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德化白瓷
icon
搜索文档
清华艺博“不止于白——中国德化白瓷展”延期至11月
经济观察报· 2025-09-25 03:00
展览时间:已延期至2025年11月16日 展览地点:清华艺博四层14号展厅 相较于代表中国制瓷最高水平的官窑,作为民窑典范的德化窑,其艺术题材之丰富,反映乡土生活的广 度与深度,实为其他窑口所不及。德化白瓷,以其洁白如玉、温润如脂的特质,被世界赞誉为"中国 白"。自宋代起,德化瓷便从高山密林间走出,沿海上丝绸之路驶向世界。"中国白"不仅以温润的瓷质 与沉静的气息打动人心,更是国人对"尚白""尚玉"文化内涵不懈追求的结果。 中国白,不止于白。此次展览以"不止于白"为题,既是对"中国白"美誉的回应,亦尝试以新视角,重新 审视德化陶瓷的多重面貌与精神内核。德化白瓷,纯粹而丰富。在陶瓷匠人手中,"白"是可辨可感的细 微经验;在陶瓷文化脉络里,"白"则是不断被更新、演绎与完善的审美体系。"白"亦是留白,它为器物 与观者之间开启深远感知与想象,引人通达更高的精神、思想与美学境界。 本次"不止于白——中国德化白瓷展",集90余件作品于一展。第一单元回溯三千七百多年前的原始陶 瓷,仿佛仍能听闻先民劳作之余,击打坯体的节奏与回响;至宋元明清,白瓷日用器物渐臻成熟,映照 出海内外先民生活与礼仪的日用之美。第二单元"中国白"汇集沉 ...
2025德化国际陶瓷文化周盛大启幕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9-19 08:50
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瓷都秋韵浓,德化瓷香远。9月19日,福建省泉州市德化会展中心内嘉宾云集,瓷韵 悠扬,2025德化国际陶瓷文化周在此盛大开幕。来自四海八方的宾客们齐聚泉州市德化县,共同开启这 场陶瓷文化的饕餮盛宴,见证德化千年瓷艺的传承与辉煌。 2025年正值泉州德化荣获"世界陶瓷之都"称号十周年,本届陶瓷周以"中国白向世界"为主题,由中国轻 工业联合会、民盟福建省委会指导,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德化县陶瓷发展委员会主办,德化县陶瓷办承 办。活动旨在深入贯彻落实《"中国白・德化瓷"产业高质量发展五年行动计划》,通过"三力引 领"与"陶瓷+"产业融合,全方位展现德化陶瓷艺术的传统魅力与当代创新,积极探索陶瓷文化在全球化 时代的传承与发展之路,全力推动陶瓷产业集群迈向千亿目标,进一步打造国际化的世界陶瓷之都。 开幕式上,一场精彩绝伦的"瓷韵・新生"海丝文化时装秀率先登场。泉州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与泉州纺织 服装职业学院联袂呈现,模特们身着以德化白瓷为设计灵感的服饰,款款走来。瓷的温润与织物的灵动 完美融合,仿佛将德化白瓷的千年韵味娓娓道来。随后,舞蹈"一白独秀"以轻盈优美的舞姿,生动诠释 了德化白瓷的纯粹与典雅,让现场观 ...
