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eme

搜索文档
中国互联网板块_即时零售月度报告_阿里巴巴势头渐起
2025-08-31 16:21
**行业与公司** * 行业聚焦中国互联网即时零售板块 包括外卖和即时购物服务[2] * 涉及主要公司包括阿里巴巴 旗下饿了么 美团和京东[3][4][5] **核心观点与论据** **行业增长趋势** * 行业订单量增长持续加速 使用骑手APP总使用时长作为代理指标 同比增长从一季度的7%加速至二季度的17% 进一步升至7月的33%和当月至今的39%[3][9] * 强劲增长由平台高额补贴和立秋营销活动 8月7日及后续周末 推动弹性饮料订单驱动[3][12] * 报告订单增长可能无法准确反映行业总交易额 GTV 因消费者为优化优惠券使用而分拆订单导致平均售价 ASP 降低 但可作为平台补贴水平的衡量指标[3][12] **竞争格局与市场份额** * 按订单量估算的市场份额为美团65% 较竞争前 二季度的85% 74% 下降 饿了么占28% 较竞争前 二季度的11% 13% 上升 京东占7% 较二季度的13%下降[4][13] * 在总交易额 GTV 层面 美团份额预计更高 因其常规餐食占比更大 平均订单价值 AOV 更高[4][13] * 京东策略转向优先关注投资回报率 ROI 和优化促销效率 阿里巴巴则利用其净现金优势 力求匹配并略超京东的折扣以培养消费者心智份额[18] **骑手 商户与用户动态** * 第三方 3P 骑手日活跃用户数 DAU 和跨平台重叠率均上升 可能源于平台为确保强劲订单增长下的运力而增加补贴 重叠率上升可能意味着随着对3P骑手竞争加剧 单位履约成本上升[5][19] * 第一方 1P 骑手 用于评估平台管理峰值订单能力 在美团和饿了么均呈上升趋势 表明双方都在提升履约体验 整体增长显示美团的履约能力迄今基本未受挑战[5][19] * 三大平台商户总独立DAU同比基本持平 但商户跨平台重叠度增长[5][27] * 美团独家商户DAU在7月首次出现同比下降 例如关键商户喜茶入驻饿了么 商户重叠度增加可能预示着美团面临佣金率 take rate 压力 商户可能利用京东和饿了么较低的佣金率与美团谈判更高返利[5][27] * 用户层面 京东周度DAU同比增长31% 保持最快增速 阿里巴巴和美团分别增长16%和7% 这反映了电商平台的显著流量增长 但部分原因可能是消费者跨App比价行为增加 最终的总商品交易额 GMV 转化率仍有待验证[5][40] **前景与风险** * 进入四季度和双十一 竞争可能在非食品品类持续 并聚焦服务差异化 生态系统协同效应和运营效率[44] * 行业关键风险包括竞争格局演变和竞争加剧 技术快速迭代及用户需求偏好变化 货币化不确定性 流量获取 内容和品牌推广成本上升 IT系统维护 国际市场扩张 市场情绪不利变化以及监管变化[47] **股票观点与估值** * 偏好阿里巴巴而非京东和美团 认为电商股在动态竞争中可能保持波动[6][45] * 阿里巴巴股价较年内高点仍有15%折价 认为其有显著长期价值待释放 如阿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 AIDC 淘天集团 TTG 内协同效应 蚂蚁集团和人工智能计划 其美股目标价为158美元[6][8][45][62] * 京东2025年核心预期市盈率为7倍 估值不高 但市场可能等待其盈利稳定的迹象 需观察外卖投资收窄和以旧换新补贴效益在四季度重新基准化后增长正常化[8][45] * 对美团的护城河和执行能力维持长期领导地位有信心 但鉴于市场高预期和其2025E 2026E预期市盈率分别为23倍和16倍的溢价估值 短期持谨慎态度[8][45] **其他重要内容** * 饿了么计划推出山拼 类似美团的好饭拼单 一种低平均售价的团购服务[3][12] * 平台也在寻求拓展新品类 例如消费者时间敏感度较高但价格敏感度较低的品类 如冰饮和酒精饮料[12] * 随着夏季高峰季节性因素接近尾声 预计平台在外卖方面的补贴应逐步缓和[44]
阿里巴巴_2026 财年第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 10%_剔除分拆影响_经调整 EBITANP_低于共识预期
2025-08-31 16:21
公司业绩概览 *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公司发布FY1Q26业绩 总营收同比增长2%至2477亿元人民币 低于花旗估计的2526亿元人民币和市场共识的2532亿元人民币[1] * 剔除业务分拆影响后 可比营收同比增长10%[1] * 非GAAP普通股股东应占净利润同比下降12.4%至353亿元人民币 高于花旗估计的321亿元人民币但低于市场共识的376亿元人民币[1] * 非GAAP每股ADS摊薄收益为14.75元人民币[1] 各业务板块收入表现 * 中国电商商业集团收入同比增长10%至1401亿元人民币 其中客户管理收入(CMR)同比增长10%至892.5亿元人民币 直接销售 