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7 Pro芯片

搜索文档
最重要的事情几乎没有讲:苹果新闻发布会观后感
36氪· 2025-09-10 09:43
苹果新产品发布会总结 - 发布会乏善可陈 缺乏亮点 仅AirPods Pro 3因价格优势和实时翻译功能引发兴趣 [1] - iPhone 17系列将推出轻薄版iPhone 17 Air 调整入门级定价 [1] - A17 Pro芯片发布 端侧AI推理能力增强 立即应用于新产品 [1] - AirPods 3和Apple Watch Series 11发布 新增健康功能 [1] - iOS 26系统发布 融入更多AI功能 [1] 市场反应与股价表现 - 发布会期间苹果股价立即下跌1.5% [2] - 华尔街对发布会感到失望 用户对AI功能期待落空 [2] - 国行苹果AI功能上线仍遥遥无期 符合市场普遍预期 [2] 苹果AI功能评价 - 苹果AI为端侧模型与GPT的拙劣结合 智能水平一般 [3] - 与原生应用及第三方应用结合度差 用户体验不佳 [3] - 办公应用AI功能(Pages/Numbers/Keynote)弱于微软Copilot和谷歌Workspace [5] - 用户仍倾向于通过浏览器或第三方应用调用更先进的大模型 [3] 竞争环境分析 - 安卓手机原生搭载全球前三的大模型(如Gemini) 与操作系统深度结合 [5][6] - 安卓AI生态与搜索/邮件/日历/办公套件完全融合 第三方应用厂商积极拥抱 [5][6] - 安卓用户体验可能在未来几个季度明显超越iPhone [6] - 谷歌Gemini技术储备和投入比苹果更激进 [6] 苹果资源与战略挑战 - 公司拥有海量用户和庞大财务资源 仍具备赢得AI竞争的能力 [7] - 但AI军备竞赛已进入第二至第三阶段 苹果仍停留在第一阶段 [7] - 需采取激进且严肃的大手笔措施才能迎头赶上 [7] 用户生态风险 - iOS生态虽功能齐全且软硬件结合紧密 但AI可能成为用户流失的核心因素 [2] - 用户尚未大规模跳船 但潜在风险已形成 若跳船则将为时过晚 [7]
苹果新品发布会观后感:最重要的事情几乎没有讲
虎嗅· 2025-09-10 05:59
产品发布 - iPhone 17系列将推出轻薄版iPhone 17 Air 这是多年以来的又一次iPhone模型更新 [1] - 苹果发布A17 Pro芯片 端侧AI推理能力更强 并立即用于一些新产品 [1] - 苹果发布AirPods 3 具备实时翻译功能 该功能需使用AI技术 [1] - 苹果发布Apple Watch Series 11 新增健康方面的新功能 [1] - 苹果发布iOS 26系统 融入了更多AI功能 [1] - 苹果对iPhone入门级产品进行定价调整 [1] 市场反应 - 发布会期间苹果股价立即下跌1.5% [2] - 华尔街对发布会感到失望 期待AI功能的用户更加失望 [2] - 国行苹果搭载AI功能仍然遥遥无期 已被市场普遍预期 [2] AI功能表现 - 苹果AI是端侧模型和GPT大模型的结合 端侧模型智能水平一般 [3] - 与苹果原生应用结合不太好 更别说与第三方应用的结合 [3] - 在部分发达国家用户体验也不好 [3] - 绝大部分苹果用户仍通过浏览器或第三方应用调用更先进的大模型 [3] - Pages、Numbers、Keynote等办公应用的AI功能相比微软Office Copilot和谷歌Workspace显得较弱 [4] 竞争环境 - 竞争对手手机原生搭载世界排名前三的大模型 与操作系统深度结合 [4] - 采用原生安卓系统的大部分手机或早或晚都会具备这些功能 [4] - 谷歌Gemini是全球前三或前四的大模型 安卓系统底层正与Gemini逐渐融合 [4] - 第三方应用厂商正在积极拥抱以Gemini为基座的安卓AI生态 [4] - 经过几个季度 安卓手机的用户体验可能会明显超过iPhone [4] 公司战略 - 苹果在自研大模型方面进展缓慢 苹果AI设计拙劣 功能鸡肋 [5] - 过去一年已引发资本市场关切 [5] - 从硬件层到模型层再到应用层 AI军备竞赛已进入第二乃至第三阶段 而苹果还停留在第一阶段 [5] - 苹果拥有海量用户和庞大财务资源 仍具备赢得AI应用战局的能力 [5] 用户生态 - 绝大多数苹果用户不会现在就考虑因为AI应用而转到安卓平台 [6] - 用户今年还会采购更多苹果设备 [6] - 但用户跳船意愿已经被打破 存在潜在风险 [6]
