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实业(00318)

搜索文档
黄河实业公布年度业绩 拥有人应占溢利1052.4万港元 同比减少50.18%
智通财经· 2025-07-31 15:00
财务表现 - 年度收益达2.13亿港元 同比增长4.2% [1]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1052.4万港元 同比大幅减少50.18% [1] - 每股盈利3.89港仙 [1] 经营规模 - 收益规模维持在亿港元级别 [1] - 盈利能力出现显著下滑 [1]
黄河实业(00318.HK)年度总收入2.13亿港元 同比增长4.2%
格隆汇· 2025-07-31 14:57
财务表现 - 截至2025年4月30日止年度,公司总收入增长4.2%至2.13亿港元 [1] - 年度溢利1595.4万港元,同比减少6.4% [1] - 每股盈利3.89港仙 [1] 业务亮点 - 公司核心业务展现韧性,科技平台在关键市场需求加速增长 [1] - 商业模式聚焦长期客户价值,由客户中心心态和战略远见驱动 [1] - 重复收入主要来源于持续的客户关系 [1] 战略方向 - 主动投资新兴科技趋势,重点布局AI和商业结果智能领域 [1] - AI增强平台推动新行业和产品线拓展,扩大可服务市场 [1] - 未来将通过人员、平台、科技和伙伴关系的战略投资强化业务 [1] 市场展望 - 多样化收入来源和明确创新路线图支撑持续价值创造能力 [1] - 公司对服务客户、伙伴及股东的前景充满信心 [1]
黄河实业(00318) - 2025 - 年度业绩
2025-07-31 14:51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本年度收益为213,116,000港元,较上年204,545,000港元增长4.2%[6] - 本年度溢利为15,954,000港元,较上年17,051,000港元下降6.4%[6] - 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3.89港仙,较上年8.21港仙下降52.6%[19] - 公司本年度溢利从2024年的17,051千港元下降至2025年的15,954千港元,降幅6.43%[28] - 二零二五年每股基本盈利为0.039港元(10,524千港元/270,827,299股),较二零二四年0.082港元(21,123千港元/257,231,595股)下降52.4%[43] - 黄河实业总收入增长4.2%至213,116,000港元(2024年:204,545,000港元)[65]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研发开支22,780千港元,同比下降21.4%(2024年:29,000千港元)[37] - 员工成本8,837千港元,同比增长3.6%(2024年:8,530千港元)[37] - 公司投资物业公平值变动亏损17,710,000港元,较上年亏损5,720,000港元扩大209.6%[19] - 投资物业公平值变动带来17,710千港元收益[29] - 投资物业公平值变动带来收益5,720千港元[30] - 集团在2025年聘用34名员工,较2024年的38名减少,总员工成本为8,800,000港元,较2024年的8,500,000港元增加[86] 科技业务表现 - 科技相关收益为206,776,000港元,较上年197,368,000港元增长4.8%[6] - 科技业务分类收益从2024年的197,368千港元增长至2025年的206,776千港元,增幅4.77%[28] - 科技服务收入206,776千港元,同比增长4.8%(2024年:197,368千港元)[35] - 科技相关业务部门收入增长4.8%至206,776,000港元(2024年:197,368,000港元),溢利为44,686,000港元(2024年:42,938,000港元)[68] - 科技业务添置无形资产8,570千港元[29] - 公司总资产为620,828千港元,其中科技板块资产占比最高达284,701千港元(45.9%)[30] 物业业务表现 - 物业业务分类业绩从2024年亏损820千港元扩大至2025年亏损13,617千港元[28] - 物业部门未实现公允价值为210,620,000港元(2024年:228,330,000港元),租金收入为4,614,000港元(2024年:5,499,000港元)[70] - 投资物业价值从2024年的228,330千港元下降至2025年的210,620千港元,降幅7.76%[20] - 投资物业的账面净值在2025年为167,900,000港元,较2024年的181,000,000港元下降[89] - 租赁土地及楼宇在2025年为9,500,000港元,较2024年的10,000,000港元减少[89] 金融业务表现 - 金融业务分类业绩从2024年盈利97千港元增长至2025年盈利195千港元,增幅101.03%[28] - 金融板块利息收入1,612千港元,同比下降6.3%(2024年:1,720千港元)[35] - 金融服务部门收入为1,726,000港元(2024年:1,678,000港元),溢利为195,000港元(2024年:97,000港元)[71] 地区表现 - 2025年总收入213,116千港元,同比增长4.2%(2024年:204,545千港元),其中香港地区贡献180,719千港元(84.8%)[32][35] - 公司加速在英国、欧盟和选定国际市场的增长,加强英国运营基础作为欧洲战略枢纽[63]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全球科技行业数位支出持续增长,Gartner指出AI优化服务器需求显著提升,生成式AI成为主要投资领域[47] - 公司科技业务转型至"业务超智能"阶段,整合AI代理与多模态数据(音频/图像/传感器),推动非结构化数据处理能力[52] - 公司科技战略重点转向自适应AI系统开发,从确定性规则转向动态场景应对能力[54] - 公司优先考虑战略投资、收购和科技合作,特别是在AI、企业自动化和垂直SaaS平台领域[64] - 公司开发混合服务交付模型,整合人类专业知识和AI代理以提高效率和见解[55] - 公司构建数据管道,将原始输入转化为可行的、准备决策的智能[56] - 公司开发基础设施以支持跨多样数据模式的AI应用,超越文本[56] 应收账款和信用风险 - 应收账款总额从二零二四年的125,992千港元增长至二零二五年的145,357千港元,增幅15.4%,其中超过180天逾期部分占比从37.3%(47,016千港元)升至50.1%(72,784千港元)[43] - 逾期应收账款中,超过180天未偿还金额从二零二四年的9,535千港元激增至二零二五年的34,298千港元,增幅达259.8%[44] - 应收账款信用期维持90-180天,但二零二五年超过180天逾期占比达23.6%(34,298千港元),较二零二四年4.6%(9,535千港元)显著恶化[44] - 亏损拨备从二零二四年的10,980千港元增至二零二五年的12,817千港元,增幅16.7%,反映应收账款风险上升[43] 子公司和业务线 - 公司子公司Claman