物流及其他收入同比增长7%至293.3亿元人民币 即时零售(淘宝即时电商和饿了么)收入同比增长12%至147.8亿元人民币[1] * 国际数字商业集团收入同比增长19%至347.4亿元人民币 与花旗估计的348.1亿元人民币基本一致[1] * 云智能集团收入同比增长26%至334亿元人民币 超出花旗估计的321亿元人民币[1] * 所有其他业务收入同比下降28%至58.6亿元人民币 包括盒马 菜鸟 阿里健康 互精DME 高德地图 钉钉等[1] 利润与利润率 * 总调整后EBITDA同比下降11%至457亿元人民币 利润率18% 低于花旗估计的494亿元人民币(利润率19.6%)[1] * 总调整后EBITA利润率为16% 低于去年同期的18.5%[1] * 中国电商商业集团调整后EBITA同比下降21% 利润率降至27.4% 去年同期为38%[1] * 国际数字商业集团调整后EBITA利润率收窄至-0.2% 去年同期为-13%[1] * 云智能集团调整后EBITA利润率为8.8% 与去年同期持平[1] * 所有其他业务调整后EBITA利润率为-2.4% 去年同期为-1.3%[1] 关键运营指标与亮点 * 国际数字商业集团(AIDC)亏损收窄至5900万元人民币 接近盈亏平衡 超出计划进度[2] * 淘宝App在8月前三周月活跃用户(MAU)同比增长25%[2] * 88VIP会员数达到5300万[2] * 资本支出为386.7亿元人民币 高于花旗估计的270亿元人民币[2] 成本与费用 * 销售与营销费用同比增长63%至531.8亿元人民币 比花旗预测高21%[2] * 研发费用同比下降2.7%至150亿元人民币[9] * 一般及行政费用同比下降30.3%至73.98亿元人民币[9] 投资评级与估值 * 花旗给予买入评级 目标价148美元[4] * 基于2026财年新TTG集团净利润9倍市盈率 云智能集团收入5倍市销率 AIDC收入3.5倍市销率 除淘宝天猫和本地服务 云和N+业务外的合并业务部门2倍市销率进行估值[11] * 当前股价119.57美元 预期股价回报率23.8% 预期股息收益率1.7% 预期总回报率25.4%[4] * 市值2850.83亿美元[4] 关注要点与风险因素 * 电话会议关注重点包括食品配送和即时零售竞争 监管环境 云客户需求和收入增长前景 云利润率趋势 AI云竞争格局 AIDC收入增长和利润率趋势 从食品配送到核心商业的交叉销售协同效应 宏观前景和消费情绪 股东回报和股票回购更新[7] * 下行风险包括新零售战略执行失败 投资支出和利润率压力超预期 用户流量和在线GMV放缓并失去对品牌和商户的吸引力 新收购实体整合风险 中国和全球经济放缓以及中美或其他贸易争端的影响 产品质量和商户诚信方面的监管风险[12] 其他重要信息 * 花旗与阿里巴巴存在多项业务关系 包括做市 投资银行业务 证券持有和各类服务提供[17][18][19] * 分析师确认报告内容独立准备 薪酬不与特定建议或观点直接或间接相关[14] * 花旗全球覆盖股票评级分布为买入58% 持有32% 卖出9%[24]
汇丰:阿里巴巴集_买入_盈利下调已在股价中充分体现
汇丰· 2025-07-15 01:5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对短期客户管理收入增长前景有信心,GMV市场份额有望企稳,至12月季度变现率将持续提升 [2] - 未来几个季度对即时零售和食品配送的投资将增加,这可能会抑制短期盈利前景 [2][11] - 阿里云收入在2026财年有望实现同比超20%的增长,尽管利润率可能会逐季波动,但预计能维持在高个位数水平 [2] - 考虑新的股权成本、贝塔系数和盈利预测,将基于DCF的目标价下调约15%至150美元,但仍维持买入评级,因看好其人工智能潜力和估值 [2][1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投资展望 - 预计2026 - 2028财年收入增长3 - 8%,但因投资增加,盈利下调7 - 22% [2] - 预计2026财年第一季度销售额同比增长4%,调整后EBITA同比下降15%至383亿元,利润率为15.1% [5][50] - 预计客户管理收入增长11%,国际业务保持健康增长18%,云业务收入加速增长23%,其他业务收入因剥离高鑫零售下降23% [51] 机会与风险 - 聚焦即时零售旨在提升日活用户、拓展业务、提高履约效率和捍卫市场份额 [3] - 通过整合业务、补贴和流量支持,市场份额从2024年的20%多提升至2025年7月5日的36% [3] - 若能持续提升市场份额并提高效率,以及实现交叉销售促进GMV和CMR增长,市场情绪可能改善 [3] 行业地位 - 在2024年下半年生成式AI IaaS服务收入市场排名第一,市场份额达23.5% [4] - 预计2024 - 2027年生成式AI IaaS市场复合年增长率超60%,有望受益于其在AI基础设施的领先规模、产品能力和企业客户基础 [4] 财务与估值 | 年份 | 2025财年实际 | 2026财年预测 | 2027财年预测 | 2028财年预测 | | --- | --- | --- | --- | --- | | 收入(百万元人民币) | 996,347 | 1,084,339 | 1,212,572 | 1,300,499 | | 调整后EBITDA(百万元人民币) | 170,165 | 168,531 | 208,855 | 243,764 | | 净利润(百万元人民币) | 129,470 | 115,333 | 143,841 | 169,725 | | 自由现金流权益(百万元人民币) | 74,483 | 68,243 | 96,502 | 102,853 | [12] - 采用分部加总估值法,中国电商、云业务和现金部分每股价值达113美元 [2][38][39] 本地服务业务 - 食品配送和即时零售竞争激烈,自4月以来各大平台加大补贴,整体订单量显著提升 [19] - 2025年7月5日,美团、阿里巴巴和京东的订单市场份额分别为55%、36%和9%,即时零售订单约占总订单的16 - 17% [22][23] 云业务 - 预计阿里云收入将持续加速增长,利润率前景稳定 [32] 业务重组 - 业务结构调整,强调电子商务和云业务 [34] 客户管理收入驱动因素 - 2025年5月,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网上实物商品增长加速 [41] - 5月淘宝日活用户改善,超过拼多多 [48] 估值与风险 - 采用现金流折现法估值,基于新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假设和预测变化,将目标价下调至150美元,隐含38.9%的上涨空间 [53]
瑞银:中国互联网行业_对即时零售竞争的思考
瑞银· 2025-07-14 00:3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对中国互联网行业内多家公司给出投资评级,其中腾讯、阿里巴巴、美团、百度、网易、快手科技、腾讯音乐娱乐、哔哩哔哩、中国文学、微博、Hello Group、携程、同程旅行、好未来、新东方等公司评级为“Buy”;京东、唯品会、看准网、前程无忧等公司评级为“Neutral”;特斯拉评级为“Sell (CBE)” [1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国即时零售行业竞争激烈,电商巨头纷纷加大补贴投入,短期内电商巨头盈利预期下调,竞争至少持续到双11购物节,中期美团、阿里巴巴和京东预计市场份额分别为50%、30%、20%,但即时零售市场规模有限,价值创造可能低于预期。投资方面,短期内对美团更谨慎,尘埃落定后更看好阿里巴巴,京东需关注亏损峰值和商品业务势头,重申腾讯为行业首选 [2][3][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即时零售行业竞争现状 - 平台补贴升级驱动即时零售行业竞争迅速升温,阿里巴巴7月2日宣布未来12个月投入500亿用于消费者和商家补贴,7月5日饿了么和淘鲜达日订单量达8000万,淘鲜达日活超2亿;美团7月5日订单量超1.2亿;京东7月8日宣布向优质商家追加投资100亿,6月18日京东外卖日订单量达2500万 [2] 常见投资者问题解答 - 预计2025年即时零售行业(不含外卖)规模将增长30%,达到7600亿,占中国电商市场的4 - 5%,主要抢占传统夫妻店和便利店的市场份额 [3] - 订单量激增原因除了针对高弹性需求和平台高额补贴外,还与消费者拆分订单以优化优惠券使用有关,因此每日订单增长可能不能准确反映行业GTV,但可作为平台补贴水平的衡量指标 [3] - 电商巨头此时参与竞争是为了应对美团在即时配送领域的竞争,同时希望利用高频外卖消费增加用户参与度和促进交叉销售 [3] 对电商行业的影响 - 短期来看,电商巨头盈利预期下调,预计京东、阿里巴巴和美团年度投资额分别为250亿、250 - 300亿和250亿,竞争至少持续到双11购物节 [4] - 中期来看,预计美团、阿里巴巴和京东市场份额分别为50%、30%、20%,但即时零售市场规模有限,价值创造可能低于预期,主要原因包括竞争加剧导致OP/GTV潜力下降、交叉销售潜力降低、履约基础设施投资过度以及平台为提升用户参与度接受低利润率 [4][6] 股票投资建议 - 随着竞争压力增加,预计京东、美团和阿里巴巴短期内表现将落后于同行,短期内对美团更谨慎,因其盈利预期较高且估值为19倍2025年预期市盈率;尘埃落定后更看好阿里巴巴,因其股价回落至DeepSeek之前水平;京东估值为9倍2025年预期市盈率或7 - 8倍核心市盈率,需关注亏损峰值和商品业务势头;重申腾讯为行业首选,其游戏和广告业务盈利可见性强,AI领域有长期上行潜力 [7]
摩根士丹利:中国互联网-应对竞争所采取的行动
