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集团(00373)

搜索文档
联合集团(00373) - 2020 - 中期财报

2020-09-15 08:39
收入和利润(同比变化)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总收入为24.71亿港元,较去年同期26.32亿港元下降6.1%[8] - 利息收入为3.74亿港元,较去年同期4.55亿港元下降17.8%[8] - 其他收入为17.4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22.5百万港元下降22.7%[8] - 除税前溢利为7.78亿港元,较去年同期23.32亿港元大幅下降66.7%[8] - 本期间溢利为6.84亿港元,较去年同期21.81亿港元下降68.6%[8] - 本公司股东应占溢利为1.77亿港元,较去年同期11.78亿港元下降85.0%[8] - 非控股权溢利为5.07亿港元,较去年同期10.03亿港元下降49.5%[8] - 每股基本盈利为1.01港元,较去年同期6.70港元下降84.9%[8] - 每股摊薄盈利为1.00港元,较去年同期6.70港元下降85.1%[8] - 本期间溢利为6.84亿港元,相比去年同期21.81亿港元下降68.6%[11] - 除税前溢利为23.321亿港元,税后溢利为21.811亿港元[38] - 每股基本盈利为1.771亿港元,同比下降85.0%[74] 成本和费用(同比变化) - 金融工具减值亏损净额为5.14亿港元,较去年同期4.56亿港元增加12.7%[8] - 融资成本为2.405亿港元[38] - 融资成本总额同比增加15.5%至4.387亿港元[64] - 无形资产摊销 - 电脑软件为90万港元,同比增长11.1%[66] - 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3640万港元,同比下降30.2%[66] - 使用权资产折旧为6990万港元,同比增长37.3%[66] - 联营公司权益减值损失为320万港元,而2019年为减值损失拨回30万港元[66][67] - 已付利息2.34亿港元,同比减少54.3%[21] - 香港利得税支出为1.054亿港元,同比下降24.0%[69] - 中国及其他司法管辖区税项支出为4160万港元,同比下降22.1%[69] 各业务线表现 - 物业发展及投资分部收入11.27亿港元,占总收入4.6%[34] - 消费金融分部收入162.37亿港元,占总收入66.2%[34] - 物业发展及投资分部收入为1.37亿港元,物业管理及护老服务收入为1.706亿港元[38] - 酒店业务收入为76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3290万港元下降76.9%[44][47] - 管理服务收入为1.274亿港元,较去年同期1.498亿港元下降14.9%[44][47] - 来自客户合约总收入为2.23亿港元,较去年同期3.178亿港元下降29.8%[44][47] - 消费金融业务总贷款规模同比下降5%,净减值损失同比增加18%[51] - 专业金融业务总贷款余额同比下降36%,净减值损失同比增加43%[52] - 消费金融分部贷款总额同比减少5%[54] - 消费金融分部减值亏损净额同比增加18%[54] - 专业融资分部贷款总额结余同比减少36%[55] - 专业融资分部减值亏损净额同比增加43%[55] - 投资管理分部金融资产及负债收益净额和利息收入同比减少17%[58] - 投资物业组合公平价值净减少1.147亿港元(2019年同期为净增加17.89亿港元)[58] 各地区表现 - 公司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总收入为24.537亿港元,其中香港市场贡献20.983亿港元,中国内地市场贡献3.523亿港元[43] - 香港投资物业公平价值从2019年末的94.392亿港元微降至92.353亿港元,减少2.039亿港元(约2.2%)[80] - 中国投资物业公平价值从2019年末的4450万港元降至4270万港元,减少180万港元(约4.0%)[80] - 美国投资物业公平价值从2019年末的2.737亿港元微降至2.724亿港元,减少130万港元(约0.5%)[80] - 英国投资物业公平价值从2019年末的2.153亿港元降至1.911亿港元,减少2420万港元(约11.2%)[80] 资产和贷款变化 - 投资物业价值从99.73亿港元下降至97.42亿港元,减少2.3%[14] - 消费金融客户贷款及垫款从76.43亿港元下降至67.36亿港元,减少11.9%[14] - 按揭贷款从12.71亿港元下降至9.03亿港元,减少29.0%[14] - 联营公司权益投资从137.39亿港元下降至132.19亿港元,减少3.8%[14] - 合营公司权益投资从37.54亿港元下降至36.86亿港元,减少1.8%[14] - 通过损益账按公平价值处理之金融资产从80.20亿港元增加至82.53亿港元,增长2.9%[14] - 消费金融客户贷款及垫款减少3.94亿港元[21] - 按揭贷款减少4.73亿港元[21] - 有期贷款减少5.39亿港元[21] - 透过损益账按公平价值处理的金融资产增加11.14亿港元[21] - 消费金融客户贷款总额从104.135亿港元减少至94.398亿港元,下降9.4%[161] - 消费金融贷款减值拨备从7.078亿港元略降至6.83亿港元[161] - 按揭贷款总额从36.269亿港元下降至31.341亿港元,减少13.6%[166] - 按揭贷款减值拨备从2170万港元增加至4580万港元,增幅111.1%[166] - 有期贷款总额从32.614亿港元减少至27.23亿港元,下降16.5%[170] - 有期贷款减值拨备从3.645亿港元增加至4.565亿港元,增幅25.2%[170] - 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总额从6.115亿港元减少至5.179亿港元,下降15.3%[174] - 预付款项从1.082亿港元减少至7480万港元,下降30.9%[174] - 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按摊销成本列账从2019年末的503.3百万港元降至2020年中的443.1百万港元,降幅12.0%[179] 现金流和融资活动 - 经营业务产生现金净额21.56亿港元,同比增长163.1%[21] - 投资业务产生现金净额5.98亿港元,同比增长209.7%[21] - 来自联营公司的股息收入2.43亿港元[21] - 融资活动产生现金净额13.279亿港元,相比去年同期使用的现金净额8.966亿港元有显著改善[23] - 新筹集银行及其他借贷125.313亿港元,同比减少17.0%(去年同期151.03亿港元)[23] - 偿还银行及其他借贷97.195亿港元,同比减少33.1%(去年同期145.287亿港元)[23]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期末余额109.494亿港元,较期初69.316亿港元增长58.0%[23]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40.823亿港元,较去年同期1.162亿港元大幅增长3413.0%[23] - 分派非控股权益股息6.137亿港元,同比基本持平(去年同期6.2亿港元)[23] - 偿还票据/票据3.514亿港元,同比减少44.8%(去年同期6.361亿港元)[23] - 回购协议下出售的金融资产增加6.76亿港元[21] - 回购协议下出售之金融资产从3.86亿港元增至10.62亿港元,增长175.1%[16] 负债和权益变化 - 公司总资产减流动负债从2019年末592.97亿港元下降至2020年中565.57亿港元,减少4.6%[16] - 流动负债从2019年末95.46亿港元大幅增加至2020年中143.13亿港元,增长49.9%[16] - 银行及其他借贷一年内到期部分从66.95亿港元增至94.70亿港元,增长41.5%[16] - 应付票据从5.66亿港元激增至20.80亿港元,增长267.3%[16] - 