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X
icon
搜索文档
马斯克又双叒叕起诉OpenAI了,这次有关反垄断
证券时报网· 2025-08-26 11:27
核心观点 - 人工智能初创公司xAI对苹果与OpenAI提起诉讼 指控两家公司通过排他性合作与应用商店操控打压AI领域公平竞争 [1] - 诉讼旨在打破苹果对用户入口的垄断 为X平台和Grok争取平等发展机会 [1][6] 诉讼指控内容 - 指控苹果与OpenAI通过"非法合谋"实施排他性合作 利用应用商店算法排名和推荐位分配系统性偏袒OpenAI [1][3] - OpenAI控制美国生成式AI聊天机器人市场约80%份额 苹果占据智能手机市场约65%份额 [3] - 苹果在iOS系统中深度集成OpenAI的ChatGPT 使其成为唯一能从数亿部iPhone和数十亿条用户提示中获取真实用户反馈的生成式AI模型 [3] - 要求法院判令苹果停止不公平竞争行为并赔偿经济损失 [3] 市场竞争背景 - xAI于2023年创立 旨在与OpenAI直接竞争 2024年7月发布Grok 4模型但市场表现平平 [2][4] - 苹果在2023年6月WWDC24开发者大会上宣布与OpenAI构建合作伙伴关系 将ChatGPT集成于苹果设备操作系统 [2] - 苹果拒绝将X平台或Grok列入应用商店"必备"类别 Grok在所有应用中排名第五 [2] 历史积怨渊源 - 马斯克曾作为早期创始人于2015年参与创立OpenAI 2018年因战略分歧退出董事会 [4] - OpenAI获得微软数十亿美元投资后 双方关系转为紧张 被批评失去开放透明的科研精神 [4] - 2024年马斯克曾起诉OpenAI 指控其背弃非营利初心 违反成立宗旨 [4] - 2024年初马斯克邀请Meta首席执行官帮助出资974亿美元收购OpenAI 但遭到拒绝 [4] 生态战略布局 - 苹果认为AI对其业务构成"生存威胁" 担心"超级应用"削弱人们对智能手机的依赖 [5] - 马斯克收购X平台后试图打造整合通讯支付内容AI助手等功能的"超级应用"入口 [6] - Grok作为自研AI模型是实现超级应用愿景的核心引擎 但遭到苹果应用商店功能限制 [6] - 诉讼可能促使科技巨头调整合作策略 苹果可能开放对其他AI产品支持 OpenAI可能加速自有硬件研发 [6]
马斯克正式起诉OpenAI和苹果公司,指控其合谋阻挠人工智能竞争
新浪财经· 2025-08-25 23:41
法律诉讼事件 - 马斯克旗下人工智能公司xAI于8月25日在美国得克萨斯州联邦法院起诉OpenAI和苹果公司 指控其非法合谋阻挠人工智能竞争 [1] - 诉讼指控苹果通过应用商店排名偏袒OpenAI 使其他人工智能企业难以跻身前列 [1] - 苹果公司回应称应用商店秉持公平原则 所有推荐均遵循客观标准 不存在偏袒行为 [1] 平台竞争争议 - 马斯克质疑苹果拒绝将X或Grok列入必备应用推荐区 [1] - OpenAI首席执行官指控马斯克通过操纵X平台谋取个人及公司利益 损害竞争对手利益 [1] - 苹果发言人强调平台通过排行榜 算法推荐及专家精选榜单展示应用 旨在为用户提供安全探索环境并为开发者创造公平竞争机会 [1]
马斯克起诉苹果偏袒OpenAI,却被网友用DeepSeek打脸
新浪科技· 2025-08-13 01:55
