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超导磁控硅单晶生长设备

搜索文档
联创光电上半年取得多项科技成果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8-26 16:43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6.48亿元,同比增长6.51%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63亿元,同比增长15.18% [1] - 扣非净利润2.37亿元,同比增长14.01% [1] 业务板块表现 - 激光系列及传统LED芯片板块收入1.28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76.87% [1] - 背光源及应用产品板块收入5.96亿元,同比增长17.95% [2] - 背光源板块聚焦工控、车载和平板领域,主导项目进入量产阶段 [2] 技术创新与研发 - 研发费用8063.24万元,同比增长9.84% [3] - 激光领域实现大功率激光器件及光刃系列整机双重突破 [1] - 软件算法在识别精度和组网技术取得关键突破 [1] - 突破全系列高温超导磁体技术,具备设计制造15T以上超大口径磁体能力 [3][4] 产品与市场进展 - 光刃系列激光装备亮相阿布扎比防务展,加速全球化布局 [2] - 光刃Ⅱ系列产品实现车载移动状态下"动对动"精准打击能力 [3] - 高温超导技术应用于感应加热设备、磁控硅单晶生长设备、可控核聚变工程装备及电磁弹射领域 [3][4] 战略与运营 - 通过自动化线体改造和6S精益管理体系提升生产效率和良率 [2] - 持续优化产品结构,聚焦高端化、专业化技术攻关 [2] - 高温超导技术在可控核聚变商业化后有望推动全球能源变革 [5] - 超导电磁弹射系统可为低成本太空数据中心和制造工厂提供基础设施 [5]
马衍伟:推动高温超导材料产业创新发展
科技日报· 2025-06-30 01:51
高温超导产业发展机遇 - 高温超导材料具有零电阻和完全抗磁性等性质,可实现大容量无阻输电、超强磁场等应用,被列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突破方向[3][4] - 我国在铜氧化物超导材料(如YBCO)、二硼化镁超导材料和新型铁基超导材料领域取得突破,已具备千米级线材生产能力,处于国际先进水平[4] - 高温超导电力应用取得显著进展,包括建成全球首座超导变电站、国际首条1.2公里高温超导电缆商业化示范段投运,以及10千伏三相同轴高温超导交流电缆投入运行[5] 高温超导材料应用场景 - 在超导磁体应用领域,我国研制出26特斯拉/50毫米孔径高场超导磁体、兆瓦级高温超导感应加热装置,以及高温超导磁控硅单晶生长设备[5] - 商业化聚变堆需求推动高温超导材料市场爆发,全球需求自2020年提升10倍以上,达到每年数千公里,未来市场规模可能达数千亿级[6] - 高能加速器领域需求增长,欧洲和我国规划使用16—24特斯拉高场超导磁体,将带动数千吨超导材料需求[6] 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 材料制备成本偏高,如YBCO超导线材市场价格为150美元/千安米,距离大规模应用目标(50美元/千安米)仍有差距[8] - 关键技术存在短板,高端超导磁体和核磁共振谱仪依赖进口,产业化能力不足[9] - 产业链配套不完善,部分科研装备、高纯原材料和高质量靶材依赖国外进口,面临断供风险[9] 产学研融合推动发展 - 需完善顶层设计,统筹核心技术攻关,重点突破高性能材料制备及高场强电应用关键技术[10] - 强化产业协同,上游加强原材料自主可控,中游提升配套装备和技术保障,下游构建应用牵引的反馈闭环[10] - 构建创新生态,鼓励地方政府和企业投入,形成产学研相结合的高效产业创新体系[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