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联合集团(00373) - 2019 - 中期财报
2019-09-10 08:47

收入和利润(同比变化) - 公司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总收入为26.315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的25.961亿港元增长1.4%[7][8] - 利息收入为21.536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的20.461亿港元增长5.3%[8] - 其他收入为4.554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的3.845亿港元增长18.4%[8] - 除税前溢利为23.321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的26.367亿港元下降11.6%[8] - 本期间溢利为21.811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的25.079亿港元下降13.0%[8] - 本公司股东应占溢利为11.781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3.631亿港元下降13.6%[8] - 非控股权益应占溢利为10.03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1.448亿港元下降12.4%[8] - 基本每股盈利为6.70港元,较去年同期的7.75港元下降13.5%[8] - 摊薄每股盈利为6.70港元,较去年同期的7.75港元下降13.5%[8] - 公司本期间溢利为2,181.1百万港元,较上年同期2,507.9百万港元下降13.0%[11] - 公司本期间全面收益总额为2,136.6百万港元,较上年同期2,157.1百万港元下降0.9%[12] - 应占本公司股东全面收益为1,131.2百万港元,较上年同期1,173.5百万港元下降3.6%[12] - 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总收入为26.09亿港元,较2018年同期的24.306亿港元增长7.3%[59][64] - 公司除税前溢利为23.321亿港元,较2018年同期的26.367亿港元下降11.5%[59][64] - 归属于公司股东的每股基本盈利为11.781亿港元,较去年同期13.631亿港元下降13.6%[86] 成本和费用(同比变化) - 金融资产及负债按公平价值处理产生收益净额7.932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的6.16亿港元增长28.8%[8] - 消费金融客户贷款及垫款净减值损失为4.706亿港元,较去年同期5.453亿港元减少13.7%[76] - 按揭贷款减值净收益为1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净收益210万港元大幅下降95.2%[76] - 有期贷款净减值损失为404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净收益570万港元转亏[76] - 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净减值损失为424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340万港元增长1147.1%[76] - 融资成本总额为3.798亿港元,较去年同期2.882亿港元增长31.8%[76] - 香港地区当期所得税支出为1.387亿港元,较去年同期1.037亿港元增长33.8%[82] - 中国及其他司法管辖区当期所得税支出为534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7360万港元下降27.4%[82] - 递延所得税抵免为411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4850万港元减少15.3%[82] - 使用权资产折旧5090万港元,租赁负债利息费用400万港元[98] - 租赁总现金流出7810万港元[99] - 公司短期员工福利支出为81.2百万港元,较2018年同期的91.6百万港元下降11.4%[196] - 公司员工总福利支出为81.7百万港元,较2018年同期的92.5百万港元下降11.7%[196] - 公司退休福利支出保持稳定为0.5百万港元[196] - 公司其他长期雇员福利支出从2018年的0.4百万港元降至零[196] 各业务线表现 - 物业发展及投资分部收入为16.948亿港元,较2018年同期的17.377亿港元下降2.5%[59][64] - 投资及金融分部收入为5.782亿港元,较2018年同期的3.727亿港元大幅增长55.1%[59][64] - 消费金融分部收入为2.566亿港元,较2018年同期的2.501亿港元增长2.6%[59][64] - 来自客户合约收入为3.178亿港元,较2018年同期的2.578亿港元增长23.3%[70][73] - 投资物业公平价值净增加1.812亿港元,较2018年同期的6.342亿港元下降71.4%[74] - 酒店物业确认减值亏损230万港元,较2018年同期的100万港元增加130%[74] - 已收回先前撇销的消费金融款项为973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9670万港元略有增加[76] - 