马斯克对苹果应用商店排名的指控 - 马斯克指责苹果操纵应用商店排名 偏袒合作伙伴OpenAI 故意打压X和Grok应用 未将其列入iOS应用商店推荐名单 [2][5] - 马斯克质疑苹果拒绝将X或Grok放入"必备"栏目 尽管X是全球排名第一的新闻应用 Grok在所有应用中排名第五 [5] - 马斯克宣布对苹果采取法律行动 指控苹果涉嫌垄断行为 使得除OpenAI外任何AI公司无法在App Store排名中拿到第一名 [5] 网友和Grok对马斯克指控的反驳 - 网友通过社区备注指出事实并非如此 中国AI应用DeepSeek今年1月曾登顶美区应用排行榜首位 Perplexity也曾登顶印度应用排行榜首位 均在苹果与OpenAI合作之后 [7] - Grok机器人验证证据显示Sam Altman正确 马斯克对苹果的反垄断指控站不住脚 因DeepSeek和Perplexity均在2025年登顶应用商店 [21] - Grok指出马斯克有下令调整X算法历史 以推广自己帖子和偏袒自身利益 并用"虚伪"形容马斯克 [21] 苹果与OpenAI的合作关系 - 苹果在2023年WWDC宣布将ChatGPT整合到iOS、iPadOS、macOS、Siri和诸多产品中 因苹果没有自己的成熟大模型产品 [11] - ChatGPT并非苹果独家AI合作伙伴 苹果仍可能使用Anthropic技术支持明年Siri更新 [11] - 苹果整合AI步伐缓慢 一年后仍未有效提升产品智能程度 Siri理解能力依旧落后 且因监管问题未在中国市场推出AI产品 [11] 马斯克与OpenAI及Sam Altman的竞争关系 - OpenAI的ChatGPT周活跃用户超过7亿人 而Grok月活用户仅不到4000万 甚至低于Anthropic的Claude [14] - 马斯克与Sam Altman共同创办OpenAI 个人投资1亿美元 但在权力争夺中输给Altman 被排挤出OpenAI [14] - 马斯克视Altman为最大竞争对手 通过诉讼阻止OpenAI转型为营利公司 并创办xAI与ChatGPT正面竞争 [15] 苹果面临的反垄断压力 - 苹果正应对美国与欧盟的反垄断诉讼 应用商店是诉讼核心部分 [9] - 美国司法部联合16个州于去年3月对苹果提起诉讼 指控iPhone制造商涉嫌垄断智能手机市场 [9] - 苹果股价今年累计下跌6% 跌幅仅次于下跌10%的特斯拉 部分因AI行动迟缓拖累 [11] 马斯克与苹果的历史恩怨 - 2013年苹果秘密创建造车团队挖角特斯拉员工时 马斯克公开嘲讽苹果是特斯拉墓地 [24] - 2018年特斯拉因Model 3量产困境陷入资金困难时 马斯克曾试图以700亿美元将特斯拉出售给苹果 但库克拒绝见面 [24] - 2022年底马斯克收购推特后 因平台争议言论导致苹果等大广告主停止投放广告 X广告营收同比下滑过半 后经库克邀请沟通后和解 [25] 事件后续发展 - 马斯克满意转发新动态 Grok在多个国家苹果应用商店的生产力应用排行榜上位列第二 [27] - 马斯克未再提及起诉苹果事宜 [27]
OpenAI CEO公开呛声马斯克:希望对马斯克操纵X展开反调查
搜狐财经· 2025-08-12 03:16
马斯克与苹果公司法律纠纷 - 马斯克指控苹果公司违反反垄断法 拒绝将X或Grok列入App Store"必备"类别并偏袒OpenAI [4] - xAI将立即对苹果公司采取法律行动 [4] 奥尔特曼对马斯克的指控 - 奥尔特曼转发马斯克帖文并提及有人指控马斯克通过操纵X谋取个人及公司利益 损害竞争对手和不喜欢的人的利益 [1] - 奥尔特曼希望展开反调查以了解事件真相 同时表示OpenAI将专注于打造卓越产品 [1] - 奥尔特曼转发2023年媒体文章 称马斯克曾施压推特团队大幅提升自己的推文权重 [1]