Global Limited的FringeBacker Events部门运营的SaaS平台为香港主要国际活动提供科技支持,提供高安全性白标服务[57] - 公司正在将BI、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整合到FringeBacker平台,以提升运营效率和创新[57] - 公司子公司TeamTech的TeamSoft平台扩展能力,服务于建筑、维护、物流和健康服务等行业,针对分散劳动力的中小企业[58] - Greenie EdTech部门提供远程学习工具和企业培训项目,帮助客户解决技能差距和适应市场变化[59] - 公司正在整合AI以个性化学习体验、自动化培训流程,并提供学习者进展的实时见解[62] 财务结构和负债 - 杠杆比率为0.08,较上年0.10下降20%[6] - 负债比率于2025年4月30日为0.08,较2024年的0.10有所下降[80] - 银行借贷及银行透支融资在2025年分别为35,600,000港元和7,300,000港元,较2024年的37,600,000港元和14,600,000港元减少[82] - 非全资附属公司在2025年无港元计值的抵押贷款,2024年为800,000港元[82] - 公司流动负债从2024年的66,481千港元减少至2025年的56,392千港元,下降15.18%[20] - 公司总负债为74,316千港元,物业板块负债最高达38,820千港元(52.2%)[30] - 银行融资在2025年需满足附屬公司的比率契诺,否则需按要求偿还[84] 税务和股息 - 公司所得税抵免448,000港元,上年为所得税开支4,075,000港元[19] - 香港利得税实际缴纳974千港元,同比下降31%(2024年:1,412千港元)[38] - 公司未派发2025年度股息(2024年同期亦无)[41] 资产和投资 - 总资产为624,905,000港元,较上年620,828,000港元增长0.7%[6] - 资产净值为562,100,000港元,较上年546,512,000港元增长2.9%[6] - 公司总资产净值从2024年的546,512千港元增长至2025年的562,100千港元,增长2.85%[20] - 无形资产从2024年的75,867千港元减少至2025年的73,920千港元,下降2.57%[20] - 现金及银行结余为23,176,000港元(2024年:53,104,000港元),流动比率为5.1(2024年:4.0)[79] - 总权益为562,100,000港元(2024年:546,512,000港元)[79] - 潜在收购Rosarini International Limited 40%股权,代价为22,000,000港元[75] - Rosarini买方可额外收购Rosarini上限11%股权,行使价为6.1百万港元[75] - 集团未进行任何股本集资活动[74] - 集团无账面值占总资产5%或以上的重大投资[78] 其他重要内容 - 公司出售附属公司收益为328,000港元,较上年944,000港元下降65.3%[19] - 集团在2025年无重大或然负债,与2024年一致[83] - 集团在2025年无资本承担,与2024年一致[85] - 股份选择权计划在2024年可发行的股份总数为22,707,483,占已发行股份的8.4%[95] - 二零二三年以每股0.242港元发行23,252,466股用于收购Claman Global Limited约4.5%股权,总对价约5.63百万港元(930千港元)[45] - 公司法定普通股股本为50亿股(面值0.04港元),二零二五年已发行股份数维持270,827,299股,与二零二四年持平[45]
黄河实业发盈警,预期年度股东应占溢利1000万港元至1200万港元 同比减少
智通财经· 2025-07-30 15:14
公司业绩预期 - 公司预期2025财年归属股东应占溢利为1000万港元至1200万港元,较2024财年的2110万港元减少约900万港元至1100万港元 [1] - 预期减幅主要源于投资物业组合公允价值非现金会计处理减少1700万港元至1800万港元 [1] 公允价值变动原因 - 公允价值下降主要由于本年度物业市场整体疲弱 [1] - 此项减值属未实现性质的非现金会计处理,预计不会对公司现金流或运作产生重大影响 [1]
黄河实业(00318)发盈警,预期年度股东应占溢利1000万港元至1200万港元 同比减少
智通财经网· 2025-07-30 15:12
公司业绩预期 - 公司预期2025财年归属拥有人的应占溢利为1000万港元至1200万港元,相比2024财年的2110万港元有所下降 [1] - 预期减幅约为900万港元至1100万港元 [1] - 减幅主要由于投资物业组合的公平值按非现金会计处理减少约1700万港元至1800万港元 [1] 减值原因 - 公允价值下降主要由于本年度物业市场整体疲弱所致 [1] - 此项减值属未实现性质的非现金会计处理 [1] 财务影响 - 预期减值不会对公司的现金流或运作构成重大影响 [1]
黄河实业(00318) - 盈利警告
2025-07-30 14:59
业绩预测 - 本年度归属公司拥有人之应占溢利预计1000 - 1200万港元[3] - 溢利预期减幅约900 - 1100万港元[3] 过往业绩 - 去年归属公司拥有人之应占溢利约2110万港元[3] 资产变动 - 集团投资物业组合公平值减少约1700 - 1800万港元[3] 业绩发布 - 年度业绩预计2025年7月31日董事会会议后发布[4]
智通港股52周新高、新低统计|7月2日





智通财经网· 2025-07-02 08:41
52周新高股票表现 - 截至7月2日收盘,共有137只股票创52周新高,领航医药生物科技(00399)、重庆钢铁股份(01053)、富誉控股(08269)创高率位列前三,分别为180.00%、52.52%、36.81% [1] - 领航医药生物科技收盘价0.260港元,最高价0.700港元,创高率180.00% [1] - 重庆钢铁股份收盘价1.720港元,最高价2.120港元,创高率52.52% [1] - 富誉控股收盘价0.249港元,最高价0.249港元,创高率36.81% [1] - 黄河实业(00318)收盘价0.390港元,最高价0.600港元,创高率33.33% [1] - 中国东方集团(00581)收盘价1.460港元,最高价1.830港元,创高率23.65% [1] - 鞍钢股份(00347)收盘价1.860港元,最高价2.620港元,创高率23.00% [1] 其他显著新高股票 - 荣晖国际(00990)收盘价0.740港元,最高价0.840港元,创高率21.74% [1] - HOME CONTROL(01747)收盘价2.840港元,最高价2.840港元,创高率20.85% [1] - 天安卓健(00383)收盘价1.140港元,最高价1.150港元,创高率17.35% [1] - 马鞍山钢铁股份(00323)收盘价2.020港元,最高价2.490港元,创高率16.90% [1] - 兴利集团(00114)收盘价0.550港元,最高价0.640港元,创高率16.36% [1] - 盛良物流(08292)收盘价0.660港元,最高价0.660港元,创高率13.79% [1] 中低涨幅新高股票 - 