中国经济样本观察·“镇”了不起丨千年窑火淬新瓷,“中国白”焕发百亿元“瓷+”产业
新华网· 2025-09-11 09:09
行业概况 - 德化白瓷产业拥有千年历史,以"白如雪、明如镜、润如玉、透如绢"为特色,宋代开始销往欧洲,明代因法国人称为"中国白"而享誉四海 [2] - 三班镇作为陶瓷文化发祥地现有陶瓷企业1000多家,产品远销190多个国家和地区,形成全产业链年产值约100亿元的大产业 [2] - 当地已发现28处宋至清代古窑址,陶瓷产业支撑小镇半数以上人口生计,成为主要就业渠道和经济来源 [5][6] 产业升级 - 从家庭手工作坊升级为智能化工厂和数字化管控,产品从日用瓷扩展至工艺瓷、文创瓷等多元化发展 [5] - 形成"三公里内配齐所有原辅材料"的产业生态,配套企业包括石膏模具厂、瓷泥厂、釉料厂、包装厂等 [6] - 燃料从柴木改为电窑或气窑,但月记窑仍坚守传统柴烧技艺,每年开窑10-12次,年销售额近1亿元 [10] 产品创新 - 茶具产品占据全国80%以上市场份额,通过彩绘、点金等装饰工艺创新,例如绘制柿子图案寓意"好事发生" [7][8] - 开发富含闽南元素的陶瓷杯垫(借鉴燕尾脊线条)、动画联名餐具、东方元素摆件等文创产品 [10] - 与知名饮品品牌合作推出陶瓷直饮杯,契合年轻人户外围炉煮茶等新兴消费场景 [7][10] 渠道拓展 - 25位企业家自发筹资25亿元建设中国茶具城,集展销、商贸、研发、文化于一体,现有600多家店铺 [7] - 采用"前店后播"模式,外间展示产品,里间进行直播带货和线上销售 [7] - 月记窑通过直播吸引大量线上观众,每件产品配备数字编码身份证记录烧制信息 [10] 文旅融合 - 围绕月记窑建设300亩文化创意产业园,游客可观摩窑炉构造和完整烧制流程,体验揉泥拉坯等工艺 [10] - 形成"瓷+茶""瓷+文旅""瓷+文"的产业链模式,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消费需求相结合 [2][11]
中国经济样本观察·“镇”了不起|千年窑火淬新瓷,“中国白”焕发百亿元“瓷+”产业
新华社· 2025-09-11 06:44
行业历史与地位 - 德化瓷兴于唐宋 以白见长 宋代开始销往欧洲 明代因法国人称为"中国白"而享誉四海 [1] - 三班镇是德化陶瓷文化发祥地 现有陶瓷企业1000多家 产品远销190多个国家和地区 [1] - 三班镇已发现28处宋至清代古窑址 千百年来窑火不息 [2] 产业规模与结构 - 全产业链年产值约百亿元 形成"瓷+茶""瓷+文旅"融合发展模式 [1] - 配套企业林立 形成三公里内配齐所有原辅材料的产业生态 支撑小镇半数以上人口生计 [4] - 茶具生产占据重要份额 生产销售全国80%以上的陶瓷茶具 [5] 技术升级与创新 - 从家庭手工作坊升级为智能化工厂和数字化管控 产品从日用瓷扩展至工艺瓷和文创瓷 [2] - 在传统白瓷基础上进行彩绘、点金等装饰 如绘制柿子图案寓意"好事发生" [9] - 开发形式多样的陶瓷文创产品 包括闽南元素陶瓷杯垫 动画联名餐具 东方元素摆件等 [15] 市场拓展与渠道建设 - 25位陶瓷企业家自发筹资25亿元建设中国茶具城 形成集展销、商贸、研发、文化于一体的交易平台 [7] - 茶具城现有600多家店铺 采用线上线下结合销售模式 外间展示产品 里间进行直播带货 [7] - 月记窑每年开窑10至12次 每次直播有大量观众在线观看 产品带有数字编码身份证 年销售额近亿元 [10] 文化传承与融合发展 - 月记窑坚守传统柴烧技艺 规划建设300亩文化创意产业园 提供制瓷体验和观光服务 [12] - 游客可观察窑炉构造和完整烧制流程 在陶艺工作室体验揉泥、拉坯、修坯等传统技艺 [12] - 与知名饮品品牌合作推出陶瓷直饮杯 结合传统技艺与现代消费需求 [15]
“中国白”的光华何以闪耀世界?