非流动负债中的应付票据从76.35亿港元减少至57.40亿港元,下降24.8%[16] - 本公司股东应占权益从281.06亿港元下降至276.39亿港元,减少1.7%[16] - 非控股权益从206.84亿港元微降至203.40亿港元,减少1.7%[16] - 累计溢利从235.69亿港元增至247.06亿港元,增长4.8%[17] - 总权益从487.90亿港元略降至479.80亿港元,减少1.7%[16] - 公司总权益为487.9亿港元,期内减少4.21亿港元[19] - 银行及其他借贷总额从2019年末的9,327.4百万港元增至2020年中的12,091.4百万港元,增幅29.6%[187] - 银行贷款从2019年末的9,265.3百万港元增至2020年中的12,029.3百万港元,增幅29.8%[187] - 有抵押银行贷款从2019年末的1,597.8百万港元增至2020年中的3,467.0百万港元,增幅117.0%[187] - 一年内到期的银行及其他借贷从2019年末的6,695.2百万港元增至2020年中的9,470.1百万港元,增幅41.5%[187] - 应付款项总额从2019年末的477.4百万港元增至2020年中的585.3百万港元,增幅22.6%[182] - 少于31日的应付款项从2019年末的130.8百万港元增至2020年中的164.2百万港元,增幅25.5%[182] - 租赁负债总额从2019年末213.6百万港元降至2020年中164.7百万港元,减少22.9%[198] - 一年内到期租赁负债从136.5百万港元降至111.3百万港元,减少18.5%[198] - 非流动租赁负债从77.1百万港元降至53.4百万港元,减少30.7%[198] - 两年内到期租赁负债从52.6百万港元降至40.6百万港元[198] - 两年至五年内到期租赁负债从24.5百万港元降至12.8百万港元,减少47.8%[198] - 公司股本保持稳定为175,754,118股,金额2,221.7百万港元[200] 金融工具公允价值 - 公司按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总额为357.6百万港元,其中第一级157.2百万港元、第二级165.2百万港元、第三级35.2百万港元[95] - 公司非流动金融资产为286.1百万港元,流动金融资产为71.5百万港元[95] - 透过损益账按公允价值处理的金融资产总额达14,198.1百万港元,其中第三级资产占比最高达9,634.0百万港元[98] - 公司持有上市永续证券82.2百万港元,其中第二级70.2百万港元、第三级12.0百万港元[98] - 非上市海外投资基金规模达6,694.1百万港元,全部列为第三级金融资产[98] - 公司金融负债总额614.3百万港元,其中借股安排项下上市股本证券淡仓550.4百万港元[101]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公司透过其他全面收益处理的金融资产总额为371.5百万港元[102] - 香港上市股本证券从2019年末118.1百万港元降至2020年6月30日103.2百万港元[95][102] - 香港以外地区上市债务证券从2019年末112.5百万港元增至2020年6月117.8百万港元[95][102] - 非上市海外股本证券保持稳定,均为8.5百万港元[95][102] - 按公平价值处理的金融资产总额为131.716亿港元,其中第一级资产26.975亿港元,第二级资产14.01亿港元,第三级资产90.731亿港元[105] - 第三级金融资产中非上市海外投资基金的公平价值最高,达62.927亿港元[105] - 香港上市股本证券的公平价值为8.441亿港元,全部属于第一级资产[105] - 香港以外地区上市股本及债务证券公平价值为18.603亿港元,其中第一级占18.502亿港元,第二级占0.101亿港元[105] - 债券类资产公平价值为9.848亿港元,全部属于第二级资产[105] - 非上市公司发行的非上市可转换优先股及普通股公平价值为1.103亿港元,属于第二级资产[105] - 按公平价值处理的金融负债总额为7.158亿港元,其中第一级占6.713亿港元,第二级占0.263亿港元,第三级占0.182亿港元[108] - 借股安排项下的上市股本证券淡仓公平价值为6.679亿港元,全部属于第一级资产[108] - 第二级金融资产的估值基于可观察市场数据,包括定价服务报价和类似条款工具参考收益率[113] - 第三级金融资产估值主要使用不可观察数据范围,由外部估值师或内部估值方法确定[114] - 第三级金融资产中非上市联营公司股份认沽权公平价值为14.22亿港元,输入参数包括预计波幅12.5%、权益增长率0.1%、权益价值估值9.18亿港元及贴现率17.3%[120] - 非上市优先股公平价值为5350万港元,采用权益分配法估值,预计波幅参数为30.1%[120] - 非上市可转换优先股公平价值为2380万港元,采用资产净值法估值[120] - 非上市公司股份公平价值为1610万港元,采用市场法估值,价格销售比率参数为2.0[120] - 另一非上市公司股份公平价值为6960万港元,采用资产净值法估值[123] - 非上市可转换债券公平价值为2130万港元,采用二项式模型估值,输入参数包括无风险利率0.2%、预计波幅45.7%及贴现率16.2%[123] - 非上市股本证券-基金公平价值为4890万港元,采用布莱克-舒尔斯模型估值,输入参数包括现有组合价值25.2-11,785.3百万美元、波幅14.56-94.80%、相关系数-0.20-1及贴现率0.25%[123] - 其他基金类资产公平价值为1.868亿港元,采用资产净值法估值[123] - 股本挂钩票据公平价值为490万港元,采用蒙特卡洛模拟模型估值,输入参数包括权益增长率-0.1-0%、波幅4.08-18.44%及贴现率0.14-0.15%[120] - 所有第三级金融资产估值均包含敏感度分析,详细说明各参数变动对公平价值的影响方向[120][123] - 非上市股本證券附屬參與公平價值為60.4百萬港元,無風險利率0.24%,隱含信用利差19.41%,實際利率19.65%,違約概率26.59%[129] - 含股份認沽權非上市海外股本證券公平價值775.0百萬港元,預計波幅13.8%,恢復率38.13%,無風險利率0.1%,權益增長率-1.8%,權益價值估值370百萬港元[129] - 非上市海外債務證券連可贖回優先股及普通股公平價值189.2百萬港元,企業價值對EBITDA比率7.9倍[134] - 非上市海外投資基金採用資產淨值法估值達5,347.9百萬港元[134] - 另一非上市海外投資基金應用缺乏市場流動性折讓15.1%-16.4%,公平價值1,346.2百萬港元[134] - 股本掛鉤票據公平價值20.5百萬港元,權益增長率區間-0.07%至0.03%,波幅區間2.08%-7.76%,貼現率1.43%[141] - 聯營公司非上市股份認沽權公平價值1,387.0百萬港元,預計波幅12.3%,權益增長率0.1%,權益價值估值976百萬港元,貼現率17.5%[141] - 非上市公司發行非上市優先股公平價值54.5百萬港元,預計波幅21.4%[141] - 非上市股本证券-基金公平价值为41.7百万港元,其投资组合价值范围为24.6至9,972.6百万美元,波动率输入值为12.30%至49.51%[146] - 非上市股本证券-财属参与公平价值为54.1百万港元,使用贴现现金流模型,隐含信用利差为14.59%,违约概率为39.42%[146] - 含认沽权的非上市海外股本证券公平价值为778.7百万港元,使用市场
联合集团(00373) - 2019 - 年度财报

