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卫星通信将在更多领域落地!“宇宙级”大机遇来了
齐鲁晚报·2025-09-20 01:45

政策推动与业务发展 - 工信部印发指导意见促进卫星通信业务开放和商业航天创新发展[1] - 中国联通获得卫星移动通信业务经营许可 中国移动相关许可预计近期落地[6] - 卫星通信业务将从行业应用向大众应用普及拓展 未来与地面移动通信融合发展[8] 天通卫星运营现状 - 中国电信自2023年9月起开通手机汽车直连卫星业务 用户规模达近300万[3] - 天通卫星月通话分钟数超过百万分钟 已推出35款直连卫星手机机型[5] - 累计出货量超过2300万台 主要应用于户外应急通信和防汛救灾保障[5] 技术应用与覆盖能力 - 天通卫星为高轨通信卫星 3颗组网实现中国全境及东南亚地区覆盖[1] - 汽车可通过卫星通信App连接3万多公里外卫星实现通话短信功能[1] - 卫星通信不需地面基站支持 在无移动网络区域仍可保持通信[1] 卫星互联网建设进展 - 我国规划发射上万颗卫星提供全球网络服务 7-8月完成47颗低轨互联网卫星部署[9] - 刷新国内卫星互联网高密度组网发射纪录 9月成功发射技术试验卫星[9] - 卫星制造产线满足年产100-150颗中型卫星 研制周期缩短80%[11] 火箭发射能力提升 - 长征八号甲火箭当年首飞即实施高密度发射 国际同类火箭中尚属首次[14] - 采用产品化设计实现大批量生产 预计明年春节前还有5次发射任务[14][16] - 按半个月一发能力部署 凸显低轨互联网卫星组网发射紧迫性[14] 新型火箭研发突破 - 天龙三号火箭完成静态点火试验 总推力超800吨刷新商业航天纪录[15][18] - 近地轨道运载能力超20吨 为大型液体可回收火箭计划年内首飞[18] - 朱雀三号、力箭二号、长征十二甲等多款可重复使用新型火箭有望年内首飞[20] 发动机技术突破 - 蓝焱液氧甲烷发动机推力达220吨 完成30多次地面点火试验[20] - 最高推力达50%工况 将服务于更大运力火箭研制[20] - 大推力对应大运载能力 使商业航天运载能力出现阶跃式提升[22] 产能瓶颈缓解预期 - 卫星等火箭和火箭等工位问题预计2026年重要缓解[24] - 多家火箭企业计划2025年底至2026年实施可回收火箭首飞[24] - 试验成功转入商业阶段后 运力瓶颈有望2026年后明显改善[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