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SIM卡
icon
搜索文档
告诉孩子!不要把智能手表借给陌生人
央视新闻· 2025-08-17 03:59
诈骗手法分析 - 不法分子在学校周边针对独自出行且年龄偏小的儿童 以手机没电或欠费为由借用智能手表 随后盗取SIM卡或调包成废卡[4] - 被盗SIM卡被用于拨打诈骗电话和发送诈骗短信 使受害者在不知情下成为电诈工具人[4] - 案件已在广西和湖南发生多起 显示该诈骗模式正在区域性扩散[1] 安全防护措施 - 需为智能手表SIM卡设置密码保护 初始密码通常为1234或0000[13] - 可通过儿童智能手表对应的手机App直接开启SIM卡保护功能[8] - 也可将SIM卡插入手机 在设置菜单中找到安全选项 选择PIN码并按提示设置新密码[8] 应急处理方案 - 发现SIM卡被盗应立即拨打110或96110报案[7] - 同时联系运营商办理挂失业务以阻断通信功能[7] - 需教育儿童不要轻易将智能手表借给陌生人[7]
手机突然没信号?为什么SIM卡那么容易坏?
36氪· 2025-08-15 02:52
SIM卡烧毁现象及原因分析 - 用户反映SIM卡在未移动情况下出现烧毁导致无服务现象 需前往营业厅补办新卡恢复功能[1] - iPhone用户在OTA系统更新后存在一定概率出现SIM卡烧毁情况 数码博主也确认该现象[3] SIM卡工作原理及电气特性 - SIM卡本质是电子元件 背面金属块为接口 需与手机主板通信并获取电源供应[4] - 国际标准规定SIM卡供电电压分三级:Class A(4.5-5.5V) Class B(2.7-3.3V) Class C(1.62-1.98V) 电压错配可能导致烧毁[5] - 不同电压等级对应最大工作电流:Class A(60mA) Class B(50mA) Class C(30mA) 时钟停止时电流降至0.5mA[6] OTA更新与SIM卡烧毁关联机制 - 系统更新可能涉及SIM卡供电通信固件 重新刷写后硬件初始化阶段存在短时电压错误风险[8] - OTA过程中手机发热加剧 若SIM卡槽邻近主板高热区域 热传导可能造成物理性烧毁[8] - 实际案例显示充电过程中手机过热也会导致SIM卡烧毁[9] 实体SIM卡结构性缺陷 - 可插拔设计导致金属触点长期氧化 形成黑色氧化层造成接触不良[11][13] - 触点氧化使手机与SIM卡通信失败 无法通过基站身份校验导致无信号[13] - 该现象类似红白机卡带接触不良问题 属于物理结构固有缺陷[15] eSIM技术替代优势 - eSIM采用数字化嵌入式设计 消除外露插拔接口 降低机械结构故障概率[20] - 行业数据显示eSIM芯片故障率显著低于实体SIM卡槽故障率[20] - 技术普及后可从根本上解决实体SIM卡氧化及接触不良问题[18]
品创控股(08066.HK)盈喜:预计中期除税后溢利4040万港元
格隆汇· 2025-08-14 09:24
业绩表现 - 公司预期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实现除税后溢利约4040万港元 而2024年同期为除税后亏损约305万港元 [1] - 业绩由亏转盈主要受私域电商平台及AI语音技术数据服务贡献除税后溢利推动 两项业务分别贡献约3730万港元和580万港元 2024年同期均为零 [1] - SIM卡业务分部收入同比增长约25% 带动分部溢利增加约350万港元 [1] 业务构成 - 私域电子商务平台业务成为主要盈利来源 贡献除税后溢利约3730万港元 [1] - 人工智能语音技术数据服务首次实现盈利 贡献除税后溢利约580万港元 [1] - 电视节目投资业务在报告期内未录得公允值变动 2024年同期曾录得公允值收益约290万港元 [1]
品创控股发盈喜 预期中期取得除税后溢利约4040万港元 同比扭亏为盈
智通财经· 2025-08-14 09:13
财务表现 - 公司预期2025年上半年实现除税后溢利4040万港元,而2024年同期为除税后亏损305万港元,实现扭亏为盈 [1] - 私域电商平台贡献除税后溢利3730万港元(2024年同期为0) [1] - 人工智能语音技术数据服务贡献除税后溢利580万港元(2024年同期为0) [1] 业务驱动因素 - SIM卡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5%,带动分部溢利增加350万港元 [1] - 电视节目投资在报告期内未产生公允值变动收益或亏损,而2024年同期取得公允值收益290万港元 [1] 战略布局 - 私域电商平台和人工智能语音技术数据服务成为新利润增长点,两项业务合计贡献4310万港元溢利 [1] - SIM卡业务通过收入增长实现盈利提升,显示传统业务持续优化 [1]
品创控股(08066)发盈喜 预期中期取得除税后溢利约4040万港元 同比扭亏为盈
智通财经网· 2025-08-14 09:11
财务表现 - 公司预期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6个月实现除税后溢利约4040万港元 较2024年同期除税后亏损约305万港元显著改善 [1] - 私域电子商务平台业务贡献除税后溢利约3730万港元 2024年同期该业务尚未产生收益 [1] - 人工智能语音技术数据服务业务贡献除税后溢利约580万港元 2024年同期该业务尚未产生收益 [1] 业务分部表现 - SIM卡业务分部收入同比增长约25% 推动分部溢利增加约350万港元 [1] - 电视节目投资业务在报告期内未产生公允值收益或亏损 而2024年同期曾实现公允值收益约290万港元 [1]
遭遇黑客恶意攻击后 SK电讯为所有用户免费更换SIM卡
快讯· 2025-04-28 08:15
公司行动 - 韩国SK电讯自4月28日上午10点起为所有用户提供免费SIM卡更换服务 [1] - 公司开通线上预约通道以减少门店排队等候时间 用户可提前选择营业厅并按预约顺序办理 [1] - 公司目前已准备100万张SIM卡 并计划在5月追加供应约500万张 [1] 事件背景 - 此次免费更换SIM卡服务是由于公司遭遇了黑客恶意攻击 [1]
中国网络安全产业联盟发布报告:美无差别攻击全球手机用户
澎湃新闻· 2025-03-25 06:42
网络攻击范围 - 美国情报机构针对全球移动智能终端和通讯体系构建全方位攻击渗透能力 覆盖SIM卡 固件 操作系统等网络产品[1] - 攻击范围延伸至数据线 Wi-Fi 蓝牙 蜂窝网络 GPS等数据接口 以及大型互联网和IT厂商数据中心[1] - 整个移动产业生态体系遭受无孔不入的渗透 窃取人员 账号 设备 链路 位置等数据[1] 攻击手段与装备 - 开发覆盖全场景 全环节 全流程的网络攻击装备 持续发动系列网络攻击[2] - 滥用供应链上游优势预置脆弱性 削弱加密强度以降低攻击难度[2] - 构建"棱镜"计划等互联网平台超级访问接口 获取和窥探用户数据[2] 产业影响与应对 - 大规模长时间监听窃密行动严重危害全球各国网络安全和国家安全[1] - 需从产业链 运营商 智能终端 关键人员和外交等多领域提升防御能力[2] - 应捍卫自身网络主权以应对网络入侵和持久化窃取活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