金融时报· 2025-08-27 02:29
行业概况 - 德化被誉为世界陶瓷之都 是全国最大的陶瓷工艺品生产和出口基地 现有陶瓷企业4500多家 陶瓷产品远销全球190多个国家和地区 [1] - 德化陶瓷产品沿海上丝绸之路销往东南亚 中东 非洲及欧洲地区 [1] - 德化白瓷在宋元时期已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硬通货 明代工艺达到巅峰 被法国人称为"Blanc de Chine"(中国白) [1] 产品与工艺 - 德化白瓷具有白如雪 明如镜 薄如纸 声如磬的特质 生产工艺需经过1300℃以上高温淬炼 [1] - 产品融合青花绘画与珐琅彩等技艺 形成和而不同的艺术表达 [1] 产业链支持 - 中国陶瓷电商物流园提供源头选品 7×24直播间 人才孵化 仓储物流 报关通关等一站式全链路服务 [2] - 园区通过数字化整合商品 物流 仓储 金融等供应链资源 提升产业快速响应能力 [2] 企业案例 - 顺美集团连续十年位居德化县自营出口创汇首位 产品远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客户包括迪士尼 沃尔玛 环球影业等 [2] - 公司取得2022年北京冬奥会陶瓷版吉祥物冰墩墩与雪容融特许授权生产 将文化创意融入陶瓷产品 [2] - 顺美集团获得银行业金融机构授信总额30830万元 贷款余额13660万元 [3] - 中国银行通过三级联动机制向顺美集团授信780万元 用于保障冰墩墩陶瓷摆件原材料采购及生产线扩建 [3] 金融支持 - 农业银行 建设银行 中国银行为顺美集团提供外汇结算及美元与人民币掉期业务 [3] - 2024年为顺美集团办理衍生品交易总计5193万美元 [3]
“中国白·德化瓷”主题展在莫斯科开幕
新华网· 2025-08-20 01:13
展览概况 - 中国白·德化瓷莫斯科主题展于8月18日在莫斯科中国文化中心开幕 [1] - 展览共展出近170件中国精美瓷器 [1] - 展览由中外文化和旅游交流中心、莫斯科中国文化中心、德化县人民政府主办,德化县陶瓷发展中心协办 [1] - 展览将持续至8月31日 [1] 行业意义 - 瓷器在中国文化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不仅是日常用品,更是哲学、中国美学和悠久工艺成就的体现 [1] - 德化白瓷是中国传承文化遗产的生动范例 [1] - 展览展现了中国瓷器制作的精湛技艺 [1] 参展方评价 - 此次展览是德化陶瓷在海外的一次精彩亮相 [1] - 展览引起俄罗斯参观者的共鸣 [1] - 俄罗斯观众通过展览领略中国白瓷的魅力 [1]
德化白瓷与米其林指南开启战略合作
合作背景 - 德化白瓷成为米其林指南官方合作伙伴 标志着世界陶瓷之都首次系统性品牌输出对接国际高端餐饮市场 [1] - 德化拥有3700多年制瓷史 以洁白无瑕特质和精湛瓷雕技艺闻名 享有"世界白瓷看中国 中国白瓷看德化"美誉 [1] - 米其林公司1889年成立 1900年推出米其林指南 现已成为美食界权威标杆 [1] 合作内容 - 双方签订合作协议 将在产业赋能 品牌推介 教育传承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 [2] - 合作旨在提升德化白瓷在高端餐饮市场的知名度 增强高端陶瓷餐具市场竞争力 [2] - 德化县希望与米其林指南开展全领域 多层次协作 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创新的融合 [1] 行业影响 - 德化陶瓷产业近年着重在壮大龙头 智能改造 设计研发 品牌培育等方面发力 [1] - 陆升集团表示此次合作将使其与米其林餐厅合作更加密切广泛 带动德化陶瓷餐具产业发展及品质提升 [2] - 2025北京米其林三星餐厅主厨期待通过美食与德化白瓷的创新表达 助力中国美食和德化白瓷走向国际 [2]
泉州万件瑰宝绽放 古今对话赋能产业
消费日报网· 2025-05-29 02:55
