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under Park

搜索文档
黄仁勋交流会万字实录:谈中美芯片、H20、CUDA兼容,点赞DeepSeek、Qwen和Kimi
Founder Park· 2025-07-17 07:56
中国供应链与全球依存 - 中国供应链高度发达,基础设施完善、生态系统成熟、技术先进、制造规模庞大[1][5] - 全球供应链高度相互依存,参展企业遍布全球技术生态[1][5] - 技术生态互联互通成为产业演进关键议题[1] 英伟达在华业务布局 - H20芯片重新获批销售,将推动更多Blackwell架构产品落地中国[3] - 供应链恢复需9个月周期,正加速Hopper架构产品产能恢复[8] - 计划持续在中国投资,因市场发展快且竞争激烈[7] - RTX Pro专为数字孪生和机器人模拟设计,将在中国市场重点推广[26][57] 中国AI产业优势 - 中国在AI模型、工程人才与产业应用上全球领先[3] - 全球约50%的AI研究人员在中国,教育体系培养顶尖人才[3][22] - DeepSeek R1是全球首个开源推理模型,效率高且应用广泛[22][27] - 华为在芯片、网络解决方案、光子技术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3][21] 中国电动汽车产业 - 中国电动汽车是过去五年全球进步最大惊喜之一[31] - 小米、蔚来、小鹏等车企正在重塑全球竞争格局[3][32] - 中国电动车技术世界顶尖,工艺精致且配置先进[30][31] 算力需求与AI发展 - 当前算力明显不足,算力焦虑将持续至少十年[36][37] - AI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感知、生成、推理和机器人[37] - 推理AI阶段对算力要求高但对数据需求较少[37] - 实现AGI可能无需根本性技术突破,取决于定义标准[39] 行业竞争与合作 - CUDA架构开放,不介意中国厂商开发兼容平台[1][26] - 华为是强大竞争对手,低估中国制造能力是天真行为[41] - 与SK海力士、三星和美光保持HBM供应链合作[41][42] - AI领域本质开放,全球研究者通过论文进行"虚拟合作"[16][17] 技术应用与创新 - 中国在移动支付、金融科技等应用领域全球领先[29] - 微信、小红书、TikTok等应用改变全球互联网生态[28] - 未来所有硬件都将与软件深度结合,中国公司表现独特[34] - AI工厂将提升制造业敏捷性、可配置性和产能[40] 人才与产业基础 - 中国计算机科学和软件能力被低估但实际世界一流[34] - 劳动力短缺推动自动化需求,人形机器人发展恰逢其时[44][45] - 中国具备AI技术储备、机电一体化实力和制造基础三大优势[45]
o1 关键人物 Jason Wei 回应「AI 下半场」:所有可验证的任务都会被 AI 解决
Founder Park· 2025-07-16 12:44
Meta 又从 OpenAI 挖到了大牛。 OpenAI 核心科学家、思维链提示词(CoT)核心作者、o1 关键人物 Jason Wei。 而在离开 OpenAI 之际,Jason Wei 连续更新了两篇博客,对于 RL 之后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验证者定律 :训练 AI 解决某个任 务的容易程度,与该任务的可验证性成正比。所有既可能解决又容易验证的任务,都将被 AI 解决。 某种意义上来说,对于如何定义今天的 AI 能力,给出了自己的回答,也回应了之前 姚顺雨的 AI 下半场的讨论 。 简单来说,AI 的进步边界,首先受限于我们能否快速、客观地验证结果。未来 AI 会在那些「易验证」的领域持续突破,而「难验证」 的领域则进展缓慢。对于创业者来说,这也是选择合适的赛道的一个很好参考标准。 而第二篇文章,则是 RL 对于他人生的影响——想要超越学习的对象,就必须走出自己的路。 翻译版本转载自「腾讯科技」,Founder Park 有所调整。 Founder Park 联合外滩大会组委会、将门创投,征集能真正改变生活的 AI 硬件,寻找 AI 硬件的新可能。 通过例子理解验证的不对称性 如果你留心观察,会发 ...
