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E20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低空经济繁荣的“三重门”:技术角力、城市竞逐与瓶颈突破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4 11:08
文章核心观点 - 低空经济在中国多个城市加速落地 eVTOL和无人机产业从试验走向规模量产 技术路线竞争激烈且面临适航认证 续航 噪音 空域管理等挑战 [1][2][4][7][8][10][12] eVTOL技术发展 - 时的科技芜湖智造基地8月8日开建 服务E20倾转旋翼eVTOL生产并作为PC证申请专属工厂 [1] - eVTOL主要技术路线包括多旋翼 复合翼和倾转旋翼/倾转涵道 倾转构型适航取证难度最大但应用前景最广阔 [1][2][3] - 多旋翼构型结构简单且悬停效率高 但巡航速度和航程有限 代表公司包括亿航智能和小鹏汇天 [2][4] - 复合翼构型能兼顾垂直起降和较高巡航效率 但存在平飞阶段"死重"问题 代表公司包括峰飞航空和亿航智能 [2][4] - 倾转旋翼/倾转涵道构型理论上能实现最高巡航速度和航程 但机械结构和控制系统复杂 代表公司包括沃飞长空和时的科技 [3][4] - 适航认证是eVTOL商业化运营关键环节 不同构型面临审定标准和挑战各异 [4] 无人机市场应用 - 民用无人机市场分为消费级 农业级和工业级三大核心板块 [5] - 消费级无人机以便携性和易操作性为主 价格从几千元到数万元人民币 大疆占据主导地位 影石创新8月14日发布首款全景无人机 [5] - 农业级无人机具备更强负载能力(可携带数十公斤物料)和更长续航时间 大疆农业与极飞科技形成双寡头垄断 商业模式转向"无人机+服务"整体解决方案 [5][6] - 工业级无人机价格达数十万甚至上百万元人民币 需要专业操作培训 市场由纵横股份 道通智能和科比特等多强平分 [6] 区域发展格局 - 深圳市低空经济企业数量达2302家 在无人机物流配送领域开展常态化运营 拥有大疆创新等行业巨头 [7] - 北京市低空经济企业数量1240家 但拥有17家低空经济人才培养单位 采用"创新主导型"发展模式 [7] - 成都市已有22家覆盖产业链企业 32家企业与低空经济产业链紧密关联 吸引沃飞长空落地推动eVTOL研发 [7][8] - 上海市作为eVTOL研发集聚地 拥有峰飞航空 时的科技等"上海eVTOL五小龙" [8] - 浙江省在无人机产业园区建设突出 陕西省在制造领域占重要地位 安徽省依托新能源产业布局低空经济 [8] 技术瓶颈与挑战 - 续航能力是电动航空器首要挑战 锂电池能量密度有限导致"充电一小时 飞行一刻钟"局面 [11] - 噪音控制是影响城市空中交通公众接受度的关键因素 [11] - 系统可靠性需在复杂气象条件下保持 涉及动力系统 飞控系统和结构材料等多方面 [11] - 空域精细化管理难度巨大 低空空域具有高动态 高密度和高复杂性特点 [9] - 全国统一的低空智能融合空管系统仍在建设中 空域审批流程简化和信息实时共享等问题待解决 [9] 商业模式与成本 - 低空经济运营成本包括飞行器购置 维护保养 能源和人员成本 行业初期单位运营成本较高 [12][13] - 目前仅航空测绘 农业植保 电力巡检 无人机编队表演和航拍五大场景实现商业闭环 [13] - 无人驾驶航空器成本仅为直升机的1/10至1/5 杭州企业用无人机运输血液制品10公里成本降至每公斤7元 接近陆运闪送价格 [13] - 峰飞航空预计eVTOL大规模商用后 深圳蛇口至珠海九洲港50公里航线票价或最低降至300元/人 单价达6元/公里 [14]
中国低空“载人”走入大众日常节奏逐渐清晰
中国新闻网· 2025-07-25 12:00
低空经济发展现状 - 中国低空经济产业端火热,大众对其改变生活的期待被点燃,2025国际低空经济博览会在上海举行,近300家参展商,6万平方米展会面积,超过19件全球首发产品、25件全国首发产品亮相 [1] - "低空经济"已连续两年被写入中国政府工作报告,在政策、市场需求、技术、产业链协同驱动下,从概念走向现实,开辟出万亿级新赛道 [3] - 无人飞行器作为低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已在多个应用领域成熟落地,如联合飞机集团的Q100农业无人机可实现每小时400亩地的作业效率 [3] 低空载人飞行器进展 - 应急救援领域:维新宇航的VECTOR 5是全球首款专为医疗和搜索救援设计的大载重eVTOL,可承载7名成年人,预计2024年12月底进行1:1验证首飞,2025年取得型号合格证 [3] - 文旅观光领域:冠一通用飞机有限公司的GA20型飞机已获中国民航局型号合格证,应用于低空文旅、短途客运等 [3] - 人员转运领域:联合飞机集团的镧影R6000倾转旋翼飞行器计划2024年首飞,可承载6-12名乘客在4000公里内完成点对点运输 [4] 商业化挑战与规划 - 低空服务融入民生需解决空中航线管理、运营公司交接等问题,目前仍处于新兴服务宣传培育阶段,依赖政府补贴,商业模式未成熟 [4] - 时的科技计划2027年实现E20适航取证与量产,2029年实现规模化应用,沃飞长空在成都建设全球总部及生产制造基地,通过"民航+低空"联程服务等场景培育市场 [4] - 未来需完善从适航认证到运营监管的全链条政策,统筹低空基建与气象服务,突破电池续航等技术瓶颈,并通过示范应用培育市场需求 [5]
国防ETF(512670)涨1%场内价格创年内新高,规模67.10亿创历史新高
新浪财经· 2025-07-18 04:12
国防ETF表现 - 国防ETF(512670)上涨1.01%,最新价报0.802元,创年内新高 [1] - 国防ETF最新规模达67.10亿元,创历史新高 [2] 军工板块催化因素 - 军工板块年内涨幅强势,阿联酋买家10亿美元订购时的科技350架E20 [2] - 中国军工团队公开新一代"彩虹T1"无人机首飞画面 [2] 军工行业结构分析 - 弹药链上半年演绎较充分,逻辑为十四五补订单叠加军贸成长和事件催化,未来可能不会成为主线 [2] - 下半年重点关注"新质"部分,包括新战机、新材料、AI+、数据链、无人化等细分领域 [2] - 国防军工类个股中含"新"量明显提升,国防ETF因含主机厂量较高成为较好选择 [2] 中证国防指数 - 国防ETF紧密跟踪中证国防指数,该指数选取十大军工集团公司旗下上市公司及与军方有实际装备承制关系的公司 [2] - 中证国防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43.29%,包括中航沈飞、航发动力、中航光电等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