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证监会发布
icon
搜索文档
中共中央举行纪念陈云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 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
证监会发布· 2025-06-13 10:50
中共中央举行纪念陈云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强、王沪宁、蔡奇、丁薛祥、李希出席座谈会,中共中央政治局 常委赵乐际主持座谈会。 习近平在讲话中回顾了陈云同志光辉的一生,总结了他为我国革命、建设、改革建立的 不朽功勋,强调陈云同志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中国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党和国家久经考验的卓越领导人,是以毛泽东同 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 要成员,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习近平指出,陈云同志在长期革命生涯中树立和坚持的坚定理想信念、坚强党性原则、 求真务实作风、朴素公仆情怀、勤奋学习精神,体现着共产党人的高尚品质。我们要学习陈 云同志的崇高精神风范,坚定理想信念,树立必胜信心,在变乱交织、错综复杂的形势面前 保持政治定力。自觉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紧紧 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以改进作风的实际成效赢得人民群众 支持和拥护。 习近平强调,陈云同志无论负责什么领域、在哪个领导岗位,都勤于学习、深入钻研, 探索规律、 ...
习近平:在纪念陈云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证监会发布· 2025-06-13 10:50
陈云同志的经济建设贡献 - 主持全国财政经济工作 实现全国财政经济统一 稳定金融物价 巩固新生人民政权 [4] - 反对急躁冒进 较早发现"大跃进"问题 参与调整国民经济 解决农业困难和粮食紧张问题 [4] - 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规律 确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建立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4] 改革开放时期的经济思想 - 支持改革开放 维护邓小平同志核心地位 推动拨乱反正和平反冤假错案 [5] - 提出"三个主体 三个补充"思想 克服苏联模式弊端 探索社会主义经济新体制 [8] - 强调经济建设必须综合平衡 建设规模与国情国力相适应 正确处理积累和消费关系 [8] 经济工作领导经验 - 主持第一个五年计划编制 既学习苏联经验 又从国情出发 科学布局社会主义工业化 [8] - 提出经济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的经济体制改革 强调有计划按比例与市场调节相结合 [8] - 指出经济建设最终目的是改善人民生活 解决人民吃饭穿衣问题是社会主义建设基础 [8] 组织工作思想 - 选拔干部要"德才并重 以德为主" 强调才德统一 用干部要五湖四海 [9] - 培养选拔中青年干部是战略任务 坚持老中青结合 保持干部队伍连续性稳定性 [9] - 支持干部队伍革命化 年轻化 知识化 专业化方针 提拔党性强作风正派的干部 [9] 纪律检查工作理念 - 强调任何时候都必须坚持党的纪律 反对"纪律松绑"错误观点 [10] - 提出"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重大论断 [10] - 指出解决维护人民利益和反对党内不正之风是保持党群血肉联系的关键 [10] 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 坚持"不唯上 不唯书 只唯实 交换 比较 反复"的唯物辩证法思想 [11] - 强调从战略上思考问题 要站得高看得远 拿出时间考虑战略性问 [11] - 重视调查研究 领导机关制定政策要用90%以上时间作调研工作 [11]
李强主持国务院第十四次专题学习
证监会发布· 2025-06-09 14:01
深化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改革 - 国务院强调通过多方面协同发力破解科技成果转化瓶颈,提高转化效能,促进创新发展 [1] - 科技成果转化是科技创新的"最后一公里",有利于催生新产品、新产业、新动能,形成新质生产力 [2] 科技成果转化关键环节 - 转化源头需优化科技研发及产业发展评价体系,增强产业需求与科技供给的契合度 [2] - 转化对接需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支持企业牵头或参与国家科技创新项目,引导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 [2] - 转化应用需用好首台套政策,推动自主攻关技术和产品在规模化应用中迭代升级 [2] 科技成果转化支撑环境 - 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完善支持政策和市场服务,形成高效协同的成果转化体系 [3] - 完善激励机制,推进职务科技成果赋权和资产单列管理改革,激发各方积极性 [3] - 加大资金支持,运用市场力量吸引社会资本,鼓励金融机构创新产品和服务方式,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 [3] - 加强公共服务,规划建设科技公共服务平台,为供需双方提供全方位服务 [3]
媒体视点 | “并购六条”激发北京地区并购重组市场活力
证监会发布· 2025-06-06 10:20
