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质量标注数据
icon
搜索文档
54秒撬动2万亿!特朗普白宫大摆“鸿门宴”
首席商业评论· 2025-09-12 05:13
白宫科技晚宴事件概述 - 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举办晚宴,邀请苹果、微软、Meta、谷歌、OpenAI等二十余家顶尖科技公司首席执行官参加,表面气氛融洽,实则是一场施压企业公开承诺在美大规模投资的"现代鸿门宴"[3][5] - 晚宴核心环节是特朗普挨个点名高管,要求其承诺未来几年在美投资金额,在54秒内,5位科技巨头CEO承诺了近2万亿美元投资,其余16家公司也将投入不菲金额[5][6][10] - 特朗普当场签署行政令,将数据中心建设纳入国家基础设施优先级,并暗示不配合的企业将面临关税制裁,传递出"美国的电力配额将优先分配给'自己人'"的明确信号[13] 主要科技公司投资承诺 - Meta首席执行官扎克伯格承诺到2028年投资约6000亿美元[6] - 苹果CEO蒂姆·库克承诺未来四年投资6000亿美元,并在发言中多次感谢特朗普的领导力与创新支持[8] - 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表示微软每年在美投资750亿-800亿美元,并提及获得美国总务管理局的重要云计算合同[8] - 谷歌CEO皮查伊承诺未来两年追加2500亿美元投资,主要用于美国数据中心建设及能源基础设施升级,以支持人工智能战略布局[10] - OpenAI创始人奥尔特曼用"超级多"模糊回应投资额,但被特朗普提醒"投资几千亿才值得"[10] 美国AI基础设施挑战与政府对策 - 美国电力产能20年零增长,而AI数据中心耗电量正以几何级数飙升,能源部长指出电力供应已成为AI繁荣的致命短板[12] - 特朗普推出"AI行动计划",允许使用联邦土地建设发电站与数据中心,简化环保要求,推动AI基础建设快速展开[13] - 宾州公布约900亿美元的AI与能源基础设施投资,推动该州成为AI与能源枢纽;Chevron、Engine No.1和GE Vernova合作建设天然气发电厂,计划2027年投运,主要供电给数据中心[15] 特朗普的政商策略分析 - 特朗普对科技公司采取"双面棋局"策略,一面挥舞反垄断大棒批评苹果、谷歌、Meta等公司"疯狂扩张、扼杀竞争",另一面又积极拉拢它们在美国战略领域加码投资[20] - 该策略将科技企业同时视为需要约束的"对手"和实现国家战略的"伙伴",通过"胡萝卜加大棒"的方式,以关税威胁与政策利诱为双翼,核心目标是重建美国在芯片、人工智能硬件等关键领域的制造能力与供应链韧性[20][23] - 科技巨头们采取"表面配合,实质博弈"的平衡术,一方面抛出巨额投资承诺换取关税豁免和政策优惠,另一方面仍保持全球化运营以规避单一国家政策风险[21] 对全球科技产业的影响 - 全球科技供应链正加速"区域化"和"碎片化",可能推高成本、降低效率、拖慢创新节奏,最终形成多极供应链格局[23] - 中美科技竞争将进一步激化,可能催化技术标准分化、科研交流受阻、投资审查趋严,甚至在特定领域加速"脱钩"[23] - 美欧科技摩擦将成"新常态",从数字税到数据监管,美欧围绕数字主权争夺的规则战将持续升级,迫使企业面临更复杂的合规环境[23] AI产业权力格局变化 - 全球AI权力版图正在重构,华人AI科学家占据关键位置,如英伟达CEO黄仁勋的GPU是AI的"能量核心",台积电魏哲家领导的工厂是算力的"锻造厂"[28] - 28岁华裔亚历山大·王创立的Scale AI掌握着AI最根本的"食粮"——高质量标注数据,Meta以148亿美元收购其49%股份,将其纳入麾下[30] - 美国正系统性地将AI教育融入国民体系,微软、OpenAI等巨头宣布大规模AI技能普及计划,目标到2030年实现千万人认证,为国家未来竞争力奠定基础[32]
1亿美元“血拼”AI人才!扎克伯格被曝花数月整理“顶尖名单”,查论文寻觅目标
搜狐财经· 2025-06-29 11:27
Meta的AI人才招募战略 - Meta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亲自整理全球AI顶尖人才名单 目标组建专注于"超级智能"的新实验室 [2] - 公司向部分候选人开出高达1亿美元的薪酬 实验室领头人为Scale AI的28岁华裔创始人亚历山大·王 [2][6] - 招聘背景与Llama 4 AI模型表现未达预期相关 引发OpenAI首席执行官奥尔特曼的不满 [3] 目标人才特征与来源 - 目标人才主要来自OpenAI和谷歌DeepMind 具有精英大学博士学位 年龄集中在20-30多岁 [3] - 典型案例包括前OpenAI研究员卢卡斯·拜尔 亚历山大·科列斯尼科夫和翟晓华(本科南京大学 北大博士) [3] - 扎克伯格通过WhatsApp群聊"招聘派对"和研究论文筛选等方式直接参与招募 [4] 行业竞争与资源投入 - 公司以140亿美元收购Scale AI股份 亚历山大·王成为"史上身价最高的员工之一" [6] - AI头部企业采取物理隔离措施保护科研成果 如OpenAI研究人员在独立楼层工作 [8] - 顶尖科研人员转向企业实验室的主因是资源支持(资金/芯片)而非高薪 [8] 薪酬争议与市场影响 - 报道提及1亿美元签约奖金传闻 但新入职员工拜尔否认该数字真实性 [5] - 即便提供8-9位数薪酬 部分候选人仍因Meta在生成式AI领域相对落后而犹豫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