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奥迪威(832491)
icon
搜索文档
奥迪威:公司深度报告:国内超声波传感器龙头,产品技术性能优异
中国银河· 2024-07-12 02:30
奥迪威:国内精密智能超声波传感器龙头,研发驱动产品升级 深耕传感器与执行器领域二十余年,产品不断推陈出新 [12] - 公司持续推动产品数字化、智能化、微型化、集成化升级,成为国内车载超声波传感器的主要供应商,国际主流品牌智能水表和气表厂商的超声波流量传感器核心供应商,国际主流品牌安防报警系统厂商的报警发声器主流供应商。[12] -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感知层的传感器和执行层的执行器两大类,按构成集成度可分为元器件与模组两大类。[14][15] 传感器带动业绩高速增长,盈利能力稳中有升 [33][34][35] - 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67亿/+23.6%、归母净利润0.77亿/+45.3%,毛利率水平维持在30%以上且呈现稳中有升的态势。 - 公司重视研发投入,拥有专利数量286件/+11.3%,其中发明专利数量57件/+29.5%。 股权相对分散,产业资金积极入股 [39][40] - 公司前十大股东合计占总股本比例45.1%,且除前三大股东外,其余股东持股均低于5%,股权相对分散。 - 前十大股东中包括隆基绿能董事长钟宝申先生、比亚迪、德赛西威等产业资金。 股权激励绑定高管及核心技术人员利益,增强团队凝聚力 [42] - 2023年公司以6.25元/股的价格向130名员工首次授予270万股限制性股票,2024年向38名员工授予60万股预留限制性股票。 - 正常情况下,激励计划的业绩考核目标为2023/2024/2025年剔除股份支付费用影响的净利润较2022年增长率不低于10%/20%/35%。[43] 传感器是"万物互联之眼",国内战略地位不断提高 智能传感器下游应用广阔,国产替代迫在眉睫 [46][47][50][51][52][53][54][55][56][57] - 传感器历经"结构型-固体型-智能型"的技术迭代,智能传感器是决定未来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能级的关键核心与先导基础。 - 据统计,2023年全球智能传感器市场规模约468.9亿美元/+12%,国内智能传感器市场规模约1,336.2亿/+15.7%,国内智能传感器渗透率约34.4%,存在较大抬升空间。 - 国内传感器行业起步较晚,高端传感器进口比例达80%,传感器芯片进口比例达90%,国产化缺口巨大,国产替代任重道远。 行泊一体化提振车载超声波传感器需求,近程感知与机器人高度契合 [64][65][66][69][70][71][72][73][74][75][76][77][78][79][80][81][82][83][84][86][89][90][91][92][93][97][98] - 超声波传感器可用于非接触式检测,主要应用于汽车电子领域的自动泊车辅助系统、代客泊车系统、盲区检测系统等。 - 目前国内主流车企单车配备8-12只超声波传感器,预计到2025年全球单车配备12只超声波传感器方案的占比将达55.4%。 - 机器人尤其是人形机器人需要超声波传感器进行近程感知,与超声波传感器相关度更高的服务机器人与特种机器人增长较快。 公司产能有序扩张,产品技术性能优异 高性能超声波传感器扩产一倍,产能利用率维持高位 [100][101][102][103] - 公司2027年高性能超声波传感器产线升级及产能扩建项目达产后,每年超声波传感器将新增产能6,160万只,较2021年直接翻番。 - 2027年多层触觉及反馈微执行器开发及产业化项目达产后,每年压触传感器与压触执行器将分别新增产能2亿只与1.2亿只。 - 2023年公司传感器的产能利用率维持在75.6%的高位。 公司产品技术性能可与外资"掰手腕",品牌持续积累 [110][112][115][118] - 公司产品在汽车电子、智能仪表、智能家居、消费电子等领域与外资企业保持差异化竞争,品牌持续积累。 - 公司首创芯片级雾化模组,实现"专用芯片+雾化换能器件"的产品升级,支持二次开发。 - 公司压电触觉反馈微执行器在薄厚程度、位移、加速度等参数上表现更为优异。 盈利预测、估值分析与投资建议 盈利预测 [134][135] - 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实现营业收入5.81/7.13/8.54亿,归母净利润0.93/1.15/1.39亿,EPS0.66/0.82/0.99元。 估值分析 [136][137][139][140] - 相对估值法下,公司每股合理估值区间为13.94-16.40元。 - 绝对估值法(FCFF)下,公司每股合理估值区间为12.85-17.50元。 投资建议 [141] - 综合相对估值法与绝对估值法,公司最终每股合理估值区间为13.94-16.40元,首次覆盖,给予奥迪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142] 1. 国内外传感器与执行器政策存在不确定性的风险; 2. 下游汽车电子、智能仪表、智能家居、消费电子需求修复缓慢的风险; 3. 传感器与执行器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 4. 新一代AK2车载超声波传感器、压电触觉反馈微执行器等新产品开发不及预期的风险; 5. 传感器与执行器行业技术变革加快的风险。