7 周一款新产品,OpenAI 到底有多卷?离职员工长文复盘内部真实情况
Founder Park· 2025-07-16 07:07
公司文化 - OpenAI采用高度分散的集群式工作模式,由多个小团队并行推进项目,缺乏统一路线图,研究方向多为自下而上推动[2] - 研究人员被视作"迷你CEO",拥有极高自主权,项目推进依赖个人兴趣驱动的"技术激将法"[2][12] - 公司扩张速度极快,员工规模从1000人增至3000人仅用1年,导致资历满1年者即进入公司前30%元老行列[9] - 内部沟通几乎全部通过Slack完成,邮件使用量极少(约10封/任职期),形成独特的即时通讯协作文化[9] 研发机制 - 采用"行动优先"原则,允许相似项目并行开发(如曾同时存在3-4个Codex原型),后期再集中优势资源[12][27] - 研究推进呈现"渐进式探索"特征,季度计划常不存在,优秀想法可来自任何层级员工[11] - 决策链条极短,从Codex项目首行代码到产品上线仅用7周,包含容器运行时、Git操作处理等复杂功能开发[2][34] - 技术架构呈现Meta系风格,核心基础设施团队多来自Meta/Instagram,自建TAO类系统和边缘认证方案[24][25] 产品特性 - 消费级产品思维主导,Codex等开发者工具仍优先考虑个人用户体验而非团队协作[2][29] - ChatGPT的对话体系深度嵌入技术架构,新功能开发需适配现有会话消息结构[27] - 采用"限时掉落"商品分发模式,首次开放导致Shopify商店因抢购崩溃,引发内部技术破解热潮[19] - 模型训练形成连续谱工作流,从小规模实验逐步扩展至分布式系统级调试[29] 行业竞争 - 公司视AGI为终极目标,同时面临Meta、Google和Anthropic的三方技术竞赛[15][40] - 资源投入向GPU计算严重倾斜,小众功能的GPU成本即超过Segment全部基础设施支出[19] - Twitter舆情直接影响内部决策,产品团队高度关注社交媒体声量[20] - 当前形成OpenAI(消费产品)、Anthropic(企业服务)、Google(基础设施)的三足鼎立格局[40] 技术架构 - 采用Python主导的单体代码库(monorepo),包含FastAPI+Pydantic技术栈,但缺乏统一代码规范[22] - 全部服务部署于Azure,主要依赖AKS、CosmosDB和BlobStore三核心服务[24] - 工程实践呈现"重行动轻规划"特点,存在至少6套重复的队列管理/代理循环实现方案[27] - 持续集成流程面临挑战,主分支测试在GPU环境需30分钟,反映快速扩张带来的技术债[28] 人才管理 - 高管团队保持高度可见性,包括Sam Altman(sama)等多位领导者在Slack直接参与技术讨论[21] - 招聘呈现Meta人才流入趋势,基础架构团队多来自Meta/Instagram系[24][25] - 组织处于"相变期",大量引入外部高级管理者以补充管理基因[42] - 核心团队组建灵活,Codex发布时8名工程师+4名研究员+2设计师的精英组合实现高强度冲刺(日均工作16小时)[36]
Windsurf之外,OpenAI投资真正在拼的那块图是什么?
Founder Park· 2025-07-15 13:43
OpenAI投资策略分析 - OpenAI近期收购Windsurf失败但早已布局编程领域 投资了Cursor和Magic-dev等公司 不只是补位而是提前落子[3] - OpenAI Startup Fund成立以来已投资17家AI原生项目 其中30%成长为独角兽 投资策略是与真正知道GPT能解决什么场景问题的人共建行业接口[4] - 投资组合涵盖多个行业 包括法律、教育、医疗、机器人等 每家公司都是未来城市原型结构中的关键管道或端口[5] 投资组合表现分析 - 表现优异的公司特点:切入垂直且痛点明确的场景 如Harvey服务于顶级律所 Ambience Healthcare专注医疗语音转录 Speak聚焦成人英语口语练习[8][11] - 表现不佳的公司特点:技术过于前沿但市场未准备好 如已关闭的Ghost Autonomy 或处于"有用但不必须"的模糊地带 如Mem和Descript[12][13] - 决定AI产品成功的关键因素:是否站在真实付费场景 是否将AI深入任务链条 是否让AI在体验中隐形却不可或缺[14] 产品发展路径对比 - Cursor采用工程思维 作为IDE中的AI编程助手 深入开发者工作流 提供高频低摩擦的协作[15] - Magic-dev采用研究思维 试图重构整个开发流程 让AI从需求生成完整系统代码 但落地难度大[15] - 两种路径代表不同哲学:脚踏实地解决现实问题 vs 探索尚未成型的可能世界 好的产品应在两者间平衡[16] 创业建议 - 寻找真实有刺的痛点 哪怕不"性感" 如法律文件审阅、医疗纪要等 越扎入日常越可能成功[17] - 采取渐进式演进而非一步到位的颠覆 如Cursor持续打磨模型感知力 走在"刚刚好"的能力前线[18] - 创始团队最好是场景中人 如Harvey CEO是前律师 Ambience联创是医疗科学家 能准确把握真实痛感[19] - 下一代成功的AI产品将扎根"最真的问题场" 在烟火气的日常中释放模型潜能[21][22]