2020-04-27 09: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二零一九年收入为5278.7百万港元,相比二零一八年5083.0百万港元增长3.8%[6] - 公司收入为5278.7百万港元,较2018年5083.0百万港元增长3.8%[13][15] - 二零一九年公司股东应占溢利为2530.7百万港元,相比二零一八年1698.3百万港元增长49.0%[6] - 公司股东应占年度溢利为2530.7百万港元,较2018年1698.3百万港元增长49.0%[13][15] - 二零一九年每股基本盈利为14.40港元,相比二零一八年9.66港元增长49.1%[6] - 新鸿基股东应占溢利为2085.2百万港元,较2018年1183.8百万港元增长76%[24] - 联合地产股东应占溢利2880.3百万港元,较2018年2343.4百万港元增长23%[27] - 天安股东应占溢利1345.9百万港元,较2018年1251.2百万港元增长8%[29] - 公司应占天安本年度溢利655.0百万港元[61] - 天安股东应占溢利为1345.9百万港元[61] - 出售禹铭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获得收益388.6百万港元[15] - 禹铭出售收益388.6百万港元[29] - 新鸿基投资管理分部税前贡献1083.2百万港元,较2018年83.2百万港元增长1202%[24] - 集团物业组合价值净增加112.1百万港元,较2018年756.5百万港元下降85%[27] - 合营公司Allied Kajima Limited溢利减少72.5%[27] - 香港投资物业公允价值变动产生1.226亿港元收益[187] - 投资物业公平价值增加净额为1.344亿港元计入综合损益表[148] -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计入综合损益表,影响年度盈利[187] - 新鸿基金融集团权益确认减值亏损135.9百万港元[191]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总雇员成本1092.7百万港元,较2018年1122.7百万港元减少3%[31] - 公司支付外聘核數師酬金總額為970萬港元,其中核數服務720萬港元,稅項服務30萬港元,其他專業服務220萬港元[103][104] 股息和分派 - 二零一九年第二次中期股息为每股2.35港元,与二零一八年持平[7] - 二零一九年全年股息总额为每股2.5港元,与二零一八年持平[7] - 公司自天安收取股息146.7百万港元[61] - 二零一九年第二次中期股息每股2.35港元,全年股息总额为每股2.5港元[147] - 股息政策要求董事會綜合考慮營運業績、累計盈利、流動資金狀況及外部經濟環境等因素後決策[107] - 公司自2018年11月30日起實施股息政策,旨在為股東提供合理可持續回報[107] 业务线表现 - 公司通过联合地产持有新鸿基62.39%股权,新鸿基持有亚洲联合财务62.74%股权[12] - 公司持有新工投资74.98%权益,从事上市及非上市证券投资[12] - 公司通过Allied Services Hong Kong Limited经营物业管理及护老服务[12] - 消费金融贷款结余总额达111亿港元,较2018年增长7%[25] - 亚洲联合财务2019年49%的新贷款账户通过电子渠道申请[117] - 亚洲联合财务2016年实现电子结单替代纸质结单[117] - 公司已取得持牌基金管理平台监管批准[58] - 按揭贷款业务稳定及投资业务取得进展使策略风险水平下降[39] - 亚洲联合财务业务在竞争激烈市场中持续增长[39] - 投资组合流动性因收到分派而增加[46] - 中国融资业务信贷风险在年内改善[43] - 香港市场因社会运动出现新风险[43] - 公司聘用67名外判债务追收代理[135] - 债务追收相关投诉占客户总数不足0.01%[135] - 公司客户总数约214000名[137] - 香港及内地业务占客户大多数[137] - 五大客户销售额占比低于总营业额的30%[178] - 五大供应商采购额占比低于总采购额的30%[178] - 消费金融客户贷款及垫款为10413.5百万港元,减值拨备为707.8百万港元[193] - 按揭贷款为3626.9百万港元,减值拨备为21.7百万港元[193] - 有期贷款为2896.9百万港元,减值拨备为364.5百万港元[193] - 消费金融客户贷款及垫款减值拨备707.8百万港元,贷款总额10,413.5百万港元[194] - 按揭贷款减值拨备21.7百万港元,贷款总额3,626.9百万港元[194] - 有期贷款减值拨备364.5百万港元,贷款总额2,896.9百万港元[194] - 公司使用拨备矩阵对消费金融客户贷款及垫款和按揭贷款进行分类[197] - 预期信贷亏损模型采用违约概率、违约损失率和前瞻性信息作为输入假设[197] - 公司定期审查减值金额的估计方法和假设以减少估计与实际亏损差异[197] - 第三阶段信贷减值金融资产评估基于公司历史信贷亏损经验并调整特定因素[197] - 减值评估考虑未来现金流时间、担保和客户抵押品价值[197] - 对第三阶段贷款抽样检查抵押品价值文件和管理层关键估计[199] - 贷款减值披露详见综合财务报表附注28、29、31和45[199] 财务健康状况 - 现金及银行结余为7032.9百万港元,较2018年6002.6百万港元增长17.2%[16] - 流动比率为2.76倍,较2018年2.42倍有所改善[16] - 资本负债比率为37.3%,较2018年41.8%下降4.5个百分点[13][16] - 银行及其他借贷以及应付票据合计为17528.9百万港元[16][18] - 回购4.75%美元票据112百万美元和4.65%美元票据105百万美元[15] - 新发行350百万美元5.75%美元中期票据[15] - 已发行4.75%计息的2021年到期担保票据2.49768亿美元[149] - 已发行4.65%计息的2022年到期担保票据4.45186亿美元[149] - 回购并注销2021年票据本金1.11871亿美元[149] - 回购并注销2022年票据本金1.04814亿美元[149] - 新发行5.75%计息的2024年到期担保票据3.5亿美元[149] - 根据商业票据计划发行4.27亿港元商业票据[149] 投资和资产 - 公司持有联合地产74.99%股权,联合地产持有天安中国投资及亚证地产[12] - 对亚太资源持股比例从35.78%增至37.56%[21] - 公司持有天安48.86%权益,投资成本为3027.8百万港元[59] - 天安投资账面值为11206.9百万港元,占公司总资产16.3%[59] - 天安投资市值为2544.4百万港元,占公司总资产3.7%[59] - 公司持有天安733,269,096股股份[59] - 于天安公司权益的账面净值为11206.9百万港元[191] - 于新鸿基金融集团权益的账面净值为976.0百万港元[191] - 投资物业于2019年12月31日重估价值为99.727亿港元[148] - 香港投资物业于2019年12月31日账面值为9439.2百万港元,公平价值变动为122.6百万港元[188] - 约95%香港投资物业为住宅物业、车位、商业物业及货仓[188] - 投资物业估值涉及关键输入数据包括年期收益率、复归收益率及复归租金[188] - 独立估值师对香港物业估值占比达95%,涵盖住宅、商业及仓储物业[187] - 投资物业公允价值评估依赖关键输入参数(如收益率、租金),涉及管理层判断[187] - 核数师对估值方法和关键输入参数执行敏感性分析[187]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中国及香港经济放缓对业务盈利能力造成不利影响[36] - 中美贸易战对中国消费金融贷款信贷质量造成影响[36] - 香港社会运动影响下半年商业活动[36] -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影响营商环境[36] - 利率波动收窄融资业务利息覆盖并减少盈利能力[38] - 公司预期2020年核心经常收入将受疫情影响[62] - 中国内地多间分行因隔离措施关闭导致业务中断[64] - 香港业务贷款偿还拖欠率开始上升且新增贷款放缓[64] - 本地房地产市场空置率将增加且租金率受影响[64] - 内地物业市场预计短期内疲软[64] - 投资管理业务受市场下挫影响[62] - 公司计划将更多业务转至线上并减少实体分行及总员工人数[64] - 香港2019年下半年经济已受社会运动影响[64] - 全球供应链严重中断对经济造成重大压力[62] - 跨境旅游限制导致全球旅游和消费者消费下跌[62] 公司治理和董事会 - 董事会由8名董事组成包括3名执行董事2名非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79] - 独立非执行董事占董事会人数比例至少为三分之一[82] - 