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八号甲火箭

搜索文档
卫星通信将在更多领域落地!“宇宙级”大机遇来了
齐鲁晚报· 2025-09-20 01:45
政策推动与业务发展 - 工信部印发指导意见促进卫星通信业务开放和商业航天创新发展[1] - 中国联通获得卫星移动通信业务经营许可 中国移动相关许可预计近期落地[6] - 卫星通信业务将从行业应用向大众应用普及拓展 未来与地面移动通信融合发展[8] 天通卫星运营现状 - 中国电信自2023年9月起开通手机汽车直连卫星业务 用户规模达近300万[3] - 天通卫星月通话分钟数超过百万分钟 已推出35款直连卫星手机机型[5] - 累计出货量超过2300万台 主要应用于户外应急通信和防汛救灾保障[5] 技术应用与覆盖能力 - 天通卫星为高轨通信卫星 3颗组网实现中国全境及东南亚地区覆盖[1] - 汽车可通过卫星通信App连接3万多公里外卫星实现通话短信功能[1] - 卫星通信不需地面基站支持 在无移动网络区域仍可保持通信[1] 卫星互联网建设进展 - 我国规划发射上万颗卫星提供全球网络服务 7-8月完成47颗低轨互联网卫星部署[9] - 刷新国内卫星互联网高密度组网发射纪录 9月成功发射技术试验卫星[9] - 卫星制造产线满足年产100-150颗中型卫星 研制周期缩短80%[11] 火箭发射能力提升 - 长征八号甲火箭当年首飞即实施高密度发射 国际同类火箭中尚属首次[14] - 采用产品化设计实现大批量生产 预计明年春节前还有5次发射任务[14][16] - 按半个月一发能力部署 凸显低轨互联网卫星组网发射紧迫性[14] 新型火箭研发突破 - 天龙三号火箭完成静态点火试验 总推力超800吨刷新商业航天纪录[15][18] - 近地轨道运载能力超20吨 为大型液体可回收火箭计划年内首飞[18] - 朱雀三号、力箭二号、长征十二甲等多款可重复使用新型火箭有望年内首飞[20] 发动机技术突破 - 蓝焱液氧甲烷发动机推力达220吨 完成30多次地面点火试验[20] - 最高推力达50%工况 将服务于更大运力火箭研制[20] - 大推力对应大运载能力 使商业航天运载能力出现阶跃式提升[22] 产能瓶颈缓解预期 - 卫星等火箭和火箭等工位问题预计2026年重要缓解[24] - 多家火箭企业计划2025年底至2026年实施可回收火箭首飞[24] - 试验成功转入商业阶段后 运力瓶颈有望2026年后明显改善[24]
上天→入地→下海!“大国重器”捷报频传 为经济发展再添“硬核”动力
央视网· 2025-08-27 03:21
长征八号甲火箭发射 - 长征八号甲火箭成功发射10组卫星互联网低轨卫星进入预定轨道 [1] - 该火箭是新一代中型液体运载火箭 针对中低轨道巨型星座组网发射需求研制 2025年已执行三次发射任务 [3] - 实现全流程自动化 起飞主动漂移控制 过冷液氧加注等技术创新 提升发射效率和飞行稳定性 [5][6] - 使用锂离子电池全面替代传统锌银电池 提高可靠性 [6] 江门中微子实验装置 - 位于地下700米深处的大科学装置正式运行 完成2万吨液体闪烁体灌注 [7] - 核心探测器为2万吨液体闪烁体探测器 直径41.1米不锈钢网结构承载35.4米有机玻璃球和4.5万只光电倍增管 [9] - 探测器关键性能指标全面达到或超越设计预期 [9] - 光电倍增管可探测手机屏幕百亿分之一亮度的微弱荧光 探测距离超过50公里 [12] - 4.5万只光电倍增管采用自主研制金属薄膜技术 打破国外垄断 节省成本数亿元 [16] 超大型耙吸挖泥船 - 自主研制两艘超大型耙吸挖泥船"通浚"轮和"浚广"轮成功下水 [17][18] - 船舶长度198米 型宽38.5米 型深18米 最大挖深120米 最大舱容35000立方米(相当于18个标准游泳池) [20] - 泥舱容量亚洲第一 装载效率世界领先 90分钟内可填满泥舱 [20] - 配备高压冲水破土系统 破土压力相当于成年人手掌承受5吨大象重量 [21] - 自主研发超大功率泥泵实现12公里远距离泥沙吹排 可调节双艏喷系统使喷排效率翻倍 [22] - 配备智能疏浚控制系统实现全自动控制 甲醇预留双燃料发动机提升动力效率30% [22] - 具备无限航区航行能力 可在八级风浪条件下作业 [22] - 计划2025年年底进行海试并交付使用 [24]
商业航天跟踪11期:双曲线一号遥十运载火箭发射成功,商业航天指数单周上涨0.75%
国泰海通证券· 2025-08-06 09:07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提及行业投资评级 [1][2][3][4] 核心观点 - 商业航天行业近期取得多项技术突破,包括长征八号甲火箭实现发射全流程自动化、双曲线一号遥十火箭成功发射、YH-1000无人运输机完成复杂地形验证飞行等 [7][12][14][17] - 商业航天指数当周上涨0.75%,成交额增长11.40%,43.94%的产业链公司股价上涨 [23] - 一级市场有两家企业完成融资:太湖星云完成超半亿A轮融资,天域航通完成数亿元融资 [19][20] 产业发展动态 卫星互联网与火箭发射 - 长征八号甲火箭成功发射卫星互联网低轨06组卫星,28个月突破44项关键技术,运载能力提升55% [7][8] - 双曲线一号遥十运载火箭第8次成功发射,验证了发射车和新批次产品性能 [12] - 猎鹰9号火箭一周内两次成功发射星链卫星,分别将28颗和19颗卫星送入轨道 [17][18] 无人机技术 - YH-1000无人运输机完成重庆复杂地形134公里载货验证飞行,载重400公斤 [14][15] 行业融资进展 - 太湖星云完成超半亿A轮融资,用于卫星研发和星座部署,计划建设600颗软件定义卫星组成的"太湖星座" [19] - 天域航通完成数亿元融资,用于HY100无人机生产交付和HY200研发,是国内唯一拥有大型无人机三证的企业 [20] 资本市场表现 - 商业航天指数(8841877.WI)当周上涨0.75%,成交额1415亿元,较前一周增长11.40% [23][25] - 涨幅前列公司:观想科技(+18.80%)、航天动力(+13.95%)、爱乐达(+13.22%) [23][26] - 跌幅前列公司:博云新材(-10.91%)、龙溪股份(-6.06%)、豪能股份(-5.21%) [23][26] - 产业链公司市值中位数约79亿元 [23] 行业会议预告 - 2025年下半年将举办多场商业航天相关会议,包括深空探测技术年会、空天信息展览会、国际宇航大会等 [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