奥迪威: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广东奥迪威传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增加部分募投项目实施主体及实施地点的核查意见
2024-07-10 11:54
募集资金 - 公司发行价格11元/股,发行3130.4348万股,募资344347828元,净额297894177.28元[2] 项目投资 - 高性能超声波传感器等三项目合计投资33197万元,拟用募资29789.42万元,自筹3407.58万元[4] 项目主体 - 公司拟新增奥迪威为高性能超声波传感器项目实施主体[5] - 奥迪威注册资本14115.9348万元[8] 审议情况 - 2024年7月8日董事会、监事会审议通过新增募投项目主体及地点议案[10] - 保荐机构对增加募投项目主体及地点事项无异议[12]
奥迪威:关于新增部分募投项目实施主体和实施地点的公告
2024-07-10 11:54
募资情况 - 公司公开发行3130.4348万股,发行价11元/股,募资总额34434.78万元,净额29789.42万元[1] 项目投资 - 高性能超声波传感器项目投资8412万元,拟用募资8412万元[5] - 多层触觉及反馈微执行器项目投资12615万元,拟用募资12615万元[5] - 技术研发中心项目投资12170万元,拟用募资8762.42万元,自筹3407.58万元[5] 项目变更 - 2024年7月8日董事会、监事会审议通过新增募投项目实施主体和地点议案[8][9] - 高性能超声波传感器项目新增实施主体广东奥迪威,地点新增广州[4]
奥迪威:关于受让参股公司部分股权的公告
2024-07-10 11:54
股权交易 - 增资后广州蜂鸟注册资本200万元,奥迪威持股20%[2] - 奥迪威拟2233万元受让广州蜂鸟29%股权,转让后持股49%[2] - 交易金额占2023年总资产2.03%,净资产2.41%[3] 企业数据 - 西安敦悦2023年总资产2846.55万元,净资产2827.48万元,净利润 - 90.86万元[6] - 广州蜂鸟2023年总资产1831.46万元,净资产1771.19万元,净利润 - 444.62万元[7] 交易安排 - 2024年7月8日董事会通过受让议案[4] - 出资为货币,资金源于自有资金[8] - 受让方8月31日前付款,转让方收款60日内完成手续[10] 投资目的 - 布局先进传感技术,拓展市场,有积极影响[11]
奥迪威:第四届董事会第九次会议决议公告
2024-07-10 11:54
市场扩张和并购 - 公司拟受让广州蜂鸟29%股权,转让后合计持有49%股权[4]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拟新增公司为“高性能超声波传感器产线升级及产能扩建项目”实施主体,实施地点新增广东省广州市[5] 会议情况 - 董事会会议于2024年7月8日召开,应出席董事8人,出席和授权出席8人[3] - 《关于受让参股公司部分股权的议案》表决全票通过,无需回避和提交股东大会[5] - 《关于新增部分募投项目实施主体和实施地点的议案》表决全票通过,无需回避和提交股东大会[5]
奥迪威:第四届监事会第八次会议决议公告
2024-07-10 11:54
会议信息 - 监事会会议于2024年7月8日在公司会议室召开[3] - 应出席监事3人,出席和授权出席3人[3] 募投项目 - 审议通过新增募投项目实施主体和地点议案[4] - 新增公司为项目实施主体,地点新增广州[4] - 投资总额等无变化,表决全票通过[4][5]
奥迪威(832491) -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4-07-05 10:51
公司概况 - 奥迪威是一家专注于传感器和执行器技术的高新技术公司,主要面向智能汽车、工业控制、智能家居等领域[1][2][3][4][5][6] - 公司致力于从基础材料到智能传感器、执行器及其应用模组的全产业链布局,保持在传感器专精特新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4] 技术创新 - 公司正在研发无铅压电新材料技术,该技术可拓宽传感器的应用场景,带来市场需求的增量[4] - 无铅压电新材料技术有望成为市场刚性需求,公司已储备相关核心技术及自有发明专利[4] - 公司正加快布局柔性传感技术在多场景、广领域的应用,如触控、压感、温度等"电子皮肤"应用[5] - 公司正与知名车载镜头自清洗系统解决商联合攻关,推进超声波镜头自清洗技术的应用落地[6][7] 市场拓展 - 公司产品主要面向工业企业,根据客户需求提供匹配的元器件或模组,实现终端设备或系统的核心功能[6] - 公司一方面扩大原有市场份额,另一方面改良现有产品性能或质量,提高产品盈利能力[6] - 公司不断研发新产品,持续的产品和技术创新是公司发展的源动力,取得订单需求的增长[6] - 公司超声波水下测距传感器已实现批量交付,未来将提升在水下智能设备应用市场的份额[5]