年内举行5次董事会会议[82] - 李淑慧为行政总裁李成辉之胞妹且持有经济学士学位[72] - 白礼德持有法律荣誉学位并为联合地产及新鸿基独立非执行董事[72] - Alan Stephen Jones为特许会计师并任多家澳洲上市公司董事[72] - 杨丽琛持有法律及经济学士学位并为香港执业律师[73] - 李志刚于2018年7月退任集团财务总监后转任非执行董事[75] - 林锦荣自2019年7月起担任集团财务总监及联合地產财务总监[76] - 王大钧担任投资总监并为联合地產及新工投资执行董事[76] - 董事会成员包括3名执行董事、2名非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共8人[83] - 执行董事李成辉(行政总裁)出席董事会会议5/5次,薪酬委员会会议1/1次[83] - 非执行董事狄亚法(主席)出席董事会会议5/5次,薪酬委员会1/1次,审核委员会2/2次,股东大会1/1次[83] - 独立非执行董事白礼德和Alan Stephen Jones均出席董事会会议5/5次,薪酬委员会1/1次,审核委员会2/2次,股东大会1/1次[83] - 独立非执行董事杨丽琛出席董事会会议5/5次,薪酬委员会1/1次,审核委员会2/2次,股东大会1/1次[83] - 非执行董事(包括独立非执行董事)任期从2019年1月1日起再续两年[89] - 董事会会议至少提前14天通知,会议文件至少提前3天发送[84] - 董事可寻求独立专业意见,合理费用由公司承担[84] - 董事会负责制定和检讨企业治理政策及常规[90] - 董事会检阅公司在遵守法律及监管规定方面的政策及常规[90] - 提名委员会由4名成员组成包括非执行董事狄亚法先生担任主席及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92] - 2019年提名委员会未举行会议通过传阅文件方式处理事宜[93] - 提名委员会2019年工作包括检讨董事会架构人数组成及多元化[93] - 薪酬委员会由4名成员组成包括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及1名非执行董事[94] - 2019年薪酬委员会举行1次会议并通过传阅文件处理事宜[94] - 薪酬委员会2019年工作包括检讨董事薪酬政策及执行董事薪酬待遇[94] - 行政总裁住宿租赁协议月租金减少2000港元于2020年2月15日生效[94] - 审核委员会由4名非执行董事组成其中3名为独立非执行董事[95] - 审核委员会主席由具备专业资格的独立非执行董事Alan Stephen Jones担任[95] - 董事会认为审核委员会应就外聘核数师非核数服务提出建议而非执行政策[95] - 审核委员会每年至少举行两次会议,2019年已举行两次会议[96] - 审核委员会审阅并批准外聘核数师建议的审核范围及费用[96] - 审核委员会审阅截至2018年12月31日年度年终审核、2019年6月30日中期业绩审阅及2019年12月31日年度年终审核结果[96] - 审核委员会审阅并建议董事会批准2018年度、2019年中期及2019年度财务报告[96] - 执行委员会由两名执行董事组成,获授予集团业务的一般管理及控制权[97] - 公司秘书在2019年接受超过15小时相关专业培训[98] - 公司采纳标准守则规范董事及相关雇员进行证券交易[99] - 公司采纳香港公认会计原则和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编制2019年度综合财务报表[100] - 董事会通过审核委员会检讨会计、内部审计及财务汇报职能的资源、员工资历及培训预算是否足够[100] - 公司识别新风险包括香港社会动乱、中美贸易战及新型冠状病毒爆发[100] - 公司主要附屬公司均設有獨立風險管理及內部監控系統,並已就遵循企業管治守則提供保證[102] - 內部審計主管直接向董事會主席及審核委員會匯報,負責評估風險管理及內部監控系統有效性[102] - 內部審計報告經審核委員會及董事會審閱[102] - 公司於2019年5月24日舉行股東週年大會,各委員會主席出席回應股東查詢[105] - 股東特別大會召開門檻為持有總表決權至少5%的股東提出書面請求[105] - 核数师德勤确认财务报表符合香港财务报告准则[182][184] - 持续关连交易经独立董事及核数师审查确认符合商业条款[176] 关联方交易和权益 - 董事李成辉持有公司股份1.317293亿股,占比74.95%[156] - 董事李成辉及李淑慧通过Lee and Lee Trust持有联合地产、新鸿基、新工投资、天安、亚证地产、亚太资源、Tanami Gold及龙资源等公司权益,涉及借贷、证券投资及资源行业业务[159] - 董事狄亚法及李成辉担任联合地产董事,该公司通过附属公司从事借贷及资源行业证券投资业务[159] - 李成辉担任Allied Kajima Limited董事,该公司通过附属公司从事物业租赁及酒店业务[159] - 李成辉担任新鸿基非全资附属公司董事,该公司从事借贷业务[159] - 李成辉及劳景祐担任天安董事,该公司通过附属公司从事借贷、物业发展投资及物业管理业务[161] - 劳景祐担任亚证地产董事,该公司通过附属公司从事放债、物业投资及物业管理业务[161] - 李成辉及狄亚法担任亚太资源董事,该公司通过附属公司从事借贷及资源行业上市证券投资业务[161] - 狄亚法担任新工投资董事,该公司通过附属公司从事证券买卖及金融工具投资业务[161] - 附属公司山栢与关联方三泰集运的租赁协议重续至2022年9月30日,年度租金总额15.1百万港元[163] - 山栢与三泰集运的服务协议重续至2019年9月30日,年度服务费总额0.3百万港元[163]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年度持续关连交易总额为15,462,557港元[174] - 租赁协议一工业物业月租金为1,156,960港元,车位月租金为10,800港元[171] - 租赁协议二月租金为105,144港元[171] - 2019年经重续租赁协议一工业物业月租金自2020年1月起增至1,301,580港元(增幅12.5%)[171] - 2019年经重续租赁协议二月租金自2020年1月起增至121,320港元(增幅15.4%)[171] - 物流及仓库服务协议月服务费为36,000港元[174] - 2020年度持续关连交易年度上限设定为17,043,604港元[175] - 2021年度持续关连交易年度上限设定为17,043,604港元[175] - 2022年度持续关连交易年度上限设定为12,782,703港元[175] - 庄女士通过控股公司间接持有11,049,655股股份权益[169][7] - 公司于天安中国投资的权益由48.66%增至48.86%[148] 人力资源和员工 - 集团员工总数3562名,较2018年4337名减少18%[31] - 集团2019年底员工总数3,562人较2018年4,337人减少17.8%[119] - 员工地区分布:中国内地员工占比45% 香港员工占比19%[120][125] - 员工年龄分布:26-35岁占比29% 46-55岁占比19% >56岁占比14%[120][125] - 2019年员工流失率:男性32% 女性29%[
联合集团(00373) - 2019 - 中期财报

2019-09-10 08:47