三生制药(01530)收盘价24.250港元,最高价26.100港元,创高率4.61% [2] - 信义能源(03868)收盘价1.170港元,最高价1.200港元,创高率4.35% [2] - 中国飞机租赁(01848)收盘价4.170港元,最高价4.180港元,创高率4.24% [2] - 华油能源(01251)收盘价0.213港元,最高价0.248港元,创高率4.20% [2] - 江南布衣(03306)收盘价18.340港元,最高价18.380港元,创高率3.90% [2] 52周新低股票表现 - 青瓷游戏(06633)收盘价3.100港元,最低价1.000港元,创低率-54.55% [4] - 迪信通(06188)收盘价0.231港元,最低价0.211港元,创低率-14.57% [4] - 钧濠集团(00115)收盘价2.700港元,最低价2.690港元,创低率-10.33% [4] - 新明中国股权(02974)收盘价0.042港元,最低价0.019港元,创低率-9.52% [4] - 易站绿色科技(08475)收盘价0.063港元,最低价0.055港元,创低率-8.33% [4]
黄河实业(00318)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1-28 04:01
财务数据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收益为1.035亿港元,同比上升0.1%[10]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1430万港元,同比上升14.4%[10] - 2024财年公司总资产为6.33亿港元,同比上升2.0%[11] - 2024财年公司资产净值为5.616亿港元,同比上升2.8%[11] - 2024财年公司杠杆比率为0.09,低于上一财年的0.10[11] - 截至2024年10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营业额为103,483千港元,去年同期为103,358千港元[85] - 本期溢利为14,970千港元,去年同期为15,969千港元[85] - 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本期溢利为14,256千港元,去年同期为12,517千港元[85] - 基本及摊薄每股盈利为0.053港元,去年同期为0.051港元[86] - 截至2024年10月31日,非流动资产为348,941千港元,较4月30日的355,090千港元有所减少[89] - 截至2024年10月31日,流动资产为284,031千港元,较4月30日的265,738千港元有所增加[89] - 截至2024年10月31日,流动负债为64,077千港元,较4月30日的66,481千港元有所减少[89] - 截至2024年10月31日,流动资产净值为219,954千港元,较4月30日的199,257千港元有所增加[89] - 截至2024年10月31日,资产净值为561,567千港元,较4月30日的546,512千港元有所增加[89] - 截至2024年10月31日,总权益为561,567千港元,较4月30日的546,512千港元有所增加[90] - 2024年5月1日至10月31日公司股东应占总权益从546,512千港元增至561,567千港元,本期溢利为14,970千港元,全面收入总额为15,055千港元[92] - 2024年10月31日综合储备为499,597,000港元,较2024年4月30日的485,256,000港元有所增加[92][93] - 2023年5月1日至10月31日公司股东应占总权益从528,704千港元增至544,930千港元,本期溢利为15,969千港元,全面收入总额为16,226千港元[95] - 截至2024年10月31日止六个月,经营业务现金流入净额为4,649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流出616千港元[98] - 截至2024年10月31日止六个月,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净额为149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694千港元[98] - 截至2024年10月31日止六个月,融资活动现金流出净额为3,148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729千港元[98] - 截至2024年10月31日止六个月,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净额为1,650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减少651千港元[98] - 2024年10月31日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54,839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99,302千港元[98] - 截至2024年10月31日止六个月,科技、物业、金融分类收益分别为100,379千港元、2,117千港元、987千港元,综合收益为103,483千港元[114] - 截至2024年10月31日止六个月,科技、物业、金融分类业绩分别为21,979千港元、 - 1,782千港元、406千港元,综合业绩为20,603千港元[114] - 截至2024年10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除所得税前溢利为14,463千港元,本期溢利为14,970千港元[114] - 截至2023年10月31日止六个月,科技、物业、金融分类收益分别为100,649千港元、2,530千港元、179千港元,综合收益为103,358千港元[115] - 截至2023年10月31日止六个月,科技、物业、金融分类业绩分别为24,954千港元、 - 898千港元、 - 10千港元,综合业绩为24,046千港元[115] - 截至2023年10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除所得税前溢利为15,463千港元,本期溢利为15,969千港元[115] - 按地域市场划分,2024年和2023年香港及中国大陆收益分别为88,934千港元、87,713千港元,其他地区分别为15,549千港元、15,645千港元[120] - 截至2024年10月31日止六个月,无单一客户占公司收益超过10%(2023年:10%)[121] - 截至2024年10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总收益为103,483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03,358千港元[124] - 