奥迪威(832491) -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4-07-05 10:31
公司概况 - 奥迪威是一家专注于传感器和执行器技术的公司,主要面向智能汽车、智能仪表、工业控制、智能家居、安防和消费电子等领域[1][2][5] - 公司致力于从基础材料到智能传感器、执行器及其应用模组的全产业链布局,保持在传感器专精特新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4] 技术创新 - 公司正在研发无铅压电新材料技术,该技术可拓宽传感器的应用场景,带来市场需求的增量[4] - 无铅压电新材料技术有望成为市场刚性需求,公司已储备相关核心技术及自有发明专利[4] - 公司正在开发柔性传感材料,包括触控、压感、压力、温度、材质识别等应用,即所谓的"电子皮肤"[5] - 公司的超声波水下测距传感器利用声纳技术实现水下障碍物探测,为水下智能设备提供精准定位和规划路线[4][5] - 公司正在开发超声波镜头自清洗技术,可应用于车载电子镜头、监控镜头、手机摄像头等,提高系统精度和安全性[6][7] 市场拓展 - 公司一方面通过扩大原有市场份额实现规模效应,另一方面改良现有产品性能或质量提高产品盈利能力[6] - 公司不断研发新产品并投放市场,持续的产品和技术创新是公司发展的源动力[6] - 公司正在与知名车载镜头自清洗系统解决商联合攻关,推进新技术的应用落地[7]
奥迪威:2023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
2024-07-01 10:49
权益分派 - 2023年年度权益分派方案2024年5月14日获股东大会通过[2] - 权益分派基准日母公司未分配利润230,303,499.21元[2] - 本次派发现金红利28,229,669.60元,每10股派2元[2][3] - 权益登记日2024年7月5日,除权除息日7月8日[6] 股本变动 - 2024年6月24日注销11,000股,总股本调为141,148,348股[3] - 2024年6月27日完成60万股预留限制性股票授予登记[4] 税收政策 - 个人股东等持股不同期限补缴税款不同[5] - 合格境外投资者股东按10%税率代扣,每10股派1.8元[5] 红利发放 - 委托代派现金红利2024年7月8日划入股东账户[8]
奥迪威:2023年股权激励计划预留限制性股票授予结果公告
2024-06-28 11:34
股权激励授予情况 - 预留授予日为2024年5月7日,授予人数38人,授予价格6.25元/股[2] - 预留授予数量600,000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4251%[3][4][6] - 董事长、总经理张曙光获授50,000股,占预留授予总数量的8.3333%,占公司总股本的0.0354%[3][5] - 核心员工共获授490,000股,占预留授予总数量的81.6667%,占公司总股本的0.3472%[3] - 登记日为2024年6月27日[4] 限售期与解除限售安排 - 限售期分别为自预留部分授予之日起12个月、24个月[8] - 第一个解除限售期解除限售比例为50%,时间为自授予之日起12个月后的首个交易日至授予之日起24个月内的最后一个交易日当日止[8] - 第二个解除限售期解除限售比例为50%,时间为自授予之日起24个月后的首个交易日至授予之日起36个月内的最后一个交易日当日止[8] 考核方式 - 以2022年净利润为基数,2024年净利润增长率不低于20%,2025年净利润增长率不低于35%[8] - 若遇不可抗力,可审议用营业收入增长率替代,以2022年营业收入为基数,2024年营业收入增长率不低于20%,2025年营业收入增长率不低于35%[9] 解除限售条件 - 激励对象上一年度年终绩效考核评价结果为“合格”,方能获当期限制性股票的100%解除限售[10] 持股比例变化 - 股权激励计划限制性股票授予后,张曙光持股比例由15.3519%变为15.3873%,黄海涛持股比例由1.7831%变为1.7972%,两人持股比例总和由17.1350%变为17.1491%[12] 资金与股份情况 - 截至2024年5月23日,公司收到38名股权激励对象缴纳的限制性股票认购款375万元[13] - 授予后有限售条件股份数量变为2700.0371万股,比例变为19.1291%;无限售条件股份数量变为11414.7977万股,比例变为80.8709%[14] 费用摊销 - 授予的权益工具成本总额为498万元,将按归属比例分期确认并在经常性损益中列支[15] - 2024年需摊销费用241.74万元,2025年需摊销费用212.34万元,2026年需摊销费用43.92万元[15] 费用影响 - 初步估计不考虑业绩刺激作用,限制性股票费用摊销对有效期内各年影响不大;考虑正向作用,业绩提升将高于费用增加[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