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好压

搜索文档
岩山科技AI业务收入暴跌72%,靠炒股撑起500亿市值?
新浪财经· 2025-09-18 23:23
核心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3.17亿元,同比下滑6.38% [2] - 净利润6710.75万元,同比增长81.51% [1][2] - 公司通过炒股获得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1.2亿元,上年同期为-0.47亿元,同比增加1.67亿元 [6] 业务结构分析 - 互联网业务收入占比94.58%,为主要收入来源 [2] - 人工智能业务收入952.3万元,同比下滑72.3%,毛利率为-12.95% [2] - 整体毛利率27.43%,同比下降近20个百分点 [2] 人工智能业务细分表现 - 控股子公司纽劢科技(辅助驾驶)营收952.3万元,亏损8699.26万元,上年同期营收3438.3万元、亏损2795.7万元 [3] - 岩芯数智(大模型业务)2024年营收242.6万元,亏损4095.4万元,2025年上半年未披露数据 [5] - 岩思类脑研究院(脑机接口)未披露营收数据,核心技术依赖兼职科研人员 [4] 投资活动分析 -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05亿元,主要来自创新医疗股票投资 [7] - 创新医疗股价从2025年初7.96元/股涨至6月底14.25元/股,涨幅79% [7] - 总资产105.87亿元中,可交易金融资产占比超50%(56.76亿元) [10] 研发投入对比 - 2025年上半年研发费用1.7亿元 [10] - 同期科大讯飞研发投入20.7亿元(12倍)、三六零15.6亿元(9倍)、昆仑万维8亿元(4.7倍) [10] - 研发投入规模难以支撑自研大模型技术壁垒 [11] 市值与同业对比 - 公司总市值479.16亿元,接近昆仑万维525.62亿元 [11] - 昆仑万维营收规模为岩山科技11倍,毛利率近70%(岩山科技为27.43%) [12] - 高市值依赖炒股盈利和AI概念加持,而非基本面支撑 [12]
岩山科技发布2024年年报:AI驱动业务增长 商业化进程稳步推进
中证网· 2025-04-22 03:03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全年实现营收6.62亿元,同比增长17.06% [1] - 截至四季度末,公司总资产达105.04亿元,资产负债率仅2.36% [1] - 研发费用达2.39亿元,同比增长168.26% [1] - 人工智能板块首次实现规模收入,达到7340.55万元 [1] 人工智能技术布局 - 公司深入布局智能驾驶、脑机接口及类脑智能、生成式AI等人工智能新兴前沿领域 [1] - Nullmax推出新一代自动驾驶技术NI,以更智能的方式应对行业自动驾驶难题 [1] - 岩思类脑斑马鱼大脑相关研究论文登上国际顶级学术期刊《Nature》,并成功运用非侵入式脑机接口方式玩转游戏《黑神话悟空》 [1] - RockAI自研的Yan1.3以3B参数量达到Llama3模型8B参数量的水平 [1] 技术商业化进展 - Nullmax目前已获得国内多家汽车厂商的定点量产项目,并积极拓展与头部车企的海外合作 [2] - 岩思类脑研究院正联合中国科学院、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等国内头部院校及研究机构进行脑电大模型相关研究 [2] - 研究院部分基于大脑内部状态调控技术所研发的商业化产品已完成原理测试并进入工程验证测试阶段 [2] - RockAI已为部分企业客户提供了本地化应用和部署,并积极探索与机器人、无人机、手机、PC等不同终端设备厂商的合作机会 [2] 互联网信息服务业务 - 公司自研产品2345好压和2345天气预报等均已适配鸿蒙HarmonyOS NEXT操作系统 [2] - 2345好压是鸿蒙智慧办公首批邀请的应用之一,装机量突破3.2亿 [2] - 新孵化的"王牌智媒"在短剧撮合服务领域排名前列 [2] - 2345.com已为累计超10亿用户提供方便快捷的安全上网服务 [2] 未来战略方向 - 公司构建的AIGC大模型、脑机接口及类脑智能、智能驾驶技术三角正在政策红利与市场需求的双重驱动下加速融合 [3] - Nullmax推出的NI技术将探索融合RockAI的Yan架构多模态大模型,联合岩思类脑研究院构建类脑神经网络,致力于打造全场景无人驾驶应用,拓展至具身智能领域 [3] - 互联网业务将积极尝试将Yan架构大模型运用于各类AI工具产品中,实现不同业务板块间的有效互补与联动 [3] - 公司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加速释放人工智能三大支柱的协同效应,抢抓"人工智能+"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关键期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