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日报

搜索文档
指尖上的非遗“塑”出沙地新活力
杭州日报· 2025-08-21 02:28
核心观点 - 非遗面塑传承人黄小明以建华村二十四节气主题公园为灵感创作面塑作品 入选杭州市百艺匠心并在浙江省文化馆展出 [2] - 通过面塑技艺与沙地文化 乡村文旅相结合 开展教学实践和专题创作 助力艺术乡建 [4] - 组建12人面塑爱好者队伍 开展常态化非遗技艺培训 并计划开发文创产品销售市场 [6] 文化传承与创新 - 创作二十四幅35厘米见方的面塑画对应二十四节气 以钱塘建华村为主题 包含童趣盎然的燕子风筝 弯腰插秧的农作场景 小舟戏荷叶的夏日景象等元素 [2] - 十二生肖团子系列作为教学实践主要内容 已开展面塑体验课教授兔子造型制作 采用轻捏 慢拉 揉压等关键手法 [4] - 将沙地文化元素融入创作 例如在寒露面塑画中融入沙地土酒大麦烧形象 体现围垦历史和乡味传承 [5] - 计划利用新湾街道东海禅寺特色创作禅意版十二生肖团子 目前已创作四款 [6] 乡村文化建设 - 在建华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面塑体验课 暑期小候鸟们参与学习生肖歌和面塑制作 [4] - 联合村委设计打造专属工作室和村民作品展览墙 展示教学活动后制作的面塑作品 [6] - 组建12人面塑爱好者队伍 成员年龄集中在16至40周岁 包括本土青年 新农人和美术教师群体 [6] - 开展形式多样 内容丰富的非遗手工教学和文化互动活动 激活乡村文化肌理 [7] 产业发展规划 - 柿柿如意福袋蛇作品正处于包装设计环节 计划打开文创产品销售市场 [6] - 探索特色农文旅IP 培养本土人才 助力艺术乡建落地生花 [6] - 持续深耕新湾片区文化沃土 促进传统文化活化与乡风文明建设 [7]
命运的齿轮“篮”不住
杭州日报· 2025-08-21 02:28
个人背景与篮球成就 - 顾杭洁在富阳区第七届百村篮球赛中代表大章村队出战 全场砍下12分并投中2个三分球 助力球队以69比42战胜太平村队取得六连胜 [6] - 顾杭洁曾服役于青海武警总队12年 在部队期间担任参谋部篮球队主力 2013年助力球队夺得青海省武警强军杯篮球赛冠军 2021年和2022年作为队长率队连续两年斩获青海省武警总队篮球赛冠军 [9] - 顾杭洁在部队篮球赛中常单场砍下30分以上 多次荣获最佳球员称号 去年年底从部队转业回到家乡富阳常绿镇大章村 [9][10] 篮球生涯起源与早期经历 - 顾杭洁12岁时因篮球天赋被《杭州日报》以《乔丹 12岁》为题报道 当时穿着不合身球衣与成年人同场竞技不落下风 年三十晚上仍独自在球场练球 [7] - 顾杭洁小学五年级时因篮球水平出众从常绿镇上木坞小学转至镇中心小学 代表学校参加富阳小学生篮球赛 期间与后来成为其妻子的章小英相识 [9] 家乡篮球文化与历史 - 富阳常绿镇2005年获浙江省篮球之乡称号 篮球运动融入当地血脉 历史可追溯至20世纪50年代初的草鞋篮球队 [8] - 草鞋篮球队1956年在杭州市农民篮球赛夺冠 凭借独轮车练就的平衡技巧过关斩将 使常绿篮球声名远播 [8] - 今年浙BA赛场上常绿镇球员章佳飞和章炬表现突出 章炬荣获浙BA杭州赛区决赛MVP [8] 篮球对人生的综合影响 - 篮球改变了顾杭洁的事业轨迹 使其在部队获得发展机会并取得多项冠军成就 [9] - 篮球为顾杭洁带来爱情 其妻子章小英因小学同桌关系成为其篮球粉丝 在部队期间曾带孩子为其比赛加油 [9] - 顾杭洁转业回乡后立即参与村BA赛事 为家乡而战并在新赛场续写篮球传奇 [10]
越剧实景秀《富春长歌》首演成功
杭州日报· 2025-08-21 02:28
核心观点 - 富阳越剧艺术传习院推出旅游实景越韵演艺新空间《富春长歌》 该项目为富阳区首个原创越剧实景演艺项目 通过戏曲与实景融合形式推动区域文旅融合 [2] 项目创作与内容 - 项目历时3年多精心打磨 由翁国生担任总导演 罗周负责剧本架构 俞思含编剧 董东和陈钧负责音乐及唱腔设计 [2] - 舞台版分为六个章节:画逢 明心 狱诀 画勉 遇旧 入画 整体基调浪漫唯美诗意空灵 富春山水元素贯穿全剧 [2] - 2023年7月作为亚运会重点献礼剧目在杭城演出 [2] 演出形式与体验 - 实景版巧妙利用黄公望隐居地自然景观 采用独特环抱式观演舞台设计 实现人在景中景随人动的观剧体验 [2] - 首演特设钱塘庙会环节 演员向观众赠送富阳特色文创产品和小吃 引发热烈互动 相关热度在线上持续扩散 [2]