收入和利润(同比变化) - 公司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总收入为26.315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的25.961亿港元增长1.4%[7][8] - 利息收入为21.536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的20.461亿港元增长5.3%[8] - 其他收入为4.554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的3.845亿港元增长18.4%[8] - 除税前溢利为23.321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的26.367亿港元下降11.6%[8] - 本期间溢利为21.811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的25.079亿港元下降13.0%[8] - 本公司股东应占溢利为11.781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3.631亿港元下降13.6%[8] - 非控股权益应占溢利为10.03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1.448亿港元下降12.4%[8] - 基本每股盈利为6.70港元,较去年同期的7.75港元下降13.5%[8] - 摊薄每股盈利为6.70港元,较去年同期的7.75港元下降13.5%[8] - 公司本期间溢利为2,181.1百万港元,较上年同期2,507.9百万港元下降13.0%[11] - 公司本期间全面收益总额为2,136.6百万港元,较上年同期2,157.1百万港元下降0.9%[12] - 应占本公司股东全面收益为1,131.2百万港元,较上年同期1,173.5百万港元下降3.6%[12] - 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总收入为26.09亿港元,较2018年同期的24.306亿港元增长7.3%[59][64] - 公司除税前溢利为23.321亿港元,较2018年同期的26.367亿港元下降11.5%[59][64] - 归属于公司股东的每股基本盈利为11.781亿港元,较去年同期13.631亿港元下降13.6%[86] 成本和费用(同比变化) - 金融资产及负债按公平价值处理产生收益净额7.932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的6.16亿港元增长28.8%[8] - 消费金融客户贷款及垫款净减值损失为4.706亿港元,较去年同期5.453亿港元减少13.7%[76] - 按揭贷款减值净收益为1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净收益210万港元大幅下降95.2%[76] - 有期贷款净减值损失为404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净收益570万港元转亏[76] - 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净减值损失为424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340万港元增长1147.1%[76] - 融资成本总额为3.798亿港元,较去年同期2.882亿港元增长31.8%[76] - 香港地区当期所得税支出为1.387亿港元,较去年同期1.037亿港元增长33.8%[82] - 中国及其他司法管辖区当期所得税支出为534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7360万港元下降27.4%[82] - 递延所得税抵免为411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4850万港元减少15.3%[82] - 使用权资产折旧5090万港元,租赁负债利息费用400万港元[98] - 租赁总现金流出7810万港元[99] - 公司短期员工福利支出为81.2百万港元,较2018年同期的91.6百万港元下降11.4%[196] - 公司员工总福利支出为81.7百万港元,较2018年同期的92.5百万港元下降11.7%[196] - 公司退休福利支出保持稳定为0.5百万港元[196] - 公司其他长期雇员福利支出从2018年的0.4百万港元降至零[196] 各业务线表现 - 物业发展及投资分部收入为16.948亿港元,较2018年同期的17.377亿港元下降2.5%[59][64] - 投资及金融分部收入为5.782亿港元,较2018年同期的3.727亿港元大幅增长55.1%[59][64] - 消费金融分部收入为2.566亿港元,较2018年同期的2.501亿港元增长2.6%[59][64] - 来自客户合约收入为3.178亿港元,较2018年同期的2.578亿港元增长23.3%[70][73] - 投资物业公平价值净增加1.812亿港元,较2018年同期的6.342亿港元下降71.4%[74] - 酒店物业确认减值亏损230万港元,较2018年同期的100万港元增加130%[74] - 已收回先前撇销的消费金融款项为973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9670万港元略有增加[76] - 第三级金融资产中非上市海外投资基金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4.851亿港元[138] - 非上市联营公司股份认沽权产生未实现收益5100万港元[138] - 非上市股本证券投资组合公允价值增至23.76亿港元,期间获得2.28亿港元收益[138] - 可转换债券投资出现760万港元亏损,公允价值降至1.96亿港元[138] - 场外股本衍生工具金融负债公允价值变动产生5900万港元收益[138] - 信托基金投资出现1570万港元亏损,期间处置3070万港元投资[138] - 非上市优先股投资获得3700万港元收益,公允价值增至6.09亿港元[138] 各地区表现 - 香港地区收入为21.748亿港元,较2018年同期的17.885亿港元增长21.6%[69] - 中国内地收入为4.328亿港元,较2018年同期的6.376亿港元下降32.1%[69] - 香港投资物业公平价值从92.667亿港元增至94.745亿港元,增加2.078亿港元[90] - 美国投资物业公平价值从2.753亿港元略减至2.745亿港元[90] - 英国投资物业公平价值从1.967亿港元减至1.915亿港元[90] - 消费金融客户贷款总额增至100.681亿港元,其中香港地区贷款增长至83.288亿港元[143] - 中国内地消费金融贷款从26.119亿港元降至23.765亿港元[143] - 香港按揭贷款总额从2018年底的3,863.9百万港元降至2019年中的3,603.3百万港元,减少6.7%[147] 资产状况(同比/环比变化) - 投资物业价值为9,985.9百万港元,较期初9,789.6百万港元增长2.0%[14] - 消费金融客户贷款及垫款(一年内到期)为7,317.4百万港元,较期初7,150.8百万港元增长2.3%[14] - 按揭贷款(一年内到期)为1,848.4百万港元,较期初1,897.4百万港元下降2.6%[14] - 透过损益账按公平价值处理之金融资产为7,055.6百万港元,较期初6,593.1百万港元增长7.0%[14] - 现金及现金 equivalents为5,741.1百万港元,较期初5,629.1百万港元增长2.0%[14] - 总非流动资产为41,780.3百万港元,较期初40,352.1百万港元增长3.5%[14] - 总流动资产为25,049.8百万港元,较期初25,855.2百万港元下降3.1%[14]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18年底的5,629.1百万港元增至2019年中的5,741.1百万港元,增长2.0%[156] - 短期抵押银行存款从2018年底的20.0百万港元增至2019年中的33.1百万港元,增长65.5%[156] - 贸易应收款项从2018年底的64.3百万港元增至2019年中的71.8百万港元,增长11.7%[153] - 按揭贷款减值拨备从2018年底的9.7百万港元微增至2019年中的9.8百万港元,增长1.0%[147] - 有期贷款减值拨备从2018年底的167.2百万港元增至2019年中的207.6百万港元,增长24.2%[150] - 公司通过回购协议出售的按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债务工具)账面价值为5.634亿港元,相比2018年末的14.837亿港元大幅减少[160][161] - 银行及其他借款总额为101.251亿港元,较2018年末的95.316亿港元有所增加[163] - 