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油

搜索文档
自研费托合成制取SAF工艺,「绿碳合成能源」完成近亿元Pre-A轮融资|36氪首发
36氪· 2025-07-21 10:00
融资与资金用途 - 绿碳合成能源完成近亿元Pre-A轮融资 由熔拓资本领投 德联资本和线性资本跟投 云道资本担任财务顾问 [2] - 所筹资金用于首家自营工厂建设和企业日常运营现金流补充 [2] 公司背景与技术路线 - 公司成立于2023年7月 专注于通过自研费托合成技术从农林废弃物和城市固废中制取绿色航空燃油(SAF)等绿色燃料 [2] - 创始人肖立峰博士曾就职国际顶尖纳米催化实验室 团队核心成员来自国际实验室和国内头部能源企业 [2] - 对比HEFA FT和ATJ工艺后 公司选择自研费托合成技术路线 因其原材料(农业废弃物)产量大且成本低 不受原料制约 [8][9][10] - 自主研发的核心工艺包实现100%国产化 催化剂性能和生产工艺达全球第一梯队 产率是友商1.5-2倍 [10] 产品与产能规划 - 主要产品包括费托蜡和轻油 [4][6][8] - 首家自营工厂正在内蒙建设 投产后SAF年产能将达数千吨 [2][11] - 工厂投产后将开启下一轮融资 筹建万吨级示范工厂 同时提供千吨级工艺包技术授权服务 [12] 行业背景与市场机遇 - 欧盟和美国将航空业碳减排纳入国家战略 设定SAF掺混比例目标 航空公司采购SAF目标达10%-30% [8] - 2024年中国SAF应用试点启动 2025年第二阶段试点在四个机场实施1%SAF掺混 [11] - 2025年全球SAF市场空间约千亿元 当前产能仅满足40%-50%需求 供需缺口显著 [11] 投资方观点 - 熔拓资本认为费托合成凭借原料广泛和工艺成熟优势 是最具潜力的SAF规模化路径 [13] - 德联资本看好公司创新催化技术与工艺优化 打造高效低成本生物质合成解决方案 [13] - 线性资本认可团队技术落地能力和商业化思考 看好其全球工程化复制能力 [14] - 云道资本认为公司费托全产业链工艺具备稀缺性 对全球绿色能源转型有重要意义 [14]
永东股份(002753) - 002753永东股份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20
2025-05-20 09:18
会议基本信息 - 会议类别为业绩说明会,于2025年5月20日15:00 - 17:00通过全景网“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以网络远程方式召开 [1] - 参与人员包括山西辖区上市公司2025年投资者网上集体接待日暨年报业绩说明会活动参与者,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董事长刘东杰等 [1] 经营目标与可转债事宜 - 2025年公司密切关注炭黑市场动态,秉持“循环经济绿色发展”理念,专注煤焦油深加工产业链延伸与高效利用,巩固炭黑主业,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向高技术含量领域扩展 [1][2] - 公司将综合考虑3.8亿元可转债后续事宜,按规定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努力实现股债双赢 [1][2] 未来发展战略 - 在国家产业政策引导下,关注全球炭黑市场趋势,以“循环经济绿色发展”理念,通过“煤焦油加工 + 炭黑生产 + 尾气发电 + 精细化工新材料”结合形成可持续循环产业模式,向高技术含量领域拓展 [3] 生产模式优势 产业链条 - 形成“煤焦油加工 + 炭黑生产 + 尾气发电 + 精细化工新材料”完整可持续循环产业模式,推动炭黑产品高端化、差异化和规模化,增加高附加值煤焦油精细化工产品种类 [3] 产品品种 - 炭黑产品包括轮胎用炭黑、橡胶制品炭黑等特种炭黑,煤化产品有工业萘等煤焦油加工产品,产品结构丰富 [4] 能源综合利用率 - 建有炭黑尾气发电装置,自供生产及办公生活用电;利用炭黑生产尾气产生蒸汽推动汽轮机、驱动风机;对焦油加工管式炉烟道气余热再利用;利用富余蒸汽加热油品、设备管道保温吹扫及生活采暖,提高能源利用率 [5] 新材料布局 - 7万吨/年特种炭黑生产线已建成,涵盖高性能低滚动阻力炭黑等高端品种,4万吨/年炭黑项目在建,投产后炭黑总产能将突破45万吨/年,特种炭黑占比显著提升 [6] - 50万吨/年煤焦油深加工项目与2×10万吨/年蒽油深加工项目已取得环评批复,达产后将形成百万吨级煤焦油深加工能力 [6] 燃料成本情况 - 公司位于稷山县经济技术开发区,周边焦化企业焦炉煤气资源充足且利用率低,公司采购焦炉煤气并铺设管道引入生产线,降低燃料成本 [7] 中高端炭黑领域竞争力 - 我国中高端炭黑市场前景良好,存在结构化需求缺口,低端炭黑同质化竞争严重,中高端炭黑供给不足、依赖进口 [7] - 公司深耕相关领域多年,市场占有率高,获“中国炭黑十强企业”“山西省碳基新材料产业链链主”称号,产品有循环经济产业链、技术、成本和品牌优势 [7]
永东股份(002753) - 002753永东股份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429
2025-04-29 08:32
经营情况 - 2024 年度营业收入 42.28 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 7.35%;利润总额 1.26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12.8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11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9.90% [1] - 2025 年一季度营业收入 8.70 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 9.34%;利润总额 3491.14 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 6.1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2966.33 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 6.16% [1] 利润分配 - 2025 年 4 月 24 日相关会议审议通过 2024 年度利润分配预案,拟以相关股本为基数,每 10 股派发现金红利 1.50 元(含税),不送红股,不以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议案需提交 2024 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 [2] 业务拓展战略 - 煤化深加工产品向新材料领域拓展,现有改质沥青产能 20 万吨/年,“2×10 万吨/年蒽油深加工项目”与“50 万吨/年煤焦油深加工项目”已通过股东大会审议 [3] - 推动炭黑产品向高端延伸,“煤焦油精细加工及特种炭黑综合利用项目”含特种炭黑 7 万吨/年 [3] - 打造百万吨煤焦油加工工厂,50 万吨/年煤焦油深加工项目已获股东大会通过,完工后加工能力达百万吨级别 [3] 未来业绩增长点 - 可转债“永东转 2”募投项目 2024 年陆续完工投产,2025 年产能释放 [4] - 自有资金建设的 50 万吨煤焦油深加工项目和 4 万吨/年炭黑生产线正在建设中 [5] - 2024 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的募投项目 2×10 万吨蒽油深加工项目 [5] 主要产品产销量(2024 年) - 炭黑产量 36.03 万吨,销量 36.06 万吨 [6] - 改质沥青产量 18.38 万吨,销量 18.47 万吨 [6] - 工业萘产量 8.04 万吨,销量 7.97 万吨 [6] 循环经济产业链优势 - 依托当地资源优势,通过“煤焦油加工 + 炭黑生产 + 尾气发电 + 精细化工新材料”形成可持续循环产业模式,对向新材料领域拓展及产品结构转型升级有重要意义 [8]