天目未来谷 梦幻生态城
杭州日报· 2025-08-21 02:26
项目概况 - 天目未来谷项目位于临安区於潜镇与天目山镇交界处 占地2422亩[2] - 首发区块生态研学城项目已完成竣工验收备案 计划于本月底对外开放[2] 项目定位 - 项目是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现场考察活动重要承接地[2] - 项目定位为生态研学城 融入绿水青山生态画卷中[2]
杭州试点推出“夜归人巴士”
杭州日报· 2025-08-21 02:26
近年来,从滨江区"云公交1.0"到西湖区蒋村"云公交2.0",再到火车西站"西站暖巴",杭州公交持 续探索智慧出行服务。"夜归人巴士"的上线,是杭州公交推动地铁与公交"两网融合"的重要举措,通过 科技赋能与人文关怀,为夜归市民提供便捷温暖的交通服务。 此外,杭州公交在地铁九和路站A口西侧40米处设置了"夜归候车室",配备发车预告屏、候车座椅 和爱心雨伞,为乘客提供舒适的候车环境。 8月21日起,杭州公交在地铁1号线九和路站率先试点夜间需求响应式"云公交"线路——"夜归人巴 士",以"地铁送到站、公交坐回家"为核心,精准对接夜间市民出行需求。 九和路站周边普德区域为大型居住区,涵盖9个小区约8700户居民,距离最近的地铁站1.3公里,步 行较为不便。据统计,工作日21:00—23:30时段,九和站的出站客流日均超1700人次,其中21:00— 21:30出站人数达508人次。夜间常规公交班次减少,网约车费用高且运力有限,造成夜间"最后一公 里"接驳难题。 此次开通的"夜归人巴士"8071M路服务时间为每日21:00—23:30,覆盖普德区域多个小区。据市公 交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条线路的亮点在于采用杭州公交自 ...
六千次“引路”,十九载“点灯”
杭州日报· 2025-08-21 02:26
2015年寒冬,顾雅娟在杭州城站目睹几位视障旅客在嘈杂环境中茫然无措。当她主动上前提供帮助 时,对方掌心的冷汗让她深刻感受到其困境。"别怕,跟我走"——这句承诺最终催生了"帮帮盲"项目。 10年间,该项目年服务量从个位数跃升超过6000人次,服务范围早已超越站台边界。 今年初春,"帮帮盲"项目团队接到来自安徽宿州的紧急求助:视障人员王女士带着患有先天性眼疾 的56天大婴儿,辗转多地求医未果,后联系到团队求助。作为负责人,顾雅娟立即行动:连夜协调浙江 省眼科医院杭州院区开通绿色通道;联系铁路部门安排重点接送;并委托志愿者伙伴落实爱心酒店住 宿。当列车抵达杭州东站,顾雅娟小心接过襁褓,婴儿无意识抓住她手指的瞬间,更坚定了她的使命 感。 在第三次赴杭后,奇迹出现:70天大时,婴儿成功接受手术,并获得医院数万元费用减免。周岁宴 照片上孩子明亮的眼眸,以及王女士"宝宝能看见彩虹了"的微信留言,是对"帮帮盲"项目价值的最佳印 杭州火车东站暑运繁忙。上午9点,68岁的顾雅娟准时出现在西进站口志愿服务中心。作为杭州铁 路志愿服务队队长,她正以身作则,组织并参与服务前的准备工作:仔细检查轮椅、医药箱、防暑物资 ——这已是她坚守 ...
八旬老人忽然栽倒草丛 外卖小哥这一扶暖透街巷
杭州日报· 2025-08-21 02:26
"就是他!快记下这身绿色工装,一定要找到这位小哥!"8月14日下午,拱墅区朝晖街道华联社区 监控室里,工作人员反复回放着一段监控视频——画面中,一位老人忽然晃晃悠悠地栽倒在路边草丛 里,这时一位身着绿色外卖工装的年轻小伙正巧经过,他二话不说冲上去将老人从草丛中扶起。 被扶起的俞师傅今年88岁,在小区住了大半辈子。"那天日头毒得很,八旬老人要是在草丛里躺久 了,真不敢想……"社区工作人员老严说起这事,至今仍心有余悸,"这小伙子真是好样的,做好事还不 留名,我们调了3个小时监控,又托熟人寻找,才查到他叫郑湘炜。" 来自河南的小郑是武汉一所大学的计算机专业学生,这是他第二次来杭州勤工俭学。"我妈在杭州 做保洁,暑假过来既能陪她,也能赚点学费和奶奶的医药费。"小郑挠着头笑,眼里透着一股子腼 腆,"杭州这里的人特别客气,上次送单时下雨,顾客还给了把伞,说'路上慢点',心里热乎乎的。""公 益""助人"是小郑一直坚持的"习惯",大学期间,他还报名参加了"三下乡"志愿者团,曾去武汉附近的 乡村小学支教。"能帮到别人,比赚多少钱都踏实。"小郑说。 没过多久,社区工作人员认出了视频中身穿绿色背心的外卖小哥是"叮咚买菜"的外卖员 ...