应付票据总额为74.999亿港元,其中4.75%美元票据面值(扣除集团内部持有后)为25.276亿港元,公平价值为25.362亿港元[165][167][169] - 4.65%美元票据面值(扣除集团内部持有后)为42.255亿港元,公平价值为42.753亿港元[173] - 租赁负债总额为2.198亿港元,其中流动部分1.168亿港元,非流动部分1.03亿港元[175] - 使用权资产账面净值从2.077亿港元增至2.204亿港元[97] - 添置使用权资产6360万港元[97] 负债和权益状况(同比/环比变化) - 公司流动负债总额从106.961亿港元减少至103.6亿港元,下降3.2%[16] - 贸易应付款项及其他应付款项从3.828亿港元增至5.439亿港元,增长42.1%[16] - 回购协议下出售之金融资产从12.165亿港元大幅减少至4.263亿港元,下降65%[16] - 一年内到期银行及其他借贷保持稳定,从75.698亿港元微增至76.351亿港元[16] - 应付票据从7.407亿港元增至8.209亿港元,增长10.8%[16] - 非流动负债中的银行及其他借贷从19.618亿港元增至24.9亿港元,增长26.9%[16] - 总权益从466.619亿港元增至470.062亿港元,增长0.7%[16] - 非控股权益从204.293亿港元略减至200.803亿港元[16] - 租赁负债新增1.168亿港元流动部分和1.03亿港元非流动部分[16] - 公司权益总额从466.619亿港元增加至470.062亿港元,增长0.7%[19] - 本公司股东应占权益从204.293亿港元减少至200.803亿港元,下降1.7%[19] - 非控股权益从262.326亿港元增加至269.259亿港元,增长2.6%[19] - 累计溢利从235.686亿港元增长至247.063亿港元,增加4.8%[19] - 股息储备从4.13亿港元减少至2640万港元,下降93.6%[19] - 汇兑储备从负16.22亿港元扩大至负24.35亿港元,增加50.1%[19] - 投资重估储备从负10.73亿港元改善至负8.26亿港元,减少23.0%[19] - 物业重估储备保持稳定为24.5亿港元[19] - 股本保持稳定为22.217亿港元[19] - 一年内到期的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费用总额为54.39亿港元,较2018年末的38.28亿港元增加[160] - 少于31天的应收账款为0.41亿港元,相比2018年末的0.663亿港元减少[160] - 金融资产回购协议下的债务工具规模为4.263亿港元,较2018年末的12.165亿港元显著下降[160] - 已发行及缴足股本为175,754,118股,对应金额2,221.7百万港元[176] - 或有负债从107.0百万港元增至497.5百万港元,增幅365%[179] - 资本承担总额从525.4百万港元增至618.3百万港元,其中基金资本承担达579.8百万港元[180] - 经营租赁承诺229.3百万港元,其中一年内到期134.4百万港元[181] - 抵押资产总值9,391.1百万港元,较2018年末8,896.0百万港元增长5.6%[185] - 已抵押银行授信额度4,664.2百万港元,实际使用2,849.8百万港元[185] - 短期租赁承诺从53.4百万港元降至12.5百万港元,降幅76.6%[186] 现金流量 - 经营业务产生现金净额823.5百万港元,较2018年同期98.0百万港元增长740.3%[21] - 消费金融客户贷款及垫款增加766.2百万港元,较2018年同期437.3百万港元增长75.2%[21] - 新造银行及其他借贷筹集15,103.0百万港元,较2018年同期2,605.8百万港元增长479.6%[23] - 偿还银行及其他借贷14,528.7百万港元,较2018年同期768.1百万港元增长1791.5%[23] - 分派股息予非控股权益620.0百万港元,较2018年同期316.4百万港元增长95.9%[23] - 投资业务产生现金净额193.2百万港元,2018年同期为使用现金净额342.8百万港元[21] - 来自联营公司之股息246.2百万港元,较2018年同期224.3百万港元增长9.8%[21]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净额116.2百万港元,较2018年同期565.9百万港元下降79.5%[23] - 于期末之现金及现金等价物5,741.1百万港元,较2018年同期3,859.7百万港元增长48.7%[23] - 已付权益股东股息413.0百万港元,与2018年同期持平[23] - 公司从联营公司获得贷款偿还211.2百万港元,较2018年同期的70.4百万港元增加200.0%[197] - 公司从合营公司获得40.0百万港元贷款垫支[195][197] - 公司向联营公司支付66.7百万港元用于认购非上市可赎回优先股[195][197] - 公司从联营公司收取119.8百万港元作为出售另一联营公司的销售所得款项[195][197] 会计准则变更与应用(HKFRS 16) - 公司首次应用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租赁取代香港会计准则第17号[32] - 新租赁准则要求基于控制权定义识别租赁合约[36] - 租赁合约修改时需重新评估租赁分类[36] - 对含租赁和非租赁组分的合约需按单独价格分配对价[36] - 具有类似特征的租赁允许采用投资组合方式入账[36] - 会计准则变更适用于2019年1月1日起的年度期间[31][33] - 中期财务报告依据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的香港会计准则第34号编制[28] - 除公允价值计量项目外财务报表按历史成本基准编制[29] - 会计政策与2018年度财务报表保持一致除新准则应用[28][29] - 应用新准则导致会计政策金额及披露事项发生变更[31][33] - 集团对租期12个月或以下且不包含购买选择权的办公室物业、门店及招牌租赁应用短期租赁确认豁免[39] - 集团对低价值资产租赁应用确认豁免,相关租赁付款按直线基准于租期内确认为费用[39] - 使用权资产按成本计量,包括租赁负债初始计量金额、已付租付款项减租赁优惠、初始直接成本及资产拆除复原成本估计[39] - 使用权资产按直线基准于估计使用年期和租期中较短者内计提折旧[39] - 使用权资产在简明综合财务状况表中作为单独项目列示[40] - 租赁负债按开始日期未付租赁付款现值确认,使用递增借贷利率计算[40] - 租赁付款包含固定付款减租赁优惠、指数挂钩可变付款、剩余价值担保金额、购买选择权行使价及终止罚金[43] - 租赁修改若增加资产使用权且对价相应增加,则作为单独租赁入账[43] - 非单独租赁的修改需使用修订贴现率重新计量租赁负债[43] - 无法可靠分配的租赁土地及楼宇付款整体列为物业、厂房及设备[40] - 公司自2019年1月1日起应用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租赁,对会计政策产生重大影响[44][47] - 公司作为承租人时,使用权资产折旧超出主要租赁负债部分的租赁付款导致可扣减临时差额净额[44] - 公司自2019年1月1日起应用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5号分配合约中的代价给租赁及非租赁组成部分[44] - 公司作为中间出租人时,将原租约及转租入账为两份独立合约[47] - 公司对经营租赁的修改作为新租约入账,原租赁的预付款项视为新租约部分付款[47] - 公司选择不重新评估在首次应用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前已存在的合约[47] - 公司对2019年1月1日后订立或修改的合约应用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的租赁定义[47] - 已收可退还租赁按金根据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入账,初步按公平价值计量[44] - 公司应用HKFRS 16后于2019年1
联合集团(00373) - 2018 - 年度财报