2024年上半年提供科技及相关活动收益为100,379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00,649千港元;投资物业总租金收入为2,117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2,530千港元[124] - 2024年上半年银行借贷利息为1,515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190千港元[130] - 2024年上半年所得税抵免为507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506千港元[132]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盈利为14,256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2,517千港元[137] - 截至2024年10月31日,应收账款为150,084千港元,较2024年4月30日的136,972千港元有所增加[139] - 2024年10月31日,30日内应收账款为15,840千港元,较4月30日的10,749千港元增加[140] - 2024年上半年员工成本为8,438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9,589千港元[128] - 法定普通股每股面值0.04港元,报告期初及期末股份数目均为50亿股,金额均为2亿港元[144] - 已发行及缴足股份,报告期初为2.70827299亿股,金额为1083.3万港元;报告期末与期初相同;2023年12月1日发行2325.2466万股代价股份以收购Claman约4.5%股权[144] 公司概况 - 公司是总部位于香港、在英国开展业务的全球性公司,业务包括软件和IT服务等[12][16] - 公司有科技、物业、金融三个可报告经营分部[112] - 公司主要收入来自科技及相关服务,包括软件开发、IT服务等[161] - 公司凭借技术和业务专长及行业知识,为香港及其他地区客户提供具成本效益的解决方案[165] - 公司管理团队由多领域专业人士组成,重视人才培养、研究和创新[171][176] - 公司自2007年成立以来从事科技相关业务,业务涵盖软件开发、IT服务等多个领域[181] - 公司业务涵盖软件开发、IT服务等,专业知识覆盖企业管理等多领域[183] 公司战略 - 公司战略重点是扩大和丰富数字生态系统,整合AI等技术[15][17] - 公司加强在英国的战略基础,以抓住英国和欧盟市场机遇,扩展全球足迹[25][27] - 公司利用现有战略联盟,建立新商业伙伴关系,增强虚拟和混合会议等业务[26][27] - 公司支持企业客户应对经济挑战,助力其进行数字化转型[28][29] - 公司通过迁移到云解决方案和整合先进技术,加速客户采用创新商业模式[29] - 公司与客户建立基于信任和可靠的长期伙伴关系,为客户提供卓越价值[29] - 公司战略定位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前沿,利用数据和人工智能为企业增长奠定基础[47] - 公司对数字化转型的重视与全球科技趋势相符,企业在云计算等数字举措上的投资显著[48] - 公司战略性定位与企业合作前沿,专注利用数据和人工智能进行数码转型,契合全球趋势[51] - 公司预计对数码生产力工具、网络安全、数据分析和AI、云端基础设施、可持续科技解决方案等基本解决方案的需求将增加[70] - 公司多元化服务组合、灵活应对市场变化能力和对科技环境的理解使其能利用新商业机遇[71][75] - 公司坚守承诺,致力于开创可持续创新并投资尖端科技,调配资源增强产品和平台[73][77] - 公司国际扩张战略明确,在英国业务扩大是在英国/欧盟市场努力的重要一步[74][78] - 公司将利用经验提供咨询服务,增强或发展客户科技导向业务模式[74][78] - 基于超15年科技和商业运营专业知识,公司预计巩固在香港地位,扩大至亚洲地区并进入新国际市场[74][78] - 2025年及以后计划丰富科技商业应用组合,强调云平台、AI和网络安全[186][189] - 计划在英国/欧盟、东南亚等地区设新总部并扩大客户群[187][190] - 持续投资研发,聚焦AI、物联网等技术开发智能解决方案[192][197] - 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开发满足行业需求方案,增强服务能力[193][198] - 公司将改善客户体验作为运营策略核心[200] - 公司采用以客户为中心方法,了解需求并提供个性化方案[200] - 公司目标是培养持久客户关系,成为客户信赖伙伴[200] - 公司做好应对2025年及以后挑战和机遇的准备[200] - 公司承诺实现可持续增长并为利益相关者创造价值[200] 子公司业务 - 子公司Claman Global Limited旗下FringeBacker Events是亚洲领先SaaS平台,为大型活动提供服务[18][19] - FringeBacker Events为香港多个国际活动提供技术支持,如香港马拉松等[19] - 公司加速FringeBacker Events的SaaS服务与VR和AR技术融合[20] - 公司与FringeBacker Events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为香港主要国际活动提供科技支撑[21] - 公司加快FringeBacker Events的SaaS产品与VR和AR科技融合,涵盖活动管理各方面[21] - TeamTech子公司在推广TeamSoft移动企业应用方面取得显著进展[24] - TeamSoft将完善行业特定功能,扩大产品供应,聚焦有外出办公人员的中小企业[24] - FBE团队专注开发、运营和管理国际大型活动的专有云平台,涉及数十万参与者和大量数字互动[40][43] - FBE团队在项目管理、安全措施、数据隐私和金融科技支付解决方案方面表现出色,成为香港著名国际活动的首选科技合作伙伴[41][43] - 公司参与渣打香港马拉松、2024年中国银行(香港)港珠澳大桥(香港段)半程马拉松等多个高调合作项目[44] - TeamTech部门开发管理企业级SaaS移动资源平台,提升商业生产力[172][176] - FringeBacker Events部门为大型国际活动开发运营云平台,活动吸引数万甚至数十万参与者[173][176] - Greenie EdTech部门专注远程学习和培训行业[174][177] - 公司利用多元能力和对客户行业的理解,为跨境项目提供支持[175][177] - 整合Claman Group Limited方案后扩展活动科技业务,子公司获多项活动服务委任[184] - FringeBacker Events为大型票务娱乐定制财务管理方案,含无现金支付系统[184] - TeamTech Digital的TechSoft改进SaaS移动应用,纳入行业功能并扩大分销网[191] - 扩大虚拟/混合会议及移动营销的战略联盟与合作市场努力[191] 市场环境 - 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受通胀、利率波动、主要市场增长缓慢、地缘政治紧张和供应链中断等因素加剧[66][69] 财务报表编制 - 未经审核的简明综合中期财务报表按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的香港会计准则第34号编制[99] - 公司首次在本期未经审核的简明综合中期财务报表采用自2024年5月1日起生效的新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等[101] - 公司董事预期应用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修订本对集团本期及过往期间财务表现及状况无重大影响[105] - 未经审核简明综合中期财务报表于2024年12月31日经董事会批准及授权刊发[146] 客户与业务成果 - 截至2024年10月31日的六个月,公司在全球、区域和香港的挑战环境中展现韧性和适应能力,保持战略方向并取得重要里程碑[31][36] - 公司科技领域实现稳定盈利,通过与现有客户建立牢固关系和扩大客户群取得成功[32][36] - 公司强调安全、定制解决方案,凭借跨学科专业知识推动各行业增长[33][36] - 公司致力于扩大与科技相关的投资,财务结果展示了竞争韧性和稳健增长[34][37] - 公司持续扩大业务组合,专注数字创新,提升大型活动参与者体验,保持在活动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46] - 公司参与香港国际机场相关赛事活动,凸显提供科技解决方案专业知识及保障数据隐私安全承诺[49] - 公司重点拥抱数码创新,提升大型活动参与者体验,处于活动科技领域前沿[50] - 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在各行业整合加速,采用其驱动的解决方案可提高客户满意度[52][56] - 公司为客户提供实现可持续增长的工具和策略,培育创新和适应性伙伴关系[53][56] - 数码进化重塑工作范式,公司通过手机ERMTech和EdTech系统支持客户业务需求[55][58] - TeamTech SaaS行动企业资源平台助力客户在数码时代有效管理业务,适应远程工作[59][63] - Greenie EdTech部门提供远程学习等解决方案,解决技能差距,提升客户员工技能[60][64] - 公司平台促进团队沟通、管理和知识转移,帮助客户利用全球人才库,提高组织效率[61][64] - 公司坚定创新和扩展数码产品承诺,领先新兴趋势,助力客户数码转型实现增长[62][65] - 公司在英国和欧盟业务增长,推动全球扩张,尽管面临创新和经济挑战仍保持稳定发展,实现盈利[166] - 公司专注数字转型、AI、网络安全和行业特定解决方案,成功增加集团收入,尤其在科技相关业务[166] - 公司作为创新领导者,为香港及更大区域多行业
黄河实业(00318) - 2025 - 中期业绩
2024-12-31 14:52
财务表现 - 公司金融服務部門在2024年上半年實現收入1.0百萬港元,盈利0.4百萬港元,相比2023年同期的0.2百萬港元收入和0.1百萬港元虧損有顯著改善[3] - 公司科技部門在2024年上半年實現分類業績21,979千港元,物業部門虧損1,782千港元,金融部門盈利406千港元[23] - 公司截至2024年10月31日的總資產減流動負債為568,895千港元,相比2024年4月30日的554,347千港元有所增加[16] - 公司截至2024年10月31日的銀行結餘及現金為54,839千港元,相比2024年4月30日的53,104千港元有所增加[16] - 公司截至2024年10月31日的應收賬款為139,104千港元,相比2024年4月30日的125,992千港元有所增加[16] - 公司截至2024年10月31日的總權益為561,567千港元,相比2024年4月30日的546,512千港元有所增加[16] - 公司截至2024年10月31日止六个月的营业额为103,483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03,358千港元略有增长[33] - 公司科技领域收益为100,379千港元,占总收益的97%[39] - 公司本期间溢利为14,970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5,969千港元略有下降[33] - 公司每股基本盈利为14,256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2,517千港元有所增长[51] - 公司应收账款为150,084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36,972千港元有所增加[51] - 公司科技领域收益主要来自科技及相关活动,收益为100,379千港元[46] - 公司金融领域收益为881千港元,主要来自利息收入[46] - 公司未分配其他收入及其他收益为173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223千港元有所下降[33] - 公司财务成本为1,515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190千港元有所增加[33] - 公司本期间溢利为15,969千港元[65] - 香港及中国大陆地区收入为88,934千港元,同比增长1.4%[66] - 投资物业总租金收入为2,117千港元,同比下降16.3%[68] - 银行利息收入为28千港元,同比增长3.7%[69] - 银行借贷利息为1,515千港元,同比增长27.3%[72] - 公司应收账款总额为139,104千港元,同比增长10.4%[74] - 科技相关业务收入下降0.2%至100.4百万港元,利润为22.0百万港元[163] - 物业部门未实现公允价值为225.5百万港元,租金收入为2.1百万港元[164] - 公司银行借贷为36.6百万港元,银行透支融资为12.5百万港元[170] - 投资物业总账面净值为178.6百万港元[171] - 公司员工总成本为8.4百万港元,员工人数为36名[172] - 公司现金及银行结余为54.8百万港元,流动比率为4.4[183] - 公司总权益为561.6百万港元[183] - 公司未宣派截至2024年10月31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186] 科技战略与创新 - 公司計劃豐富科技導向商業應用組合,特別強調可擴展的雲端平台、人工智慧整合和網絡安全措施[1] - 公司計劃建立和培育戰略合作夥伴關係,以利用新科技、獲得市場見解並共同開發行業特定解決方案[7] - 公司强调利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提升客户体验和决策过程[85] - 公司推出手机ERMTech和EdTech系统,支持客户业务需求[86] - 公司致力于通过创新和扩展数码产品推动行业数字化转型[88] - 公司科技相关业务收入增长,为未来增长和韧性奠定良好基础[98] - 公司专注于数码转型、人工智能、网络安全和行业特定解决方案[98] - 公司通过数码转型和云平台投资,优化运营并增强客户体验[93] - 