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茶具

搜索文档
中国经济样本观察·“镇”了不起丨千年窑火淬新瓷,“中国白”焕发百亿元“瓷+”产业
新华网· 2025-09-11 09:09
行业概况 - 德化白瓷产业拥有千年历史,以"白如雪、明如镜、润如玉、透如绢"为特色,宋代开始销往欧洲,明代因法国人称为"中国白"而享誉四海 [2] - 三班镇作为陶瓷文化发祥地现有陶瓷企业1000多家,产品远销190多个国家和地区,形成全产业链年产值约100亿元的大产业 [2] - 当地已发现28处宋至清代古窑址,陶瓷产业支撑小镇半数以上人口生计,成为主要就业渠道和经济来源 [5][6] 产业升级 - 从家庭手工作坊升级为智能化工厂和数字化管控,产品从日用瓷扩展至工艺瓷、文创瓷等多元化发展 [5] - 形成"三公里内配齐所有原辅材料"的产业生态,配套企业包括石膏模具厂、瓷泥厂、釉料厂、包装厂等 [6] - 燃料从柴木改为电窑或气窑,但月记窑仍坚守传统柴烧技艺,每年开窑10-12次,年销售额近1亿元 [10] 产品创新 - 茶具产品占据全国80%以上市场份额,通过彩绘、点金等装饰工艺创新,例如绘制柿子图案寓意"好事发生" [7][8] - 开发富含闽南元素的陶瓷杯垫(借鉴燕尾脊线条)、动画联名餐具、东方元素摆件等文创产品 [10] - 与知名饮品品牌合作推出陶瓷直饮杯,契合年轻人户外围炉煮茶等新兴消费场景 [7][10] 渠道拓展 - 25位企业家自发筹资25亿元建设中国茶具城,集展销、商贸、研发、文化于一体,现有600多家店铺 [7] - 采用"前店后播"模式,外间展示产品,里间进行直播带货和线上销售 [7] - 月记窑通过直播吸引大量线上观众,每件产品配备数字编码身份证记录烧制信息 [10] 文旅融合 - 围绕月记窑建设300亩文化创意产业园,游客可观摩窑炉构造和完整烧制流程,体验揉泥拉坯等工艺 [10] - 形成"瓷+茶""瓷+文旅""瓷+文"的产业链模式,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消费需求相结合 [2][11]
中国经济样本观察·“镇”了不起|千年窑火淬新瓷,“中国白”焕发百亿元“瓷+”产业
新华社· 2025-09-11 06:44
行业历史与地位 - 德化瓷兴于唐宋 以白见长 宋代开始销往欧洲 明代因法国人称为"中国白"而享誉四海 [1] - 三班镇是德化陶瓷文化发祥地 现有陶瓷企业1000多家 产品远销190多个国家和地区 [1] - 三班镇已发现28处宋至清代古窑址 千百年来窑火不息 [2] 产业规模与结构 - 全产业链年产值约百亿元 形成"瓷+茶""瓷+文旅"融合发展模式 [1] - 配套企业林立 形成三公里内配齐所有原辅材料的产业生态 支撑小镇半数以上人口生计 [4] - 茶具生产占据重要份额 生产销售全国80%以上的陶瓷茶具 [5] 技术升级与创新 - 从家庭手工作坊升级为智能化工厂和数字化管控 产品从日用瓷扩展至工艺瓷和文创瓷 [2] - 在传统白瓷基础上进行彩绘、点金等装饰 如绘制柿子图案寓意"好事发生" [9] - 开发形式多样的陶瓷文创产品 包括闽南元素陶瓷杯垫 动画联名餐具 东方元素摆件等 [15] 市场拓展与渠道建设 - 25位陶瓷企业家自发筹资25亿元建设中国茶具城 形成集展销、商贸、研发、文化于一体的交易平台 [7] - 茶具城现有600多家店铺 采用线上线下结合销售模式 外间展示产品 里间进行直播带货 [7] - 月记窑每年开窑10至12次 每次直播有大量观众在线观看 产品带有数字编码身份证 年销售额近亿元 [10] 文化传承与融合发展 - 月记窑坚守传统柴烧技艺 规划建设300亩文化创意产业园 提供制瓷体验和观光服务 [12] - 游客可观察窑炉构造和完整烧制流程 在陶艺工作室体验揉泥、拉坯、修坯等传统技艺 [12] - 与知名饮品品牌合作推出陶瓷直饮杯 结合传统技艺与现代消费需求 [15]
