产生正影响1.069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负影响2.347百万港元改善[171] 公司治理与股权结构 - 公司员工数量从609名增加至621名,增长率为1.97%[103] - 公司未宣派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103] - 董事长虞锋通过Jade Passion Limited持有公司41.66%股份,共计1,342,976,000股[124] - 董事李婷持有公司0.58%股份,共计18,550,000股[124] - 虞锋通过云锋金融控股有限公司持有Key Imagination Limited 91%股权[126] - 执行董事黄鑫通过Perfect Merit Limited持有Key Imagination Limited 9%股权[126] - 2016年股份奖励计划可发行或购买的最高股份数目为322,332,639股,占公司已发行股份10%[128] - 2014年股份奖励计划累计授出9,330,239股,占2014年采纳日期已发行股份约2.09%[128] - 2014年股份奖励计划授出股份占报告日期总发行股份约0.29%[128] - 2016年股份奖励计划累计授出43,040,000股[129] - 2014年与2016年股份奖励计划合计授出股份占2016年采纳日期已发行股份约2.18%[129] - 2014年与2016年股份奖励计划合计授出股份占报告日期总发行股份约1.62%[129] - 截至2019年6月30日,信托人持有2016年股份奖励计划15,395,000股[129] - 虞锋先生通过控股公司持有1,342,976,000股,占总股本41.66%[135] - Massachusetts Mutual Life Insurance Company持有800,000,000股,占总股本24.82%[135] - 连轶女士持有167,872,000股,占总股本5.21%[135] - 公司主席虞锋通过Jade Passion持有1,342,976,000股股份权益,占Jade Passion已发行股本73.21%[139] - 云锋金融控股持有Key Imagination已发行股本91%,虞锋持有云锋金融控股70.15%[139] - Massachusetts Mutual Life Insurance Company通过全资控股公司持有800,000,000股股份[139] - 连轶女士通过Violet Passion Holdings Limited持有167,872,000股股份权益[139] - 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内公司未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138][140] - 公司审计委员会由朱宗宇、齐大庆和肖风组成,已审阅中期财务报告[144][146] - 公司偏离企业管治守则A.4.1条,非执行董事无指定任期但受轮值卸任机制约束[142] - 所有董事确认在报告期内遵守证券交易行为守则标准[143][145] - 自2018年年报后无董事资料变动需披露[147] - 中期财务报告经审阅符合香港会计准则第34号要求[148][150] 资金用途与募投项目 - 股份认购所得款项总额为36.78亿港元,其中未使用金额为2.124亿港元[107] - 设立新分行及IT基础设施项目未使用金额为5500万港元[107] - 私人财富管理平台项目未使用金额为8000万港元[107] - 金融服务生态系统发展项目未使用金额为7740万港元[107] - 原定用于设立新分支机构的5500万港元将调整用于IT基础设施升级[108][109] - 公司预计所有未使用款项将于2020年底前完全耗尽[108][109] 会计政策与准则变更 - 公司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简明综合中期财务报表根据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规则及《香港会计准则》第34号编制[175] - 财务报表计量基准主要为历史成本 但部分债务和权益证券及衍生金融工具按公允价值列账[175] - 财务报表以港元列示 数值精确至千港元[175] - 管理层需运用大量判断和估计确定合并范围 评估其他权益产生的可变回报[180][182] - 根据《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 