Apple M3,苹果最短命芯片?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3-23 04:03
文章核心观点 苹果从 M2 过渡到 M3 虽带来新性能水平,但因 3nm 工艺问题面临生产、产品线、性能等多方面挑战,促使其快速向 M4 过渡,同时也为未来芯片发展提供经验教训 [1][20] 3纳米工艺带来了严重的生产问题 - 苹果转向 3nm 制造工艺合乎逻辑,此前 5nm 工艺成功且缩小晶体管尺寸可提升能效和性能,但 N3B 版本存在严重生产问题,包括产量低、与未来改进不兼容等 [3] - N3B 因激进设计规则和新组件导致产量下降、金属堆栈性能挑战,苹果为首批推出 3nm 芯片确保全部初始生产,面临早期采用风险,台积电早期生产良率低至 55%,M3 或成昂贵芯片 [3] - 极低生产良率迫使苹果和台积电进行“私下交易”,苹果只需支付可用芯片费用,该安排对抵消 M3 低良率财务影响至关重要 [4] - 苹果 2025 年底将 A17 Pro 转向 N3E 工艺,保护利润率并扩大 3nm 采用,但需花费 10 亿美元重新设计 M3 系列 CPU 集群和内存控制器 [5] M3产品线的不一致 - M3 生产的 N3B 和 N3E 工艺分歧导致产品线不一致,如 M3 Pro 内存带宽比前代少 25%,M3 Max 内存带宽上限降低,可能是为适应 N3B 工艺优先考虑可制造性 [7] - M3 芯片尺寸和复杂性提升,最大的 M3 Max 芯片含 920 亿个晶体管和 40 核 GPU,使早期 3nm 节点生产更具挑战性 [8][9] - N3B 工艺问题影响 M3 性能和生产,性能提升不均衡,基础版 M3 单核性能提升约 15%,M3 Pro 多核改进被内核数量减少掩盖;低良率限制产量,导致高端 Mac 和 MacBook 产品线延迟 [10][11] 各方面表现不佳 - M3 Max 的 40 核 GPU 在创意工作负载中表现优,但苹果放弃 M3 Ultra 型号是疏忽;iPhone 15 Pro 的 A17 Pro 芯片过热,引发对 M3 芯片低效率猜测 [12][13] - 苹果在 N3B 上生产 M3 虽想更快推出 3nm Mac,但面临产量和效率障碍,产品有些过渡 [12][13] 迈向M4的垫脚石 - 苹果从 M3 到 M4 过渡速度前所未有,表明想摆脱 M3 问题;台积电 N3E 工艺良率达 70 - 80%,可制造性改善,降低成本并提高性能 [14] - 苹果或把早期 3nm 芯片作为过渡设计,迅速调整 M3 以外产品线,下一次更新将采用 M4 芯片 [14] - 虽未公开批评 M3 芯片,但有迹象表明苹果内部承认挑战,如 A17 Pro 散热问题,且芯片工程师为不同节点设计两个版本核心 [15][16] - M4 采用全新方法,苹果强调其基于“第二代 3 纳米技术”,暗示 M3 第一代技术有缺陷,换代速度与常见节奏相比被描述为“激进的更新时间表” [16][17] 过渡到M4 - 苹果对硅片路线图有控制优势,但采用 N3B 工艺暴露激进采用新制造节点风险,与 M1 和 M2 平稳过渡对比明显 [20] - 苹果向台积电亚利桑那州工厂投资 25 亿美元确保长期供应链稳定,虽该工厂不会立即生产尖端芯片,但表明台积电未来开发更具战略性和可控性,不过工厂遇到人员配备问题 [20] - 台积电 2025 年下半年开始生产 N2,苹果可能是首批客户,不确定苹果是否会再次冒险早期采用;苹果未完全放弃 M3,在 Mac Studio 和 iPad Air 推出 M3 设备,可能因生产可扩展性 [21] - M3 转型是雄心勃勃且成功的实验,有挑战但为芯片进化必要步骤,M4 MacBook Air 发布或使 M3 产品线搁置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