Elon Musk is threatening to sue Apple for what he says are antitrust violations related to Grok's rankings
Business Insider· 2025-08-12 02:20
核心观点 - 马斯克指控苹果App Store存在明确的反垄断违规行为 通过偏向OpenAI使其他AI公司无法获得排名第一的位置[1] - xAI宣布将对苹果采取立即法律行动 认为苹果的行为使得除OpenAI外的AI公司难以在应用商店竞争[1] 应用商店排名情况 - 目前OpenAI的ChatGPT在App Store排名第一 而xAI的Grok应用排名第五[2] - 马斯克质疑X应用未被置于更高排名 声称X应作为"世界第一新闻应用"获得该位置[2] 竞争行为指控 - 苹果被指控不仅"将拇指放在天平上" 而是"将整个身体放在天平上" 暗示系统性偏袒行为[2] - 马斯克直接质疑苹果是否涉及政治操作 要求解释排名机制不透明的问题[2]
Musk threatens 'immediate' legal action against Apple over alleged antitrust violations
CNBC· 2025-08-12 01:39
核心观点 - 埃隆·马斯克指控苹果在App Store排名中存在反竞争行为 并威胁对苹果提起反垄断诉讼 [1] - xAI将立即采取法律行动 指控苹果使除OpenAI外的其他AI公司无法在App Store达到排名第一 [1] 苹果App Store排名争议 - 马斯克质疑苹果未将X或Grok列入"必备应用"板块 尽管X是全球排名第一的新闻应用且Grok在所有应用中排名第五 [2] - 指控苹果存在政治动机 质疑其排名决策的公正性 [2] 事件状态 - 该事件为突发新闻 后续情况仍需关注更新 [3]
印媒:禁用社交媒体,青少年就能安全吗?
环球时报· 2025-08-07 22:57
社交媒体年龄禁令争议 - 澳大利亚拟推行社交媒体年龄禁令 要求YouTube等平台禁止16岁以下未成年人使用 [1] - 澳大利亚撤销此前给予YouTube的豁免权 要求其严格执行2025年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新规 [1] - 新规《2025网络安全(年龄限制社交媒体平台)规则》将约束YouTube 脸书 X等平台 [1] 年龄限制措施效果存疑 - 挪威实施13岁最低年龄限制后 仍有72%的11岁儿童通过其他方式使用社交媒体 [1] - 英国《在线安全法》催生青少年使用虚拟游戏角色规避面部识别的现象 [1] - 研究表明"一刀切"年龄限制无法有效防范青少年遭遇网络危害 [1] YouTube平台特性分析 - YouTube在美国的观看时长已超过迪士尼 网飞等传统内容平台 [2] - 研究显示YouTube算法极少向非主动用户推荐极端主义内容 但平台上仍存在此类视频 [2] - 平台被证实具有教育功能 例如澳大利亚议员曾通过YouTube学习数学概念 [2] 行业监管建议方向 - 需敦促社交媒体平台主动解决网站潜藏风险 而非简单剥夺青少年权利 [2] - 监管机构可要求科技公司提高算法透明度 便于制定针对性解决方案 [2] - 解决方案应联合监护人 教育工作者 研究人员等利益相关方共同推进 [2]
《品牌出海的数字引擎》:数字渠道如何重塑出海营销?