金融工具分类取决于合同现金流特征及业务模式[183] - 不符合SPPI标准的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183] - 集团对第二和第三层级金融工具选用适当估值技术[183] - 集团自2019年1月1日起首次采纳《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租赁[183] - 若干其他新准则自2019年1月1日起生效 但对财务报表无重大影响[183] - 会计政策变更预计将反映在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综合财务报表中[183] - 公司于2019年1月1日确认新增使用权资产账面价值为296,540千港元[187][189] - 公司于2019年6月30日使用权资产账面价值减少至247,982千港元[187][189] - 公司采用《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对租赁合同进行会计处理[184] - 公司选择不确认低价值资产(如IT设备)租赁的使用权资产和租赁负债[186] - 公司作为承租人租赁多项资产包括物业和IT设备[186] - 公司对物业租赁选择不拆分非租赁部分作为单一租赁处理[184] - 公司采用追溯调整法应用新租赁准则[184] - 公司租赁负债在财务状况表中列示为融资租赁负债[189] - 公司使用权资产列示在"物业及设备"科目中[187] - 公司对2019年1月1日后订立或修订的合同应用新租赁定义[184] - 集团确认了使用权资产和租赁负债,初始计量基于成本及未来租赁付款现值[191] - 租赁负债后续按增量借款利率进行折现计量,集团通常采用该利率作为折现率[191] - 过渡至HKFRS 16后确认额外使用权资产296.54百万港元及租赁负债308.301百万港元[197] - 过渡调整导致累计亏损增加6.58百万港元,非控股权益减少4.387百万港元[197] - 预付款项重新分类减少1.643百万港元,其他负债终止确认减少2.437百万港元[197]
云锋金融(00376) - 2018 - 年度财报
2019-04-26 08:52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 - 公司2018年整体收入10.2亿港元,较上年增长27.3倍,其中净投资收入3.363亿港元增长30.8倍[36][38] - 保险业务贡献收入8.785亿港元,包含净投资收入2.331亿港元[36][38] - 非保险业务收入1.405亿港元增长4.8倍,净投资收益1.032亿港元增长8.7倍[36][38] - 剔除收购及一次性调整后,股东应占净亏损1.748亿港元,较上年2.753亿港元减少1.005亿港元(36%)[37][38] - 包含收购影响后,股东应占净亏损2.044亿港元,较上年3.79亿港元减少1.747亿港元(46%)[37][38] - 主营业务收入7.91亿港元,其中保费及手续费收入7.61亿港元,其他金融服务收入3000万港元[36][38] - 保费及费用收入为7.617亿港元,2017年无相关数据[41] - 除税后亏损为1.542亿港元,较2017年3.793亿港元减少59.3%[41] - 拥有人应占亏损净额为2.044亿港元,较2017年3.79亿港元减少46.1%[41] - 每股基本损失为0.08港元,较2017年0.16港元减少50.0%[41] - 万通保险分部经营溢利为1.265亿港元,2017年无相关数据[44] - 经营亏损总额为4830万港元,较2017年2.753亿港元减少82.5%[44] - 税后利润飙升90%至11.81亿港元[73] - 经营溢利增长8%至7.42亿港元,反映核心业务稳健增长[84] - 企业融资咨询业务收入约1300万港元,同比增长18%[103]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 - 营业开支上升主因万通保险合并及员工股份奖励摊销费用[37][38] - 费用率从2017年的7.6%微升至2018年的7.7%[96] 保险业务表现 - 香港市场保费及费用收入总额为63.5亿港元,占总保费收入85%[60] - 澳门市场保费及费用收入总额为11.06亿港元,占总保费收入15%[60] - 独家代理渠道保费收入达49.63亿港元,同比增长7.2%(2017年:46.28亿港元)[61] - 经纪和非独家代理渠道保费收入为19.14亿港元,较上年17.76亿港元增长14.2%[61] - 