公司大力投资先进网络安全解决方案,保护数码资产并确保数据完整性[94] - 公司提供针对商业应用的科技、数码转型倡议和可扩展的云平台[97] - 公司利用多元化的科技和业务能力,提供独特、高质量的商业成果[100] - 公司通过尖端科技和数据驱动洞察,提升大型活动参与者体验[106] - 公司与客户合作,量身定制解决方案以实现可持续增长[108] - TeamTech团队通过SaaS平台提供创新解决方案,支持远程工作和业务管理[111] - Greenie EdTech团队专注于远程学习和培训解决方案,帮助企业提升员工技能[111] - 公司积极投资先进科技和可持续实践,以增强运营效率和长期增长[113] - 公司提供数码生产力工具、网络安全、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云端基础设施及可持续科技解决方案[114] - 公司在COVID-19大流行期间增加研发投资,专注于数码和远程互动科技,带来积极回报[128] - 公司为大型国际活动开发和管理复杂云平台,如渣打香港马拉松等[127] - 公司在科技相关业务领域确立领导地位,包括移动SaaS企业资源平台[128] - 公司预计科技相关服务行业将经历适度反弹,持续关注数码转型和创新科技投资[123] - 公司持续投资研发,重点扩展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尖端科技能力[135] - 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为科技和相关服务,包括软件和IT服务、咨询和商业解决方案[137] - 公司扩展了活动科技业务,满足对大型活动数码管理的需求,并再次被委任为多个国际活动提供科技服务[157] 国际扩展与市场策略 - 公司在英国和欧盟的业务增长,扩展全球业务抱负增强[98] - 公司计划通过国际扩张战略扩展科技产品和服务的全球影响力,特别是在英国和欧盟市场[116] - 公司在香港和亚洲地区巩固地位,并计划进入新的国际市场[116] - 公司成功扩展了多元化客户群,包括香港、中国内地、日本、东南亚和英国/欧盟的客户,并在英国设立区域总部[130] - 公司计划在2025年及以后进行更广泛的地理扩展[133] - 公司计划加强拓展国际市场,特别聚焦于英国/欧盟地区、东南亚和其他新兴市场[160] 物业与投资 - 公司通过收购和管理被低估的物业,实现资本增值和稳定的租金收入[138] - 公司收购了时尚服饰科技业务40%股权,代价为2200万港元[142] - 投资物业总账面净值为178.6百万港元[171] 公司治理与领导 - 公司自2005年9月起由黄达扬同时担任董事、行政总裁及主席职务[189] - 董事会认为当前架构适合公司,提供强势且贯彻的领导,有助于有效制定和落实发展策略[189] 运营与成本管理 - 公司實施精簡運營和成本削減策略,重新評估戰略投資[95] - 公司员工总成本为8.4百万港元,员工人数为36名[172]
黄河实业(00318) - 2024 - 年度财报
2024-08-30 08:33
财务表现 - 公司2024年总收益为2.045亿港元,同比增长1.4%[3] - 公司2024年总资产为6.208亿港元,同比增长1.9%[3] - 公司2024年科技相关收益为1.974亿港元,同比增长0.4%[3] - 公司2024年资产净值为5.465亿港元,同比增长3.4%[3] - 公司2024年其他收益为3500万港元,同比增长13.6%[3] - 公司2024财年总收入为2.045亿港元,同比增长1.4%[25][28] - 公司2024财年税前利润为2110万港元,同比下降7.5%,若排除投资物业公允价值变动,税前利润为2680万港元,同比下降3.6%[25][28] - 公司2024财年收入增长1.4%至2.045亿港元,EBITDA增长13.6%至3500万港元[63] - 公司收入增长1.4%至204.5百万港元[67] - 息税折旧及摊销前利润增加13.6%至35.0百万港元[67] - 公司年度收入增长1.4%至204.5百万港元,科技部门收入增长0.4%至197.4百万港元[70] - 科技相关业务收入增长0.4%至1.974亿港元,年度溢利为4290万港元[71] - 物业分部未变现公平值为2.283亿港元,租金收入为550万港元[71] - 金融服务相关业务收入为170万港元,录得收益100万港元[71] - 公司现金及银行结余在2024年4月30日为5310万港元,较2023年的1亿港元减少[72] - 公司流动比率在2024年4月30日为4.0,较2023年的3.7有所提升[72] - 公司总权益在2024年4月30日为5.465亿港元,较2023年的5.287亿港元增加[72] - 公司负债比率在2024年4月30日为0.10,较2023年的0.09略有上升[76] - 公司银行借贷在2024年4月30日为3760万港元,较2023年的4130万港元减少[79] - 公司银行透支融资在2024年4月30日为1460万港元,较2023年的410万港元大幅增加[79] - 公司非全资附属公司的无抵押贷款在2024年4月30日为80万港元,较2023年的100万港元减少[81] - 公司银行借贷以投资物业作抵押,总账面净值约为1.81亿港元(2023年:1.832亿港元)[82] - 公司银行借贷以租赁土地及楼宇作抵押,价值约为1000万港元(2023年:1040万港元)[82] - 公司提供无限额公司担保作为银行融资的担保[82] - 公司银行融资需满足与各附属公司相关的契诺,否则需按要求偿还[83] - 公司截至2024年4月30日无任何资本承担(2023年:无)[84] - 公司2024年度总员工成本约为850万港元(2023年:910万港元)[85] - 公司可供分派储备金额为约2.75亿港元,较去年增长约3.5%[96] - 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270,827,299股[98] - 公司董事黄达扬通过所控制机构持有141,424,436股,占公司股份的52.22%[109] - 公司未在年度内派付末期股息[96] - 公司未在年度内进行任何慈善捐款[96] - 公司未在年度内进行任何资本承担[107] - 公司未在报告日期后发生重大事项[107] - 公司未在年度内授予或行使任何购股权[106] - 公司未在年度内进行任何重大交易、安排或合约[96] - Vongroup Holdings Limited持有公司52.22%的已发行股本[116] - Allyking International Limited持有公司12.88%的已发行股本[116] - Kingston Investment Assets Limited持有公司8.60%的已发行股本[116] - 公司五大客户的销售额占集团总收益的不到30%[121] - 公司五大供应商的采购额占集团总采购额的不到30%[121] - 公司未在截至2024年4月30日的年度内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128] - 公司已维持上市规则规定的公众持股量[129] - 公司股东周年大会定于2024年10月举行[129] - 