摩根· 2025-06-26 14:0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有吸引力 [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对美团在即时零售领域构建的护城河有信心,电商偏好顺序为阿里巴巴>美团>京东 [1] - 美团精简优选业务是积极举措,可将更多资源投入即时零售和海外扩张 [4] - 美团是即时零售市场的领导者,预计2025年即时零售商品交易总额达3500亿元,同比增长30% [5] - 阿里巴巴将饿了么和飞猪并入电商集团,显示出电商、即时配送和旅游板块的强大业务协同效应 [13] 各公司情况总结 美团 - **新动态**:美团优选小程序因运营调整停止服务,多数仓库关闭;将加大即时零售业务投入,增加前置仓数量、拓展商品品类,小象超市已覆盖所有一二线城市,国际版小象已在利雅得推出并将逐步扩张 [2][3] - **观点**:优选业务亏损一直是市场关注焦点,2024年亏损约70亿元,预计2025年亏损60 - 70亿元;即时零售业务已实现盈亏平衡,核心品类需求高;预计2025年核心本地商业运营利润530亿元,同比持平,新业务亏损110亿元 [4][5][7] 阿里巴巴 - **新动态**:将饿了么和飞猪并入电商集团,二者保持原有业务运营结构,CEO向电商业务负责人蒋凡汇报 [12] - **观点**:此举显示出电商、即时配送和旅游板块的强大业务协同效应,可提供一站式客户服务、提高业务效率 [13] 估值方法 - **美团**:采用现金流折现估值法,关键假设为12%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和3%的终端增长率 [23] - **阿里巴巴**:采用现金流折现模型,关键假设为10%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和3%的终端增长率 [24] - **京东**:采用现金流折现估值法,关键假设为13%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和3%的终端增长率 [25] 行业覆盖公司评级及价格 |公司(代码)|评级(截至日期)|价格(2025年6月20日)| | --- | --- | --- | |Autohome Inc (ATHM.N)|Equal-weight (02/09/2023)|US$25.44| |Full Truck Alliance Co., Ltd (YMM.N)|Overweight (07/05/2023)|US$11.66| |JD.com, Inc. (JD.O)|Equal-weight (10/13/2023)|US$31.44| |Kanzhun Ltd (BZ.O)|Overweight (08/04/2021)|US$17.82| |KE Holdings Inc (BEKE.N)|Overweight (03/16/2022)|US$18.00| |PDD Holdings Inc (PDD.O)|Overweight (03/02/2023)|US$101.21| |Vipshop Holdings Ltd (VIPS.N)|Equal-weight (02/24/2022)|US$14.87| |Alibaba Group Holding (BABA.N)|Overweight (02/24/2025)|US$113.01| |Baidu Inc (BIDU.O)|Equal-weight (05/17/2024)|US$83.62| |Meituan (3690.HK)|Overweight (08/29/2024)|HK$131.40| |Tencent Holdings Ltd. (0700.HK)|Overweight (03/19/2020)|HK$504.00| |Hello Group Inc (MOMO.O)|Underweight (05/16/2024)|US$8.28| |HUYA Inc (HUYA.N)|Equal-weight (05/16/2024)|US$3.70| |IQIYI Inc (IQ.O)|Equal-weight (01/19/2023)|US$1.70| |JOYY Inc. (JOYY.O)|Equal-weight (06/02/2022)|US$49.84| |Weibo Corp (WB.O)|Underweight (05/17/2024)|US$9.39| |Bilibili Inc (BILI.O)|Equal-weight (01/07/2022)|US$19.74| |Kuaishou Technology (1024.HK)|Equal-weight (07/04/2024)|HK$57.65| |NetEase, Inc (NTES.O)|Overweight (01/08/2025)|US$128.63| |Tongcheng Travel Holdings (0780.HK)|Overweight (01/04/2019)|HK$19.70| |Trip.com Group Ltd (TCOM.O)|Overweight (05/17/2021)|US$55.85| [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