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渠道保费收入5.79亿港元,同比增长18.4%(2017年:4.89亿港元)[61] - 续期定期保费收入59.15亿港元,同比增长13.5%(2017年:52.11亿港元)[62] - 首年定期保费收入10.58亿港元,同比下降10.2%(2017年:11.78亿港元)[62] - 整付保费收入4.79亿港元,较上年4亿港元增长19.8%[62] - 总保费及费用收入(TPI)达74.56亿港元,同比增长9.8%(2017年:67.93亿港元)[57][61] - 按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确认的保费收入为42.62亿港元,较上年38.45亿港元增长10.8%[57] - 保险业务内含价值达151.31亿港元,同比增长25%[66][67] - 经调整净值(ANW)为58.25亿港元,同比增长82%[66] - 有效业务价值(VIF)为93.06亿港元,同比增长5%[66] - 保费及费用收入净额达36.68亿港元,同比增长12%[73] - 净投资及其他收入暴跌71%至9.37亿港元[73][74] - 净保户给付大幅减少67%至11.02亿港元[73][76] - 未来保单持有人给付变动增长18%至12.73亿港元[73][78] - 内含价值预期收益2018年达10.96亿港元[159] - 投资回报差异导致2018年内含价值减少1.95亿港元[159] - 其他业务和注资的经调整净值变化贡献21.56亿港元[159] - 万通保险内含价值基本假设下扣除资本成本后的有效业务价值为93.06亿港元,新业务价值为5.08亿港元[180] 证券及经纪业务表现 - 经纪业务交易总额较2017年增长逾两倍[15][17] - 经纪业务总体营收较2017年增长两倍[15][17] - 港股交易量在港交所排名上升超过100位[15][17] - 证券业务托管资产净值较2017年增长近一倍[16][17] - 有鱼股票应用在2018年完成15次版本更新[15][17] - 经纪业务交易总值从去年增长2.72倍至57.33亿港元[100] 资产管理及投资业务表现 - 公司资产管理业务在2018年完成三只私募股权基金"Majik"系列产品的全部募资[12] - 公司2018年大幅削减权益类资产投资并将大部分投资配置于现金及低风险资产类别[12] - 公司开发以中国大中型银行贷款为基础资产的"有鱼票据"产品系列[12] - 公司发行以新股为投资标的的基金产品捕捉香港资本市场投资机会[12] - 三支锦鲤系列私募基金于2018年完成全部募资[13] - 公司自营投资在2018年底将大部分资产配置于现金及低风险类别[13] - 线下基金产品总资本承诺金额达2.08亿美元[108] - 有鱼票据系列产品累计发行规模达2.9亿美元[108] - 投资资产从2017年的401.77亿港元增至2018年的433.54亿港元,增长7.9%[87] - 债务证券投资从2017年的241.97亿港元增至2018年的276.79亿港元,增长14.4%[90] - 现金和存款从2017年的17.79亿港元大幅增至2018年的45.95亿港元,增长158.3%[90] - 2018年90%的债务证券获得标普BBB或以上评级,高于2017年的87%[90] - 投资收入总额从2017年的12.48亿港元增至2018年的15.11亿港元,增长21.1%[92] 企业融资及咨询服务表现 - 企业融资团队为19家企业客户提供咨询服务[19][21] - 完成27个财务顾问项目[103] 地区市场表现 - 粵港澳大灣區人口约7000万人,经济总量约10万亿元人民币[28][29] - 粤港澳大湾区总人口约7000万人,经济总量约10万亿元人民币[114] 收购及资本活动 - 公司于2018年11月16日完成收购万通保险国际有限公司YF Life[9] - 公司完成收购万通保险60%已发行股本,对价总额79.26亿港元,其中52.64亿港元以发行8亿股新股(每股6.58港元)支付,占扩大后股本24.8%[31][34] - 公司支付现金对价部分为79.26亿港元减52.64亿港元股权对价[31][34] - 股东注资20亿港元推动经调整净值增长[68] 财务健康状况及资本结构 - 资产总额为630.334亿港元,较2017年52.03亿港元增长11.1倍[42] - 权益总额为153.297亿港元,较2017年41.393亿港元增长2.7倍[42] - 拥有人权益为92.208亿港元,较2017年41.393亿港元增长1.2倍[42] - 