AlphaFold之后的新突破:OpenAI投资、AI药物研发从「靠运气」变成「靠算力」
Founder Park· 2025-07-15 13:43
核心观点 - AI药物研发进入临床试验阶段,Chai-2模型在全新抗体设计中实现16%的命中率,大幅提升药物研发效率 [1][4] - 分子生成平台成为行业新基础设施,将药物设计从"科学实验"转向"工程问题",类似分子领域的Midjourney时刻 [2][20] - 技术突破推动生物学从"发现科学"向"工程学科"转型,开启全新靶点和分子设计空间 [7][8][23] 技术突破 - Chai-2模型在≤20个测试设计中实现16%的成功率,相比传统方法提升数个数量级 [4][5] - 模型测试52个抗原,50%的靶点在≤20个设计中至少有一个成功结合 [5] - 从结构预测(Chai-1)到分子生成(Chai-2)的技术跨越,实现原子级精度的分子设计 [19][20] - 模型学习到分子相互作用的底层物理化学规则,在序列相似度低至25%的靶点仍保持成功率 [22] 行业影响 - 抗体药占近年获批新药的50%,全球十大畅销药物中七种是抗体药 [4] - 将药物研发周期从数月/年缩短至天/周级别,降低发现阶段成本风险 [7][15] - 解锁传统方法无法触及的"不可成药"靶点,开拓全新治疗市场 [7][8] - 湿实验室角色转变,从初筛工具变为AI验证和优化伙伴 [9][11] 商业模式 - 开放Chai-2访问权限,推动行业合作应用 [9] - 构建从"命中物"到"候选药物"的完整解决方案 [31][32] - 开发类似Photoshop的专业工具套件,降低复杂设计任务门槛 [30][32] - 工程严谨性成为核心文化,确保平台长期迭代能力 [28][29] 未来展望 - 直接"零样本"设计完整候选药物成为可能 [32] - 双特异性抗体等复杂分子设计将更普及 [12][13] - 需要行业专家共同探索关键应用领域 [40] - 提示词设计成为生物学家新技能 [36][38]
核心团队被谷歌挖角后,Cognition 宣布收购 Windsurf 剩余团队
Founder Park· 2025-07-15 03:27
收购交易核心内容 - Cognition AI正式收购Windsurf 涵盖知识产权、产品、商标与品牌以及业务 [1][4] - 收购后Windsurf顶尖工程、产品、市场团队并入Cognition AI [4] - 谷歌DeepMind以24亿美元收购Windsurf核心团队成员 联创Douglas Chen和部分高级研究员加入谷歌 [4][5] - Windsurf创始人Varun Mohan带成员出走谷歌 [6] Windsurf业务表现 - Windsurf智能IDE全面接入最新Claude模型 [10] - 平台年经常性收入(ARR)达8200万美元 企业级ARR季度环比翻倍增长 [10] - 服务350+家企业客户 拥有数十万日活用户 [10][11] - 业务表现彰显其在AI编程助手领域的强大实力 [11] 收购细节与员工安排 - 100%员工获得财务回报 持股员工可提前变现股票 未持股员工根据年薪获股份 [14] - 100%员工期权成熟悬崖期被免除 获得完全加速的期权成熟 [29] - Cognition强调对加入员工给予重视和尊重 [13][14] - 收购包括Windsurf全部训练数据、商标和品牌资产 [15] 行业趋势 - AI领域掀起"另类"收购热潮 以投资或合作形式吸纳初创公司技术与人才 [19] - Meta以143亿美元将Scale AI创始人Alexandr Wang收入麾下 [20] - 谷歌曾投资30亿美元换取Character AI人才和技术 [22] - 微软通过投资吸纳Inflection AI三位创始人 [22] Cognition未来计划 - 深度整合Windsurf核心技术打造更强大产品生态 [17] - 将自主智能体Devin与Windsurf IDE产品及市场推广体系结合 [26][27] - 推动工程师从"砌砖工"向"建筑师"转型 [27] - 构建软件工程未来的使命将更快推进 [26]
月费200刀的AI浏览器,Perplexity Comet的真实体验如何?