36氪· 2025-08-05 07:36
品牌出海战略模式 - 品牌直接复刻模式具有品牌一致性和规模效应的核心优势 [6] - 收购本地品牌模式具有本地化和资源整合的核心优势 [6] - 创造新品牌模式具有精准定位和灵活应变的核心优势 [6] 全球化拓展挑战 - 文化方面存在消费者认知与偏好显著差异及文化背景与价值观根本区别 [7] - 市场规则方面存在竞争格局与规则差异及品牌定位与表达方式需深度调整 [7] - 消费者行为方面存在决策路径与购买行为差异及社交平台与国内完全不同 [7] - 信息获取方面存在信息获取习惯与渠道差异及海外内容监管与合规要求更严格 [7] 数字媒体营销机遇 - 数字媒体作为全球营销核心引擎 官方网站是品牌可见度基石 搜索引擎是品牌展示窗口 电商平台是品牌直接转化桥梁 在线广告是品牌营销精准扩音器 [8] - 社交媒体平台实现跨国界品牌对话 公关与事件营销构建品牌立体形象 [8] - 借助TikTok Instagram YouTube X等平台直接面向全球用户进行营销沟通 打破传统渠道壁垒实现营销链路去中介化 [10] 品牌战略实施建议 - 打造国际化品牌战略价值链 包括精准市场定位 优化媒体投放 建立差异化国际品牌形象 风险规避 [12] - 采用全球化形象+本地化运营混合模式 包括品牌标识统一化和名称与内容本地化 [15] - 以品牌核心价值观构建全球统一的品牌故事世界 通过品牌叙事跨越地域文化 [15] 技术赋能与转化策略 - AI可快速分析目标市场经济 消费习惯 竞争格局数据 提供精准市场进入策略 [10] - AI驱动翻译和内容生成工具高效完成多语言文案优化 确保品牌信息符合当地文化习俗 [10] - 需将新兴数字渠道的短期流量转化为品牌长期价值 核心竞争力在于精准触达与情感连接 [11]
澳大利亚拟禁止16岁以下人群使用优兔
中国新闻网· 2025-07-30 21:25
澳大利亚社交媒体禁令政策 - 澳大利亚政府通过立法将YouTube列入16岁以下人群禁用的社交媒体目录 [1] - 新提交的《2025网络安全(年龄限制社交媒体平台)规则》规定未能阻止未成年人使用的平台将面临最高4950万澳元罚款 [1] - 澳总理称该法案旨在保护儿童免受社交媒体算法影响 [1] YouTube的回应 - YouTube声明其平台是视频分享平台而非社交媒体 并强调内容通过电视观看的比例增加 [1] - 公司指责澳大利亚政府推翻此前豁免承诺 并表示将考虑下一步举措 [1] - YouTube计划继续与澳政府沟通 [1] 政策背景 - 2024年澳大利亚已通过法案禁止16岁以下未成年人使用Facebook Instagram X等平台 当时YouTube获得豁免 [1]
30万亿美元帝国!马斯克描绘特斯拉“终局”:核心是人形机器人、是AI,而非汽车
华尔街见闻· 2025-07-28 05:43
特斯拉的长期愿景 - 公司首席执行官马斯克提出特斯拉的终极估值可能达到25万亿至30万亿美元,这一数字是当前市值的20到30倍,核心驱动力为人形机器人和自动驾驶技术而非传统汽车业务[1][5] - 擎天柱机器人(Optimus)被定位为公司有史以来最重要的产品,潜在市场需求高达200亿至500亿台,若实现年产10亿台且单台成本降至3000美元,年收入可达30万亿美元[11][34] - 自动驾驶业务(Robotaxi)将采用混合运营模式,部分车辆由公司直接拥有,部分由车主共享加入,类似于Uber与Airbnb的结合体[16][31] 技术协同与核心能力 - 人形机器人将复用公司现有自动驾驶AI计算机和电池技术,体现算力、能源与制造领域的协同效应[8][64] - AI技术被形容为"超音速海啸",旗下xAI公司正推进120亿美元债务融资用于采购芯片和建设数据中心以支持Grok等AI模型的训练[14][46] - 能源业务成为关键增长点,2024年储能部署预计达31.4 GWh,营收约101亿美元,同比增长67%,毛利率超过26%[15] 生态系统布局 - 星际飞船(Starship)项目致力于实现完全可重复使用的轨道运输系统,目标是将每次发射成本降至低于猎鹰1号火箭的水平,最终实现多行星文明[22][23] - Neuralink短期目标为解决瘫痪、失明等医疗问题,长期愿景是实现人机共生与"概念性心灵感应",可能提供某种形式的永生[49][50][53] - X平台正发展为"万能应用",将整合支付功能(X Money)和完全加密的通信系统(X Chat),同时通过Grok实现信息真实性验证[67][72] 市场影响与产业变革 - 人形机器人初期将应用于高价值场景,如24小时医疗护理和危险环境作业,其变革性被认为将超越全自动驾驶技术[36][37] - 自动驾驶出租车将推出专用双座车型Cyber cab,与现有Model 3/Y形成产品矩阵满足不同乘员需求[17][29] - AI与机器人技术可能将经济规模扩大10倍以上,消除物质匮乏的同时带来"人类如何寻找生命意义"的哲学挑战[4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