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玻璃

搜索文档
把钱花在哪里,才是对的?
36氪· 2025-09-25 03:25
文章核心观点 - 福耀集团创办人曹德旺的"花钱哲学"强调资金应聚焦于提升核心竞争力与创造长期价值 而非表面排场或短期利益 其核心是通过务实投资实现可持续发展 [6][35][48] 花钱的五个关键方向 提升产品品质 - 1992年福耀为上海大众配套时 曹德旺因三片玻璃存在微小气泡而当场砸碎 损失数千元 强调"客户标准即公司标准" [7][8][9] - 对品质的极致投入使福耀玻璃光学性能、强度等指标远超行业标准 赢得全球顶级客户信任 [9] - 工厂虽无豪华办公楼 但配备全球顶尖实验室与生产设备 设备投入虽"贵"却换来客户信任与品牌口碑 形成长期收益 [9] 创新优化 - 2005年高铁玻璃研发遇技术瓶颈 曹德旺追加2000万元研发经费并发放特殊津贴 鼓励团队突破难关 [19] - 团队45天攻克技术难题 产品达国际先进水平 应用于复兴号动车组 投入获百倍经济回报与技术自信 [20][21] - 公司每年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4%以上 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21] 客户价值 - 早年福耀以5毛/片价格向香港客户销售景观地灯玻璃 但因边角料生产导致质量不稳定 [22][24] - 曹德旺发现客户利润空间极大后 主动提价至1元/片 要求使用正规原料生产 保障质量与交货稳定性 [26][27] - 强调企业应避免铺张接待 务实让利或提升服务更能赢得客户长期信任 [27] 环境保护 - 2004年福耀投资8000万元建双辽选矿厂 投产后发现废水氟超标及每日100吨高氟沉渣问题 [28][29] - 曹德旺于2009年决定关闭砂矿厂 尽管每年增加数千万元成本 但认为"环境破坏无法挽回" [30][31] - 公司累计投入20多亿元用于环保设施 排放指标远低于国家标准 [31] 社会价值 - 2011年曹德旺捐出3亿股福耀股票(时值约35亿元)成立河仁慈善基金会 为中国首家股票捐赠慈善机构 [32] - 基金会累计捐款超100亿元 用于教育、扶贫及环保等领域 [33] - 个人累计捐款160亿元 2021年捐资100亿元创办福耀科技大学 强调教育为强国之基 [34] 务实经营与长期主义 务实思维的价值 - 2020年疫情期间全球汽车订单减40% 福耀逆势投资3亿元改造智能化生产线 并加速新能源汽车玻璃研发 [35][36] - 2022年市场复苏后 公司凭借提前布局拿下特斯拉、比亚迪等大额订单 危机中实现机遇转化 [38] - 曹德旺认为"花在刀刃上的钱不能省" 需区分价值创造与资源消耗 [35] 反对表演式经营 - 福耀拒绝提前安排"表演式"工厂参观 坚持真实状态以发现问题改进 形成差异化竞争力 [39] - 当同行聚焦奢华发布会或网红营销时 福耀专注于技术突破与订单获取 [40] 长期主义实践 - 2015年福耀投资1亿元建设全自动生产线 预判人工成本上升趋势 规避未来用工荒与二次改造成本 [42][43][44] - 该投资形成"成本护城河"与"质量护城河" 使公司在行业洗牌中保持高效生产 [45] - 长期主义体现为反短期诱惑的决策 如拒绝削减研发、使用廉价材料或拒绝设备升级等短视行为 [46][47]
曹德旺的善良,让日本人下跪致谢
搜狐财经· 2025-08-28 14:27
核心观点 - 福耀集团董事长曹德旺通过"管理向善"理念 将善意转化为企业管理核心驱动力 实现长期价值共创与员工潜能激发 [3][4][5] 公司治理与战略 - 1987年福耀成立初期 曹德旺因2000片汽车玻璃波纹不达标而坚持重生产 强调"信誉比利润重要" [6] - 1993年美国PPG公司认可福耀生产线达到高标准汽车玻璃生产水平 [6] - 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公司上市后首次亏损 董事会提议裁员但曹德旺决定不裁员不减薪 高管降薪50% 中层降薪30% 一线员工薪资不变 [6][7] - 2009年业绩恢复并超危机前水平 因保留完整生产团队成为行业最早恢复满负荷生产企业 [7][8] - 员工流失率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多代家庭成员在福耀工作 [12] 产品质量控制 - 1992年为上海大众供货时 曹德旺亲自砸碎三片含微小气泡的玻璃 价值数千元 提出"99%合格率意味100%不合格"标准 [16][17][18] - 推行质量一票否决制 同时1995年发放质量奖金超80万元 [18] 员工关怀制度 - 1994年主动为全体员工办理养老保险 早于国家强制要求 [6] - 1994年建立员工特殊困难救助基金 曹德旺个人年捐款不少于100万元 [15] - 1998年垫付5万多元手术费救助装配工患病女儿 并安排带薪休假一个月 [15] - 2001年邀请员工家属入住自家住宅照顾脑瘫患儿 [12] - 2008年利用生产淡季组织员工技能培训 [7] 研发与创新投入 - 2005年追加2000万元研发经费攻克高铁玻璃技术瓶颈 45天后突破国际先进水平 [20][21][22] - 高铁玻璃应用于复兴号动车组 成中国制造名片 [22] 成本与效益管理 - 2008年员工自发组建节能降耗突击队 注塑车间工人建议使单产品材料消耗降7% 年节约成本超300万元 [23] - 2009年员工合理化建议数量较2007年增3倍 采纳率65% 创直接经济效益超5000万元 [24] 供应链关系 - 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期间 按市场价每月向印尼ASAHI采购4000吨玻璃(占用量90%) 未趁机压价 [29][30] - 风暴过后ASAHI一年内未涨价 后续调价时曹德旺主动支持 [31][32][33] 环境治理 - 2004年投资8000多万元建双辽选矿厂 8亿元建浮法玻璃二线 [25] - 2009年因沉渣氟含量问题关闭砂矿厂 年增成本数千万元 曹德旺强调"没有环境要效益做什么" [26][27][28] 行业管理趋势 - 谷歌 网飞 字节跳动等企业推行坦诚文化 结合员工关怀与直接挑战 [34] - 管理向善从追求短期利润转向长期价值共创 员工视为伙伴而非成本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