第三级金融资产中非上市海外投资基金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4.851亿港元[138] - 非上市联营公司股份认沽权产生未实现收益5100万港元[138] - 非上市股本证券投资组合公允价值增至23.76亿港元,期间获得2.28亿港元收益[138] - 可转换债券投资出现760万港元亏损,公允价值降至1.96亿港元[138] - 场外股本衍生工具金融负债公允价值变动产生5900万港元收益[138] - 信托基金投资出现1570万港元亏损,期间处置3070万港元投资[138] - 非上市优先股投资获得3700万港元收益,公允价值增至6.09亿港元[138] 各地区表现 - 香港地区收入为21.748亿港元,较2018年同期的17.885亿港元增长21.6%[69] - 中国内地收入为4.328亿港元,较2018年同期的6.376亿港元下降32.1%[69] - 香港投资物业公平价值从92.667亿港元增至94.745亿港元,增加2.078亿港元[90] - 美国投资物业公平价值从2.753亿港元略减至2.745亿港元[90] - 英国投资物业公平价值从1.967亿港元减至1.915亿港元[90] - 消费金融客户贷款总额增至100.681亿港元,其中香港地区贷款增长至83.288亿港元[143] - 中国内地消费金融贷款从26.119亿港元降至23.765亿港元[143] - 香港按揭贷款总额从2018年底的3,863.9百万港元降至2019年中的3,603.3百万港元,减少6.7%[147] 资产状况(同比/环比变化) - 投资物业价值为9,985.9百万港元,较期初9,789.6百万港元增长2.0%[14] - 消费金融客户贷款及垫款(一年内到期)为7,317.4百万港元,较期初7,150.8百万港元增长2.3%[14] - 按揭贷款(一年内到期)为1,848.4百万港元,较期初1,897.4百万港元下降2.6%[14] - 透过损益账按公平价值处理之金融资产为7,055.6百万港元,较期初6,593.1百万港元增长7.0%[14] - 现金及现金 equivalents为5,741.1百万港元,较期初5,629.1百万港元增长2.0%[14] - 总非流动资产为41,780.3百万港元,较期初40,352.1百万港元增长3.5%[14] - 总流动资产为25,049.8百万港元,较期初25,855.2百万港元下降3.1%[14]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18年底的5,629.1百万港元增至2019年中的5,741.1百万港元,增长2.0%[156] - 短期抵押银行存款从2018年底的20.0百万港元增至2019年中的33.1百万港元,增长65.5%[156] - 贸易应收款项从2018年底的64.3百万港元增至2019年中的71.8百万港元,增长11.7%[153] - 按揭贷款减值拨备从2018年底的9.7百万港元微增至2019年中的9.8百万港元,增长1.0%[147] - 有期贷款减值拨备从2018年底的167.2百万港元增至2019年中的207.6百万港元,增长24.2%[150] - 公司通过回购协议出售的按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债务工具)账面价值为5.634亿港元,相比2018年末的14.837亿港元大幅减少[160][161] - 银行及其他借款总额为101.251亿港元,较2018年末的95.316亿港元有所增加[163] - 应付票据总额为74.999亿港元,其中4.75%美元票据面值(扣除集团内部持有后)为25.276亿港元,公平价值为25.362亿港元[165][167][169] - 4.65%美元票据面值(扣除集团内部持有后)为42.255亿港元,公平价值为42.753亿港元[173] - 租赁负债总额为2.198亿港元,其中流动部分1.168亿港元,非流动部分1.03亿港元[175] - 使用权资产账面净值从2.077亿港元增至2.204亿港元[97] - 添置使用权资产6360万港元[97] 负债和权益状况(同比/环比变化) - 公司流动负债总额从106.961亿港元减少至103.6亿港元,下降3.2%[16] - 贸易应付款项及其他应付款项从3.828亿港元增至5.439亿港元,增长42.1%[16] - 回购协议下出售之金融资产从12.165亿港元大幅减少至4.263亿港元,下降65%[16] - 一年内到期银行及其他借贷保持稳定,从75.698亿港元微增至76.351亿港元[16] - 应付票据从7.407亿港元增至8.209亿港元,增长10.8%[16] - 非流动负债中的银行及其他借贷从19.618亿港元增至24.9亿港元,增长26.9%[16] - 总权益从466.619亿港元增至470.062亿港元,增长0.7%[16] - 非控股权益从204.293亿港元略减至200.803亿港元[16] - 租赁负债新增1.168亿港元流动部分和1.03亿港元非流动部分[16] - 公司权益总额从466.619亿港元增加至470.062亿港元,增长0.7%[19] - 本公司股东应占权益从204.293亿港元减少至200.803亿港元,下降1.7%[19] - 非控股权益从262.326亿港元增加至269.259亿港元,增长2.6%[19] - 累计溢利从235.686亿港元增长至247.063亿港元,增加4.8%[19] - 股息储备从4.13亿港元减少至2640万港元,下降93.6%[19] - 汇兑储备从负16.22亿港元扩大至负24.35亿港元,增加50.1%[19] - 投资重估储备从负10.73亿港元改善至负8.26亿港元,减少23.0%[19] - 物业重估储备保持稳定为24.5亿港元[19] - 股本保持稳定为22.217亿港元[19] - 一年内到期的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费用总额为54.39亿港元,较2018年末的38.28亿港元增加[160] - 