拥有人每股权益为2.86港元,较2017年1.71港元增长67.3%[42] - 总资产从2017年的507.15亿港元增长至2018年的584.94亿港元,增幅为15.3%[87] - 可用资本总额从2017年的35.56亿港元增至2018年的55.74亿港元,增长56.7%[100] - 偿付能力比率从2017年的219%提升至2018年的305%,增加86个基点[100]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54.435亿港元(2017年:37.627亿港元)[115] - 未偿还银行借贷为11.982亿港元[115] - 资产负债比率为7.25%(2017年:最低值)[115] - 原定期限超过3个月的银行存款及现金等价物合计54.435亿港元[115] - 银行融资保证金为30万港元,相比2017年3000万港元下降99%[128] - 业绩挂钩票据抵押品为零,相比2017年7810万港元减少100%[128] - 澳门金融管理局抵押投资金额为37.6亿港元[128] - 澳门金融管理局抵押定期存款金额为2.5925亿港元[128] - 公司无重大或然负债[129] - 公司无重大附属公司及联营公司收购出售事项[127] 人力资源及组织扩张 - 公司员工总数增加至609名,相比2017年240名增长153.8%[129] - 香港员工数量增至441名,相比2017年96名增长359.4%[129] - 澳门员工数量为18名,2017年为零[129] - 中国大陆员工数量为150名,相比2017年142名增长5.6%[129] 资金运用及投资计划 - 新分行及IT基础设施与专业人员招聘使用资金3.332亿港元,截至2018年末未使用资金9660万港元[135] - 私人财富管理平台使用资金5990万港元,截至2018年末资金已全部使用完毕[135] - 金融服务生态系统发展使用资金1.79亿港元,截至2018年末未使用资金1.071亿港元[135] - 自有资金管理使用资金1.35亿港元,截至2018年末未使用资金8450万港元[135] - 股份认购所得款项总额36.78亿港元,截至2018年末未使用资金2.882亿港元[135] - 互联网产品及技术开发人员招聘主要用于支持零售经纪业务扩展[136] - 资产及财富管理专业人员招聘主要用于私人财富管理平台建设[136] - 市场推广及网上销售平台建设主要用于金融服务生态系统发展[136] - 自有资金管理包含为金融产品融资、证券经纪业务支持及收购万通保险[136] 内含价值及精算假设 - 公司内含价值从2017年121.71亿港元增长至2018年151.31亿港元,增幅24.3%[156] - 经调整净值从2017年32.08亿港元大幅增至2018年58.25亿港元,增长81.6%[156] - 有效业务价值(扣除资本成本前)从2017年105.05亿港元增至2018年111.26亿港元,增长5.9%[156] - 资本成本从2017年16.42亿港元增至2018年18.20亿港元,增长10.8%[156] - 新业务价值从2017年4.94亿港元增至2018年5.08亿港元,增长2.8%[158] - 扣除资本成本前的新业务价值2018年为6.18亿港元,2017年为6.14亿港元[158] - 新业务资本成本从2017年1.20亿港元降至2018年1.10亿港元,降幅8.3%[158] - 风险贴现率设定为9%作为2018年和2017年有效业务及新业务的基础情景假设[163][166] - 未来通胀率假设为每年2%[175] - 税率假设为保费收入净额的0.825%[175] - 资本要求按最低偿付能力的150%计算[175] - 新增资产收益变化±100个基点进行敏感性测试[176] - 风险贴现率变化±50个基点进行敏感性测试[176] - 退保率和失效保费率变化±10%进行敏感性测试[176] - 死亡率和发病率及损失率变化±10%进行敏感性测试[176] - 死亡率假设基于经调整的HKA93死亡率表并区分吸烟者与非吸烟者调整因子[170][173] - 有效业务价值变动包含实际投资回报与预期回报差异的影响[161][164] - 新增资产收益年增100基点时有效业务价值增至101.81亿港元(+9.4%),新业务价值增至5.92亿港元(+16.5%)[180] - 新增资产收益年减100基点时有效业务价值降至76.09亿港元(-18.2%),新业务价值降至4.28亿港元(-15.7%)[180] - 风险贴现率增加50基点时有效业务价值降至86.39亿港元(-7.2%),新业务价值降至4.57亿港元(-10.0%)[180] - 