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青年报
icon
搜索文档
十五运会主题彩绘飞机“活力湾区号”投入运营
中国青年报· 2025-09-20 08:03
公司运营动态 - 南航首架十五运会主题彩绘客机"活力湾区号"于9月19日14时12分正式投入运营 首航搭载309名乘客从广州飞往北京[1] - 公司联合十五运会组委会打造两架主题彩绘客机 分别为空客A350和中国商飞C919机型[3] - 主题彩绘客机后续将执飞广州-上海浦东 广州-杭州 深圳-北京大兴 深圳-上海虹桥等多条航线[3] 服务与产品创新 - 公司为赛事推出"全运参赛包""健将卡""湾区观赛通"等出行专属服务 运动员可享受机场专属柜台和快速安检通道[4] - 推出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主题登机牌 实现"出行工具+赛事纪念+服务载体"三重融合[5] - 从9月19日起将保障超300班十五运会主题航班服务旅客[5] 技术执行细节 - 主题彩绘客机历时17天完成全身喷漆 融合港珠澳大桥 十五运吉祥物 海鸥及木棉花等元素[4] - 客舱采用"喜上眉梢"红色新中式风格 装饰锦鲤 木棉花和十五运会标识[4] - 首航设置专属柜台并提供"五色木棉绽放"特色礼包 选派技术精湛的飞行团队执行任务[4][5]
高福院士:科普是一种“社会疫苗”
中国青年报· 2025-09-20 02:10
"科普是社会疫苗,做科普打'疫苗',预防'信息流行病'。"2024年3月,高福院士在给中国少年儿童新闻 出版总社刊物的题词中这样写道。"在全国科普月期间,咱们探讨为什么要做科普和如何做好科普,意 义重大。"高福院士说,在信息时代,健康科普是抗击"信息流行病"的第一道防线。 院士为何总给小娃娃们写科普书 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高福向记者展示新冠病毒模型。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姜蕾/摄 "西红柿长在大树上,小猪长得像大象"——童年时的高福在《山西科技报》上看到的这幅幻想未来的 画,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点燃了他对科学最初的好奇与向往。"因此,我认为科普非常重要。"9月 18日,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高福在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专访时说。今年9月,是 首个全国科普月。根据2024年12月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每年9月将集中开展科 普工作。"要深刻理解设立科普月的重大意义。"高福院士说。 来到高福院士的办公室,映入眼帘的是他为孩子们撰写和主编的科普读物:《院士解锁中国科技·关上 疾病之门》《全攻略!我不要消化道感染》《全攻略!我不要呼吸道感染》。这些书将晦涩的医学知识 变成 ...
一枚金牌背后的社区康复创新实践
中国青年报· 2025-09-20 01:42
"我们可以利用简单的工具,测试一下病人在一个固定的距离内,要行走多久……"21岁的南京小伙 陈阳是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2022届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学生。日前,他与3名同学一起在2025年世界 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总决赛争夺赛康复治疗与护理赛道(高职组)中荣获金奖。 陈阳等同学的参赛内容是《"镜"上添花——一例脑卒中患者的社区康复之路》。在他看来,世界职 业院校技能大赛不单单是一场比赛,更像是一场"实战"。"就是在一个无限接近真实的环境内,考验我 们如何服务、照顾好病人。"选择脑卒中病人的社区康复这一治疗场景作为参赛内容,大家也花费了一 番心思。 "作为康复治疗工作者,你们要用最简单的工具,最大程度助力病人的康复。"该校临床医学院康复 教研室的教师殷曙光说,作为团队的指导老师,他告诉同学们,一个合格的康复治疗工作者并不是光靠 高大上的"黑科技"设备,更是靠爱心与细心。 今年5月起,同学们就为此设计临床方案并反复演练。最开始,团队的想法"天马行空"。虽然想法 很多,但放到社区医院这一简单的治疗场景中,就很难"落地"。为此,他们利用课余时间,一遍遍精 简、细化相关操作环节,将这一场演练,分为问诊、评估、治疗与居家管理4 ...
散装体检靠谱吗?这份科学体检宝典请收好
中国青年报· 2025-09-20 01:42
每年临近单位体检的截止时间,刘婷的内心就如同压上了一块石头,"焦虑又担心"。 刘婷今年24岁,在互联网大厂从事广告策划相关工作,为了能拿出让客户满意的方案,熬夜加班是 家常便饭,日常三餐基本由单位食堂和外卖构成,运动更是与她无缘——加班回到家,只想瘫在床上。 体检仿佛一个报警器——刘婷既想去检查一下,又害怕真的查出什么问题。 "20岁的年龄,50岁的膝盖,60岁的腰。"在快节奏、高压力的现代生活中,健康问题成为许多年轻 人的困扰。有人明知生活方式不健康,怕被体检"拆穿",选择"心虚式逃避",主打"不体检等于没病"; 有人体检前"临时抱佛脚",为了指标正常突击早睡、多喝水;有人在"不敢体检"和"害怕体检"中拉锯, 开发出了"散装体检",即不做体检项目套餐,而是提前查好自己年龄段的个别体检项目,去对应科室挂 号检查。 这场与健康数据的"捉迷藏",折射出年轻人的健康焦虑。他们为什么"害怕体检"?"散装体检"真的 靠谱吗? "体检拖延症":不体检等于无病发生 8月底,在单位工会同事的提醒下,95后陈敏才赶在结束日期前参加了体检。 "我们在进行体检项目检查时,短期内受影响的主要是代谢指标。"董爱梅建议,健康体检前,最好 ...