并购重组市场概况 - 自"并购六条"发布以来北京地区上市公司共发布并购交易273单其中13单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1] - 华大九天拟收购芯和半导体构建从芯片到系统级EDA解决方案中国船舶收购中国重工成为A股上市公司规模最大的吸收合并交易亿华通拟收购旭阳氢能成为国内氢能行业"首单"民企深度重组案例 [1] - 并购重组已成为推动北京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赋能手段 [1][3] 交易特点分析 - 北京地区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呈现"百花齐放"态势产业整合趋势明显企业通过同行业或上下游并购实现技术升级和产业链延伸 [3] - 新兴产业领域并购活跃人工智能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成为重点方向通过并购获取创新技术和高成长潜力实现向新质生产力转型 [3] - 重组案例具有产业整合逻辑标的更优质产业协同特征明显科技属性更强 [3] 政策推动与支持 - 北京证监局2024年调研走访287家上市公司覆盖面超60%与北京市委金融办联合召开座谈会为77家上市公司15家未上市企业16家证券公司等搭建对接平台 [6] - 北京市国资委开展并购重组专题培训推动市属企业带头作用昌平区组织生物医药企业对接北京经开区设立康桥医疗健康并购投资基金 [6] - 证监会5月16日发布新修订《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建立重组股份对价分期支付机制提高监管包容度新设简易审核程序 [7] 未来发展方向 - 北京证监局将持续推动政策落实出台专项支持政策优化并购贷款等融资渠道强化打击蹭热点及不合理"三高"并购行为 [8] - 监管部门将搭建并购重组服务平台支持优质资产与上市公司需求对接加强跨部门协作 [7][8]
走访上市公司 推动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系列(十七)
证监会发布· 2025-06-06 10:19
陕西证监局常态化走访机制 - 陕西证监局联合多部门开展上市公司常态化走访 覆盖率达51 21% 累计征集问题68项 解决41项 完成率60 29% 其中现场解决26项 占比63 41% [2] - 省委领导22次带队走访 建立"访前问需-访中解题-访后跟踪"全链条机制 推动54家上市公司现金分红243 11亿元 股利支付率提升至70% 11家公司投入17 39亿元增持回购 [4] - 重点解决政府欠款3亿元 十年土地置换等历史遗留问题 同步推进并购重组及再融资政策诉求 [6][7] 甘肃证监局走访成效 - 走访覆盖29家上市公司 占比85% 收集问题68项 解决46项 包括酒钢宏兴资金缺口 金徽股份矿区手续等 [8][9] - 20家上市公司现金分红38 81亿元 股利支付率68% 14家公司回购19 31亿元 15家控股股东增持13 80亿元 [9] - 促成西北首单股票增持专项贷款8 17亿元 甘肃能源66%股权并购成为"并购六条"后首单过会项目 [10] 厦门证监局服务机制 - 走访上市公司80家次 解决诉求93项 建立"一对一"销号管理及跨部门协调平台 [11][12] - 78家次上市公司现金分红160 72亿元 同比增长19 02% 中期分红25家次46 8亿元 6家入选股息率百强 [12] - 股票回购增持149家次44 36亿元 再融资28家次292 81亿元 并购重组30家次67 74亿元 [13]
习近平同美国总统特朗普通电话
证监会发布· 2025-06-05 23:07
中美关系 - 国家主席习近平强调需要校正中美关系航向 排除干扰和破坏 推动对话协商解决经贸问题 [1] - 两国经贸牵头人在日内瓦举行会谈 迈出通过对话解决经贸问题的重要一步 受到两国和国际社会欢迎 [1] - 双方应秉持平等态度 尊重各自关切 争取双赢结果 中方严肃认真执行协议 美方应撤销消极举措 [1] - 双方应增进外交 经贸 军队 执法等领域交流 增进共识 减少误解 加强合作 [1] 经贸合作 - 两国元首同意继续落实好日内瓦共识 尽快举行新一轮会谈 [2] - 特朗普表示美中合作可以做成很多好事 美方愿同中方共同努力落实协议 [2] - 美方乐见中国经济保持强劲增长 将继续奉行一个中国政策 [2] - 美方欢迎中国留学生来美学习 [2] 台湾问题 - 习近平强调美国应慎重处理台湾问题 避免极少数"台独"分裂分子把中美拖入冲突对抗 [1] - 特朗普表示美方将继续奉行一个中国政策 [2]
媒体视点 | “并购六条”发布以来深市并购重组更趋活跃
证监会发布· 2025-06-03 09:39
深交所表示,"并购六条"以及后续密集出台的相关政策,鼓励上市公司通过并购重 组向新质生产力转型升级,优质并购案例不断涌现。2024年9月以来,深市公司累计披露 并购重组817单,金额3797亿元,分别同比增长63%、111%。其中,重大资产重组99 单,金额1784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19%、215%。新增披露的资产收购类重组中,产业 并购近八成,新质生产力行业占比超七成,主要集中在半导体、基础化工、信息技术、 装备制造、计算机等领域。 5月16日,证监会对外公布修订后的《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沪深北交 易所也同步修订并发布重组审核规则及相关配套规则,深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改 革,释放市场活力。 丨 来源:新华社 2025-5-30 记者5月30日从深圳证券交易所获悉,自《关于深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改革的意 见》(简称"并购六条")发布以来,深市并购重组更趋活跃,深市公司披露的并购重组 单数同比明显多增。 深交所消息显示,5月29日,深市上市公司富乐德发行股份、可转债购买资产并募集 配套资金项目获深交所重组委审议通过,这是重组新规发布后A股市场首家过会的重组项 目。项目创新采用了发行股份和定向可 ...