2019-04-17 09:35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收入为5083.0百万港元,相比2017年4540.7百万港元增长11.9%[6] - 公司股东应占溢利为1698.3百万港元,相比2017年3235.9百万港元下降47.5%[6] - 每股盈利为9.66港元,相比2017年18.35港元下降47.4%[6] - 公司收入为5083.0百万港元,较2017年4540.7百万港元增长11.9%[13][14] - 公司股东应占年度溢利为1698.3百万港元,较2017年3235.9百万港元下降47.5%[13][14] - 公司股东应占权益回报率为6.5%,较2017年12.9%下降6.4个百分点[13] - 新鸿基股东应占溢利为1183.8百万港元,较2017年1824.3百万港元下降35.1%[22] - 亚洲联合财务股东应占溢利为1000.4百万港元,较2017年1162.6百万港元下降13.9%[22] - 联合地产股东应占溢利为2343.4百万港元,较2017年3991.1百万港元下降41%[24] - 天安股东应占溢利1251.2百万港元,较2017年2054.1百万港元下降39%[26] - 新工投资股东应占亏损净额43.6百万港元(2017年溢利166.7百万港元)[27] - 权益相关投资亏损42.1百万港元(2017年溢利171.8百万港元)[27] - 投资物业公平价值增加净额744.0百万港元计入损益表[116]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总雇员成本1122.7百万港元,较2017年1102.7百万港元增加1.8%[28] - 公司支付外聘核数师审计服务费用为820万港元[76] - 公司支付外聘核数师税务服务费用为110万港元[76] - 公司支付外聘核数师其他专业服务费用为70万港元[76] - 公司支付外聘核数师总费用为1000万港元[76] 各条业务线表现 - 消费金融贷款总额结余达104亿港元,较2017年末增长6%[22] - 天安租金收入较2017年上升9%[26] - 联合地产物业组合价值增加净额756.5百万港元,较2017年减少225.8百万港元[24] - 合营公司Allied Kajima Limited溢利减少52%,主要因物业组合公平价值增幅减少[24] - 联合地产应占亚太资源业绩亏损132.9百万港元(2017年溢利207.5百万港元)[24] - 消费金融客户贷款及垫款减值拨备为6.456亿港元,占贷款总额的6.2%(贷款总额97.697亿港元)[172] - 按揭贷款减值拨备为970万港元,占贷款总额的0.03%(贷款总额38.542亿港元)[172] - 有期贷款减值拨备为1.672亿港元,占贷款总额的3.7%(贷款总额44.677亿港元)[172] - 采用HKFRS 9后确认额外减值拨备1.141亿港元[172] - 消费金融客户贷款及垫款总额为97.697亿港元(减值后)[172] - 按揭贷款总额为38.542亿港元(减值后)[172] - 有期贷款总额为44.677亿港元(减值后)[172] 各地区表现 - 香港投资物业账面值为92.667亿港元,公允价值变动为7.398亿港元[158] - 香港投资物业占整体投资物业约95%,包括住宅物业、车位、商业物业及货仓[158]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股东应占每股资产净值为149.2港元,相比2017年142.6港元增长4.6%[11] - 资本负债比率为41.8%,相比2017年32.6%上升9.2个百分点[11] - 资本负债比率(银行及其他借贷净额及应付票据/股东应占权益)为41.8%,较2017年32.6%上升9.2个百分点[17] - 现金及银行结余为6002.6百万港元,较2017年4119.2百万港元增长45.7%[17] - 银行及其他借贷及应付票据合计16965.9百万港元,较2017年12283.5百万港元增长38.1%[17][18] - 流动比率为2.42倍,较2017年4.01倍下降1.59倍[17] - 公司第三级金融资产公平价值为75.501亿港元,其中金融资产通过其他全面收益按公平价值处理为2160万港元,通过损益账按公平价值处理为75.285亿港元[184] - 公司第三级金融负债公平价值为2290万港元[184] - 非上市联营公司股份认沽权账面值为11.2亿港元[184] - 含股份认沽权之非上市海外股本证券账面值为8.566亿港元[184] - 非上市海外投资基金账面值为51.573亿港元[184] - 公司对第三阶段消费金融客户贷款及垫款、按揭贷款和有期贷款进行个别减值评估[179] - 公司使用历史信贷亏损经验评估第三级金融资产的终身预期信贷亏损[179] - 公司定期审阅抵押品价值及减值评估方法以减少估计与实际亏损差异[179] - 第三级金融工具估值涉及重大管理层判断和估计,因缺乏市场数据而具主观性[181] - 公司对非上市投资基金的资产净值与基金经理提供的财务信息进行核对[185] - 预期信贷损失评估涉及违约概率(PD)和违约损失率(LGD)等关键参数[175] - 管理层使用拨备矩阵对贷款进行分类和减值评估[175] - 信贷风险评估包含前瞻性分析和历史损失经验[175] - 投资物业估值依赖关键输入数据包括年期收益率、复归收益率及复归租金[161] - 所有投资物业按公平价值计量,由独立专业估值师进行评估[159] - TACI使用价值高于账面值,故未计提减值[166] - 估值师进行敏感度分析以评估关键输入数据对公允价值的影响[161] - 减值评估涉及管理层对折现未来现金流量及贴现率的判断[165] - SHKFGL减值亏损拨回6.67亿港元,因其公允价值减出售成本高于账面值[166] - 天安中国投资有限公司(TACI)权益账面值为109.794亿港元[166] - 新鸿基金融集团(SHKFGL)权益账面值为11.31亿港元[166] 公司治理和董事会 - 狄亚法先生77岁自2007年1月起担任公司主席并兼任附属公司董事[40] - 李成辉先生50岁自1998年1月起担任公司行政总裁并兼任Mount Gibson非执行主席[41] - 劳景祐先生58岁持有应用财务硕士学位并担任天安及亚证执行董事[42] - 麦伯雄先生72岁持有经济学学士及MBA学位曾任新鸿基财务总监[43] - 李淑慧女士48岁持有经济学士学位为公司行政总裁李成辉胞妹[44] - 白礼德先生53岁持有法律荣誉学位并为联合地产及新鸿基独立非执行董事[44] - Alan Jones先生75岁为特许会计师兼任Mount Gibson独立非执行董事[44] - 杨丽琛女士52岁持有法律及经济学士学位担任天安及亚证独立非执行董事[45] - 李志刚先生65岁于2018年7月退任集团财务总监转任顾问[47] - 王大钧先生54岁自2007年9月起担任公司投资总监并兼任联合地产执行董事[48] - 董事会由8名董事组成包括3名执行董事2名非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51] - 独立非执行董事占董事会人数比例不少于三分之一[53] - 年内举行5次董事会会议[53] - 执行董事李成辉出席董事会会议4/5次[54] - 执行董事劳景祐出席董事会会议5/5次[54] - 执行董事麦伯雄出席董事会会议5/5次[54] - 非执行董事狄亚法出席董事会会议5/5次[54] - 非执行董事李淑慧出席董事会会议5/5次[54] - 独立非执行董事白礼德出席董事会会议5/5次[54] - 独立非执行董事杨丽琛出席董事会会议4/5次[54] - 公司主席与行政总裁角色分离 由狄亚法先生担任主席 李成辉先生担任行政总裁[59] - 非执行董事任期自2019年1月1日起续约两年[60] - 董事会每届股东周年大会需有三分之一董事轮值退任[60] - 董事至少每三年轮值退任一次[60] - 董事会于2012年4月采纳书面职权范围履行企业管治职能[61] - 董事会设立提名委员会 薪酬委员会 审核委员会及执行委员会[62] - 提名委员会由四位成员组成 包括一名非执行董事及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63] - 提名委员会2018年未举行会议 通过传阅文件方式处理事宜[64] - 提名委员会建议重续非执行董事自2019年1月1日起两年任期[64] - 提名委员会检讨董事会架构 人数 