把生活圈建成居民的“幸福圈” 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扩围升级
中国青年报· 2025-09-20 01:35
本报北京9月19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赵丽梅 记者 张均斌)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正在扩 围升级,进一步增加居民的幸福感。今天,在商务部召开的专题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流通发展司司长 李佳路介绍,截至今年7月底,210个试点地区共建成便民生活圈6255个,涉及养老、家政、餐饮、零售 等商业网点150.3万个,服务居民1.29亿人。 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是以社区居民为服务对象,服务半径为步行15分钟范围内,以满足居民日常生 活基本消费和品质消费等为目标,多业态集聚形成的社区商圈。 《通知》明确要求,各地把养老服务作为便民生活圈的必备业态,作为试点选取、建设、评估的重要考 量因素,补齐为老服务设施短板。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打造一批"银发金街",通过引导各类为老服 务业态适当集中,更好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的服务需求。 助餐是老年人排名靠前的服务需求,是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的重要内容。 在会上,民政部养老服务司副司长孙文灿介绍,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老年助餐点达8.6万个,日均为 328万名老年人及其他人群提供助餐服务,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老年人"做饭难""吃饭难"等问题。孙文灿 谈到,民政部指导各地建 ...
措姆:用灵芝描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中国青年报· 2025-09-20 01:04
公司业务与运营 - 公司运营200亩仿野生林下灵芝种植基地和160亩温室大棚种植基地,其中温室大棚包含90个大棚[1][7] - 公司集灵芝育种、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并采用"四个统一"模式(统一提供菌包、培训、技术指导和回收)带动农户种植[2][8] - 公司拥有"贡布阿杰杰博"和"贡布岗"两个品牌,通过线下线上结合方式销售产品[5] - 公司2024年干品灵芝产量达3.5万斤,实现产值1000余万元[9] 市场拓展与销售 - 公司最初以低端线下销售为主,后通过品牌包装和线上渠道开拓市场[4][5] - 通过短视频和直播方式进行线上营销,最火视频播放量达30多万人次[5][6] - 产品销售范围从林芝扩展至全国市场[6] 种植技术发展 - 种植方式从温室大棚(1.0)进阶到仿野生林下种植(2.0)[6][9] - 仿野生林下种植基地达532亩,分布在7个基地,因自然环境优势(海拔高、温差大、雪水优质)使灵芝肉质更厚实、营养更丰富[9] 社会影响与带动效应 - 带动米林市4个乡镇7个村1000余名村民参与种植,其中直接带动260多户村民形成产业链[2][8] - 为周边村民提供就业岗位,常年用工30多人,高峰期单日用工达100多人[8] - 2019年为7个村种植农户免费提供价值70余万元灵芝菌种[8] - 每年支付村集体土地租金51万元,为7个村集体年分红95万元[9] - 2024年带动村民务工110余人次,助力年增收总额超过400万元[9] 荣誉与认证 - 公司发展为西藏自治区级示范家庭农场,2023年获批国家级林芝灵芝栽培标准化示范区[8] - 创始人尼玛2021年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措姆2024年获"新时代青年先锋"荣誉称号[8][9]
研究生与导师相处的“最佳边界”在哪里
中国青年报· 2025-09-20 00:37
"如何选择好导师""如何判断导师是放养还是push(严格督促)""要不要把导师当成朋友"……开学一周,计 算机专业的硕士"萌新"殷曦思绪依旧混乱,"选导师是一场复杂的信息战"。 视觉中国供图 在研究生阶段,导师是学术方向的掌舵者,也影响着后续的资源分配和路径发展——从课题选择、论文发 表到实习推荐、申博机会,每一步都可能因导师的决策而产生分野。传统观念中,导师是"权威指导者", 学生需无条件服从;而Z世代学生和教师更追求平等对话,导师既是"引路人",也是"倾听者",导师和学生 互为"战友"。 最终,殷曦在师兄的建议下,列了一张"评估表"。 从学术匹配度上,导师的研究方向是否与自己的兴趣/职业规划一致;指导频率上,是每周固定答疑,还 是"有事才联系";沟通风格上,是直接批评还是委婉建议;资源支持上,是否有合作企业、国际会议等机 会…… 当研究生遇上导师,什么是相处的"最佳边界"?研究生"萌新"们又可以作哪些准备? 没有"完美导师" 只有是否匹配 选严格导师怕被透支,选放养导师又怕"学术躺平",是困扰殷曦的一个问题。 "本科时曾去旁听过研究生师兄的组会,导师要求硕士每天汇报代码行数,课题紧张时,凌晨两点才能回宿 ...