博览会概况 - 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将于5月30日至6月2日在福州举办,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主办 [1] - 泉州市成为本届博览会唯一主宾城市,送展作品超万件 [1] - 同期举办第四届工艺美术文创设计大赛,主题为"丝路新潮",聚焦泉州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元素 [1] 泉州展馆布局 - 泉州展馆总面积超2000平方米,设置1个主题形象馆和7个特色馆(世界陶瓷之都、世界石雕之都等) [1] - 共组织139家工艺美术企业参展,展位数量达185个 [1] - 展示30多个品种技艺,包括陶瓷、石雕、藤铁、香制品、金苍绣等 [1] - 主题形象馆悬挂23盏泉州特色花灯,并播放宣传片增强氛围 [3] 产业数据 - 2024年泉州工艺美术产值突破1500亿元,出口额占全国16% [3] - 泉州拥有37项传统品种技艺,其中12项入选国家级非遗项目(含德化白瓷、惠安石雕等) [3] 活动安排 - 展会期间将举办捏花、手拉坯、纸织画等技艺展演,以及木偶戏、茶道、香道表演 [3] - 文创设计大赛面向全国设计师征集"创新海丝"主题作品 [1] 行业地位 - 泉州被授予"中国工艺美术之都"称号 [3] - 泉州在推动中华工艺美术高质量发展中发挥中坚作用 [1][3] - 产业规模与创新力稳居全国前列 [3]
中国工美产业发展论坛将于本月三十日举办
消费日报网· 2025-05-26 03:10
行业概况 - 中国工艺美术行业年产值近3万亿元 直接从业人员超650万人 关联从业者逾1300万 [1] - 行业面临同质化竞争 技艺传承断层 国际话语权缺失等挑战 [1] - 工艺美术产业兼具经济价值与文化属性 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载体 [2] 展会与论坛信息 - 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将于2025年5月30日在福州海峡国际会展中心举办 [1] - 主题为"工美中华 向品而兴" 同期举办中国工美产业发展论坛 [1] - 论坛将探讨非遗IP化 轻奢美学 跨境出海等议题 [1] - 泉州作为主宾城市将分享"海丝起点"文化底蕴与跨境电商融合经验 [3] 品牌化战略 - 品牌化是突破同质化竞争 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 [2] - 需打造"一城一品"产业集群 以龙头企业带动中小企业升级 [3] - 通过非遗技艺IP化 提升年轻群体文化认同感 [4] - 借力跨境电商与国际联名 推动中国品牌进入全球高端市场 [4] 产业升级路径 - 需精准定位产业集群优势 依托区位条件与资源禀赋 [3] - 以市场为导向 园区为载体 龙头企业为牵引 建设中小企业群落 [3] - 论坛将邀请5位行业专家分享传统工艺振兴 品牌创新等经验 [4] - 同步发起工艺美术品牌发展主题征文活动 征集学术论文与案例研究 [4] 政策与趋势 - 中央提出"振兴传统工艺产业"重大决策推动行业繁荣 [1] - 消费升级与文化复兴背景下 品牌化成为必然选择 [2] - 品牌化是突破发展瓶颈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引擎 [5]
福建泉州非遗体验工作坊走进匈中双语学校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5-25 03:27
文化交流活动概况 - "海丝文化进校园"活动在匈中双语学校举办 参与人数近700人 包括中国驻匈牙利使馆参赞 泉州市体育局 福建省泉州体育运动学校 泉州市艺术馆等机构代表 [1] - 活动由泉州文化体育代表团主办 展示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1][7] - 同期在匈牙利国家大剧院开展泉州非遗快闪活动 [7] 非遗项目展示内容 - 泉州刣狮表演 结合武术与舞狮技巧 获得观众热烈反响 [2] - 五祖拳展示 南少林绝技吸引学生现场体验 [2] - 提线木偶戏表演 演绎《钟馗醉酒》《小沙弥下山》经典剧目 [2] - 蟳埔女习俗展示 呈现渔家服饰文化特色 [6] - 德化白瓷展览 展示"中国白"温润质感 [6] - 永春纸织画现场制作 展现朦胧唯美艺术效果 [6] - 永春香古法制作 师生参与线香搓制体验 [6] - 惠安石雕 漆线雕工艺展示 体现泉州手工艺成就 [6] - 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 展示"皇宫起"大厝建筑风格 [6] - 铁观音茶艺表演 讲解半发酵制茶工艺 [6] 活动影响与意义 - 促进中匈文化交流 被校方称为"文明交流互鉴的生动实践" [7] - 通过非遗展演延续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对话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