组成及多元化[64] - 薪酬委员会由4名成员组成包括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和1名非执行董事[65] - 2018年举行1次薪酬委员会会议[65] - 薪酬委员会2018年建议批准2017年度执行董事及高管奖金和2018年薪酬增幅[66] - 薪酬委员会2018年建议上调非执行董事服务费并重续任期[66] - 审核委员会由4名非执行董事组成包括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67] - 2018年举行2次审核委员会会议[68] - 审核委员会2018年审阅批准外聘核数师审计范围及费用[68] - 审核委员会2018年审阅截至2017年12月31日年度年终审核结果[68] - 审核委员会2018年审阅截至2018年6月30日六个月中期业绩审阅结果[68] - 审核委员会2018年审阅截至2018年12月31日年度年终审核结果[68] - 公司秘书在2018年接受超过15小时相关专业培训[70] - 公司执行委员会由两名执行董事组成[69] - 公司采纳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编制2018年综合财务报表[72] - 公司董事会每年检讨集团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效能[73] - 公司内部审计部向董事会主席及审核委员会汇报[74] - 公司自2013年1月起采纳内幕消息披露政策[75] - 股息政策于2018年11月30日生效[79] - 股东特别大会需由持有至少5%表决权的股东书面请求召开[77] - 股东周年大会通告提前至少20个营业日发送[77] - 其他股东大会通告提前至少10个营业日发送[77] - 股东通讯政策于2012年4月制定并于2015年12月更新[78] - 公司为董事提供责任保险及章程规定的弥偿保障[133] - 非执行董事任期至2020年12月31日[122] 股权结构和关联交易 - 公司持有联合地产74.99%股权[12] - 公司通过联合地产持有新鸿基61.48%股权[12] - 新鸿基实际持有亚洲联合财务58.18%股权[12] - 公司持有新工投资74.98%权益[12] - 持有天安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权益比例48.66%[116] - 李成辉持有公司股份131,729,301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74.95%[124] - 李淑慧通过信托持有公司股份131,706,380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74.93%[124] - 李成辉与公司附属公司签订租赁协议,2018年期间收取租金总额0.5百万港元[129] - 公司附属公司山栢与关联方三泰的租赁协议产生年度租金收入14.1百万港元[130] - 公司附属公司山栢向关联方三泰支付服务费总额0.4百万港元[130] - 李成辉及李淑慧作为Lee and Lee Trust信托人间接持有公司131,706,380股股份[124] - 所有披露权益均属好仓(多头持仓)[124] - 除披露外,董事及最高行政人员无其他股份或债权证权益记录[125] - Cashplus Management Limited持有公司股份55,861,688股,占比31.78%[135] - Zealous Developments Limited持有公司股份55,861,688股,占比31.78%[135] - Minty Hongkong Limited持有公司股份75,844,692股,占比43.15%[135] - Lee and Lee Trust持有公司股份131,706,380股,占比74.93%[135] - Dalton Investments LLC持有公司股份10,569,938股,占比6.01%[135] - 新鸿基股份回购调整后每股价格为4.49港元,总回购145,000,000股[137] - 新鸿基信贷向王敏刚提供短期贷款10,000,000港元,年利率18%[137] - 新鸿基信贷分期贷款115,000,000港元,首期年利率19.625%[137] - 三泰租赁协议月租金1,156,960港元,停车位月租10,800港元[140]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年度租金及服务费总额14,549,888港元[142] - 现有持续关连交易经独立非执行董事确认按一般商业条款进行且符合股东整体利益[144] - 租赁协议一每月租金为1,156,960港元(工业物业)及10,800港元(停车位)[144] - 租赁协议二每月租金为105,144港元[144] - 服务协议每月服务费为36,000港元[146]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年度总年度上限设定为11,201,656港元[147] - 2019年度租赁协议一年度上限为3,503,280港元[147] - 2019年度租赁协议二年度上限为630,864港元[147] - 2019年度服务协议年度上限为108,000港元[147] 股息和资本分配 - 全年股息总额为每股2.5港元,与2017年持平[7] - 宣派第二次中期股息每股2.35港元[115] - 全年股息总额每股2.5港元[115] 人力资源和员工 - 集团总雇员人数4337名,较2017年5080名减少15%[28] - 公司员工总数为4,337人[82] - 公司员工总数约4,337名[108] - 管理层员工中女性占比75%[97] - 一般员工中女性占比77%[97] - 整体员工女性占比77%[97] - 公司员工培训总时数达58424小时[92] - 毕业生培训计划为期25个月[92] - 亚洲联合财务自2012年起连年获颁"人才企业"荣誉[92] - 公司获得积金好雇主2014-2019年度奖项[88] - 亚洲联合财务获得商界展关怀奖2005-2019年度[88] - 新鸿基有限公司获得商界展关怀奖2016-2019年度[88] - 亚洲联合财务获得雇员再培训局人才企业嘉许计划2012-2020年度[88] 企业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 - 集团年度慈善捐款金额为540万港元[150] - 慈善捐款总额达5.4百万港元[103] - 亚洲联合财务拥有78名义工成员[102] - 义工服务总时长达1056小时[102] - 连续13年获香港社会服务联会授予商界展关怀荣誉[102] - 新鸿基慈善基金支持STEM主题清洁海洋意识教育活动[104] - 基金致力于建立基层青少年帆船传统计划[104] - 2018年总用电量约8.2百万千瓦时,较2017年7.6百万千瓦时增长7.9%[109] - 27间分公司因午夜后关闭外部照明获环境局"户外灯光约章"金獎[109] - 实施电子化系统减少用纸包括董事文件系统及股东电子通讯渠道[108] - 推行节能措施包括购置节能办公设备及LED灯替换计划[109][110] - 采用水冷式空调系统及无油制冷机提升能效[110] - 实施材料回收计划涵盖纸张塑料玻璃瓶食油及电子材料[110] - 业务活动对环境无直接影响(除电力及纸张消耗外)[110] - 温室气体排放数据披露被认定为不相关(依据联交所ESG指引索引)[112] 风险管理和合规 - 香港业务遵守《放债人条例》运营[98] - 放债行业实务守则于2018年9月修订更新[98] - 香港全体员工需定期完成反洗钱及反恐资金筹集电子课程[101] - 财务部门审核异常开支以侦查违法行为[101] - 香港及中国内地业务分别聘用22名和53名债务追收代理[100] - 债务追收投诉数量占客户总数不足0.01%[100] - 集团客户总数约450000名[99] - 亚洲联合财务业务贡献客户占比44%[99] 审计和核数师 - 核数师报告日期为2019年3月25日[200] - 核数师为德勤·关黄陈方会计师行[200] - 审核项目合伙人为施清耀[2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