退保率和失效保费率增加10%时有效业务价值增至100.49亿港元(+8.0%),新业务价值增至5.66亿港元(+11.4%)[180] - 退保率和失效保费率减少10%时有效业务价值降至92.13亿港元(-1.0%),新业务价值降至5.04亿港元(-0.8%)[180] - 死亡率和发病率增加10%时有效业务价值降至94.09亿港元(+1.1%),新业务价值降至5.12亿港元(+0.8%)[180] - 死亡率和发病率减少10%时有效业务价值降至84.00亿港元(-9.8%),新业务价值降至4.52亿港元(-11.0%)[180] - 获取和维护费用增加10%时有效业务价值增至102.23亿港元(+9.8%),新业务价值增至5.65亿港元(+11.2%)[180] - 获取和维护费用减少10%时有效业务价值降至91.75亿港元(-1.4%),新业务价值降至4.76亿港元(-6.3%)[180] - 独立精算师确认内含价值计算方法符合香港上市公司行业惯例及市场信息[143] 董事会及管理层信息 - 海欧女士39岁2015年11月获委任非执行董事专精金融服务投资[189][192] - Gareth Ross先生43岁2018年11月16日获委任非执行董事现任MMLIC数字及客户体验主管[190][192] - 林利军先生45岁2015年11月获任独立非执行董事兼薪酬委员会主席[194][197] - 林利军为汇添富基金创始人2004年4月创立该资产管理公司[194][197] - 齐大庆先生54岁2016年2月获任独立非执行董事现任长江商学院教授[196][197] - 齐大庆获密歇根州立大学会计学博士1996年毕业[199] - 林利军持有复旦大学经济学学士1994年及硕士1997年学位[195][197] - 林利军2003年获哈佛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195][197] - Ross先生2004年获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MBA及国际研究双硕士[191][192] - 海欧女士为英国精算师协会寿险委员会及教育委员会理事代表[189][192] - 齐先生于2018年5月2日获委任为海底捞国际控股有限公司(股份代号:06862)独立非执行董事[200] - 齐先生现任搜狐网络有限公司(股份代号:SOHU)及陌陌科技公司(股份代号:MOMO)独立董事[200] - 齐先生现任贝森金融集团有限公司(股份代号:00888)独立非执行董事[200] - 齐先生现任中视金桥国际传媒控股有限公司(股份代号:00623)独立非执行董事[200] - 齐先生现任巨涛海洋石油服务有限公司(股份代号:03303)独立非执行董事[200] - 齐先生曾于2008年1月18日至2018年1月1日担任宏华集团有限公司(股份代号:00196)独立非执行董事[200] - 齐先生曾于2016年1月29日至2016年9月20日担任大连万达商业地产股份有限公司(股份代号:03699)独立非执行董事[200] - 齐先生曾任分众传媒控股有限公司(股份代号:FMCN)和高德软件有限公司(股份代号:AMAP)独立董事[200] - 齐先生曾任博纳影业集团有限公司及爱康国宾健康体检管理集团有限公司独立董事[200] - 齐先生曾任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深圳股份代号:000002和联交所股份代号:02202)独立董事[200]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份代号为376[1][7] - 公司年度报告可通过网站www.yff.com获取[2][7] - 公司注册及主要办事处位于香港交易广场一座3201-3204室[7] - 公司核数师为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6] - 公司主要往来银行包括交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亚洲)、中国银行(香港)等[6] 新业务及战略举措 - 保险经纪团队于2018年下半年正式投入服务并开始产生收入[20][21] - 研究策略部推出每周市场回顾并参与客户策略会议[23] - 公司设立金融科技部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解决方案独立性[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