中国经济样本观察·“镇”了不起|千年窑火淬新瓷 “陶瓷+”烧出百亿产业
新华社· 2025-05-15 09:03
行业概况 - 德化县被誉为"世界陶瓷之都",三班镇是其陶瓷文化发祥地,产品远销190多个国家和地区,现有陶瓷企业1000多家 [1] - "瓷+茶"和"瓷+文旅"模式蓬勃发展,全产业链年产值约百亿元 [1] - 三班镇陶瓷产业直接或间接带动镇内半数以上人口就业,形成"3公里内配齐所有原辅材料"的产业生态 [6] 历史与文化 - 三班镇已发现28处宋至清代的古窑址,尾林—内坂窑址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 - 制瓷历史可追溯至夏商时期,南宋"南海一号"和清代"泰兴号"沉船均发现三班镇古窑瓷器 [2] - 月记窑始建于1619年,是目前仍在烧制的400多年历史的古法柴烧龙窑 [10] 生产与技术 - 生产模式从家庭手工作坊升级为智能化工厂和数字化管控,产品从日用瓷扩展到工艺瓷、茶具、文创陶瓷等 [3] - 柴烧工艺需每15分钟投柴一次,瓷器经1300度以上高温烧制几十小时 [10] - 月记窑品牌年销售额近亿元,全网粉丝量近百万,产品带有数字编码"身份证" [10] 产品与市场 - 三班镇生产全国80%以上的陶瓷茶具,茶具城总投资25亿元,拥有600多个店面 [7][8] - 陶瓷茶罐因密封性好、能提升茶叶档次而受市场青睐 [8] - 文创产品如动画联名餐具、东方元素摆件、卡塔尔世界杯啤酒杯等成为"爆款" [11] 产业链与创新 - 茶具城集展销、商贸、研发、文化于一体,配套包括交易中心、物流中心、酒店等 [7] - 月记窑文化创意产业园占地300亩,提供陶艺体验和窑炉构造参观 [10] - 未来发展方向包括工艺创新、智造升级和陶瓷工业、文化、旅游融合 [11]
广东县域产业勇闯广交会:只要够特色,不愁没市场丨南财观察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27 10:57
广交会概况 - 第137届广交会吸引全球218个国家和地区近20万名境外采购商 [1] - 广交会成为广东县域经济突围的重要舞台,展示"粤味老字号"与"智造新势力"交汇 [1] - 广东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快速发展,粤东西北地区县域GDP增速逐渐赶上全省平均水平 [1] 县域产业转型升级案例 - 云浮新兴县凌丰家居建成行业首条全自动化生产线,年出口额达3亿美元,欧美市场占有率45% [2] - 新兴县不锈钢制品及上下游配套企业超130家,赢得"中国广东新兴锅"称号 [2] - 潮州松发陶瓷展出近2000款创新产品,获得200万元资金补助,建成6条日产3万个陶瓷杯的自动化生产线 [3][4] - 潮州陶瓷2024年出口货值突破百亿元人民币 [4] - 广州增城凌度智能展示高空清洁机器人,通过广交会提升国际知名度 [4][5] 产业协同发展模式 - 清远佛冈县引进生物医药产业项目29个,总投资79.13亿元,布局4224亩产业用地 [5][6] - 佛冈以"反向飞地"模式承接大湾区产业转移,建设中大医学创新园等平台 [6] - 白云·廉江产业协作创新中心对接多国外商,组建15家企业联盟实现"湾区研发、县域制造、全球销售" [6][7] 会展溢出效应 - 广交会推动"会展+消费"模式,覆盖广州2000多家餐饮门店 [7] - 首次推出"老字号走进广交会"活动,将商贸流量转化为消费增量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