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TMC9660
icon
搜索文档
ADI两款人形机器人驱控芯片、传感器产品亮相 破解产业规模化落地难题!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9-21 10:00
行业背景与市场前景 - 人形机器人正逐步进入实际应用部署阶段 2025年被行业普遍视为量产化元年[1] - 全球模拟芯片市场规模约为850-900亿美元 预计未来5年以5%-7%的年均增速增长[2] - 2024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约27.6亿元 2026年将超百亿达104.71亿元 2029年达到750亿元 占全球总量32.7%[2] - 2025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达82.39亿元 占全球约50%[2] ADI公司战略布局 - ADI将自动化与机器人领域视为未来"第二增长曲线" 规划到2030年自动化业务收入翻一番[1] - 单台人形机器人设备搭载的ADI芯片价值可能达到数千美元 是当前AMR的十倍[1] - 2025年ADI在全球模拟芯片市场份额为13% 主要用于工业、汽车信号链芯片领域[2] - 在数据转换器市场 ADI市场份额高达40% 占公司营收30%以上[2] - 2025年ADI与NVIDIA达成深度合作 整合边缘感知、精密运动控制等技术助力机器人规模化落地[4][5] 核心产品与技术方案 - 提供全栈式系统解决方案 覆盖感知层、连接层、能源与控制层[6] - 多圈传感器ADMT4000是首款单芯片多圈位置传感器 绝对测量范围达46圈 全量程测量精度±0.25[8][11] - 采用磁性纳米导线技术 通过GMR效应捕捉磁畴壁位移 实现断电位置保持功能[11][12] - 高集成单片伺服驱控芯片TMC9660内置MCU、伺服三环控制、智能栅极驱动器等 支持100kHz高频率伺服环路控制[12][13] 产业合作与落地进展 - ADI与NVIDIA合作 通过数字孪生仿真将传感器模型集成到Isaac Sim平台解决工业场景数据少、测试难问题[14] - 需要重点研发抗环境干扰的磁耦合触觉传感器和低延迟电机控制器[16] - 提出构建AI闭环控制机制 让AI实时调整传感器与控制器参数[18] - Figure AI人形机器人工厂年产能达12000台 计划四年内扩充至每年10万台[19] - 特斯拉Optimus机器人计划生产5000至10000台 已采购零部件支持10000-12000台产能[21] - 优必选中标9051.15万元机器人设备采购项目 预计交付500台工业人形机器人[21] - 智元机器人收获富临精工数千万元订单 今年出货量预计达数千台[23] - 宇树科技人形机器人订单达数千台 G1将成为今年全球出货量最多的人形机器人[23] 财务表现与增长预期 - ADI 2025年前三个季度累计营收达79.43亿美元[23] - 工业板块收入占比较2024年同期下降2个百分点[23] - 人形机器人领域有望成为工业、汽车、通信、消费电子四大板块之外的重要增长点[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