媒体视点 | 深市并购重组驶入“快车道”
证监会发布· 2025-06-03 09:39
丨 来源:经济日报 2025-5-31 近日,中国证监会发布最新修订的《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以下简称 《重组办法》),细化"并购六条"有关改革举措,确定多个首次机制,在创新交易工 具、提升监管包容度、简化审核程序等方面作出明确安排,深交所同步修订审核规则及 配套指南,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改革进一步深化。 三是明确分类监管标准,划定包容性"新边界"。提高对同业竞争、关联交易的包容 度,延续《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管理办法》监管逻辑,明确标准为"不会导致新增重大 不利影响的同业竞争及严重影响独立性或者显失公平的关联交易";调整"改善财务状 况"规则要求,进一步提升收购未盈利资产包容度,明确标准为"不会导致财务状况发生 重大不利变化"。通过明确监管包容性边界,进一步扩大了标的公司的可选范围。 四是明确吸并锁定期安排,为市场预期装上"稳定器"。对被吸并方控股股东、实际 控制人或者其控制的关联人设置6个月锁定期,构成收购的,执行《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 法》18个月的锁定期要求;对被吸并方其他股东不设锁定期。通过明确不同股东的锁定 期,提高市场参与积极性,进一步促进存量优化。 下一步,深交所将继续积极发挥平台作用 ...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加快建设教育强国》
证监会发布· 2025-05-31 08:55
教育强国建设成就 -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60%,建成世界最大教育体系[2] - 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4.2年,大学文化程度人口超2.4亿[2] - 职业教育为现代制造业等输送70%以上新增一线从业人员[2] - 高校成为基础研究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策源地[2][9] - 学生资助覆盖全学段累计14亿人次[2] 教育体系构建方向 - 建立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4][10] - 构建泛在可及的终身教育体系[4] - 完善公平优质的基础教育体系[4] - 发展自强卓越的高等教育体系[4] - 形成创新牵引的科技支撑体系[4] 人才培养机制 - 超常布局急需学科专业,加强基础学科和交叉学科建设[9] - 建立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相互支撑机制[9] - 推动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强化校企科研合作[9] - 探索国家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10] - 动态调整学科专业,优化办学资源配置[6] 教育资源配置 - 建立同人口变化相协调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供给机制[10] - 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缩小城乡区域差距[10] - 加强学前教育、专门教育基础设施建设[10] - 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建强智慧教育平台[11] - 提升终身学习公共服务水平[11] 国际教育合作 - 提升高等教育海外办学能力[12] - 完善职业教育国际合作机制[12] - 扩大国际学术交流和教育科研合作[12] - 深化同国际组织和多边机制合作[12] - 鼓励国外高水平理工类大学来华合作办学[12]
李强在东盟—中国—海合会三方经济论坛开幕式上的致辞(全文)
证监会发布· 2025-05-28 04:28
东盟-中国-海合会三方经济合作前景 - 三方合作将形成全球规模最大的区域市场之一 释放倍增效应 实现更丰厚的利益共享 [2] - 三方国家总人口和经济总量占全球25% 但贸易总额仅占5% 合作潜力巨大 [3] - 要素流动和产业协同将降低能源资源成本 提升物流效率 优化金融服务 增强科技支撑 [3] 中国经济发展现状与动能 - 2025年一季度GDP同比增长5.4% 工业增加值1-4月增长6.4% 外贸出口增长7.5% [5] -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8% 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11.3% [5] - 新能源车产销突破400万辆 智能工厂覆盖80%制造业行业大类 [5] 中国宏观政策与战略方向 - 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 财政支出规模创新高 金融调控力度加大 [5] - 加快扩大内需战略 政策资源向消费领域倾斜 释放巨大需求潜力 [6] - 推动产业高端化 智能化 绿色化转型 创造新需求 [6] 创新与产业合作机遇 - 三方创新生态互补 将促进人才交流 优势融合 孕育新产业新业态 [3] - 扩大高技术领域合作 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4] - 中国开放国内大循环市场 为各国优质产品提供巨大空间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