中汇安达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于2024年3月1日被任命为公司审计师[130] - 2024年审计服务费用为130万港元,与2023年持平[150] 科技与创新 - 公司致力于通过FinTech、SaaS、VR和AR技术推动国际活动业务的增长[7] - 公司子公司Claman Global Limited为香港多个大型国际活动提供技术支持[7] - 公司计划通过整合AI技术、数据驱动智能、FinTech服务等扩展和增强其数字生态系统[6] - 公司持续投资并加强智能科技和商业流程外包服务,覆盖香港、亚洲及英国/欧盟市场[9] - 公司加速整合FringeBacker Events的SaaS服务、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提供无缝及沉浸式体验[10] - 公司致力于加强数据驱动及人工智能管理,应用于马拉松、贸易展览、门票活动及科技驱动的支付服务[12] - TeamSoft子公司成功开发并运营企业级SaaS移动企业资源平台,专注于中小企业和扩大分销网络[13] - 公司看到英国和欧盟市场的巨大增长潜力,致力于扩大在英国的战略基础,推动数字技术的应用[15] - 公司通过新的业务合作伙伴关系推动虚拟和混合会议、展览、活动及移动营销业务的增长[16] - 公司在快速变化的全球环境中,支持客户进行云端的数字转型,加速采用新业务模式[18] - 公司专注于创新、安全的技术解决方案,针对不同客户垂直领域和高流量大型活动,实现了盈利增长[20] - 公司在技术和商业领域的跨学科专业知识推动了多个行业的增长,致力于抓住机遇并创造持久价值[21] - 公司科技业务显著增长,专注于安全和定制化解决方案,巩固了其作为信赖合作伙伴的声誉[23][26] - 公司FringeBacker Events业务为大型国际活动提供专有云平台,涉及数十万参与者和数字互动[27][29] - 公司自2019年起成为渣打香港马拉松的独家注册和支付管理平台[30][32] - 公司为2023年香港珠海澳门大桥半程马拉松提供技术支持,这是世界上最长的桥隧海上跨越的首次跑步事件[30][32] - 公司为2023年新鸿基香港单车节提供技术支持,该活动是国际自行车联盟(UCI)国际日历上的主要事件[30][32] - 公司专注于战略利用数据和AI,重新定义客户、员工和公众的体验,推动运营动态的范式转变[31][33] - 公司积极与企业在数字化举措上合作,为其在不确定的经济环境中奠定增长基础[31][33] - 公司科技业务模型基于信任和理解,持续获得支持,使其在市场上与众多竞争者区别开来[26][29] - 移动ERMTech和EdTech系统帮助客户在远程工作环境中保持生产力、协作和运营效率[35] - Greenie EdTech部门专注于远程学习和培训解决方案,支持客户提升员工技能以适应数码市场需求[35] - 公司致力于创新和扩展数码产品,目标是保持对新兴趋势的领先地位[36] - 公司预计将增加对数码生产力工具、网络安全、数据分析和AI、云基础设施及可持续科技解决方案的需求[44] - 公司通过持续投资于尖端科技和可持续创新,巩固其在行业创新前沿的地位[46] - 公司继续在数位化转型和基于云端的平台上进行大量投资[57] - 生成性AI技术取得了显著进步,预计将加速应用于提高效率和生产力[57] - 公司投资于先进的网络安全解决方案,以保护其数位资产并确保数据完整性[58] - 公司通过数位化转型、AI、网络安全和行业特定解决方案增加了整体收入[63] - TeamTech业务开发企业级SaaS移动资源平台,提升后疫情时代的商业生产力[65] - FringeBacker Events部门为巨型国际活动开发和管理云平台,涉及数十万参与者[66] - Greenie EdTech部门专注于远程学习和培训领域[66] - 公司投资于人才发展、研究和创新,保持新技术的开发[64] - 公司提供具有成本效益的科技工具,帮助客户在劳动力市场紧张的情况下外包工作[67] - 公司在本财政年度通过投资于早期研究,在多个业务科技领域成为领导者和先驱者[69] - 公司在本财政年度通过Vongroup生态系统产品和服务,在提供业务科技服务方面取得重大业务扩展和发展里程碑[69] - 公司在英国设立了英国/欧盟区域总部,客户涵盖投资银行、金融服务、财富管理等多个行业[69] - 公司通过整合Claman Group Limited的FringeBacker Events国际云端管理和技术解决方案,扩展了EventTech业务[69] - 公司子公司FringeBacker Events再次被任命为渣打香港马拉松等大型活动提供重要的EventTech服务[69] - 公司在本财政年度通过增强基于云端科技的数字和远程互动安全性和隐私性,投资得到了回报[69] - 公司自2007年以来从事科技及相关业务,提供软件和IT服务以及咨询和商业解决方案[69] - 公司通过24/7无边界服务基础设施和位置无关的工作模式,确保为客户提供最佳支持[69] - 公司在本财政年度通过研究和预测客户未来科技需求,做出早期投资和开发决策[69] - 公司开发了无现金事件支付系统,旨在为客户创造新的收入来源[70] - TechSoft进一步开发了SaaS工作效率和团队协作移动应用程序,并扩展了其分销网络[70] - 公司扩展了本地和国际虚拟和混合会议、展览及移动营销的战略联盟和联合市场合作[70] - 公司计划加强业务科技应用组合,专注于可扩展的云平台、AI集成和网络安全[70] - 公司将继续增加在UK/EU地区、东南亚和其他新兴市场的国际影响力[70] - 公司将持续投资于研发,扩展在AI、物联网和其他新兴科技方面的能力[70] - 公司将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以利用新技术和共同开发满足行业特定需求的解决方案[70] - 公司致力于开发环保科技并实施可持续的业务实践,以减少环境影响[70] - 公司将采用以客户为中心的方法,重点了解客户需求并提供个性化解决方案[70] - 科技相关业务专注于企业管理科技、活动管理解决方案和SaaS移动企业解决方案[71] - 公司计划通过收购增强科技相关业务的积累和管理技能[71] - 科技相关业务在2023年5月1日至2024年4月30日期间占公司总收入的96.5%[182] 业务扩展与市场策略 - 公司看到英国和欧盟市场的巨大增长潜力,致力于扩大在英国的战略基础,推动数字技术的应用[15] - 公司通过新的业务合作伙伴关系推动虚拟和混合会议、展览、活动及移动营销业务的增长[16] - 公司在英国的业务标志着其在英国/欧盟市场增长的重要一步[47] - 公司预计将进一步加强在香港及亚洲地区的业务,并开拓新的国际市场[47] - 公司在英国和欧盟的业务增长,扩大全球影响力[67] - 公司将继续增加在UK/EU地区、东南亚和其他新兴市场的国际影响力[70] - 公司预计将继续减少金融服务相关业务的比重,以支持科技分部的增长[71] - 公司将继续寻找机会降低物业分部的比重[71] - 公司拥有科技相关、物业相关和金融服务相关三个业务分部[182] 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 - 公司面临全球、地区及当地经济体的负面、波动及不明朗发展风险[71] - 