大学生活遭遇“多线并行”,新生何去何从
中国青年报· 2025-09-20 00:31
"目标导向,是帮助学生在复杂选择中抓重点的关键。"宋莉建议,大学生以学习为核心主线,因为专业能 力提升是未来发展的基础,例如课程作业是升学就业所递交的作品集的重要来源。学生工作、实习等多线 程事务,应作为学习的辅助,不可本末倒置。在把握主线、结合自身能力的基础上,大学生可以再根据自 己的发展目标,从多线程事务中争取发展可能。 宋莉还提醒,"多线并行"的生活方式不是大学生活的唯一解。对于没有太多精力或兴趣开展学生工作、社 团活动等支线的大学生,也可以在明确自身目标后,在相关领域深耕,同样能够实现自身价值。 视觉中国供图 转专业成功后,林希没有停下脚步。考虑到保研对科研经历有硬性要求,她主动联系新闻学院的导师,加 入新闻伦理研究课题组,负责整理案例数据;同时以负责人身份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聚焦 新闻价值相关研究。"我首先规划了一个很大的目标,然后再去细分的各个线程。"林希告诉中青报·中青网 记者,大学4年她所有的选择均围绕着保研展开。 来自湖北的陈芊刚进大学时,感到自己被无数选择包围了——班级群里冒出班委竞选的通知、宿舍楼下张 贴着令人眼花缭乱的学生组织海报、上课路上学长学姐递来社团宣传手册……她有些 ...
30多个稀有剧种将汇聚《举世无双·2025稀有剧种盛典》
中国青年报· 2025-09-19 14:01
多剧种 《大登殿》。主办方供图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中华大地上,348个戏曲剧种灿若繁星,其中大多数 是稀有剧种。它们扎根于一方水土,传承不辍、历久弥新。它们为何珍稀?它们因何璀璨?总台首届 《举世无双·稀有剧种盛典》将于10月1日播出,呈现一场稀有剧种的文化盛宴。 《举世无 双·2025稀有剧种盛典》。主办方供图 盛典汇集来自东西南北中的30多个稀有剧种。五音戏、眉户、沁源秧歌、赣南采茶戏、平调落子、道情 戏、莆仙戏、庐剧、甬剧、苏剧、打城戏、蒲州梆子、新昌调腔、湖剧、台州乱弹等百余名演员齐聚, 将以9组演出呈现经典之作。 雁北耍孩 儿《狮子洞》选段。主办方供图 蒲州梆子 《精卫填海》选段。主办方供图 10位来自文艺界和文化界的嘉宾,将推荐多个稀有剧种。其中既有戏曲教育家赵景勃,戏曲史论学者王 馗、知名演员马德华、许娣,还有音乐制作人玉镯儿、张超等,讲述各剧种的文化根脉源流以及自己与 戏曲的深厚情谊。 中国戏剧家协会名誉主席、京剧表演艺术家尚长荣表示,这是一次中国戏曲界的盛会,希望全社会都能 关注到稀有剧种的发展和传承。 在《古调今辰》中,被誉为"中国戏剧活化石"的雁北耍孩儿、同 ...
活力中国调研行|扬州营商环境获赞 好“水土”养出“参天大树”
中国青年报· 2025-09-19 11:44
公司业务与产能 - 公司拥有18条智能化生产线及1500多台机器 每日产出近1.5亿个功率半导体器件 产品尺寸从针尖大小至手机大小不等 [1] - 产品应用于汽车电子 清洁能源 工业控制 电子消费等领域 客户包括华为 小米 比亚迪 三星 西门子 海康威视等龙头企业 [1] - 功率半导体被类比为"人体的心脏" 核心要求是极高的可靠性与稳定性 这也是公司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1] 财务表现与增长 - 公司营业收入从5亿元增长至60亿元 净利润从1亿元增长至10亿元 市值从20多亿元攀升至300多亿元 实现三个十倍增长 [2] - 今年营收预计超过70亿元 净利润有望达到10亿元至12亿元 [2] 发展历程与产能建设 - 公司2000年创业 从贸易转型至传统制造再到先进制造 2014年1月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 [2] - 2020年4月奠基 仅用14个月完成建设 2021年6月投产 第二年实现满产并盈利 建设5万平方米车间及100多亩厂区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