马卫光走访政协委员和文史馆馆员
杭州日报· 2025-08-21 02:26
位于大运河畔的"小河驿·影空间"吴宗其摄影工作室致力于运河摄影文化的展示推广、研究交流 等。马卫光看望市文史馆馆员吴宗其,参观摄影展陈,了解工作室开展文化传播、艺术普及等情况,希 望其充分发挥专业、平台、资源优势,继续用镜头捕捉城市美好、讲好杭州故事,创作出更多反映时代 变迁、发展成就的精品力作,促进文化交流传播,培养优秀摄影人才,更好以文化之力赋能城市发展。 8月20日,市政协主席马卫光赴上城区、拱墅区走访政协委员和文史馆馆员。陈新华参加。 杭州一片天演出有限公司以演艺和跨界融合为特色,业务涉及演出策划、文创开发等。马卫光与市 政协委员詹佳丽深入交流,询问公司运营、文化服务等情况,鼓励进一步践行文化惠民,扎根本土文 化,创新形式内容,推出更多彰显时代精神、贴近群众生活的优秀文艺作品,更好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 求。 风雅颂扬文化传播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设计施工一体化展陈龙头企业。马卫光与市文史馆馆员管建 平亲切座谈,听取重点文化项目打造、推动文旅融合发展等介绍。他指出,要发挥头部文化企业作用, 坚持科技与文化双轮驱动,更好将厚重的历史文化转化为可感、可知、可参与的现代化体验,打造更多 具有辨识度影响力的文化产品和 ...
刘非赴滨江区调研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杭州日报· 2025-08-21 02:26
20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刘非赴滨江区调研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 总书记关于人工智能的重要论述和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132"总体工作部署和省委全会、 市委全会精神,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抓好人工智能这一核心变量,加快推动具身智能产 业发展,打造最优创新生态,努力在建设人工智能创新高地上走在前,为建设更高水平创新活力之城作 出贡献。 刘非来到宇树科技机器人生产装配工厂,在足式和人形机器人前驻足察看,不时询问产品研发应 用、市场开拓等情况。他指出,要深化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融通创新,充分发挥具身智能产业联盟作 用,强化产业链上下游协同,推动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实现更大突破。 刘非在中昊芯英(杭州)科技有限公司,与管理技术人员深入交谈,了解企业大模型训练芯片研发 情况。他鼓励企业要不断增加创新研发投入,加大人才引育力度,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促进创新 链、产业链、市场需求有机衔接,赢得市场竞争优势。 杭州联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行业领先的多模态智能体平台企业。刘非了解企业最新研发情况,指 出要加快开发多模态智能体,在AI赋能生产、生活和社会治理上取得更大突破。 在新华三集团 ...
余杭打造“15分钟商事登记服务圈”
杭州日报· 2025-08-21 02:26
核心观点 - 余杭区创新商事登记服务布局 将个体户办证窗口延伸至产业园区 实现从"群众找服务"到"政府送服务"的转变 [1][2] 服务需求现状 - 尽管全程网办普及 大量个体工商户仍倾向线下办理 尤其受中老年群体操作习惯和材料指导需求影响 [1] - 五常街道个体执照办理窗口因需求集中时常排长队 就近办便捷体验感下降 [1] - 青橙国际创新创业中心汇聚超200家市场主体 单日人流量峰值达1.2万人次 个体工商户办证需求旺盛但周边缺乏专门窗口 [1] 创新服务模式 - 突破以街道划分的"撒胡椒面式"布局 将窗口精准延伸至产业园区 构建"500米服务圈"使办事距离缩短近80% [2] - 服务窗口直接嵌入园区党群服务中心 解决传统窗口与创业群体的空间错位问题 [2] - 资源集中精准聚焦的新模式破解分散布局下服务能力不足的难题 [2] 服务保障措施 - 配备电脑打印机高拍仪及智能预审系统 通过数字赋能提升办事效率与准确性 [2] - 出台《基层行政审批政务服务规范》强化人员培训 确保服务标准化规范化 [2] - 实现"前置不减质" 使创业者在园区内享受与行政服务中心一致的办事质量 [2] 未来发展规划 - 持续优化"15分钟商事登记服务圈"建设 根据产业园区需求科学增设专业化政务窗口 [2] - 不断扩大服务覆盖面和提高精准度 提升商事登记服务的温度与速度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