Founder Park· 2025-07-14 13:34
AI浏览器行业动态 - AI浏览器行业竞争加剧,从Arc重塑交互到Opera Neon展示代理能力,再到OpenAI传闻中的浏览器,重量级参与者纷纷入场重新定义互联网入口 [1] - Perplexity推出AI Agent原生浏览器Comet,定位为"从浏览到思考"的新型工具,目前仅限每月200美元的Max订阅用户和邀请码用户使用 [1][2] - Comet采用候补名单机制逐步扩大用户范围,尚未在社交媒体引发广泛关注 [1] Comet产品特性 - 核心理念是解决信息"理解"和"运用"难题,通过连接信息孤岛形成统一智能体,界面设计类似智能手机桌面而非传统浏览器 [3][6] - 核心功能Comet Assistant具备情境感知和代理执行两大能力,可跨页面整合信息并执行复杂任务 [7][12] - 支持本地化AI Agent操作,实现批量网页操作、自动化表单等任务,无需依赖云端虚拟环境 [20] - 需要获取用户日程、邮件等敏感权限以实现个性化服务,但承诺数据本地处理保障安全 [19][21] 产品差异化定位 - 浏览器行业出现三大演化路径:工具增强派(Chrome+Gemini)、代理执行派(初级AI助理)、环境重构派(Comet) [23][24] - Comet选择最激进的环境重构路径,旨在将浏览器转变为可深度对话的思考伙伴,重新定义人机信息关系 [25][29] - 基于Chromium开发保证扩展兼容性,同时通过AI实现前台简洁交互与后台智能处理的结合 [29] 市场挑战 - 200美元高额订阅费引发Pro用户不满,被批评为"精英主义",限制早期用户生态建设 [27] - 面临用户习惯改变难题,Arc浏览器的教训显示过度创新可能导致用户因学习成本过高而放弃 [28] - 需要证明其会话式浏览体验能带来远超传统工具的效率提升,才能说服用户适应新交互方式 [28][30] 行业意义 - Comet代表下一代互联网入口雏形:智能环境+主动执行能力,提出浏览器形态的未来命题 [29][30] - 产品命名寓意彗星,象征Perplexity希望其在市场中快速崛起,但也暗示可能面临短暂生命周期的风险 [31][32]
年营收5.5亿美元、美国Top 3的约会应用创始人:AI虚拟陪伴是「垃圾应用」
Founder Park· 2025-07-14 13:34
核心观点 - 在AI交友应用冲击下,Hinge通过聚焦促成高质量真实约会实现逆势增长,2024年营收达5.5亿美元(增长38%),付费用户153万[2][6] - Hinge将AI技术应用于个性化匹配(提升算法效率15%)和用户指导(优化个人资料),但坚决反对AI虚拟陪伴,认为其会加剧社会孤独感[6][8][13] - 公司以"促成真实约会"为北极星指标,区别于传统社交平台追求的留存率,形成"为卸载而生"的独特商业模式[6][20][21] 差异化战略 - 定位差异:专注引导线下真实约会而非虚拟互动,吸引18-35岁寻求长期关系或探索型关系的用户[2][23] - 指标差异:用"We Met"调查替代日活/留存指标,2023年实现40%增长(行业唯一增长的主流应用)[20][21] - 技术应用:通过大语言模型分析非结构化数据,新算法使匹配数量提升15%,同时开发AI指导工具优化用户约会技能[8][9][11] AI技术应用 - 个性化匹配:用户可直接输入价值观/个性特征,结合关系科学推荐高兼容性对象,形成"精选短名单"[8][9] - 有效指导:AI分析个人资料质量(如提示扩展简短回答)、推荐破冰话题,解决用户首次约会障碍[9][11] - 安全机制:AI驱动"你确定吗"功能拦截不当消息,并适时提示约会推进建议[11] 行业趋势判断 - 反对AI虚拟陪伴:类比"垃圾食品"短期满足但长期损害心理健康,认为真实人际关系不可替代[13][14] - 技术颠覆周期:认为VR/AR需70-80%普及率才可能改变行业,而AI更多是演进非颠覆[28][48] - 世代差异:Z世代用户增长最快,青睐真实感而非游戏化体验,需持续调整产品适应文化变迁[23][24] 产品管理原则 - 组织架构:350人团队采用"约会成果"导向的跨职能小组,决策权下放但保持战略协同[30][32] - 四大原则:用原则决策/爱上问题/保持简单/倾向信任,强调深入理解用户需求本质[35][36][37][38] - 功能取舍:严格评估复杂性成本,拒绝仅提升2%指标的边际优化[37] 商业模式 - 良性流失:鼓励用户因找到伴侣而卸载,通过口碑实现自然增长[21][22] - 集团协同:作为Match Group独立运营品牌,与Tinder形成差异化定位而非直接竞争[44][46] - 未来方向:通过AI深度理解兼容性,缩短从匹配到确定关系的周期[48]
DeepSeek 复盘:128 天后,为什么用户流量一直在下跌?
