镍基产品

搜索文档
博迁新材股价涨5.01%,长盛基金旗下1只基金重仓,持有15.68万股浮盈赚取42.49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7 02:13
股价表现与公司概况 - 9月17日公司股价上涨5.01%至56.85元/股 成交额2.51亿元 换手率1.73% 总市值148.72亿元 [1] - 公司主营电子专用高端金属粉体材料 镍基产品占比76.28% 铜基产品10.27% 银粉4.95% 合金2.16% [1] - 公司成立于2010年11月 2020年12月上市 注册地址江苏省宿迁市高新技术开发区 [1] 基金持仓情况 - 长盛转型升级混合基金(001197)二季度持有15.68万股 持股数量环比持平 占基金净值3.14% 位列第二大重仓股 [2] - 该基金当日浮盈约42.49万元 最新规模1.92亿元 今年以来收益率29.49% 近一年收益率44.46% [2] - 基金经理王柄方任职3年59天 管理规模3.7亿元 最佳回报-9.62% 最差回报-47.99% [3] 产品结构与业务聚焦 - 公司收入高度集中于金属粉体材料 镍基产品贡献超四分之三营收 铜基产品占比约10% [1] - 银粉与合金产品合计收入占比7.11% 其他业务收入占比6.34% [1]
博迁新材股价涨5.15%,兴业基金旗下1只基金重仓,持有30万股浮盈赚取77.1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6 03:36
股价表现 - 9月16日公司股价上涨5.15%至52.52元/股 成交额4.20亿元 换手率3.13% 总市值137.39亿元 [1] 公司业务构成 - 电子专用高端金属粉体材料研发、生产和销售为核心业务 镍基产品占比76.28% 铜基产品占比10.27% 银粉占比4.95% 合金占比2.16% [1] 基金持仓动态 - 兴业能源革新股票A(013049)二季度减持15.74万股 当前持有30万股 占基金净值比例2.31% 位列第十大重仓股 [2] - 该基金当日浮盈约77.1万元 最新规模2.77亿元 今年以来收益率30.47% 近一年收益率57.58% [2] 基金经理信息 - 基金经理邹慧累计任职4年297天 管理资产总规模57.74亿元 任职期间最佳基金回报83.92% 最差回报-6.24% [3]
博迁新材股价跌5.06%,长盛基金旗下1只基金重仓,持有15.68万股浮亏损失36.69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04 06:33
公司股价表现 - 9月4日股价下跌5.06%至43.95元/股 成交额2.50亿元 换手率2.09% 总市值114.97亿元[1] 主营业务构成 - 电子专用高端金属粉体材料研发生产销售 镍基产品占比76.28% 铜基产品10.27% 银粉4.95% 合金2.16% 其他业务6.34%[1] 基金持仓情况 - 长盛转型升级混合基金(001197)二季度持有15.68万股 持股数量环比持平 占基金净值3.14% 位列第二大重仓股[2] - 该基金最新规模1.92亿元 今年以来收益23.5% 近一年收益30.56% 成立以来亏损15.4%[2] - 单日股价下跌导致该基金浮亏36.69万元[2] 基金经理信息 - 基金经理王柄方累计任职3年46天 管理基金总规模3.7亿元 任职期间最佳回报-6.88% 最差回报-47.99%[3]
博迁新材20250822
2025-08-24 14:47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公司 * 博迁新材 专注于超细金属粉体材料生产 包括镍基产品 铜基产品 多元合金粉体等[1][2][3] * 行业涉及 MLCC(多层陶瓷电容器) 汽车电子 光伏 电感 服务器等[3][7][9][19] 核心观点和论据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518,546,155.02元 同比增长18.3% 净利润105,521,549.31元 同比增长93.34%[3] * 镍基产品销售收入达4亿元 毛利率约37% 出货量超670吨[2][5] * 铜基产品出货量达80多吨 销售收入5,300多万元 毛利率约28% 同比增长5个百分点[2][8] * 二季度业绩产品毛利率接近40% 环比提升3个百分点[2][5] 产品与产能 * 公司计划新建厂房 新增年产1,200吨超细镍粉产线 并技改年产600吨超细金属粉体项目 总计年产1,800吨超细金属粉体[2][6] * 新建产能或将偏向更小粒径方向发展 以适应市场小型化趋势[2][11] * 多元合金粉体二季度出货量环比增长超40% 上半年同比增长超一倍[2][9] * 公司是三星电机高端镍粉体独家供应商 占据50%以上收入[4][19] 市场需求与趋势 * 汽车电子是MLCC最大应用市场 高端车型MLCC需求显著增加至每辆3万颗[2][7] * 公司车规级MLCC用镍粉产品已通过下游客户验证 预计下半年逐步起量[2][7] * AI数据中心与新能源汽车等终端快速发展 使高端车规及用于AI服务器上的高性能MLCC需求显著上升[3][19] * 电感市场规模预计未来7年以4%左右复合年增长率增长[2][9] 技术与发展 * 银包铜粉主流出货产品已从银含30%转变为20% 并且低银含 高性能银包铜粉也实现吨级以上出货[2][8][25] * 光伏级铜粉加工难度更高 加工得率更低 技术壁垒更高[38] * 纯铜替代银是大势所趋 因为铜与银之间存在巨大的价格差异(约100倍)[25] 客户与订单 * 2025年第一大客户占总营业额的大约50%左右 相比2024年的45%至48%有所增加[34] * 下游客户通常会提前备货 因此订单量并不会每月剧增[20] * 日韩厂商正在逐步减少中低端消费类产品的生产 而国内厂商则承接了这部分产能[31] 其他重要内容 产能与成本 * 公司目前基本满产 成本下降主要依赖工艺改进和产品得率提升[4][15] * 计划三季度末投产一条600吨新产线 预计四季度全面投入生产[4][27] * 全年镍粉出货目标暂不调整 即保持在原定1,400吨左右[36] 光伏业务 * 2025年上半年 中国新增光伏装机超200GW 同比增长超一倍[2][8] * 光伏铜粉业务正与主流客户合作开发中 短期内突破难度较大 需浆料端或组件端有显著提升[4][16] * 在光伏铜粉的抗氧化处理方面 公司会在出厂前进行预处理 下游客户在应用到浆料端时也会进行进一步处理[39] 市场展望 * 高端粉体材料需求仍然强劲 有望继续保持增长态势[4][26] * 第三 四季度可能会比前面稍微有所增长[26] * 合金应用面将越来越广泛 总体销量也会增加[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