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麻醉剂
icon
搜索文档
转战港股上市就大涨的恒瑞,又要开始腾飞?
搜狐财经· 2025-06-09 08:34
公司历史与市场地位 - 恒瑞医药被称为A股医药"一哥",2021年市值超过6000亿元人民币 [2] - 新冠疫情3年期间公司股价最高涨幅达38% [2] - 公司主营抗肿瘤和麻醉剂,与新冠治疗关联度较低,未出现爆破式增长 [4] 财务表现分析 - 2022年收入212.75亿元人民币,2023年增长至228.20亿元人民币,2024年进一步增长至279.85亿元人民币 [6] - 毛利率从2022年83.6%提升至2024年86.2% [6] - 2021年受集采影响利润同比下滑28.41% [4] - 2024年税前利润达71.70亿元人民币,占比25.6%,较2022年39.68亿元人民币显著提升 [6] - 研发开支从2022年48.87亿元人民币增至2024年65.83亿元人民币,占比保持在23%左右 [6] 业务板块构成 - 肿瘤业务始终是核心板块,2024年收入145.87亿元人民币,占比52.1% [10] - 代谢和心血管疾病业务增长显著,从2022年9.75亿元人民币增至2024年17.48亿元人民币,占比从4.6%提升至6.2% [10] - 其他业务类别(可能包括创新药)增长迅猛,从2022年16.47亿元人民币增至2024年38.35亿元人民币,占比从7.7%提升至13.7% [10] 战略转型与国际化 - 公司从仿制药转向创新药战略,创新管线进入收获期 [4] - 在欧美地区启动超20项海外临床试验,产品在40多国商业化 [9] - 2024年5月23日港股上市首日股价涨幅25.20% [7] - 通过港股上市获得国际资金支持,加速国际化战略 [9][12] - 未来3-5年计划有2-3款全球重磅药物上市,目标成为"中国版罗氏" [5] 市场表现与行业定位 - 港股上市后股价上涨超过30%,接近历史最高涨幅38% [11] - 在生物医药个股中有13只港股涨幅超过100%,最高达498% [11] - 公司被视为"医药茅台",以稳定输出和巨大估值获得市场认可 [4] - 需要突破"高投入低增长"困境,加速管线进展和全球化布局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