Founder Park· 2025-07-12 20:19
行业核心挑战 - AI行业面临计算资源稀缺的根本性制约 计算资源成为AI时代的"新石油" [4][39][58] - 公司需在计算资源、用户体验和技术发展之间进行复杂权衡 价格战背后是资源分配策略的差异 [4][30][58] AI服务定价机制 - AI服务定价本质是延迟、吞吐量和上下文窗口三大性能指标的权衡游戏 [2][3] - 延迟(Time-to-First-Token)指首个token生成时间 [23][24] - 吞吐量(Throughput)决定对话流畅度 基准为20-30 token/秒 [25][26] - 上下文窗口(Context Window)影响模型记忆容量 主流服务商提供64K-160K范围 [28][29] - 通过调整这三个参数 服务商可实现任意价格水平 单纯比较$/Mtok价格意义有限 [30][33] DeepSeek战略分析 - 采用极端配置换取低价:数秒延迟、25 token/秒吞吐量、64K最小上下文窗口 [4][33][34] - 官方平台MAU从6147亿降至4362亿(-29%) 但第三方托管模型使用量暴增20倍 [15][16] - 核心策略是通过高batch处理降低推理成本 将90%以上计算资源保留用于AGI研发 [39][57] - 编程能力显著提升 R1-0528版本较1月版本实现重大改进 [10][52][57] Anthropic应对策略 - 编程领域成功导致计算资源紧张 Claude 35 Sonnet API输出速度下降30%至55 token/秒 [44][45] - 采取"智能密度"优化:相同任务所需token数仅为竞品的1/3 提升资源利用效率 [48][49] - 积极获取外部计算资源: - 与亚马逊签约50万片Trainium芯片 [46] - 从Google Cloud租用大量TPU资源 [46] 行业竞争格局演变 - OpenAI将o3 API价格下调80% 封闭模式与开源方案价差从8-9倍缩至3-5倍 [55] - 推理云服务崛起 Cursor等"GPT Wrappers"推动token直销模式普及 [51] - 中国公司受出口管制影响主要在服务部署环节 模型训练能力保持强劲 [39][57]
搜索领域的下一个重大转变:从产品到基础设施
Founder Park· 2025-07-11 12:07
从产品到基础设施 - AI正在吞噬软件 设计工具如Figma 编程工具如Cursor 知识管理工具如Notion从静态工具转变为可对话的智能产品[3] - 智能产品将普遍内置搜索功能 未来传统搜索引擎之外的搜索量将超过内部搜索[4] - 搜索从人类直接使用的产品转变为支撑AI运转的数字基础设施 类似云计算在互联网中的底层角色[1] 新世界的需求 - 搜索需求碎片化 不同产品需要定制化搜索方案 如快速搜索 高质量搜索 趣味性或严肃性结果[6] - 收入模式从点击获利转向结果获利 纯搜索提供商将获得更大话语权[7] - 检索质量成为核心差异化因素 智能代理关注召回率 延迟和结构化实体而非广告或SEO内容[8] 三大机会领域 - 机会1 为大语言模型提供网络搜索API 如Exa构建的AI优化搜索引擎 可寻址市场覆盖所有使用大语言模型的产品 定价基于使用量[10][11] - 机会2 为人类提供深度研究能力 OpenAI深度研究和Exa的Websets通过API支持长时间运行任务 超越传统搜索引擎的瞬时结果[12] - 机会3 为企业提供私有数据搜索 整合SaaS孤岛数据如Slack Drive Salesforce Glean估值达72亿美元显示市场潜力[13] 行业终局预测 - 搜索API成为隐形基础设施层 最有价值的公司可能不直接展示结果页面[14] - 形成碎片化搜索生态系统 API搜索基础设施公司支持数百万产品 谷歌仍主导广告驱动的消费者搜索[15] - 企业市场规模超4000亿美元 采用按座位计费的SaaS模式 提升员工生产力并保留机构记忆[17] - 搜索将嵌入所有应用程序和代理 通过融入世界信息增强产品可信度[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