少于31天的应收账款为0.41亿港元,相比2018年末的0.663亿港元减少[160] - 金融资产回购协议下的债务工具规模为4.263亿港元,较2018年末的12.165亿港元显著下降[160] - 已发行及缴足股本为175,754,118股,对应金额2,221.7百万港元[176] - 或有负债从107.0百万港元增至497.5百万港元,增幅365%[179] - 资本承担总额从525.4百万港元增至618.3百万港元,其中基金资本承担达579.8百万港元[180] - 经营租赁承诺229.3百万港元,其中一年内到期134.4百万港元[181] - 抵押资产总值9,391.1百万港元,较2018年末8,896.0百万港元增长5.6%[185] - 已抵押银行授信额度4,664.2百万港元,实际使用2,849.8百万港元[185] - 短期租赁承诺从53.4百万港元降至12.5百万港元,降幅76.6%[186] 现金流量 - 经营业务产生现金净额823.5百万港元,较2018年同期98.0百万港元增长740.3%[21] - 消费金融客户贷款及垫款增加766.2百万港元,较2018年同期437.3百万港元增长75.2%[21] - 新造银行及其他借贷筹集15,103.0百万港元,较2018年同期2,605.8百万港元增长479.6%[23] - 偿还银行及其他借贷14,528.7百万港元,较2018年同期768.1百万港元增长1791.5%[23] - 分派股息予非控股权益620.0百万港元,较2018年同期316.4百万港元增长95.9%[23] - 投资业务产生现金净额193.2百万港元,2018年同期为使用现金净额342.8百万港元[21] - 来自联营公司之股息246.2百万港元,较2018年同期224.3百万港元增长9.8%[21]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净额116.2百万港元,较2018年同期565.9百万港元下降79.5%[23] - 于期末之现金及现金等价物5,741.1百万港元,较2018年同期3,859.7百万港元增长48.7%[23] - 已付权益股东股息413.0百万港元,与2018年同期持平[23] - 公司从联营公司获得贷款偿还211.2百万港元,较2018年同期的70.4百万港元增加200.0%[197] - 公司从合营公司获得40.0百万港元贷款垫支[195][197] - 公司向联营公司支付66.7百万港元用于认购非上市可赎回优先股[195][197] - 公司从联营公司收取119.8百万港元作为出售另一联营公司的销售所得款项[195][197] 会计准则变更与应用(HKFRS 16) - 公司首次应用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租赁取代香港会计准则第17号[32] - 新租赁准则要求基于控制权定义识别租赁合约[36] - 租赁合约修改时需重新评估租赁分类[36] - 对含租赁和非租赁组分的合约需按单独价格分配对价[36] - 具有类似特征的租赁允许采用投资组合方式入账[36] - 会计准则变更适用于2019年1月1日起的年度期间[31][33] - 中期财务报告依据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的香港会计准则第34号编制[28] - 除公允价值计量项目外财务报表按历史成本基准编制[29] - 会计政策与2018年度财务报表保持一致除新准则应用[28][29] - 应用新准则导致会计政策金额及披露事项发生变更[31][33] - 集团对租期12个月或以下且不包含购买选择权的办公室物业、门店及招牌租赁应用短期租赁确认豁免[39] - 集团对低价值资产租赁应用确认豁免,相关租赁付款按直线基准于租期内确认为费用[39] - 使用权资产按成本计量,包括租赁负债初始计量金额、已付租付款项减租赁优惠、初始直接成本及资产拆除复原成本估计[39] - 使用权资产按直线基准于估计使用年期和租期中较短者内计提折旧[39] - 使用权资产在简明综合财务状况表中作为单独项目列示[40] - 租赁负债按开始日期未付租赁付款现值确认,使用递增借贷利率计算[40] - 租赁付款包含固定付款减租赁优惠、指数挂钩可变付款、剩余价值担保金额、购买选择权行使价及终止罚金[43] - 租赁修改若增加资产使用权且对价相应增加,则作为单独租赁入账[43] - 非单独租赁的修改需使用修订贴现率重新计量租赁负债[43] - 无法可靠分配的租赁土地及楼宇付款整体列为物业、厂房及设备[40] - 公司自2019年1月1日起应用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租赁,对会计政策产生重大影响[44][47] - 公司作为承租人时,使用权资产折旧超出主要租赁负债部分的租赁付款导致可扣减临时差额净额[44] - 公司自2019年1月1日起应用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5号分配合约中的代价给租赁及非租赁组成部分[44] - 公司作为中间出租人时,将原租约及转租入账为两份独立合约[47] - 公司对经营租赁的修改作为新租约入账,原租赁的预付款项视为新租约部分付款[47] - 公司选择不重新评估在首次应用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前已存在的合约[47] - 公司对2019年1月1日后订立或修改的合约应用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的租赁定义[47] - 已收可退还租赁按金根据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入账,初步按公平价值计量[44] - 公司应用HKFRS 16后于2019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