公司面临的主要风险包括业务风险、运营风险及财务风险[94] - 科技业务的创新能力和适应快速变化的能力对成功至关重要[94] - 未来更严格的法规可能对公司业务及运营产生重大影响[94] - 系统及网络安全漏洞可能对公司声誉及业务产生负面影响[94] - 财务风险的详细信息载于综合财务报表附注34[94] - 公司董事会负责公司及其子公司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系统,并审查其有效性[152] - 高级管理层每月向董事会提供必要的说明和资料,以便董事会能够对公司的财务状况进行知情、平衡和可理解的评估[151] - 公司采纳并审查了集团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程序的有效性,旨在实现业务目标、保护资产并提供可靠的财务信息[154] - 公司董事会每年审查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系统,并识别出网络安全风险、人才短缺和快速科技变革等风险[155] - 公司内部审计职能由内部审计师执行,直接向审计委员会汇报,并在评估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系统有效性方面发挥重要作用[160] - 公司董事会认为,截至2024年4月30日,公司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系统有效且充足,并拥有足够具备适当资格和经验的员工资源[161] - 公司设有处理及披露内幕消息的政策,以确保股东、潜在投资者和持份者能够对集团表现进行平衡、清晰和公平的评估[162] - 公司已制定举报政策,允许员工和业务合作伙伴书面报告欺诈或不道德行为,不鼓励匿名举报[163] - 公司要求所有员工、供应商和客户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如发现不合规情况将采取终止合同等行动[164] 企业管治与董事会 - 公司致力于提高企业管治质量,确保透明度和股东权益[131] - 公司董事会由五名成员组成,包括两名执行董事和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32] - 截至2024年4月30日,董事会举行了九次会议,董事通过电子通讯方式参与[134] - 公司未为董事购买法律诉讼保险,认为法律风险较低[132] - 公司主席与行政总裁由同一人担任,董事会认为此结构更有利于领导和发展策略[132] - 独立非执行董事无特定任期,但需每三年至少轮席退任一次[132] - 董事会负责制定企业策略、业务发展及审批收购、出售、酬金政策等[133] - 公司已采纳上市规则附录C3的证券交易标准守则,所有董事在2024年度均遵守该守则[132] - 董事会成员之间无财务、业务、家庭或其他重大关系[132] - 公司委任的独立非执行董事已取得法律意见并确认其职责[132] - 董事会成员在2024年度内的会议出席率较高,部分董事通过电子方式参与[135] - 公司鼓励董事参加外部研讨会和培训课程,费用由公司承担,以更新法律、法规、业务和市场变化的知识[136][138] - 主席和首席执行官由同一人黄达扬担任,负责制定公司战略并监督日常运营[137][139] - 董事会将在适当时候考虑拆分主席和首席执行官的角色[140] - 独立非执行董事冯嘉强已任职超过九年,其连任需股东单独决议批准[140] - 审计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负责审查公司财务控制、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系统[140] - 审计委员会负责审查公司财务和会计政策及实践[140] - 审计委员会与管理层讨论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系统,确保系统有效[140] - 董事会将企业管治职能委托给审计委员会,包括审查董事和高级管理层的培训及专业发展[140] - 审计委员会负责审查公司对法律和法规要求的合规情况[140] - 审计委员会负责审查公司对《企业管治守则》的合规情况[141] - 公司审计委员会审查了集团的中期报告和年度报告[142] - 审计委员会讨论了新会计准则的采用及其影响[142] - 薪酬委员会批准了董事的薪酬,并根据个人表现和集团财务表现进行年度审查[142] - 提名委员会制定了提名政策并执行董事会批准的提名政策[142] - 提名委员会至少每年审查董事会的结构、人数和组成[142] - 截至2024年4月30日,公司董事会中男性成员占比约60%,女性成员占比约40%,实现了性别多元化[143] - 公司员工中男性与女性比例各占50%,并在中高级员工招聘中确保性别多元化[143] 环境、社会及管治(ESG) - 公司致力于遵守所有环境政策及相关法律法规[94] - 公司致力于将环境足迹降至最低,并全面遵守有关废气、温室气体排放及废弃物处理的法律法规[183] - 公司的环境足迹主要来自办公运营中的水电消耗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184] - 公司通过多种沟通渠道深入了解持份者的关切和期望,以更好地定位市场并调整策略[181] - 公司重视与持份者的沟通,包括股东、客户、供应商、雇员及政府组织等[179] - 公司在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中识别了温室气体排放、能源消耗及节水等关键议题[181] - 公司通过培训和绩效评估提升员工的事业发展和职业健康安全[179] - 公司确保供应链管理中的公平公开采购,以保护相互利益[179] - 公司通过会议和活动直接与客户沟通,以提升客户满意度[179] - 2024年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为20,450吨二氧化碳当量,密度为115吨二氧化碳当量/百万收入[186] - 2023年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为20,981吨二氧化碳当量,密度为107吨二氧化碳当量/百万收入[186] - 2024年电力消耗总量为30,985千瓦时,密度为119千瓦时/员工[187] - 2023年电力消耗总量为30,855千瓦时,密度为97千瓦时/员工[187] - 2024年办公用纸消耗总量为138千克,密度为101千克/员工[187] - 2023年办公用纸消耗总量为162千克,密度为198千克/员工[187] - 公司通过节能措施减少对环境影响,包括使用节能灯泡和LED照明系统[186] - 公司推行无纸化办公,鼓励员工使用电子银行、电子账单和电子收据[186] - 公司通过减少电力和水的消耗密度来降低温室气体排放[186] - 公司将继续监控气候相关风险并采取适当行动[187] - 公司董事会负责环境、社会及管治(ESG)策略及报告,并定期审查相关进展[175] - 公司管理层负责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